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的注意事项中药在煎煮的时候和服用的时候都有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平时要注意,否则可能达不到服用中药的效果,甚至还有害健康。

一、特殊煎法:1、要求先煎的药物,应当先煎20-3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同煎;2、后下的药物,应当待其它的药物煎沸后再加入同煎15分钟;3、要求烊化的药物,应当先加少许水蒸化后,再兑入药汁同服;4、冲服的药物,应当将药物粉末分次加入药汁同服。

二、服用中药饮食禁忌: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性多温热,易耗气动火、伤阴动血。

如葱姜、蒜、胡椒、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食品,如若食用,会抵消药效,甚至促发炎症。

2、忌生冷食品:生冷食品容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取,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3、忌腥膻食品:很多中药均含有芳香物质,并赖以发挥治疗作用,尤以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为甚,而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宜。

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

4、忌饮浓茶:由于茶叶中含有单宁酸,浓茶里含的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取或破坏某些药效成分,药效会大大减低。

5、忌食萝卜:服用中药时不宜生吃萝卜(服理气化痰的药除外),因为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人参的补益作用,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6、忌食油腻食品:油腻食品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

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

三、中药的服用方法:1、药液温度:一般汤剂应当温而不凉时服用,但热性病者应当冷服,而寒性病者应当热服。

2、服药次数: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或三次服用。

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使药效持续;呕吐的患者或小儿宜小量频服。

煎中药的方法如何熬中药?中药熬多少时间合适

煎中药的方法如何熬中药?中药熬多少时间合适

煎中药的方法如何熬中药?中药熬多少时间合适煎中药的方法如何熬中药,中药熬多少时间合适煎中药的方法,如何熬中药,中药熬多少时间合适,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

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2.煎煮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即强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即弱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

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5.特殊药的煎煮: 先煎药: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 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

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5 10分钟投入锅内。

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种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

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一起服用。

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中药的煎法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

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

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

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中常用的剂型之一,通常制剂为煎剂,包括水煮剂和蒸煮剂。

正确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对于发挥中药的疗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一、准备材料和器具1.中药材:按处方准备所需的中药材,可根据需要事先将中药材洗净备好。

2.水:选择纯净水或矿泉水,避免使用自来水和污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

3.家用煎药器:煎药器分为陶瓷煎药壶和电子煎药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4.家用火炉或电磁炉:确保煎药过程中有恒定的温度和时间。

二、煎煮中药1.根据处方将中药材按照比例放入煎药壶中。

2.加入足够的水,一般是中药材的5-10倍,视中药材的性质、用途和处方具体情况而定。

3.将煎药壶放在家用火炉或电磁炉上,调节温度,一般控制在中火加热。

4.等水开始沸腾后,改为小火煎煮。

注意不要让水溢出,可适当调节火候。

5.根据处方所示的煎药时间,进行持续煎煮。

一般来说,水煎剂的时间为30分钟,蒸煮剂的时间为1小时。

6.煎煮结束后,用漏网过滤中药渣,将药液倒入容器中备用。

注意保存容器要干净无菌。

三、服用中药1.根据医生的指示和处方,决定一次服用的剂量。

一般成年人一次剂量为100-200毫升。

2.中药汤剂一般在饭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以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

3.中药汤剂可以冷热服用,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4.中药汤剂一般口感苦涩,如果不能忍受,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调味。

5.中药汤剂的服用时间一般为每日2-3次,根据具体情况和处方来决定。

6.注意饮用中药汤剂时的温度,尽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四、注意事项1.在煎煮中药过程中,应保持煎药器和煎药环境的卫生。

2.煎煮中药时,注意煎药壶不要用铁制或铝制的,以免产生与中药材发生反应或杂质物质释放。

3.在煎煮期间,不要离开煎药现场,以免引发意外事件。

4.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尽量保持室内环境的稳定,避免寒冷、潮湿和刺激性气味。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煎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服用方式,它通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后饮用,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这种服用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而,中药煎服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下将详细介绍。

一、中药煎服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煎药器具:中药材煎煮需要选择合适的锅具,一般推荐使用铁锅或砂锅,不建议使用不锈钢、铝制或陶瓷锅。

锅具选择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材质不易溅沫,导热性好,底部均匀加热,不易破损。

2.中药配方准备:根据医生开方的中药处方,准备好各类中药材,将其按照比例混合。

3.清洗中药材:将每一味中药材用清水浸泡15-30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

可以带皮的可以不去皮,不带的要去皮。

注意不要有破损变质的材料。

4.泡制中药材:倒入适量清水,加入泡洗干净的中药材。

先大火烧沸,然后转小火慢煎,一般大约煎煮20-30分钟左右。

若中药处方中有特殊煎煮要求,比如加入酒类或者其他辅料,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操作。

5.滗去药渣:煎制完毕后,将药液倒入滗网中,去掉杂质和药渣。

6.饮用中药汤剂:将中药汤剂倒入杯中,温热时饮用。

二、中药煎服的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指示:中药煎服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根据医生开方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准确服用。

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服用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2.煎药时间:中药煎制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可能会导致有效成分的丧失,过短则可能无法充分提取药性。

3.药材煎煮次数:中药煎煮一般可重复2-3次,第1次为主剂量,第2、3次为副剂量。

第一次的药汤最浓,适宜分为两次服用。

第二次的药汤次浓,适宜分为两次服用。

第三次的药汤淡,一般在较短时间内直接服用完毕。

4.常规保鲜:煎制好的中药汤剂最好当天服用完,不要放置过久。

如需分次服用,可以将剩余的中药汤剂分装冰冻保存,不要反复冷冻。

5.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中药煎服期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葱、生姜、大蒜等,以免影响中药的疗效。

中药煎熬的方法

中药煎熬的方法

中药煎熬的方法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以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3.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 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4.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6.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第一煎所煎出的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药液,这样可以使两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两次以相隔6小时左右为宜.当天煎的药当天最好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补药宜饭前半小时服用;清热药及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其它药剂请遵医嘱.7.服用方法:服用方法分热服,温服,冷服3种,一般而言,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冷服.8.注意事项: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注意: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

还不会熬中药?这份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为你量身定做,值得收藏!

还不会熬中药?这份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为你量身定做,值得收藏!

还不会熬中药?这份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为你量身定做,值得收藏!普及用药知识,服务大众健康—1—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一、煎药容器以砂锅为最好,搪瓷器皿次之,不锈钢锅更次之,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一般应先用水浸泡30分钟以上,或遵医嘱。

加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水量,防止煎干、煮焦。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30分钟。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

每剂中药一般煎煮二次,第二次煎煮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100-300毫升,成人每剂400-600毫升,一般分两次服用。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1、“先煎药”:将“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后下药”同煎5-10分钟即可。

3、“烊化药”:待药物煎好后,取药汁,加入“烊化药”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包煎药”:将“包煎药”用药用纱布包扎好,与其它药同煎。

5、具体情况按医嘱煎煮。

—2—中药的服药方法宜饭前服用类1、补益药:此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人参系列药品等宜在饭前服用,利于吸收而充分发挥其补益作用。

2、化痰止咳平喘药:此类药物饭前服用,祛痰镇咳作用明显。

宜饭后服用类1、健胃药:饭后服用有利于其充分接触食物,达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

2、辛辣刺激性药物:这类药物如干姜、川椒、旋复花、乳香等,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3、清热泻火药:此类药物药性偏寒凉,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饭后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宜睡前服用类1、安神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有利于迅速睡眠。

2、润肠类:睡前服用有利于消除肠胃积滞,使排便更轻松。

—3—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正确的中药煎服方法

正确的中药煎服方法

正确的中药煎服方法正确的中药煎服方法大全2017你知道中药的煎服方法有哪些吗?你对中药的.煎服方法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中药正确的煎服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药煎服法大全煎药则例凡煎汤剂,必先以主治之为君药,先煮数沸,然后下余药,文火缓缓熬之得所,勿揭盖,连罐取起坐凉水中,候温热服之,庶气味不泄。

若据乘热揭封倾出,则气泄而性不全矣。

煎时不宜烈火,其汤腾沸,耗蚀而速涸,药性未尽出,而气味不纯。

人家多有此病,而反责药不效,咎将谁归?发汗药,先煎麻黄二三沸,后入余药同煎。

止汗药,先煎桂枝二三沸,后下众药同煎。

和解药,先煎柴胡,后下众药。

至于温药先煎干姜,行血药先煎桃仁,利水药先煎猪苓,止泻药先煎白术、茯苓,止渴药先煎天花粉、干葛,去湿药先煎苍术、防己,去黄药先煎茵陈,呕吐药先煎半夏、生姜,风药先煎防风、羌活,暑药先煎香薷,热药先煎黄连。

凡诸治剂,必有主治为君之药,俱宜先煎,则效自奏也。

凡汤中用麻黄,先另煮二三沸,掠去上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余剂;不尔,令人烦。

凡用大黄,不须细锉,先以酒浸令淹浃,密覆一宿,明日煮汤,临熟乃内汤中,煮二三沸便起,则势力猛,易得快利。

丸药中微蒸之,恐寒伤胃也。

凡汤中用阿胶、饴糖、芒硝,皆须待汤熟,起去渣,只内净汁中煮二三沸,熔化尽,仍倾盏内服。

凡汤中用完物,如干枣、莲子、乌梅仁、决明子、青葙、蔓荆、萝卜、芥、苏、韭等子,皆劈破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虽煮之终日,米岂能出哉?至若桃、杏等仁,皆用汤泡去皮尖及双仁者,或捣如泥,或炒黄色用,或生用,俱可。

凡用砂仁、豆蔻、丁香之类,皆须打碎,迟后入药,煎数沸却起;不尔,久久煎之,其香气消散也,是以效少。

凡汤中用犀角、羚羊角,一概末如粉,临服内汤中,后入药。

一法:生磨入药,亦通。

凡用沉香、木香、乳、没一切香末药味,须研极细,待汤熟,先倾汁小盏调香末,服旋,然后尽饮汤药。

凡煎汤药,初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水煎,分温三服"者,先用水煎煮一遍,把药汁取出,再加水煎煮二遍,与第一遍药汁混在一起。

每一次服药时,取三分之一的药量,温服。

"水煎,分温两服"者,则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分为两次温服。

除非医生特别注明,服中药多取温服。

2、医生未嘱付于食前、食后服者,则食前后服皆可,与饮食时间隔半小时左右为宜。

但补阳药要求在饭后服药。

不要在非常饥饿时空腹服中药。

3、药方中注明"泡水代茶饮"者,用中药直接泡开水服用。

泡中药的开水,当为初煮开的沸水,泡后加盖闷闭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才可服用。

一次要服光,再加第二次水。

第一泡时水多放一些,因药吸水。

再加水时,也要用开水。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也就是说,一付药在早上开始第一泡,喝完,再加水,再喝完。

将药渣弃去不要。

4、药方中注明"煮水代茶饮"者,泡药后先在火上煎药至沸腾,再文火煎煮五分钟,而后把药汁连同药渣倒入保温杯中,闷半小后服用。

可带药出差。

再加水时,用开水即可。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这种方法比常规的煎药法要省事许多,特别是对需要外出的病人。

5、有大量制附片的方子,在服药时先小口尝一下,以不麻为度。

如果麻嘴,要再煎一会儿。

服药时要小口慢慢地喝,不要一口喝光。

也可以在煎药时加一两勺蜂蜜,一起煎两个小时。

如果制附片的用量在15克以下,一般不需先煎,也不需久煎,合计煮药半小时即可。

6、如服中药恶心、呕吐的病人,宜小量频服。

用小勺慢慢地喝中药,并且,隔一会儿就喝一小口,以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7、服中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舌麻,或者手麻、头晕、腹部剧烈疼痛,或是排便次数过多,患者自觉难以忍受时,可以热水调蜂蜜服下即可。

一般如果服药中病,则可能会出现不少反应,甚至症状会短时加重或全身无力等,最好咨询医生,不可随意停服或者另服西药,否则疗效难以为继。

切切不可因病情变化,私找民间土医滥服激素,以致于病情反复。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如下:
煎药方法:
1. 煎药用具以砂锅为佳,搪瓷、不锈钢锅次之,禁用铁、铜、铝锅。

2. 中药应先用冷水浸20分钟左右再煎。

煎药用水一般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可适当增加用水。

3. 一般药物水沸后,文火煎30分钟左右,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先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动药料2—3次,二煎时间可略短。

4. 不同药物下药时间有别:先煎药:先煎10—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后下药:在其他药将煎好时投入同煎5分钟;其他特殊药按医嘱煎。

服药方法:
1. 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2. 每天一剂,煎两次,每次煎汁150—200毫升(儿童50—100毫升)早
晚各服一次,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温服,或按医嘱服用。

3. 服中药期间,一般忌生冷、腥臭、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4. 给小儿喂药时,切勿捏鼻。

5. 饭后服适用于人体胸膈以上的疾病。

6. 药物与食物不宜同时服用,二者必须间隔一段时间。

因此一般中药方剂皆选在两餐之间服食,即上午九至十点或下午三至四点各服一次,如须服用三次,可在临睡前再加服一次。

7. 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

以上为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供您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中医获取更专业的判断和建议。

中药的煎药法

中药的煎药法

汤剂是中药最常用的一种剂型,注意煎药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1)煎药前要逐一核对无误,对于有毒或药性峻烈者,尤应注意。

(2)煎药器具以砂罐、瓷罐为佳。

忌用铁锅、铝锅。

(3)煎药前应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30-40分钟。

加水量应根据药物的量及煎药时间长短而定。

一般加水至高出药面3.33cm,第二煎为第一煎加水量的1/3-1/2。

(4)煎药时间和火候,要根据药性而定。

一般药物煎20分钟左右。

如为保持发汗解表药的宣散作用,宜用急火快煎。

补养药则应文慢煎,时间宜长些,以使有效成分的充分煎出。

(5)每剂药煎取液量,成人200-300ml,小儿减半。

(6)需特殊煎法的药物①芳香气薄荷的薄荷、藿香、钩藤、佩兰、砂仁等药宜后下,煎一、二沸即可。

石膏、龙牡、赭石、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龟板等金石介壳类药物,应先煎半小时左右,再与其它药同煎。

②附子、乌头等有毒之品,应另包先煎。

尤其是川乌、草乌在剂量较大时,常须煎3小时以上,以舌尝无麻味为度。

③旋复花、枇杷叶、海金沙、马勃等药物宜用布包后入煎。

④饴糖、蜂蜜月宜在药煎好后去渣兑入。

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应先用黄酒炖化后,待药物煎好去渣冲服。

⑤犀角、羚羊角、鹿茸、沉香、琥珀、川贝、三七等药物,需先研成细末,再用开水或煎剂冲服。

⑥质轻而面积大的药物,如糯稻根须、玉米须等,应先将该药加水煎煮,然后去渣。

再用此水煎其它药物,称为“煎汤代水法”。

中药煎服法

中药煎服法

中药煎服法一、普通中药煎服法①煎药用具: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忌用铁、铝、铜器。

②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一般超过药面2-3厘米。

③(头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保持沸腾30分钟左右,至药液剩余一小碗,倒出。

④(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

大火煮沸,再用小火保持沸腾30分钟左右,至药液剩余一小碗(200-300ml),倒出。

⑤两次煎出液分别服用或者混合后分成两份服用。

⑥每日一剂,煎二次(头煎、二煎),早、晚各服一次。

⑦饭后30分钟服药。

⑧晚上可以一次性煎两次,留一碗第二天早上加温后服用。

上班族早上也可以把药液装矿泉水瓶中带去公司,早餐半小时后加温服用。

附:先煎:先煎沸后30分钟加入其它药同煎;后下:煮沸后15分钟一次放入;包煎:用布袋装好与药同煎;烊化:一次隔水蒸化分二次兑煎好之药汁服;冲服:把药末分二次放在碗内,将煎好的药汁滤入碗内同服。

二、煎法中药在煎煮时,首先应注意煎药用具、煎药水量、煎药的火候及煎药的方法。

1.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

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

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3.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

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

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

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

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

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

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4.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是确保中药疗效的关键。

下面将为你介绍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和服用方法。

一、中药煎煮方法:1.煎药量和时间:(1)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合理调配药材的比例,按照药方中各药的煎煮时间确定煎药的时间。

(2)对于煎煮时间较长的药物,应先将其放入煎锅,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煎煮一段时间,再加入后期需要的药材。

煎煮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2.煎煮火候:(1)不同的中药材对火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根茎类、硬质草本和矿物质药材需高温煎煮,而叶、花、薄皮等柔软药材则需用中小火。

(2)煎药时要掌握好火候的控制,避免中药煎煮时过热或过焦,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3.煎煮前处理:(1)所有的中药材在煎煮前都需要用冷水浸泡,浸泡的时间因药材而异。

(2)对于粗纤维的中药材,需用刀片切割,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4.煎煮水量和次数:(1)煎煮水量要与药材的性质相适应,药材比较多、性质较粘稠的,水量适当增加。

(2)对于煎煮时间较长的中药,可以分多次煎煮,将每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饮用。

5.煎煮器具和注意事项:(1)煎煮时应选用耐火瓦罐或不锈钢锅,尽量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易氧化和溶解的容器。

(2)在煎煮过程中,应常用勺子搅拌,以免中药粘锅底。

同时,还要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造成药液溢出。

二、中药汤剂服用方法:1.温热饮用:(1)中药汤剂服用时应保持温热,用热水冲服,不要用冷开水。

(2)饮用中药汤剂的时候,应该小口慢慢喝,以增加中药的吸收率。

2.慢慢服用:(1)在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慢慢喝,不要一口气灌下,以免引起呼吸困难。

(2)服用中药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宜同时进行其他活动,以免烫伤或噎到。

3.饮食禁忌:(1)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和冷热不均的食物。

(2)服药期间忌烟酒,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4.就寝禁忌:(1)在服用中药汤剂的当天晚上不宜马上就寝,以免影响药效的吸收。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煎药必读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煎药必读

先煎
②某些有毒药物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附子、生草乌、生川乌等。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先煎是为了减毒,先煎时间控制在 60~90 min 为宜。
降低毒性
研究发现,附子、制川乌、制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分解或水解其C-8 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 1 分子乙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原碱,即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其毒性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的 1/200~1/500,毒性降低;再进一步水解,其 C-14 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 1 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即乌头原碱、中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生物碱的 1/2 000~1/4 000,毒性显著降低。物碱水解过程如图 1 所示。
中药在煎药前为什么不宜淘洗?
煎药前不必用水洗药,因为某些中药含有糖和苷类等易溶于水的物质;还有些中药是经过炮制的,如添加蜜、醋和酒等,若用水洗,会丧失一部分有效成分,药物的气味会散失,降低药效。 另外中药在做成中药饮片前会净选和加工炮制,总灰分是达到国家标准的。
中药为什么要煎两次?延长时间煎一次可以吗?
中药在煎煮前为什么要浸泡?泡多长时间为宜
如果不预先用凉水浸泡,直接用快火去煎或者开水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以致阻塞药片毛细管的通道孔隙,水分难以进入而有效成分又难以向外扩散,故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药物的疗效不能充分发挥。以花、叶、草类等药为主的方剂,需及浸泡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类等药材为主的方剂、需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变。
加水量 现代算法 根据吸水率和蒸发量
加水量=吸收常数ml/g×饮片质量+预取药量ml+损耗量200ml k=1.5ml/g 1.3k0-0.9k0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液汤剂的质量,若加水不足会造成药材浸煮不充分,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溶出率相应降低;加水量过多,药汁浓度太低,浓缩可能会破坏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不便服用,降低病人依从性。吸收系数与方剂的功效、方中药物的药性,质地、干湿度、粗细、品级、药用部位等因素有关。

ppt中医治疗用药护理之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药事项

ppt中医治疗用药护理之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药事项
给药;滋补药和开胃药宜饭前服;消食导滞药和对肠 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安神药和润肠通便药,宜 睡前服;祛虫、攻下和逐水药,宜清晨空腹服;调经 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月经来后停用;解表 发汗药可随时服用;特殊药物的服用时间应遵医嘱。
• (二)给药方法 • 一般病症每日服中药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急
• 5.服药中出现咽喉肿痛,舌红,咽干等证时,为虚火 上炎,应及时停药。
• 6.服药期间,注意保暖,宜进温热饮食,忌食生冷寒 凉,厚腻硬固之品。
(四)清热类药的服法及护理
• 1.宜饭后服药,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调畅 情志,以助药力顺达。
• 2.清热类药多属苦寒,易伤阳气,故服药 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热清邪除后宜 停药,以免久服损伤脾胃。
,儿童减半。
• (六)特殊药物的煎法
• 1.先煎

此类药物宜先煎30分钟,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如
磁石、牡蛎等矿物质和贝壳类药物,有效成分不易
煎出,需先煎;川乌、附子等药,其毒性较强,久
煎可降低其毒性,需先煎。
• 2.后下 • 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有效成分易于挥
发,应将其他药物煎煮将成时再投入,煎沸几分钟即 可。
症、高热和危重病人可酌情每日服药2~3剂,或遵医 嘱;应用发汗药和泻下药时应中病即止,以免汗、 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病人宜少量频服或先服少 量姜汁后再服;病在口腔或咽喉者宜缓慢频服或随 时含服;神昏病人可给鼻饲。丸、片、散、膏等中 药按说明定时服用,一般每日2~3次。 • (三)服药温度 • 一般药物宜温服以免过冷过热对肠胃道产生刺激; 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凉服;凉血止血 药宜冷服;发汗解表药及透疹药宜热服。
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中药汤剂煎煮和服用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和服用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和服用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进行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时,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煎煮方法1.材料准备:先将所需中药将齐备,按照方剂要求的比例准备好。

若有使用砂锅煮药的要求,煮药锅盖、漏网等煎药辅助工具也需备齐。

2.准备水:选择适量的清水,一般按照药材的重量比例确定,药材和水的比例通常为药材重的10倍。

3.清洗药材:将需要使用的中药材放入盆中,用清水反复冲洗,去掉杂质和灰尘,特别是有泥土残留的药材需要特别留意。

4.煎药技巧:将清洗好的中药放入煮药锅内,加入适量清水,高压锅一般加水到药材淹没即可。

一般草药加水开煮,再转小火煎煮15分钟左右,木质药材则需先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再用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30分钟左右。

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煮沸过度。

5.筛滤药液:将煎好的药液稍微放凉后,用细眼滤网将渣滓滤去,保留药液。

滤药液时,可使用滤袋或纱布袋加强过滤效果,避免杂质进入汤剂。

6.分装保存:将滤好的药液分装到瓶子或容器中,尽量一次性饮用完毕,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药效减损。

二、药剂服用方法1.剂量使用:中药汤剂一般分为多个剂量,按照医师的建议和药方的指示使用,遵守药方的计量,不可自行增减。

2.温度调控:饮用汤剂时要控制好温度,不宜过热或过凉。

一般建议汤剂温度保持在40-50摄氏度,避免烫伤口腔。

3.分次饮用:一般服用中药汤剂时,建议分次饮用,每次的服用量可以适量减少,增加饮用次数,这样有助于提高药效。

4.配合饮食:药剂饮用前后一般不宜食用过多的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同时,避免饮用刺激性和影响药效的饮料,如酒、浓茶等。

总结: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药方进行操作,以上介绍的是一般的煎汤和服用方法。

在煎煮时注意火候的控制和药液的过滤,确保药液的质量。

在服用中药汤剂时遵循医师或药师的建议,注意剂量的使用和药物的合理配合,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保证身体的健康。

中药汤剂煎服方法标准

中药汤剂煎服方法标准

中药汤剂煎服方法标准一、容器的选择煎煮容器以砂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其次为不锈钢锅、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因为这些容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与所煎中药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忌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二、预处理第一步:“看”。

煎煮中药前首先要查看中药的质量,如发现有虫蛀、霉变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其次是查看有无需特殊处理的中药,如有应另置并按特殊方法处理。

第二步:“泡”。

将拿回的'中药饮片加适量凉水浸泡20~30 min ,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冬季可用20℃-30℃的温水浸泡,但应注意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使某些药物变性。

三、煎煮1、煎煮用水:现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药。

2、加水量:经验加水量是超过药物表面3~5cm,或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浸过手背即可。

煎药的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再加水重煎。

3、煎煮用火: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具体应根据药物性能而定,如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而滋补药宜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4、煎煮方法: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

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四、特殊处理因药物性质不同,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处方上一般会加以标注,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先煎:就是延长煎煮中药的时间,使药物中难溶的成分被最大可能的煎出。

一般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与浸泡过的其他中药合并煎煮。

这些中药有:①动物的骨甲类如鳖甲、龟板等; ②矿物类如生石膏等; ③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先煎1-2h可大大降低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煎 药 一 般 原 则 例 表 分 类 火 候 时 间 分 类 原 理
神经和 血管 的激惹 , 从而 达到 治疗 的 目的 。
( 收稿 日期 2 0 -30 ) 0 70 —5
中药 汤剂 的煎 服 方法
宋 华
表 2 煎药 时 间分 类 表 ( 京 中 医 药大 学附 属 中西 医结 合 医院 ,0 0 9 北 103)
这些 药 物放 入 锅 中 同煎 , 间 5 0 n 时 ~1 mi。另 如 钩 藤、 大黄 、 番泻 叶等久 煎会 使功 效改变 , 应后 下 。 也 另煎 : 如人 参 、 西洋 参 、 羊 角 等 贵 重 药 物 , 羚 药 量小 , 与众药 同煎 , 药效 成 分 容 易 被 其他 药 物 若 其 的大 量药 渣吸 附 , 造成 有 效 药 量 减少 , 对贵 重 药 故 物单 包另 煎 , 汁服用 。 取
6 0目, 煎 3 mi 出率 可达 1 0 。此 外 ,I 、 先 0 n煎 0 A o 川乌
草乌、 附子等 有毒 中药 , 久煎可 以使 其毒 性降 低 , 保
证 用药 安全有 效 , 煎 0 5 h 甚 至 2 h 先 . ~1 , ~3 。 后下 : 如解 表 药 、 芳香 化 湿 药 久 煎 可使 药 效 成
可 酌减 , 日可酌加 。 冬
饴 糖 之类 黏性 大而易 溶药 物 , 先单 独加 水加温 溶 可 化 , 入煎 好 的药 液 中服 用 , 直 接 将其 置 入 已煎 兑 或 好 的 汤液 中加 热溶 化 后 服 用 。胶 类 药 物若 混 煎 易 黏锅 , 影响溶 出率 。
加水 量 : 统 加 水 量 一般 为 浸 泡 后 淹 没 饮 片 传
二 煎为 4 ~5 , 0 0 两次合 并 可得 7 ~8 , 0 0 而
三煎、 四煎仅 占 2 % 。煎煮 机 一 般采 用 1次煎 煮 , 0 煎 煮次数 过多 , 不 利 于 节 约能 源 , 煎 煮 时经 过 一 二 加压 , 物成 分可 能发生 变化 。 药
先煎 : 物 、 物 贝 壳 、 石 类 饮 片粉 碎 度 为 矿 动 化
为 指导 和促进 中医 临床合 理用 药 , 以期达 到辨
证 要求 的治疗 效果 , 中药 师可从 煎药 与服 药两个 环
节 对患 者加 以指导 。
煎 药 方 法
煎 药次数 及特 殊煎 法 : 煮次数 一般 方剂 煎煮 煎 2次 , 补 药 可煎 3次 。一 煎煎 出率 大约 为 3 , 滋 0
烊化 : 阿胶 、 如 鹿角 胶 、 板 胶 、 甲胶 、 蜜 、 龟 鳖 蜂
或 p 值为 1 H 0的煎 液 中可 检 出铝 离 子 , 研究 认 有
为人体 某些 疾病 可能 与体 内铝的 含量过 高有 关 。 浸泡 : 有冷 浸 和温 浸 之 分 。含挥 发 油 、 甙类 及 维生 素类多 的饮 片 如 薄荷 、 活 、 表 药 等 以冷浸 羌 解 为宜 , 以免 长时 间煎煮 有效成 分 随着水 蒸气 而挥发 掉 ; 淀粉 、 白质类 等 一 些 高 分子 成 分 多 的饮 片 含 蛋 如天 花粉 、 山药 、 茯苓 等 用 温 浸 比冷 浸 更 易 浸润 和 膨 胀 。一 般 的 复 方 汤 剂 以 4 ~ 5 mi 宜 , 日 0 0 n为 夏
2 c 二煎 液 面 与 饮 片表 面相 平 为 度 。有 学 者  ̄3m,
包 煎 : 4类 : 分 ①花 粉 、 子 类 及 细 小 种 子类 , 孢
如 松花 粉 、 黄 、 金沙 、 蒲 海 葶苈 子 、 石 、 黛 等 , 滑 青 颗
粒 疏水 性强 , 面 张力 大 , 能 与 水 充分 接 触 而 浮 表 不
数 ×煎煮 时 间 ( n 。其 中吸 蓄 量 2 0 / ; 发 mi) . mlg 蒸 系数 1 . mlmi。一 煎 与 二 煎加 水量 按 7:3分 31 / n
配。
煎 药火候 及 时间 : 火候一 般分 武火 、 中火 、 文火 三种 ; 间也 分 三种见 表 1 表 2 时 、 。
两种 材料 化学 性质 活跃 , 能在煎 煮过程 中与 中药 饮
片所 含多种 成 分 发 生化 学 反 应 。铝 锅 也 不 是 理想 的煎 煮 器 具 , 不 耐 强 酸 、 它 强碱 , p 值 为 1 2 从 H ~
分 大量散 失 , 故将 其他 药 物煎 煮 一定 时 间后 , 将 再
煎药 器具 : 家庭 煎药 多用砂 锅 , 导热 均匀 , 其 化
学 性质 稳 定 , 锅周 保 温 性好 , 水分 蒸发 量 小 。缺 点
是 孔隙 和纹理 多 , 吸附各 种药 物成 分而 窜味 。还 易 可 用 陶瓷 、 白色 搪瓷 器皿 、 玻璃器 皿 等 , 他们 也 不会 与 中药有 效成 分 起 化学 反 应 。医 院 和 药店 普 遍 采 用 以不锈钢 为 煎药器 皿 的现代煎 煮装 置 , 锈钢 质 不 轻 、 热快 、 酸 、 受 耐 耐腐 蚀 , 而且化 学性 质稳定 , 十 是 分优 良的煎药器 具 。煎药 忌用铁 器 、 器是 因为 这 铜
维普资讯

国 民 间 疗

20 0 7年 8月第 1 5卷第 8 期
有利于 药物有 效 成 分 的析 出与 皮 肤 的 吸 收 。颈 椎 手法 的效能在 于增 进病变 软组 织血 液循环 , 轻无 减 菌性炎 症 , 高局 部 组 织痛 阈 , 解 颈 肩 背 部痉 挛 提 松 僵硬 的肌群 , 伸展 其 正 常生 理 曲度 和稳 定 性 , 建 重 颈部周 围软组 织 与脊柱 力学平 衡 , 而缓 解对 颈部 进
经 实验研 究得 出 : 锅 煎 药 首 煎 加 水 量 ( ) 砂 m1 =吸 蓄量 ×饮 片 总量 ( ) g +预 期 得Biblioteka 药 量 ( ) m1 +蒸 发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