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一、引言教师是社会中一份重要而崇高的职业,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在教育战线上能否有效开展工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本文将从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包括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业者的重要品质和基本要求,是教师从业者权威和威信的体现。
三、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它包括教师学科知识的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的熟悉以及教学技能的高超。
此外,素养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体贴,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等。
四、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重要性1. 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的良好道德与高水平素养能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2. 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质的素养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身作则,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五、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措施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教育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引导,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2. 加强教师职业素养培养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培训和教学技能培养,推动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开展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讨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个别辅导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个别辅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4. 健全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成长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发展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评价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的不断提高。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师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其个人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原则,而职业素养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本文将就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展开讨论。
一、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
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应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坚守教育的初心,始终把培养德育为首要任务。
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的职业操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克服困难,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不得为个人或其他非学术因素影响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应当保守学生的隐私,不得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也应该坚守公平、客观的原则,不偏袒任何学生。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师应具备广博的学识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以便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与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还应具备创新精神,不断寻求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严守教育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要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需要从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修养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师德修养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守职业操守。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
同时,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育。
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家长共同协商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教师还应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
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教师要严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利用职权谋求私利,不得虐待、歧视学生等。
教师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必备的素养和品质,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
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下面将探讨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只有自己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才能对学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教师要注重职业操守与职业规范。
教师职业具有崇高的社会使命,必须时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恪守教育规律,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虚假宣传,不得徇私舞弊,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保持职业操守,维护教师职业形象。
第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和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和工作态度,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的不良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最后,教师要注重个人修养和人际交往。
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与同事、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相处中,要始终保持礼貌和友善,尊重他人,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本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培养,才能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上述提出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580字】。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什么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什么教育的实施必须要通过课程来落实,文化〔素养教育〕也必须由文化素养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一、爱国遵守法律。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使命权利。
不得有背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同学。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同学。
关怀爱护全体同学,尊重同学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同学。
对同学严慈相济,做同学良师益友。
保护同学安全,关怀同学健康,维护同学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同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同学。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养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同学优良品行,激发同学革新精神,促进同学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同学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遵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怀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清廉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究革新,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优良的文化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老师要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并且知识面要比教学大纲宽的多,还有知晓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知识,做到博学多才,不仅要知道怎样教学和教学的方法,还要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教学。
较强的教学能力,它包括了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革新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课堂上教学主要是靠语言来进行传播信息的,老师的语言一定要精准、清楚,具有科学性、形象性、生动活泼等;还要有独到的见解,也就是革新,对课堂有一定的把握能力,对科学的研究能力。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标准,包括尊重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等。
1、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以任
何形式侵犯学生的尊严和权利。
2、尊重他人。
教师要尊重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害他人的
合法权益。
3、诚实守信。
教师要诚实守信,要实事求是,公正公开,不
得损害学生的利益。
4、爱岗敬业。
教师要爱岗敬业,严格遵守教学规定,认真负
责地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准确地传授知识。
5、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
业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准。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有哪些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有哪些引言教师作为社会的培养者和引领者,担负着重要的职业责任和使命。
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几个方面。
一、注重自身修养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首先,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始终保持教育公平和公正。
其次,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二、关注学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方面。
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并进行个性化培养。
其次,教师应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支持。
三、维护良好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对于提升职业道德素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
同时,教师应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四、践行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不偏袒任何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尽力消除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弱势学生克服困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公平的教育。
教师还应遵守教学规范,不滥用职权或以不正当方式对待学生,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五、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持续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和研讨会、研究最新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式来不断完善自己。
同时,教师还应建立专业发展计划,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无论教学环境如何变化,这两个方面都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为他们树立榜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首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热爱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情感倾注,更体现在对学生的细心呵护和关怀。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只有真正关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做好自我调适,进步和发展。
其次,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尊重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礼仪态度,更在于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做好自己,擅长自己,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发展。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只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才能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让教育事业不断前行。
教师应该时刻不忘初心,始终秉持热爱
学生、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做一个真正有爱心、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道德素养教师是社会的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重要使命。
而教师的道德素养则是其职业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道德素养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的道德素养应包括诚实守信、正直廉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等基本要素。
诚实守信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只有真诚待人、言行一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
正直廉洁是教师应坚守的底线,不做违背师德的行为,不图个人私利,不谋不正之财。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荣誉,只有真正热爱学生,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成功。
尊重学生是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让学生在平等中受教,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如果教师道德失范,言行不一,将给学生造成极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学生的认知和人格发展。
而如果教师道德高尚,行为端正,将成为学生的楷模,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因此,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应倍加珍惜和努力提高。
再次,教师的道德素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教师是社会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传人,承担着为人类文明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而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只有教师拥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
同时,在社会风气不纯的情况下,教师应当是道德的守护者,坚守教育的底线,做到德才兼备,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其职业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守师德底线,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一、加强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道德教育的引导。
学校可以加强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将道德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德育讲座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与学生建立起亲近、信任的关系。
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通过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职业道德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帮助教师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教研活动、专题研讨等方式,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四、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需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各项指标和要求,通过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评选优秀教师、道德模范等方式,树立典型,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需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体系,包括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学校对教师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等多层次的监督方式。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确保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提升。
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宣传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需要有良好的宣传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道德典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教师的职业道德。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合作等渠道,加强家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教师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师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育人成才的重要职责,还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典范。
在这个责任重大的职业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职业道德素养1. 责任心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之一就是责任心。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在教室里教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到责任落实到位,认真审核、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评价学生、跟进学生进展、辅导科研等方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有个性化的关照与教育。
2. 诚信教师应该拥有高度的诚信,这包括了对学生、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教师应该自觉秉持公正、诚信、透明的原则,对自己讲的话和作出的承诺严格遵守,对学生公平对待,不偏私、不欺瞒,不捏造事实,讲求真实尽责。
3. 勤奋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必须劳动者精神、奋斗精神、科研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
课堂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为学生善尽自己的角色。
4. 合作性教师是一个集体性工作,所以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互联互通的工作氛围,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共享知识和经验,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专业能力1.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能力。
教师要深刻理解与掌握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熟知国内外教学法、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发掘各类教学资源和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管理能力教师要准确把握管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科学、合理地分配管理任务,整合和编制教学资源,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工做。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疏导和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认知等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研究能力教师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提高自身教育知识水平和使用反思、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技能,还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主动开展教育研究,努力探索改革教育新思路。
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的灵魂。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和法治素养,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一、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 做人先做到“三好”:即好学、好问、好思考。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2.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要在言传身教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怀。
4. 严格要求,不纵容违纪。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纵容自己的违纪行为,更不能纵容学生的违纪行为,要坚持原则,严格执法,让学生知错能改,改过自新。
二、法治素养法治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另一项基本素质。
教师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更要在教育教学中传递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教师要了解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要在教育教学中传递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2. 强化安全意识,维护校园安全。
教师要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教师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知识产权,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 坚持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成为有法律意识的公民。
三、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不断学习进修,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如下:
1.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念,提高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同。
这可以通过自我反省、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师德培训等方式实现。
2.制定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
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明确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及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并在实践中遵循。
3.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
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设立投诉渠道、学生评价、家长反馈等方式实现,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的不当行为。
4.倡导职业精神:学校可以倡导教师树立职业精神,如敬业、奉献、创
新等,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
这可以通过表彰先进、分享成功经验等方式实现。
5.建立团队合作氛围:学校可以建立团队合作氛围,鼓励教师之间进行
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和知识。
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6.加强教育管理:学校可以加强教育管理,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这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培训、教育资源、支持教师科研等方式实现,帮助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些途径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de)职业道德素养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de)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de)专业人员.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de)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de),是用以维持社会(de)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de)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de)专业人员.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de)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de),是用以维持社会(de)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de)行为规范(de)总和.职业分工使得从事不同职业(de)人们之间形成了特殊(de)社会关系——职业关系,这种职业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de)特殊(de)行为规范来加以调节,职业道德因此而形成.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de)人们,在其特定(de)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de)带有职业特点(de)道德规范总和.比如,医生救死扶伤、法官明镜高悬、商人诚信公平、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都是具有职业特点(de)职业道德.教师道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de)道德规范应遵守(de)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de)总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e)形成并不是简单(de)出自某个行政机构或单位领导(de)意愿和要求,而是教育者在长期(de)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de)经验结晶.在中国,高尚师德源远流长.孔子时期就已总结了一整套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我国最早(de)教师道德体系.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这些思想流传几千年,魅力依旧.尽管时代变迁,要求发展,但由教师这个职业本质属性决定(de)教师职业道德(de)精髓是永恒(de).二、教师职业道德法标准颁布(de)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概括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1.依法执教——方向正确2.爱岗敬业——尽心竭力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4.严谨治学——刻苦钻研5.团结协作——携手共进6.尊重家长——共同育人7.廉洁从教——以身作8.为人师表——明得惟馨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建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同(de)两个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规范、准则本身,属于社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则属于个体品德范畴,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质(de)产物.它(de)构建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内化和外化(de)过程.通俗一点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建构就是要把“行为规范”转化为“规范行为”.这里所讲(de)内化就是教师将已有(de)品德心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建立联系,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de)同化,通过对外在(de)准则从盲目依从到自觉(de)认同.外化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人与人,特别是师生相互之间(de)互动交流,在教育实践中去实施(外化)并体验这些规范和准则,从而形成与之相适应(de)道德情操、信念、意志和行为规范,构起相对稳定(de)、一贯(de)从事教育事业(de)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目前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知道所谓(de)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职业道德标准可倒背如流,也谈得头头是道,但这些要求与自己(de)品德基础却不相干.这些外在(de)社会道德要求尚未转为为内在(de)个人品质,也就是内化外化过程还很不到位.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活动讲(de)原因所在.但是我们必须清楚(de)认识到品德(de)形成不是一个“灌输---接受”(de)简单过程,这些讲座只是一个引子,主要由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实践与体验、交流与互动逐步形成良好(de)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讲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基本内容.1.教师爱岗敬业.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de)内容:(1)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对自己从事(de)职业,有一种情感上(de)接纳,甚至“迷恋”;对从事职业活动(de)场所有一种剪不断(de)“情结”.能把自己(de)情感世界与教育(de)兴衰、学校(de)兴衰联系在一起,为教育之忧而忧,为教育之乐而乐.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儿女、兄弟姐妹.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de)动力源泉.这种情感是内在(de),也是持久(de),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de)高低或条件(de)忧劣而轻易波动.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de)职业,才能敬重自己(de)事业,并为之而自豪;热爱自己(de)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de)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2)理念上——教书育人教师对职业(de)爱心要在懂教育规律、思想方法科学和清醒头脑(de)前提下,否则这种爱就会盲目和没有方向.教师爱岗敬业要体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de)综合素质,又要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de)个性得到发展.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de)学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de)学习成绩上,更要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de)思想品德上,体现在教学活动(de)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de)内心世界上.教师爱岗敬业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要培养学生形成做事、做人应具备(de)良好品德.(3)态度上——认真负责教师对工作、对学生(de)态度是教师爱岗敬业(de)直接体现.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朱熹强调“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工作(de)对象是人不是物,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de)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教育过程中(de)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de)职业态度除“认真”二字,别无选择.具体讲:教师在工作上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决不敷衍了事,在行动上,科学规范、遵规守纪、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个人行为,教师(de)言行举止在学生(de)视野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完善自己(de)职业形象.爱岗敬业,一般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不同状态.乐业——是建立在对自己所从事(de)教师职业(de)积极态度、浓厚兴趣和深深热爱(de)情感基础上(de).乐业(de)教师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由衷(de)喜爱,不计较待遇多少、地位高低,工作再苦再累是享受.他们为学生(de)每一点进步而兴奋,这属于情感型(de)爱岗者.敬业——是教师对其职业(de)理智思考基础上形成(de)积极态度.敬业型(de)教师出于对教师职业(de)性质、社会意义以及个人发展意义(de)认识,树立起自己(de)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认真、一丝不苟、作风严谨作为自己(de)工作准则,这属于理智型(de)爱岗者.勤业——体现了教师对工作(de)根本态度和履职程度,勤业(de)教师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属于态度型(de)爱岗者.精业——有扎实(de)教学教育基本功,并不断钻研.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属于创造型爱岗者.教师爱岗敬业(de)几种水平:师德(de)楷模水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教师师德(de)极高境界,他们全身心(de)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呕心沥血、乐此不疲,以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de)人生目标,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锐意改革,成绩卓越,是他们师德境界(de)真实写照.有这样师德(de)教师人数虽不多,但在教师群体中影响较大、号召力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师德(de)优秀水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de)教师具有较高(de)师德水平.师德(de)基本水平.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总之,爱岗敬业体现着教师积极向上(de)人生观追求.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有(de)人生态度,也是我们要求和教育学生努力(de)基础.2.教师(de)博爱(师爱)教师对学生(de)爱,简称为“师爱”.师德是教师素质(de)灵魂,师爱是师德(de)灵魂,因此上说师爱是教师魂中之魂.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de)师爱均匀(de)洒向每个学生.享受教师(de)爱,是每个学生(de)需要,也是每个学生(de)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de)阳光、空气和水.爱每一个学生就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de)爱好、才能、了解他们(de)个性特点、了解他们(de)精神世界.只有了解每个学生(de)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de)完整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de)智力发展,他(de)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了解学生是爱学生(de)具体表现.教师对学生(de)爱不是一种纯粹(de)情感过程,也不是一种纯粹(de)认识过程,有些人把它定义为一种情理相融(de)心理过程,一种严慈相济(de)心理特征.教师爱生是人类心灵一种完美与理想(de)象征.情感是师爱(de)前提.从早到晚教师与学生同活动,上课眼睛注视着他们(de)眼睛,不时(de)沟通交流.教师为学生能自己(de)要求完成任务而感到喜悦.这些天然(de)、纯真(de)情感是教师爱学生(de)基础.理性是师爱(de)方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教师只有“爱(de)情感”和“奉献”还远远不够,师爱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这才是师爱(de)正确方向.情感与理性(de)融合是师爱实现共同教育功能(de)保证.即情理相融,严慈相济.师爱是双向交流,动情效应.爱生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de)过程.学生得到教师(de)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de)爱,反馈回去,形成爱(de)双向交流.这种动情效应会产生良好(de)结果.首先,学生会表现出自觉尊重教师(de)行动,十分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就是所谓(de)亲其师;随之而来(de)就是“信其道”教师(de)教育影响很容易被学生同化,教师(de)要求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de)目标也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de)过程中得以实现.爱心(de)双向交流更重要(de)效应还存在于它能使教师人格(de)升华,激发出巨大(de)能量和潜能使人变得伟大、完美.奉献之心、不忘使命.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de)爱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报酬,只讲学生,不求回报(de)充满奉献(de)爱.对学生(de)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de)条件,但不是教育(de)最终目(de).对学生(de)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de)未来负责,为民族(de)未来负责.也就是:爱心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de)条件,最终还要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出人才.3.教师(de)公正.教师(de)公正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de)公平和正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涉及(de)利益关系很多,比如:教师自身(de)投入和教师(de)收入之间(de)关系、教师集团(de)利益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de)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de)关系等.正确(de)对待和处理这些关系,就必须使用公正这条基本(de)伦理原则.教师公正问题关系很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协调和配合,在形成良好教育环境(de)过程中,教师对人对己(de)公正显得十分重要.假如教师能够公正(de)对待家长,做到尊重、理解、真诚地相互合作,就有利于形成良好(de)外在教育环境.假如教师能够公正(de)对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就有利于协调不同(de)教育职能而形成良好(de)教育氛围.公正(de)对待学生是教师公正(de)重点.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优中差,假如教师不能做到公正、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就往往会造成教育教学秩序(de)混乱,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de)开展,教师(de)公正决定着教师在学生中(de)威信,学生对教师公正(de)期望值相当高.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de)形象息息相关.教师(de)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级体(de)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de)积极性.教师(de)不公正会使学生怀疑公正(de)合理性,而公正本身就是道德教育(de)重要内涵.长期以往,教师(de)不公正必将对学生(de)道德成长受到影响.教师(de)公正是教育公正(de)核心,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de)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公正,可为实现社会公正做贡献.教师公正(de)内容:1.教师自己对自己(de)自重.2.教师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de)关系.3.教师对家长(de)公正.要平等对待学生、爱护差等、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因材施教.4.教师仁慈.教师(de)仁慈(de)核心体现在对学生仁慈施教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条件(de)爱心. 2).高度(de)宽容和耐心.教师(de)义务.1.教师(de)法律义务.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de)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de)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de)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de)行为或者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de)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de)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2.教师(de)道德义务.包括一般道德义务、遵守承诺、扶贫济困、善待他人,见义勇为等等.职业道德义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教师(de)职业道德简单(de)说就是教书育人,否则就是误人子弟.以上五个方面就是我们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主要方面,全体青年教师在学业务(de)同时,要不断从以上五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力争尽快成为一名有职业道德、有业务能力、成熟(de)教师。
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要突出

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要突出引言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其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优秀学生、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突出不仅需要关注师德建设问题,还需要关注教育环境、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重视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突出的首要任务是重视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个人修养和自身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坚守道德纲常,不偏离教育伦理的底线。
其次,教师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校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此外,教师要保持谦虚、善良、公正等基本的职业道德,树立起学生学习的榜样形象。
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通过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来实现。
教师教育培训是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教育培训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和教育资源,满足教师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需求。
其次,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交流等方式,不断学习、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前提条件。
教师需要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工作和成长。
首先,学校和社会应为教师提供公平、公正、有尊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热情。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共同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
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性教师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在职业行为中所展现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它是教师培养良好学生行为和价值观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榜样教师在校园中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其道德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成为何种人。
一个道德高尚的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树立了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
教师若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自己成为学生学习道德行为的吸纳者。
只有通过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果教师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难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疏远。
而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将会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促进有效的教学和学习。
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方面。
教师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媒介。
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质。
例如,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一个有着严谨态度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和形成。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通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传递,能够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一个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教育会推动学生对社会事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关怀社会的能力。
这种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评选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评选标准导言: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其核心素养之一。
评选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有助于激励教师持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职业水准。
本文将分析教师职业道德评选标准并强调其重要性。
一、道德操守道德操守是评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优秀的教师应当诚实守信、尊重学生、敬重他人的劳动、尊重公序良俗,保守学术纪律等。
二、师生关系优秀教师应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他们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状况,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关怀。
三、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评选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
他们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优秀的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他们应当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
五、教师自我修养评选教师职业道德还需要关注教师的自我修养。
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理论素养,并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
六、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优秀的教师应当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他们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规划。
七、秉持公平正义评选教师职业道德还需要考察教师是否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
教师应当公正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并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与待遇。
八、教育环境营造优秀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他们应当注重课堂管理,营造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并积极配合校方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九、敬业精神教师职业道德评选还需要重视教师的敬业精神。
优秀的教师应当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敬业投入,追求教学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完美。
十、社会责任评选教师职业道德也要看教师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
教师作为社会的缩影,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倡导社会正义,传播正能量。
总结:教师职业道德评选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思想道德素质名词解释答案

思想道德素质名词解释答案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的稳定特征。
教师道德素养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其中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为关键。
教师作为新一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指导者和奠基者,自身首先需要具有看待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人生目的和生存价值的正确观点。
首先需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其次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包括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与时俱进、科学务实、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人生态度。
再次要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正确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教师道德素养是在一般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
加强道德修养首先要有良好的一般社会道德,而且,对学生进行的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给学生做榜样的内容,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
所以,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首先是基本的社会道德,也就是说所有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教师均应先做到。
虽然这些要求并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但它是形成师德的基础。
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综合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可见,教师的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素质基本方面之一。
如何强化个人品德学识:第一,人生价值正位。
现在大家都关心自己的人身价值怎么样同时实现,那么人生价值到底在哪里呢?人身价值的正位就是必须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上。
我们既不驳斥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但是我们也无法驳斥社会价值,所以恰当的正位,就是必须把二者融合出来,擅于把自我价值带入社会价值之中,擅于通过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彰显自我价值。
第二,维系道德良心。
必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我们就很存有必要从“四个心”抓起,从培育“四个心”抓起,这“四个心”就是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
我们日常生活常常提及某某人挺有良心的,或者某某人挺没良知的,良知被狗咬伤了。
什么就是良知呢?良知就是仁爱心、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这四心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
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拓展回答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
1、教师爱岗敬业。
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的内容:
90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
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教育的兴衰、学校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为教育之忧而忧,为教育之乐而乐。
(2)理念上——教书育人。
教师爱岗敬业要体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又要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态度上——认真负责。
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是教师爱岗敬业的直接体现。
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
教师的职业态度除“认真”二字,别无选择。
2、教师的博爱(师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因此上说师爱是教师魂中之魂。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爱心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最终还要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出人才。
3、教师的公正。
公正的对待学生是教师公正的重点。
教师的公正决定着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学生对教师公正的期望值相当高。
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息息相关。
教师的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级体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公正,可为实现社会公正做贡献。
4、教师的仁慈。
教师的仁慈的核心体现在对学生仁慈施教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无条件的爱心。
②高度的宽容和耐心。
5、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法律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发展。
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的道德义务。
职业道德义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
以上五个方面就是我们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方面,全体青年教师在学业务的同时,要不断从以上五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力争尽快成为一名有职业道德、有业务能力、成熟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