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版高考化学专题十专项突破六探究与评价综合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检测
高考化学实验综合题解题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论文高考化学实验综合题解题策略实践与研究大田中学黄元亮摘要:历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都是全卷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实验题,做到准确答题,还是要从书本上去寻找答案。
本文就如何结合书本的基础知识,剖析高考化学实验做一个探讨。
关键词:化学实验题实验设计教材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由于实验体现了理解学科特点以及实验在理科学习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历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都是全卷的难点,学生答题时往往手足无措,应接不暇,得分率也偏低。
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心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一、实验设计指导解答实验题化学实验试题是命题专家经过深思熟虑设计出来的,在这其中就必然渗透着实验设计的思想,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新课程相对增加了实验的有关内容,并在第三册教材中新增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单元,其中包括制备实验的设计、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即评价)。
高三化学实验设计对各种类型的实验设计进行学习,其目的就是要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整体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这个思路,我们才能找到解题的方法。
1、读懂实验目的完整的化学实验总是围绕实验目的而展开的,以实验目的为中心,根据实验目的,依次确定实验原理,选择仪器与药品,设计实验步骤,预计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的误差,并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相关知识,解释实验中出现与预计不相吻合的的现象。
如何读懂目的就是我们解决实验题的首要任务,明确目标,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目标进行分解。
2、明确考试内容从目的出发到原理,再到寻找药品,仪器,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论,可行性分析,寻找最佳方案,都可以出题。
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事项,实验安全也可以作为考试题,结合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计算等等。
考查内容广泛。
⑴考查三大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⑵考查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⑶实验全过程考查(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⑷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实验内容将进入高考题,增加实验试题的开放性;⑸考操作、考细节、考描述。
浙江2020高考选考化学试题与评析
试卷较好地保持了试卷结构、试题题量和难度等方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试题材料体现学科性和新颖性,问题设计兼顾基础性和拓展性,强化了实验原理和技能、物质结构和性质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化学学科本质特点,突出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全卷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目标。
就命题导向而言,试卷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价值,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评价目标。
如第24题、29题、30题、31题分别涉及了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利用选择性膜技术提升CO2氧化C2H6制C2H4效能进而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制备在纺织业有广泛应用的硫代硫酸钠、合成利尿药美托拉宗等。
这些“学以致用”的实践案例可以积极引导中学化学教学从偏、难、怪、假的题海中走出来,真正发挥化学学科选才育人功能。
就考试内容的“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而言,试卷很好地把握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原理,特别强化了物质结构与能量、化学实验与模型演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化学学科本质特点。
如第26题要求学生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结构,用键能、氢键解释热稳定性、溶解度等宏观现象,第29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物质的能量图判断不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画出陌生反应的“能量-反应过程”图。
第30、31题考查了现象分析、实验操作、条件控制以及基于实验现象、有机信息的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素养,彰显了化学学科在物质合成、资源利用、造福人类等方面的社会价值。
就考试方式的“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而言,试卷选择题1-25题的起点低、知识覆盖面广,主要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内容,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26题、27题、28题的坡度缓,情境新,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学科内综合问题的能力,提供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满足感。
29题、30题、31题的入口宽,思维要求高,考查学生立足学科知识、应用化学基本原理解决新问题的学习迁移能力,呈现优秀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如30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分析硫代硫酸钠含量偏高的原因,31题要求学生通过确定基团、构造对称分子、用羰基插入确定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28题第(3)问要求学生在理解氨和氯化氢反应实质(形成配位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维,写出AlCl3发生的“同类反应”,充分展现优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解题策略
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解题策略角度一:以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的综合实验试题【题型解读】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在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试题中已出现,并且有发展的趋势。
这类有机物的制备反应来源于教材中化学反应,反应原理不是太难,故此类综合实验的难度属于中档水平。
近两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特点组装要求;②实验步骤中的反应原理及除杂方法和原理;③有机物的提纯方法和某些试剂的作用;④有机物产率的计算。
1.审题忠告(1)审清反应原理(试剂要求、反应条件、产物性质)(2)审清装置的设计问题①球形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②温度计的位置。
③烧瓶、三颈瓶的容量大小。
④尾气处理、加热方式(水浴、油浴等)。
(3)审清实验步骤①加试剂顺序;②反应制备;③除杂分离提纯试剂和方法。
(4)审清反应物的量,确定过量反应物,用少量反应物计算产品的理论量,再算产率。
2.答题忠告(1)对试剂的作用或目的答题时要具体、全面、不漏要点。
(2)对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要从低端进水。
(3)有机物的干燥剂常用一些吸水的盐如CaCl2、MgSO4等。
(4)对于补加沸石要注意“停止加热、冷却后”再补加。
(5)对有机物的产率要注意有效数字。
角度2: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综合试题【题型解读】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综合试题以能力立意,把化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核融为一体。
试题源于教材实验,但又高于教材。
主要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缜密性、统摄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试题难度较大。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的角度主要有①气密性检查;②仪器连接;③反应原理涉及的方程式;④各仪器的作用;⑤各部分的现象;⑥装置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
1.审题忠告(1)明确涉及气体和新物质制备实验的思路(实验流程):气体的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2)仪器连接的顺序要明确:①仪器是否齐全:如制备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吸收装置。
②仪器连接顺序是否合理:如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化学 专项突破五 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突破策略
专项突破五 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突破策略1.以A、B为原料制备线型高分子化合物M和抗凝血药N的一种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去):已知:Ⅰ.烃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4倍,B的分子式为C7H8O;Ⅱ.;Ⅲ.。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名称为 。
F的结构简式为 。
(2)N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D→E的反应类型为 。
(4)I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组吸收峰。
G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平面。
(5)B+C→M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连有2个取代基②1 mol该物质与足量的NaHCO3反应,生成2 mol CO2(7)参照上述信息和合成路线,以和(CH3CO)2O为起始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 。
答案 (1)邻甲基苯酚(或2-甲基苯酚) (2)酯基、羟基 (3)取代反应(4)6 19(5)n+nCH3CHO+(n-1)H2O(6)12(7)解析 据题意可知A为乙烯(H 2C CH2),C为乙醛(CH3CHO),B为,F为,G为,I为(4)由于苯环和碳氧双键均为平面结构,故G分子中最多有19个原子共平面。
(6)据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J的同分异构体中,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COOH,且只有2个支链,则2个取代基可以是—COOH和—CH2CH2COOH或—COOH和—CH(CH3)COOH或2个—CH2COOH或—CH3和—CH(COOH)2,2个取代基在苯环上均有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共计12种。
2.(2016课标Ⅰ,38,15分)秸秆(含多糖类物质)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填标号)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 。
高考化学实验问题复习策略
考查装置气密性检查
对实验方案 的科学性的评价要从 “ 合理选择 , 排 除干扰 , 操作准确” 等方面人手。 1 . “ 合理选择” 是指 仪 器 的选 择 、 药品的选择 、 连 接 方 式 的选 择 等 。 仪 器 的选 择 又 包 括 发 生装 置 ( 几种 基本类 型) 、 净化 装置( 除杂质 的试剂 与顺 序 ) 、 反应 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等 ;药品的选择包括药品的种 类、 浓度 、 状 态等 ; 连接方式 的选 择指仪器 的先后顺 序, 导 管 接 口的 连接 等 。 2 . “ 排 除干扰” 是指反应条 件 的控制 、 防止空气 成分介入 、 副反应尽量避免 、 杂质的清除 以及防止产 物 的挥 发 、 水 解 等 对 实验 的干 扰 。 3 . “ 操作准确”则要求熟悉主要仪器的性能 、 用 途和典型的实验操作步骤 。
技法点拨
青考化学 验问题复习策略
■ 吕 铎
纵 观近三年高考试题 ,实验部分往往是学生复 习的难点和失分的要点。笔者将近几年的高考实验 试题进行归类分析 , 大体划分为三种类型 : 评价型实 验、 定量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 , 现将具体解题方法和 复习策 略总结如下 :
一
、
评 价 性 实 验 题
探究类实验题的一般命题思路是 :发现问题一 提出问题 ( 即在学生现有 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做出猜 想或假设 ) 一 解决问题( 设计 实验进行验证 , 最后 得 出结 论 ) 。 在 能力 考 查 点 的 设 置 上则 可 以考 查 学 生发 现 问题 的能 力 、 提 出 问题 的 能力 ( 做 出合 理假 设 或 猜 想) 、 探究 问题 的能 力 ( 设 计 实 验 进行 探 究 ) 以 及 分 析 问题 的 能力 ( 根 据 实验 现 象 得 出 合 理结 论 ) 等 。 在 知 识点的涵盖上则既可以考查基本概念 、基本理程 改 革 在 学 习方 法 上 强 调 的 “ 探究学习” 、 “ 自主 学 习 ” 。 因此 ,探究类实验题将会 是2 0 1 3 年高考试题中的一 个亮点。 探究 类 试 题 一 般 有 以 下几 种 命 题 形 式 :探 究 化 学 反 应机 理 、 探 究 化学 实 验 中的 反 常 现象 、 探 究 对 经 典问题的质疑 、探究未知物的成分 、探究物质的性 质 、探究化学反应 的条件以及探究化学反应的现象 等等 。 解决这类 问题 的关键是紧跟命题者设计的实验 探究 的思路 , 犹如身临其境 。 特别是对发现 问题这一 环节 ,根据已有知识 ,结合题 目信息作 出可能的假 设; 还有 探 究 实 验 时 , 一 定 看 清 是基 于哪 种 假 设 或 猜 想来进行设计 的等 。 探究类实验题 中往往给出一定 的信息 ,如试题 中的假设 , 一般会给出几种情况 中的一部分 , 要考生 补充全面 , 这就要求考生综合分析已给情况 , 有时考 查 的仅仅是几种情况 的简单组合 。如本题探究反应 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一般来说 能影 响反应速率 的因素有 : 温度 、 压强 、 浓度 、 催 化剂等 , 即可从这几 个 方 面进 行 分 析 、 筛 选 。此 外 , 探 究 外界 条 件 对 反 应 速率 的影 响 时 , 一 定 要 遵循 “ 多定一变” 的 原则 , 即每 次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 同时 ,高 考对 化 学 实 验 的 考 查越 来 越 注 重 “ 细 节” ,  ̄ t 1 2 0 1 2 年浙江2 8 题, 对萃取 、 分液中分液漏斗 的 检漏 、 放气以及先打开上部塞子 , 才能打开活塞放 出 液体等 ; 2 0 1 2 年 山东高考对过滤装置 的纠错 、 沉淀洗 涤的考查等 。因此 , 在复习化学实验时 , 也要关注这 些“ 细节” 。
2020年高考化学提分攻略06 有机实验(含答案解析)
题型06 有机实验一、解题策略第一步:确定实验目的,分析制备原理→分析制备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二步:确定制备实验的装置→根据上述的有机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用合适的反应容器,并控制合适的温度第三步:杂质分析及除杂方案的设计→根据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的挥发性及有机反应副反应多的特点,分析除杂步骤、试剂及除杂装置第四步:常见的除杂方案→(1)分液,主要分离有机混合物与除杂时加入的酸、碱、盐溶液;(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有机混合物第五步:产品性质的检验或验证→一般根据产物的官能团性质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或验证第六步:产品产率或转化率的计算→利用有机反应方程式及关系式,结合题给信息并考虑损耗进行计算二、题型分类【典例1】【2019·全国卷Ⅰ,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答案】D【解析】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
【解题策略】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实验探究题应运而生,此类题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综合、全面的考虑,然后去设计实验。
常见的实验探究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实验事实→假设及其验证→归纳结论→实际应用。
而常见的实验探究题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物质的鉴定实验,二是物质性质验证实验,三是运用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题。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实验探究题。
一、物质的验证实验例1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 L-1HNO3、1.0 mol L-1盐酸、1.0 mol L-1NaOH、3% H、0.1mol L-1 KI、0.1 mol 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2O2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CO和CO2的混合物(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
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假设2:假设3:解析:此类题是一定范围内的物质物质验证实验,考查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评析: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并类比物质所属类型的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从而找出物质验证方法,然后整体思考,分析验证过程中干扰因素,最后比较,综合得出最佳实验步骤。
例2 甲同学上网查得:Na2O2与H2O的反应,可分两步进行:Na2O2+2H2O=2NaOH+H2O2…………①2H2O2=2H2O+O2↑…………②因而对Na2O2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提出两种假设:假设1:H2O2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评析:①不给具体物质的检验实验,其解题思路是根据假设推出存在的物质,然评析:①不给具体物质的性质检验实验,其解题思路是根据假设推出物质,然后验证该物质的性质。
综合试验设计、探究与评价-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专项提升(原卷版)
专题19 综合试验设计、探究与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3)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5)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知识导图】【知识精讲精练】2010-2019北京探究实验试题特点(1)思想:物质变化条件、分类比较、守恒、绿色化学……(2)方法:对比实验、排除干扰、控制变量、寻找证据。
(3)线索:实验目的、探究过程。
(4)素材:元素化合物知识。
①卤素氧化性强弱比较②SO2与钡盐溶液③NH3还原Ag+(银镜)④SO2与漂粉精⑤电解FeCl2溶液⑥Fe3+与I-可逆反应⑦亚硫酸盐性质多样性⑧FeO42-与氯气的氧化性影响因素……知识点一、常见的挥发和易分解的物质1、常见的易挥发性的物质有单质:Br2,I2;氧化物:干冰;氢化物:液氨,水,苯,汽油等烃类;酸:HNO3、HCl;有机物:甲醇、乙醇、甲酸、乙酸、甲醛乙醛、乙酸乙酯等。
2、易分解的物质碘化氢的分解2HI △H2+I2氯化银的分解2AgCl △2Ag+Cl2↑电解水2H2O 通电2H2↑+O2↑碳酸钙高温分解CaCO 高温CaO+CO2↑碳酸铜受热分解CuCO △CuO+CO2↑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Al2O3+3H2O氢氧化铁分解2Fe(OH)△Fe2O3+3H2O氢氧化铜分解Cu(OH)△CuO十2H2O碳酸的分解H2CO H2O+CO2↑亚硫酸的分解H2SO SO2↑+H2O次氯酸的分解2HClO 光/△2HCl+O2↑受热分解2H2O △2H2O+O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Na2CO3+CO2↑+H2O亚硫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SO △Na2SO4+SO2↑+H2O碳酸铵受热分解(NH4)2CO △2NH3↑+H2O↑+CO2↑硫酸铵受热分解(NH4)2SO △2NH3↑+H2SO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 △NH3↑+CO2↑+H2O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 △K2MnO4+MnO2+O2↑硝酸银的受热分解2AgNO △2Ag+2NO2↑+O2↑2HgO △2Hg+O2↑2Ag2O △4Ag+O2↑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 光4NO2+O2+2H2OAgcl AgBr AgI等感光物质见光易分解例1.(2019∙北京)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阶段检测:十(专题十) Word版含解析
阶段检测十(专题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答案 A A项,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项,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项,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标志,故C错误;D项,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2.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答案 D 根据仪器的特征,A为量筒,B为容量瓶,C为圆底烧瓶,D为分液漏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托盘天平、玻璃棒是必需仪器B.实验室中,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C.加入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未知液中不含N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答案 B A项,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不需要托盘天平,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硅与NaOH 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则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故B正确;C项,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不能说明不含N,故C错误;D项,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得溶液的pH有误差,故D错误。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加热盛有液体的烧瓶时,需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 B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为了防止暴沸,要加碎瓷片或沸石,故①正确;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②正确;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以防止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故③错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注入水中,否则浓硫酸容易溅出,发生危险,故④正确;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是为了便于试管中的水流出试管,故⑤错误。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专项突破六 探究与评价综合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课件PP
0.4
40 s末O2体积/mL
49
61
86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由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原因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探究Fe3+和Cu2+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①乙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三支试管中均盛有2 mL 5% H2O2溶
液)。通过观察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
c(NH3 H2O)
pH=11.0时,c(N H 4)≈c(OH-)=10-3 mol·L-1,c(NH3·H2O)≈0.056 25 mol·L-1,Kb=
c(N≈H41).8c×(1O0H-5。)
c(NH3 H2O)
2.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 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SO2的量计算),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 验:
1.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小组用传感技术 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如图甲所示),并测 定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
图甲 氨气喷泉实验
(1)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X固体制取NH3,X可以是
(填字母)。
A.生石灰 B.无水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碱石灰
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FeCl3+H2O2 2FeCl2+O2↑+2HCl;FeCl3作催 化剂,在第二个反应中重新生成,氯化亚铁被H2O2氧化成氯化铁,化学方 程式为FeCl2+H2O2+2HCl 2FeCl3+2H2O。 反思归纳 高考实验“十大目的”及答题方向 (1)加入某一物质的目的:一般可从洗涤、除杂、溶解、沉淀等方面考虑。 (2)反应前后通入某一气体的目的:一般可从驱赶气体、提供反应物等 方面考虑。
高考化学试题类型及答题策略(精选11篇)
高考化学试题类型及答题策略〔精选11篇〕高考化学试题类型及答题策略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绘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拟、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好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展推断。
(1)对有打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打破口,联络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打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互相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缺乏,那么可进展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假设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那么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
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展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打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标准答题。
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打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构造、特殊反响、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响条件等角度考虑。
打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展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防止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响原理类试题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响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交融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察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拟、反响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
设问较多,考察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
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才能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察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p 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
综合性实验题解题策略
综合性实验题的解题策略一、探究性实验的研究方向高考实验题必定会增加开放性、探究性的试题,但是仍然是综合考查型的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探究性实验而言,探究的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结合其他知识探究物质的性质(物理和化学性质)。
2.提供一个设计好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按设计方案完成这个实验。
从命题的素材来看,教材实验、实验习题以及教材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仍将是高考实验命题的重要来源。
从试题的内容来看,将由无机实验逐渐延伸到有机实验,但以无机实验题为主,考查内容主要是填写化学方程式、简述所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说明理由等。
且前几小题所填写的内容比较简单,而最后两小题能力要求较高,它是一般要求处理在一定情境下的新问题。
二、探究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1.信息提取:从已知条件出发,弄清实验目的和反应原理。
2.信息加工:选准解题的突破口,确定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实验操作仪器安装的顺序要求和规律。
3.信息运用:对实验现象或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得出结论: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物质的鉴定、鉴别和推断。
5.归纳结论:把握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的差错、失败做必要的预见。
6.思维拓展:合理分析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给予合理评价。
三、高考命题的热点1.仪器的排列与组合: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以实验的目的决定组装的顺序,一般遵循气体的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的处理。
2.气密性检查,凡有气体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
一般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塞一头,另一头通过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容器较大的用酒精灯)玻璃仪器,若水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
一般来说防倒吸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二是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要防倒吸。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专项突破六 探究与评价综合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检测-人教版高三全
专项突破六探究与评价综合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1.硝酸是一种特殊的酸,不仅具有酸性,而且不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根据题图所示装置,以浓硝酸、铜片、稀硫酸、浓硫酸、浓NaOH溶液为药品,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装置甲、丙、丁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氮气体,且连接顺序为a→d→e→f→g。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方案存在一定弊端。
请你利用题目提供的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和实验试剂改进该方案:。
(3)另一同学利用提供的所有装置同时收集到了干燥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装置连接顺序为a→。
其中装置乙的作用是。
(4)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产生气体的颜色由变为,最后反应停止,但烧瓶中还留有铜片。
该小组同学用题中提供的一种试剂和上述烧瓶中的残液及剩余的铜片反应,又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NO,该小组同学选用的试剂是,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2)另取一个装置丁,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没过f导管,连接在第一个装置丁之后,吸收集气装置中逸出的二氧化氮(3)d→e→f→g→b→c→h或d→e→f→g→c→b→h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二氧化氮的收集装置中(4)红棕色无色稀硫酸3Cu+2N O3-+8H+ 3Cu2++2NO↑+4H2O解析(2)现有实验设计在收集二氧化氮时,二氧化氮逸出会造成污染,可以在原装置丁后,再连接一个装置丁(内盛碱液)以吸收尾气。
(3)装置丙起到干燥二氧化氮的作用;假如装置戊中的水倒吸,可以倒吸入装置乙中,防止水倒吸入装置丁中导致收集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为稀硝酸,所以生成的气体由红棕色的NO 2变为无色的NO,最后溶液中没有氢离子,则反应停止;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Cu(NO 3)2,该溶液中含有N O 3-,因此向这种溶液中加入含氢离子的溶液(如稀硫酸),相当于又产生了硝酸。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阶段检测十(专题十)
阶段检测十(专题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答案 A A项,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项,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项,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标志,故C错误;D项,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2.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答案 D 根据仪器的特征,A为量筒,B为容量瓶,C为圆底烧瓶,D为分液漏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托盘天平、玻璃棒是必需仪器B.实验室中,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C.加入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未知液中不含N H4+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答案 B A项,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不需要托盘天平,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硅与NaOH 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则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故B正确;C项,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不能说明不含N H4+,故C错误;D项,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得溶液的pH有误差,故D错误。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加热盛有液体的烧瓶时,需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 B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为了防止暴沸,要加碎瓷片或沸石,故①正确;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②正确;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以防止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故③错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注入水中,否则浓硫酸容易溅出,发生危险,故④正确;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是为了便于试管中的水流出试管,故⑤错误。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阶段检测十(专题十)Word版含解析
阶段检测十(专题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答案 A A项,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项,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项,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标志,故C错误;D项,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2.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答案 D 根据仪器的特征,A为量筒,B为容量瓶,C为圆底烧瓶,D为分液漏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托盘天平、玻璃棒是必需仪器B.实验室中,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C.加入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未知液中不含N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答案 B A项,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不需要托盘天平,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硅与NaOH 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则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故B正确;C项,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不能说明不含N,故C错误;D项,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得溶液的pH有误差,故D错误。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加热盛有液体的烧瓶时,需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 B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为了防止暴沸,要加碎瓷片或沸石,故①正确;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②正确;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以防止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故③错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注入水中,否则浓硫酸容易溅出,发生危险,故④正确;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是为了便于试管中的水流出试管,故⑤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提分攻略20 探究型综合实验
题型20 探究型综合实验一、解题策略1.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1)发现问题:就是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和异常现象等。
(2)提出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设计验证方案:就是根据猜想,结合实验条件设计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各种猜想进行验证。
(4)具体实施实验:就是根据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组装仪器、按步骤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
(5)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就是认真全面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然后进行推理分析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
2.探究实验设计的四个要求二、题型分类(一)物质性质的探究1.题型特点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然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究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
2.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物质的组成(或成分)→提出各物质(或离子)性质的假设→根据这些性质找到可能存在的反应→确定检验的试剂和仪器→确定实验的顺序→叙述实验的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得出结论。
3.常见物质的热分解反应规律(1)难溶性碳酸盐――→△氧化物+CO 2;(2)碳酸的酸式盐――→△碳酸的正盐+CO 2+H 2O ;(3)铵盐――→△NH 3+相应的酸(或酸性氧化物+H 2O)(NH 4NO 3除外);(4)硝酸盐――→△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亚硝酸盐)+氮氧化物(NO 或NO 2)+O 2;(5)草酸晶体――→△CO 2+CO +H 2O 。
4.氧化性、还原性与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关系(1)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如Fe 3+、H +;(2)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如Cl -;(3)元素处于中间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Cl 2。
(二)反应原理探究型1.变量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解答变量探究类试题的关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规律。
化学综合实验题解题策略
化学综合实验题解题策略
刘西广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
【年(卷),期】2024()13
【摘要】化学综合实验题是高考每年必考题型,但是每年的考查方向又有所不同.本文从3个方面剖析常见的3种类型,助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总页数】3页(P143-145)
【作者】刘西广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谈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2.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实验的复习——综合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备考策略
3.基于建模思维探析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4.化学实验题的解题策略探究
5.跨越化学综合实验题的解题障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2020年7月新高考化学命题思路与试题评析
浙江省2020年7月新高考化学命题思路与试题评析2020年7月,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中的化学试题,遵循“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命题原则。
试题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学科价值”为考查内容,坚持命题的原创性和科学性,旨在确保试题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一、立足学生基础整份试卷都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围绕化学学科必备知识进行系统的设计。
试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题型和必备知识呈现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
例如,选择题的第1至20题,重点考查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第27题考查化学基本计算。
即使第29题等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大,也是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必备知识贯穿全卷。
二、坚持素养导向试题设计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必备知识和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作为测试的主要任务。
具体表现在:(1)情境的选择与设计坚持情境的真实性、应用性和价值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第29题以研究CO2氧化C2H6制C2H4为背景,研究解决能量与平衡的相关问题。
(2)问题设计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层次性,体现化学考试说明有关学业水平要求,无超纲现象。
例如,第30题有关蒸发结晶的操作、滴定管的使用等体现了问题的综合性;第28题Ⅰ化学方式的书写,第30题有关合成线路的设计答案不唯一,体现了问题的开放性等。
三、突出能力考查表征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是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
试题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和新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重点考查化学学科关键能力。
例如,第24题、25题、31重点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第31题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重点考查学生的表征能力;第16题的C,28题Ⅰ的(3),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题在注重考查学科关键能力的同时,还注意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例如第16题、26题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3题的守恒思想;第20题、29题的平衡思想,第30题、31题体现了物质的转化思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突破六 探究与评价综合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1.硝酸是一种特殊的酸,不仅具有酸性,而且不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根据题图所示装置,以浓硝酸、铜片、稀硫酸、浓硫酸、浓NaOH 溶液为药品,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装置甲、丙、丁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氮气体,且连接顺序为a→d→e→f →g。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方案存在一定弊端。
请你利用题目提供的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和实验试剂改进该方案:。
(3)另一同学利用提供的所有装置同时收集到了干燥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装置连接顺序为a→ 。
其中装置乙的作用是 。
(4)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产生气体的颜色由 变为 ,最后反应停止,但烧瓶中还留有铜片。
该小组同学用题中提供的一种试剂和上述烧瓶中的残液及剩余的铜片反应,又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NO,该小组同学选用的试剂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2)另取一个装置丁,向其中加入浓NaOH 溶液没过f 导管,连接在第一个装置丁之后,吸收集气装置中逸出的二氧化氮(3)d→e→f→g→b→c→h 或d→e→f→g→c→b→h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二氧化氮的收集装置中 (4)红棕色 无色 稀硫酸 3Cu+2N 3-+8H+3Cu 2++2N ↑+4H 2O解析 (2)现有实验设计在收集二氧化氮时,二氧化氮逸出会造成污染,可以在原装置丁后,再连接一个装置丁(内盛碱液)以吸收尾气。
(3)装置丙起到干燥二氧化氮的作用;假如装置戊中的水倒吸,可以倒吸入装置乙中,防止水倒吸入装置丁中导致收集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为稀硝酸,所以生成的气体由红棕色的NO 2变为无色的NO,最后溶液中没有氢离子,则反应停止;过量的铜-,因此向这种溶液中加入含氢离子的溶液(如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Cu(NO3)2,该溶液中含有N3稀硫酸),相当于又产生了硝酸。
2.甲同学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中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因是。
(3)为了探究现象Ⅱ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血红色溶液。
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Ⅱ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C┆┆N ]-。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有。
-,他的实验方案是③甲同学又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3。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答案(1)Cl2+2OH- Cl-+ClO-+H2O(2)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的Fe(SCN)3(3)Fe3+(4)① CN-中的碳元素呈最高价态+4价②硫元素③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④16证明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了N3解析 (1)B 装置是用来吸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2OH-Cl -+ClO -+H 2O 。
(2)Fe 2+被Cl 2氧化生成Fe3+,Fe 3+与SCN -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
(3)①取A 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有Fe 3+。
(4)①根据SCN -的电子式可知,SCN -中碳元素显+4价,硫元素显-2价,氮元素显-3价,碳元素已经显最高正价,不能再被氧化;②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即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由此证明被氧化的元素有硫元素;④ CN -+8Cl 2+9H 2O N 3-+S42-+CO 2+16Cl -+18H +,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二氧化碳转移16 mol 电子。
3.甲烷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气体产物除水蒸气外,还有碳的氧化物。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其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①C 能与银氨溶液反应:CO+2[Ag(NH 3)2]++2OH-2Ag↓+2NH 4 +C 32-+2NH 3。
②Cu 2O 为红色,不与Ag +反应,能发生反应:Cu 2O+2H +Cu 2++Cu+H 2O 。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 (填字母编号)。
(3)实验中滴加稀盐酸的操作为 。
(4)已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则装置C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F 的作用为。
(5)当反应结束后,D 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
①设计实验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 2O: 。
②欲探究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向少量红色固体中加入0.1 mol L -1AgNO 3溶液,发现溶液变蓝,据此判断红色固体中含有Cu 。
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需增加如下对比实验,完成下表中内容。
答案(1)Al4C3+12HCl3CH4↑+4AlCl3(2)F→D→B→E→C→G(3)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使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盐酸缓慢滴下(4)试管内生成黑色固体除去甲烷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5)①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蓝,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②取少量Cu2O固体,加入适量0.1 mol L-1AgNO3溶液解析(1)Al4C3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lCl3和CH4,故A中反应为Al4C3+12HCl4AlCl3+3CH4↑。
(2)B装置用于检验H2O,C装置用于检验CO,D装置用于氧化CH4,E装置用于检验CO2,F装置用于吸收CH4中混有的H2O和HCl,G装置用于收集尾气。
注意气体检验顺序:先检验H2O,再检验CO2(银氨溶液呈碱性,故不能先检验CO),最后检验CO,故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F→D→B→E→C→G。
(4)CO与[Ag(NH3)2]+反应生成单质Ag,故C装置试管中可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生成;F装置用于吸收CH4中混有的H2O和HCl,防止对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H2O的检验造成干扰。
(5)①由于Cu2O+2H+Cu2++Cu+H2O,故若有Cu2O生成,固体产物中加入稀H2SO4时,溶液变蓝色。
②欲探究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须排除Cu2O的干扰。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过氧化钠与SO2的反应情况,进行如下探究。
(1)[提出假设]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的SO2,对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及反应原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 2SO 3,证明SO2未被氧化;假设二: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4,证明SO2完全被氧化;假设三:反应后固体中,证明SO2部分被氧化。
(2)[定性研究]为验证假设三,该小组进行如下研究,请你完善表中内容。
(3)[定量研究]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装置B 中所盛装试剂的名称为 。
②装置D 的作用是 。
③请画出装置E 。
④实验测得装置C 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增加了m 1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m 2 g,装置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利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答案 (1)既有Na 2SO 3,又有Na 2SO 4 (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①浓硫酸②吸收未反应的SO2③④0<V<1或m1>3030解析(1)结合假设一和假设二,很容易确定假设三是反应后固体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2)证明S O2部分被氧化,其反应可能为①2Na2O2+2SO2 2Na2SO3+O2,②Na2O2+SO2 Na2SO4。
为证明固体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实验时应取少量固体溶解于水后再加入试剂,并且现象与结论要对应。
(3)定量研究中,装置A制得的SO2气体要先干燥,故装置B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SO2在装置C中与过氧化钠反应,过量的S O2被装置D中的碱石灰吸收,用装置E收集可能生成的O2并测量其体积。
若SO2完全被氧化,则只发生反应②,V=0;若SO2未被氧化,则只发生反应①,利用装置C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增加了m1 g,根据差量法,可求(此处注意m2 g是一个干扰数据,因为无法知道装置A中生成SO2气体的量);则部分被氧化时,发生得V=130反应①和②,0<V<1。
305.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通常条件下为棕色易水解的固体。
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氮化钙并测定其纯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去):Ⅰ.氮化钙的制备。
(1)加热条件下,钙和氮气制备氮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i- -e-f- (填仪器接口字母)。
(3)按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点燃装置A处酒精灯、、熄灭装置A处酒精灯(请按正确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标号)。
a.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c.熄灭装置C处酒精灯d.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②装置B的作用为。
③装置C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4)设计实验证明Ca3N2中混有钙单质:。
Ⅱ.测定氮化钙的纯度。
ⅰ.称取4.0 g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水,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蒸出并通入100.00 mL 1.00 mol/L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稀释到200.00 mL;ⅱ.取20.00 mL稀释后的溶液,用0.2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5.00 mL。
(5)所取固体中氮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3Ca+N2 Ca3N2(2)g-h(或h-g)-a-b(或b-a) j-k(或k-j)-d-c(3)①ba cd②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使Ca3N2变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③银白色金属逐渐变为棕色(4)取混合物少量于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灼热的CuO,黑色固体变红,则Ca3N2中混有钙单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92.5%解析(2)空气→除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装置D)→除空气中氧气(装置A)→制备Ca3N2(装置C)→缓冲气流(装置F)→隔绝空气中水蒸气(装置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