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旨在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文学作品和写作两大类,其中文学作品部分又包括对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能力等的考核。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具体如下:(一)语言知识部分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现代文体中疑难词语的意义。
1、文言实词考核。
主要是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应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文言虚词考核。
主要是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含义或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掌握其一般规律和特殊用法或含义。
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焉、乃、则、诸等。
3、文言句式考核。
主要了解文言文中那些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等。
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和句式正确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
(二)文学知识部分文学知识,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和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础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识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文体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其主要特征;认识我国古代诗文的特殊文体分类(如散文中的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体诗中的楚辞、乐府、歌行,格律诗中的律诗、绝句以及词和散曲等)及其主要特征。
《大学语文》课教学大纲(专科)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专科)《大学语文》设课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已有的高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要求如下:议论文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对比论证法说理;运用假设性论据;运用设问修辞手法。
2.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1)掌握在本文中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新时期创业精神所具有的八个方面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完全归纳论证法的运用;语言准确,简洁、明了,极少运用修辞手法,较多地使用判断句式。
3.科学的春天(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时代和科学需要既实事求是又异想天开的精神风采。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归纳、演绎、类比论证法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法的运用。
4.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从当时政治斗争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总结了沉痛的历史教训,指出中国当时并不具备施行“费厄泼赖”精神的前提条件,从而提出了“痛打落水狗”即不对坏人心慈手软的重要斗争原则。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类比、归纳、对比三种论证法的运用;比喻、比拟、拟人、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
5.论气节(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气是敢作敢为、积极的,节是有所不为、消极的。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论证法的运用;注重判断与分析,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运用;对应词语的运用;哲理与浅显口语相结合。
6.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针对社会上流行的“重理轻文”的不良风气,作者提出“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法的运用(包括理论和事例两方面)的归纳;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
7.咬文嚼字(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叙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严谨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二、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本课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
因而大学语文是一门适应现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学好本专业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如下:1.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特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特点及发展简况。
3.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众化”应用型人才。
1.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能够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日常公文的写作。
3.能够流畅的用语言进行的日常的交流和工作。
4.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创作性的学习。
(三)素质目标1.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创造性的使用语文教材,在教学中进行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多方面职业素养的渗透教学,从而,为学生迅速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奠定思想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课程以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语言文化基础: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书写、词汇积累、语法分析、修辞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2、文学鉴赏:选取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文化学概论:介绍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4、语言学概论: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语言的构成、发展和变化。
5、批判性思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
教师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
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将占总评成绩的30%,期中考试成绩将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将占总评成绩的50%。
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群):体育服务与管理、会审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学分:3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讲授,并分析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一方面对中学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深入化,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高文学修养、思想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为48学时,选取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进行讲授,一方面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第一章诗经与楚辞(讲授3学时)1、课程内容本章对中国诗歌的源流诗经进行了概述,重点讲解了诗经分类与表现手法并选取《卫风·伯兮》、《王风·黍离》进行了赏析;然后介绍了楚辞及屈原在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选取《湘夫人》进行赏析。
2、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诗经分类与表现手法;屈原在楚辞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教学难点:作品赏析;3、基本要求:(1)了解《诗经》全貌,掌握诗经分类与表现手法;(2)通过《卫风·伯兮》的学习,理解《诗经》中的爱情诗;(3)从《王风·黍离》中认识中国文学创作传统中“黍离”之悲的渊源;(4)了解屈原在楚辞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掌握《湘夫人》的基本内容、风格特色及其在屈原创作中的地位。
第二章先秦散文(讲授3学时)1、课程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先秦散文。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本章对这两类散文进行了概述,并重点选取了论语.子路、庄子.山水进行赏析,重点分析了作品思想及其对当世的影响。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2000年制定,2006年修改)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语文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课程编号:313360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非中文专业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地位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
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非中文专业的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二十字”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三、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1、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依托人文学科,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促进人文精神的体悟和内化的教育。
人文知识是人文学科知识的总称,包括历史、哲学等。
大学语文是人文知识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她涵盖了语言应用和表达,应用写作和文学作品的鉴赏。
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
既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基础。
2、我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众化”应用型人才。
“大众化”应用人才,有两个层面:一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动手的应用能力;二是既能掌握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
向通才教育发展。
蔡元培、梅贻琦等老一辈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语文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十世纪前期的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他们是文学大师,同时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极为深厚;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他们是理工大师,同时他们的语文修养都非常深厚。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是机械工程专家,人文底蕴非常丰厚。
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1 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52制定单位:人文学院制定人(执笔人):骆兵、江枰******修订时间:2011年9月2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精讲篇目《蒹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诗经》概况,掌握本诗主旨,了解对本诗几种不同的认识,本诗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重点难点】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内容】《蒹葭》一、介绍《诗经》概况二、分析本诗主旨:全诗围绕伊人之美,觅求之难,赞美了“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三、分析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四、分析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五、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物我对比的艺术手法六、要求背诵本诗第二精讲篇目《东门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诗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本诗特色的欣赏和领会,归纳汉乐府诗歌叙事性的主要特色。
【重点难点】本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东门行》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二、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三、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可能的前因后果四、补充汉乐府的其他作品五、背诵本诗第三精讲篇目《山海经》(其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名句、佳句的内蕴及其与主旨的关系,把握“俯仰终宇宙”的哲理与美学含义。
【教学内容】《山海经》(其一)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及主旨二、把握“俯仰终宇宙”的内涵及其与主旨的关系三、分析“乐”的思想意蕴,把握“见”字的妙处,理解诗人蕴于其中的情感四、分析“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内蕴五、分析本诗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六、要求背诵本诗第四精讲篇目《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文体类型,掌握本诗的哀伤情感内容,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执笔人彭晓兰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类基础课,也是高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和分析能力的基础。
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除汉语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阅读学的基础理论、日常书面表达的基本知识、口头表达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阅读的方法、日常书面表达的一般方法、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从而更加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不同应用文种的练习,不同口语的实训,切实掌握大学语文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大学语文要求的相关技能。
学习本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与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案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日常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本课程为基础课程的基础,学好本课程,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其它公共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52,实训为14学时。
开篇本土文化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他们大学三年所在地的人文,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吸取精神营养。
教学重点:眉山的历史、名胜、人文,特别是三苏文化,东坡精神。
教学难点:东坡精神的提炼。
教学内容:1、走进眉山2、走近东坡上篇阅读能力培养第一单元人交往阅读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社会性即在于交往,而交往所运用的主要和重要途径就是人类专有的语言工具;掌握主体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应用英语专业三年制适用)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大学语文》是为非中文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中国语言文学选修课。
开设此课的宗旨是,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今名作,了解相关的作者及其文化历史背景,掌握并赏析一部分名家名作的基本风格与特点;同时,经过一定的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从先秦至当代共18篇文章的基本特征和背景知识,包括作家、作品、流派、风格、文学主张等。
“掌握”的含义是指“熟悉”,即能对之做出说明或描述。
2、理解重点作品的内容和写作特点,包括作家的思想、情感、心理特征,作品中呈现出的主要艺术特色,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技巧等。
“理解”的含义指的是能“体会”,能做出描述和展开式的说明、论述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古代部分作家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上,尤其要重视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尽可能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
考虑到该门课程的性质:它是人文的不是技术的,它是情感的不是逻辑的,它是人性的不是机械的,它是心理的不是物理的,它是素养的不是工具的,教学方法上应特别注重面授,充分利用课堂的内容资源与形式,使师生交流尽可能达到动态互动的效果。
四、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以《大学语文》(第二版)为主教材,由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具体学习、考核要求以此课程的教育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形成性考核方案和期复习指导为准。
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语文知识、阅读分析和作文知识。
1、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常识,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三方面内容。
①文学史常识及作家作品知识以教材中的介绍为主。
②语言知识包括文言散文中常见实词的古今不同义,一词多义现象,以及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
2、课文阅读分析①要求理解并识记所学文章的内容。
②能够归纳所学文章的论点、主题,分析论证、叙事方法以及文章的结构特点。
《大学语文》学习指导《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学习指导《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为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旨在通过教学,培养和巩固学员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写作能力,使已经具备中学语文程度的学员,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为学好各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基础。
课程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道德情操;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借助有关工具书,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
(三)掌握一般的文学、文化知识,能初步分析、评价一般文学作品。
(四)掌握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知识,能熟练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二、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大学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知识、文学文化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写作四个部分。
(一)语言知识:包括文言文知识和现代文知识两方面1. 文言文知识主要是指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具体体现在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语言材料中。
其重点是辨识和阐释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1)文言实词辨识古今语意变化;解释常见词语、成语含义;重点掌握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的文言词汇。
(2)文言虚词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识同一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重点掌握的虚词是: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
(3)文言句式主要了解课文中常见的有别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和句式。
重点掌握:使动、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和倒装句。
2. 现代文知识主要包括所选课文的主旨、结构、创作特色、语言特点、修辞等,通过阅读分析,能做到举一反三。
(1)主旨能准确理解和概括课文主旨,并充分认识其现实意义及透露出的人文精神。
(2)结构掌握课文结构特点;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能准确、简要概括大意。
(3)创作特色能联系课文对常见的文学表达手法和技巧作简要分析。
2011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适用专业:法学、艺术、新闻类College Chinese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学时:64学时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理、工、农、医、艺、法、经济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的直接功能,并承担着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拓宽视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对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追问等重任。
2、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方法上,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获得和能力锻炼相结合。
本课程的精读课文全文讲解,阅读课文由学生自学;口语和写作课内外结合进行训练。
课堂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指导学生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辅导光盘(正在出版中)以及已开发的大学语文网页进行预习和自学。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听课和阅读中外文学经典篇目,提高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掌握口头表达及文章写作的技巧;并在文学和文化鉴赏之中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品味情趣,拓宽社会视野,加深文化底蕴。
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思维明晰而有条理。
具体要求做到: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思维和鉴赏能力,使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高效地讲话、阅读和写作:能写文艺、社会评论文章、各类事务的实用文章和学术文章;能用语准确、条理清晰、口齿流利地说话、发言、朗诵、演说、辩论。
4、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5、先修课程:高中语文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第一,所选全部课文的作文体常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第二,作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
2.考试形式:闭卷3.考试时间:期末1.试卷结构: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简答题、论述题、写作等。
大学语文(本科)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名称课程编号21040098 学分/ 学时3/44所属教研室大学语文前后课程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授课对象文科各专业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及任务是立足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教学目的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力求达到提高文化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加强综合素质的主要目的,从而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审美陶冶与写作借鉴的多方效应。
要求学生对每课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并扩大阅读面,尽量广泛涉猎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全面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阅读欣赏技巧的运用和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分别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徐中玉,2008年。
参考书:[1] 《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温儒敏,2003年。
教学内容学时基本要求理解孔子关于“仁”和墨子学说的思想内《樊迟、仲弓问仁》;《兼爱》 3涵,熟悉文章的字、词、句义掌握《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的语言特点和墨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救世的精神。
《湘夫人》 2 了解屈原的生平,熟悉本诗的内容和字、词、句义,掌握本诗的艺术特点。
《冯谖客孟尝君》 2 了解《战国策》的体例,熟悉本文内容和字、词句义,掌握其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与结构特点《魏公子列传》 2 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侯生的忠诚,熟悉全文内容和字、词、句义,掌握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别赋》 2 了解南北朝时战乱频仍、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熟悉全文内容和字、词、句义,掌握本文的艺术手法。
《春江花月夜》《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了解张若虚与李白的生平,掌握诗歌画意、诗情、哲理交相融汇的艺术特色,会《春江花月夜》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畅的特点,会李白诗奇特丰富的想象、瑰伟绚丽的词采和飘逸自然的风格。
《又呈吴郎》《张中丞传后叙》 3 了解杜甫与韩愈生平与思想,掌握《又呈吴郎》语言委婉含蓄的艺术特色和张中丞传后叙》叙事与议论并重的艺术手法,熟悉中丞传后叙》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相互映衬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执笔人彭晓兰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类基础课,也是高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和分析能力的基础。
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除汉语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阅读学的基础理论、日常书面表达的基本知识、口头表达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阅读的方法、日常书面表达的一般方法、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从而更加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不同应用文种的练习,不同口语的实训,切实掌握大学语文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大学语文要求的相关技能。
学习本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与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案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日常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本课程为基础课程的基础,学好本课程,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其它公共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52,实训为14学时。
开篇本土文化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他们大学三年所在地的人文,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吸取精神营养。
教学重点:眉山的历史、名胜、人文,特别是三苏文化,东坡精神。
教学难点:东坡精神的提炼。
教学内容:1、走进眉山2、走近东坡上篇阅读能力培养第一单元人·交往·阅读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社会性即在于交往,而交往所运用的主要和重要途径就是人类专有的语言工具;掌握主体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适用专业:法学、艺术、新闻类College Chinese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学时:64学时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理、工、农、医、艺、法、经济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的直接功能,并承担着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拓宽视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对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追问等重任。
2、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方法上,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获得和能力锻炼相结合。
本课程的精读课文全文讲解,阅读课文由学生自学;口语和写作课内外结合进行训练。
课堂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指导学生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辅导光盘(正在出版中)以及已开发的大学语文网页进行预习和自学。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听课和阅读中外文学经典篇目,提高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掌握口头表达及文章写作的技巧;并在文学和文化鉴赏之中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品味情趣,拓宽社会视野,加深文化底蕴。
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思维明晰而有条理。
具体要求做到: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思维和鉴赏能力,使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高效地讲话、阅读和写作:能写文艺、社会评论文章、各类事务的实用文章和学术文章;能用语准确、条理清晰、口齿流利地说话、发言、朗诵、演说、辩论。
4、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5、先修课程:高中语文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第一,所选全部课文的作文体常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第二,作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
2.考试形式:闭卷3.考试时间:期末1.试卷结构: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简答题、论述题、写作等。
试题的分值:基础知识约占25%,阅读分析约占25%,简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鉴赏等)占20%,作文占30%。
题目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20%。
五、课程参考资料1、教材:《文学经典读本》(黄鹤主编,周可、杨蔚副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2、参考书:待定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考试大纲(本科)本科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考试,旨在遵循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其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
本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的汉语水平。
一.考试对象: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本科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试目标: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文言文阅读分析能力;对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较好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能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考试内容:(一)中外文学的基础知识:1.教材涉及的中外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教材涉及的中外古今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3.教材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4.教材涉及的汉语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1.熟读教材所选的古代和现代文,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段落,能正确回答针对文章内容和提出的有关问题。
2.能正确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和用法。
(三)作品的分析与鉴赏1.对教材中的名句进行赏析。
2.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五)写作考查:1、要求: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
文句流畅,符合语法规范,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2、文体: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大学语文试卷样题(本科)一.试题主要类型1.填空题。
2.选择题。
3、文言文阅读理解。
4.现代文阅读理解。
5.简答题。
6.论述题。
7.作文。
二.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20%。
三.试卷内容比例基础知识约占25%,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约占25%,简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鉴赏等)占20%,作文占30%。
四.考试方式与时间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样题(一)填空题(10分)(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倡新格律诗的诗歌流派是__________。
(2)谁家今夜扁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穷”字应该解释为__________。
(4)《绝对信号》一剧以现代意识和探索精神开创了中国的。
(5)“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选择题(15分)(1)《太阳》一诗的作者是( )。
A.艾青 B.北岛 C.余光中 D.徐志摩(2)《世说新语》产生于( )。
A.唐代 B.汉代 C.明代 D.南北朝(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中的“与”字的意思是(D )A.和B.给予C.语助词D.赞同(4)《云南看云》中“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与比喻B.比喻与拟人C.拟人与排比D.夸张与象征(5)“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个名句出自()。
A、牡丹亭·游园B、长恨歌C、春江花月夜D、滕王阁序(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1)试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下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2)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未尝:卒:(四)现代文阅读理解:(15分)废墟(节选)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①。
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
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
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
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
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
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
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
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
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
这与历史,干系不大。
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
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偿失。
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了,②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阅读上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文中①处所说的祖母的“皱纹”和老者的“白发”,实质是指什么?(3分)答:2.分条概述作者对“废墟”的态度,每条不超过15个字。
(6分)(1)(2)(3)3、文中②处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点的“郁忿”一词怎么理解?(6分)(六)简答题:(6分)诗句赏析:“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回答》)(七)论述题:(14分)谈谈你对小说《项链》思想内涵的理解。
(八)作文(30分)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脸、因愤怒而无法收拾的场景,所以内敛的中国人总把愤怒看成“洪水猛兽”;但也有相反的例子,岳飞的“怒发冲冠”,表现出收拾旧山河的决心,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展现中国人要挺起腰杆做人的热望……同样的一种情绪,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作用,那么,你眼中的愤怒是什么样的呢?请以“我看愤怒”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上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