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五至九单元单元备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张娜授课人:全册第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法与除法第 1课时第5单元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乘整数的含义,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口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培养分析、推理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探索活动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
教学程序:主备人:张娜授课人:全册第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第 2课时单元第 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主备人:张娜授课人:全册第课时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 3课时单元第 3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主备人:张娜授课人:全册第课时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10、100、100……的计算规律第 4课时单元第 4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运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是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6.通过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用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单元关键能力
在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X年秋期集体备课表
学月
第月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集体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一)单元整体解析
单元主题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和问题解决。
单元课时预设
共13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用这些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单元基础知识掌握重点、考点、易混点、易错点
要注意长方形面积计算和本单元知识是后面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不仅体现在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基础,还体现为基本认知策略也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认知策略。
关键能力训练方法和支架
一是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强调从具体情境或已知的前提出发进行合情推理。
2.能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算。
4.能用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教材突出以下特点: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以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
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行、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三、学情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
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基础是: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知识的增长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
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是割补法、增补法,以及平行四边行面积推导过程中蕴含的“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行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4、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重点难点1、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倒过程。
3、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能正确的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已学过的图形。
六、单元课时安排: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2、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3、梯形的面积2课时4组合图形的面积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一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亦然。
用符号语言更能体现出数学语言的简练、明确等特点,更好地满足数学思考的需要。
用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所组成的式子只能表示个别具体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用字母表示数,既简单明了,又能概括出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在较大范围内肯定了数学规律的正确性。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出示:爸爸比小红大30岁。
提问:小红1岁时,爸爸多少岁?小红2,3,4……岁时,爸爸多少岁?学生得出:1+30,2+30,3+30,4+30……。
教师进一步提问:小红的年龄每年都在变化,爸爸的年龄每年也在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上面的每一个式子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能不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呢?引导学生用“”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符号的概括性: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逐步体会字母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和概括性。
同时也渗透了函数思想。
2.运用──经历符号化过程,实现数学建模会用符号表示,也就是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叫做符号化。
符号化的问题已经转化为数学问题,随后就是进行符号运用和推理,最后得到结果,这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
如:从纸上剪下2 cm,4 cm,5.6 cm,8 cm……长度的部分,所得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如果随意剪下一段,面积又是多少?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为。
又如:要求学生看图,说一说3本书与2.4元之间的关系。
学生开始可能会说道:“3本书的价钱一共是2.4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道:“每本书的价钱×3=2.4元”。
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它们的关系,这时学生可能会用“”来表示其数量关系。
这一过程是学生逐步数学化的过程,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来表示,是将问题进行一般化的过程,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单元备课方案
第九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
本单元是对本册书所学的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察看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折线统计图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一方面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成立清楚的知识系统;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稳固所学的知识。
经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观点、计算法例、规律性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意图识也获得加强,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课目的。
备内容总复习数与代数(2课时)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的认识;2、5、3的倍数的特色;质数和合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淆运算图形与几何(1课时)察看物体依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目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依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图形的运动旋转的意义;认识图形旋转的特色;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解决问题统计(1课时)折线统计图备目标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经过数学活动和经过总复习,使学生在经期所学的因数与倍数、分数综合练习,进一历知识整理的过程中进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步培育学生发现一步养成回首与反省的和减法、察看物体、长方体问题、提出问题优秀学习习惯,进一步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折的能力,加强学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线统计图等知识进行梳理、生运用所学知识会分类、数形联合、概括、概括,做到进一步理解和掌剖析和解决实质模型等数学思想,累积数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通过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建立方程,求解方程,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理解等式的概念,认识方程,解简易方程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认识方程,学会解简易方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等式的概念,认识方程,学会解简易方程。
2.难点: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课件、练习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问题,引出等式的概念。
呈现一个简单的等式,如 10 - 5 = 5,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等式的两边是否相等。
2.呈现(10分钟)介绍方程的概念,如 2x + 3 = 7,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如用 x 表示未知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练习解简单的方程,如 3x - 6 = 0。
引导学生运用运算规律,将方程化简,求解未知数。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3倍,如果小明有15个香蕉,请问他有几颗苹果?”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方程,如 2(x + 3) - 5 = 3x + 1。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条件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分解图形时简单图形的差。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和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纸片。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在拼图活动中认识组合图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等四边形以及三角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正方形,请你用这些图形拼一个复杂的图形,并说一说像什么。
2、请学生将拼出的各式各样的图形,介绍给大家:你拼的图形什么?二、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图形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进行拼图操作活动。
学生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选出贴在黑板上。
指名回答:我拼的图形像我家楼梯的台阶,像一张方桌、客厅地面……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这幅图形象一张客厅的平面图。
学生讨论怎样算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通过这一操作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
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特点。
让学生感受计算组合图形的必要性,并让探索的基础上,讨论得出计算组合图形请大家看一看,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图形。
对,像一张客厅的平面图,现在要在上面铺地板。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应该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吗?只要求主面积,就知道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了。
那么能直接算出来吗?3、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将图形进行分割,图形割后,可以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
学生动手算一算,想一想,不能直接算怎么办,动手画图,怎样他割。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主要内容包括:简单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方程的解的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理解等式的性质,明确方程的解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规则。
但是,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解简单的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明确方程的解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方程的解的意义。
2.难点: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内容,了解方程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如“小明有苹果,吃掉一些后还剩下一些,问小明原来有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方程的解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简单的方程,如2x + 3 = 7,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找出方程的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方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出方程的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于丰硕参与研讨老师:伍婷婷、周红梅、邓胜千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总课时16课时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材分析: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
教材从小学高年级1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于丰硕参与研讨老师:伍婷婷、周红梅、邓胜千课题用字母表示数(1)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为用方程解应用题找等量关系做准备。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并板书课题1、引入可以多样化,a、古诗《梅花》中的“数枝”,b、有余数除法,()÷8=()、、、m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参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参考第一单元:数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并写出一到十万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会读、写及比较数的大小关系。
同时,学生应该掌握数0与其他自然数的关系,理解零的概念。
教学重点1. 掌握读、写十万以内的数;2. 理解数字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3. 理解零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把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第二单元:小数初步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研究,学生应该掌握小数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并且要会把常见的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相互转化,能够对小数进行简便的口算。
教学重点1. 小数的概念及表达方式;2. 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3. 能够对小数进行简便的口算。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相互转化。
第三单元:计数单位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及货币单位的常用符号、读法,了解计数单位的换算关系及运用。
教学重点1. 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及货币单位的常用符号、读法;2. 了解计数单位的换算关系及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及运用方法。
第四单元:简便计算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两位数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能力,熟练运用分配率和结合率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能力;2. 分配律和结合律的灵活运用;3. 掌握简便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分配律和结合律的灵活运用及口算方法的快速掌握。
第五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 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2. 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效率。
第六单元:图形初步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常见种类,能够辨认和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及其组合图形,并能够简单解决与图形面积有关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九单元备课
我学会了吗
1
总计
5
教具及
学具准备
单元测试时间
单元
教学
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题意。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5.通过参与“爱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读懂图意,分析问题。根据这些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预测和推断。
重难点
突破措施
找准知识的起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找准生活的起点,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比较、类推中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教法
学法
指导
1.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分析判断”的全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2.在统计教学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时
划分
课题
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2
复式折线统计图
凤凰小学单元备课
五年级数学科第九单元
备课
内容
爱护眼睛-----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115—125页,折线统计图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后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五年级最近举行了一场特别有趣的活动,那就是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在这个活动里呀,老师们可认真啦!他们坐在一起,讨论怎么能把那些难搞的数学知识,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法教给我们。
比如说,在讲到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们就想啊,怎么能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呢。
有个老师说:“咱们可以用切蛋糕的例子,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不同的形状,这样孩子们就能清楚地看到面积是怎么算的啦。
” 另一个老师马上点头说:“这个主意好,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切切纸做的图形,感受感受。
”我觉得有这样认真的老师,我们一定能把数学学得棒棒的!作文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们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开始的时候,老师们都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点子来了。
他们就像一群聪明的小精灵,努力地想让数学变得超级有趣。
比如讲到分数的加减法,有老师说:“我们可以用分糖果的例子,把一堆糖果分给几个小朋友,看看怎么用分数来表示。
” 还有老师说:“可以做个小游戏,让同学们分组比赛,算对分数题的小组有奖励。
” 听到这些,我心里可高兴了,感觉学数学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啦。
我相信,在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下,我们一定能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玩耍!《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作文一小朋友们,咱们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前段时间聚在一起,搞了个很厉害的活动,就是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老师们为了让咱们学好数学,可真是费了好多心思。
他们讨论怎么讲那些复杂的数学概念,能让咱们一下子就懂。
就像在讲小数乘法的时候,有老师提议:“咱们可以让同学们想想去买文具,一支笔2.5 元,买 3 支要多少钱,这样他们就能明白小数乘法是咋回事啦。
” 其他老师都觉得这个办法好。
我觉得有这么用心的老师,咱们学数学肯定没问题!作文二同学们,告诉你们哦,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有个大行动,那就是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单元备课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79-97 ;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到这一单元结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就基本学完。
组合图形的面积在义务教育的教材中是选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学习,学生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要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因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联系比较紧密,本单元教材把它们编排在一起。
教材编排注意突出以下特点。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认识这些图形时是按照四边形和三角形分类编排,学习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则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
安排顺序:(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
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要求学生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到梯形面积的计算,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2019年五年级下册第5-9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2019年五年级下册第5-9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一、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谈话:(出示下表)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
在表中移动这个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提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数表想一想,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试着框一框。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相机引导:这样列表排一排,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一共平移多少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第一种要算出每个具体的和,第2种方法只要考虑把长方形平移多少次就行了。
)二、再次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规律如果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找到答案吗?拿出能框3个数的长方形框自己试一试。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框的?(强调按顺序平移)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提问: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组织学生交流结果。
五年级下册数学5-9单元教案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问题一: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3.归纳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科技类占)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2)集体评价这三种计算方法。
1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5.专项练习。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1)学生计算,并验算。
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求未知数x。
2.算一算。
学生计算,完成后提问计算的顺序。
3.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了分数加、减法,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让学生将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看出哪一种更简单,确定自己喜欢的方法。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6)即时练习。
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
3.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8m,第二根比第一根短这两根绳子一共长多少米?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图1生3:第5分钟第1小组的组长给所有的组员打完电话了,但第3小组还有两个同学没接到电话。
生4:有办法,把第3小组的最后1个同学调到第1小组,可以使每个小组同时打完电话。
全国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第5课时 整理与复习(5)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5)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11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调查和实践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交流问题。
(10分钟)
1.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几道综合性的实际问题。
2.导学单
(1)小组里依次展示组员收集到的统计图,按搜集人先说明、其他组员后补充的顺序分析;
(2)小组选择一张统计图准备全班展示。
3.全班交流统计图
4.出示书本第23题,集体完成
让学生说说有关数据的来源,如数据有差异,引导学生理解原因。
二、核心题目解疑。
(10分钟)
(一)综合练习
1、完成书本第24题
鼓励学生多提不同问题,再挑选两个问题集体练习。
例如:每束百合花盈利多少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单元备课
裴宝清
滕州市张汪镇前寨子小学
2014年2月
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及连加、连减、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意识与能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通分是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划分: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噪音污染1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总课时数6课时
单元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2、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在探究和归纳的基础上,对问题拓展宽度、加深难度,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使其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彻底,运用起来更加熟练,解决问题更加灵活。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题意。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爱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图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后安排的。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实施措施
1.找准知识的起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分析判断”的全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3.在统计教学中,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时分配
共5课时
1.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2课时
3.我学会了吗1课时
五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3、提高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难点: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教材分析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
它是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计算其它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及应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实物和模型,帮助学生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空间表象。
2、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学生迁移。
课时分配
本单元课时数:12课时
信息窗1………………1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信息窗3………………3课时
信息窗4………………3课时
回顾整理………………2课时
综合应用………………1课时
五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
难点: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和等可能思想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等稍复杂可能性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向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实施措施
1、关注已有认知基础,促进知识顺利迁移。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出发,促进知识的迁移。
2、增加袋中棋子数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时分配
4课时
五年级数学第九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经历回顾整理的过程,学习掌握整理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归纳、整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评价与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学习情况,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增强学号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加减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长方体和正方体难点:准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全册所学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与提升。
通过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整个总复习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整理,第二部分是综合练习。
本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正负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加减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臵,长方体和正方体,复式统计图和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设想
通过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课时分配
数与代数——2课时
空间与图形——2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1课时
共: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