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1第2课时 3
数学第一单元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第一单元信息窗1电子备课
单位
樊营小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2011年1月6号
任课教师
温现国
第2课时
总第2课时
课题
分食品——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28+34 3×8 16÷3 34÷5
学生排火车进行。
5、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从家带来了许多废旧物品,动手动脑制作成新的玩具。瞧,他们用什么制成了新的玩具?剩下的易拉罐可以搭成几辆小车?
学生通过观察图看出一辆小车用到两个易拉罐,还剩下13个易拉罐。
13÷2=6(辆)……1(个)
6、新学期开始了,每个班的同学都要进行卫生清扫。学校刚买来一些新的卫生工具准备分给大家,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教师板书:4×□<22,□里最大能填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4=5(人)……2(条)
先写表示除号。把要分的22条鱼,也就是被除数写在
的里面,把每人分得条数4也就是除数写在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一商:22除以4,商是几,写在哪儿?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5,相同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22的个位对齐。
19÷9=2(个)……1(个)
27÷9=3(把)
22÷9=2(把)……4(把)
7、聪明小屋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并说出理由。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第一单元信息窗2电子备课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确定物体的方向。
2.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物体的方向。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物体的方向。
三、教具准备1.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及教辅资料。
2.信息窗一(认识方向)。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物品的方向,并提问:“这个板书是什么方向的?桌子是什么方向的?”•探究物体的方向与地球的方向是否一致。
2. 学习并练习•教师出示信息窗一(认识方向),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信息窗中的箭头指向哪里?”,“怎样说明这个方向是朝上/下/左/右?”等问题。
•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相互确认和补充,并找出自己家里一些物品的朝向并描述。
•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两名学生一组,模拟一位向路人询问去某个地方的方向,另一位应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指路。
3. 拓展应用•给学生出示简单地图并指挥学生寻找不同位置,指导学生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所给地点的方向,并发现同一地点在不同方向下所呈现的特点。
•进一步辨认和应用物体的方向,如“左手”的方向是什么、“你右边的同学车削铅笔时他的手臂是向左还是向右?”等问题加深学生对物体朝向的认知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笔记并复习教材内容。
•家里检索出几个不同朝向的物品进行描述。
六、教学评价1. 师生评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中的讨论和练习,能够辨别出所给物品的朝向,并且用准确的描述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窗的适用性,帮助学生直观地认知物体的朝向和描述方法,并且在课堂上给居家的拓展应用也十分恰当。
2. 学生评价•学生学习到了描述物品朝向的方法和准确表达方法。
•学生对信息窗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和认识。
3.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理解物体的朝向以及方向的重要性。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3单元-信息窗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三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识点】1.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2.掌握并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3、理解当被除数的个位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商的个位写“0”补位。
4除到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5、掌握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并成验算的习惯。
【教法】:创设情境、尝试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归纳整理法、【教具、学具准备】:信息窗一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被除数150 1500 15 1.5除数30 300 3 0.3商先让学生填写并观察上表,再提出问题:①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怎么样?②第三组与第二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③第三组与第一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我们了解三峡工程,我们这次去参观五级船闸出示信息: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是蓄水,蓄水3天,水位共上升9.84米。
学会读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教师板书:9.84÷3=__________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想办法,谁能解决这个新问题?学生估算结果是多少?指生说明估算方法,确定商的大体范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各自在演草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做法的学生,让他们把做法板演在黑板上。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运算律信息窗1第2课时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第2课时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学习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1、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律,运用加法运算律能解决哪些问题呢?和同桌一起想一想,交流一下。
老师指出:在验算加法时用的就是加法交换律。
2、学习了加法交换律还有什么用途呢?你能试着举例吗?指名说。
3、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讨论,想办法进行简便计算。
4、观察下面的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出示:282+63+375、小结:连加算式,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凑成整百数,再计算简便。
6、四个数相加?五个数相加?六个数相加?7、高斯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 1+2+3+4+5…+100=?”。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高斯却在几秒钟内给出了答案。
同学们都非常纳闷。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算的吗?二、自主练习课本19页第3、5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并说明每个步骤所运用的运算律。
三、达标测评1、看谁算的对又快:1/ 21382+28+72 427+403+397 270+560+73091+89+11 85+41+15+59 480+325+752、要使计算简便,方框中的数可以是哪些?为什么?23+89+()()+148+5864+()+36+125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课后探究:加法有运算律,减法有没有运算律呢?2/ 22。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现有三个班.学生在上学期的相互帮助和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家长和同学都满怀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的大门.这一个目的成为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奋斗目标.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勤于思考.热爱学习;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秀.十多位学生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绝大部分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而且字迹工整、清晰.但也有三、四个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够好.学习成绩不理想.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粗心大意.计算马虎;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灵活情况不会灵活分析.学习较为呆板;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不仔细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去审题.变化一下数据、改变一下问题就不会解答了.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能够独立的学会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百分数(二)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内容分成四段教学.依次是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第三单元比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还在本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阅读资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裴波那数列”的由来及特点.寻找其规律.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增加数学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第四单元统计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标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种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但如果对统计图表不进行认真分析.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信息.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或判断.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三、教学重点其中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四、教学目标与要求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9、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10、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五、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程标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有序复习.同时积极研究新课堂改革.钻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教学工作.提倡短时高效.极力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2、开好家长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交换不同的意见;同时多与学生交流.可单独.可小组.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准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部署.采取不同的措施.3、尊重学生.在言行和举止上努力做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和学生做平等的交谈.做到师生互动.亲如一家.在教学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4、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小组.建立“一帮一”互助模式.以一名优生带动、帮助一名学困生.这样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同时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以促进培养更多的优秀生.鼓励提高学困生.5、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习和理解教学;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集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6、合理改进教育教学的评价方式与方法.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多用欣赏的目光和言语去评价孩子们.让孩子们每天都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新的一天的学习.7、认真布置课外作业.做到少而精;同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及时做好记录和作业正确情况记载.灵活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帮助提高.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上)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一、单元教材分析数学本身就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课的起始就会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的兴趣.本单元精选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农家游的情况.如王伯伯家黄金周接待游客情况、采摘节采摘情况、黄金周期间收入等.设计了“自驾游、团体游”、“到苹果园、梨园、石榴园采摘”、“ 依法纳税、买门票打折”等一系列现实情境.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增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仅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还充分地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教材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3.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会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意义.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四、教学措施1.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五、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2课时信息窗3:2课时相关链接: 1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下)单元小结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红、绿点内容及自主练习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 正确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4.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注重探究百分数问题和分数问题的联系.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中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的量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学习.1. 创情导课(一体机展示情境图)师:山东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假日游很红火.欢乐农家游适时启动.“十一”黄金周王伯伯家接待了不少的游客.情况如下:(一体机大屏幕出示)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师板书)(1)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几分之几?(2)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几分之几?(3)今年团体游人数比去年多几分之几?(4)去年团体游人数比今年少几分之几?................师:同学们提的很好.那如何列式计算呢?学生自己列式.师:如将“几”改成“百”你能解答吗?(在一体机上课件改)(生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百分数(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2.出示目标:这节课要达到一下目标:(1)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正确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出示自学指导(一体机展示)过渡语: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请看自学指导.【认真独立看课本第2页红点的内容.重点看方框里交流的内容.思考:(1)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的意义是什么?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方框里的两种思考方法吗?(2)你能借助红点中的计算方法完成绿点的问题吗?(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有什么联系?(4)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都有哪些方法?6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4.自主学习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学生自学.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学情调查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发言情况.3.全班汇报师引导: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预设:解决问题一:(1)①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的意义是什么?生: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是指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占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质疑:单位“1”的量是哪个?释疑:去年自驾游人数是单位“1”.②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吗?想一想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方框里的两种思考方法吗?(师板书)方法一:(540-480)÷480方法二: 540÷480-1=60÷480=112.5%-1=0.125 =12.5%=12.5%质疑: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释疑:方法一是先算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多少人.再计算比去年多百分之几.方法二是先算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再计算比去年多百分之几.质疑:一定必须用“≈”吗?释疑:因为不是准确值按要求所以必须用“≈” .小结:解决“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有:方法一: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可以用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的人数除以去年自驾游的人数.方法二: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还可以先求出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再减1.解决问题二:(2)方法一:(540-480)÷540=60÷540≈11.1%方法二:1-480÷540≈1-88.9%=11.1%质疑: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释疑:方法一是先算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减少的人数.再计算比今年减少百分之几.方法二是先算去年自驾游人数是今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再计算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减少百分之几.质疑:谁是单位“1”?释疑: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单位“1” .小结:解决“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几分之几?”是用类比思想方法:方法一: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几分之几?可以用去年自驾游的人数比今年减少的人数除以今年自驾游人数.方法二: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几分之几可以用1减去年自驾游的人数是今年的百分之几.解决问题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生交流回答:联系是两者的思路是一致.解题方法相同.区别是前者结果是分数.而后者结果是百分数.解决问题四: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生交流回答:关键是确定弄清楚谁比谁多(少)百分之几.确定谁为单位“1”的量.明确问题的意义.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都有哪些方法?生交流回答:如求求甲比乙多(少)百分之几?所用的方法A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法①(甲—乙)÷乙法②甲÷乙—1B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法①(甲—乙)÷甲法②1—乙÷甲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想一想.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都有哪些方法?生1:审题.并确定单位“1”.生2:画出线段图.并确定单位“1”.生3:确定单位“1”.再按照题意列出综合算式.师点拨:谁能详细地说一说.师生总结解答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按照题意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如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方法是①(甲—乙)÷乙即先减后除;②甲÷乙—1即先除后减.如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①(甲—乙)÷甲即先减后除;②1—乙÷甲即先除后减(板书)同学们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分析理解.四、巩固运用.拓展提高(一)考一考过渡: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题目)(1)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2题:文化路小学六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2)课本第2页“自主练习”第3题填表某地区农作物产量情况统计表(3)一种电子书原价为500元.现在降低到35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指五名“学困生”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做书上.教师台下巡视.收集典型错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议一议1.更正(1)观察.做完的同学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和你是否一样.(2)纠错.和黑板上的板演不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原题旁边更正.不要擦去原来的)2.议一议.生议后答师小结:关键是找准单位“1”.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按照题意列出综合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在解答时要做到:一审.审清题意;二判.判断单位“1”的量;三画.画线段图;四定.确定方法、列出算式;五查.一步一步检查.3.小结: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汇报.4.练一练作业:新课堂百分数(二)第一课时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540-480)÷480方法二:找准单位“1”方法一:(540-480)÷540方法二:1- 480÷540=60÷540 ≈1—88.9%≈11.1% =11.1%先减后除先除后减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①(甲—乙)÷乙②甲÷乙—1;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①(甲—乙)÷甲②1—乙÷甲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逐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实际是求相差量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教学难点:理清“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分析和计算.熟练解决百分数应用习题.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学生回顾.交流.教师板书: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2.追问:如何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能举例说一说吗?让学生结合举例回答: 预设:方法一:先求出一个量和另一个量的相差数.再用相差数÷单位“1”方法二:先求出一个量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然后求“多百分之几”就减1.求“少百分之几”就用1减.3.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补充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2题 (1)课件出示 文化路小学 六年级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① 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并展示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学生汇报1: 100人 男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女生:125人男生100人女生125人方法一:男生100人.女生125人.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就是多的人数占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是单位“1”.就是多的人数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列式为: (125-100)÷100=25÷100=25%方法二:也可以先算出女生占男生的百分之几.再计算出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列式为: 125÷100-100%=125%-100%=25%学生汇报2: 125人女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男生:100人女生125人.男生100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就是少的人数占女生的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是“1”.就是少的人数占“1”的百分之几?列式为:(125-100)÷125=25÷125=20%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适时鼓励学生.并拓展问题的宽度.(2)提出问题.拓展宽度.(播放课件)提问: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预设:学生汇报1: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和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一样.都是5人.学生汇报2:女生比男生多的百分之几和男生比女生少的百分之几不一样.因为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的单位“1”是男生.而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的单位“1”是女生.(3)教师小结:多或少的量相等.但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多或少的百分之几就不同.2. 自主练习第12题。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布艺兴趣小组》教案(word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六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5.2动物联欢——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教学提示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平均分”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教材情境图呈现的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在做游戏的情境:16只小松鼠分组做游戏,12只小熊跳拉手舞,通过解决小熊和小松鼠分组的问题,学习“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没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加深平均分的理解,为认识除法积累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通过操作活动,借助学习圈一圈、摆一摆、分一分,然后组织交流,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可以“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并能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分法和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平均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圆片,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情境图:今天小动物们又要在森林里举行联欢会了,想不想去参加?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演示小动物联欢情境图)师:他们都有哪些活动?生:跳舞。
生:做游戏2、找信息: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2个小熊要排队进行跳拉手舞。
生:有16只小松鼠,要分组做游戏。
3、引出问题:他们要怎样分组呢?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1)12只小熊要分组跳拉手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2)有16只松鼠,每组只数相等,能分成几组?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能产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从图中发现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三 游三峡——小数除法 信息窗1 第2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青岛版
7.火眼金睛辨对错。
0 1. 3 9 1.1 7
9 27 27
0
( ×√ )
×
15 12 1 8
12 60 60 0
(√ )
0.90 9 12 1.0 8
108 0
( √× )
(教材第27页“第9题”)
8.
(1)草坪的长是多少米? 长=面积÷宽
504÷16 = 31.5(米) 答:草坪的长是31.5米。(教材第2页“第7题”)6.口算。
2.4÷4= 0.6 1.2÷3= 0.4 0.23×3= 0.69
12.5+0.5= 13 24.8-8= 16.8 5.6÷7= 0.8
4.5÷5= 0.9 0.3×0.7= 0.21 4.8÷6= 0.8
16×0.5= 8 3.2÷4= 0.8 0.25×4= 1
三 游三峡
——小数除法
第2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熟练正 确计算。
2. 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3. 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你会计算吗?说说你的思路。
2.5÷5 = 0.5 (时)
为什么要商0呢?
2.5
0. 5
5 2.5
25
0
个位不够商1,所以写“0”补位。
试一试
0.96÷8= 0.12 1.75÷7= 0.25
0.1 2 8 0.9 6
8 16 16
0
0.2 5 7 1.7 5
14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理解左、右、上、下的概念。
2.能够掌握运用左、右、上、下的基本指令。
3.能够进行左右、上下的比较。
二、教学重点1.左、右、上、下的概念。
2.运用左、右、上、下的基本指令。
三、教学难点1.左右、上下的比较。
2.能够按指示正确地行动。
四、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活动、游戏、案例演示以及师生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例如电视、黑板、学生)、身体的左右上下感受、走迷宫等等,引导学生来认识、理解左、右、上、下的概念。
2. 游戏环节设计各种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左、右、上、下的基本指令。
例如老师指挥学生向左走、向右走等。
3. 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在练习中加深对于左、右、上、下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指令。
例如教师给出简单的指令,学生根据指令进行行动等。
4. 案例演示列出一些简单的案例,让学生来分析左右、上下的大小关系,并能够按照指令进行正确的行动。
例如:老师拿出一个小球,请学生说出小球在黑板右侧或左侧,然后根据指令将小球正确地放在指定位置。
5. 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
并让学生进行简要总结,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口头问答,以及课堂练习等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留意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
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24小时制计时法,并学会根据信息窗所示的时间,能够正确回答相关计算题目。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
通过解答信息窗题目,让学生了解24小时制计时法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24小时制计时法解决一些计时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讲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计时法有哪些,并介绍24小时制计时法,让学生初步了解24小时制计时法的概念。
第二步:认识信息窗讲师介绍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信息窗获得特定的时间信息。
讲解信息窗中包含的内容,如时间、温度等,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窗上的时间信息,正确回答一些计算题。
第三步:理解24小时计时法讲师通过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让学生对24小时计时法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四步:解题练习讲师通过信息窗上的题目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信息窗上给出的时间信息,计算出相应的结果,并进行讲解。
第五步:课堂总结讲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给出具体的练习建议,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和应用方法,能够通过信息窗的时间信息,正确计算出相应问题的答案。
•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后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后作业1.搜集并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计时法有哪些?2.练习信息窗题目,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和应用方法。
3.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24小时计时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信息窗的实例,让学生对24小时计时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课堂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24小时计时法的实际应用。
但是,在讲解时需要注意语速和表达准确度,避免出现学生听不懂或对概念产生混淆的情况。
同时,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实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读法》教案
万以上数的读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4至6页信息窗1第2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万以内数的读法。
2.尝试各种方法正确读出万以上的大数。
3.鼓励学生总结万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尝试各种方法正确读出万以上的大数,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读出下面的数:3152 2763 3914 336 1999生读出数字。
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你能说一说吗?可能有的同学会读不会总结它的读法,那让我们的小组一块思考吧。
生小组讨论读法。
生:从最高位读起(从左往右)师:有时候“0”会变身,它在一个数中,位置不同读的也不同,有时候它被“冷落”的不读,但有时候要读出来,你们还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情况下不读吗?生:“0”在中间时候读一个“零”,如果“0”在这个数的末尾时不读。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出示信息窗中其他图书馆的藏书数目: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这些数怎样读。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①读万以上的数应先做什么,从哪一位读起? ②读万级或亿级时怎样读?③每一级中间的0怎么读?每一级末尾的0怎么读? 教师巡视,查看各小组学习情况预设情况:1、学生出现了在万级里面读的乱,不会分级来读。
师:以生帮生,学生更能了解学生,让程度好的同学帮助好学生,教学生分级的方法。
2、生分级读数时候忘加上“万”或“亿”字。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级,并互相补充别人的不足之处。
汇报交流。
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生:我们认为与万以内的读法差不多。
生:多位数也是从高位起,最高位是几千万就读几千万,再一位一位的读下去。
生:……师小结:读的时候我们根据数为顺序表把这个数按四位一级分成个级、 万级、亿级然后在读,比如4086000,分级后万级上的数是“408”,就读成“四百零八万”个级的数是“6000”合起来就是“四百零八万六千”。
信息窗一(认识平均分)-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认识平均分)-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是教学计划中的第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并且能够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平均分。
帮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数学计算,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均分。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平均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在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前,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引导:“小明昨天考试,数学得了60分,语文得了80分,那么小明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平均分。
2. 认识平均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可以将班级的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并列成表格:姓名数学分数语文分数平均分小明60 80 70小红80 90 85小刚70 70 70阿文75 85 80小倩90 80 85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什么是平均分。
然后,通过讨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3. 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实际操作演示如何计算平均分。
可以准备一些小学生常见的数学题目,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每个题目的平均分。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计算方法,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4. 练习测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需要进行练习测试。
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自己计算出每个题目的平均分。
在测试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很好的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并且能够准确地计算平均分。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计算平均分的方法还不是非常熟练,需要继续加强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平均分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并能通过观察物体,获取物体的基本性质;2.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窗,观察物体,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比较;3.能够对物体进行整体和局部观察,并通过观察获得相关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1.确立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2.熟练运用信息窗观察物体;3.掌握通过观察,整理信息,分类比较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1.学生通过举例,了解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将观察到的信息分别填入信息窗中;3.学生通过信息窗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的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方式,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三课时:整体观察1.学生通过整体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四课时:局部观察1.学生通过局部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特定性质和部位的名称;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的特定部位,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可以将所得信息和整体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分类。
四、教学活动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课堂讨论法;4.操作实践法。
五、教学交互1.教师与学生:教师宣布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信息、整理信息;2.学生与学生: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享操作,讨论分类比较的方法。
六、教学评估1.可以通过教师布置的练习习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窗的使用方法;2.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和分享,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分类比较的方法。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2)教学设计
Xxx小学教师备课
【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将“通分”知识的学习嵌入解决“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这一问题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方式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最大收益不在于问题解决本身,而在于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各种关系和科学知识,形成对某些侧面的更深理解,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水平,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课的练习设计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浅入深,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在知识上从通分方法的复习到运用,从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这样分层次的练习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巩固了新知,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经历、体验、感悟和实践中学习数学,获得了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
2015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第二课时教案
二次备课
课题
课时
32×1.9=
0.8×21=
师:展示学生的计算。点评学生的作业。在计算的过程中有 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师:请根据我们总结的注意的地方,解决下面几题。 2、 14.67×6= 0.55×64=
师:展示学生的竖式35×0.24= 1.05×32=
师:火眼金睛判对错。 课本第 4 页第 4 题。 重点讨论 2.48×60 的竖式方法。 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格式列竖式计算,计算完成后再确定小 数点。 4、 4.82×50= 0.58×24=
师:想一想,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如何确定小数点?你发 现什么规律了吗? 总结: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当堂检测: 作业布 置 (1) 小慧从家坐汽车去外婆家, 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38 千米, 她做了 1.5 小时的车才到外婆家,小慧家离外婆家有多远? (先列算式再列竖式)
(2)一盒牛奶 1.4 元,每人每天喝一盒牛奶,一家三口一 天需要多少钱?
(3)一盒牛奶 1.4 元,如果商店搞促销活动,买四赠一, 买 20 盒牛奶,至少需要带多少钱?
个人初备案 2015 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信息窗 1 第二课时教案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教学目 标 1、整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强化提升计算速度。 练习小数乘整数(两位、三位)及积末尾有零、小数乘整十 数的小数乘法。 教学重 难点 教学方 法 教学手 段 一、回顾练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来说一说 我们是怎样把之前没学过的新问题解决的? -- 将小数乘法 转化成整数乘法,然后再看小数点。 教学过 程 师:想一想,在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因数的位置应该怎样 放? 有同学按照小数点对齐,有同学从右边对齐。 计算: 1、 8.4×9= 1.63×8=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三峡——小数除法信息窗1第2课时课件信息窗1小数除以整数第2课时
4
2
1 2. 5 2 5 2 5 4
1 0 1 0 0
二、合作探索
想一想,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个位不够商1,写“0” 补位,点上小数点 按照整数除法的 方法计算。商的 继续往下除。
0. 5
5
2. 5 2 5 0
被除数末位有余
数,在余数后面 添“0”继续除。
小数点与被除数
2 5 1 8. 9 1 7 5 1 4 0 1 2 5 验算: ×
0. 7 5 6
2 5 3 7 8 5 1 5 1 2 1 8. 9 0 0
1 5 0
1 5 0 0
二、合作探索
24.8÷16= 1.55 1. 5 5 1 6 2 4. 8 1 6 8 8
8 0
8 0 8 0 0
二、合作探索
☆20.8÷40= 0.52 0. 5 2 4 0 2 0. 8 2 0 0 8 0 验算: × 0. 5 2 4 0
2 0. 8 0
8 0
0
二、合作探索
5.在 里填上“>”“<”或“=”。 5.4÷36 < 0.18 4.35÷12 < 3.7
6.46÷17 = 0.38
10.95÷6 > 1.5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果整数部分不
够除,商0占位,点上小数点后继续除。
0.96÷8= 0.12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先按照整数除法的 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要在余数的 后面添“0”继续除。
二、合作探索
你会计算 13÷2 吗?
小数点为什么写在这里? 5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1、2、3课时课题:信息窗1——帮妈妈整理衣服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4~26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4.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重点:学会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教具学具:学具盒、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为每一学习小组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我吧!”独立完成或小组内完成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
2.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分类整理,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
展示方法,交流方法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出示课题:分类提问:“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爸爸妈妈我上衣裤子冬季夏季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
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
(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
”(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师板书:东路队西路队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
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
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四、拓展练习,巩固提高1.自主练习第1题:哪些是蔬菜?哪些是水果?2.自主练习第2题:把动物圈出来。
信息窗一(分类统计)-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一(分类统计)-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分类统计。
2.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3.学会利用信息窗口进行分类统计。
二、教学内容1.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信息窗口的使用。
3.分类统计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2.学会利用信息窗口进行分类统计。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
2.演示法。
3.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先介绍什么是分类统计,然后以课堂里出现的物品为例,让学生分类统计一下。
2.学习信息窗一(10分钟)教师让学生打开教材,找到信息窗一,并在课本上标记出来。
然后教师让学生先认真阅读教科书中信息窗一的内容,加深学生们对信息窗一的了解。
3.分组探究信息窗一(15分钟)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果和一种零食,根据教科书中提示的方式,进行分类统计,并在信息窗一上记录下来。
最后,每个小组分享一下他们整理出来的数据。
4.教师总结(10分钟)总结信息窗一的作用,让学生理解信息窗一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分类统计的工具。
5.练习(15分钟)让学生们把家里所有的书分为课本、小说、漫画三类,并利用信息窗一进行分类统计。
6.作业(5分钟)让学生们将认识到的信息窗一所在的页码记录下来,以备复习之用。
六、教学后记本堂课主要对分类统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利用信息窗一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类统计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利用信息窗口进行分类统计。
同时,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
信息窗一(认识平均分)-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认识平均分)- 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1.2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能够熟练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认识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计算的基本方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运用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及时限3.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2 时间分配本节课的授课时间为40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内容时间复习5分钟引入5分钟教学10分钟探究10分钟练习10分钟4. 教学过程设计4.1 复习(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数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采用课件、实物或图片等多种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平均数是什么,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下面有5个数:40、55、65、70、85,怎样才能很快地了解它们的大致平均值呢?•在班级里,小明、小红、小华、小刚、小龙这5个同学的语文成绩分别是85、90、95、80、70,班主任应该怎样统计他们的成绩?4.3 教学(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并通过样例演示如何计算平均数。
4.4 探究(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尝试计算一些平均数,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4.5 练习(10分钟)老师布置几道练习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5. 课堂练习1.求出这3个数的平均数:89、98、75。
2.按下列顺序合并这2组数据并计算平均数:88、66、93,77、83、99。
3.在一家饭店里,五份热菜的单价是26元、20元、28元、24元、22元,结果用了120元。
你会认为这5个菜的平均单价是多少?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布置的练习题;2.完成教材上有关平均数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主完成
生列算式
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组讨论
生总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教学反思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指名汇报计算方法:
生1:我是用乘法来想的:因为60×9 =540,所以540÷60=9
生2:我想540÷6=90所以540÷60=9
生3:54个十除以6个十就等于9
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三、总结口算方法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试着说一说怎样口算除法吗?
四、课堂练习
400-400÷50+50(620+380)÷(2+3)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
64÷4 90÷6 72÷3
640÷4 900÷6 720÷3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师: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
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40÷60
师:540÷60得几?怎样算?同学们能不能同桌说一说?
教
学
重
难
点
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
法
与
手
段
情境图
小组探讨,教师引导
板书设计
耕地---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
540÷60
达标检测
(1)口算
450÷30= 720÷60= 560÷40=
380÷20= 810÷90= 870÷30=
(2)脱式计算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镇小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授课人
王英
班级பைடு நூலகம்
二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信息窗1
耕地---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第2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2、能比较熟练的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3、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