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武:致力于生物科技创新及产业化

合集下载

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_的选育

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_的选育

2024年第3期育繁制种134DOI:10.19462/ki.zgzy.20231215010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的选育赵 凯 黄 玲 冯维营 邵敏敏 王福玉 陈贵菊张玉丹 杨本洲 孙雷明 翟红梅 王 霖(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272031)摘要:济儒麦20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以丰收60为母本、08鉴75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好,高抗叶锈病和条锈病,高抗干热风,落黄好,越冬抗寒性1级。

2021-2022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745.5kg/hm2,比对照济麦22增产5.3%。

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

关键词:高产;抗逆;济儒麦20;选育Breeding of a New Wheat Variety Jirumai 20 ZHAO Kai,HUANG Ling,FENG Weiying,SHAO Minmin,WANG Fuyu,CHEN Guiju,ZHANG Yudan,YANG Benzhou,SUN Leiming,ZHAI Hongmei,WANG Lin(Ji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ing 272031,Shandong)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冬小麦的优势产区,在保障粮食安全与经济稳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小麦的生产和需求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解决粮食供需矛盾成为农业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3]。

品种的更替既是品种农艺性状的优化过程,也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持续培育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以丰收60为母本、08鉴75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具有广适、高产稳产、耐高温、抗逆性强等特点。

庞国芳院士团队技术创新助力中国蜂业高质量发展

庞国芳院士团队技术创新助力中国蜂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蜂业1190周年特别策划2024年2月 热点聚焦庞国芳院士团队技术创新助力中国蜂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人简介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和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国家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秦皇岛海关技术中心)荣誉主任,国际AOAC资深专家,AOAC哈维威利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30多年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化学污染物微量分析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标准化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构建了1200多种农药九类质谱数据库和核磁数据库,研发了农产品食品中微量农药化学污染物高通量分析技术,开发了高分辨质谱-互联网-数据科学/地理信息(MapGIS)三元融合技术,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信息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和风险溯源可视化。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际AOAC科技奖励8项;研制国家标准139项,国际AOAC标准3项;授权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10件,软著17项;专著56部,论文160余篇。

二、庞国芳院士团队技术创新助力中国蜂业高质量发展庞国芳院士带领团队在蜂产品质量安全及掺假鉴别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开发了系列蜂产品质量评价新技术,重点研究了全国25省27种蜂蜜2万批样品的碳同位比值分布规律,获得分析数据5万多个,解决了国际上关注的蜂蜜真假鉴别技术;攻克了蜂产品中八大类兽药、五大类农药等共计370多种微量化学物质的检测技术,建立了45项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的国家标准;创建的国家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秦皇岛海关技术中心),每年出口蜂产品检验量已占全国50%以上,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蜂产品企业直接受益,为我国蜂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民人人受益。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根据蜂蜜真实性鉴别检测的新需求,研究团队系统开发和建立了蜂蜜植物源鉴别、产地溯源、真伪鉴别、品质评价等关键技术:①研发了蜂蜜中大米糖浆、甜菜糖浆、木薯淀粉糖浆、阿洛酮糖等掺假鉴别新项目;构建了基于核磁共振(NMR)氢谱的蜂蜜掺假鉴别技术平台。

菲律宾蛤仔酶解多肽的分离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开题报告】

菲律宾蛤仔酶解多肽的分离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药学菲律宾蛤仔酶解多肽的分离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一、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科(Veneridae)的海洋生物,俗称花蛤,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花蛤肉组织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

中医认为,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

近代研究表明,菲律宾蛤仔提取物具有提高免疫力、抑制细胞微核形成、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等作用。

传统医学与现代研究均证实了菲律宾蛤仔的医疗保健作用,但是至今还没有将其开发成产品投入市场。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向海洋进军,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成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增加资源储备的重要出路。

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已经成为21世纪海洋研究开发的重要领域。

当前世界各国对开发海洋药物和功能特殊的海洋生活活性物质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浙江省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项目研究为促进浙江省的十一五规划建设、加快实现海洋经济大省的步伐、成为“海上浙江”,打破资源限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功能性产品开发和海洋药物产业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菲律宾蛤仔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将其进行药物保健品的研究开发,不但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还将会为它的高值化利用寻找新的出路。

超氧化物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自由基(ROO)和羟自由基(-OH)等自由基是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

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的抗氧化酶及非酶类因子可以将自由基有效地清除,从而维持自由基产生与消除的平衡状态,但自由基多数不稳定,在病理情况下,可以迅速引起脂质的过氧化。

自由基通过造成细胞膜、DNA和蛋白活性的损伤,并与动脉硬化、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肥胖、白内障以及肝脏疾病等多种人类疾病相关。

采用“中医农业”理念生产有机蔬菜关键技术初探——基于陕西丰岭园“中医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管理实践

采用“中医农业”理念生产有机蔬菜关键技术初探——基于陕西丰岭园“中医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管理实践

2023.11中医农业【编者按】“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农耕文化和中医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渗透着中国哲学的精髓,意味深远,博大精深。

近年来,“中医农业”理念及各种投入品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显著成效。

大量农业生产实践表明,利用中医农业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明确的产品品质区分度,其所具备的“差异化”特点,有助于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

而且,中医农业农产品的概念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采信。

本着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逐步系统化、标准化的原则,我们与咸阳秦原中医农业研究院合作,以专栏方式,分期择优刊登咸阳中医农业科技特派员从事中医农业理论研究、试验示范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供业内人士参考交流。

同时,期待今后有更多相关研究者、生产实践者展现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案例。

采用“中医农业”理念生产有机蔬菜关键技术初探———基于陕西丰岭园“中医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管理实践郭建挺摘要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认证要求严格,生产过程技术标准高。

实践表明,“中医农业”理念和现有技术措施完全能够解决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肥药使用等关键问题,而且产量可控、质量更优。

关键词中医农业;有机蔬菜;关键技物;前景展望郭建挺,咸阳秦原中医农业研究院,邮编712000。

收稿日期:2023-08-181“中医农业”原理与方法1.1“中医农业”原理中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哲学、医疗原理和技术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人类迈向大健康时代的理论精髓。

“大医精诚”是中医从业者职业道德标准,“大医治未病”是中医保健养生预防治疗的原则,“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的基本方针,“导引推拿针灸药”“中药学”“方剂学”等治疗手段为综合治疗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中医不仅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其原理和方法对农业生产亦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农业”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和集成创新,产生“1+1>2”的效应。

植物活性硒--讲稿2

植物活性硒--讲稿2
男,汉族,出生于福建,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2015年1月,担任科技部 副部长。
中科大现设有合肥校区、上海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苏 州研究院。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 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
国际硒研究学会落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保护心血管
1、中国2/3的土壤缺硒
传统无机硒保健品(第一代)
100%无机硒(容易在体内沉积,毒性大,日 本、美国已禁用)
酵母硒保健品(第二代)
生物结合态硒,70%无机硒
有机硒:人工合成的。
第三代--中科大天然植物有机硒
(天然食品补活性硒时代)
硒代氨基酸(se-cys)
更安全(400,1500), 吸收性更好(富含硒代氨 基酸)。
植物活性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产学研项目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 1958年9月20日,创建于北京,首任 校长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兼任,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 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建校第二年 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后,在全国首创少年班、首建 研究生院、首建国家大科学工程。 中国科大是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中国顶尖学府“常青藤联盟”(C9联盟)成员、是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 心”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创新人才基地”,是我国“科技英才的 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科教结合的典范”和“科学文化的高 地”。
人口的12%,土壤中硒含量高出一般地方

《老区建设》(下半月刊)2020年总目录

《老区建设》(下半月刊)2020年总目录

I WQUJIANSHE2020年第24期《老区建设》(下半月刊)2020年总目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点路径研究——以“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曾光(第22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江西路径选择黄鹰西(第22期)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吴振华(第24期)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邱振中廖声丰(第24期)试论共享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治理路径王磊峰李佳佳(第24期)5G数字经济与信丰脐橙产业融合实现精准扶贫的调研思考钟群英夏雨欣(第24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变”迎“新”努力践行社科工作使命蒋金法(第18期)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认识和思考黄细嘉(第18期)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郭金丰(第18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尹利民(第18期)探索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江西路径黄小勇(第18期)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钟业喜(第18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研究】论我国民法典的中国特色与伟大意义元小勇(第16期)民法典时代地方立法的发展与完善谢章泸(第16期)《民法典》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条款的理解与适用谢德城(第16期)【党史党建研究】略论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杨智勇郑浩雷(第18期)中央苏区廉政建设论析张海英肖扬伟(第18期)【思想政治研究】邓小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及现实启示熊来平(第2期)习近平人民观的伦理意蕴贺新春刘飞燕(第8期)述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李佳佳李茹茵(第8期)互联网影响下人民幸福感实现路径探析余骏洁(第8期)关于推进干部基层调研工作常态化的思考——以江西省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工作为例吴小平余佳琳(第8期)【乡村振兴研究】红色文化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价值与路径王敏汪勇(第2期)基于“反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研究陈文捷段湘辉(第2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垃圾治理研究——基于江西省X市的实地调查杨洪芹(第2期)【脱贫攻坚论坛】论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的创新实践与时代价值王尚武(第2期)社区治理对生态移民收入恢复的影响研究李责生邰秀军(第2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与发展趋势展望施庆(第4期)智慧乡村旅游社区搭建研究邓敏黄舒帆欧陶(第4期)92《老区建设》(下半月刊)202()年总目录农村留守群体文娱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肖亿甫张雪黎罗怡珑(第4期)贫困山区农业产业扶贫问题及对策探究——基于沂蒙山区蜜桃特色产业的调查薛海波程晓晨梁国宏(第6期)新疆和田地区少数民族深度贫困村贫困户家庭收入结构特征分析孙新铭唐健云张国伟(第6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区文化建设研究闫国兴(第6期)“三治融合”视域下乡村治理规则的重建之道张磊(第6期)加快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的思考----以广西百色市为例陈雷孙国玉崔长彬(第8期)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经验启示——以江苏省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为例吴长燕(第8期)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的供给侧改革探讨——基于天津市的调查苑晓美赖志杰(第8期)江西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成效、困局与策略黄青青季凯文(第10期)乡村振兴背景下革命老区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考——以河南省驻马店市为例王太广郑衡孙帅(第10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新乡贤文化的培育和建设研究----以吉安市为研究对象朱艳琳谢乾丰(第10期)我国农民工贫困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解决路径----基于劳动力再生产理论的分析吴炜(第12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王高萍黄军红(第12期)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启示唐伟男(第12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驻地脱贫攻坚路径的思考陈华锋吴鑫蔡士文(第14期)“互联网+”对口支援促进精准帮扶的政策思考刘善庆徐林芳黄小勇(第14期)2020年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乡村振兴发展对策研究谨洁翁贞林(第16期)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理论、措施与经验季俊杰(第24期)推进江西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翁贤杰曾开(第24期)【经济管理研究】新时代赣商工匠精神弘扬的路径研究林芸吴泓颖(第2期)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科技企业产生的影响——以T公司为例马炎炎戴军(第2期)旅游业地方化实践与旅游人才全球化培养思路----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朱寅健(第4期)白酒工业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西李渡酒业为例龚志强唐雨帆別思琦(第4期)陕西关中地区红色旅游景观资源的开发保护研究许兵(第4期)关于抚州市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几点思考何兵兵(第4期)新时代员工主动行为研究——基于职工成长与工作投入的影响朱嘉蔚李思远吴志成(第6期)基于游客需求导向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与提升路径研究----以赣州虔心小镇康养基地为例彭真吴南生(第6期)关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问题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为例胡小红(第6期)江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邹锦良何川(第8期)宁夏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郭亚莉(第8期)基于投贷联动视角的雄安新区设计服务型企业融资模式研究河北金融学院“雄安金融”课题组(第10期)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白鹏飞雷镇蔓陈太国(第10期)“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西内陆港高质量发展研究龙晓柏陈德明(第10期)鹰潭市发展全域森林旅游的实践与探索揭昌亮(第10期)93.#@M/k2020.24“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不动产交易方式:理论与实现机制彭新万蔡苏(第12期)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农业特色小镇治理体系建设——以江苏省清茶小镇为例刘海健(第12期)浅谈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制度的监管建议王莉莉(第12期)旅游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研究谷静(第12期)基于扎根理论的共享经济下产业价值网络创新动力研究袁青燕袁浩洲(第14期)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关心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基于CSS2013数据分析龚梦玲刘月平(第14期)构建南昌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余得生殷霄雯钟奕(第14期)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绿色金融领域应用的对策研究胡小红(第14期)政府会计调整准则下的医院会计制度转换探析唐衍军周祥王淑婷(第14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讨----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鄢城名毛娟娟(第16期)新时期加强基层人民银行党建工作的思考江龙晖(第16期)“两山”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郑博福朱锦奇(第20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其展望薛智韵(第20期)推进江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李小红牛西(第20期)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南昌市旅游优化竞争策略研究马翔聂丽君(第20期)论生态文明实践体系的内涵逻辑钟贞山曹敏(第22期)新零售的理论分析框架:超“零售之轮”理论刘宇(第22期)旅游业疫情危机管理机制及重整策略研究陈文捷段湘辉(第24期)助残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袁小平彭萍(第24期)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研究陈保林(第24期)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的分析王丹陈江华李道和(第24期)【社会学研究】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新闻生产机制初探----以《G十二时辰》为例戴利朝陈帆(第2期)社会治理中女性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徐渊张早来(第2期)客家女性在苏区文艺中的作用和地位周晓平(第2期)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承诺的效力探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为研究视角鲍伊帆(第2期)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与教育对策查明辉(第6期)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与引导策略研究魏林徐佳铭(第6期)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驱动因素与作用路径分析谢花林(第10期)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姚婷魏烈刚王丽君(第10期)智慧法律服务时代下律师的转型研究徐来凤(第10期)推进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基本实现现代化路径研究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课题组(第20期)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潘锡杨朱圣兰(第20期)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优化策略马云霞党阳(第20期)提高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能力研究毛苏苏(第20期)“00后”大学生“网络海淘”消费行为分析李丹王莉(第20期)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研究余可丽李杰群(第22期)大学生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表现及对策分析廖声丰汪玲(第22期)【法学研究】新时代网络直播法律问题及其治理研究李弘雯熊文瑾(第12期)94《老区建设》(下半月刊)2020年总目录法治化视野下的乡村能人角色变迁蓝寿荣罗静(第16期)论“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法治化陈少锋汪春荣(第16期)【社会学与法学研究】企业破产程序中的刑民交叉问题伍群山(第14期)我国高校公共危机预警管理的机制创新李沁筑严嘉欢(第14期)县域空间视角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研究——以江西省资溪县为例何雄伟郭佳(第18期)新时代工匠型人才培养对策的比较研究及启示林芸曹国平(第18期)江西省“河长制”建设改革与未来发展路径邱安民陈洋庚(第18期)我国农村纠纷的主要类型与司法解决汪静(第18期)【历史研究】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会计工作的探索及启示邵磊(第6期)早期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以中共对华盛顿会议的批判及其应对为视角-----------曹贤平刘萍毛必祥(第6期)中央苏区时期党对私营工商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谢红星朱炜妍(第16期)古田会议历史叙事的演变丁学儒蒋贤斌(第16期)【文化与传播研究】正外部性视域下的江西文化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许礼刚王啥啥(第4期)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困境及数字化对策温强(第4期)基于供给侧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黄谢(第4期)明清越南使臣眼中的横县----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中心李帅(第4期)提升南昌红色文化影响力路径研究熊群红鲁远熊艳(第8期)空间再造老区红色图书馆助推常态化悦读服务创新实践程远陶涛杨志强(第8期)原生艺术语境下的儿童绘画美学思考丁紫莹罗坚(第8期)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标语宣传研究杨彩霞刘庆华(第12期)江西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以八一文化晶牌为例姚婷魏烈刚(第12期)模因视域下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与发展谭利军(第12期)新时代医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培养途径探讨汪燕春(第12期)国外文化产业正外部性反哺机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许礼刚徐美娟关景文(第14期)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的三重维度杨莹(第14期)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与策略——以江苏茅山老区为个案唐智(第14期)MOOC学习者粘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杨乐(第14期)新时代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思考陈金泉王军力黄颖敏(第16期)庐陵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及其时代价值肖惠萍(第16期)跆拳道的发展与我国民俗体育“文化诉求”的对比分析盛敏(第16期)浅析《千字文》之修辞美刘禧然(第18期)江西省非国有博物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观众认知度为中心彭志军国内文化自信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分析——基于CSSCI期刊的可视化分析(2000-2020)杜欣(第20期)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探索——以江西公共图书馆为例刘景会(第20期)扶贫报道中支持性传播体系建构陈博文(第22期)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失序的表现、成因及应对刘开源(第22期)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汪开泉(第22期)江西省融媒体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胡卫萍胡雪雪(第24期)动因、路径与启迪:中央苏区时期美术在政治动员中的运用刘圣兰(第24期)95.#@M/k2020.24论豫章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温江斌谈治(第24期)【教育与教学研究】红色经典文化助推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及启示周荣华徐美(第2期)教育学视角下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新探刘辉(第2期)素质教育视阈下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赖运荣李水明(第4期)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刘开源魏友强(第4期)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功效及对策分析张广俊(第4期)革命纪念场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探究----以江西省革命纪念场馆为例廖康洁(第6期)试论学科编辑的“一专多能”周瑜芽(第6期)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周莹(第6期)城乡家庭社会资本与高等教育需求关系的实证研究贺建清(第8期)“混合式教学”下个性化学习赋能教学生态: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课程案例研究卢海涛(第8期)全大写英语公示语认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陈满娥邓如海(第8期)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邱海锋潘玉腾(第10期)信息素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李晓君(第10期)论高校辅导员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毛康王致莹叶田力(第10期)基于产业需求的服装设计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刘琼王洋(第18期)新时代大学生英雄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刘欢廖运生(第18期)训创协同:跨境电商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郑辉英(第18期)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基于江西省4所小学的调查分析范雯苓吴胜秋(第20期)SWOT分析视角下的慕课教学建设路径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欧晓彦(第20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员意识教育的社会工作嵌入研究许志勇熊琦伟孙会明(第22期)基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的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探讨颜玲罗婷(第22期)【学术动态】城市形象与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述评李枝秀邹媛媛(第2期)视域宏大立论允当——评《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批评衍化与展开研究》汪素琴(第8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阶段探索、要素分析及发展诉求骆虹(第12期)新时代沂蒙精神研究述评张凯峰于永国(第18期)回顾与展望:我国精神贫困研究述评林涵(第22期)国内通用航空领域热点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李泽宇(第22期)【书评】一部富于学术个性的古今贯通之作——评周兴陆教授《中国文论通史》胡建次(第14期)96。

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食品销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信息最多显示100条记录,如需更多信息请到企业大数据平台查询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氨基葡萄糖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氨基葡萄糖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氨基葡萄糖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追求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生物制造技术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其中,氨基葡萄糖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氨基葡萄糖可以作为保健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药物效果显著。

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以及环保的氨基葡萄糖生产技术是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氨基葡萄糖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氨基葡萄糖生产流程进行概述,并深入分析发酵条件优化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这两个关键方面,来探讨提高氨基葡萄糖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同时,我们将介绍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氨基葡萄糖生产的影响,并强调环保意识与社会受益之间的关系。

1.3 研究内容概述本文将首先介绍氨基葡萄糖的生物制造技术,包括生产流程概述、发酵条件优化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

接着,我们将关注绿色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绿色生产背景与原则、氨基葡萄糖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环保意识与社会受益之间的联系。

随后,我们将进行氨基葡萄糖的市场前景分析,涵盖当前市场需求情况、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通过总结技术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以及实现氨基葡萄糖生产利用最大化的建议和措施来结束全文。

通过这一系列内容的论述和分析,旨在为推动氨基葡萄糖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氨基葡萄糖的生物制造技术2.1 生产流程概述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药物、食品添加剂、饲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传统上,氨基葡萄糖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的,但这种方法存在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原材料限制等问题。

因此,生物制造成为了一种可行且环保的方法来生产氨基葡萄糖。

生物制造氨基葡萄糖通常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进行。

该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保护组分合成、喂养微生物菌种、发酵培养、提取纯化及结晶。

刺五加苷市场分析报告

刺五加苷市场分析报告

刺五加苷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刺五加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健康功效。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天然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刺五加苷市场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刺五加苷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其中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为刺五加苷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同时,本报告也将对刺五加苷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刺五加苷的概述,包括其基本特性、来源、用途等方面的信息。

随后,我们将对刺五加苷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主要需求方等内容。

接着,我们将对刺五加苷市场的竞争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情况。

最后,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我们将对刺五加苷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并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刺五加苷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当前市场情况,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我们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对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的探讨,也有助于行业内各方对市场未来趋势的理解和预判,为行业发展提供启示和方向。

1.4 总结总的来说,通过本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刺五加苷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健品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给刺五加苷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随着市场的发展,刺五加苷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大厂商纷纷加大产品研发和营销,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刺五加苷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消费者认知的提高,刺五加苷的市场份额将会持续增长。

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应该加强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诺泰生物董事长童梓权:与势为伍_乘势而上

诺泰生物董事长童梓权:与势为伍_乘势而上

诺泰生物董事长童梓权:与势为伍乘势而上2023年,诺泰生物乘势而上、与势为伍,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

“与势为伍”是诺泰生物的经营理念。

具体而言,是今天做昨天的事,一定被淘汰;今天做今天的事,一定被内卷;今天做明天的事,才会有希望。

从草药到小分子化药、从多肽到寡核苷酸、从蛋白质到基因重组,紧随药物发展的方向前行。

诺泰生物成立之初便前瞻布局多肽药物,经过多年技术创新、产品更迭构筑起“护城河”,并将优势复制延伸至更新兴的寡核苷酸等领域。

千帆竞速,奋楫者先。

2023年,诺泰生物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研发、销售、生产“三驾马车”乘势而行。

在研发方面,诺泰生物深耕特色多肽原料药及寡核苷酸药物,通过固液相合成等学科交叉的研发能力,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建立了优势;年内,公司先后取得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原料药的FDA FA Letter ,在法规审批方面率先建立优势。

在BD 方面,诺泰生物也完成了“焕然一新”,公司销售从Ran‐dom 的随机模式向mapping 的矩阵模式升级,在导航系统、技术支持以及“地面作战”三位一体的方式下,公司销售团队主动出击,顺利同全球百余家企业和合作伙伴展开对话,在巩固扩大原有中国、欧洲、美国、印度等市场基础上,开拓了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市场,进一步打开了销量增长的窗口。

2023年,诺泰生物坚持以制造业本色,加大投入保产能,完成了连云港生产基地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中华药港项目一期工程以及建德生产基地二期GMP 中试车间建设等。

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产量已超十几公斤,多肽产能已超过吨级规模;新建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实现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建立了多肽产业的定位和产能优势。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展望2024年,诺泰生物将继续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特色多肽原料药为核心,围绕全球和我国的重大临床需求与技术进步,大力推进重磅仿制药的产品布局,同时积极开拓寡核苷酸药物板块,努力打造“第二增长极”。

圣因生物:专注成为一流RNAi生物制药

圣因生物:专注成为一流RNAi生物制药

Figure Report人物志056 MODERN SUZHOU生物医药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更不可估量。

如果把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称为生物医药的前两次革命,那么基因治疗将引领生物医药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作为基因药物之一的RNAi小核酸药物更是生物制药创新的战略性前沿领域。

位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内的圣因生物就是这样一家基于RNAi技术的新型药物开发的全球型企业,致力于创造出“同类最优”新型RNA药物,解决全球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造福患者及其家庭。

因时而动成为RNAi领域的一支新军这是一个创业者的时代,更是一个奋斗者的时代,有站在风口的勇气,更要有御风的本领。

作为业界领先的小核酸药物化学家之一,王为民拥有超过25年研究经验。

20多年来,王为民一直是RNA治疗行业的主要贡献者,发表了60多篇与RNAi疗法相关的科学论文和专利,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核酸治疗的脂质纳米颗粒传递平台。

在RNAi成药领域,王为民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创新经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多年的专业知识、强大的核心研发团队和为患者造福的信念让王为民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2021年7月,圣因生物落户园区BioBAY,凭借多年研发积累,公司迎头赶上,在早期阶段就得到高瓴资本的青睐,并在核酸新药创制领域成为了极受关注的一支新军。

是创业之路也是荆棘之路,王为民坦言。

“我在小核酸领域工作超25年,见证了小核酸从无到有并迈圣因生物:专注成为一流RNAi 生物制药创新者○文 袁科创入快速发展的过程,一步步克服研发投入资金障碍和创新路上遇到的卡脖子难题。

RNAi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充满挑战,希望带领团队不懈奋斗,秉承‘充分发挥RNAi技术应用潜力,让改变生命的RNA药物成为现实’的愿景。

”目前,公司主要致力于打造肝/肝外靶向递送药物,当前已布局8款产品管线,疾病领域涵盖心脏代谢疾病、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疾病、免疫紊乱和癌症在内的多个疾病领域。

现代生物技术在饮料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饮料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工艺 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在饮料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丁帅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现代生物技术是当前科技前沿,现代生物技术是建立在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而衍生而来的一项综合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饮料行业是食品工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因此在饮料加工生产中,现代生物技术也得以广泛运用,例如: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以及酶工程等。

当前我国的饮料生产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而现代生物技术在饮料加工中的广泛应用,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概述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载体与平台,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现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杂交(单克隆抗体)、胚胎工程(试管婴儿)、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染色体工程(多倍体育种)、转基因生物(结合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器、组织工程等。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运用一些生物催化剂,从而制作出人们需要的产品如:酒类、调味剂、酸奶等。

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发酵食品主要有以下三种特点:一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其色泽、性状、风味;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般病原菌与腐败菌的生长;三是具有高于原产品的营养价值。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纳米工程并成为21世纪三大尖端科技,其的理论基础是分子遗传学,并以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的方法作为操作手段,将来自不同个体的基因按照预先的设计,在体外构建出杂种DNA分子,如何导入活细胞中,从而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性状。

酶工程。

酶工程又称蛋白质工程学,是指在实际运用中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与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生产出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它方面的一门应用技术。

除此之外,现代生物技术还包括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技术与分子标记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技术七项技术是互相渗透影响的。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五大领域前景广阔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五大领域前景广阔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五大领域前景广阔发布人:admin 日期:2010-12-07 类别:摘录12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在昆明演讲时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培育成6000亿—8000亿元的支柱产业,重点方向包括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抗体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饶子和院士介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广阔,但是目前面临底子薄、投入少、顶尖人才缺乏和创新能力薄弱等挑战。

绝大部分生物技术创新和专利来源于发达国家,例如生物技术专利59%来自美国、19%来自欧洲、17%来自日本。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

中国是世界上疫苗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使用数量达上亿人份。

疫苗的推广应用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显着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我国仍然大量使用50年前甚至更早研发的疫苗。

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是必然的趋势,这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还能培育1000亿—1500亿元规模的疫苗产业。

二是抗体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生物技术药物已经成为全世界药品增长最快的药。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市场规模约400亿元,未来有望培育成3000亿—5000亿元的产业。

三是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SARS、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以及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爆发流行,要求诊断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未来有望培育成500亿元左右的诊断和检测市场。

四是加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

目前我国有6项干细胞治疗产品在开展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核酸药物研发与世界保持同步。

到2015年全球干细胞医疗潜在市场大约为800亿美元,核酸药物市场将达到2000亿美元。

GLP实验室简介

GLP实验室简介

GLP实验室简介叶惠权台北荣民总医院教学研究部一、前言医药卫生之科技可以反应一个国家之现代化水准。

过去由于医药环境、政策、与人才等因素,我国生技制药产品之自制能力不足。

廿年来台湾经济快速成长,也相当成功地渐渐由劳力密集之加工中小企业转向高收益之科技制造业。

随着半导体、电子、信息、奈米科技之成功发展将成为世界级之高科技产业,政府为了确保未来经济之永续发展,也将生技制药订定为我国八大重点发展科技之一,并于一九九四年将新药研发、中药科学化林列于廿三项重点研发项目之中。

近年来,政府推动两兆双星政策,更将使国内生技制药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世界各国为避免在进行医药品研发过程中,研究实验无谓的重复与浪费,研究实验室多采用一致性的国际认证标准-GLP。

国际上有关医药品的GLP,目前主要由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所制订。

所谓GLP,就是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的缩写,我国行政院卫生署翻译为「优良实验操作规范」。

是对于从事实验研究的计划、执行、监督、纪录、报告和档案的实验室,针对其组织架构、工作方法和有关条件所提出的法规,目的就是提高试验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

而符合GLP规范的研究实验室,称为GLP实验室。

卫生署为促进我国生技制药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进军国际,加速我国成为亚洲的科技研发中心,促使生技产业起飞,再造经济奇迹,亦于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公告「药品非临床试验优良操作规范」,要求药品研发过程中执行之非临床试验皆须参照此规范。

二、历史背景七十年代以前,欧美国家都订定相关法规,例如美国的联邦食品法、药品法、化妆品法等,严格规定生产厂商对生产的药品、动物用药和医疗器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食品和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负责;同时,授权政府相关部门,如:美国政府的食品暨药品管理局(FDA),负责查核厂商的测试结果,并证实其产品是否安全、有效,只有经过这些机构认可核准后,方可上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尚武:致力于生物科技创新及产业化
作者:郭洋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2年第11期
在我国生物医药科技研发及产业转化方面,凯诺生物在一批留学归国回来的科技研发专家的引领下,为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清新的活力。

丰富的历练和成长经历
王尚武197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师从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科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焯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王尚武博士多年从事医疗工作和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主攻神经系统遗传病分子生物学,他曾于1993年因脑血管病遗传学研究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尚武博士作为第一研究者首次提出并在分子水平上证实原癌基因neu/erbB2具有抑制野生型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负向调控作用,以及对与癌转移有关的尿激酶基因表达则有正向调节作用。

他发表论文20余篇,在医学知识领域、医学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所带领的科技研发团队对自主知识产权极为重视,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PCT专利二项(获得国际检索单位关于专利“新颖性、创新性和工业实用性”的正面评价)和美国发明专利二项。

2010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证书二项。

王尚武所领导的科技研发团队开展的关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工程生物医药产品项目,分别获得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立项(已通过结题验收),获得科技成果登记证书;2008年获得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部门的立项支持。

他和朱雅南女士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靶向性共表达新型p53和p53AIP1的重组腺病毒”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该专利叙述了一种构建靶向性共表达新型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53调控的细胞淍亡诱导蛋白1基因(p53AIP1)表达盒结构的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及其用途和意义。

成立凯诺生物,致力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只有在产业化后才能转化成生产力,并最终服务于社会。

作为一个在国外留学工作多年的生物医药专家来说,王尚武深深知道,国内生物医药的科研及产业发展现状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抱着为国服务的信念,他于2001年归国以后创立了广州市凯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公司科技项目“治疗过表达原癌基因neu/erbB2恶性肿瘤的重组腺病毒”获得广州市罗岗区科信局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的科技项目立项资助。

科技项目“靶向性共表达新型p53和p53AIP1的重组腺病毒”2010年获得广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金和2011年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资助。

2011年公司科技项目“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共表达GAD65和GDNF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获得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资助。

此外,公司通过与医院的合作,还开展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性研究,对200多例患者、460多人次患者进行了治疗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凯诺生物科技正在开展转基因干细胞的研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对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抗肿瘤治疗方面有所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