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以来建筑教育的艺术课程比重探究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建筑与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与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与教育摘要:建筑教育发展史是我国近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的近代化历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建筑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中国近代建筑文化加以研究,提高我国建筑教育水平,培养我们自己的优秀人才,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的建筑,关键词:近代建筑发展形式教育纵观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通过对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和建筑教育概述1、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始于19世纪中期,比世界发达国家整整晚了近200年的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的建筑活动和近代中国人的建筑活动。

近代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成为西式建筑的传播者,他们设计的一系列建筑大都是西洋风格,西式建筑即是他们心中的“现代”建筑。

其中大批受过西学教育的中国建筑师也不甘模仿外国建筑师的表演,试图表现出文明古国的文化原创性。

1925年,吕延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得大奖,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它的诞生奏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前奏。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中国近代建筑的教育相对中国近代的建筑要晚的多,中国代建筑教育发展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

20世纪初,一批学成归国的海外学子在中国大学里创立了建筑教育,引进了先进的国际建筑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

梁思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中国代建筑的教育不仅受到西方建筑思想和风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这势必会出现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教育理念,也同样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

中国建筑史近现代建筑教育专题精品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近现代建筑教育专题精品PPT课件

殖民地学校
也有一些外国人开办的殖民地学校 1911年日本在大连开办了含有建筑科的满洲
工业学校。它比苏州工专建筑科早12年,是 中国国土上最早的一所有建筑科的学校。 30年代,日本在东北占领区还有哈尔滨工业 大学、新京工业大学和大连工业学校都设有 建筑科。
近代建筑教育思想
近代中国在建筑教育思想山,明显受到学院 派建筑教育体系的影响,这在中山大学建筑 系和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教学中都有所反映。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培养目标
梁思成培养建筑系学生的目标是: 哲学家的头脑; 社会学家的眼光; 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 心理学家的敏感; 文学家的洞察力;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和建筑教育实践,推
进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进程。
小结
1、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两个渠道; 2、梁思成形体环境设计教育体系。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
新中国建筑教育背景情况
1952年根据苏联的强化专业训练的教育模式, 结合中国加强对教育领导的需求,中国高等 学校进行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大调整,中国新 的建筑教育格局由此形成
50年代设有建筑系院校情况
同济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成为土建类的 高等工业院校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 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设建筑学专业。
古建筑史方面: 受聘于中国营造学社,考察测绘200多处古建
筑,成功破解中国古建筑结构奥秘。 与梁思成按图索骥寻找到唐代木构架建筑-佛
光寺,成功打破只有到日本才能看到唐代木 建筑的说法;
建筑教育方面:
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 系,为中国培养出众多出色建筑人才,做出 不朽的贡献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基本上沿用法国 体系,学制四年
中国建筑系发展高潮

建筑比例美术知识点总结

建筑比例美术知识点总结

建筑比例美术知识点总结建筑比例是指建筑形式中各个部分之间大小、长短、高低等关系的比例和协调关系。

建筑比例美术是对建筑比例进行审美评价和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实践。

建筑比例美术既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又是建筑艺术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下面将对建筑比例美术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建筑比例的基本概念1.1 建筑比例的定义建筑比例是指建筑中各个部分的尺寸和比例关系。

即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间距等,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建筑比例是建筑结构和形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建筑表现力和美感的基础。

1.2 建筑比例的作用建筑比例决定了建筑形式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动感。

合理的建筑比例能够使建筑更具美感、功能性和艺术性,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建筑比例也是保证建筑结构和形式完整统一的重要手段。

1.3 建筑比例的分类建筑比例可以分为尺度比例、形式比例和结构比例。

尺度比例是指建筑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整体建筑的比例和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

形式比例是指建筑形体的大小和形状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均匀、对称、比例过渡等。

结构比例是指建筑结构形式和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梁柱、墙体、曲线等的比例关系。

1.4 建筑比例的审美标准建筑比例的审美标准是人们根据美感和经验对建筑比例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

其中包括均衡、和谐、协调、稳定、动感、比例过渡等要素。

这些审美标准既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审美情趣,又体现了建筑形式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二、建筑比例的设计原则2.1 建筑比例的尺度设计原则建筑比例的尺度设计原则是确保建筑形式的尺度合理、比例和谐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整体与部分的比例关系、结构形式的比例关系、功能构效的比例关系,以及建筑的尺度与环境、用地、公共空间等的比例关系。

2.2 建筑比例的形式设计原则建筑比例的形式设计原则是确保建筑形体的形态和比例协调、和谐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建筑的外观形态、内部空间的布局、不同建筑风格的比例要求等。

心得体会 建筑绘画艺术课欣赏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建筑绘画艺术课欣赏心得体会

建筑绘画艺术课欣赏心得体会建筑绘画艺术课欣赏心得体会美术鉴赏课的心得体会我从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已很多年了。

课本也已换了很多不同版本,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变化并不大。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听的津津有味,不感兴趣的话题根本不听。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今美术课堂中最迫切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的表达。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善于思考,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作品很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又由于学生经验能力所限,看法也许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

总之,要改变当前高中美术欣赏课的不良现状,美术教师就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xx年高一美术鉴赏教学反思紧张繁忙的一学年过去了,我们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工作条例》,圆满完成了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任务。

一、定期举行教研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探讨教学改革,对我们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注重针对性、实用性,不断寻找改革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从抓常规教学入手,向课的45分钟要质量。

常规教学狠抓了教师的课前制定计划、备课、课前准备、课的基本形式、组织教法、讲解示范、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学生着装、课堂纪律。

此项工作教研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互相督促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成立了学生兴趣小组。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中国近代建筑史》郑晓笛

《中国近代建筑史》郑晓笛

《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西方建筑风格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是鸦片战争后的晚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逐渐开放,西方建筑风格开始传入中国。

一些西方建筑在中国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开始出现,这些建筑大多是由西方建筑师设计,具有浓厚的西方建筑风格。

然而,这一时期的建筑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建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是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大量引进西方建筑技术,同时也开始尝试将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特点,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大量建设高楼大厦,同时也开始尝试将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特点,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西方建筑风格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这一时期的建筑不仅具有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特点,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西方建筑风格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剖析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剖析

60年代设有建筑系院校情况
60年代,由于经济困难和实施调整方针原因, 大量院校的建筑学专业被取消。
60年代,建筑学专业学制多为5年,清华则为6 年。
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以设计院为主, 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机构管理部门为次。
图训练作业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培养目标
梁思成培养建筑系学生的目标是: 哲学家的头脑; 社会学家的眼光; 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 心理学家的敏感; 文学家的洞察力;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和建筑教育实践,推进了 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进程。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
新中国建筑教育背景情况
1952年根据苏联的强化专业训练的教育模 式,结合中国加强对教育领导的需求,中国高 等学校进行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大调整,中国新 的建筑教育格局由此形成。
中国建筑教育
中国建筑教育的阶段
一是近代建筑教育 一是现代建筑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
近代建筑教育渠道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由两个渠道组成: 一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留学派) 一是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办学派)
留学派
1905年 从现有资料看,我国最早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
都始于1905年。 20世纪20年代末,庄俊在清华庚子赔款的背景下
,成为第一个赴美国留学学习建筑的人。 在这批人中,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影
响最大。
留学派代表人物
梁思成、范文照、陈植及杨宝廷等,这些人 先后毕业回国,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建 筑设计和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骨干。
还有一个特别的人,不得不提,中国第一个 女建筑师林徽因。
梁思成青年时期照片
古建筑史方面: 受聘于中国营造学社,考察测绘200多处古建
筑,成功破解中国古建筑结构奥秘。 与梁思成按图索骥寻找到唐代木构架建筑—佛

自考毕业论文题目(各专业优质选题推荐)

自考毕业论文题目(各专业优质选题推荐)

自考毕业论文题目(各专业优质选题推荐)自考论文选题是指自考毕业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的论述范围与研究方向,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属于内容范畴。

选题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切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衡量一个人创造才能高低与科研素质优劣的重要依据。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认真研究与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能力与条件,选择与确定毕业论文所要研究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自考专业按级别分为本科和专科,按类别分为英语、汉语言文学、药学、新闻学、公安管理、法律、行政管理、国际贸易、营销、采购与供应管理、金融、秘书、会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企业管理、土木建筑、机电一体化、电子政务、护理、财税等专业,由于篇幅原因,本文整理了部分专业自考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一、自考英语论文题目 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Personality in Jane Eyre 《简爱》的主人翁个性分析 2. A Brief Comment on OHenry Short Stories 亨利的短篇小说述评 3. A Comment on Hardy's Fatalism 评哈代的宿命论 4.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mes of Pilgrimage to the West and Pilgrim's Progress 《西游记》与《天路历程》主题的比较 5.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Sports Terms 体育专有名词的翻译 6. A Study of Transitional Words and Expressions 过渡词及表达法的研究 7. About the Breaking of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Great Gatsby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破碎 8. About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9. Error Analysis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分析研究 10.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Foreign Affairs 外事用语中的委婉表达 11. Features of Network English 网络英语的特点 12. Food Culture in America and China 中美饮食文化比较 1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14. Linguistic Taboo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谈汉英语言中的禁忌现象 15. Logical Fallacies in English Writing 英文写作中的逻辑谬误 16. Metaphoric Expressions in Poem 论…诗中的暗喻 17. On Winston Chutchill's Prose Writing 评邱吉尔的散文写作 18. Parallelism in English 英语中的排比现象 19. Personality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个性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20. Points of View and the Mode of Discourse in Vanity Fair 论《名利场》的观点及言语方式 二、自考会计论文题目 1.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研究 2.收入确认方法研究 3.资产计量方法探讨 4.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研究 5.关于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方法的研究 6.关于第X号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 7.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之我见 8.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 9.关于第X号具体审计准则的研究 10.连环替代法改进的研究 11.股票定价策略研究 12.会计报表勾稽关系的研究 13.经济环境与会计计量模式 14.实证会计方法研究 15.会计教育体系研究 16.中美会计异同研究 17. 关于复式簿记的发展趋势研究 18.社会中介审计与政府审计研究 19.审计抽样方法研究 20.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督研究 三、法律自考论文题目 1.论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2.论法律调整的局限性 3.浅析中国实现法治的社会基础 4.我国法律监督体制中若干问题分析 5.论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 6.论网络中舆论监督权的行使 7.我国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8.论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 9.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研究 10.社会救助权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11.中国古代的司法原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12.清朝时期律例冲突之协调 13.唐朝疑难案件的解决与法律发展 14.中国刑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15.中国古代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现象的法律分析 16.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法律分析 17.英国法律中的程序先于权利 18.德国宪法法院的地位 19.近代以来法国宪法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20.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历史成因 四、行政管理自考论文题目 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体系资金供求分析 2.××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问题研究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救助制度研究 5.××市黄金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东湖开发区农村集体工地征地拆迁问题及对策研究 7.××市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 8.成都电子政务的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9.东莞市卫生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10.公共部广]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探索 11.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分析 12.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广]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 13.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14.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径探索 15.公共事业单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 16.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 17.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19.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困境及对策 20.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重塑 五、自考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 1.结合作品分析二战后现代文学的荒诞主题 2.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 3.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4.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 5.论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浅议狄更斯作品的人道主义精神 7.《少年维特之烦恼》与德国的“狂飙运动” 8.论《浮士德》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9.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10.论卡夫卡《城堡》的艺术价值 11.治水神话的蕴含意义 12.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13.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人的审美观 14.论汉乐府民歌的抒情特点 15.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16.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17.浅析郑光祖《倩女离魂》 18.论元代的“水浒”戏 19.论《子夜》的结构艺术 20.《虹》与《腐蚀》心理描写比较 六、自考食品专业论文题目 1.菠萝蜜低聚肽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 3.大黄鱼鱼卵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性质表征 4.玛瑙樱桃与早美樱桃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5.骆驼掌胶原蛋白提取工艺优化与性能分析 6.不同品牌樟茶鸭风味特征分析 7.葡萄汁中糖酸组成分析及在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8.糙米原料对挤压速食粥品质特性的影响 9.牦牛曲拉源乳酸菌的产香性能比较 10.不同品种甘薯生湿面条品质特性及加工适宜性分析 11.制麦工艺对特种麦芽品质的影响 12.枇杷果酒酵母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13.褪黑素处理对蜂糖李果实的保鲜效应 14.面粉对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15.菜籽油脂质成分分析及甲酯化研究 16.香蕉中5种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及营养评价 17.藜麦黄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18.宁夏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现状研究 19.紫色西番莲果皮花色苷鉴定及其活性 20.不同原料酿造单粮白酒风味物质特异性分析 七、机电一体化自考论文题目 1.论机电一体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2.出租车计价器工作机理分析与改进 3.某模拟点名器工作机理分析与改进 4.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5.电梯自动控制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6.抢答器控制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7.送料小车控制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8.霓虹灯控制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9.某篮球计分器工作机理分析与改进 10.某简易排水系统控制机理分析与改进 11.基于PLC的电机顺序控制机理分析与改进 12.多工步转塔车床PLC控制机理分析与改进 13.花盆缺水报警器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14.简易电子时钟工作机理分析与改进 15.简易LCD电子万年历工作机理分析与改进 16. PLC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 17.基于Pro/E的某轴类零件造型方法的分析 18.某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19.简易电子秤系统机理分析与改进 20.常用火灾报警器系统的分析与改进 八、自考药学论文题目 1.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2.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3.急性脑卒中患者凝血。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

夫妇二人坐着毛驴车赶路

建筑教育方面: 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 ,为中国培养出众多出色建筑人才,做出不朽 的贡献。
建筑设计方面: ①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②参与中南海怀仁堂内部装修设计
中南海怀仁堂
其它方面: ①参与东北大学校徽、新中国国徽设计; ②改造传统景泰蓝
60年代设有建筑系院校情况



60年代,由于经济困难和实施调整方针原因, 大量院校的建筑学专业被取消。 60年代,建筑学专业学制多为5年,清华则为6 年。 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以设计院为主, 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机构管理部门为次。
新中国早期建筑教育特点
50、60、70年代建筑教育特点: 批判眼光审视西方建筑:包括审视现代注意作品 ,但总体上与国际发展潮流脱节; 强调综合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注意低标准,注意从实际出发,缺少前沿性内容 的学习与思考; 强调表现技能的基本训练,注意设计中对方法的 运用而缺少对形式规律、空间理论等理性问题的 系统教育与讨论。

近代建筑系设立情况
这些建筑系的成立,大体上形成了包括 国立、省立、私立和教会开办的多渠道的建 筑教育网。除了这些全日制大学外,还开办 了如上海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那样的夜大 学。
殖民地学校


也有一些外国人开办的殖民地学校。 1911年日本在大连开办了含有建筑科的满洲工 业学校。它比苏州工专建筑科早12年,是中国 国土上最早的一所有建筑科的学校。 30年代,日本在东北占领区还有哈尔滨工业大 学、新京工业大学和大连工业学校都设有建筑 科。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思想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梁 思成提出的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思想。 1946年,清华大学开办建筑系,由梁思成任系主 任。 同年年底,梁思成去美国考察战后美国建筑教育 ,并于1947年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回国后 ,提出了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体系。

辩论稿:是否应当增加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的比重

辩论稿:是否应当增加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的比重

是否应当增加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的比重一辩稿: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基础教育,指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而在先期进行的教育形式。

艺术课,指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和经典性的课程。

今天我方判准为:增加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的比重能否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

基于此标准,我方论述如下:第一,当今基础教育中增加艺术课的比重具有必要性。

一方面,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教育目标。

在“唯分数论”的趋利性下,教育考核变成了评分排列,教育目标变得狭隘。

在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中,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扼杀了其创造力。

而从更长远的利益出发,综合型人才将成为全球市场生存的决定性因素,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成必由之路。

若不加以改变,势必会阻碍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转变,不利于素质教育观念的推广。

另一方面,现如今,我国从事艺术领域的人员的公众认可度以及社会地位并不高,大部分人对艺术存在歧视和偏见。

加上艺术课实际比重远低于名义比重,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就亟待改革来缓解矛盾激化。

由此可见,增加艺术课的比重势在必行。

第二,当今基础教育中增加艺术课的比重具有重要性。

增加艺术课的比重,契合了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能够实现基础教育的真正价值。

知识膨胀的信息社会里,教育的效益比效率更为重要;选择知识、利用知识变得更为重要。

以“量体裁衣”般的教育方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会使基础教育的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

其次,增加艺术课的比重,会从更高层面健全人格,实现个人的准确的自我定位。

我们增加艺术课的比重,并不是要培养一个艺术专业型人才,而是要增加其人文素养,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不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让发展之路愈发闭塞。

第三、增加艺术课的益将大于弊。

基于对现实和长远利益的考量,将人的发展至于全部发展行动的中心,扩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已成为解决全球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

我方承认现阶段学生背负着太多的课程压力,但从小进行的通识全面教育,将有效的将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一整合。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权威资料]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权威资料]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权威资料]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立(1967,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摘要: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

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作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才不过80年。

关键词: 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匮乏;理论体系TU80A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Stylesand SchoolsZHOU Li所谓风格流派是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以不同的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为核心。

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

形成艺术流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

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艺术思潮、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如20世纪中叶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

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而到了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教育与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教育与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教育与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国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建筑学教育与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教育与研究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教育1. 建筑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教育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传统。

古代的建筑学教育主要通过传统的师徒传承体系来进行,师傅传授技艺给徒弟,通过实践中的观摩与模仿,逐渐掌握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装饰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学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到现代的学院教育的演变。

目前,中国的高等学府和建筑学院都设有建筑学专业,其中也包括中国传统建筑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传统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对于传统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2. 建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特点,并深入探究背后的文化内涵。

(2)传统建筑构造与建筑技术:深入了解传统建筑的构造原理和各种建筑技术,如榫卯结构、木构件的拼接、屋顶的斗拱系统等。

(3)传统建筑的艺术表现:学习传统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建筑装饰、雕刻、彩绘等技法,理解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

(4)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学习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技术,探讨如何在传承中注入现代元素,使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学研究1. 建筑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建筑学研究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传承与发展:通过建筑学研究,可以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为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学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传统建筑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为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中的美学构与比例运用

中的美学构与比例运用

中的美学构与比例运用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和审美感受的学科,而构与比例则是美学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构与比例的运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艺术、园林等领域,为作品赋予了和谐、平衡与美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的美学构与比例运用。

一、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构与比例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均衡的审美观念。

例如,在寺庙的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有序的布局和精心的比例关系。

古代建筑往往采用“金字塔”形状的结构,通过逐层递减的方式增加高度,并通过严密的比例关系使建筑呈现出稳定的美感。

另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园林设计也十分注重构与比例的运用。

比如,苏州的园林以其精美的构造和合理的比例而著名。

园林中常常运用“对称”和“错落有致”的原则,以及“一步一景”的设计手法,使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感。

二、艺术艺术是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艺术作品往往通过构与比例的运用来实现审美效果。

在中国绘画中,构与比例的运用被广泛应用于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表现。

传统的中国画注重“虚实结合”,即通过虚实关系的调整来达到和谐、平衡的效果。

艺术家们通过构图的安排、色彩的运用以及线条的表现等手法,使作品达到美的统一。

在雕塑艺术中,构与比例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们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和细腻的结构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动态。

比如,著名的明代雕塑家吴道子的作品《骑马图》就是以精准的比例关系和流畅的线条展示了人物与马的和谐统一。

三、中园林中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了构与比例的美学原理。

中园林注重景观的分隔和衔接,通过墙壁、廊架、回廊等构筑物的运用来营造不同空间的感觉。

同时,中园林中的构筑物和植物的布局也注重比例和均衡,使整个园林呈现出宜人宁静的美感。

另外,中园林中的亭台、假山等元素的布置也体现了美学构与比例的运用。

亭台假山的高度、形状和位置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使整个园林呈现出平衡和谐的景观。

总结起来,中的美学构与比例运用贯穿于建筑、艺术、园林等多个领域。

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

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

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摘要】:本研究是以学制内的艺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其考察范围为近代中国的清末,即壬寅、癸卯学制颁布前后的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其早期的军工技术学堂和之后的幼稚园、小学堂、中学堂、实业学堂、师范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的艺术教育。

对中国清末的学堂艺术教育进行历史研究,是为了明确近代中国的学校艺术教育是如何发生及形成的?在从幼稚园、小学堂至大学堂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各阶段的艺术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和关系?在当时又是如何来进行艺术教育的?并试图在整体上来把握清末学制内各级各类学堂的艺术教育情形。

在具体的考察上,笔者从以下三个层次:发生、结构和形成,来考察清末的学堂艺术教育。

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的一种需求。

而清廷所颁布的学制则成为学堂艺术教育的结构,又是学堂艺术教育形成的基础。

可以说,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是清廷在时代环境下的一种反应;学堂艺术教育的结构,则是清廷在其所处时代环境下的一种选择;而学堂艺术教育的形成,则是学堂艺术教育发生与学堂艺术教育结构的组合、运动和发展。

在本文中,笔者提出2个观点:(1)清末的学堂艺术教育发轫于洋务派的军工技术学堂;(2)清末的学堂艺术教育分为两条进路,工学导向的艺术教育和产业技术导向的艺术教育。

因为,近代中国学堂艺术教育的原点,是洋务派所开办的新式学堂。

而新式学堂的产生,又与当时在军事上的失利密切相关。

所以,当时的艺术教育内容,完全以图画(即今之工程制图)为主。

而清廷于二十世纪初所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则成为近代中国最初的教育成文法。

随着公共教育制度的建成,图画被规定为学堂的正式教科目,近代中国最初的学校艺术教育自此发生并开始发展。

而章程对学堂课程中艺术类科目的规定,则形成一个系统的学堂艺术教育结构。

在清末的学堂艺术教育结构中,图画科目具有中心地位,其次是作为随意科目的手工,音乐则暂时被忽视。

小学美术_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欣赏·评述)学情分析六年级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

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

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六年级学生分化严重,有的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而有的还没有养成自主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我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找到准确的点及规律,让学生真正学会怎样去欣赏和评述一个古代建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观察、探索中学习,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对他们的想法大力表扬并给与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欣赏的乐趣。

效果分析欣赏评述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欣赏评述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导课用学生旅游中的发现,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发表老师的旅游心得,引起学生共鸣,并从本地到省内,从省内到全国的游览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

评价拓展阶段让学生了解了梁思成夫妇、张伯驹、单霁翔等几位为古代建筑和华夏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引发学生对古建筑和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之情。

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大部分学生也已经掌握。

整堂课在欣赏、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应该怎样去欣赏古代建筑,还学会了怎样写一篇优美的评述文章,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审美与激情。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感悟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积极收集资料,课堂中要积极欣赏、思考,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艺术探索、传承与发展中。

小学美术_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_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学情分析学习领域:欣赏,评述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的地位和影响。

2.让学生学会从外观、结构、布局等几个方面赏析建筑。

3.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4.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外观、结构、布局等几个方面赏析建筑。

二、教学准备:《我国古代建筑艺术》PowerPoint 演示文稿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六年级很大部分学生由于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和监督上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帮助,虽然对美术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基础性的知识只有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他们普遍思维能力较弱,思维不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的也不过就那么几个人。

2、学习习惯与态度:学生上课不能够大胆回答问题,举手的人寥寥无几,原因是怕说错了挨老师批评和同学讥笑。

听课状态上有部分学生不会集中精力听课,思想懒散,思考问题的能力差。

但总的来说,六年级班级整体纪律好,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

经过我耐心的鼓励和引导后,很多学生能够克服自我胆怯,越来越勇敢、自信的回答问题,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认真思考,甚至有些学生敢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困惑;作业方面,每班约10多个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潦草。

3、学习方法与能力:有近一半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够灵活,二、教学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一节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建筑欣赏·评述课。

本课教学要求是学生学会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四个方面去欣赏古代建筑。

要实现课堂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和老师课下作充分的准备,如,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知识等,鉴于学生较弱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不充分(六年级面临升学考试),我只能自己多做准备。

学生合作探究方面,由于学生之前相关知识预习和积累太少,因此在活动探究环节不能够有序开展,再加上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在此环节应量力而行,教学方法上可灵活一些,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可以多采用教师讲授法,减少学生无效探究的时间。

建筑艺术学情分析方案

建筑艺术学情分析方案

建筑艺术学情分析方案建筑艺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建筑艺术学的情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建筑艺术学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良好的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才能够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建筑作品。

通过学习建筑艺术学,可以使建筑师更加熟悉建筑的形式、材料和结构,了解建筑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演变和发展,培养出对建筑艺术的敏感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其次,建筑艺术学是了解建筑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学习建筑艺术学,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和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另外,通过对建筑文化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和习俗,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认知,对于提升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和跨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建筑艺术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今社会,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的需求,更多地被定义为一种艺术表达和创造的方式。

通过学习建筑艺术学,可以使建筑师更具有创意和艺术表达的能力,将建筑作品与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场所背景相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内涵的建筑作品。

同时,建筑艺术学也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好地理解人与建筑的关系,掌握人本主义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创造出舒适、健康、可持续的建筑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体验。

综上所述,建筑艺术学对于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建筑艺术学,可以提升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和创造能力,了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人本主义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建筑作品,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因此,建筑艺术学的情分析是研究建筑艺术的重要途径,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VS不应该增加艺术课比重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VS不应该增加艺术课比重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VS不应该增加艺术课比重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我们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增加艺术课比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义务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主要课程上,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而不是在艺术课上。

其次,增加艺术课比重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

现在的学生已经面临着课业繁重的压力,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

如果增加艺术课比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会进一步加重,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艺术课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或擅长。

如果强制增加艺术课比重,那些不喜欢或不擅长艺术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和挫败。

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因此,我们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增加艺术课比重。

二辩:我作为反方二辩,我想进一步强调,增加艺术课比重并不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方法。

首先,艺术课的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如果仅仅是增加课程时间,而不对教学质量进行提升,那么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相反,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艺术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艺术课程是需要个性化教学的。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艺术兴趣和天赋,如果强制增加艺术课比重,那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相反,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兴趣和天赋的基础上,自由地发挥和创作。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艺术课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

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包括语言沟通、科学探究、社交能力等。

因此,我们应该平衡各方面的需求,而不是过分强调艺术课。

因此,我们认为,增加艺术课比重并不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方法。

三辩:我作为反方三辩,我想进一步强调,增加艺术课比重会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工程 技术 、注重技 术 的倾 向 ,包 括有结 构 、构 造 、 透视 学 :每周 讲授一 小 时画徒 三小时 ,一学 期两
学分 ,一年级必 修 ,授 绘一 消点 与二消点 之透视 画及
材料 、设备 、 全 等多方面 的 内容 ,艺术 方面 的课程 鸟瞰图: 安
则显得 比重很轻 。留学 日 的张镁 绪编著 的 《 筑新 本 建
辛 塞 波
侯 张 凤 . 武 立 昆
X n S bo i ai Hou F gwu en Z hang Lk n iu
中图分类号
T 24 U 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0 — 3 X ( 0 7 2 O 8 O 0 3 7 9 2 0 )1 一 1 一 4 7
摘 要
1 五 四运动后建筑教育艺术学科 的偏重
中 国晚 清 的政 治 制度 改 革 最 初 学 习 日本 ,民 国
转变 因学校 主导性 教师 的教 育背景 的变 化而影 响到教
后 ,尤其是 1 2 年南京 国民政府 转 向学 习欧美 。这一 级必 修 ,自在画 ,铅笔 画 , 易模 型 ; 97 简 初级 画 图:每周 画图九小 时 ,在规定 时间作 初步 育思 想和办 学方式 。在 10 年借 鉴 日 制定 的 《 93 本 学堂 建筑 习题 ; 章程 》中 ,建 筑学 的课程反 映 出 日本建筑 教育 以建筑
补 关 系,以及 适合我 国当代建筑 学艺术 教育是 并列 而行 的。艺术课 在建 筑学教 育体 系 中是一 向 。”这一 时期建筑 教育 的特点是 设计思 想 以艺 术挂 学科 的发展 方向。 关键词 艺术 比重 近代 以来 建筑教 育
A bSt a ct A C t c t e i a r r hi e ur s com biat echn ogy an ar n i oft on ol d t alt i e n alov he w ord. he I he tm i 』 er t l T ari e sudi h pr tcl t es t e opori t ton ofar coures i ar s n ch计ect aIeducaton ur i snce m od er tm es n i n i f C hi t na o a na I e t yz he char act itCS ers i 0f a itc r si dici i n t s pl nes i ar t chiect aI ur edUCatOn, and i poi s nt out he t co m PI m e ntar r a tO ns P e y eI i hi bet een chiect e w ar t ur and ar t di pl s ci i ne,QSw el QS dev opm ent l el
的结合 ,该文 分析 了从 中 国近代 以来 ,
建 筑教 育 中艺术课程所 占的 比重 ,以此 学 院教 育 的一部分 并且被划 归到 工科 院校 。这 两种教 课较重 。先 生们对技 巧和构 图的要 求极严 ,由于艺术 来分析 艺术 学科 在我 国建 筑学教 育中的 育系 统的原 型对全 世界建筑 学 院都有着 深远 的影响 。 特征 ,并指 出建筑学与 艺术学科之 间互 在大 多数提 供建筑 教育 的高等学府 中,艺术 与技术 的 分 时 间和 精力 放 在 图案 课 上 ,有 重 艺术 轻 技 术 的倾
艺术性 尚未得 到重视 。 12 年 以后 ,在 中央大学 和东 97 的教师 全部是从 欧美 留学归来 的,他们 的教学方 法 自
模型 素描 ( ):第一学 期每周 画 图六小时 ,两 一 法 》中说 明建筑 作 为一种科 学真正 被 国人 认可 ,而其 学分 ,一年级下学期必修 ,描写建筑装 饰模 型 ; 模型素 描 ( ):第 二学 期每周 画 图六 小时 ,两 二 北大学 这两个 中 国最早 的大 学建筑 系 中 ,担任设 计课 学分 ,二年级上学期必修 ,描写半身模 型 ; 模型 素描 ( ):第 三学 期每周 画 图六 小时 ,两 三 水彩 画 ( ):第 一学期 每周 画图Z/, ( 一 J ' 时 画三 水彩 画 ( ):二 年 级下 学期 必 修 ,续 前 写生 画 二
维普资讯
中国近代 以来 建筑教 育的艺术课程 比重探 究
Ar t CouresP opori cht s r t on ofAr i ect r du u e E cat i i Chi i on n na snce M oder i es n Tm
古今 中外,建筑就是技 术和艺术

建 筑教育最 初在 以 巴黎 美术 学院所 引领 的艺术 院 这一 套 做 法 。 曾经 在 中大 和 东大 两 校就 读 的 张铺 先 两校 的建筑 系虽然 在工学 院内 ,但艺术 校 中开展 ,1 世纪 初 ,技术 型 的建筑教 育倾 向也成 为 生评议说 : “ 9 课 居重 要地 位 ,有多 半在艺 术系讲 授 ,学生 ̄ t 大部 fB ]
表 )。 门主 修的专 业基础课 程 ,学生在 校期 间的美术 基础课 帅 、强调设计能力 ( 1
是培 养学 生艺术修 养和建 筑设计 表现能 力不可 或缺 的 起点 或平 台 ,更是 培养建 筑师创 造性思 维方式 的重要
手段 。

中央大学建筑工程 系艺术课 目: 建筑 初则及 建筑 画 :每周 讲授 一小时 画五小 时 , 学期 两学分 ,一年 级必修 。讲授 建筑 工程大 意及练 习绘 画 ,会 画建 筑上 之各种 装饰及 详 图 ,会希腊 罗马 之柱头及字体之练 习。 徒手 画 :每 周画 图六小 时 ,一 学期两 学分 ,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