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3.客观规律与意 识的能动作用 考情:(全国卷3 年3考 ★★★☆☆) 考点:①尊重 客观规律与发 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 ②一切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复习 纲要
提纲 挈领
1.从内容上看,意识的能动作用、客 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年高考 的重点,物质决定意识考查较少 2.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主要是 考向分析 以大量的选择题为主,往往以漫画、 古诗文、名人名言以及热点材料为考 查背景 2点表 意识的能动 1个基本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 现 作用 3个方法论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 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重视意 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
材料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 对 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时 期 改革开放时 期
重要成果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 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 的胜利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了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
意识内容的变化意味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非反映方 式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 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充分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C
[训练 1]
(2014· 福建卷· 节选)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
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 泉, 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断为国与 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破题思路】 第一步, 提取题干中心意思。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 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 化交流的增多, 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 容。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必修四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课件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必修四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课件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综合提升
网络梳理
前挂后联
1.全面把握生活与哲学的内在结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哲学可分成四大部分内容,即唯物论、辩证法、认 识论与唯物史观。唯物论介绍的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辩证法说的 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认识论则是主要介绍认识的发展问题,唯物史 观研究的是社会的基本问题。 (2)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两者又可以再分,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 义,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的总体结构如下图:
2.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唯物论常用的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
发展;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
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典例精析
微专题13
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

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
的目的。(3分)
规范体验 学生答卷1
阅读点评:卷面凌乱、先失印象分
学生答卷2
阅读点评:不分要点、阅卷困难
学生答卷3

人教版2018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4

人教版2018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4

考点 2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 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产生 过程看 从基本构 成要素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中劳动 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 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 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
-10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2)静止及其特点: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 的一种特 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 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 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 行某种特殊的运动。静止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和相对的 。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与相对静止 的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 存在。 (4)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方法论:坚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同 时也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 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 诡辩论。
-12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 办 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易错提示(1)规律性现象不等于规律。水往低处流等现象,看得见、 摸得着,属于规律性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才是本质和规律。 (2)规律不等于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 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 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3)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改造”“消灭”“创造”规律等说法都是错 误的。 (4)规律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事物自身属性的变化和运动变 化发展,事物运动的规律也是变化的。

2018高考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整合

2018高考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
归纳一
归纳二
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重视意识 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真理的相关知识 (1)真理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 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归纳一
归纳二
3.意识的作用 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表现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 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 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归纳一
归纳二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和人的关系)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2)人在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 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 福人类。 (3)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期末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期末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 区别: • ①定义不同 ②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 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 联系: •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运动包含相对静止)。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 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是相对主义和诡 辩论 •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1、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去冬今春以来,遭遇了百年 未遇的旱灾,百姓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牲畜饮水受到严重 威胁。据专家分析,自2009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 海水异常偏暖,从而引发大气环流异常,使北方冷空气难以 南下影响云南等地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较弱,致 使水汽供应不足,云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 气候形成了云贵等地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另外,这几个 省区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大力种植了对土壤的水分和肥料 养分需求极大的速生桉树,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的生态林遭到 了大规模的破坏。对这次旱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有关部门多次下拨抗旱救灾资金,派出工作组指导抗旱。面 对灾情,全国干部群众积极抗旱,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 初步成效
• 6、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 (注意:颠倒了二者) •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 正确: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 变、消灭)规律。 • 8、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 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 9、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 •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 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 • 10、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 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整合梳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整合梳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例如人在其一生的几十年中,尽管由儿童—少年—青年—中 年—老年不断变化,但由于仍是处于他本身,所以,这个人 在死亡之前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 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 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3.全面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①原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可以推动物质世界的发 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
• ②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 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 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②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 有着原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 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 是谬误。
热点透析
[热点材料]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一是老龄人口爆发式增长。 2015年60岁以上老人2.22亿,占总人口16.1%,预计2025年突 破3亿,秒针每跳动3下就新增1位老人。二是空巢、高龄老人 增多。空巢老人已超1亿,80岁以上老人2400万,尤以农村老 人问题突出。三是老人健康状况堪忧。70%以上老人患有慢 性病,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老年痴呆患者约900万。四 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与少子化交织。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 件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 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易错易混
1. (2015 江苏政治,24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辨析: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2.“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辨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绝对的。 辨析: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4.静止就是没有运动变化的状态。 辨析: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年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1.哲学的 物质概念
2.哲学的 运动概念
考纲展示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 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高频考点
1个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对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 静止。 2个特征:规律的客观 性、普遍性。 4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 规律。
固有的规律。没有 规律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夯实基础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 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违背规律 。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条件 和 形式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核心考点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4-
文化哲学辨析评论(析)类主观题解法 一、考法揭秘 文化哲学辨析评论(析)类试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考主观题的题 型。辨析题的题型由辨和析两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有辨有析,辨 析结合。辨是指辨别判断,析是指对判断的分析说明。这类试题一 般提供一定的情境材料,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情境材料反映的现 象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旨在考查综合能力。常见设问有 “如何认识”“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 象”“如何看待问题”“如何评价问题”“对观点赞成还是反对, 并阐释理由”等形式。 按照高考呈现的考查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两种典型类型:①正反选择 性评论类——对情境材料提供的某一观点,进行正反两种态度(赞 同或不赞同)的选择性论证。②观点评析类——对“某一观点”运 用某个哲学观点加以评析(辨析或简评)。
-6-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
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答题规范]
表明态度 说明理由
(观点) 哲学原理 分析材料
赞同
整体和部 分的关 系、量变 与质变的 关系
人们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
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量的积累产生了“众” 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变得更强大。(或者:互联 网将众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分散 的部分有序聚集为整体,促进了整体功能的 优化等)
-1-
热点素材
考点对接
2015 年 10 月 5 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词称,“屠呦呦通
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屠呦呦因 ①实践是认识
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 的基础,实践决
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①。屠呦呦是第一 定认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复习课(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复习课(共20张PPT)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 规律
1、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 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四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滴水石川→低等动物应激感应特性→高等动物的心理活动
所以,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 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人的意识是劳动和社会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上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上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目的强调认识回到实践中,服务实践
①正确认识、科学理论→促进
②错误→阻碍
5、实践与认识的辩证 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①重视实践的作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②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
七 真理
1、含义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反映。
2、特征
(1)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 (2)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具体的 :相对于特定过程而言,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七 真理
1、含义 2、特征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区别 :含义不同,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2)联系 :①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七 真理
1、含义 2、特征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4、三个统一

2018版高考政治(全国I卷)第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 课时1

2018版高考政治(全国I卷)第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 课时1

人的意识 客观实在 物质的 客观物质性 社会 固有的根本属性 承担者 无条件 有条件 永恒 暂时
人的意志 创造
固有的规律 客观规律 利用
主干整合 自主复习 互动探究 深度剖析 易错矫正 清除盲点 热点链接 信息解剖
核心提示 1.一个特性:客观实在性。 2.两对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四个概念: 物质、运动、静止、规律。 必背术语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 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 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 2015· 江苏卷,24)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

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条件为转移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 ④要在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主干整合 自主复习
互动探究 深度剖析
非选择题考查为主。
注:数字代表近5年全国高考考次。 2.备考方向: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分析 命题指数:选择题★☆☆☆☆;非选 说明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尊重客观规律
择题☆☆☆☆☆
的依据。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
制改革说明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尊重 社会发展规律的必要性。
主干整合 自主复习 互动探究 深度剖析 易错矫正 清除盲点 热点链接 信息解剖
联系
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否

2018高考政治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课件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2-4微专题“探究类

2018高考政治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课件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2-4微专题“探究类

【呼唤雷锋精神的弘扬】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无数 个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在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 发展添砖加瓦,但愿我们学雷锋不要停留在3月5日“学雷锋 日”,不要停留在一阵风一阵雨的各式活动上,更不要让世人 发出“把异乡出现的‘洋雷锋’找回来”的感叹! (1)该班学生探究的主题蕴含了哪一个唯物论的道理?材料 中雷锋的成长足迹对你有何辩证法启示? (2)请选择一个你所支持的观点,并进行文化论证。
答案:(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农民进 城务工就业一方面对城镇化、工业化和拉动市场有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也会给城市带来压力、冲击等问题。同学甲和同学乙 都只看到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②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农民进城务 工就业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 同学丙的观点不能正确对待矛盾,不能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从总体上 看,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呈现良性互动。另外,他还介绍,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办法》在四季度出台。两个办法的出台,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农 民工的重视。某校高三(2)班学生在政治课上围绕“农民工”问 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都踊跃发言。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才能“扶得 起老人”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合理建议。
解析:第(1)问是对经济、文化生活知识的考查,第(2)问是 对政治生活知识的考查,结合探究类问题解题模式分析即可。
答案:(1)①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诱发 拜金主义等思想。但是,不能把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都归 结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诚实守信是现 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 一些新观念正在不断丰富着民众的精神世界,促进了社会的全 面进步。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共2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共21张PPT)

22“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
行。”这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①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中包含静止,静止中包含运动
③物质世界是运动和规律的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 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了 A. 运动是永恒的和相对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 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 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唯物 25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论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唯物 论 27 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代替人类的许多 体力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对此, 有人认为机器人终将产生意识,全面超越人类.这一观 点( ) A.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错误,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错误,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PPT课件(8份) 人教课标版2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PPT课件(8份) 人教课标版2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意识的能动作用
基础巩固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目的性 。 (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____________ 主动创造性 。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疑难突破
1.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反作用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 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 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 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 形态的变化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 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从深度看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 ――→ 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 握事物的 本质 和规律 人能 够能 从跨度看 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 意 — 动地 — ――→ 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 识 认识 推测 未来 的 世界 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 能 — 从进程看 ――→ 能力的提高,正确的意识 动 正在不断增加 作 用 人能 从意识与客观 意识对改造 客观世界 ――→ 具有指导作用 够能 世界的关系看 — 动地 —从意识与人自 生理活动 改造 ――→ 意识对人体 世界 身的关系看 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从时间上看
从性质上看 从地位上看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
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命题探究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总结特色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总结特色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2.认识论哲理归纳与总结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 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
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
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 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
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
C
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 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 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 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人这样评价: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
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田家庵区庞氏家庭农场”于2013年4月24日经淮南市工 商局山南工商分局曹庵工商所申请注册登记,是淮南首 个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搞的是农业规模化、 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但它的主要劳动力仍是家庭
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可以方便农场经营决策,提高效
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技法训练】 (2017·江西模拟)漫画《手机“低头 党”的那些事》,有人这样解读, “低头党”整天刷微博留意粉丝的数 量,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关注,渴望在虚拟世界 得到关注的表现,是想在手机的世界里,找回生活中 没有的成功感。这表明( )
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②人们不可能摆脱对现代科技的依赖 ③实践活动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④人的价值主要是看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低头党”渴望在虚拟世界得到关注, ①正确说明了“低头党”行为蕴含的哲理;②否定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表述错误;人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 注,③正确说明了原因,入选;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 为社会、为人民所作的贡献,④错误。
编后语
听课不仅要动脑,还要动口。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这对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 表达能力,以及考试时回答主观题很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上课的动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1)仔细揣摩漫画的内涵或寓意。要综合画中的各个要 素进行思考,把握其褒扬、倡导或讽刺、批判的是什 么思想或行为,明确其实质。 (2)明确题干的指向性。漫画类选择题的题干结尾的关 键词一定要认真对待,选择要求不同,对题肢的取舍 标准就不同。
(3)认真辨清题肢,不能单纯看题肢是否正确,关键是 看题肢是否符合题意和选择要求。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
联系?”,并先在头脑中理一理思路,想好回答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老师对你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讲解,指出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标准答案时 你一定要仔细听讲,从中发现哪些是应当记住和掌握的。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优化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优化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高考四川卷,T6)观察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
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们实践水平的
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答漫画型选择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审题 解答漫画型选择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漫画,这是 解答好漫画型选择题的前提条件;二是读懂寓意(即审题),这 是解答好漫画型选择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 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型选择题的基础。
1. (高考广东卷,T35)右图漫画(作者:彭长征)蕴涵的哲学道理 是,在认识事物时( )
A.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 B.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D.认识结果的差异受主体认识方法的影响
解析:选 B。本题以漫画为背景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 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漫画相关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漫 画主旨。漫画反映的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苹果,得到 的结论是不同的,这说明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不 同,故 B 项符合题意。漫画中的两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看待事物,并没有否认事物的客观性,A 项排除;真理性认识 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并不一定 同客观相符合,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故 C 项排除;漫画中 的两个人认识结果的差异是因立场不同形成的,而不是因主体 认识方法的不同形成的,故 D 项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仔细揣摩漫画的内涵或寓意。要综合画中的各个要 素进行思考,把握其褒扬、倡导或讽刺、批判的是什 么思想或行为,明确其实质。 (2)明确题干的指向性。漫画类选择题的题干结尾的关 键词一定要认真对待,选择要求不同,对题肢的取舍 标准就不同。
(3)认真辨清题肢,不能单纯看题肢是否正确,关键是 看题肢是否符合题意和选择要求。
B
入选
是复杂的,该人没有全面反映客观事物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C 得出水没多深的结论,也是经过调查研 排除 究的
人们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或者间接实践获
D 得正确认识
排除
【方法技巧】 对于漫画类选择题,学生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不能准确把握漫画的内涵或实质;二是不能准确 把握题干设问的指向性;三是对题干与题肢是否存在 最直接内在联系把握不准。因此,解答此类选择题的 基本思路:
【典型案例】 (2016·浙江文综·T28)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解析】选B。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
A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排除
得出水没多深的结论,是因为客观事物
【解析】选B。“低头党”渴望在虚拟世界得到关注, ①正确说明了“低头党”行为蕴含的哲理;②否定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表述错误;人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 注,③正确说明了原因,入选;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 为社会、为人民所作的贡献,④错误。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
单元总结 必修4 第二单元
【体系构建】
【重点聚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方法和要求。其世界观依据要从两方面把握, 一是物质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二 是规律观(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具有主观能动 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认 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由实践出发探 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 践),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2019/8/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6
thank
you!
2019/8/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技法训练】 (2017·江西模拟)漫画《手机“低头 党”的那些事》,有人这样解读, “低头党”整天刷微博留意粉丝的数 量,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关注,渴望在虚拟世界 得到关注的表现,是想在手机的世界里,找回生活中 没有的成功感。这表明( )
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②人们不可能摆脱对现代科技的依赖 ③实践活动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④人的价值主要是看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漫画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漫画类选择题一般是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或者采用 图文结合的形式,漫画和背景材料相互补充说明,题 干以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要求从备选题肢中作出选 择。漫画一般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用以讽刺现实生
活中的某些不良现象或错误做法,用以说明深刻道理。 此类题一般难度较大,思想性、教育性较强,对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