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1、货殖列传:《史记》中的一章,讲述司马迁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
2、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出版的,至今仍是经济地理学重要文献之一。
3、规范性分析:从经济区位选定的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4、实证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20、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律-科林.克拉克、库兹涅茨法则
21、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类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互相联系所产生的影响。P192
22、综合经济区按空间尺度可以经一部分为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和基层经济区。
6、市场原则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有:增长及理论-佩鲁、中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创新与扩散理论-、孵化理论
7、人类面临的困难——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8、区域经济发展决策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
9、区位理论……他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16、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17、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18、增长极:是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
19、支配效应: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2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2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自身增长极自身增长。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3)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3)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节约经济:即经济活动因选择合适的区位、合理调配资源和要素而节约运费、减少相应的劳务支出和管理费用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
规模经济,即经济活动因区位优势、合理集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而引起规模增大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关键词杜能圈: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后称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种蔬菜、生产牛奶第二圈——林业圈。
供应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农业和畜牧业合理轮作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谷物--牧草--休耕第六圈——畜牧业圈。
放牧或种植牧草。
第六圈以外是荒地。
工业区位论:它是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
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那么--运输区位法那么、劳动区位法那么和集聚或分散法那么。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根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托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
在此根底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廖什景观:将市场网络按照经济法那么排列,所形成的具有等级序列的空间分布称为经济景观。
在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均质的情况下,经济景观有规律地扩展,形成三角形、聚落和城市分布、六边形市场区形。
一般区位论:俄林认为杜能和韦伯的古典区位论是孤立的微观理论,而把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结合,这就把贸易理论看成区位论的一局部,从而成为一般的宏观理论,而后一种宏观理论即为一般区位论。
区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制度环境投资环境:投资经营者所面对的客观条件。
投资,特别是国际间的投资的效果,与投资地点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考察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投资环境,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
对欢送外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解决资金缺乏的困难,繁荣本国本地经济。
制度创新: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鼓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标准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开展和变革的创新。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P51 :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P52数(dispersion index)表示。
P51 表示交通网络的兴旺程度,常用贝塔指数〔beta index〕〔边数/顶点数〕表示。
P53连结。
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
“六大特征〞:临空指向性,技术先导性,市场速达性,产业聚集性,全球易达性,空间圈层性。
*尤其是新的交通干线的铺设,会极大增强沿线区域地理可进入性〔交通通达性〕。
***综合体,其形成与开展主要取决于自然力的作用,同时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设备等。
顾名思义这种资本不能轻易移动,往往具有更新年限和地理惯性。
* 指第三次科技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科学技术。
它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三大根底,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制品、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及光纤通讯、海洋工程等为代表。
表现出信息化、综合化、分散化、全球化和快速化等特点,具有节能化、节约原材料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知识集约化等职能特征。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P60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P61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那么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 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距离城市愈近的土地,愈有可能由农业利用转为城市利用,即愈接近城市,农业土地利用价值愈低,农业生产也愈粗放,从而使城市边缘地带的农业景观形态呈现出与杜能模式相反的现象,直到城市扩大或开展潜力终止的地带,才由此向外回复杜能模式。
5。区域空间发展与规划
“市场力量倾向于加剧地区间的不平等” A:favoured region B:backward region 起初,两区处于均衡状态,但A区由于某 种最初的 initial trigger促使它的发展 高于其它地区,从而具有某种早期优势 (初始优势 initial trigger)。
欧洲空间发展 欧洲议会空间规划部 长理事会,1999 非约束性文件 战略目标:平衡和可 持续的发展战略。
RSDP(Regional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
区域空间发展 具体的实践
四、空间规划
Spatial planning refers to the
何谓空间结构?
人类经济活动作用于一定地域范围所形成的空间 组织形式。 ——以资源开发和人群经济活动场所为载荷 的经济地域单元为中心问题的空间分异 与组织关系; ——空间实体构成的某种等级规模体系; ——各种空间实体之间存在的某种要素流的形式。
(一)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二)农村空间结构模式
(三)城乡空间结构谱图
2、应用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J.R.Bouderville)为把增长 极理论运用于法国的区域规划, 提出了所谓的“可使用的规划模 式”,表示经济增长如何发生在 极化地区(polarized regions)。
上个世纪 60-70 年代,国际上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声 称它们曾按增长极理论制定 过区域或城市发展政策。
(2) 实践原因:
具有规划倾向的国家的经济发 展绩效不佳,而具有市场倾向 或自由倾向的国家和地区发展 较快。
二 、 地 理 上 的 二 元 经 济 (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地理环境:指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四个圈层的地球表面或地球外表。
地理学(自然):它是研究地理环境本身与各要素及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产业: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经营的各个部门。
经济活动: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与秩序之下,人类为了求生存而经由劳动过程或支付适当代价以取得及利用各种生活资料的一切活动。
经济活动区位:人类经济活动所在的场所,亦理解为人类选择经济活动场所。
第二章区位条件:区位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经济地理位置:指一个国家、区域、城镇或乡村在与外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中所形成的空间关系。
距离递减规律:地理客体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其距离成反比,是经济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之一。
自然条件:又称自然环境,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
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技术条件: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和技能等。
技术创新: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技术领域根本性的对技术和经济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科学技术人口质量:综合概率,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道德觉悟。
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分工:一个地方为一个地方劳动;地域分工: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商品流通交换满足社会需要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GDP:一国一地区经济总量。
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GGDP:绿色GDPGNP:(国民收入总值)=GDP+得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外支付的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得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及其关联产业(产业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空间增长极)。
第5章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第5章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是地理学中研究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框架。
其核心是通过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相互关系来揭示地理系统的结构和演化规律。
本文将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区域、空间结构、空间分异等。
区域是指具有一定地理范围和相对封闭性的空间单元,可以是城市、国家、地区等。
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包括各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空间分异是指区域内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差异性或多样性,可以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集聚性等方面。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
扩散机制的类型:
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 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从集聚地区越 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按照城市等级体系 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在区域空间 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强度不一。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 在一定的惯性,都有一定有限度。集聚超过 一定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 集聚的进一步进行。反之亦然。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 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点、线、网络和域 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 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空间结构就 是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 一起构成的。
(一)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
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 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 点,城市等。 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 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一) 区位指向
概念: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 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 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其 区位指向的制约,表现出点状、线状、面状分布 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就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构 成要素。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1)点的形成:资源、区位促成点的发展。 (2)增长极形成:点进一步发展形成增长极。 (3)极化作用:资源和要素向增长极集聚。 (4)极核式空间结构形成:增长极 腹地 (5)空间特征: 原始均衡(低水平均衡) 非均衡
区域经济 第六章 区域空间结构的开发模式
三、网络开发模式(是点轴开发模式的延续) (一)网络开发模式概述 在经历较长时期的增长极开发和点轴开发阶段形成的 发达地区,一般经济发达。但伴随日积月累,形成潜在 的衰退因素。因此,要对原有大城市集聚区进行整治地 同时,又要全面开发新区,新区的开发,一般也是采取 点轴开发的形式,而不是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 断交织,将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二)网络开发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力 发达地区之所以采取网络开发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 驱使因素。 第一,缩小地区差异。 第二,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
第六章 区域空间结构 的开发模式
6.1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人们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范围。这些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以点、线、面三 种空间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三种空间形式是研究区域 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点状要素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经济活动内聚力的作用而产 生的极化作用,使经济活动向区域的经济中心集中, 这样的中心被称作点。点是组成线和面的基本元素。 点状区域一般都是发展条件较好且较早地发展成城市 的地方。点的主要特征包括:
(三)增长极开发模式的区域选择 增长极开发模式通常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四)增长极开发模式在中国的适用区域 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环境条件及资源优势,选择适合本区发 展的增长极类型,是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和贫困山区在进行区域 经济开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1、城市依托型增长极 2、资源综合开发型增长极 3、外向型增长极。 二、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开发模式的延伸) (一)点轴开发模式的形成 工业点(增长极)逐渐增多,在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的 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式的交通通信线路将这些工业点联系起 来,这些线路就构成了轴线。这些轴线首先是为工业点服务而产 生的,但它一经形成,就对人口和产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吸引 企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工业点,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此即点轴开发模式。
第10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理论依据 • 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 水平相关 • 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 大区间、省区间的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 点进行重点发展。
(一)点轴开发主要内容
①确定位置、资源好的交通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
②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 ③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
(二)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
水平较高的地带。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有保证 的地带。
2、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考虑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重点发展的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
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考虑城镇的发展规模。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选择规模较大的城市;而在经 济较落后的地区,往往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镇。
考虑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应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相适宜的距离 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
理论反思: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 就业机会。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 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内涵
三、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离散形 聚集形 扩散形 均衡性
2016—2017忻州师范学院《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1.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经济地理学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区域尺度从最初的微观,转换到中观、宏观。
①20世纪上半叶,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加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③20世纪50年代以后,与区域科学相比,该类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④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区域尺度的研究日益升温。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从单体企业区位,到多分部企业区位,再到跨国企业、全国企业区位,企业组织的尺度在不断变化着。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从规范分析到实证主义,到行为主义分析,再到结构主义、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的思维方法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区位:某事物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人类活动所占区域的理论6.在选择工业区位时的主要的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7.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区位因子分为运费、劳动力和集聚、分散因子。
8.区位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2.市场环境3.产业环境4.政策环境(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要素)9.定价制度a.距离比例运价:距离增加一倍,则运费增加一倍,一般现实中不采用这种定价制度;b.区段运价:目前很多交通部门采用的定价制度,区段内运价相同,公车地铁,经济活动在各运价区段的端点最为有利;c.远距离递减运价:为许多卡车、铁路、船舶、航空交通采用的定价制度。
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经济意义-模式与演变-发展机制)
➢ 区位指向
含义
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位指向的制约而布局,构成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态
类型 自然条件和资源指向(农业、矿业);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 能源动力指向(火力发电、冶金);劳动力指向(廉价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 市场指向(服务业、食品饮料业);运输指向(物流、鲜活产品、精密仪器等)
• 工业化在优势地区聚集 • 形成城市增长极和农村
的腹地 • 经济不平衡加剧
扩散、三元结构 形成阶段
• 城市向周边扩散 • 形成城乡边缘区 • 从而形成核心——城
乡 边 缘 区 —— 外 围 三 元经济结构
区域空间一体化
•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基 本消失
• 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 心和骨架,实现地域 结构的均衡一体化
目录
CONTENTS
区域空间结构
01 基本要素 02 经济意义 03 模式及演变 04 发展机制
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
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为什么要研究区域空间结构
• 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 实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 • 最大限度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 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加速集聚进程
扩散: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集聚的主要方式
扩散的主要方式
集聚机制的形成
•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 经济活动对聚集经济的追求
• 高水平稳定平衡
两种重要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3.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P10):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3.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是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
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2.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3.中心性: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4.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1.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9.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0.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0.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四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②下过渡区: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 下发展状态。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 的水平,其向下衰落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 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种成长机 制的传递,放弃原有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 系不紧密。
• (2)资源前沿区/资源边疆区:一般地处边远, 但拥有丰富的资源,有开发的条件。此区域有资 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有发展的潜力,可能出现 新的增长势头,同时在这里有新聚落,新城镇形 成的可能。资源前沿区可能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核 心区域
•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 步率
• 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比 较强的竞争能力。
•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 成。(例子。P227)
•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 品市场却十分宽广。
•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使用劳动力多、 利税大、带动性强
• 根据佩鲁克思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 动型产业,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 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 献。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 一、概念 • 1.由来 •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
鲁克斯提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区,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 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 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 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切的地理位置。增 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第三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开发理论 • 1.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
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建设 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 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建 设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货殖列传”: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述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
(10)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bL k C1-k式中: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
从上述生产函数中,可见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
产出也取决于b的大小,b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连结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
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β= —— E/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Ai = ∑Dij i =1, 2, 3, ... , n;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
(10)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D =∑∑Dij (Dij同上式)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原料指数(M i)=局地原料重量(W m)/产品重量(W p)(03)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运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经济地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___三个阶段。
答案:2.1889年出版的___是影响至今的经济地理学重要文献。
答案:3.美国学者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不同尺度范围。
()A:对B:错答案:A4.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仅指经济环境。
()A:对B:错答案:B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是()。
A:《山海经》和《禹贡》B:《商业地理手册》和《禹贡》C:《地理学》和《商业地理手册》D:《山海经》和《地理学》答案:A6.“经济地理学”一词最早是由____提出来的()。
A:葛茨B:罗蒙诺索夫C:阿姆斯特丹D:瓦伦纽斯答案:B7.李小建所著《经济地理学》中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___、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A:经济区B:经济发展C:经济关系D:经济活动区位答案:D8.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是在研究___方面发生变化()。
A:研究方法B:区域尺度C:企业组织D:研究对象E:思维方法答案:BCE9.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包括___()。
A:通论经济地理学B:部门经济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区域经济地理学E:公司(企业)经济地理学答案:ABCDE10.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是什么?答案:第二章测试1.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是___。
答案:2.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A:错B:对答案:B3.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A:错B:对答案:B4.线性运行费通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A:错B:对答案:B5.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格变动程度不一,因此原料对区位的作用随之发生变化。
()A:对B:错答案:A6.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_竞争与_竞争()。
A:价格B:直接C:间接D:非价格答案:AD7.市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市场意识B:市场竞争环境C:市场战略D:市场特征E:市场规模F:市场秩序答案:ABCDEF8.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考试要点
一、1、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的。
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经济地理的重点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一种观点主张“效率至上”;第二种观点为威廉的倒“U”形曲线;第三种观点则侧重于公平)至于公平与效率之间应该如何靠近公平,应该采取民主原则来确定。
二、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1.区为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为主体,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为主体。
2.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为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由韦伯提出,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某地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包括经济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费运费因子)收入因子}和非经济因子。
3.生产三要素:自然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劳动力、资本。
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4.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费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
5.交通三要素:交通网、交通流、“地域”。
6.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战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胡佛研究成果—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适合远途运输。
7.交通网连接度:用贝塔指数来计算,贝塔=E/V(其中E表示边,V表示点,贝塔越小越好)8.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详解
增长级的空间影响方式
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极化方式涉及: 极化波及的范围,单、多极吸引方式,极化现象的地 域空间形态等内容。其中,后者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 心内容。可分为三种形式:
(a)向心式极化
①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 过程; ②等级式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 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 极化; ③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 中心向外做波状圈层式展开。
(a)均匀分布状态
(b)点轴形成
B A E B C A D B F C A D F
E
点轴 渐 进 扩 散 示 意 图
(c)轴线形成
(d)轴线形成
d.这种模式不断演变下去,整个区域将发展成不同等级 城镇和发展轴线的“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
如何在规划中运用该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轴开发模式认为,区域内各城镇是成等级系 统的;而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若干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 有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区域规划时重在分析和确定“点”和“轴” 的位置与等级。具体的步骤是:
• 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 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如何解释该理论模式?
陆大道认为,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是在大量的地区发展经验 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普遍规律。该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a.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生产 力是均匀分布的; b.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 优越的地方首先出现工矿居民点 和城镇,且建设了交通线,以满 足社经联系的需要;同时集聚效 益使地方中心城镇有更多的经济 企业和社会团体;连接城镇的交 通沿线变成了交通线、能源供应 线、通讯线、供气、供水等线状 基础设施束。 C.在沿线及城镇周围,必然出现 新的集聚点;而那些发展好的城 市会成为更大的集聚点,其之间 的线状基础设施也更完善,新集 聚点变成次级经济中心,并延伸 出次级发展轴,构成中心和轴线 系统。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2、边缘区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 ,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或强化原有的较低能源的 小核心区,最终形成与原有高层级核心区相连接的“ 城市群体”
二、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结构模型
• 2.“借鸡生蛋”。 新增长中心完全有可能利用原增 长中心的资金和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保持较高的发展 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原增长中心,改变现有的经 济实力的布局。
• 3.“创造性破坏”。新技术的逐渐改进和日臻完善, 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最终赶上并超越领先者。
(三)新增长点向新增长中心的转移
• 1.选择新增长点的条件(亚中心成长起来条件) • 第一,亚中心区必须要比原有的经济中心具有更强的比
传统城镇、工业卫星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
新城
卫星城
传统市镇
目的
疏解城市中心人口、吸 疏解中心城市工业和人 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农
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口压力
村城镇化的承载地
区位
独立于中心城区,与中心 城区有永久性的绿地分
隔
处于大城市远郊区
分布零散
功能
人口和就业岗位相对平
衡,具有居住、就业和购 物等城市功能
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城—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与空间结构
• 区域经济空间的运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分化、组合 、聚集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
地域空间的表现;也是它们之间的劳动力流、物质流 、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等传输的动态的过程。区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文化转向: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而这些制度和社会文化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
逆杜能圈:现在城市周围不仅有农业利用的土地,同时也有夹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的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既所谓的“逆杜能圈”。
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的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简答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的区位影响①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
②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和规模。
(2)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①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
②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③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
④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地位的判别陆玉麒董平2012-8-14 11:14:00 来源:《区域与城市经济》2012年第1期摘要:从发生学角度试图证明,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由区位论、双核论、海港论3大理论所组成,分别基于内生型、过渡型、外源型的区域发展背景。
具体而言,均质平原是上述3个理论共同的假设条件,其实也是所有区域空间结构模型提炼的必要条件,但充分条件则各不相同。
区域发展过程的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及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
由此,至少从发生学角度而言,这3个理论模型构成了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理论地位也得以科学地确立。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区位论,双核论,海港论自古典区位论提出、开创地理学中的四大学派之一的空间学派以来,古典区位论尤其是中心地学说一直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原因在于,中心地学说以均质平原为假设条件,从空间角度构建起了地理学的理想模型,并从演绎角度进一步推导出了六边形的空间结构体系。
其它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也不同程度地加进了区域因素,可以看作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中心地理论(加进区域因素后)的修正。
但区域因素加进以后,该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会不会由量变到质变,以至于最后不能被中心地学说所包容?通过对塔夫和万斯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从发生学的角度得出结论: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1 塔夫模式与万斯模式及其启示对现有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表明,塔夫的海港空间作用模式的地位和意义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应该说,通过对万斯模式的深入分析重新认识了塔夫模式的价值所在。
1.1塔夫的海港空间作用模式1963年,Edward Taaffe,Richard Morrill和Peter Gould等人根据加纳和尼日利亚的资料,提出了一个表示发展中国家以海港和铁路系统的扩展为主导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该模式分为以下6个阶段:①由殖民者占领时在沿海地区出现的分散的居民点和小港口组成。
虽然这些居民点发挥着贸易职能,但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它们的腹地非常有限,除传统的捕鱼业和偶尔出现的商船贸易外,这些居民点之间很少有相互联系。
②伴随着贯穿内地铁路的缓慢伸展,在内地矿区形成比较重要的居民点。
这些贯穿内地的铁路往往以条件最好的港口作为起点。
③交汇于主要港口和内地中心的铁路支线有了显著发展,相当数量的居民点在通往内地的铁路支线上出现。
④在铁路的中心点上形成支线网络,主要港口、内地中心和中间居民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发生,为数众多的内地城镇相继出现。
⑤完善的内部联系开始显露出来,围绕港口、内地中心和中间节点的铁路迅速增长并逐渐联系起来。
⑥区域经济日趋发达,并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大小小的中心地由纵横交错的铁路系统联系在一起,最高等级的干线联系着更大、更重要的经济中心(图1a)。
1973年,郝莱(Hoyle)在对东非进行非常详细的实证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东非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实证模型(图1b)。
比较而言,塔夫模型的理论性和通用性更强一些,而郝莱的模型则更符合东非的实际发展情况。
对于塔夫模型的价值,目前的认识主要限于以下2点:①这是一个以前殖民地国家为原型而提炼出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主要适合于对具有这类区域发展过程的国家或地区的解释。
②这是一个海港空间结构模型,所揭示的是发展中国家以海港和铁路系统的扩展为主导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该模型解释了一个海港城市与其周边腹地空间结构的产生与完善过程。
据此可以判断,目前海港空间结构模型仅仅限于区域空间结构的一种类型,而没有分析出塔夫模型与其它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内在有机联系。
1.2万斯模式塔夫等人所揭示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以非洲等前殖民地国家为原型,但由于美国的区域发展过程与非洲发展过程类似,塔夫以东非前殖民地国家作为原型来进行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可能并不是偶然的。
万斯模式的出现,则充分地揭示出了这种内在联系。
1970年万斯提出中心地的动力学可以用来描绘欧洲的居民地模式,但却并不适合于北美的情形。
原因在于,克里斯泰勒所提到的南德的一些地方在封建时代的中期,经济上在彼此之间是完全孤立的。
万斯认为,中心地理论过于狭隘,仅能满足于用来解释一个区域贸易模式的结构,即只解释了在区域内部顾客与货物的出售者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不能解释与区域相关联的批发贸易的情形。
万斯指出,看待殖民地的历史时,不仅仅要根据当地的贸易模式(中心地模式),还要根据长距离的贸易联系,而北美大范围的殖民地必须要根据长距离的贸易来考虑。
殖民地城市,如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查尔斯顿,同时也都是贸易城市。
在它们的内部贸易区开始扩展以前,是货物分配和聚集的可以拆分的点。
内部的商业城市继续发展为运往东海岸的海上运输资源的主要的集聚点,如芝加哥、辛辛那提、孟菲斯、明尼阿波利斯、圣路易斯、堪萨斯城、奥马哈等(图2)。
万斯模式也被称为“商人模式”,其从商业贸易角度揭示出了北美与欧洲区域空间结构不同的产生根源。
换言之,万斯揭示出了与中心地学说不同的另外一种类型的空间结构,即基于欧洲大陆隔大西洋这一主要外力影响的外源型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过程。
从图2可以看出:①欧洲呈现出比较典型的中心地体系。
原因在于,欧洲基本上都是没有受到外来力量干预的背景下发展的,属典型的内生型区域发展过程。
②北美的区域发展过程与欧洲截然不同,属外源型或殖民地型。
北美与欧洲隔大西洋相对,当欧洲殖民势力跨过大西洋时,首先登陆定居于北美的东海岸地区,以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的港口作为据点,向内地进一步推进。
③图2中的5个图式事实上演示出了外源型背景下北美地区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过程。
这是一种港口主导型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换言之,北美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与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可以由塔夫模式得到满意的解释。
正是由于北美的特殊的区域发展背景,美国学者更为关注港口城市的研究,强调港口城市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万斯(Vance)和温贝尔(Whebell)共同发现,当时的北美地理学家大都致力于探讨中心地理论的各种变体,却忽视了内生过程仅仅发挥了填充作用,塑造大局的是大西洋和圣劳伦斯河带来的外源发展,区域的外生发展是主要动力。
伯哈德特(Burgharddt)则针对北美的内陆城市,综合分析了港口城市的门户功能。
2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发生学角度的透视北美与欧洲区域发展过程的不同导致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不同,这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上的重要启发:应当从区域发展过程角度或从发生学角度来研究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不同。
2.1两种极端类型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对塔夫模式和万斯模式的深入分析引出以下问题:北美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是中心地理论的变形还是已经超出了区位论的解释范围?对于中心地体系的假设条件,一般都归结为以下几点:①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而均质分布的平原;②人口均匀分布;③人们的收入,对物资和服务的需求,以及消费方式相同;④有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和距离成正比;⑤消费者都利用最近设施,减少运费;⑥任何中心地提供的物资和服务价格相等,消费者购入的物资和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售价加运费。
上述6个条件中,核心是均质平原的假设条件。
均质平原的假定使得空间这一要素能从区域要素中剥离开来而成为独立的变量,进而构建出了以中心地学说为代表的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的空间学派。
现在看来,均质平原的假设条件虽然是中心地学说所必需的(这里称其为必要条件),但却还是不够的。
中心地体系的建立事实上还隐含有一个假定的条件,即内生型的发展环境或发展过程。
具体而言,在某一区域中,区域以外的因素对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基本不起作用。
因此,将内生型的发展过程,称为中心地学说建立的充分条件。
从模型建立过程中不予考虑外在因素影响的角度看,目前几乎所有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都可归为内生型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这样,塔夫的海港空间结构模型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与中心地学说基于不同的区域发展过程而形成,他们分别处于两个极端上,一是内生型的,一是外源型的。
换言之,在中心地体系的框架中,包容不下塔夫的海港空间结构模式。
基于均质平原背景而构建出的理想的六边形在运用于区域实证分析时,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修正。
中心地学说提出以后,这方面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以中国为例,中心地学说的检验,最早由美国学者施坚雅于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成都平原开始。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大量引进,杨吾扬、牛亚菲等人在华北平原对中心地学说进行了检验。
近年来,出现了用新技术、新手段检验中心地学说的趋势。
王心源博士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进对地观测技术机理分析与信息提取”时,基于雷达卫星图像对黄淮海平原的城镇空间结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
他依据水文、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将黄淮海平原划分为5种类型,并分析出了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式。
如果说上述区域发展过程决定了北美洲形成了与中心地学说完全不同的海港空间作用模型,那么,在欧洲大陆并不完全是中心地体系。
对此,法国著名地理学家阿·德芒戎在《法国北部与美洲的联系:商业地理概要》一文中指出:敦刻尔克、勒阿勿尔、安特卫普以及英国的一些港口城市得益于与北美洲的贸易,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
显然,这样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欧洲中心地体系的变形。
2.2过渡型区域发展过程与双核结构模式的产生根据两者不同的区域发展过程,构建出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生成研究谱系。
这个谱系至少包括3个不同的状态:即两个极端,和至少一个过渡状态。
中国就处于这一过渡状态。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与欧洲和北美都有所不同,既不是完全内生型又不完全是外源型,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型。
具体而言,中国的区域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明显的2个阶段:1840年以前,典型的内生型的区域发展过程;1840年以后,以外源型为主的区域发展过程。
中华民族的起源从区位上分析,分布于山地、丘陵近水之处。
即使中石器时代的遗址依然处于中国大陆地形的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山地、丘陵地带。
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后农耕文明的发展造就大平原的开发,夏商周得以在中原建立早期国家,其后秦朝完成了以平原农耕文明为基础的统一大业。
在平原的开发过程中,中国早期城市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上游地区,以晋南、豫北和豫东等地。
到魏、晋、南北朝以后长江流域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经济基地。
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经济水平逐渐超过了其它流域,成为全国首富的农业地区。
长江水运网包括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如赣江、湘江、汉水,以及郁水(今珠江水系)和大运河的水运网也共同构成了中国南方及东部发达的水运系统,将众多的城市联结在一起。
1840年以前,内生型区域发展的特点非常典型,唐末即形成的以沿运河和沿长江两条城市发展轴线为核心的中国城市体系地域空间结构,一直维持不变;从元朝开始虽然海运线路逐步成为中国南北部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通道,但东部沿海地带的海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北而南虽发展了一些河口港城市,但沿海地带的开发仍处于孤岛式开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