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_李萍

合集下载

学术论文摘要的可协商性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硕士论文与期刊论文摘

学术论文摘要的可协商性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硕士论文与期刊论文摘

学术论文摘要的可协商性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硕士论文与期刊论文摘要对比研究潘春雷(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摘要:本文根据Martin提出的可协商性概念,自建语料库,从语气、情态和评价性语言三个方面,对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摘要的可协商性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硕士论文作者在摘要中表现出更愿意呈现自我,更愿意选择表示肯定的情态词来强化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的表达也更直接。

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探讨了造成两类论文摘要差异的原因,并从语类的角度对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学术论文摘要;可协商性;语气;情态;评价性词汇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891(2019)03-046-061-引言论文摘要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然而,论文摘要又是独立于论文正文的一种特定的语类。

根据Martin(1993)的语类理论,论文摘要的功能是宣扬、推介论文,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论文为读者所接受的范围和程度。

由于篇幅的限制,论文摘要要求作者用简洁明了的手法呈现论点,并为相应学科的读者所接受。

从这个角度来讲,论文摘要是特定的机构语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Gillaerts&Van de Velde,2010),具有特定的人际特征。

早期语言学界主要从宏观结构的角度对论文摘要的语类特征进行研究(Bhatia,1993;Lores, 2004;Lau,2004),认为摘要是一种高度规约性的语类。

Swales(1990)提出论文摘要的语步特征对研究者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很长时间内,语步结构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主要内容(Dahl, 2004;Samraj,2005;鞠玉梅,2004;葛冬梅杨瑞英,2005;肖忠华曹雁,2013),但对语言特征的研究并不多见(Gillaerts&Van de Felde,2010;于丽,2010;王莉,2014)。

自从研究者们意识到论文摘要的人际特性之后,他们开始关注论文摘要的交际目的,因此,评价、立场、介入等语言资源得到了广泛关注(Hyland,2000;Stotesbury,2003;Pho,2008;Jiang&Hyland, 2017)o从研究语料的角度来看,不少研究关注不同学科的论文摘要的差异(Melander等,1997; Samraj,2005;Pho,2008)…英语论文摘要的跨语言差异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Van Bonn& Swales,2007;Xiao&Cao,2010;鞠玉梅,2004;李晓红,2017),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论文摘要受写作者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以及母语非英语作者撰写论文摘要的困难。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文体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文体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文体研究李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35)摘要: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飞速发展,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文体学的重要研究方式,利用语料库分析的方法对文体进行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

作者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二十一篇相关论文的梳理,介绍了语料库文体学的历史演进,发展状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探讨该领域目前尚存在的不足,旨在发掘语料库对于文体研究的贡献以及语料库文体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语料库;文体学;语料库文体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24-0205-021概述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飞速发展,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文体学的重要研究方式,利用语料库分析的方法对文体进行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文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作者通过对语料库和文体学的检索共找到二十一篇相关论文。

通过对这二十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归纳和整理,综述了语料库文体学的历史演进,发展状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探讨该领域目前尚存在的不足,旨在发掘语料库对于文体研究的贡献以及语料库文体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2语料库文体学的由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Francis和Kucera开始设计建设第一代大型电子语料库(Brown)至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已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

语料库语言学包含两层含义:1)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语料库语言学不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而仅仅反映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2)依据语料库所反映出来的语言事实对现行语言学理论进行批判,提出新的观点或理论。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计算机化以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语料库主要词典编撰、语法研究、教学以及方言调查。

3硕士学位论文对语料库文体学的研究本文对中国期刊网的二十一篇硕士论文进行归纳发现这些论文大致可以分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基于数据库的文学类文体研究;2)基于数据库的非文学文体研究。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学术语篇摘要中元话语汉译英研究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学术语篇摘要中元话语汉译英研究

形式 多样 。译文 中的一些长句 , 无论 其子句前后关 系如何 , 译 者 都 以关联 词 a n d 连接 。与对应原生汉语相 比, 翻译文本 中的过渡 语也 显著多用 。如前所述 , 英语 的关 联词外显 , 而汉语 的连贯却 内隐 , 包含在 意义 之 中。因此 , 汉语 中过渡 语一般 会少 于英语 。 在汉译英 中 , 译者也意识到 了英汉之间连接方式 的差异 , 因此 , 在
堕 墼
No . 1 1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No v e m be r
基 于 平 行 语 料 库 的 学 术 语篇 摘 要 中元 话 语 汉译 英 研 究
阮先 玉 胥 瑾
摘要 : 本文基 于平行语料 库研 究元话语在 学术语篇摘要 汉译 英中的特 点。通过 分别与汉语源语文本和原生英
要 汉译英文本 中的元话语 使用频率和分布规律 ; 比较其与汉语源
语 文本 、 英语 原生文本 的差异 , 并简要描述其翻译策略 的特征 。
2 研 究 方 法
交际元话语表 明作者关注读者是否参 与话语理解 , 并 组织语 言、 构建读者友 好型 的话语 环境 。英语是 形合语言 , 汉语是 意合 语言 , 以这 两种语 言写就的语篇必然在交际元话语的使用上存在 差异 。 由汉语 翻译 为英语 的学 术语篇则 可能受两种语言 特点 的 影响 , 从而 产生 自己的独特性 。
1 引 言
的特殊性 。
4 讨论
元话语 指语篇 中用 于协商互 动意义 的 自我投射 表达 。元话 语一方 面协 助作者表述命题 内容 , 另一方面使读者作为某一特定 语 言社 团成员参与理解过程 , 是任何话语 中都不可或缺 的语 言要 素n 。 目前 , 国 内对元话 语在 学术体裁 中的英汉对 比研 究 已有 一 定 成果 , 对不 同母语 背景的学者 的英语学术论文 中的元话语 对 比 研 究也有 一定进展 。但是基 于平行语 料库研究元话 语翻译 尚属 空 白。为了加深认识元话语在 翻译 文本 中的使用特点 , 我们 有必 要 在平行语 料库 的基础上对 其汉译英展 开深入研究 。本文 拟以 石 油学术论 文为例 , 自建小型平行语 料库展 开研究 , 侧重 翻译语 言 的微 观层面 , 结合现 有语料检索 和分析技 术 , 统 计此类论 文摘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对比分析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对比分析
2011
科研园地
No. 5
Serial No.54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 语料库对比分析
李萍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05)
摘 要:对连接词的研究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学习者英 语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现况以及与英语母语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运用连接词时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用于研究的小型学习者写作语料库 (Learner corpus of English Writing, LCEW )为作者自 建,作为对比分析的母语写作语料库为 LOCNESS 语料库,由英美学生的作文语料构成,其中美国大学生的写作语料被用作 本研究的对比语料。研究发现与母语者相比,学习者在写作中过分依赖连接词的使用,部分常用连接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 于母语者。除此之外,学习者倾向于把连接词用在句首,进一步的句例分析还发现学习者误用和错用连接词的现象。研究结 果显示现有的相关教材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过多使用、错用和误用连接词有一定的关联。作者认为合适的英语语料库可以 成为教师和学习者改进目前状况的教学资源,充分了解连接词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选择恰当的连接 词来表示语篇的连贯,最终达到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
2.2 两个语料库的确立 用于本研究的学习者语料库是笔者自建的用于特殊目 的小型写作语料库,自建语料库的目的在于研究者能够根 据研究目的、有针对性地分析学习者在使用连接词方面存 在的问题。目前国内能供研究者使用的学习者语料库主要 有桂诗春、杨惠中等建立的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2003) 和文秋芳等建立的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 2008)。这些大型的语料库对于了解中国学习者普遍存在的 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建库语料只能限制在某段时间, 某个学习群体,对于特定的研究目的,不同群体学习者存在 的问题也是不同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中国是大学英语 教学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往 往反映了学习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客观地了解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这个群体使用连接词的现状,笔者选择 了任教的某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作 文作为研究语料,自建了学习者写作语料库(Learner Corpus of English Writing, LCEW)。笔者作为既是建库者又是研究 者的身份能够更为客观有效地调查分析学习者使用连接词 的现状。 学习者写作语料库(LCEW)由两个子库组成,:本科生 写 作 语 料 库 (Undergraduate Corpus of English Writing, UCEW) 和 研 究 生 写 作 语 料 库 (Postgraduate Corpus of English Writing, PCEW)。UCEW 语料库由 236 篇本科大学 生的英语议论文构成,词量为 38327 词次;PCEW 语料库由 258 篇研究生的英语议论文构成,词量为 54749 词次。学习 者写作语料库总词量为 93076 词次,符合现有研究的需要。 由于目前国际通用的一些大型语料库都没有专门设立大学

基于语料库的管理学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管理学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管理学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Abstract]The conclusion sec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summarizing and making the gist clear in a research article. However, genre analysis is quite rare o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 with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science being much less. This paper has conducted genre analysis o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by applying Move/Step Mode, based on the corpus of 30 conclusion sections of research articl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trying to explore the generic structure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articles in the relevant field so as to offer references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academic articles. The analysis has proposed a 4-move model macro-structure, in which “summarizing the study” plays the core and necessary p art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The study also finds that the scholars in management science tend to direct and expect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to use active voice more often. The present study enriches the genre analysis of conclusion sections in RA by confirming the previous study and proposed a new generic structure, offering som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reading and writing.[Key words]corpus, genre analysis,moves,research conclusionsI. IntroductionSince the 1980s, as the major instru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rticles (RA) has become a prevalent contextual genre and the genre analysis of RA also has received much concern. The concept of genre, which had been so prevalent in literature, sociology and rhetoric for a long time, has started assuming importance in linguistics only recently. Genre analysis as an insightful and thick description of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texts has become a powerful and useful tool to arrive at significant form-function correlations which can be utilized for a number of applied linguistic purposes, including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Bhatia, p11) The author herein takes the articl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published on two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eriodicals for the case study, in attempt of finding the involved generic standard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especially those characterize the articles in management science.An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hose to conduct genre analysis o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of the articles, because the conclusion section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that is not only about the summary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but also about 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and suggestions, thus elevating the article to a higher flight as a whole. As for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a conclusion, Yang & Allison (2003) notes that it is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by highlight ing the findings, evaluating and pointing out possible lines of future research as well assuggesting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refore, it is quite important for the learners of ESP and researchers to acquire a good writ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is section.Ⅱ. Literature ReviewAs in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Swales (1990) has defined genre as particular forms of discourse with shared “structure, style, content and intended audience,” which are used by a specific discourse community to achieve certain communicative purposes through “socio-rhetorical” activities of writing. Specific examples include lecture, cross talk etc. While Bhatia (1993,P13), another ESP scholar further described genre as a “recognizable”, “highly structured”, “conventionalized” communicative event which regularly occurs in the professional or academic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determines the genre and influences the contextual content and the language style. And RA is a certain contextual genre with its own social function and communicative purpose —exchange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semination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In fact, genre analysis has its origin in Swales’s research in RA. Swales concluded the generic features of Introduction section of RA as the CARS model.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contextual structure and thewriter’s method of writing, Swales adopted two units “Move” and “Step” to analyze the genre. Move refers to a logical categorization for the communicators’written or oral context; A Move consists of one or several Steps. Yang & Allison (2003, P370) points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Move captures the function and purpose of a segment of text at a more general level, while Step spells out more specifically the rhetorical means of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Move”. To sum up, Move is a higher level of discoursal unit performing a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purpose, while Step is a lower level of Move.On the genre analysis of the conclusion section of RA, Yang and Allison have done the research, taking the 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s the case study, and propounded a generic structure of Conclusion: Summarizing the study, Evaluating the study and Deductions from the research. They put the emphasis on comparison and correlation among, discussion and results. However, their research is a very important implication for this tentative one.Ⅲ. Methodology3.1 CorpusCorpus-based research has enjoy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status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for providing visibleand reliable evidence in the analysis of context and helping ascertain patterns of authentic language use across different academic,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settings. The author abstracted 30 research articl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from two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authoritative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 Corpus Software Wordsmith 4 and Antconc 3.2.0w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 linguistic features.3.2 Approach to analysisBased on the 3-Move generic structure concluded by Yang and Allison, the author conducted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orpus mentioned above and recorded the amount and the frequency of every move. Nowgu (1997) concluded that if the function of a text segment has an association with the linguistic clues, it is therefore a move. So the typical linguistic clues have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in indentifying the moves and steps in this study. Nowgu held that every move can capture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that share the same communicative purpos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find such features from modal verb, tense and voice in the context by the means of corpus.Ⅳ. Results and Discussion4.1 Generic structureThe material is only limited to the 30 articles chosen from the journals mentioned above at random. By dividing the moves in the articles, this research has summarized the generic structure as shown in figure 1.Fig.1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Conclusion section of RA in ManagementMoveStep1.Introducingbackground information1.Review previous study in the territory2.Describing methodology2.Summarizingthe study1.Reporting results2.Remarks on results3.Deductionfrom the study1.Recommending further research2.Drawing practical implication4.Evaluatingthe study1.Indicating significance/ advantage2.Indicating limitationsAmong the 30 articles, only 2 of them contain all the four moves and none of them cover all the steps. In the Move 1 (Introduc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occurrence accounts for 23%; as to the steps within, step 1 is much more than step 2; but because of step’s optional occurrence, the sum of the steps does not equal to the frequency of move. The authors tend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opic’s influence over the mass first at the beginning and review the previous study in the territory to foster a foundation. Take an example from the corpus: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may suggest that the parent should respect the subsidiary’s uniqueness in terms of its culture, language, currency and legisl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maintain tight control of all IS planning to ensure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arent’s business and IS strategies. This study, however, suggests that…The consequent part usually shifts to its own study to make a comparison and show its value and novelty clearly. While step 2 (describing methodology) only appears 3 times which shows that perhaps the study in management does not value methodology as the empiricaldisciplines such as Chemistry and Textile. It involves less in tangible experiment and stable formulas.According to Nwogu (1997), a move/step with an occurring rate of about 50% in the corpus is considered a stable one. In this study, the Move closest to 50%namely, the most stable Move is Move 2 as evidenced in Figure 2. Therefore, Move 2 (Summarizing the study)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compulsory move” because it occurs in all the Conclusion section and the step1 (Reporting results) is the “compulsory step”.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ove is the core part of Conclusion and functions in repor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While step2 (remarks on results) actually exist in several ways: interpreting results, account for results and even comparing results with literature. This step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n illustrating and mak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for readers.In the Move 3 (Deduction from the study), though it merely shares 12.6%, the occurrence of Step 1(recommending furthe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 the articles of management science authors tend to recommend further research topics and expect what they’ve done will be inspiration and implication for the future scholars. They usually begin with sentences like “There are a number of extensions possible to this study.”,or “Further research may involve extensions to…”.Move 4 (Evaluating the study) is just second to M2 and M1, reiterating the its significance and advantages over the previous research. Sometimes the significance and advantage is not an intentional one as described in the Introduction, but an unexpected one which can only be found i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It may occur both in the beginning and at last with the opening words like “This research has contributed towards…” or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While it’s interesting that the step 2 (indicating limitations) rarely appears in Conclusion.What merits mention is that the moves in Conclusion section don’t occur in certain order. A move sometimes may recur after another move. Likewise, in the same move, the order of steps is not fixed either. The various order of moves and steps could capture the author’s train of thought and what he tries to stress to some extent.Fig.2Frequency of occurring Move-StepMoveStepFrequencyPercentageM1: IBIS1: review previous studyS2: methodology17623%M2: SSS1: reporting resultsS2: remarks on results322042.5%M3: DSS1: further researchS2: practical implication9212.6%M4: ESS1: indicating significanceS2: indicating limitations17421.8%4.2 Linguistic featuresSwales believes that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interrel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ertain genre. The genre and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determines the language style.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n linguistic features is essential to the genre analysis of contexts.1) Modal verb. In obtaining the statistics of modal verbs, considering that every move has different sum of verbs, the author made the numberof modal verbs in every move divided by the total verbs in this part to get the frequency of modal verbs. The modal verbs under study include must, can, could, may, might and need. The word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odal verbs like “have to, used to, ought to” and “dare, will” are excluded. It is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modal verbs varies in different moves. The high density of modal verbs occurs in M1S1, M2S2,and M3S1, that is the authors’subjective description of previous and current study, remarks on the results they found and their expect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based on theirs. Some materials from the corpus are exemplified here.Due to reprisals for counter stereotypical behavior, women may be consigned to fulfill only part of their human potential…“may/might/could” are often used to reveal the existing potential problems from which the current study’s significance are introduced.Although women must enact agency to offset negative stereotypes regarding their leadership ability, doing so can result in social and economic reprisals.When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and situation in the author’s eyes, he use modal verbs to express his clear-cut opinion and attitude. Also “can” is often used as notional verb indicating “be able to” instead of showing possibility in these articles.This study, however, suggests that the delegation of that control may benefit the subsidiary. Because benefit to the subsidiary can accrue the parent,…When the author do some remarks on his study results, he chooses modal verbs to show his modesty and confidence in his study. In such case, modal verbs actually play the role of Hedging. Hyland (2005) pointed out that hedging is pragmatically helpful for the author to obtain readers’recognition and leave himself some leeway in his argument.2) Tense. Tense also varies in different moves. In the Move 1, past and perfect present are used to describe and review the previous study and the author’s methodology in his study.e.g. Although organizational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 research on specific proactive behaviors in recent decades…In the Move 2, present and perfect present are used to illustrate and comment on the study results.E.g. We have described the idea of a commons as a resource…, have shown that…, have illustrated ways in which actors have asserted ownership of intangible common resourcesIn the Move 3 and Move 4, the author tends to use present tense tostate the ded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e.g. Research on the dynamics of assertiveness has the promise of addressing some of the most basic quest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The answers presented here are certainly incomplete and quite likely wrong in small and large ways…3) V oice. Many scholars have a consensus that passive voice predominates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 &Yang’s(2005) genre analysis on Abstract has found that in the abstracts in Financial RA, active verbs are much more than passive ones. Also this study doesn’t approve the conventional judgement, because as is shown in the figure 3, in all the moves active voice is more than passive voice in frequency.Fig.3Distribution of voiceV oiceM1M2M3M4Active%75.683.867.688.1Passive%24.416.232.411.9Through the citations from corpus, it is found that “past tense + passive voice” is so preferred in these articles that 44 concordance hits are listed. Swales and Feak (1994) claimed that past tense and passivevoice are the typical linguistic features in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rticles.…the rest of the country was not similarly organized,……a tobacco company, was ostracized for releasing evidence……Grounded Theory, which was operationalised in Critical Action……ACSB-accredited schools,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Such expressions not only show that the author bears quite an objective attitude but also that the writing is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Ⅴ. ConclusionThis study has conducted a genre analysis o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of research articl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based on the corpus of 30 conclusion sections abstracted from authorita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t random. The analysis is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cro generic structures and micro linguistic features including modal verbs, tense and voice.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move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is the compulsory move in conclusions while “reporting the results” the compulsory step. Most scholars show their expectation of future research based on theirs and recommend the direction. Linguistically, the usage of modal verbs in making hedge has been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tense and voice have been studied integrated with the move and step: active verbs predominate in the articles and the move is a major influence over tense. Further research may involve extensions to the comparative genre analysis betwee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other disciplines, with more advanced corpus software. The present study enriches the research in genre analysis and offers som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for academic reading and writing.【References 】[1]Bhatia, V.K. 1993.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 Longman.\[2\] Ge Dongmei, Yang Ruiying. 2005. 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28(2).\[3\] Hyland, K. 2005.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J].Discourse Studies.\[4\] Li Ping, Josta van Rij-Heyligers. 2011.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J].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19(1), 39-44.\[5\] Liu Hui. 2011. 应用语言学英语期刊论文结论部分体裁分析[J].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34(11).\[6\] Nogw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7\] Swales, J.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8\] Swales, J. M., Feak, C. 1994.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M].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9\] Yang, R., Allison, D. 2003. 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2(4).基于语料库的管理学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摘要]结论部分在科研论文中在总结论点、阐明主旨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学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学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学分析作者:张红蕾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第12期【摘要】作为较为久远的一门学科,语料库应用于文体学的研究则是在1960年代后。

而从198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研究文学文本。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文体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或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或者用文体特征的统计数据和检索数据验证、说明读者对作品解读的合理性。

本文用《老人与海》的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分析。

【关键词】语料库;文体学;《老人与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新学科并开始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为文体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对文体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基于收集以及描述分析文体学语料,文学文体学本身是一个实证研究的学科。

文体学研究的补充方法则是语料库语言学,其通过搜集语料库的语料,然后对文本进行量化分析1。

一、语料库文体学分析案例《老人与海》简介纵观其发展过程,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有两个特点:一,对比参照语料库研究文学文本语言的显著特征,对那些学术界完整归纳出的言语以及思想表述方法进行检验,而这些被检验的理论都在语料库语言学迅速发展前被前人归纳总结出来的,此外,还要对通过直觉判断以及理性分析的文学评论进行合理验证,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老人与海》小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曾于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国内外的学者对《老人与海》研究的很多,但迄今为止未发现运用语料库文体学的方法分析该小说。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分析《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把语料库检索分析的方法运用到文体学分析的实践中。

二、基于语料库文体学研究的特征与方法(一)基于语料库外国文学研究特征1、对语言特点的把握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有关编辑和分析语料的学科”,它根据真实语言样本研究语言,尽管相关研究已经从1960年代有所开展,但是其真正广泛的发展是到20年后才开始的,此时,也已通过相关软件获得语料数据,依照亨斯顿的所言,词频、词语结构和词语搭配信息都涵盖于语料库中。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论文]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论文]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一、文章内容简介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与翻译相关的三类语料库对教学中的翻译,翻译规范性与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翻译规则产生的积极作用。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对语言及语言相关的翻译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论文包含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摘要,作者简要地介绍了《语料库与翻译研究》这篇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是前言,作者陈述了语料库语言学家在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兴起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过程中,他们没有对翻译实践研究产生重视及兴趣的原因。

第三部分作者先详细介绍了三类与翻译研究有关的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之后作者又详细介绍了英国翻译英语语料库。

第四部分作者分别从语料库和翻译实践,语料库与翻译规范,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语料库与翻译实践,语料库是研究语言意义的有力工具。

之后作者谈论了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

第五部分是结论。

翻译语料库为之后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扩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同时它还为其提供了新的工具。

最后一部分是参考文献。

二、文章评析(一)优点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内容充实,例证比较具体,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作者这样安排内容比较有说服力,也有利于支持自己的观点。

本论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新内容新道理,论文的选题和立意比较新,研究方法和内容也比较新,所以本文是一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作者敢于对学术界的既成定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

本文能够活跃学术研究的空气,调动人们的积极思维,通过商榷和论争,将问题的研究引向纵深,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翻译英语语料库是世界上第一个可比语料库。

翻译英语语料库收集的是由英美翻译家从世界其他国家语言的原著翻译成英语的文本。

通过对以上语料库的详细介绍,为我更容易理解下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语言通俗易懂有利于语料库语言学刚入门的人学习和吸收新知识。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摘要:本文以语料库作为探究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使用情况上的差异,同时也观察了不同水平学习者在这方面地表现出的差异。

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总体上过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第一人称代词复数;英语作文语料库;词频差异;口语风格迁移现象[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6-126-02代词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织部分,是表达指代含义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形式虽较为简单,但其使用方法却非常复杂。

本文通过对比语料库分析的方法,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简称CLEC)为基础,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在代词使用上的差异,侧重分析其使用频率上的异同。

1、现有研究回顾目前,国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对英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者使用代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Kuo(1999) 通过研究科技论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表明了第一人称代词的高频使用率,并指出其特定的语义指称和语篇功能,进而揭示了作者在学术社区中的角色关系。

Hyland(2005)通过对八种不同学科论文中作者身份的隐显进行研究,说明在学术论文中使用人称代词是一种高价值的修辞策略。

Petch Tyson ( 1998)发现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比母语学生在论文中更多体现作者自我身份,且这种身份的体现是频繁借助第一人称代词实现的。

现在也有很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人称代词。

李萍(2002)从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了人称代词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用功能;梁少兰等( 2006)、黄大网等( 2008)等研究了人称代词在科研文章的前言部分的使用情况; 张玫( 2009)研究了科学杂志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

2、研究设计2.1研究问题本项研究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在作文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情况是否存在差异?2)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情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情况是否有差异?2.2语料来源本研究使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两个子语料库St3和St4,分别由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组成。

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孔志敏(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是研究中心。

根据对语料库应用现状的研究,认识到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语料库的重要性。

明确语料库应用研究目的,加大对语料库设计的研究力度,该文结合语料库创建现状,以新能源科技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短语应用案例为基础,对英文摘要写作语料库应用关键点准确掌握,目的在于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水平。

关键词: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语料采集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3(b)-0215-03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of AcademicPapersKONG Zhimin(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Heilongjiang Province,154007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of academic papers is the center of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corpus,the importance of corpus in academic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is realized.Clarify the purpose of corpus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corpus 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rpus creation,this paper accurately grasps the key points of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corpus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cases of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phrases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 paper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of academic papers.Key Words:Academic papers;English abstract;Corpus;Language acquisition1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语料库应用现状语料库从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经过不断研究创新,目前取得理想应用效果。

基于语料库的材料类论文摘要体裁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材料类论文摘要体裁分析
OIOSvvSeeNrrss1ee0aa0ss9EE-nn5gg0ll3iiss9hh 海海外外英英语语
hwsy@ 2019 年 07 月 Tel:+86-551-65690811 65690812
基于语料库的材料类论文摘要体裁分析
在实际自建材料类论文的英文摘要的语料库中,时态,语 态和第一人称代词不但是相对明显的微观语言特征,而且也是 材料科研工作者容易掌握的三个特征。因此,该文对两个自建 语料库的英文摘要进行标记,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标记:时态, 语态和第一人称代词。
标记完毕后,对时态,语态和第一人称代词进行统计,得出 统计数据。具体操作为:每篇摘要的各个语步的语言特征情况 都分别统计下来,最后统计各个语步的语言特征情况在整个语 料库的总体语步中所占的比率。以此来揭示各个语步的语言
如上所述,选用五步法(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来进 行研究。对于两个语料库中选取的每一篇英文摘要进行结构 分析。记录每一篇英文摘要的结构情况,也就是语步出现的频 率,和语步出现的顺序。最后形成图表和文字分析。
这五个语步在文章中分别标记为 M1,M2,M3,M4,M5. 其中 M1 为研究背景,主要是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所存类论文语料库,以体裁分析理论为基 础,分析了中外学者在撰写材料高水平科技论文摘要时采用的 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为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总结撰写科 技论文摘要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研究背景
体裁传入语言学领域以来,涵盖了几乎各个领域。拥有同 一种体裁的往往是相同或相似的一类,例如:相声,报告等(鞠 玉梅,2004)。这一类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交际目标,因 此,具有相同的交际目标和目的的往往是同一类体裁,也就是 说,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王水莲,2001)。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和药学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和药学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研究 目的、 研究假设或 问题 的描述 , 而药 学摘 要更 强调研究 方法和研究 结果 。在微观 语言特 点方 面 , 时态、 语 态 的使用不仅 因学科 而不 同, 也 受不同语步交际功能 的影 响。
关键词 : 论文摘要 ;体裁分析 ;语步 ; 语料 库
中图分 类号 : H 0 3 0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0 9 6 2 ( 2 0 1 7 ) 0 4—0 0 8 3— 0 8
的关键 。要达 到 这个 目标 , 科研 人 员首 先必 须有 扎实 的学科基 础 和雄厚 的科研 实力 。其 次 , 科 研工 作者 还
要 有很 高 的英 语 写作 能力 。再 次 , 能够 掌握 不 同学科 的论 文 写作 规律 。不 同学科 有 不 同的写 作特 点 , 只有 用恰 当 的语 言 将 自己的研 究成 果介 绍 给本领 域 的 同行 , 才 能 为 同行 所接 受 , 并 被 广 泛地 引 用 。此 外 , 对 于
语 言学 。
基 于语 料 库 的语 言学 和药 学论 文 摘要 的体 裁 分析
2 0 1 7年 7月
( Hy l a n d , 2 0 0 4 : 7 0—7 4; S a m r  ̄, 2 0 0 5 ) 、 引言 ( S w a l e s , 1 9 9 0: 5 8 ; S a m r  ̄, 2 0 0 5) 、 结果 ( B r e t t , 1 9 9 4 ; Wi l l i a ms ,
第2 8卷第 4期
2 0 1 7年 7月
广 东外 语外 贸 大学 学报
J o u r n  ̄o f Gu a n g d o n g Un i v e  ̄i t y o f F o r e i g n S t u d i e s

基于语料库的文献综述中功能性言语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献综述中功能性言语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献综述中功能性言语的对比研究作者:洪雪娇来源:《活力》2015年第03期[摘要]功能性言语能够组织语篇、表达作者看法、预测读者态度。

本文主要研究母语为汉语者和母语为英语者撰写英语硕士论文时,在文献综述部分所使用的功能性言语策略上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有效指导英语专业学习者提高论文及其他评论性学术文章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文献综述;功能性言语;英语教学1引言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并表述观点。

在撰写英文学术论文时,中国学习者对如何恰当使用英语来介绍前人所做的研究,引证与作者观点相投或相悖的研究成果及著作观点还存在诸多疑问。

功能性言语作为组织语篇,表明交际者态度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已引起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

功能性言语是指语篇中表达概念意义之外的意义成分,即作者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信息本身的选择,还要关注如何传递信息,如何从读者的角度安排语篇结构,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

这些组织语篇,吸引读者注意力和点明作者意图的词、短语、句子能够引导读者去诠释、评价基本话语所提供的主题信息,并促使他们对主题内容做出反应。

本文试图用功能性言语理论来分析文献综述中作者是否有效引证前人的研究成果或著作观点并表述清楚本人观点态度。

2研究方法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撰写语言学方向英语硕士论文时,在文献综述部分所使用的功能性言语都有哪些?(2)是否存在差异及导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和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写作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进行比较研究。

其中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选取11篇(NSE),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选取14篇(CLE),两部分各5万字,建立小型语料库。

2.2研究步骤此语料库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词次数量过少,不能客观反映在研问题,10万字具有可操作性。

语料库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分析

语料库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分析

语料库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分析作者:李一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摘要:对语言的某种现象进行阐述,也即对这些现象进行一个对比分析的过程,这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近年来,使用语料库进行外语多领域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性,其规范度和成熟度也日趋提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将语料库方法应用于对比语言学,指出语料库方法对对比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的显著推动作用,是本文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语料库;对比语言学;应用分析语料库是现代语言学的三大研究方法之一,另外分别是内省法和诱导法。

语料库的发展,对于推动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中,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能够提供大量的原始语料,结合计算机的数字化功能,能够方便快捷的得出相应的结论。

1 语料库的定义和发展历史语料库是语言数据的集合。

语料库语言学则是以语料库为基础对真实文本中的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自然语言中的一些抽象规则,探讨某种语言及双语或多语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真实发生的语言现象得出比较可靠的分析结果的一门语言学。

一般认为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利用语料库这个新的研究手段对语言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研究;二是依据语料库所反映出来的语言事实对现行语言学理论进行批判,从而提出新的观点或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计算机出现之前,语料库研究大多手工完成,十分繁琐。

计算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出现大规模自动化语言处理模式。

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第一代计算机处理的语料库,以及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处理的语料库两个发展阶段接近50年的时间之后,进入20世纪80年代,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国家、各语种语料库的库容动辄以百万字词甚至千万字词为计。

对中国而言,语料库的发展最早的标志是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的完成。

此后,经过大约30年的努力,语料库获得了飞速进展,基本建成了一批可与国际同类语料库相当的专门语料库、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以及数量众多的各种平行语料库等。

“Besides”: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Besides”: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Besides”: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46?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Besides":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南京大学张萍东南大学周敏提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口一笔语语料库(SwECCL),国际学习者英语语料库(ICLE)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大学生英语口一笔语议论文体中besides的使用情况,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为非英语的欧洲英语学习者和操本族语的英语大学生对besides这一常用词掌握程度的差异,并比较该词在口一笔语语域的使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学习者在笔语中过度频繁使用besides,其比例高居所有学习者之首;2)本族语者用作书面语的besides义项,所有二语学习者均用于口语语体,甚至不用;本族语者主要用于口语体的besides义项,二语学习者更多地将其用在书面语体中;3)国际二语学习者在besides的掌握上总体比中国学习者更好,但犯错的类型也更多.本研究对理解中国外语学生中介语发展和外语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引言由于语料库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国内近年来基于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对国内重要外语刊物的搜索结果,相关研究论文已有20多篇.这些研究或侧重考察中国学习者对某些高频动词的掌握特点,依据语料库文本比较他们与本族语者使用上的差距(缪海燕,孙蓝,2005;濮建忠,2000);或比较不同学习者在单个常用动词上的习得差异(杨贝,2003;张淑静,2002);或考察某个词类如冠词,连接词等的用法(阎丽莉,2003;文秋芳,丁言仁, 2004;潘瑶,冯跃进,2004);或追踪中国学生的英语拼写错误(王雪文,孙蓝2004).这些研究虽说零零散散,毕竟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词汇知识的发展特点,如过度使用常用词但掌握质量较低(濮建忠,2000;刘绍龙,2002;莫青杨,孙蓝,2004),学习者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的产出中都采用了混合语体的现象(文秋芳等,2004)等.本研究试图从学习者公认的最易掌握的词汇着手,通过比较二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口一笔语语料,来分析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学习者本研究获东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基金资助. 在习得二语常用词汇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国际二语学习者是否一样,与本族语者的使用有何不同?2)二语学习者是否能够完全掌握常用词汇在不同语体(本文指口语与笔语, 下同)中的使用,即中国学习者的口一笔语语域差异与国际二语学习者,本族语者的口一笔语差异是否一致?3)从对二语词汇不同义项使用上的对比,能否验证相关研究已有的发现?即:二语学习者的书面语更接近本族语者的口语(Cobb,2002);二语学习者有书面语口语化与口语书面化倾向并存的现象(文秋芳等,2003).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从besides一词人手比较中国英语学生和国际二语学习者以及本族语者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besides不同义项的差异,试图找寻二语学习者中介语发展过程的特点.二,研究方法本文用于对比的大语料库有3个.为了能够比较不同学习者在口语和笔语中是否使用不同频率的受测二语词汇,我们又把其中两个语料库分成了四个子库,即用于比较的共有五个语料库:1.中国学生英语口一笔语语料库(SpokenandWrittenEnglishCorpusofChinese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I~amel,S,下文简称SWECCL),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建设, 包含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和笔语共约200万词.本研究选取了其中笔语部分未赋码的议论文共3059篇,构成的子语料库为WECEL,和口语部分未赋码的议论文体共1145篇,构成的子语料库为SECEL.2.国际学习者英语语料库(An InternationalCorpusofLearnerEnglish,以下简称ICLE),由比利时S.Granger于1990年创建,包含了不同语言背景的二语学习者的英语作文语料,其中议论文3112篇.为了便于对比研究,我们把所需文本提取出来重新合成为一个新的语料子库.由于ICLE中对作文的字数没有限制,且非命题作文的数量比WECCL要多(2283篇,WECCL为1346 篇),因此,虽然篇数与WECCL相近,但文章较长,考虑到文章的字数并不影响学生对besides使用的精确程度,所以我们对此语料47?3.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NationalCorpus,即BNC),其中口语约1千万词,笔语约9千万词.这是用于参照的母语语料库.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我们对BNC语料库又进行了如下处理:1)主题聚类.首先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提取出相关教育程度的议论文体裁的语料,口语和笔语分别提取,用Twinsfilemerger软件重新生成两个小型口一笔语子库SBNC和WBNC.生成结束后检查文本,保证经过处理后的文本内容与原文本一致,再检查子库的大小是否与所期望的一致.2)文本纯净化.由于用于对比的二语学习者语料库均为未赋码的生语料,而参照的母语语料库为已赋码的语料,因此我们对参照语料库进行了文本净化,用MikeScott研制的WordSmith检索工具中的TextConverter删除所有标注信息和赋码信息,检查后再存为纯文本文件.至此,本研究所需要的对比和参照语库没有作任何调整.料库已处理完毕,详见表1. 语料库名称文体长度(字节)文本学习者教育程度WECCL议论文6,240,267未赋码中国二语学习者大学1—4年级ICLE议论文12,145,904未赋码不同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大学1—4年级WBNC议论文10,059,281纯净化英语本族语者大学程度SBNC议论文7,472,199纯净化英语本族语者大学程度SECCL议论文7,067,435未赋码中国二语学习者大学1—4年级襄1语科库基本情况对比对语料库整理完毕后,我们再使用语料besides不同义项上的差异,我们依据权威词库文本分析软件WordSmithTools进行语料典列出了besides的四种类连接用法,逐条对的处理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索引行进行归类,统计,根据语料库中实际使1)使用Concord检索出各语料库中用的语料分析,总结出学习者使用besides的besides分别出现的例证;然后计算出besides其他搭配及误用情况,分析比较不同学习者在每百万词中出现的频数即标准化频数在不同语域中使用besides各义项的异同. (StandardizedFrequency)以便对比;三,结果分析2)使用Wordlist生成各语料库的词表数1.总体标准化频数比较据库;3)使用Keywords分别对比各口~笔语语料库中词汇的使用关键词差异,找出besides的出现频数对比差异;4)为了更好地对比不同学习者在掌握●表2中的实际使用频数栏为besides在各语料库中出现的实际次数,我们把它们进行了标准化.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学习者在笔语写作中使用besides的次数远远高于其在口语中的次数,使用频率居五个语料库之首;其他48?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语言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在写作时也较频繁地使学习者.相比而言,本族语者无论在笔语还是用了besides,但使用次数不及中国英语专业的口语中都表现出了较低的使用频次. WECCLSECCLICLEWBNCSBNC实际使用频数3861654l272l2标准化频数(每百万词)371.6125.4149.24.6341.075表2使用besides的总频数比较WECCLSECCLICLEWBNCSBNCWECCL1.OO149.478.3977.91.796.3SECCL01.OO0258.0659.0'ICLE001.OO641.11416.6'WBNC0001.OOO.O0SBNC000O.OO1.OO*:U.000000表3各语料库中使用besides的频率差异'2.各语料库中使用besides的频率差异显着者的负担,他们应该能够更好地掌握besides性比较的用法.事实上,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二对比besides在各个语料库中的分布情语学习者都有过度使用besides的情况,且中况,就会发现有明显的差异.在wECCL中,国学习者在使用上总体有明显的书面化倾向besides共出现了386次,而在字数比它多近(WECCL/SECCL:149.4).但从表3我们一倍的ICLE中出现了412次,WordSmith还无法看出二语学习者到底已经掌握了卡方检验后WECCL与ICLE的Keyness达besides的哪些用法,又是在哪些方面出现了78.3,显着性P值为0.000000,说明中国学过度使用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besides的不习者在笔语写作中比其他二语学习者更常用同用法作一分类,据此对不同语料库中使用besides一词来引出话题,展开讨论,这一结的实例进行归纳比较,勾勒出一幅不同学习果与表2一致.与本族语者相比较,母语为者使用besides的详细完整的图画.汉语和其他语言背景的二语学习者无论在口3.besides不同义项的使用差异语表达还是在书面写作中都明显表现出过度1)词典义项上的使用差异频繁使用besides一词的倾向,特别表现在英依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由文写作中(wECCLBNC/SBNC:977.9/J.Sinclair教授依据COBUILD英语语料库1796.3;ICLE/WBNC/SBNC:641.1/1416.6);但在口语表达中,中国学生使用的频率要比在书面语中的频率低,说明中国学习者习惯在写作中使用besides来补充未表达完整的思想,或以此作总结.有意思的是,中国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上与所有二语学习者在书面作文中使用besides并没有显着差异,而本族语者在书面和口语语料中也未显示出明显的不同.这两方面的结果表明,besides一词总体来说没有明显的书面语或口语体语域之分,即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中都可以使用.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减轻了学习主编的英语用法词典CollinsCobuildEnglishUsage第96页对besides一词的解释,我们把besides的用法归为三大类:(1)做介词用,意为"inadditiontO"或者相当于"aswellas":WhatlanguagedoyouknowbesidesArabicandEnglish?(2)做连系副词,引出一ing结构,或放句首或处句末:EducationmustSOwtheseedsofwisdom, besidesimplantingknowledgeandskills. BesidesgoingtoFrencheveningclasses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twiceaweek,shedoesyogaonWednesdays.(3)做副词,表示"除此之外,另外",相当于"aswell,inaddition,moreover,what'smore,also",可放在句末,亦可放在句间: ThiscarbelongstoSmith,andhehastwo0thersbesides.49?besides.I'mfeelingtootired. Wouldthesefiguresproveanything?Andbesides,whokeepssuchstatistics?也就是说,besides一词从词典上看可以有四种类连接:N+Prep+N,Adv+V—ing,S+adv,S+(And)+adv+S.在五个语料库中,Idon'twanttogotothecinema;学习者对这五种类连接的掌握对比见表4. WECCLSECCLlCLEWBNCSBNC词N+prep+N276.99%138%184.32%1216.8%217%典Adv+V-ingi02.5%116.6%225.28%1521%00义S+adv000010.24%1115.4%00项S+fAnd)+adv+S22157%5131%27467.6%1115%433%表4不同学习者对词典所列义项的使用差异比较N+prep+N这一义项表示除A和B之外还有C之学习者更倾向于在口语中使用besides+N, 意.besides连接名词,表并列或列举,是最表达叠加,补充之意.基本最简单的用法.但从表中可以看出,所Ad+V—ing有二语学习者无论是在El语使用还是笔语写besides的第二种用法是被用作连系副词,作中在这一义项上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远远引出V-ing从句.这一用法是中国学习者较低于本族语者在口一笔语语体中的使用频难掌握的义项之一(转引自Lorrita,2005).汉率.从本族语者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一义项语中很多时候缺乏和英语对应的后缀一ing形在口一笔语语域上没有差异,笔语中的使用式,更多情况下会直接用动词原形表达,因此频率为16.8%,El语中的使用频次为17%,中国学习者常会采用回避策略避免使用一ing非常接近.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这一义项的使形式.表4的数据显示了本族语者在笔语中用上也没有显示出太多的语域特征,相比于经常使用此类型式,而口语中的频率为0,明使用频率更低的国际二语学习者来说,中国显表现出besides+V-ing的书面语倾向. lienzyofspeculationaboutherfuture.BesidesbeingbadforMrsThatcherperso generallyandthatEastonpopulation,besidesbeingProtestant,isalsodispro ctorshipofProfessorLeonRadzinowicz.Besidescarryingoutaprogrammeofrese eredinclass.Asourr~portindicated,besidesdenotingobjectives,contentandthem&bqu0;rulesofadjudication&equo.Besidesidentifyingtheindividualswh oIcouldntteachit.1wasnervous,andbesidesnotbeingabletodoitaswell, ofsocialadjustment(Svenson,1986).BesidesopeningupandretainingchoiceoundintheStatutewhichprovidedthatbesidespayingIncomeTaxonincomepe0p antdimensionoflawalreadydiscussed:besidesregulatingbehaviourorsocialr lechoicequestions,mentionedearlier,be~desrestrictingtheextentofthesu fensibledefamations'V estwopurposesbesidessettingtherecordstraight.In tedinvariousways:andtherulesmay,besidesspecifyingthepersonswhoaret describematerialstouseineacharea,besidessuggestingactivitiesinvolving (fromWBNC)50?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相比而言,中国学习者在口语语体中比所以看出,中国学习者使用这一形式主要表达自有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了更多的一ing形式,己熟悉的生活内容,如学习,打球,上课等,这些如比书面语高出4.1个百分点,比国际二语学是课堂学习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说法,中国学习习者书面语高出1.4个百分点.但从语料中可者在口语中较频繁地使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whatkindofpart—timejobercanwedobesideserteachingsomestudents?B:,Ithing<sink>inaforeigncountrybesideslearning…ermuchmoreacknow1...er...besideser1..1earner…besideslearningEnglishformyEnglish eryMondayafternoon?B:Y es.A:Sobesidesplayingbadminton.whatelsedo andcompete<competitioned>....uhm...Besidesplayingbasketball<basketballe& gt;.se…searchmyscope<hope>.A:Er…Besidesreadingnewspapersandmagazines tudentsenteredtheuniversity...er...Besidesstudying.wemust...m...enlarg rtinmoresocialandschoolactivitiesbesidesstudying.And...heoften (fromSECCL)S+adv表4的数据非常清楚地显示出besides作为副词附在旬末是完全书面语化的使用(15.4%),本族语者几乎在口语中没有用过一次,这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语料结果一致.遗憾的是,这种笔语语体特征极强的用法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作文语料中也没有出现一例,国际二语学习者笔语语料中也仅使用了一次.可以看出,所有二语学习者对besides的这一典型副词用法并没有掌握,更谈不上是在笔语还是口语语体中运用它了.S+(And)+adv+S相比于前三个义项,besides作为句间的话语标记词表示相关话题或论证并未结束,需予以补充,这是二语学习者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国际二语学习者使用了274次,占besides总频率的67.6%;中国学习者在笔语中使用了251次,占总频率的57%;本族语者更多在口语中使用这一义项,占33%的频率,这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使用频率大体相当,说明besides的这一义项具有口语体特征的倾向,而所有二语学习者在这一项上并没有区分开语体的差异,反而更多地在书面语中使用了S+(And)+adv+S,也说明所有二语学习者在besides的知识掌握上极不平衡,一半以上的besides例证都是如下所列:them.Thiscansolvetheproblemandehbesides.Ithill1(Id0ntthinktheschoo rsity,youaremajoringinEnglish.Andbesides.Itllinkthethecompetitionin asicwhenwegoforeignlanguage.Andbesides,IthinkyouwillfeelhomesickHowcanwemakefriendswitllthem.Andbesides.Ithinkmoney…isstillvery maywritealettertoexpressyourself.Besides,paperlettersismorepersonal swillthemostimportantthingtoyou.Besides,lettersoffamouspersonareon olescentincreasedsharplytheseyears.Besides,itdoesharmtochildren'sment eenpolluted.ourwaterhasbeenworse.Besides,theforestshavebeenreduced, isattractiveallovertheworld.Besides,developingcountries.suchasC guecausesagreatpanicintheworld.Besidesitsspreadingspeech,ourqua oneofthemanywaystoviewtheworld.Besides,thel'ealemuchmoreforoneto ndistinguishingfeaturestothewodd.Besides,traditionisactuallyde印root disturbancetoothers'studyorwork.Besides,electromagneticwavesofmobile infrontofacomputer.It'swonderfulIBesides,moleandmoreChinesebeginto dsbylettersexpectyourfeelingwel1.Besides.theyregardmoreofthetwistln intraditionalwaythaninmodernways.Besides,manymodernmedicinearemadei (fromWECCL&SECCL)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2)语料库中检索到的其他搭配差异实际上,在语料库的检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真实语料中besides的使用并不仅限于词典上的条目,其他搭配用法和使用频率的百分比一并列于下表5中.(And)+prep+N应该算做是N+prep+N的变体用法,从数据上看,此种用法在本族语者中多有口语体倾向,不像N+prep+51?N没有表现出语域特征.与二语学习者相比,中国学生书面语中使用(And)+prep+N的比例接近本族语者的口语使用频率,这证实了cobb(2o02)的研究结果,认为二语学生是在写话(writingdowntalk).中国学习者在VI语中使用(And)+prep+N的频率和本族语者的笔语使用频率相当,说明二语学习者的口语中带有书面语倾向.从以上所列其(and)+prep+N75l8.8%2112.6%4811.5%912.6%217%语(and/But)+prep+this3O.75%116.6%l22.9%8l1%OO料库prep+these112.8%21.2%71.68%45.6%OO中(and/But)+prep+that153.8%148%122.88%OO433%用法prep+those51.25%OOOO22.8%OOPrep+WHAT—clause1O.25%31.8%20.48%OOOO表5学习者在实际使用中的其他搭配比较他besides的实际使用搭配可以看出,与代词族语者更多地用在书面语体中,而与that的搭配使用如besidesthis/these/those等被本搭配却具有鲜明的口语体特征: nopposingopinionsamongLabourMPs.Besidestheseformalstructures,eachpa videthenecessaryspecializedunits.Besidestheselimitationsofareaandsi visualfieldineacheyeisaffected.Besidesthesemaingroupsofeffectsari,georcourt,jurisdictionandjudgment.Besidestheseresemblancestotheother ewerenotopposedbythegovernment.Besidesthiscontrolofmeasures.thego ofthemoneyallocatedtohisministry.Besidesthiscontrolthrou曲thefinance thepoliceonallthreemeasures.But,besidesthiswefoundthosewhohadnotlessWhites(6percent.)inthecity.Besidesthisweconfinedoursurveytom toliveinareasofsocialdeprivation.Besidesthiswefoundthatthereareimp scienceistosomeextentsubjective.Besidesthis,thewholeprocessofscienmaking,andtointerviewitsmembers.Besidesthis,wecarriedoutasurveyof thanBlacks,andAsianslessthanboth.Besidesthis,weaskedaboutcontacting Therearemanyothertypesofsource,besidesthoseconsideredhere,whichinonthematerialthatwasbeforehimandbesidesthosetowhichIhavealreadydr (fromWBNC)Ap_.,gselikethat.Butyou,besidesthatyou'vegottwootherrightsAca5elikethat.Butyou,besidesthatyou'vegottV~OotherrightsAca5elikethat;Butyou.besidesthatyou'vegottwootherrightsAca5elikethat.Butyou.besidesthatyou'vegottwootherrights(fromSBNC)但在二语学习者的口一笔语语料中均属增长并没有随着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于没有语体倾向的搭配,且使用的频率极低,学习者词汇量的扩大只表现在数量的增长,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二语学习者的词汇知识由于课堂环境和课程设置等原因学习者并投52?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有刻意去深入了解所学单词的多种用法,特便不加思索地把想到的词汇用上去,造成语别是很早学习的通识词汇,更因为其简单常体不分,大量偏用某一搭配甚至误用的现象.见而被学习者忽略.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在语料库中,我们检索到很多错用besides的了词的用法,在二语表达时碰到类似的意思例子,如把besides当作beside来用: arichbusinessman.Helivedinahousebesidesabeautifulfiver.Thefiveroftyling>,playingthepiano.Ijuststoodbesidesher,listeningquietly.Andinf stayaloneinyourlivingroom,sittingbesidesyourdeskandlookingtheleRer eopleweretalking,laughingandcryingbesidesyou.Itmadethecrowdedplacemlost.Thereareonlythingsallaroundbesidesmywretchedself,anditisover inessmanerorhelivedinabighousebesidesher...his...abeautifulfiverernmyhands.Therewasayoungmanstoodbesidesme.me.Atfirsthelookedme,eating,olleisbehindme,theothersatbesidesme.Theywereexchan~ngideasi wewenttosleep,thereWasabignoisebesidesUS.The...theme...themen. (fromWECCL&SECCL)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在于besides和beside词形的相近,使得学习者在使用时混淆了两者.这在中国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中尤为明显.我们没有国际学习者的口语语料,无法比较besides在口语语体中的情况,不能妄下结论,也许中国学习者在即兴口语表达时没有时间过多地自我纠错,所以脱口而出较多的错误,而在笔语写作时产出的过程相对可以精细一些,这种词形乱用的错误就少很多.有意思的是,相比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国际二语学习者更多地创造性使用了besides+of的搭配,且他们的搭配错误形式更丰富多样:OrSincreaseSOmucheveryyear?And,besidesofthis,wecanfindan(Rherbig ingaccedingtothedifferentcontext.Besidesinajokeaswellasinapoem0 es,bythehistorical,socialevents...BesidesbyexplainingatextyouCanfal leavesaplacetomanandimagination.Besidesofthis,whenaningeneerusesh lsothethirdlevelwhichisoftenleftbesidesanditwouldimproveoursociety antlyinordertobeprepareenough;SO,besidesoflearning,meyhavetowork 而中国学生在使用besides的时候就显得拘谨很多,不仅使用的搭配形式单调,连错用形式都很单一,这也反映了中国学习者在词汇知识及用法掌握运用上的力不从心.四,结论通过对五个口一笔语语料库的对比,我们有如下发现:1.所有二语学习者都有过度频繁使用常用词的现象,这一发现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2.中国英语学习者在besides的总体使用上有明显书面化的倾向,而本族语者并未(fromICLE)表现出语域的差别;3.本族语者在口一笔语中频繁使用的辞典中的首要义项却很少被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二语学习者在口一笔语中使用,出现了使用不足(underuse)现象;4.本族语者只在书面语中使用的义项很少在二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中找到例证,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多地在口语中使用本族语者在书面语中才使用的搭配,使得他们的口语显现出书面语化的特征;5.所有二语学习者在书面语体中极度频繁使用本族语者在口语域语中使用的义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年第2期项,表现出明显的书面语口语化特点;6.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二语学习者在常用简单词汇的掌握和使用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他们都对常用二语词汇的掌握缺乏深度,对具体义项的使用语域特征不敏感, 所产出的二语属于一种混合语体,书面语口语化倾向严重,该使用书面语体的知识又运用不够,显示出二语学习者即使对常用词汇的掌握也远未接近本族语者的水平.这一发现颇有意义.它表明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过程具有一些普世的特点,这一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不会因为二语学习者原有的语言背景而显示很大的差异.由于所对比的二语学习者语料均取自于大学生的作文文本,我们也可以推断,中国英语学习者所表现出来的二语词汇"各类知识的增长基本停滞不前"(吴晓东,陈晓庆,2000: 350),"词汇宽度与词汇深度发展不平衡"(刘绍龙,2001:440).这种所谓的"高原现象"(莫青杨,孙蓝,2004:67)并不只是中国课堂环境下所特有的中介语发展特征,在其他与英语同属一系的母语语言背景的学习者二语课堂下同样会有所表现.我们应该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错误持宽容的态度,学会更客观地认可这些二语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非母语性特征,并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规划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利用本族语者语料库让学习者大量接触正确,丰富的各种例证和用法,利用语料库对比研究的结果让学习者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种种差异,设计各种在线练习,强化对二语知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习者减少中介语与本族语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最终向目的语靠近.参考文献Altenberg.B.&M.Tapper.1998."Theuseof adverbialconnectorsinadvancedSwedishleal"Tlers' writtenEnglish".InS.Granger(ed.).Learner53?English("iComputer.London/NewY ork: Longman.Cobb,T.2002."Analyzelateinterlanguagewith learnercorpora:Quebecreplicationsofthree Europeanstudies".CanadianModernLanguage Review.Lorrita.Y.2005."Beside:UseandmisuseinHong KongChineselearners'writing",paperpresentedin 2"ChinaInternariona1ConferenceonSLA Research:Nanjing.刘绍龙,2001,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习得的实证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刘绍龙,2002,英语词汇知识的维问发展与习得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2期.缪海燕,孙蓝,2oo5,非词汇化高频动词搭配的组块效应——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3期.奠青杨,孙蓝,2004,中国学生英语高频动词语义发展的考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1期.潘瑶,冯跃进,2004,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现代外语》第2期.濮建忠,2000,中国学生英语动词语法和词汇型式使用特点初探,<现代外语>第1期.王雪文,孙蓝,2004,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再分析,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字,2003,中国大学生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文秋芳,丁言仁,2004,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频率副词的特点,<现代外语>第2期.吴旭东,陈晓庆,2000,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现代外语>第4期.阎丽莉,2003,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初探——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杨贝,2003,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生写作中HAVE用法比较,<外语教学》第2期.张淑静,200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make的使用特点调查报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4期.(通讯地址:210096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外语学院)。

《基于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的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范文

《基于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的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范文

《基于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的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平行语料库的应用已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工具。

本篇论文基于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研究其中的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分析其中的话语行为规律及言说情态的表现,进一步理解并深化对该类话语模式的认识,并从中得到对话及社交语言沟通理论的启发。

二、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概述《三合语录》作为一部丰富的平行语料库,汇集了多种形式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它包括了日常交流中的对话、社交互动的言论、正式的演讲等多种言语行为。

本论文以该语料库为基础,分析其情态系统和言语行为的特点。

三、情态系统的研究情态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语言交流中表达的可能性和意愿。

本部分研究通过《三合语录》中情态动词、情态副词等情态表达的使用频率和类型,以及它们的语境依赖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其情态系统的特点。

首先,我们分析了不同情态表达的使用情况,发现《三合语录》中情态表达丰富多样,涵盖了可能性、意愿性、必然性等多种类型。

其次,我们探讨了情态表达与语境的关系,发现它们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功能。

最后,我们分析了情态系统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如如何影响交际者的互动和话语的接受度等。

四、言语行为的研究言语行为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具有交际目的的语言行为。

本部分研究通过对《三合语录》中各类言语行为的分类、特点及其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言语行为的规律和特点。

首先,我们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功能,将《三合语录》中的言语行为分为陈述、疑问、祈使等类型。

然后,我们分析了各类言语行为的特点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探讨了不同言语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协调等。

五、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的关联性研究情态系统和言语行为是相互关联的。

本部分研究探讨了《三合语录》中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的关联性。

首先,我们分析了情态系统对言语行为的影响,如情态表达如何影响言语行为的可接受性、如何调节交际者的互动等。

基于语料库的作品对比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作品对比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作品对比分析作者:杨秋月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使用Antconc和Monoconc对《简爱》和《呼啸山庄》两部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两部作品在词汇使用频率,类符形符比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这两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简爱呼啸山庄语料库对比分析一、引言随着《简爱》和《呼啸山庄》的出版,这两部著作的作者——勃朗特夏洛特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这两部作品都以女性为关照对象,一百多年里,简爱对个人独立的不懈追求和她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浪漫而又波折的爱情故事,凯瑟琳和希刺克利夫之间狂热而又颇引人争议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二、文献语料库是一系列自然语言形成的文本,Sinclair(1991)认为语料库的作用是为了检测或研究某一语言状态或变体。

研究者经常使用基于语料库或语料库驱动的方法以实现其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Antconc和Monoconc对《简爱》和《呼啸山庄》两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包括两部作品在词频等方面的不同,以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这两部作品。

四、分析《简爱》和《呼啸山庄》这两部文学作品是由勃朗特姐妹所著,并且由于其戏剧场景、对女性价值观的独特描述获得了关注。

由于女权运动的发展,它们更是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很少有人以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

以下是这两部作品中词频的检索片段: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只列举了5个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但通过检索我们发现,和《呼啸山庄》相比,《简爱》中”I”的出现次数要高出很多,而且“me” “my”等第一人称代词的频次也高于第三人称的频次。

值得注意的是两部作品中“was”的出现频次均高于“is”,这说明两者都用过去时叙述整个情节。

此外,在两部作品中“that” “which”的比例都比较高,这表明两部作品中的句子都比较长。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研究作者:郑振隆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19期摘要:建立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的方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本文作者从翻译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入手,重点介绍了以自建的《红楼梦》部分译文平行语料库为基础的翻译批评研究,通过Antconc,Word, smith等语料库软件分析得到中文文本和英文文本这两者的词频、字数、词汇类别等信息,进行了双语间的比较,找出了两种语言文本的差别以及其中的翻译现象。

作者认为可以对不同版本译文之间和原文译文之间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定量分析和功能阐释,获得各种客观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红楼梦》平行语料库翻译批评文本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通过建立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的方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这种通过利用语料库储存数据大、计算机运行速度快、语料库工具能准确地对大量数据进行检索统计的研究方法更有利于研究者对语言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定量分析和功能阐释相结合,从而获得各种客观实用的研究成果”(B iber,2000:233)。

鉴于此,笔者自建语料库对《红楼梦》的翻译文本进行批评研究,以具体的数据为基础,对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某些经常为翻译批评忽视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以判其得失。

笔者利用《红楼梦》原文和译文Txt纯文本,通过Antconc,Wordsmith等语料库软件分析中英文文本的词频、字数、词汇类别等信息,进行双语间的比较和两个译本直接的比较,以期找出两种语言文本的差别,以及其中的翻译现象。

2创建小型的《红楼梦》平行语料库的可行性语言研究者已经可以自行建立中小型语料库,进行与语言相关的研究,包括翻译研究。

根据用途,笔者自建的语料库规模不需要很大,因为研究对象不是一般的自然语言资源,也就是说,进行翻译批评研究的语料库是专用语料库。

同时,与大多数现有语料库不同的是,自建的翻译语料库是平行语料库,即是把汉英两种语言中完全对应的文本输人计算机,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

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关键词:语料库,英文,学术论文,摘要,写作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本文简介:一、引言随着中国的科学研究逐步和世界接轨,利用英语,发表学术论文成为研究者们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主要渠道。

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学术论文,首先吸引同行阅读兴趣的部分就是摘要(Abstract)。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的论文,通常要首先提交ExtendedAbstract,以判定学术观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内容:一、引言随着中国的科学研究逐步和世界接轨,利用英语,发表学术论文成为研究者们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主要渠道。

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学术论文,首先吸引同行阅读兴趣的部分就是摘要(Abstract)。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的论文,通常要首先提交Extended Abstract,以判定学术观点有无交流的必要。

无论期刊还是会议,在学术论文摘要部分高度凝练自我研究,吸引其他研究者的注意,是文章被录用的首要条件。

对于摘要部分的写作,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研究内容的概略表达和逻辑层次(操林英,20xx:445),而忽视了对摘要部分写作习惯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料库语言学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

目前,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实证性语言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英语语料库已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的英语研究中。

按照语料库的研究目的,语料库可分为通用语料库和专门用途语料库。

通用语料库是各种类型语言变体的反映,主要用于一般性的语料库研究。

比如BROWN语料库、BNC语料库和和ANC语料库等(常宝宝,20xx:43)。

专门用途语料库是某个特定领域语言变体的反映,如军事英语、医学英语等。

应用语料库完成语言描写及语言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是应用语言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弗里斯强调语言研究以实证数据为基础,量化信息均来自精心收集[ 毕业论文:http:/// ]的语料库(周维江,20xx:168)。

基于语料库英文论文摘要综述

基于语料库英文论文摘要综述

基于语料库英文论文摘要综述发表时间:2018-05-16T14:48:45.6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6期作者:陈曦常青[导读] 本文主要讨论了CNKI在近10年来的文献中,有关语料库英文摘要的研究方向。

陈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广东深圳518055;常青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CNKI在近10年来的文献中,有关语料库英文摘要的研究方向。

其中研究语步特点、人称代词、语态的文章较多,其他的视角包括隐喻、短语结构和词义等。

这些成果对于我们今后研究关于语料库英文摘要的对比分析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关键词:语料库英文摘要综述近年来,有关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的研究层出不穷,各种研究方向也日新月异。

本文收集了CNKI近10年来的10余篇论文,总结出近年语料库在英语论文摘要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今后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方向。

利用“数据驱动”的语料库研究方法,陆元雯对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的人称代词、语态及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尤其是对第一人称复数we、第三人称单数it和第三人称复数they的使用情况及其话语功能作了详细分析。

结果显示: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提倡使用第一人称复数we作主语的主动语态,并且主要用于表达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的句型中;第三人称单数it主要用作主语,较多出现在被动语态、系表结构和“it+主动态动词+宾语”的结构中,典型的句型主要用于表达研究结果和结论;而第三人称复数they则主要用于“they+主动态动词+宾语”的结构中,用于指代前文出现的人或物。

至于其语言特点,被动语态在各学科间使用频率差异不大,主要用于表示研究结果、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高频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词特点及其出现的典型结构表明,研究结果、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是英文摘要的核心内容。

曹雁和牟爱鹏基于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考察了学术词汇的语步分布和使用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d Feak 对体裁特征的描写( 1994 ) 。 表 1. 摘要 5 语步分析模式
语步 ( MOVE) 语步 1 : 定位研究 ( Situating the searc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功能 ( FUNCTION) 范畴 ( QUESTION ADDRESSED) 对本研究领域已 知 道 什么?
re- 确立研究背景
架和词语型式。摘要体裁分析采用 Santos ( 1996 ) 的 5 语步模式; 语料库分析软件为 MonoConc Pro 和 Collocate 1. 0 ( Barlow 2004a, 2004b) 。分析数据显示, 中国研究者在英文摘要写作中实义词使用率偏高, 部分词组过度使用, 但同 结论语步出现频率偏低的现象 。就词语特征而言, 中国研究者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过去时 时又呈现摘要语步数量偏少, 摘要的文献引证缺少详细的出处 。分析结果同时也显示了中外研究者在论文摘要写作上的相似之处 。 和模糊限制语, 论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英文摘要撰写和学术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 关键词: 基于语料库的体裁分析; 学术论文摘要; 语步; 语特征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9876 ( 2011 ) 01003906 文章编号: 1673Abstract : Corpusbased research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 EAP) as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spoken and written corpora helps ascertain patterns of authentic language use across different academic,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settings.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abstracts written in English by first ( L1 ) and second / foreign ( L2 / EFL) language speakers of English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lexico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rhetorical patterns employed by these researchers for writing their abstracts. Using corpus software MonoConc Pro and Collocate 1. 0 ( Barlow 2004a,2004b ) and a 5move framework for abstracts ( Santos 1996 ) ,frequency and concordance data of 26 English Abstracts for Language Teaching ( EALT) and 26 Chinese English Abstracts for Language Teaching ( CEALT) have been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hinese researchers,in comparison to their L1 English counterparts,have employed fewer rhetorical moves,more content words than functional words,less passive voice and fewer hedging and detailed references,and have overused a higher number of words. Some similarities have also been observ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EAP teaching and English abstracts writing. Key words: corpusbased genre analysis; research abstracts; rhetorical moves; lexicogrammatical features
1. 引言 近年来在学术英语领域, 运用基于体裁分析和语料 库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经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 Santos 1996 ; Huckin 2001 ; Martin 2003 ; Samraj 2005 ; Cross & Oppenheim 2006 ) 。 同时, 基于语料库的分析也 对学术英语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虽然早期研究者对学术论文体裁的关注主要集中 在研究论文的引言部分( Swales 1990 ) 和讨论部分( Hopkins & DudleyEvans 1988 ) , 但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 “浓缩体裁 ” ( Swales 1990 : 组成部分, 不但是论文全文的 179 ) , 而且传递了论文最主要和最有价值的信息 。 摘要 向国际刊物或会议的主办者传递 就像一张特殊的名片, 论文是否值得发表和值得进一步关注的信息 。 对于非 母语者来说, 缺乏规范的英文摘要写作知识也会对论文 的接受产生一定的影响 。全球化进程使英语成为“科学 ( Pezzini 2003 : 76 ) , 世界的语言 ” 因而了解英文摘要写 作规范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成功进入国际学术交流领域
· 39·
中词语使用的特定型式 。 基于计算机的词频和关键词 显示其特有的词 搜索软件能对摘要语料进行客观分析, 语型式, 从而揭示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词语特征 。 以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英语本族语的摘要写作 研究中, 对论文摘要进行的语言对比分析还较少, 研究 结果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针对性不强( Martin 2003 ) 。为了客观地了解中国学者英文摘要的写作 以及与英语本族语学者在摘要写作上的差异, 本 现状, 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自建的小型特定目的语料 库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观察和比较中外语言研究者撰 写英文摘要时使用的语步框架和词语型式 。 2. 分析方法 用于论文摘要体裁分析的小型特定目的语料库由 2 个相似的子语料库构成: 中国学者撰写的语言教学论文 英文摘要语料 库 ( Chinese English Abstracts in Language CEALT) 和英语本族语学者撰写的语言教学论 Teaching, 文摘要 语 料 库 ( English Abstracts in Language Teaching, EALT) 。两个语料库分别由同样数量的论文摘要构成, 考虑到论文宏观结构可能受论文类型的影响, 我们确定 选择同 一 类 型 教 学 论 文 摘 要 进 行 研 究 。 实 证 性 论 文 ( empirical research paper ) 成 为 我 们 选 择 的 前 提, 因为 IMRD 体裁分 析 模 式更适用于这类论文 ( Lorés 2004 ) 。 论文作者均为独立作者 。 CEALT 语料库由中 国 学 者 20052006 年 度 发 表 的 26 篇教学论文的英文摘要组成, 论文全部来自国内 2 个 : 《外 语 教 学 》 知名的 外 语 教 学 研 究 学 术 刊 物 和《外 语 。为了对两个语料库的论文摘要进行客观的比较分 界》 EALT 语料库的建立完全参照 CEALT 语料库的语料 析, 选择标准进行, 但论文作者的母语为英语 。 由于无法在 2 本国际语言教学研究学术刊物获得 26 篇实证性研究 EALT 语料库的论文摘要来自 5 本国际语言教学 论文, : 《二语研究 》 (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 《应 学术刊物 ( Applied Linguistics) 、 《应 用 语 言 学 习 》 ( Ap用语言学 》 《语言学习 》 ( Language Learnplied Language Learning) 、 ing Journal ) 和 《英语语言教学 》 ( ELT Journal ) 。 用于语料库关键词和词频分析 、 词语搭配和对比分 析的语料库搜索软件为 MonoConc Pro ( Barlow 2004a ) 和 Collocate 1. 0 ( Barlow 2004b) 。 Santos( 1996 ) 提出的 5 语步分析模式( 5move model) 作为摘要宏观结构的分析框架用于语料库的语步分 析, 各语步的名称 、 功能和范畴见表 1 。 本研究采用了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两种分析方 法。首先分别对 2 个语料库进行词频 、 词语搭配和对比 分析, 然后用 5 语步模式对摘要进行了体裁结构分析, 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语步内的词语特征作进一步探 索。分 析 依 据 来 自 Swales 对 学 术 论 文 体 裁 的 研 究 ( 1990 ) 、Bhatia 对语步的界定和分析( 2002 ) 以及 Swales
语步 2 : 引入研究 ( Introducing research)
陈述研究目的 / 主要 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特征
语步 3 : 描述方法 描述 研 究 材 料、 对 ( Describing methodolo研究怎样进行? 变量和过程 象、 gy) 语步 4 : 陈述结果 ( Stating results) 陈 述 研究的主要结 研究者发现了什么? 果
2011 年 3 月 第 19 卷 第1 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 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ar. 2011 Vol. 19. No. 1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