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自由观阐释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谈马克思自由观演变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谈马克思自由观演变“自由”,本意指的是从被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受动中解放出来。
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始终,而自由的每一程度上的获取都彰显着人的地位、能力及人的主体性,因而自由问题也就作为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对待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进入了以人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哲学家们的视域。
对自由问题的认识虽始于古希腊时期,却一直未能得出一个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结论,自由成了哲学上的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直到马克思那儿才开始被慢慢解开。
一、马克思自由思想回顾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可以追溯到1838年的《博士论文》时期,他通过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引发出对人的伦理思考。
他将自我意识看作历史的主体,从而自由被看作是自我意识以偏斜运动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这意味着马克思此时是在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原则下思考自由问题的。
不同的是,他又将自由与定在相联系,指出在定在之光中发亮才是自由的真正实现,这一点构成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闪光之处,也为他之后科学自由观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自由问题的思考。
他发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不自由面,看到了私有制及人的本质力量——劳动——的异化和人的自由缺失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此为根据,马克思试图为消除人的异化和不自由现象找寻一条现实的途径。
但他此时深受黑格尔思辨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未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他从人的完美本质的理论悬设出发,割裂了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自由本质的统一关系,从而将自由的获得看成是一个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否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与生活在人实现自由的过程中的重大意义,他对自由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尚不够合法。
马克思自由思想进入成熟阶段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此时的马克思终于看清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最终物质根源,从而发现了生产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发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意识三者间的辩证关系,找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讲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
目录1.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2)2.论述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3.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11)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11)5.怎样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2)6.什么是运动?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13)7.如何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13)8.什么是规律?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14)9.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4)10.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5)11.什么是意识?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 (15)12.怎样认识意识和思维模拟的区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如何运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论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的正确性? (15)14.如何理解意识的反作用? (16)15.试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6)16.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何在? (16)17.什么是联系?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7)18.什么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18)17.什么是事物的永恒发展 (18)18.如何理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18)19.为什么说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9)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哪里? (20)2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及其科学体系?’ (21)2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1)23.什么是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这一原理有何重大意义? (22)24.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如何理解矛屑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22)25.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鞠发展中的作用? (23)26.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3)27.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24)28.怎样理解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4)29.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它的意义何在? (25)30.如何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263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6)32.什么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把握这一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27)33.主要的矛后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7)34.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8)35.什么是事物的质、量、度? (28)36.什么是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29)37.什么是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 (29)38.什么是肯定和否定?怎样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30)39.什么是否定之否定——发展的螺旋式? (31)40.论述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31)41.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32)42.如何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其意义? (32)43.论述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3)44.什么是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理解因果联系的辩证性质对于我们提高实践的自觉性有何指导意义? (34)45.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它对社会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35)46.怎样理解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35)47.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37)48.什么是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如何通过现象把握本质? (37)1.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来论述到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
这一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论文关键词:分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内涵的论述角度1.出现分工前。
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人依赖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而生活,人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本身发生关系。
人类必须相互依赖才能生存,人类和每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因而这种状态还谈不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出现分工后。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
”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一大进步,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及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方面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
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
3.消灭分工后。
“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分工的消灭。
我们也曾指出,只有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桎梏的时候,分工才会消灭。
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分工的消灭成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实现条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
在1845到1846年这段时间里,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在这部著作中,两人通过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表达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初步论述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神自身在地上行进,这就是国家,国家的根源就是作为意志而实现自己的理性的力量”〔1〕在黑格尔的哲学世界里,国家是一种类似于神的存在,其地位处于市民社会之上,而市民社会中的人应该服从于国家的安排。
国家的使命不仅在于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有“更高的精神要素,自在自为的真理要素”。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2〕作为伦理的现实存在,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倡导社会的“善”,最终达到自由的状态。
应该说,黑格尔眼中的国家是一种合理的现实存在。
国家和市民社会都是绝对精神在现实中的一种表现,而国家则是绝对精神发展达到顶点的一种表现。
市民社会则被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
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深深地吸引着刚步入大学的马克思。
在他的早期著作当中,特别是他在《莱茵报》担任主编时所撰写的社会评论当中,如《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辩论》等一系列文章,一些黑格尔式的理性主义表露无遗,对自由等概念的阐发和论证还遗留着黑格尔哲学的痕迹。
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虽然在马叶涛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作者简介]叶涛涛,。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唯物史观早期著作。
由于青年马克思、恩格斯都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因此,在对于国家问题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并重新调整了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国家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
就其阶级属性而言,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而为了使阶级统治能够继续,国家又必须进一步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并且未来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阶级被消灭了,国家也终将归于消亡。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突出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的革命作用。
人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自然和人类社会被极大地客体化为人类主体意识的物质形态。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通过对什么是“自由”、是什么使人不得“自由”、如何实现“自由”等三个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大致梳理。
标签:自由;非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1]。
因此,作为人所欲求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自由”,对它的考察和追求应该放到社会关系当中,而不应做纯粹抽象思辨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正是从人所处于其中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考察自由并提出自己的自由观以及实现自由的方案的。
而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则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什么是“自由”?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不同的,其内涵是“联合体”中的自由。
在联合体中,“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2]“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3]这也就是说,人们与自己生活的世界实现了统一,外在世界不再是压迫人的力量,原先外在于人的自发积累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联合体中由共同力量同时也由个人力量支配,个人在这种支配的基础上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美国思想家麦克米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对这种处于新的交往形式中的人有一段恰切的描述,他认为“他的意识由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塑造,他透过一个已经是他的世界为中介,自行形成他本身的意识。
”[4]总之,联合体中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人成为自身的现实存在的主人。
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从形式上来说,它是一种封闭的自由,强调自身与外界的对立,从而要求避免外界的干涉;而从实质上来说,它由于脱离了对人的现实生活条件的考量而成为一种抽象的自由。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解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独特理解和阐述。
通过对这部经典文本的细致分析,我们将尝试辨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要素、理论逻辑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的位置。
文章将首先概述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形成背景及其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探讨这一概念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深受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开始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全新的解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德国哲学中的思辨传统,特别是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先验主义哲学。
他认为,这些哲学家过于关注抽象的思辨和概念推演,而忽视了现实的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
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将意识形态置于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进行考察的思路。
同时,马克思也受到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他赞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认为他们未能从根本上分析社会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这促使马克思进一步思考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革命实践来改变现实社会。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密切联系。
他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分配,是意识形态产生和变化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开始将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等因素相结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背景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也受到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还受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启发。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对宗教的批判结束以后,马克 动力,可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家史”
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生产关 思就开始确立此岸的世界,即对政治解 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与恩格斯看到了资
系运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逐渐超越。 放的关注和对意识形态或精神解放的关 本主义光鲜外表下隐匿的不公平,看到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是一次性 照”[2]。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针见血,直 了不被重视的贫苦人的生活,他们要为
“现实的人”,不是单个的孤立存
人们之所以会对精神产生绝对崇拜,
态》一书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 在物,而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为人的各 亦或是对宗教、神等超自然“观念物”
阐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项活动提供场所,人始终处于现实社会 产生绝对信奉,分不清谁是创造者,谁
的决定作用,分析旧的分工和私有制这 关系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识能动进 是衍生物,从而被精神控制,原因有两点:
加强
度融合;更加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 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各
当前,仍有部分国民主流文化信仰 进政策。另一方面,实施中国“走出去” 国中的力量支撑。有机知识分子,作为社
相对薄弱,中华民族缺乏对自身文化的 的文化战略,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大 会和国家的“纽带”这一关键部分,更应
认同,这与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是离 国形象得到不断提高。最后,全面从严 该积极主动的教育和组织人民群众,学习
会主义的本质、社会认同感、社会主义 整个社会群众。最后,必须强调道德价
[2] 安东尼·奥葛兰西 . 狱中札记 [M].
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播也必然会造成困 值的作用。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判断和 曹雷雨等,译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难。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们只追求物质 道德责任感,提高人的道德修行能力, 2000:116.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2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
”[4] “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
”[5]这些观点都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是为了彻底消灭私有制,这是过去一切社会所没有的,也不可能做到的。
过去的社会变革总是以一种新的私有制代替旧的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每个人之间都是为完全消灭阶级而结成的自由联合体。
马、恩在文中使用了“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间”、“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 [6]等等这样的词句来反映表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已经完全消灭了阶级,每个人再也不是作为阶级的成员而存在,而是作为个人存在;而作为个人,他又不是孤立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由联合的关系。
在文中是这样指出的:“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 [7] “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此的交往的产物。
”[8] “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
”[9]可以看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没有阶级身份上差别,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愿地加入联合体,但这种联合体是没有阶级党派之分的。
3、共产主义具有经济属性。
马、恩指出,“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在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10]他们在这里强调了,建立共产主义具有经济的性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基础的,否则,它便是空想的不现实的。
这里他们把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批判空想共产主义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启发
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启发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理论深度的哲学巨著。
学习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汲取启发,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发展。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历史观和对意识形态的思考中,阐述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我们的启发。
1.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其方法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现象出发,而是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探寻其背后的经济基础。
这种分析方法告诉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注重社会历史的连续性和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2. 历史观的启示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将意识形态放置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分析。
他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制度、阶级矛盾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历史的变迁,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不同社会阶段的意识形态,并且意识到意识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进步。
3. 意识形态的思考马克思在书中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他对宗教、政治、哲学等各类意识形态的批评和解析,让我们认识到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或观念体系,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
通过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对不同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有更全面的理解。
4. 现实问题的启发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对意识形态的理解,还能为我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启发。
通过马克思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提出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
这种启发对于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启发。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告诉我们要注重问题的本质,深入研究社会的经济基础;历史观的启示让我们深刻理解意识形态的历史变迁;对意识形态的思考帮助我们认识到其产生原因和作用;这些都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再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
再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马克思对自然的理解和观察是其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自然的演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的论述,分别是马克思的物质观、历史观、政治观和科学观。
一、马克思的物质观马克思的自然观以物质观为基础,他认为自然的存在是由物质构成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分析,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物质财富和人类财富的区别和联系。
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得工人阶级只有劳动力是可以卖出去的,这种分离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工人阶级的财富是虚拟的。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是互相排斥的原子,这些不同的个体之间通过各自的私人利益互相竞争,形成一种利益关系,但也是有限的、片面的和虚假的的。
换句话说,现代社会的财富的真正共同特点是它对人们的实际物质生活所产生的效果,而不是仅仅被认为是符号或象征。
二、马克思的历史观历史是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自然观也想要强调这个方面。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历史进程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
生产力越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就会越好。
这个历史进程也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程度得到了全面提高,而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指出,每一个人都是世界历史的“某演员”,每个个体对于社会总体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
三、马克思的政治观马克思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还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他认为,资本家占有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只有劳动力自身。
由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管理工作重点就不是集体或者协作,而是通过薪水和利润的关系来控制劳动者。
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公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斗争自己的利益。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摘要: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
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合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性变革。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解读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无疑是我们当代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并接下去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我们回答“斯芬克斯之谜”必须面对的。
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对于自身尤其是自己本质是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就没有停止过。
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
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
”[1]3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合理的研究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
作为马恩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书中论及人的本质的内容,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
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2]66-67这个前提不但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本质的根本立足点。
现实的个人,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那种仅仅只是感性直观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象。
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及其意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及其意义发表时间:2011-07-05T09:55:25.68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4月下供稿作者:王艳君[导读]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
王艳君(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摘要: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
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
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
[1]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创始人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
关键词:意识形态;虚假意识;上层建筑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83-02 如同“空气”这一概念发明之前,我们也没有停止呼吸一样。
同样,早在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前,意识形态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早在公元前,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念世界”就可以被看做是意识形态的雏形。
在西方进入中世纪后,出现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科学沦为了神学的侍女,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幻化成了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类思想被谬误和偏见所左右。
随着中世纪世界观的崩溃和新教的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讨论意识形态的直接先驱如弗朗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等思想家。
培根在《新工具》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
共有四种幻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
”培根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智慧都被那些他成为幻象——错误的、不理性的概念——所蒙蔽。
“四幻象假说”为其后的意识形态学说奠定了基础,它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开端。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论述的主要内容(一)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虽然拿破仑“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的讥讽使得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广为流传,但意识形态的概念之所以像今天这样流行,还是由于马克思及其著作的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作者:曹宣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42-01古往今来,追不上时代脚步的人不少,他们有的因为技不如人,有的因为浑浑噩噩,最后到底被时代淘汰。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鲜明阐述了“弱肉强食”的道理,这个道理虽然残酷,却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吹毛数睫、肤见谫识,是中国古代形容薄见短视的成语,而这中国古时的大道理同样在西方重大变革中得到体现。
美德二国能够抢夺英国工业先锋的位置,率先领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得益于他们的远见卓识。
活在时代中的人很多,或随波逐流,或乘势起飞,而跨时代而活的人少之又少。
人类是智慧的,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卡尔·马克思对世界直接、深远而强有力的影响,将其多年评选为BBC最伟大的人物。
卡尔·马克思是超越时代的人,他固执执拗又尖锐深刻,诉说着时代的真谛。
时光缓缓流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阐述随着哲学开展日益经典与成熟。
不同于早期哲学对人与大自然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焦点放在人与社会身上,更多考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我们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系统地读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是极具创新的。
在经历过长久探索后,我们知道了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是生产方式,而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辟阐释。
把“历史观”拆开看,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对历史的观点、看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唯物历史观,读懂它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唯物史观的根本范畴。
“范畴”一词不再是汉语中的“领域”“区间”之意,而具有了哲学概念。
是的,“范畴”的本质是概念的意思,它普遍而高级,运用于万物。
为人类创造价值的生产力、人们因生产过程互相交往而形成的生产关系,或称交往形式、以及市民阶层活跃的经济基础等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范畴。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作者:陈靖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5期【摘; 要】自由是马克思一贯理论的主题和毕生的价值追求。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一本重要著作,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由思想。
与前人、前时期的自由观不同的是,在这本书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理论化的阐明了自己的自由观,科学地提出了实现自由的路径。
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自由引言自古以来,人类关于自由的探讨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唯心还是唯物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都在不断的提出自己关于自由的思考。
同样,自由也是马克思一贯的理论主题和终生的价值追求,自由的理想蕴含在马克思一生的著作中。
自由是人类一直追寻的社会状态。
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在历史观上,人们长期饱受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一直都没能形成科学的自由观。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最终运用唯物史观对自由进行了科学、系统、理论化的阐释。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成熟著作,其中蕴涵了马克思对自由思想的深入思考。
1.《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自由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对自由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研究,还是比较模糊的。
中学时期的到的自由观和博士论文时期的意志自由观,是马克思受到启蒙思想家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后从人的道德、意志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的,是属于意识范畴的,是理想的、抽象的。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关注到了现实,从批判专制势力出发,形成了自由民主思想,但这一阶段,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还是比较浅显的、初步的,没有系统、理论化的研究,更没有探索如何科学的实现自由。
经过前期的一些初步思考和研究,在《莱茵报》后期及以后一段时间里,马克思认识到只从理论出发研究自由问题是不可能的,要从具体的分析中发现和解决自由问题,对国家与社会诉诸现实的改造。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全面阐述唯物史观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全面阐述唯物史观的[摘要]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列宁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中,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社会革命及人民群众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第一次建构了唯物史观完备的理论形态。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现实的人生产实践《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巨著中,对各式各样的唯心史观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并且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一、阐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以什么作为整个历史发展的前提,这是任何历史观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形态》一开始就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显然,唯物史观的前提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主要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因为这些人的历史理论的前提是抽象的、思辨的,他们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仍在唯心主义范围内兜圈子。
与此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三者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是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二是以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前提。
他们认为,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三是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
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人们已有的和由人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决定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阐述和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阐述和当代价值作者:陈波来源:《科教导刊》2020年第34期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文献。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把历史归结为精神发展的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认为历史是从思辨终止的地方开始的,并从社会的物质层面出发,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最后,马克思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20.12.029Abstract "German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for studying the formation period of Marxism. In this work, Marx and Engels criticized the German ideal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which attributed history to spiritual development. They believed that history started from the place where speculation ended, and from the material level of society, it reveal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Finally, Marx elaborated on the ideal state of communist society, that is,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Keywords "German Ideolog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deology1 對德国历史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始于康德而终结于黑格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一、不自由现象探析(一)分工与私有制的产生分工和私有制都是社会压迫的根源,在《形态》中,分工被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继续被划分为自发的分工和自愿的分工。
自然分工是根据人类生理结构的不同作出的分工,比如由于男女体力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中就出现了男人外出打猎,女人生火做饭的自然形成的分工。
自发地分工是社会强加到人身上的,人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
在这个范围内,人彻底失去自由,分工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始终强制性地驱使人服从,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分工发展引起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到来使得人出现异化,这是一种与真实生活相异化的扭曲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工是生产和消费,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等由不同的个人来承担,个人不能跨出这个范围进行实践活动,人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之内。
只有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下午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
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完全可以在任何部门从事生产,人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有序的状态。
(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原始社会时期,个体服从部落首领,在首领的带领下聚集在一起,使用工具获得食物。
封建社会时期,社会是一个严密的“三纲五常”体系,子女服从于父亲,妻子服从丈夫,大臣服从于天子。
在原始社会及封建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对立关系并不明显,个体只是社会中的一个原子,个体完全属于社会。
在这种服从的关系下,自由只属于集体,而个体处于束缚之下,完全没有人身的自由。
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个体逐渐从集体中独立出来,出现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即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之间的对立。
为了维护特护少数人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统治,这个阶级往往采取一种与特殊利益相脱离的国家的形式,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它与个人特殊利益相冲突和反抗。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全面阐述”共45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5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全
面阐述”
6、纪律是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1期社会主义研究No.1,2009 (总第183期)SOCIAL ISM STU DIES Serial No.18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自由观阐释杨丽珍【摘要】 自由是马克思毕生追问的理想和目标。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将人的自由置于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之上,论证了人的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人的自由实现的根本途径;人的自由实现的根本标志等重要思想,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为人的自由的实现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自由观【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527(2009)0120024204【作者简介】 杨丽珍,华中师范大学理论课部副教授,2006级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自由是人类崇高而又美好的理想追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探寻着自由。
自由究竟是什么?哲学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亚里士多德说它是一种由正直有德的人确立的行动;庄子认为自由是精神的逍遥;孔子认为自由和生命并重,主张不自由毋宁死;霍布斯说自由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斯宾诺莎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的认识和顺从;康德说自由是指意志除了道德法则以外再不依靠任何事情而言的;黑格尔认为自由是绝对精神的基本特征……如此等等。
然而,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哲学家们对自由的论述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根本上说都带有各自的片面性和抽象性,是非现实的、不能真正实现的自由。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给自由以科学的解释,使自由真正成为现实的、可以实现的自由,从而实现了自由观的革命性变革。
一、《形态》以前马克思关于自由观的探索为人类争取自由解放和幸福是马克思终生奋斗的远大理想和伟大事业。
中学毕业时期的马克思尽管是一位有神论者,认为神是最高的伦理实体,“人神结合的原因在于人的本质,因为人永远是力图用不断提高道德的办法使自己上升到神的地位的。
”①但是,对宗教信仰的积极扬弃成就了马克思少年时代的的人生追求,他说:“历史把那些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并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们看成是伟大的人物;经验则把造福于人类最大多数的人称颂为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教给我们,一切人所追求的那个理想为人类牺牲了自己”②因而选择职业时,“不应当为虚荣心和一时的爱好所左右,而是必须考虑自己的能力,并首先考虑所选择的职业能给人以怎样的为人类幸福服务的机会”“如果我们选择了使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屈服在它的重负之下,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作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的人”③这些观点事实上蕴涵了中学时代的马克思为人类谋自由的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抱负。
《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理性唯心主义的影响,认为理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理性的本质是自由的,因而崇尚理性、向往自由。
与此同时,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自由观的不彻底性以及神秘性进行了大胆的否定。
在为《博士论文》而写的“关于伊壁鸠鲁的哲学笔记”中,马克思提出“只有当自然被认为完全摆脱了自觉的理性,本身被看作是理性的时候,它才完全成为理性的财产。
”“自然对我们的意识来说,不再是恐惧的来源。
”④在这里,马克思借用黑格尔的“理性”解释自然界,认为人们只要承认自然具有理性,对它的恐惧就不复存在,人们42就能消除对自然界的依赖和顺从,从而实现自由。
然而,另一方面,马克思对黑格尔贬低古希腊哲学中关于具有自由本性的自我意识的做法表示异议,他认为充斥于伊壁鸠鲁哲学中的“原子偏斜运动”,表现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本性和创造性原则。
为了表明自己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思想的肯定,马克思特地引用西塞罗《论神性》这部著作中的一段话:“伊壁鸠鲁把我们……拯救了出来,并使我们获得了自由”⑤。
1842年4月马克思于《莱茵报》上发表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的论文中,针对普鲁士专制政府的反动的书报检查制度和省议会违背人民利益、捍卫等级制度的做法,马克思针锋相对地指出“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⑥;“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⑦;自由的本质是“英勇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⑧;“自由不仅包括我靠什么生存,而且也包括我怎样生存;不仅包括我实现着自由,而且也包括我在自由地实现自由”⑨。
这些思想明显地打上了黑格尔理性论的烙印。
然而,《莱茵报》的被查封使马克思认清了黑格尔自由观的神秘性和幻想性,他批判黑格尔“没有把客观自由看作主观自由的实现,即主观自由的实际表现。
因为黑格尔给自由的假想的或实际的内容以一种神秘的形式,所以自由的真正的主体在他那里得到了形式的意义” λυ。
概而言之,《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自由观是理性本体论的自由观,同中学时代的神学本体论的自由观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受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的自由观又有新的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和自觉的活动” λϖ;“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 λω;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自由“除了要求唯心的‘意志’外,还要求完全能感触得到的物质的条件” λξ。
由上观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自由观主要是奠定在劳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的,与《博士论文》时期和《莱茵报》时期的理性本体论相比又是一次新的飞跃。
综上所述,在《形态》自由观产生以前,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经历了神学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再到劳动本体论的发展历程。
总的说来,此时马克思的自由观还是理想的、抽象的,但这些思想无疑为《形态》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首次全面阐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准备。
二、《形态》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容在《形态》中,马克思以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而劳动本体论则以抽象的共同性的“类”为前提)为思想武器,对马克思本人以及前人和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自由观进行清算和总结的过程中催生了关于自由问题的首次全面的科学的阐述。
马克思认为“[自由]这个词往往是在p uissance[权力,力量]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λψ。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自由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否定性的自由,不是对异己力量的毫无内容的排除,而是一种具体的积极的自由,是个人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的异己力量自如地驾驭和控制,而这种自如地驾驭和控制又离不开一定的现实具体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青年黑格尔运动后期的代表人物施蒂纳在其“唯一者”哲学里,宣扬个人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认为“到现在为止人们总是先给自己制定人的概念,然后取得自由,而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实现这个概念时的需要;人们取得的自由的程度每次都由他们关于人类理想的相应观念来决定;同时在每个个人身上必然会保存着和这种理想不符合的某种残余,因而这种残余作为‘非人的东西’还没有得到解放,或者说只有malgre eux[违反他们的意志]才得到解放。
” λζ施蒂纳的自由观表明:自由的实现纯粹是人的主观精神领域内的事情,只要人们从主观上消灭一切束缚,人就获得了自由。
针对这种幻想和虚构中的“逍遥游”,马克思深刻指出:“实际上,事情是这样的: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
” λ{这就是说:人的自由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在生产力水平低的时代,人的自由度就小;在生产力水平高的社会,人的自由度就相应增大。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自然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λ|。
当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对立社会即“一直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马克思语)社会以后,生产力水平较之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但生产力水平仍然不高,自由的进程表现为:由原始社会全体成员的不自由发展为阶级对立社会中少数统治阶级的自由和多数被统治阶级的不自由。
对此,马克52思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说:“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
” λ}这里的“少数”人指的是统治阶级,“多数”人是被统治阶级。
少数统治阶级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他们的自由度就大;而多数被统治阶级经常为满足最迫切的生活资料的需要进行斗争而失去了发展的垄断权,他们就没有自由。
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享有自由,而广大的被统治阶级则没有自由,自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要将少数统治阶级的自由扩展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 λ∼一言以蔽之,人的自由决不是靠人的理想和主观愿望就能实现,而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2.实践活动是人的自由实现的根本途径“自由”和“解放”的意思相仿,二者是“两个极为相近,并可相互阐释的概念,也可以是对同一种境况的两种表达,自由意味着从限制和束缚中解放出来” µυ。
那么,人们如何从限制和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自由呢,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µϖ。
马克思的这两段话表明:人的自由不能通过思想活动来实现,人的自由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变为现实。
在工业实践、商业实践、农业实践和交往实践等实践活动中,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广泛深入的改造,使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特征显现于外,人们透过这些现象揭示出客观事物固有的必然规律,然后以此成功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自由。
关于自由的实现问题,欧洲近代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弗兰西斯科.培根说“由于形式的发现,我们就可以在思想上得到真理而在行动上得到自由。
” µω(培根这里所讲的“形式”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引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