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政治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

这些机遇和挑战既来自国内,也来自国际社会。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一些重要机遇和挑战。

机遇1. 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取得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国家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中国政府可以利用经济发展的机遇来加强国内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影响力,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为政府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资来推动经济转型和国家发展。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加强国家的国防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3. 民众参与: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变化,民众参与政治的意识和需求也在增加。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增加民众参与度,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挑战1. 治理能力:中国的庞大人口和复杂的社会结构给政府的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政府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措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2. 社会不平等: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给政治稳定带来了挑战。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维护国家的和谐和稳定。

3. 外部影响:中国政治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各种影响和挑战。

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评价、国际关系的变化等都会对中国政治产生影响。

政府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总之,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需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加强治理能力,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要密切关注民众的需求,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公平正义,以实现可持续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困境与突破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困境与突破

为人察知 , 马克思在对资本 主义社会 的研 究 中就 曾使 用过“ 阶级意识 ” 的概 念。第二次 世界 大战后 , 国 美

将政 治认 同界定 为 : 人们在 社会政 治生 活 中产 生的 “

些政治学者将认同理论引入政治领域 , 对政治认 同
种感情和意识 上的 归属感 。它 与人 们 的心理活 动
长远及后来 的社会发展 来看 , 它却 “ 破坏 了整个 制度
压力之下 , 就越可能 产生 一种具有 相 反动机 的负 担 :

方面是谋求合法性而引起的过分的要求 , 而行政 机
构在一种不对称 的阶级妥 协条 件下是 无法 满足这 些 要求 的; 另一方面 是对计 划 的保 守抗拒 , 这就 缩小 了
平顶山学院学报
21 0 2正
同, 因为一旦孝的 自然情感被政治利用 , 与忠结合 , 那
种政治认 同, 它使人们 的 自我认 同开 始萌动 , 因为“ 现 代化势必造成人 与人之 间的疏远 和社会 的反 常状况
以及 由于新旧社 会价 值观 之间 的冲突而 形成 的没有
么它 的政权 “ 合法 性 ” 就有 了现 实 的情感 基 础 。 _ 而 3
在权力崇拜下形成高度政治认同 的同时 , 民众 的
独立人格和政治 自主意识 也在不 自觉地 萎缩 。应该
说人们对政治具有两种认 同 , 一种是人们从 自我出发
来 审视政 治所形成 的认 同, 这种认 同则是 内在 的 自我
认同; 另一种是政治从 外部 灌输给 民众 的认 同 , 这种 认 同则是外在 的无 自我认 同 。由于人 们长期 被排斥 在权力结构之外 , 因而他们被变相地压缩 了 自我认 同

新时代下中国制度性障碍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时代下中国制度性障碍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时代下中国制度性障碍的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逐渐崛起为世界强国,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制度性挑战越来越明显。

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不确定性和阻碍。

本文将就这些制度性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治制度上的挑战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在倡导社会主义理念,但是现实中,政治制度上的障碍一直存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集中度过高中国的政治制度过于集中,导致决策制定过程的民主化程度过低,政治上的讨论和反对态度影响不到决策制定。

这样的政治环境不利于国家长期稳定和民主化的发展。

2、官僚主义盛行中国当前的官员文化和官僚主义仍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许多官员过于重视政绩而忽视了对于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缺乏灵活性。

这也造成了中国政治制度上的许多问题。

针对这些政治制度上的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逐步实行政治制度的分权化,引入更多的民主元素,为政治决策制定提供更多的反对意见和建议。

2、加强反腐倡廉,根除官僚主义,强化官员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监督政策执行。

二、经济制度上的挑战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种种制度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转型进程缓慢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但是这样的转型非常缓慢。

许多传统行业仍然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而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这使得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离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距离依然较大。

2、市场经济的肆意妄为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力量已经逐渐的成熟起来,市场经济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深入,这便导致了市场经济范围的扩大以及肆意妄为的现象增加。

3、农村转移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我国的农村转移人口数量庞大,但是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此外,城乡间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也对中国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针对这些经济制度上的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技术创意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危机探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危机探源
像 托 夫勒 夫 妇 说 过 的 , 随 着 第 二 次 浪 潮 对 民族 经 济 的改 变 , “ 民族
经 济 被 迫 放 弃 部 分 主 权 , 接 受 国 与 国之 间经 济 与 文 化 的相 互 渗
中图 分 类号 : 2 G6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府 的 认 同 危机 。 革 开 放促 进 了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的逐 步 发 展 完 改 善 和 市 场 观 念 的 普 及 , 是 应 与 此 相 适应 的法 制 却 没 有 跟 上 历 史 但 发 展 的步 伐 ,这 就使 部 分 掌 权 的腐 败 堕 落 的 领 导 者假 公 济私 , 忘
参 加 而 且 怀 抱 着 让 它存 在 和延 续 的 意 愿 ” “ 条 适 用 于 一 切政 体 ,一 的公 理 , 邦 之 内 , 与 维 持 其 整 体 的部 分 必 须 强 于 反 对 这 一 整 一 愿 体 的部 分 ” …由此 可 见 政 治认 同 的重 要性 。 照 中 国 大百 科 全 书 的 按 定 义 , 治 认 同 是 指 “ 们 在 社 会 政 治 生 活 中 产 生 的 一 种 情 感 和 政 人
实 的 政 治 经 济 基础 和 旧有 观 念 的 束 缚 ,旧 有 的 观念 尚未 消失 , 而 新 观 念 尚未 确 立 . 致 青 少 年 对 现 有 政 治 目标 失 去 信 心 , 导 出现 对
政 治 目标 的认 同危 机 。
各 思 想 家 便 对 政 治 的合 法 性 问 题 有 过 这 样 论 述 :一 种 整 体 如 果 “ 要 达到 长 治 久 安 的 目的 , 须 是 全 邦各 部 分 ( 阶 级 ) 必 各 的人 民都 能
系 中确 定 自己 的 身份 , 把 自己 看 作 是 某 一 政 党 的 党 员 、 一 阶 如 某 级 的成 员 、某 一 政 治 过 程 的 参 与 者 或 某 一 政 治 信 念 的追 求 者 等 等 , 自觉 地 以组织 及 过 程 的 要求 来 规 范 自己 的政 治 行 为 。 ” 并 [政 2 治认 同 可 以体 现 为我 们 对 自己 民 族 、 家 、 治 制 度 和政 治权 威 国 政 等方 面 的认 可 、 拥护 实质 上 是 人 们对 于所 处 政 治环 境 的 信 任 。当 代 大学 生 是 一 个 日益 被社 会 重 视 的 群 体 , 青 年 中的 精 英 力 量 和 是 活跃 分 子 。 当代 大学 生 是 “ 分 宝 贵 的人 才 资 源 , 民族 的希 望 , 十 是 民族 复 兴 的 后 备 力 量 ” ,是 国 家 乃 至政 治 党 派 的 最 主 要 的 后 备 力 量 。从 这 个 角 度 来看 , 的 执 政 地 位 的巩 同与 否 与 当代 大 学 生 的 党

国家认同的当代危机和实现路径思考

国家认同的当代危机和实现路径思考

国家认同的当代危机和实现路径思考
当代世界面临着国家认同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化、民族主义和跨国主义的冲突。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
的加速,国家边界变得模糊,人们的身份认同更趋于跨国。

另一方面,民族主义的复兴和加强,导致国家认同日益强化。

2.多元化和异质性的挑战。

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异质化,不同文化、种族、信仰的人们存在着大量的交流和碰撞,这对国家
认同的统一性提出新的挑战。

3.全球媒体的影响。

全球化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意
识形态和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球化媒体的影响,导致国家认同受到挑战。

为了克服上述危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围绕国家认同的建构,应该尊重
不同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追求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构建,吸纳不同
社会群体。

2.积极推广文化交流和人文对话。

建立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
建立文化学院、国际文化会议,以及开展更为广泛的文化活动等方式,以增强文化交流和人文对话的力量。

3.提高国际化的视野。

建立广泛的国际关系网,参与国际组织、机构和活动,培养新的国际人才,加强国际合作。

这样,我们可以
推动一个更为和谐的国际社会,有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文化和历史
基础。

4.保护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

我们需要努力保护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包括语言、信仰和原始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以维护国家认同和文化身份。

总之,我们应该从多种渠道和角度,推动一个更为开放、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以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包容性文化氛围作为国家认同的保障。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转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转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转型:挑战和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然而,这一系列的成就往往得益于中国政治制度体系的未曾突破的局限。

因此,成为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转型的动因、进程及其未来挑战和机遇。

动因:制度不适应和社会需求变化一方面,中国的政治体制长期遵循的是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化运作方式,这种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有限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这种制度模式也长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不适应,比如政府插手经济管理过多、社会参与度不足、信息开放不够等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和民主化的态势,仅仅依靠这种集权的政治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的实际需要。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更为广泛的参与需求和新的价值诉求。

人们不再象征性地支持国家和政府,而是希望参与政治和社会的决策和实践,成为更加积极的公民和社会参与者。

与此同时,也呼唤着新的民主和自由的政治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现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构成了挑战和压力。

进程:改革的尝试和探索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转型势不可挡。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几轮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探索,努力实现了政治和社会体制变革、社会治理制度变革和经济体制变革的互动性演进。

首先,政治和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包括解除对个人的政治限制、推进选举改革、缩小政府权力等。

例如,地方政府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逐渐完善,令选民可以更加直接和深度地参与政治决策,并且特别是在行政权过多以及城乡建设失衡等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次,社会治理制度方面的变革则包括建设大众营造的公共交往平台、推进信息开放等。

针对公共信息普及程度段位问题,中国不断推进新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政府信息公开化平台和人民日报的数字化内容生产等。

最后,经济体制方面的变革包括放宽社会自由市场、支持独立媒体和民间组织等。

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成因及应对路径

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成因及应对路径

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成因及应对路径作者:舒国燕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5期《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认为:“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理念,指的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把人们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

”亚里士多德指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程度不仅影响个人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困境“政治认同是主体与政治体系在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倾向,并外化为政治行为的过程。

”[2]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构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而政治参与行为是保证政治认同真实性、客观性的唯一途径,推动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认知的明确性与困惑性相随认知认同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前提和首要环节。

政治认知是主体对社会政治体系客体的主观反映,是主体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他们高度认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辉煌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由衷地拥护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让大学生感到困惑:对我国转型期出现的多元文化冲突、生态环境退化、腐败滋长蔓延、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分化对抗等问题感到忧虑,尤其是对党的某些地方组织和个人活动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骄奢淫逸、贪污腐败、权色交易、卖官鬻爵等问题深恶痛疾,对我们的现实政治表现出失望的情绪,对中国共产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党是导致腐败的根源,所以自然地对党的认同存在疑虑和困惑。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政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治理能力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政府服务不够透明、廉洁政府建设不力等。

政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治理需求,导致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政府拥有更强的治理能力来解决。

而目前政府管理体系存在各种弊端,如机构间协调不畅、政策执行不力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政府服务也面临着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不够透明,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廉洁政府建设也成为了政治治理中的一大难题。

对于腐败现象的治理,政府尚未有效根治,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的不正当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

二、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就业压力较大等。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之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制约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经济增长不平衡不充分也是一个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与此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一些社会阶层的收入水平远高于普通民众,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及提升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及提升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及提升对策目前当代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7、18岁至22、23岁,正值人生的重要时期,此刻的思想认同决定了未来的一生,也可谓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他们的政治认同表现使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来体现的,包括队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对国家的责任感、对执政党及其政策的支持、对公职人员的评价、对政府地信任度等。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包含了对政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认同,体现在行为上使对政治活动的支持和服从。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整体上呈现出的是积极健康的态势,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主导政治文化持认同态度。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大学生受国内外复杂政治形势的影响,狭隘地比较中西方的政治体系,导致对于政治体系出现虚假认同、低度认同甚至是不认同的趋势。

作为一名沈阳药科大学的大一新生,总感觉国家层面的问题离我很遥远。

国家民族认同不应该只是空乏的定义,而是应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身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名族56朵花,国家就如一个大家长,守护着无数炎黄子孙。

首先,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是并存、相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国才有民族,各民族的繁荣富强亦构成了国家。

但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有矛盾和对立的一面。

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一体多元中华文化的国家。

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既有同质性的内核与纽带相统一,又有异质性的因素相排斥。

这种复杂的情况要求我们在文化认同构建过程中,必须准确妥善地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基础;并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绩效,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政治保障。

在社会方面,各大学校应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提高;重视网络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摘要】中国的政治认同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的冲突、民众对政治制度认同度不高、少数民族认同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问题以及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升整体民族认同,建立多元共识,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才能实现政治认同的建立与提升。

这些努力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的突破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挑战,重要性,传统价值观,现代化,民众认同度,少数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整体民族认同,多元共识,政治稳定,社会发展。

1. 引言1.1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之间存在冲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的理念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碰撞。

传统社会主义思想与西方民主制度之间的对立,使得中国人民在政治认同上面临困惑和矛盾。

民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度不高。

尽管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政治体制却并未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党执政导致政治权力高度集中,限制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表达意见的自由,造成了政治认同的脱节。

少数民族在政治认同上存在问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因此在政治认同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和摩擦。

加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升整体民族认同等措施来解决。

只有在建立多元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目标。

1.2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政治体系、政府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一个国家中,政治认同可以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多样化文化和民族的国家中,政治认同更显得至关重要。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当代中国面临全球化与转型时期双重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家之间的边界模糊,国家认同遭遇困境。

在转型时期,贫富差距、政府寻租等社会问题导致民众对政府认同产生疏离感。

加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完善制度的公正性,培育良好的市民社会是重塑中国政治认同的途径。

标签:政治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政治统治之所以能够得以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该统治的认同。

从古至今政治认同一直是执政者孜孜以求的,它是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对内进行深度社会变革,对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加快经济和政治建设脚步。

在转型期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的内容与逻辑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认同”在西文中为“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

认同最初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一个心理过程。

德国政治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

”[1]简言之,认同即发自内心的赞同或认可,并会带来行动上的一致。

“政治认同”则可被解释为对政治体系的依附。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对政治认同内涵做出如下界定:“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2] 简言之,政治认同即指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心理上对该政治共同体的支持问题。

政治认同的主体是公民,政治认同的客体是整个政治共同体,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党认同、体制认同、价值认同、政策认同等。

罗尔斯提出了政治认同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公共认同或制度认同,另一种是非制度认同或道德认同。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摘要: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国家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合法性困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合法性困境主要表现在:腐败侵蚀着合法性基础,经济高速发展后可能出现的“政绩合法性困境”,民主制度供给的有限与民众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对合法性的挑战。

坚持科学发展,以绩效性维护合法性,整合意识形态,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强化社会共享的信仰,加强宪政与法治,强化法理型权威,是重塑我国政治合法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转型期;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法理型权威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执政地位具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解决体现民众根本利益的种种重大现实问题,以取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但是,当代中国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导致政治合法性危机的产生,因而,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政治合法性的内涵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史的主思想,许多就是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探讨。

霍布斯的利维坦,卢梭的公意说,洛克的契约论,盂德斯鸠的法的精神等实际上都是关于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哲学探讨。

不过学术界公认的,第一个真正把政治合法性当作一个核心概念来进行解读的是德国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在韦伯看来,任何形式的统治都必须有其合法性根据,人们服从的基础不仅包括习惯、个人利益、理想动机或休戚相关的纯粹情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

任何礼会关系中的社会行动都受到行动者自己对于合法性秩序的信念支配,只有当人们认为统治具有正当理由的时候,才具有合法性。

当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挑战(5篇材料)

当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挑战(5篇材料)

当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挑战(5篇材料)第一篇:当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挑战当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挑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既是党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要求,又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但正像胡锦涛指出的:“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同样是前所未有的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主要来自国际、国内、党自身三个方面。

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和曲折发展给党的执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党巩固执政安全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实际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他们打着“新自由主义”和“贸易自由主义”的旗帜,通过控制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和国际“游戏规则”,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干预,这必然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和严峻挑战。

首先,发展中国家为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必然出让部分经济利益乃至国内事务主导权,因而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本国产业的保护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都相对弱化,更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风险的冲击;其次,发展中国家在享受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资本全世界的运营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分配上的“马太效应”,即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再次,经济全球化现象使人才外流现象更为严重,从1978年以来,我国只有三分之一的留学生回国;最后,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大量产品因技术落后、档次不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处于被动的局面。

第二,政治单极化和意识形态渗透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运用互联网等高科技传媒手段,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西方极端利己主义观念使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挑战,也使传统的道德伦理精神受到了冲击,同时,他们鼓吹西方政治多元化观念,竭力为我国的民族分裂分子呐喊助威,甚至在我国新疆、西藏大肆培植恐怖主义势力,暗中支持台独,破坏我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此,必须予以高度的警惕。

新形势下该如何应对祖国统一面临的新挑战。

新形势下该如何应对祖国统一面临的新挑战。

新形势下该如何应对祖国统一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篇:新形势下该如何应对祖国统一面临的新挑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还面临海基会.海协会成立以来认真贯彻中共和国家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推动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与交往,促进海外反“独”促统力量的团结与联合,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台湾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不懈努力。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赞成和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科技交流不断扩大,以及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同种同文,这些都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的有利条件。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造成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影响台海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隐患仍然存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在新世纪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中国统促会的光荣使命。

中国统促会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台独”分裂势力作坚决斗争;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加强与海外中国统促会和华侨华人的联系,不断壮大反“独”促统力量;积极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出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成为联合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纽带,发展海峡两岸民间往来的桥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积极力量,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未能实现祖国统一,如何实现祖国统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历史任务。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结合历史和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差序格局下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差序格局下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差序格局下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在差序格局下,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通过创新和改革,我们可以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路。

本文将分析差序格局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当前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差序格局是指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等不平衡现象的现象。

差序格局给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困境。

首先,社会的差距使得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共识。

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更关注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差序格局也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发达地区,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

再者,差序格局还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确立统一的价值导向。

为了应对这些困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创新和改革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应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学校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最后,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素养。

优秀的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差序格局下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通过创新和改革,我们可以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路。

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校与社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我们可以克服困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只有如此,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一代中国人。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应对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应对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应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优越感的影响。

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优越感,导致了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和排斥。

这种民族优越感会对国家认同造成冲击,使得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共同认同面临困难。

二是文化差异的冲突。

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的冲突也会影响到国家认同的塑造和统一。

四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了民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到国家认同的统一。

以上这些问题使得国家治理中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塑造和统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应对措施来解决。

一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普及各民族文化和历史知识,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从而消除民族优越感的影响,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是推动民族融合发展。

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消除民族之间的贫富差距,推动民族融合发展,增强全国各民族的共同认同感。

三是倡导和平相处理念。

通过倡导和平相处理念,弘扬文明和宽容的精神,增强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尊重,建立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推动国家认同的统一。

四是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

政府应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推动各民族地区的和解与融合,增强各民族对国家认同的统一。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应对是一个复杂而又严峻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国家治理的规划与落实,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塑造和统一,才能够解决国家认同的挑战,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希望中国能够在国家治理中不断完善,实现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统一,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应对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应对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应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其他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不到8%。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同时也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社会权益,试图在实现国家统一和互相尊重民族差异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多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向主流地区迁移,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剧,导致一些地区的民族文化差异逐渐消失。

这种情况可能会被视为“文化一体化”,但它同时也会导致少数民族失去他们特有的文化和传统,并可能导致他们与自己的民族认同渐行渐远。

其次,近年来外部势力试图干预中国的内政,对中国的多民族国家认同造成了挑战。

他们试图通过分裂和分化手段来进一步破坏中国的团结和稳定。

这些外部势力会利用少数民族的差异性,鼓吹民族主义和仇恨,并试图使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中国的利益并不相同。

针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增强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特别是对语言、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在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方面,政府加强了对国际社会的交流和沟通,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政策,宣传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民族团结的良好形象,并揭露和抵制外部势力的干预和破坏。

总而言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是中国政府的重要职责。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加强与外部势力的反对和斗争,共同推动中国实现长期稳定和繁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二)捍卫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加便利,甚至不再受到 国与国的限制。这虽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 会让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网络散布传播不良信息,影响网络 意识形态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措施, 警惕西方通过网络对中国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守护好 意识形态阵地。社会主流媒体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除此 以外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意识形态可能出现危险的 觉察力,保卫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 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踊跃度从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人民对于国 家的认同度,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过程当中也可以 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从而加 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马克思十分重视公民 政治参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从各层次各领 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三)完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 联系 进入新时代,我们面对的外部环境问题日益增多,同 时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任务艰巨,在这个情况下加强党的
公共 外交
理论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文 / 叶怡媛(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改革经验中找到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它既 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与资本主义有所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在全球化背景下党和国家面临的西方意 识形态的渗透以及贫富分化的加剧,这些都会危害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所以,研究新时代人民群 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问题具备重要意义。
(一)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起人民群众情 感共鸣
文化是一个民族积聚的最深层的力量,特别是在中国 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并将继续延续下去的国家,运 用文化的力量更能发挥其特有的魅力。首先,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仍旧 焕发磅礴生气,归根结底便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 强大的号召力、感召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用革命文化加 强情感认同,革命先烈们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激励着一 代代中华儿女,革命文化以其特有的红色底色对于唤起人 民群众的情感认同起到独特作用。最后,用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引领文化方向,在新时代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道 德风气、弘扬正能量,保障社会良性发展。通过大力弘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从 感情上自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民群 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作者:刁瑷辉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3期摘要:当代中国面临全球化与转型时期双重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家之间的边界模糊,国家认同遭遇困境。

在转型时期,贫富差距、政府寻租等社会问题导致民众对政府认同产生疏离感。

加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完善制度的公正性,培育良好的市民社会是重塑中国政治认同的途径。

关键词:政治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09-02政治统治之所以能够得以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该统治的认同。

从古至今政治认同一直是执政者孜孜以求的,它是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对内进行深度社会变革,对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加快经济和政治建设脚步。

在转型期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的内容与逻辑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认同”在西文中为“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

认同最初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一个心理过程。

德国政治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

”[1]简言之,认同即发自内心的赞同或认可,并会带来行动上的一致。

“政治认同”则可被解释为对政治体系的依附。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对政治认同内涵做出如下界定:“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2] 简言之,政治认同即指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心理上对该政治共同体的支持问题。

政治认同的主体是公民,政治认同的客体是整个政治共同体,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党认同、体制认同、价值认同、政策认同等。

罗尔斯提出了政治认同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公共认同或制度认同,另一种是非制度认同或道德认同。

方旭光论述了政治认同的维度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政治价值的认同(理想、信仰、主张);政治客体的认同(国家、政党、政府等),政治工具的认同(法律、政策等);政治效能的认同(公平、效率等),其中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是基础性认同,政治认同的核心是执政党认同[3]。

全球化浪潮侵蚀了国家的主权、模糊了国家间的边界,对基础性认同即国家认同造成了威胁,而转型时期国内的变革和矛盾则对政府认同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一、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问题(一)全球化对国家认同的冲击伴随全球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诸多领域的主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经济上,国家制定政策等管理经济活动与行为的能力受到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的制约。

政治上,国家的独立、安全和领土完整受到国际社会强行干预的危机。

文化上,各国的文化、伦理、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处于互动之中,文化主权受到来自各个方的制约与影响。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国家主权被侵蚀意味着认同客体和认同框架的改变。

因此,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威胁是政治认同发生流失的一个前提条件。

(二)转型期对政府认同的挑战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社会转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和整体性。

景天魁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这是事实性规定。

社会转型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强力作用下实现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这是实质性的规定。

社会转型是从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换。

这是结构性层次性的规定。

”[4]转型时期对政治认同的挑战分为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

第一,制度认同层面。

一种制度能够得以延续,取决于公民对制度的认同程度。

制度上的认同使人们认真对待制度,形成对制度的应尽义务、忠诚和信赖。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都与不合理的制度有关。

就政治制度而言,人大制度尚未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行政系统的权力不断扩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滋生寻租行为,导致民众对政府权威认同的流失。

就经济制度而言,转型时期中国的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贫富差距。

“行业、城乡、权力之间的分配差距使分配制度的积极作用丧失,而且还会因为差距的马太效应使贫困者、后富者的致富努力和热情受到严重挫折。

一些人的失望、沮丧情绪由此产生,不满乃至对立情绪滋长,相对剥夺感增强,社会挫折感日深,从而使经济增长动力递减直至停滞”[5]。

民众逐渐对经济领域中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产生不满。

就制度的执行力而言,美国政治学家F·J·古德诺指出:“一种行为准则,即一种国家意志的表达,如果得不到执行,实际上只是一纸空文。

”[6]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尽管出台了许多有效的制度、规章但在地方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一旦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便无法有效的执行。

以地方、部门为主导的制度和政策执行过程使权力和利益地方化、部门化,地方和部门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甚至国家利益之上,从而导致了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扭曲。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各项规章、制度和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本很高,周期很长,效率也很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被消耗到毫无意义的利益争夺、扯皮和推诿之中。

与此相联系,也可能使政府所代表的公平、正义的天平发生倾斜,导致地方和部门利益危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从而影响民众对政府的认同。

第二,价值认同层面。

兰久富概括了转型时期特征:“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权力的转移、价值评价多元化和社会方向的转变。

社会转型是一个社会利益分化的进程,从利益平均化到利益多极化,从利益依赖性到利益独立性的转变,从利益稳定性到利益多变性的转变。

社会结构转变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在经济关系上,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需求多样化。

在政治关系上,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集团、社会组织开始形成不同的政治阶层,政治要求多样化。

在社会价值关系上,社会信仰多元化,生活价值冲突普遍化”[5]。

由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社会阶层的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世俗化,从而动摇了对原有价值体系的认同。

二、寻求政治认同的资源一个国家建立政治认同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通过强制灌输乃至制度压力获得政治认同,即政治认同形成的制度方式;另一种通过文化的影响而形成政治认同。

制度是确保政治认同的外在保障,文化是政治认同内在的心理机制。

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建立一种政治认同首先依赖于发展统一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在重塑政治文化过程中,一方面应当积极借鉴西方政治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和有利成分;另一方面,也应当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提取独特的有效资源。

这种有效资源首先由英国保守主义思想家埃德蒙·柏克进行了阐释,“那些根据传统、惯例、民族的历史经验而在民众和社会成员中自然形成的规定,往往通过历史的经验和社会化而潜含于一个民族的深层心理和深层意识中。

由于人们在遵循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定的过程中,就会自然形成一种社会生活的有序状态,对变迁社会的分化和世俗化过程进行制约,不至于因政治文化急剧变迁而引发社会的脱序和失范”[7]。

加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一个真正有感召力的意识形态应该既有连续性又有发展的眼光,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纲领的同时则需要不断调整其“保护带”,汲取西方政治文化中的资源以满足全球化时代的要求。

第二,完善社会制度的公正性,协调经济发展。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当它们使每个人,特别是使最少得益的人的利益得到补偿才是正义的。

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贫富差距日益突出,这就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制度的公正性建设,确保民众对制度的认同感。

第三,培育良好的市民社会,完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使公民能够充分地行使政治参与权,并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获得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主政治在应对政治认同挑战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完善民主政治,首先,需要确保政府的公开性,提高权力的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使决策过程在公民的监督之下。

只有这样公民才会与政府拉近心理距离,增进公民对政府的认同度。

其次,培育良好的市民社会。

应厘清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培育其公共责任感并通过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大力扶植民间组织、第三部门、中介组织的发展。

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市民社会具有制衡国家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言“绝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8]。

从积极意义上,市民社会培育了多元利益集团,这些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要求在政治上表达他们的利益,为公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参政渠道。

参考文献:[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3]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1).[4]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32-433.[5]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6][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7]萧功秦.政治浪漫主义告别[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1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