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

合集下载

[教育学]高校评估基础知识

[教育学]高校评估基础知识

高职高专评估基础知识篇1、什么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客体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教育部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参评院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要求,做好自评工作,并派遣专家组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满足社会需要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形成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评估结论。

2、为什么要进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的意义)?通过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学校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3、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统一,以能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评价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4、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如何理解“二十字方针”?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1、办学指导思想 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
1.2产学研结合
2、师资队伍建设 2.1结构
2.2质量与建设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基础设施
3.2实践教学条件
3.3教学经验
4、教学建设与改革 4.1专业
4.2课程
4.3职业能力训练
4.4素质教育
5、教学管理 5.1管理队伍
5.2质量控制
6、教学效果 6.1知识能力素质
6.2社会声誉特色或创新项目
说明:上表中二级指标为黑体的是重要指标,共8个。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二)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三)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五)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六)。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读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读

需求方
主要成效区 果——因——效 以深度访谈为主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体系附2.doc
领导作用
特色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社会评价
评估指标体系与内涵
案例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而行业职业院校是否要强调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划?
职业院校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学校的主要办学 功能,因此,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必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 目前,行业职业院校都已归地方管理,行业院校也要为地方(区域) 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为地方行业经济发展服务。行业职业院校事 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同时也应考虑行业 经济发展规划。
评估指标体系与内涵
案例13
教师技术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技术服务主要包括:承担行业企业横 向课题,企业技术咨询、推广与应用,发明有价 值的技术专利或结合教师的专业为行业企业、社 会服务等。
评估指标体系与内涵
案例14 专职督导人员一定要设立吗?
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
各校应建设教学督导、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与内涵
案例3 如何理解“符合《平安校园》的各项规划”?
建立安全、稳定、和谐校园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也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安全、 稳定工作,有些省市还制定了《平安校园》要求与规定,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也都对校园安全、稳定建设做出要求 和规定。
评估指标体系与内涵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高职课程改革的原则 课程要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的主要载体是项目和任务 学生是主体
课程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一、背景介绍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评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对于改进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评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

2.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评估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可以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质量评估等方法进行评估。

3.实践教学与社会实习:评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充实完善,是否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度、实践成果等进行评估。

4.师资队伍:评估学校的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教师学历、职称、教学成果等进行评估。

5.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评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情况,是否能够提供实习岗位、职业培训等。

可以通过合作项目数、实习学生就业率等进行评估。

6.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估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工作,包括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

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度、社会评价等进行评估。

三、评估方法与步骤1.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3.评估报告编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评估报告,分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反馈与改进:将评估结果反馈给高职高专院校,促使其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四、评估结果的应用1.内部管理:学校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外部认可: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客观证明,可以用于获得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

3.提升竞争力:通过对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学校可以提高自身在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附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评估的指导思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强调评与被评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注重实际成效,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三、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附1)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有重点的考察,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四、评估原则1. 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3. 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

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4. 评价与引导相结合。

既要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

5. 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总结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总结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要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

选取被评院校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目的是为整个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创新。

现就专业分析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一、专业分析的内容和标准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支撑材料:近三年高职专业目录新增专业申报材料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2.课程体系和结构(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5)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6)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支撑材料: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该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该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各学期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3. 科目课程(1)有比较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2)理论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3)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4)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支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CAI课件4.教学环节(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2)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了综合性实践训练课;(3)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支撑材料:课程教学工作计划表、教学进度表、教案、学生考勤表、试卷分析报告、教学日志、教学总结;试卷、实验报告、实训(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工作总结;5.职业素质教育(1)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2)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4)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5)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6.教学环境(1)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3)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4)图书馆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5)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6)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支撑材料: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基地开出的实践教学项目统计表7.产学研合作(1)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2)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3)在面向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4)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5)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6)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支撑材料:产学合作协议书、合同书技术报告、成果鉴定报告科研课题统计(包括课题名称、经费、结题报告、论着、获奖情况)8.教学改革与建设(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2)科目课程改革;(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4)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5)产学研合作改革;9.师资队伍(1)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状态;(2)专业带头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以及科研教改开展情况;(3)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素质;(4)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5)学生管理队伍情况一览;支撑材料:师资队伍(含兼职教师)基本状态表专任教师科研和教改开展情况表教师培训进修和经费投入情况表10.学生素质(1)该专业近三年入学学生成绩、报到率;(2)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3)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4)学生计算机、英语水平考试及应用能力;(5)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抽查毕业设计(论文);11.学生就业(1)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保障机制;(2)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3)该专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附表:表1.专业基本情况调查表表2.产学研合作调查表表3.专业分析学生调查表表4.专业分析教师调查表表5.专业分析表。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一、评建工作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建方案(试行)》的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明确办学理念为先导,以完善教学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加强教学管理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全面开展我院的评建工作。

力争通过评建工作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为把我院建成西部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化工职业技术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建工作总体目标(一) 凝炼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是学院的重要无形资产。

通过评建工作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凝炼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具有化工、机械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以及发展理念,并以此指导学院整个办学活动和办学发展方向。

(二)总结办学经验,完善办学活动。

通过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材培养工作水平评建工作,对我院建院以来办学活动、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梳理。

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反思内在成因,并着力在整改上下功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全面贯彻落实。

使我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借评建之机得以大幅度提升。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管理。

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办学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通过评建工作要强化制度建设,使学院的各项活动在制度的引导下规范化良性运转。

(四)突出职业特点,把握办学特色。

特色是学院发展的生命力。

要以评建工作为契机,尽快从传统理论灌输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着重在化工、机械类人才职业化培养上下功夫。

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化工、机械等行业需要的办学模式,形成我院人才培养特色,增强社会竞争优势。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我院办成西部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化工职业技术院校。

(五)强化导向作用,服务社会需求。

通过评建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岗位适用能力、职业操作能力以及专业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1:领导作用(5)
•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 负责人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精力; • 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机制,教学经
费逐年增加;
• 领导关心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重视
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与地方、行业、企业合 作育人的机制,有完善制度作保障。
• 校风与校园稳定:安全重于泰山。不会抓安
全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
评估指标1:领导作用(3) •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学校总体发展
规划;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实践教学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
• 规划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前瞻性、全面
性、规律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符合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和结构是否 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评估指标:领导作用(4)
评估指标5:实践教学(1)
通过分析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和实用、管理人员安 排是否合理、设备与设施是否充足、资金是否有保障、管
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关键要素来判断实践教学的特色。
• 通过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够成为有机的
整体。
• 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安排充分考虑校内、外的
结合。
• 根据实践教学的技能要求目标、阶段进程,安排
实习等管理制度完善。
• 建立多元化的质量监控机制; • 建立学生评教、同行互评、教师评学等制度; • 重视用人单位和社会参与质量监控,进行毕业生
跟踪调查和社会需求调查分析。
评估指标7:素质教育
• 主要关注点: • 学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 学生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 • 人文素质培养与人才培养方案; • 人文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 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 • 创办学生刊物和社团组织; • 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 定期举办职业论坛。 • 最终打造学生工作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特色!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说课要点(参考)》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说课要点(参考)》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说课要点(参考)》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说课要点(第三部分灰色底纹)(供参考)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专家,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任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方法、改革思路等。

说课教师由专家选定,并提出具体说课要求。

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点:1.课程目标即在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课程资源1)师资。

2)实验(训)项目所需的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含教学用多媒体)、易耗品等。

3)课时(含理论、实验、实训等)。

4)教材(含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的建设)。

3.课程内容1)主要模块(含实践)取舍依据、之间的关系。

2)与专业中前后课程的逻辑关系。

4.课程实施即主要教学方法及采用依据。

5.课程评价1)学习效果考核方式。

包括笔试(开卷、闭卷)、操作、口试等。

2)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督导评教等。

6.改革思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教师说课活动要点细化(供参考)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建设评估中,专家组可以通过随机听课和随机抽调授课教师进行说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考察评价。

一、教师说课活动的主导思想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估的说课活动中,授课教师将对课程教学大纲的理解,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的运用处理,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等清楚地叙述和展示出来,同行和专家向授课教师提出课程教学的有关问题,共同研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

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建设评估中,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作为评估的基本标准,通过说课活动考察被评估学校和被评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学习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业务基础,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附件二: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略)
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上表15项二级指标中为黑体字的是重要指标,共8项。

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
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标准
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5项,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8项。

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1.优秀:
同时满足:
(1)全部评估指标中,A≥12,C≤2,D=0;
(2)重要指标中,A≥7,C≤1;
(3)有特色或创新项目。

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不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排列前1/3者不能评为优秀。

2.良好:
同时满足:
(1)全部评估指标中,A+B≥12,其中A≥6,D≤1;
(2)重要指标中,A+B≥7,其中A≥4,D=0。

或不满足优秀条件,而C=0,D=0。

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不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平均水平的不能评为良好。

3.合格:
同时满足:
(1)全部评估指标中,D≤3;
(2)重要指标中,D≤1。

4.不合格:
未达到合格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任务分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任务分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任务分工第一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任务分工附件2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任务分工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进行了修订,今年并将推行。

现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草稿),对我院迎评促建的工作任务做出新的调整。

评估指标1.领导作用(负责部门办公室;责任人谭惠聚)评估要素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办公室)说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重点考察内容: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及专业结构(7)标准解读:λ学校能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创新办学模式,学校特色、专业特色鲜明。

λ建设规划较好地适应地方或行业发展的需求, 并能逐年落实。

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

主要佐证材料:1.学院发展规划(办公室)(1)吉林省“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办公室)(2)学校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办公室)(3)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人事处)(4)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教务处)(5)有关学院发展的相关文件、宣传资料(办公室、宣传部)(6)学院举办高职教育、教学研讨会一览表(教务处)(7)近三年教育思想改革学习研究开展情况和效果综合材料(教务处、宣传部)2.专业结构(各系)(1)全院专业设置一览表(含专业名称、设置时间、分年级的学生数、近三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录取新生报到率)(教务处汇总、各系提供)(2)06学年以来社会调研与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其原始资料(招就处)(3)06学年以来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简要总结(各系)(4)各新专业设置和老专业优化的行业分析报告(各系)(5)各新专业设置和老专业优化的市场调研报告(各系)(6)各新专业设置和老专业优化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各系)(7)各新专业设置和老专业优化的专家论证报告(各系)评估要素1.2办学目标与定位(办公室)说明:全日制普通高职办学规模适宜、稳定;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加;全日制中职、“三校生”单招、“五年一贯制”、“3+2”招生、专升本学生、成人高职学历教育学生规模逐渐减少,比例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要求;未举办委托全日制或各类成人本科(含专升本)教育,未组织在校高职生参加各类成人专。

某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知识

某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知识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知识01.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总结办学经验,整改存在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三方受益02.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实现三方受益,哪三方受益?答:学校受益,培养对象——学生受益,用人单位受益。

03.评估原则是什么?答: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评估,一般把握如下原则:(1)学校自评与专家组评估相结合;(2)专家评估与被评估学校的学生、教师对本校评估相结合;(3)条件、过程、目标(结果)相结合,且更加注重结果;(4)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5)符合性与多样性想结合;(6)静态评估与动态(发展性)评估相结合;(7)工作规范与工作特色、创新评价相结合。

04.问: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05.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一级指标有几个?其内容是什么?答:一级指标有7个,其内容:(1)办学指导思想;(2)师资队伍建设;(3)教学条件与利用;(4)教学建设与改革;(5)教学改革;(6)教学效果;(7)特色或创新新项目。

06.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二级指标有几个?其内容是什么?答:二级指标为一五个,其内容:(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2)产学研结合;(3)结构;(4)质量与建设;(5)教学基础设施;(6)实践教学条件;(7)教学经费;(8)专业;(9)课程;(10)职业能力训练;(11)素质教育;(12)管理队伍;(一三)质量控制;(14)知识能力素质;(一五)社会声誉。

07.问:在一五项二级指标中又明确了那8项为重要指标?答:8项重要指标是:(1)产学研结合;(2)实践教学条件;(3)专业;(4)课程;(5)职业能力训练;(6)教学质量控制;(7)师资结构;(8)就业与社会声誉。

08.问:在评估体系中一共确定了多少个“主要观测点”?其内容是什么?答:一共确定了36个主要观测点,其内容:(1)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2)教育思想观念;(3)教育中心地位;(4)产学研结合;(5)学生与教师比例;(6)专任教师结构;(7)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8)质量;(9)建设与发展(10);教学及辅助用房状况;(11)教学仪器设备状况;(12)图书馆及校园网状况;(一三)体育运动设施状况;(14)校内实训条件;(一五)校外实训基地;(16)职业技能鉴定;(17)经费保证情况;(一八)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19)专业设置;(20)教学计划;(21)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23)教材建设;(2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一五)实践训练体系;(16)职业能力考核;(2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状态和效果;(28)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及运行情况;(29)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30)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31)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质量调查;(32)学生能力;(33)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程度;(34)学生基本素质状况(35);录取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36)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二、评估目的评估旨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帮助院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评估内容1.教学质量:评估该院校的教学质量,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2.学生素质:评估该院校培养学生的素质,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3.实践教学:评估该院校的实践教学情况,包括实习实训、实践活动、实验室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4.教育资源:评估该院校的教育资源情况,包括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5.创新能力:评估该院校的创新能力,包括科研和创新实践的情况。

四、评估方法1.定期报告:院校需要定期提交人才培养工作的报告,包括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实践教学、教育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2.专家评估: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该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专家评估将包括现场考察、座谈会等环节。

3.问卷调查:对该院校的师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评估结果与利用评估结果将形成评估报告,向该院校进行反馈,包括问题发现和改进建议。

该院校需要结合评估报告,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

六、效果监控与反馈教育部将对该院校的改进情况进行监控与反馈,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促进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总结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确保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更合格、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通过评估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附件二: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略)
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上表15项二级指标中为黑体字的是重要指标,共8项。

1
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
2
3
4
5
6
7
8
9
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标准
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5项,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8项。

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1.优秀:
同时满足:
(1)全部评估指标中, A≥12,C≤2, D=0;
(2)重要指标中,A≥7,C≤1;
(3)有特色或创新项目。

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不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排列前1/3者不能评为优秀。

2.良好:
同时满足:
(1)全部评估指标中,A+B≥12,其中A≥6,D≤1;
(2)重要指标中,A+B≥7,其中A≥4,D=0。

或不满足优秀条件,而C=0,D=0。

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不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平均水平的不能评为良好。

3.合格:
同时满足:
(1)全部评估指标中,D≤3;
(2)重要指标中,D≤1。

4.不合格:
未达到合格标。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部研究制订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2008年开始,各地原则上应依据本评估方案开展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评估工作。

本评估方案公布前已进行过评估的院校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可在2010年后安排评估。

所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自本评估方案发布起,每学年度须按要求填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本科院校中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根据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参照此评估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准进行建设。

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与本文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文为准。

教育部二○○八年四月九日附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附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14年)

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14年)

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14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2004]16号)和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精神,结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制定本方案。

在2015年秋季学期前,按此方案组织对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一、评估工作目的意义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旨在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院校举办者履行办学责任,进一步加强院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宏观管理,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效提升高职高专教育服务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

二、评估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评估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全省在教育部正式备案,且已有三届毕业生的独立设置的公办、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2015秋季前均须接受评估,评估结论经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

(二)导向性原则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方向、基本规范、基本标准,促进学校举办者及院校落实国家相关要求,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明确努力方向,制定行动计划,努力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三)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组织实施评估工作,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

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四)发展性原则重视评估后的整改工作,院校的主管部门或举办方,要同学校一起努力,按照评估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组织整改。

整改结果经评估专家组回访认可后,评估结论生效。

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1.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是通过系统总结人才培养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规范办学标准,自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障和监控机制;总结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树立典型,不断增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内在动力;发挥评估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

2.通过评估工作的实施,逐步建立自治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制度、质量保障机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制度;积极探索中国高职高专教育评估理论和制度体系;改善与加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宏观管理,促进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通过评估工作的实施和评估结果的公布,发挥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与监督作用,为用人单位择人用人提供信息依据;促进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把满足用人单位、家庭、学生的社会需求作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基本依据。

4.应对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新疆高职高专教育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二、评估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统一,以能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评价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三、评估的工作方针评估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

通过评估,加强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上一个新水平。

评估要抓住重点,边评边改。

要防止在评估过程中作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的做法。

四、评估的基本任务评估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即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专题座谈会: 根据需要可对学校申报的特色项目或有关问题 召开专题座谈会,会前列出提纲,通知与会人 员。每次座谈会的参加人数以10人左右。 员。每次座谈会的参加人数以10人左右。 6、基本技能测试: 一般可选“计算机基础” 一般可选“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测试题,由专 家组命题,从非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 抽取若干人参加。
2、改善和加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 校的宏观管理,促进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持 续健康发展。 3、通过评估结果的公布,为用人单位用人、 择人提供信息依据,促进学校主动适应社会 不断发展的需要,把直接体现社会需求和期 望作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基本 依据。
四、评估的指导思想: 以能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 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评 价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本标 准,引导学校从实际出发,准确定 位和优秀标准对研究生和 高级讲师如何计入是有区别的。如在读研究生及 高级讲师可以计人合格标准、良好标准的比例中, 但不能计入优秀标准(高讲在学校改制6 但不能计入优秀标准(高讲在学校改制6年内可计 入合格及良好标准)。 • 观察教师结构不仅要看学校整体结构,还要看在 各专业中的分布。尤其是试点专业中的分布。 • 要注意双重权重系数的赋分计算方法。如学历分 *0。1十职称分*0.2十双师分*O.3直接得出 十职称分* 十双师分* 《专任教师结构》的观测点分,不要再乘0.6。 专任教师结构》的观测点分,不要再乘0
• 教学的中心地位 体现在: ①学校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 线,经常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②教学经费比重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稳定来源; ③非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服务的程度; ④学校有哪些体现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执行得如 何; ⑤对教师的考核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 度,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实 得如何。
2.3 教学条件与利用
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教学基础设施;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经 费。 (这一指标要关注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这些条件 的利用状况。)
2.3.1 教学基础设施 主要观测点是:教学行政用房;教学仪器设 备; 图书馆及校园网;体育运动设施。 • 教学行政用房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指P78教育部教 教学行政用房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指P78教育部教 发[2004] 号文件《 发[2004] 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 件指标(试行)》 件指标(试行)》。教学行政用房包括教学及辅 助用房(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风 雨操场)及行政办公用房。学生人数按全日制各 类学生自然人数计算。本次评估,对风雨操场、 教室、图书馆面积按表列面积乘以0 教室、图书馆面积按表列面积乘以0.9即认为达 到合格标准。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数、多媒体教室和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数、多媒体教室和 语音室座位数的计算都很明确。
七、评估的领导与组织实施 (一)省级教育部门 省教育厅高教处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 平工作评估的具体组织者,负责制定评估工作计 划和有关安排,提出专家库成员建议名单,以及 评估结果的上报工作。 (二)评估工作委员会 研究评估工作的方针政策、 研究评估工作的方针政策、制(修)订评估 方案、 方案、审议评估专家组对院校考察后的评估意见 和结论建议等。 和结论建议等。 (三)专家组 (四)观察员 (五)秘书
共有6 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 共有6 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
其中8 其中8项重要指标(黑体字),还有特 色或创新项目。 每项二级指标下有1 每项二级指标下有1~4个主要观测点, 共36个主要观测点。 36个主要观测点。
评估方案的特点: 1、突出了高职特色 ⑴、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⑵、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 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⑶、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 主线; ⑷、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 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⑸、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 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 队伍;建立满足 实践能力、职业技 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 践训练体系; ⑹、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⑺、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 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 胜劣汰机制。
2《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 水平评估方案》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
沈斐敏教授
引言
一、评估工作方针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 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 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 二、评估任务和工作目标 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 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 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 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工 作水平作出判断, 作水平作出判断,形成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评 估结论。 估结论。 评估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五年一个评估周期, 评估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五年一个评估周期, 确保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按期通过人才培养工作 水平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办学效益好, 水平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办学效益好, 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 院校。 院校。
这一观测点要体现在: ①干部、教师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②产学合作的有关组织和协议对合作内容的描述; ③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培训等服务状况与成果; ④企业干部、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专业设置、培养方 案研究、教学过程学生就业等方面。 办学指导思想不仅体现在上述2 办学指导思想不仅体现在上述2个二级指标和 4个主要观测点上,还应体现在6个一级指标、15 个主要观测点上,还应体现在6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的方方面面。 譬如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实践条件、专业 设置与改革、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等都能反映学 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而且它也不是抽象的。
3、听课: 按学校提供的课表随机选择。课程应包括基础 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等。每位专家听 课不少于2 课不少于2节,听课获取的信息和对课程教学 的评价应向专家组全体会议汇报。 4、个别访谈: 约请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学生进行个 别访谈,以便准确掌握学校的实际情况。每位 专家的访谈对象4 专家的访谈对象4人左右。
三、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在引导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同时, 明确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责任 者。通过系统总结人才培养工作,肯 定成绩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 实施整改方案,明确办学目标,规范 办学标准,自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 自我保障机制(鉴定和诊断的功能) 自我保障机制(鉴定和诊断的功能)。
7、专业剖析: 由专家组抽取学校的1个主体专业和1 由专家组抽取学校的1个主体专业和1个新建专 业进行重点剖析,以增加考察的深度和可信 度。
第一方面 水平评估方案
1《水平评估方案》的框架 水平评估方案》
一级指标 1 办学指导思想 2 师资队伍建设 3 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 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 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 1.2产学结合 1.2产学结合 2.1结构 2.1结构 2.2质量与建设 2.2质量与建设 3.1教学基础设施 3.1教学基础设施 3.2实践教学条件 3.2实践教学条件 3.3教学经费 3.3教学经费 4 教学建设与改革 4.1专业 4.1专业 4.2课程 4.2课程 4.3职业能力训练 4.3职业能力训练 4.4素质教育 4.4素质教育 5 教学管理 6 教学效果 特色或创新项目 5.1管理队伍 5.1管理队伍 5.2质量控制 5.2质量控制 6.1知识能力素质 6.1知识能力素质 6.2就业与社会声誉 6.2就业与社会声誉 赋 分 评估等级
八、专家进校后的主要工作 1、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 参观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考察校园文 化、秩序、教风、学风、校风、教师教研和学 生课内外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获得相关信息。 2、查阅资料: 继续查阅学校上报的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外, 主要查阅学校提供的各项主要信息(侧重对原 始资料的查阅),也可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一 些不清楚的问题做进一步解释。
• 发展规划 要体现上述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等思 路上。专业建设规划是重要方面。 • 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是自发的,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是自发的, 感性的,不系统的; 教育思想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怎样看教育, 为什么办教育,如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等反映教 育的作用、地位、服务对象等思想。二是培养什 么样的人,怎样培养。 教育思想观念要从二方面体现,一是学校是 否组织全校教职员工不断学习、讨论、研究高职 高专的教育思想观念;二是是否遵循高职高专教 育规律办学。
2.2.2 质量与建设 主要观测点:质量;建设与发展。 • 教师质量包括: 教师质量包括: ①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学生满意率等; ②师德师风,责任心,为人师表,从严治教状况; ③参与教改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及成果; ④参与科研的状况。
• 建设与发展包括: 建设与发展包括: ①提高教师质量的措施,如上岗前培训、教育理 论学习、改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结 构及加强师德师风的措施和政策; ②建设规划及落实状况; ③培养专业带头人、形成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和 梯队结构的措施。
五、评估结论 评估结论以评估的实际结果而定。 评估结论以评估的实际结果而定。评估结论 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含暂缓通过) 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含暂缓通过) 四种。 四种。评估结论将作为省教育厅实施相关项目的 重要依据。 重要依据。 六、评估工作程序 1、提出申请 2、学校自评 3、预备性评估 4、正式评估 5、形成评估结论 6、开展整改工作 7、开展评估回访工作。
2.2 师资队伍建设 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 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 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 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 2.2.1 结构 主要观测点是:学生与教师比例; 主要观测点是:学生与教师比例;专任教师 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 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
• 计算生师比时,对学生数和教师数的计算说明中 有规定。非专任教师数的计算要按其每学期实际 教学时数折算到120学时的比例折算。对于实施学 教学时数折算到120学时的比例折算。对于实施学 分制的学校,要按每学期8学分折算,每学分16学 分制的学校,要按每学期8学分折算,每学分16学 时(理论课),1 时(理论课),1周(实践课)。 • 双师素质教师不是单指具有讲师及以上教师职称 又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而是有 四种条件均可。 • 兼职教师不是指学校内的干部、返聘以及外校教 师兼职,而是专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 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 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 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