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 认识佛
认识佛教
一、什么是佛?——智慧、觉悟的意思 什么是佛教?——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二、佛教的学位制度
1、(阿)罗汉——正觉。 贪嗔痴断尽了,没有烦恼了。 2、菩萨——正等正觉 “等”是等于佛,还没成佛。 菩萨用的心和佛的心一样,是真心。 罗汉用的心和我们的心一样,是妄心,是假心。 3、佛——无上正等正觉 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的 人。
四、佛法的教学艺术——佛教寺院 1、天王殿——进山门第一个建筑物,供奉弥勒菩萨和何事物, 心里都欢欢喜 喜、平平静静, 不要跟任何人 计较,有了这 些条件才能真 正入佛门学佛。
四大天王—— 1、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 持:保持,国:国家 主持一个家庭(持家)、公司、 国家,要怎么做呢?——一定要 尽职尽责,尽自己的本分。 琵琶代表“中道”, 代表做事 情尽职尽责,做到恰到好处,不 能过也不能不及,事情才圆满。 像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就断了。 2、南方增长天王(手持智慧剑) 代表做好分内的事情还不够, 要天天进步。我们的德行、学问、 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 慧剑代表“快刀斩乱麻,慧剑 断烦恼”
4、贡品、贡具——一切 贡品设施都是教育提醒 我们自己,佛不会吃的。 (1)水——代表清净, 看到水,就想到我们的 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 等。 (2)花——代表“因”, 先开花后结果。 (3)水果——代表“果” 看到花和果,教导我们 “希望得什么果报,就 应该修什么因” (4)灯——代表智慧、 光明 (5)香——代表戒定真 香,看到香,闻到香气, 提醒自己要修戒。
三、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以四大菩萨代表整个佛法。 1、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代表孝敬 “地”比喻我们的心地,本来具足无量慈悲、智慧、福德。 《地藏经》讲入佛门的修学方法——“孝亲尊师”。
关于佛的思考
关于佛的思考佛性◆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佛语◆时间总会过去的。
◆算命不如认命。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怀著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
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佛言◆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涂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
寻找真我佛教的自性探究语录
寻找真我佛教的自性探究语录在佛教中,寻找真我是一种重要的修行目标。
通过探究自性,我们可以了解真实的自我,超越痛苦和无明的束缚。
以下是一些关于自性探究的佛教语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指导。
1. 心性即佛性在自性探究的道路上,我们要相信心性即佛性。
佛性是每个众生内在的本性,是智慧和慈悲的根源。
只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本质,我们就能逐渐回归真实的自我。
2. 舍去执著要寻找真我,我们需要舍弃执著。
执著是我们对于自身和外界的固定观念和执着attachment),通过放下执著,我们才能接受自己的本质,摆脱无明的束缚。
3. 观照觉知观照觉知是自性探究的重要实践。
通过观照我们的思想、感受和身体,我们能够认识到它们的无常性、无我性以及苦空假的特性,从而超越表象,接触到真实的自性。
4. 空性洞见佛教教导我们通过洞察空性来了解真我。
空性是一切事物无常、无我和空无的本质。
当我们洞察到自性的空性,我们能够超越一切烦恼和执著,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5. 平等心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培养平等心是至关重要的。
平等心意味着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不分别对待。
通过培养平等心,我们能将惺惺相惜的慈悲心扩展到所有众生,进一步接近真实的自性。
6. 禅定修持禅定是提高观照和觉知能力的重要修持方法。
通过禅定,我们可以培养专注力和平静心,使我们更加敏锐地观察和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
禅定修持有助于寻找真我并超越痛苦和无明。
7. 菩提心菩提心是追求觉悟和利益他人的伟大愿望。
通过修持菩提心,我们能够超越自我利益的限制,投入到利益众生的殊胜事业中。
菩提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自性探究中的执着和困惑,更好地了解真我。
8. 缘起观缘起观是佛教哲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通过观察和了解一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能够认识到自性起源于多种多样的因缘条件,而非独立存在。
这种洞见有助于我们超越对自性的固有观念,实现真我。
9. 离念观照离念观照是指将观照的注意力从杂念和扰动的思绪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觉知之中。
个人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佛教以来,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宿。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佛教的智慧,体会到了佛教带给我的安宁与喜悦。
以下是我个人学佛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信仰的力量佛教让我明白了信仰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信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有了信仰,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保持坚定,勇往直前。
学佛让我明白了,信仰是一种精神支柱,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二、慈悲为怀佛教教人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宽容和原谅,不再对他人持有偏见。
在与人相处时,我努力做到以慈悲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这种慈悲的力量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三、放下执着佛教教人放下执着,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和名利。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人生的痛苦往往源于对名利的执着。
放下执着,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我开始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而烦恼。
在放下执着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四、修行与感悟学佛需要修行,修行需要感悟。
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践行佛教的教义,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勤奋修行:佛教教人勤奋修行,通过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修行过程中,我学会了自律,努力克服自己的懒惰和懈怠,使自己不断进步。
2. 珍惜当下:佛教教人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未来的虚幻。
在修行过程中,我学会了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而烦恼。
3. 修心养性:佛教教人修心养性,培养自己的慈悲、宽容、谦卑等品质。
在修行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4. 看破红尘:佛教教人看破红尘,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在修行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人生如梦,一切皆为虚幻。
看破红尘,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五、学佛对生活的启示学佛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位念佛居士的神奇经历
一位念佛居士的神奇经历
一位念佛居士的神奇经历
一、认识念佛
念佛,是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方法之一。
每当我们念佛时,我们就会祈求佛菩萨的保佑和庇佑,以换取幸福和平静。
二、遇见念佛居士
我的好友刘松就是一位热爱念佛的居士。
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念佛,并且会坚持不懈地用心诚意念佛一小时,这也是他获得平静和幸福的关键。
三、神奇的经历
有一天晚上,刘松正在家里念佛,当他念到一半时,突然感觉周围一片光明,似乎大佛和菩萨正在向他显现。
他觉得很颤栗,但同时也感到安然和开心。
四、重要的领悟
在那个神奇的时刻,刘松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和喜悦。
他意识到念佛不仅可以让他获得平静和安全,也可以让他感受到佛菩萨的庇佑和保护。
他开始对人生和宇宙更深入地思考。
五、经历的启示
现在,刘松已经成为了一个念佛的狂热者。
他将念佛融入自己的生活
和工作中,并经常在家里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他相信念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六、结论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念佛可以带来神奇的经历,但是刘松的经历证明了念佛的及其功效。
我们不一定要成为念佛居士,但是当我们遇到烦恼时,我们可以试着念佛。
这可能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平静,并且从生活的平凡中发掘出真正的美好。
认识佛教-3
認識佛教(第三集)1991/12 美國邁阿密檔名:17-01-03《觀經》三福,第二是說「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皈」,昨天跟諸位介紹出來了,這也就是真正的傳授三皈。
學佛的同修們一定要認真的接受三皈,「受持」,要接受,接受之後要保持,不能把覺正淨失掉,我們就沒有皈依處了。
也就是說時時處處要念著覺正淨,這是我們修行的標準,修正行為的標準。
方法無量無邊,所以說「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的方法統統都是修覺正淨的。
因此覺正淨這三樁,我們在裡面抓到一樁,修成了,則三個都得到了。
昨天跟諸位說明,在中國十個宗派,他們偏重的不一樣。
我們今天發願修學念佛法門,念佛就是從淨門入。
換句話說,念佛人的目的是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這是受持三皈。
第二句教給我們要持戒,「具足眾戒」。
「眾」是眾多,眾多的戒條裡面,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
底下一句講「不犯威儀」,如果用出家比丘二百五十條戒來說,真正的戒條只有前面的十七條,四重十三僧殘,這是屬於戒,所以總共只有十七條戒,後面的全部都屬於威儀。
威儀是什麼?威儀是禮貌、禮節。
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應該守一些規矩、禮貌,這是屬於威儀。
認識佛教(第三集)1991/12 美國邁阿密檔名:17-01-03 2在過去,我早年親近章嘉大師的時候,大師告訴我,三皈戒(指的是五戒,三皈五戒)是一個學佛的人,時時刻刻不能離開的。
那個時候我們住在台北,他舉個比喻說,譬如你從台北坐火車到高雄,你要買一張火車票,從上車這張票就要拿到手上,一直到達目的地,這票還要收回,不能離開這一張票,這張票就好比三皈五戒那樣的重要,這是他老人家舉個比喻告訴我。
離開了皈戒,就失掉了佛法,就不是佛弟子了。
五戒的第一條是不殺生,第二條是不偷盜,第三條是不邪淫,第四條是不妄語,第五條是不飲酒。
佛說明五戒前面的四條叫做性罪,你受戒,如果犯了,這是犯罪;你不受戒,犯了還是有罪。
不是說我不受戒,我犯這個就沒有罪,還是一樣犯罪。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转载)
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对于”认识自己”,其实我们还不是真正地懂得,不是真正地明白。因为人可以无情地批判别人,揭别人的短处,却从不愿意批判自己,揭自己的短。我们总是用眼睛努力地向外看,看自然界,看他人和社会,看得眼花缭乱,却很少有闲暇来看自己,很少花费点时间来反观自己的内心。我们借助于”镜子”来看自己的外表,但很少有人能借助于”心镜”来瞧瞧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即便偶尔看了,我们看到的也只是自己的正面和优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视而不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要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
原一平恍然大悟。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大彻大悟,终于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人活一生,醒悟的少,疑惑的多,而最大的疑惑就是无法认清自己。了解自己最难,不了解自己最痛苦。所以,人生第一要务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也才能接受世间的一切。
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无独有偶,中国的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后,《孙子兵法》也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说法。东西不同文明的哲人,都不约而同地把 “自知之明”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修养来对待。
认识自己并非易事,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进行陶治、修炼和自我完善。修佛法讲照破,是无上般若妙智慧的观照。要见到真心朗然,就是见到佛性。观照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悉的陌生人是谁?这个问题有点怪,很多人不能回答。其实,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自己!虽然天天见面,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有多少呢?
有关认识自我的名言
有关认识自我的名言
1. “认识自我,是成功的第一步。
” ——未知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先认识自己。
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取得成功。
2. “认识自我,才能真正理解他人。
” ——伊索
伊索告诉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真正理解他人。
也就是说,只有认识了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包容和理解他人,从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3. “了解自己的价值,才会有真正的自信。
” ——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告诉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价值,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信。
也就是说,只有认
清了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才能更好地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4. “认识自我,是追求内心平静的开始。
” ——佛陀
佛陀告诉我们,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
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地面对内心的烦恼和挑战,从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5. “认识自我,是获得自由的钥匙。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
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地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压力,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以上是一些关于认识自我的名言。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认识到,认识自我是多么重要。
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并且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因此,我们要在日
常生活中,不断努力,去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变得更
加成熟和自信。
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认识佛教2
心性的智慧德能无量无边,《地藏经》上只用了十句话来表示,也就是把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归纳为十大类,便於教学。每一类里面实在讲都是无量无边,像你们现在所读的《无量寿经》,经题一开端,「佛说大乘无量寿」,那个「寿」是无量里面的一种,作为代表。你不要看到无量寿,以为只有寿命无量,其他都没有了,不是的,样样都无量。样样无量说不清楚,用一个寿命来作代表很有意义,在所有一切无量里面,寿命是第一。譬如,你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技术、无量的能力、无量的财富、无量的房地产,你没有寿命,你短命,你所有一切无量都落空了,所以一切无量里要以寿命为第一。你有无量寿,所有一切无量你都享受到了,你都得受用。所以寿命在一切无量里面叫第一,排顺序排在第一。经上用无量寿来作代表,绝对不是这一种,没有一样不是无量的。这个就是十大类,样样都是无量。
无论经典的大小、浅深,字字句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然后才晓得欧阳竟无先生为我们说的「佛法是今世所必需」,这个话我们就会同意了,就能够肯定他讲得正确。所以经典字字句句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由此可知,佛法决定不迷信。
我们学佛从哪里入门?这个很重要!从哪里学起?昨天略略的为诸位同修说了一点,诸佛菩萨名号表法的意思,这个一定要懂,才知道佛法教学方法的圆满,在我们佛门讲的善巧方便,用现代的话就是高度的艺术境界。几千年佛教教学,就已经走向艺术化。所有诸佛的名号、塑像,我们的造的诸佛像,都是代表我们的性德,我们自己真心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凡是菩萨名号以及他的造像,都是代表修德;也就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当怎样的修学,才能够使我们的性德完全显露出来,而在生活里面得到受用。这样看来,佛教育确确实实超过世间所有的教育。
佛的 名词解释
佛的名词解释佛,作为一个名词,是许多人熟悉的一个词汇。
它源于梵文Buddha,意为"觉者"或"觉醒者"。
佛教中,佛指的是达到了完全的觉悟和智慧,超越了人世痛苦的人,他们以自身的修行和教导帮助众生超凡脱俗。
佛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所成为的称号。
释迦摩尼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北部,他的人生经历激励了佛教的诞生和发展。
尽管佛教源于印度,但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这个国家的边界,传播到亚洲及世界各地。
佛的概念在佛教中是至关重要的。
佛被视为无上的智者和慈悲的化身,他们的智慧与慈悲帮助众生跳出生死轮回的循环,达到永恒的解脱与幸福。
佛被尊奉为教主,他们的教诲被记录在经典中,成为佛教徒修行的指南。
佛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摆脱痛苦,如何培养慈悲和智慧,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佛的理念也与生活息息相关。
佛教教导人们要以慈悲为本,对待一切众生,包括自己在内。
佛的教导鼓励人们修行四无量心:慈爱、悲悯、喜舍和平等心。
慈爱是对世间众生的无私爱护,悲悯是对他们的痛苦和困境的同情,喜舍是对别人的喜悦和利益的关心,平等心是对所有众生的平等对待。
通过培养这些美德,人们可以带给自己和他人更多的福祉与快乐。
佛的教育意义也让人深思。
佛的教导不仅仅关注个人的修行,也贯穿于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
佛教教导人们如何以正确的道德原则生活,如何避免伤害他人,如何培养慈悲和善良。
这些教诲可以引导人们在人生中追求智慧与成长,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佛还代表着内心的觉醒和觉悟。
佛陀通过自身的修行获得了极致的智慧和觉知,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佛的觉醒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它对人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和自我觉察追求内心的觉醒,超越困境与痛苦。
最后,佛教的佛还象征着人类的潜力和追求。
佛教强调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内心的佛,开发潜在的智慧与慈悲。
这种信仰给予人们勇气和力量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也提醒我们尊重他人的追求和选择,以和谐的方式共处。
什么是佛
(二) 十一号
第2节:泛指的佛(2)
“佛”就是通号。为了完整而全面地描述“佛”所具备的各种功德,共有十一个通号。
1. 如来:又作“如去”。佛以觉悟真理,而达到涅槃境界,称为“如去”。佛为觉悟真理,而在世间成佛,称为“如来”。
2. 应供:由于佛已经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应该、也有资格接受人间和天上的众生,在物质生活上的各种供养。
(1)生身:指佛从母胎托化降生出来的这个身体。
(2)化身:指佛为了教化众生,凭借神通力量,而应化出来的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体。
2. 生身与法身
(1)生身:指佛生出来的这个人身。
(2)法身:指佛通过对戒、定、慧三学的修持,而证得的功德之身。
(二) 三身
所谓“三身”,指从三个角度来对佛身进行分类阐释。其中主要的有两种分法:
11. 世尊:“世”指世间,“尊”有“尊贵”和“尊重”两重含义。佛所成就具备的智慧德行,是世间最为尊贵的,故称佛为“世尊”。由于佛成就具备了世间最为尊贵的智慧德行,所以佛被世间一切众生所尊重,故称佛为“世尊”。
在经典中,通常是将“佛”和“世尊”合为一号,也有将“世间解”和“无上士”,或“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的,故有“十号”之称。
第4节:泛指的佛(4)
1. 法身、报身、应身
(1) 法身:指佛证悟的法性之体。
(2) 报身:指佛在证悟后,身体所具备的各种相貌体征。
(3) 应身:指佛为了教化众生,而显现出来各种身体。
2. 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1)自性身:指佛证悟到的法性之身。即同于“法身”。
三、 佛的身体
以上所述之“佛的名字”,下面来介绍一下佛身体的情况。关于佛所具备的身体,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二身、三身、十身之说。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初三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佛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学习的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Siddhartha Gautama),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现境内的兰菲尓地区,他的成佛经历是一个寻求解脱的过程,最终他在菩提树下达到了觉悟,并传授了佛法。
二、佛教的核心教义1. 四谛: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分别是生老病死、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终结和通向终止痛苦的道路。
四谛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类存在的认知和对于解脱的追求。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在《大论》中提出的修行方法。
它包括了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意念、正确的语言、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计、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念和正确的集念。
通过八正道的修行,人们可以走向解脱和成就涅槃。
三、佛教的佛教经典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于学习和研究佛教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三学习的佛教经典:1. 罗马尼林是初四课程中介绍的一部佛教经典,其中记载了佛陀的教诲和经验。
2. 《心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3.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内容涵盖了诸多佛教教理和修行方法。
四、佛教的流派和寺庙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了多个流派和教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以下是初三学习的一些佛教流派和寺庙:1. 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上座部派。
2. 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佛教寺庙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些寺庙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例如中国的少林寺和泰国的大皇宫。
五、佛教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何认识佛教
如何认识佛教?一、超越科学现在有很多文章用科学的观点来解读佛教。
佛教本身是非常科学的,可以说比科学还要科学,是超科学的科学,只是佛教不用这个名词而已。
佛教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佛”,一个是“教”。
“佛”是圣人,“教”是佛的教化。
一个理论正确与否,并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表现。
用科学的方式也可以,文学的方式也可以,医学的方式也可以。
为什么现代有很多学问不断地被推翻、被否定呢?就是因为这门学问并不具有完全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
如果有人见解更高,那这种看法就被否定掉了。
佛法已经流传几千年,有没有人超过古人,提取出更高的宗教呢?好像没有了。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它们都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这么长的时间,三大宗教一直被人们所继承和传扬。
从长远的角度看,后人也基本没有再创造新的宗教了。
为什么后人没有创造出来,说明古人远远超过我们后人,后人的智慧没办法超过前人。
所谓科学也好,其他世间学问也好,能够超过前人的智慧吗?现代的科研手段也有一个优势,可以通过科学实验,通过高科技手段,观察到一些现象,从而发现科学一直追求的东西,在佛法里面早就有答案了。
其实佛教早就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就是生和死。
每个人也就活几十年,都只看到生,看不到死后的世界。
用科学的手段,包括医疗、心理学,用很多方面的学问来研究生死,研究得出来吗?站在“生”的角度能研究出“死”的结局来吗?这个永远不能研究出来的,因为不在同一空间范围之内,死亡的事例也不是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
更高的世界是佛的世界。
其实大家对佛都不认识,到底“佛”是什么?这已经超出常人的概念了。
大家都信仰佛,礼拜佛,对“佛”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对世间任何伟人、英雄的礼敬。
几千年下来,那么多名人、圣人、伟人出现在世间,甚至流传千古,但能受到后人的尊重,顶礼膜拜,甚至跟随的,其中大部分还是与宗教有关。
这就可以看出来,宗教的创始者,佛或者是耶稣等,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影响面,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
二、超越迷信佛教根本不是迷信,佛教是破除、超越迷信的,是智慧超前的一种认识。
个人对佛教的认识
我对佛教的认识我对世界上的宗教都没太多的了解,但谈起佛教,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或多或少影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首先,佛教对于其他国家重不重要,我不知道。
但对于中国,他是很重要的。
它用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力,即使经历怎样的历史变化,是他自己成为了我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佛教处在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发挥着它的作用,影响这我们。
对于信奉佛教人,佛教义教会学了他们很多,包括让他们成为了我们眼中不一样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是洁身自好,超脱于红尘事物以外,用另一种视角在看待事情的变化与发展,专心于自己的修行,更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相对他们,我们这些整天被自己,或他人的俗事所烦扰普通的人而言,他们更像一位智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就很好的诠释的了大师们的智慧来源,表明了佛教对佛教徒的影响。
此偈出自《六祖坛经》。
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从字面上讲的意思是: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我理解的是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后天培养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碍自性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
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
佛教徒们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中,慢慢领悟,慢慢发现,这使他们活的更自在,因而这就是身处在其中对他们影响。
他们就是这样,利用他们的教义,不断修行,让自己的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性格也在逐渐变得沉稳,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就算身处在繁华的都市中,也能静下来思考,以佛经教义伴着生活的一群有着大智慧的人。
认识佛教 学习心得报告
24-001佛教是什么尊敬的老法师!尊敬的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阿弥陀佛!弟子在二零一三年九月六日,偶然的机会恭听到老法师的开示,听了很是欢喜。
之后就天天在网上收集着看,越看越着迷,于是就决定要好好学佛。
没想到有这么殊胜的因缘,在网上能很系统的参加学习,为现代学佛弟子们的修行之路指明正确方向,并为弟子以后的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此弟子真诚感恩老法师慈悲开示!真诚感恩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阿弥陀佛!老法师以讲故事、说案例的形式给弟子开示,非常耐心、非常详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弟子在恭听老法师慈悲开示的《佛教是什么》课程之后,对佛教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彻底转变了原有错误的观念。
真正认清佛教是一种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确确实实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育。
教弟子对于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能力辨別真妄、正邪、是非、善恶。
帮助弟子通达明瞭宇宙人生一切理事现象,恢复弟子原本的自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教的内涵包括了无量无边,为一切众生说大圆满法。
比我们现在一所完整大学里面包括的还要多。
从时间上讲,它的内容讲到过去、现在、未来。
从空间上讲,它讲弟子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如孔老夫子的教育是讲一世,讲弟子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世的教育。
而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尽虚空遍法界。
佛法所教,佛法所學。
佛法是教弟子如何修学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给我们所说的法,就是给弟子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在大乘经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
佛在《华严经》上讲宇宙人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教弟子如何断烦恼、如何破迷开悟、如何转凡成圣超越三界。
这些讲解,就是佛教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
因此弟子应依据佛教的经典进行修行,找对法门,选对老师,依教奉行,勇猛精进。
即信而学之,学而行之,行而省之,省而改之,改而学之,如此循环,必将成就。
走近佛陀认识佛法之三读后感
走近佛陀认识佛法之三读后感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心里就像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的湖面,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书中对于佛陀的智慧和佛法的阐述,就像是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心中那些曾经昏暗不明的角落。
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反而像是一位亲切的老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讲述着生命的真谛。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无常”的解读。
以前啊,我总觉得“无常”这两个字听起来特别玄乎,感觉离自己的生活特别遥远。
但通过这本书,我发现“无常”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就拿我前段时间经历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心情也跟着格外舒畅。
我决定出门去附近的公园溜达溜达,享受一下这难得的好时光。
我穿着自己最喜欢的那件蓝色衬衫,哼着小曲儿就出了门。
公园里的花开得正艳,红的、粉的、黄的,一团团、一簇簇,美得让人陶醉。
我沿着湖边的小路漫步,微风轻轻拂过脸颊,那种感觉简直太棒了。
走着走着,我看到前面有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
那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空中高高飞翔,孩子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站在那里看了好久。
就在这时,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有个小朋友的风筝线断了,风筝摇摇晃晃地飞走了。
小朋友“哇”地一声哭了起来,他的小伙伴们也都围过来安慰他。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多像生活中的“无常”啊。
刚刚还好好的,风筝飞得那么高、那么稳,可一阵风过来,一切都变了。
这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有时候明明一切都顺风顺水,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故。
再往公园深处走,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在树下下象棋。
他眉头紧锁,盯着棋盘,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旁边围了几个观战的人,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我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老爷爷的棋艺还真不错。
就在他快要赢的时候,对面的叔叔突然走出了一步妙棋,局势瞬间逆转。
老爷爷无奈地笑了笑,摇摇头说:“这世事无常啊,就跟这棋局一样,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结果。
”从公园出来,我去了一家常去的咖啡店。
认识佛教7
認識佛教(第七集)1991/12美國邁阿密檔名:17-01-07前面將佛法修學的依據以及行門的綱領介紹出來了,現在再談談佛法教學的善巧。
「善巧」,他的方法非常的好、非常的巧妙,我們如果不知道,就很難學到佛法真正的東西。
也就是前面說過,不懂得方法是很難修學得到成就的。
佛法修學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這就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上所講的「信、解、行、證」。
第一個要相信,能信就是緣成熟了。
我們常常聽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緣?就是他能信。
能信,這緣成熟了;不能相信,緣沒成熟。
所以佛度眾生,一定是度能夠相信的這些人。
佛家跟其他宗教不相同的地方,其他宗教信了就可以得救,佛法不是這麼說的,「信」是你可以入門。
信了之後一定要「解」,一定要理解。
佛法所說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解」就是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經所說的就是這一樁事情,到真能夠理解之後,然後才修行。
所以「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礎上。
我們理論沒搞清楚,方法也不懂,怎麼「行」法!「行」就是常說的盲修瞎練,那不是真正的「行」。
真正的「行」是有理論的基礎、有真實的方法。
「行」最後的目的是要達到「證」,「證」才是真正得受用。
什麼叫做「證」?簡單的說,就是把你所信的、所解的、所行的,在你日常生活當中,統統用得著了、用上了,這就是「證」。
譬如我們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就是我們所想的,就是我們所行的,我們所行所想的就是經,經跟生活融化成一致了,這是「證」,這叫真如,佛法可貴的地方是在此地。
所以一定要知道它的次第,「信、解、行、證」。
「信」,第一個要相信自己,這也是佛家講「信」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宗教第一個是要你信神,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條件。
佛法最重要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本來成佛,信自己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我們把染污去掉,恢復自性,就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所以先要相信自己。
如果常常覺得我自己罪業、煩惱深重,恐怕我不能成就,這個人就注定不能成就了,為什麼不能成就?他不相信自己能成就,佛菩薩再大的神通、智慧、道力幫助他,也不行。
佛的名词解释
佛的名词解释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中,佛教都是一个重要的宗教传统。
佛陀 (Buddha) 是佛教的创始人,他的教诲被认为是带来人类智慧和苦难解脱的重要教义。
然而,佛陀的教义不仅仅与宗教信仰有关,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生活方式、道德和内心觉醒。
本文将试图解释和探索一些与佛相关的名词和概念,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佛教及其核心思想。
1. 佛陀 (Buddha)佛教中,“佛”这个词是缩写,来自梵语“Buddha”,意为“觉醒者”或“觉者”。
佛陀是佛教共同崇敬的尊贵人物,据传他在公元前6世纪生活在印度。
佛陀的真名是悉达多 (Siddhartha Gautama),他曾是一位尊贵的王子,但他选择舍弃一切物质财富和王位地位,追求内心觉醒和世俗生活的解脱。
在树下打坐的过程中,他最终实现了悟道,成为佛陀,为人类揭示了智慧之旅。
2. 若波罗蜜 (Paramita)若波罗蜜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种种堕落之中而达到圆满的修行方面的六个方面加以品述,包括慈悲、戒律、勤奋、喜悦、定力和智慧。
这些是佛陀教导下的修行路径,通过实践这些若波罗蜜,修行者可以逐渐解脱自己,培养智慧和慈悲心,摆脱世俗的束缚。
3. 因果 (Karma)因果是佛教中另一个核心的概念,它强调个体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根据这个理论,一个人的行动会对他的未来生活产生影响,无论是在当前的生命还是来世。
因果的概念教导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未来和周围人的生活。
通过了解因果,佛教徒被鼓励积极深思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因果。
4. 禅定 (Samadhi)禅定是佛教和其他东方哲学传统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它是一种修行的技巧,通过冥想和专注,达到心灵的平静和集中。
禅定有助于培养内心的冷静和专注,以及超越世俗思绪和欲望的能力。
通过禅定,修行者可以进入一个与日常烦恼和压力分离的状态,进一步提高内心的觉醒和智慧。
5. 轮回 (Samsara)轮回是佛教中一个广泛讨论的主题,它涉及到生命的循环和转世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自己认识佛
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心量。
你没有佛的心量,你再怎么模仿,你都永远是一个凡夫。
圣人与凡夫最大的区别就是心量。
你有了佛的心量,才有悲心、智慧、神通!嘴巴上想学佛,心里也想学佛,可是同时还出来一股力量,使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言行,还不如一个不学佛的人;你自己发觉不了,别人看你就是一个颠三倒四的人。
凡夫又不像,学佛的也不是,结果闹成了“四不象”。
常常总是喜欢在对方身上找毛病,不愿从自己身上找毛病;总想从别人那里索取,不愿意自己付出;学佛是付出,不是索取。
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你索取的越多,你内在本身具有的(先天本有的)失去的也越多。
自己的量打不开,你在方法上做得再多也没有用,那叫做修方法,而不是在修道。
修道的根本方法,就是把心量打开;可是往往学佛的人有个最大的毛病:“你说他一句,他要反驳你十句。
不学佛时还挺老实,一旦学佛以后,学得比常人会说了,你怎么说他,他都觉得自己有道理。
学佛是一种“死亡”;把自己的思想死掉、把自己的看法死掉、把自己所有的念头都要死掉。
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本性里的那股力量才能自然显现。
我们为什么会活得不愉快?活得很累?因为我们思想里有很多东西都没有达成,我们每天强烈期待的同时又在不断的掩藏:期待下一刻会更精彩;掩藏我们的缺陷和不足,炫耀着那仅有的一丝优点;我们的想法太多,说出来大家都
不接受,所以我们觉得很累,觉得大家跟自己不和谐。
我们时常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善于接受、发现自己的缺点,这时你会觉得跟谁都合得来,谁的意见都好。
一个学佛的人,他的内心里有一丝的力量没有打开,都没有办法进入到核心里面去。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接人、不待物、不做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清净、觉得自己没有缺陷;有定力、有智慧,是一个完美的人。
可是当面对事情的时候,一听到别人发表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吻合的时候,如果你心细,在这个当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我执和种种成见都会出现。
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一刹那发现自己,都是听到不顺耳的意见时,总是在对方身上找毛病,不在自己身上看问题。
一个人如果不学会感恩的话,他的我执是没有办法破裂的。
当一个人在感恩的一刹那时,“我执”的力量才会靠边站。
就在我执靠边站的这一刹那,自己内在的佛性,才有了一个冲出来的空间。
要对国家感恩、要对环境感恩、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
如果这个国家不太平,你怎么修行呢?如果没有这个环境,你到哪里去修行呢?没有身边的人跟你作对,怎么认清自己的我执、认清自己的心量狭小呢?
如果每天守住自己的心念,对于外面的事物就不会去执著它。
之所以我们对外边的事情那么执著,别人给我们一个眼神、说一句不中听的话,甚至有一点怠慢了我们,心里都不舒服。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心住在了外面,还没有回家。
如果时
时刻刻把握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在守住自己“真心”的时候,对于外边的事情自然就看淡了。
不管外面的人怎么对待你,你都不会太在意;因为你的力量注意在里面。
我们之所以太在意外边,正是因为这个力量没有停留在里面、不太在意里面的起心动念,而太在意外面别人对我们的言行举止。
将凡心死去圣心才能复活,将小我放下大我才能显现,将妄念净化内心才能获得安详,将心量夸大才能究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