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基础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通风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通风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通风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 引言
本文档将介绍通风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通风施工的质量对于工程安全性和环境健康至关重要。

2. 通风施工质量通病
2.1 通风系统布局不合理
通风系统布局不合理会导致通风效果不佳,影响空气流通和质量。

2.2 通风设备选择不当
选择不适合的通风设备可能导致通风效果差,不能满足工程需求。

2.3 通风管道漏风
通风管道漏风会导致通风效率低下,浪费能源。

2.4 通风系统维护不到位
通风系统长期没有维护和清洁,会积累灰尘和污垢,影响通风
效果。

3. 预防措施
3.1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布局
在施工前,应根据空间的特点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布局,确保空
气流通畅通。

3.2 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
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包括通风风机、换气扇等,以保证通风效果。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管道
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管道,修复漏风问题,以确保通风系统的
正常运行。

3.4 定期清洁通风系统
定期清洁通风系统,去除灰尘和污垢,保持通风效果。

4. 结论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布局、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及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管道以及清洁通风系统,可以预防通风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环境健康。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通风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的介绍。

希望本文档能对相关人员在通风施工过程中提供有帮助的指导和参考。

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

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

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风机是一种常见的通风设备,用于将空气进行循环和排放,对于维持室内空气质量和调节室内温度非常重要。

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风机也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对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1. 风机噪音大:风机噪音大的原因可能是风机组件损坏,如叶轮磨损、轴承损坏等,也可能是由于风机叶片与外壳相互摩擦所产生的噪音。

处理措施包括更换损坏的组件,修复叶片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以及定期进行润滑和维护。

2. 风机启动困难:风机启动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电源故障、电机损坏、线路接触不良等。

处理措施包括检查并修复电源故障,更换损坏的电机,检查并修复线路接触不良等问题。

3. 风机震动严重:风机震动严重的原因可能是叶轮不平衡、轴承损坏、风叶损坏等。

处理措施包括进行动平衡处理,更换损坏的轴承和风叶,定期检查和维护。

4. 风机漏风:风机漏风的原因可能是风机密封件老化、松动、破损等。

处理措施包括更换密封件,调整风机组件的紧固度,确保风机不会漏风。

5. 风机运行不稳定:风机运行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电机电压不稳定、电源供电不足、风机负载过大等。

处理措施包括调整电压稳定器,保证电源供应稳定,减少负载,确保风机运行稳定。

6. 风机过热:风机过热的原因可能是电机过载、轴承润滑不良、风机叶片堵塞等。

处理措施包括减少负载,改善润滑条件,清理风机叶片上的堆积物,确保风机正常散热。

7. 风机电机损坏:风机电机损坏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使用过载,电机绝缘老化等。

处理措施包括减少负载,避免长时间使用过载,定期检查电机绝缘情况,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机。

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包括噪音大、启动困难、震动严重、漏风、运行不稳定、过热和电机损坏等方面。

对于风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确保风机的稳定运行。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升压站区域:1.SVG、主变储油池板墙及主变基础施工期间的钢筋对拉螺栓未剔除、防腐、封堵,基础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横向裂纹现象。

2.主变储油池板墙混凝土存在大面积横向裂纹,板墙部分预留的穿电缆孔洞缺少封堵措施,存在渗漏隐患。

3.主变本体未与基础埋件固定,不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主变基础顶面标高不一致,设备底部与基础顶面存在较大缝隙,主编散热器片未编号、标识。

4.主变35kV 封闭母线支架接地螺栓缺少弹簧垫片。

5.主变本体2个接地引下线接地螺栓规格不统一,应使用2×M16螺栓,引下接地扁钢与本体引出扁钢端部未对齐。

6.主变油温计的红色指针未调整,压力释放排油管与本体底座位置冲突;主变本体端子箱内接地铜排未与接地网连接。

7.主变保护屏下部保护接地铜排未与接地网连接,备用芯未加护帽。

8.主变尾部朝上的线夹底部未设置排水孔;主变中性点机构箱倾斜明显。

9.SVG 变压器区域未设置消防砂箱、消防砂桶、砂铲及消防器材,不符合《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2015第14.3.5条的要求。

10.SVG 变压器35kV 侧接地开关垂直连杆未跨接接地;放电计数器位置不便于观察,应核实设计要求。

11.GIS膨胀节固定螺栓未松开,所有法兰、膨胀节无跨接接地。

12.SVG变压器呼吸器油位低于制造厂标识的最低油位线。

13.SVG变压器区域独立避雷针接地螺栓穿向不统一,安装不规范(垫片应“两平一弹”),个别螺栓、接地扁钢端部锈蚀。

14.35kV开关柜下部接地铜线应压接在接地母线上表面或下部接地母线未设置两处明显可靠接地点,仅有1处接地。

15.二次盘柜未双面设置标识,二次屏柜上部电缆穿顶部位缺少绝缘护套。

16.风功率预测柜下部接地排未接地,柜内设备外壳未接至接地排。

17.主变铁芯、夹件接地引下线搭接处搭接长度不足(至少80mm)、螺栓规格、数量不符合要求(应为2*M12),螺栓搭接缺少弹簧垫片,不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第3.3.2条的规定。

通风空调工程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通风空调工程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通风空调工程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一、风机的减振器受力不均或被抹灰覆盖1、现象减振器压缩高度不一致,风机静态时倾斜,运转时振动或是看不到减振垫。

2、原因分析①同规格的减振器自由高度不相等。

②每个减振器在同一压缩高度时受力不均。

③减振器布置的位置重心偏移。

④减振垫被覆盖是交底不清。

3、防治措施①安装前选用自由高度相同的减振器。

②按设计或标准图要求布置,应作到减振器受力均匀。

③对设备基础的抹灰和装饰,要与安装配合,不得将减振器(垫)覆盖。

二、柔性短管安装不当1、现象柔性短管制作不规范,扭曲变形,并且代替变径管。

2、原因分析①对规范和标准要求,没有理解。

②短管太短或太长。

③选用的材质不符合要求。

④安装时法兰打孔没有进行现场复测。

3、预防措施①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相适应的柔性接管材料(规范强条)。

②加工制作应符合规范和标准图的规定(现象)。

③法兰与短管的铆接,法兰与风机和风管的连接要根据现场现状进行调整。

不得代替变径管使用。

三、风机、风口无防护网、自垂式止回阀无开关标识1、现象无防护网或防护网作法不规范(现象)。

2、原因分析对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理解不到位,没有进行有效的风系统调试。

3、预防措施①对敞口的风口都要按标准图要求,加设防护网,并且法兰的制作和连接用的螺栓应符合规范要求。

②按系统调试结果,调整好重锤位置并作好相应的开关标识。

四、穿越屋面的风管无防雨和稳固措施1、现象风管在屋面穿越处漏水、渗水并且不稳固。

2、原因分析①风管穿越屋面没有按规定加设防雨罩。

②风管穿越屋面后无拉索或支架固定。

3、防治措施①风管自身应完整无损。

风管穿越屋面后,应在风管与屋面的交界处设置按标准图规定的防雨罩,防雨罩应设置在建筑结构外侧,并且严密可靠的固定。

②风管穿出屋面高度超过1.5米时,应设拉索或支架固定,拉索不应少于3根,应用抱箍固定在法兰上侧固定牢固,以防下滑。

五、风管的密封垫片及风管连接不符合要求1、现象风管法兰连接处跑风漏气,风管系统的噪声增大。

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
1.风机噪音过大:可能是由于设备运行不平衡、叶轮变形或叶片
磨损等原因导致,处理方法是重新校正平衡或更换叶轮或叶片。

2.风机振动过大:可能是由于设备松动或安装不当,或者是设备
内部损坏导致,处理方法是重新安装或更换受损部件。

3.风机电机故障:可能是由于电机绕组或轴承损坏,或者是电源
电压不稳定导致,处理方法是更换受损部件或修复电源电压稳
定。

4.风机叶轮磨损: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叶轮磨损,处理方法
是更换受损部件。

5.风机阻力过大:可能是由于进、出口管道阻力过大,处理方法
是清理管道或更换阻力小的管道。

以上是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但实际处理方法还要根据具体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日常维护中,定期检查和保养是保障风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质量问题不可避免地浮出水面。

本文将介绍风电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病
1. 锅炉钢结构施工节点接头未清除毛刺和焊渣。

导致风力机塔
筒外观存在凸起和斑点,影响外观美观,还可能加剧锅炉钢结构的
腐蚀程度。

2. 电气设备安装中,有些电缆入线、出线时的排列方式和长度
不标准。

这会导致电线松动,出现跑铜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火灾。

3. 桩基施工不认真、不细心、不合规范。

如果桩基存在问题,
比如过度挖土、灌注水泥不符合规范,可能会导致塔筒存量变形或
者力传输不良。

4. 相关部门缺少标准流程、规范标准。

部分单位考虑到易操作、容易达标等因素而未制定一套详细的工程质量标准过程,导致一些
施工环节得不到科学的控制。

防治措施
1. 施工过程中对所有的接头进行处理和清理,保证表面完全光滑,以防止锅炉钢结构接头处的凸起和斑点问题出现。

2. 在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按照标准规范排列电缆,并进行
充分检查,消除电线松动、跑铜等问题的隐患,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3. 对于桩基施工,应严格按照桩基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完全符
合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特别关注水泥浆符合要求、桩侧面是否失
稳等问题。

4.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各种施工环节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例如土方开挖标准、混凝土浇筑标准、塔筒安装标准、风机吊
装标准等。

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全行业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在风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广泛宣传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风机基础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风机基础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江西上犹仙鹅塘风电场风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单位(章)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一总则 0二基本规定 0三管理措施 (1)四模板工程 (1)1 轴线位移 (1)2 标高偏差 (2)3 结构变形 (2)4 脱模剂使用不当 (3)五钢筋工程 (4)1 钢筋加工 (4)2 成型尺寸不准 (4)3 钢筋安装 (5)4 风机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够 (5)5 露筋 (5)6 绑扎搭接接头松脱 (6)六现浇混凝土工程 (6)1 表面缺陷 (6)2 蜂窝 (7)3 孔洞 (8)4 酥松脱落 (9)5 缝隙、夹层 (10)6 位移、倾斜 (11)7 凹凸、鼓胀 (12)8 混凝土裂缝 (12)一总则为进一步提高江西上犹仙鹅塘风电场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杜绝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发生,全面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逐步消除对风机基础施工中有较大影响和影响观感质量的质量通病,促进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工程顺利达标投产、争创行优的质量目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质量通病重点治理工作要求,特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要求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各参建队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1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版)2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建质监[2010]19号文)3 本工程特点及近年来公司在各类阶段性检查中暴露出系列质量通病问题4 现行设计、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二基本规定质量通病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各参建单位质量职责主体按各自职责开展质量通病整治活动。

施工项目部成立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机构,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组长:王光满副组长:刘世昌成员:胡应松、杜飞、何华山施工图审查机构或设计、监理单位应重视审查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其列入审查内容。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工作列入监督重点内容。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风电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种技术和工序,而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这些质量通病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危及运行安全。

预防和处理风电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风电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施工中的质量通病1. 地基处理不当导致塔基沉降风电场的塔基是支撑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基础设施,塔基沉降会直接影响风力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中,如果地基处理不当,比如土壤不够稳定或者基础施工不规范,就可能导致塔基沉降。

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沉降,不仅会影响风电机组的运行效果,还会增加后期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2. 风电机组组装不牢固风电机组是风电场的核心设备,它由多个组件组装而成。

在施工中,如果组装不牢固,就会影响整个机组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比如风叶、机舱、发电机等组件在运行中出现松动、脱落,都可能造成设备的故障和事故。

3. 电气连接不牢固导致线路故障风电场的电气系统是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气连接不牢固往往会导致线路故障,比如短路、断路等。

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发电效率,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增加维护和修复成本。

4. 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事故在风电场施工中,设备安装不规范也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

比如起重机操作不当、吊装工艺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设备安装不牢固,甚至引发事故。

二、预防和处理方法对于地基处理不当导致塔基沉降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预防和处理方法:- 在选址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地基勘察,了解土壤情况和地质构造,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

- 在塔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采取合理的基础处理方案,保证塔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风电机组组装不牢固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预防和处理方法:- 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组装手册和工艺要求进行组装,确保每个组件都安装牢固。

- 在组装完成后,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引言风电工程是可以有效利用风能发电的一种新型能源工程。

然而,由于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风电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风电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塔筒上下部分缝隙过大塔筒上下部分缝隙过大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

如果塔筒的上下部分缝隙过大,会导致塔筒结构不稳定,影响风电机组的运行安全。

为了防治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塔筒的质量控制,确保塔筒的制作工艺符合标准。

•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塔筒上下部分的连接牢固。

•运行阶段对塔筒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并修复缝隙过大的情况。

3. 风机转子叶片变形风机转子叶片的变形也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

如果叶片变形过大,会导致风机的发电效率下降,甚至影响整个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为了防治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制造阶段,严格控制叶片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确保叶片的质量。

•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安装规范操作,确保叶片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正确。

•运行阶段对叶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变形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叶片。

4. 基础稳定性差风电机组的基础稳定性差也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

基础不稳定会导致风机在强风天气中发生倾覆等安全事故。

为了防治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选址阶段,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承载力计算,确保基础的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基础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运行阶段定期对基础进行巡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基础问题。

5. 电气系统故障电气系统故障是风电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电气系统故障会导致发电效率下降,甚至停机维修。

为了防治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设计阶段,合理规划电气系统的布置和连接,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气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在运行阶段,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风机基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风机基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用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用的钢模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0.5m左右,即可分片将套筒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0.2m,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0.5m,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击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凿开以形成桩孔。

也可用此种方法,直至已完成的混凝土护壁的最下段,使孔位倾斜至下层护壁以外,打入浆管,压注水泥浆,使下部土壤硬结,提高周围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决流砂质量问题及现象。

⑤淤泥质土层在遇到淤泥等软弱土层时,一般可用木方、木板模板等支挡,并要缩短这一段的开挖深度,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每次支挡的木方、木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少于0.2m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浇好的混凝土护壁后面,可斜向放置,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达到很好的支挡效果。

⑥除做好护壁工程外,还应配备一定的排水设备,以备使用。

2、如何保证挖孔桩混凝土的灌注质量?(1)质量问题及现象①混凝土出现离析。

②混凝土强度不足。

(2)原因分析①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有问题,或搅拌时间不足。

②灌注混凝土时未用串筒,或串筒口距混凝土面的距离过大(大于2m),有时在孔口将混凝土直接倒入孔中,造成砂浆和骨料离析。

③在孔内有水时,未抽干水就灌注混凝土。

应该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而采用了干浇法施工,造成桩身混凝土严重离析。

④灌注混凝土时未能将护壁的漏水堵住,致使混凝土表面积水较多,而未清除积水就继续灌注混凝土,或采用水桶排水,结果连同水泥浆一同排出,造成混凝土胶结不良。

⑤局部需排水挖孔时,在灌注某一桩身混凝土的同时或混凝土未初凝前,附近的桩孔挖孔工作未停止,继续挖孔抽水,且抽水量较大,结果地下水将该孔桩身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带走,严重时混凝土呈散粒状态,只见石料不见水泥浆。

(3)预防措施①必须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配制或进行抗压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风电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风电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风电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介绍本文将探讨风电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

风电场基础工程质量的问题对于风电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提高风电场基础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风电场的安全运行。

风电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以下是风电场基础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1. 基础沉降不均匀:基础沉降不均匀会导致风电机组的倾斜和不平衡,影响风电机组的正常工作。

基础沉降不均匀:基础沉降不均匀会导致风电机组的倾斜和不平衡,影响风电机组的正常工作。

2. 基础强度不足:基础强度不足可能导致基础的破坏和倒塌,从而威胁风电场的安全。

基础强度不足:基础强度不足可能导致基础的破坏和倒塌,从而威胁风电场的安全。

3. 基础施工质量不良:基础施工质量不良包括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勾筋不到位等问题,可能导致基础的脱离和开裂。

基础施工质量不良:基础施工质量不良包括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勾筋不到位等问题,可能导致基础的脱离和开裂。

4. 基础冻害:寒冷地区的风电场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冻害可能导致基础的开裂和剥落。

基础冻害:寒冷地区的风电场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冻害可能导致基础的开裂和剥落。

风电场基础工程质量防治方法为了提高风电场基础工程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 合理设计:在风电场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确保基础充分承载风力机组的荷载,并考虑合适的防冻措施。

合理设计:在风电场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确保基础充分承载风力机组的荷载,并考虑合适的防冻措施。

2. 严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勾筋的准确性。

同时,要加强施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严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勾筋的准确性。

同时,要加强施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 定期检查和维护:风电场基础工程的定期检查和维护非常重要。

风机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风机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6)防火包施工安装前对电缆作必要的整理,不得使用破损的阻火包。在电 缆周围裹一层有机防火堵料将防火包平整地嵌入电缆空隙中,防火包应交义堆砌。
13)风机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预防措施
(1)电力电缆的电缆头制作时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及厂家说明书的要求。
(2)接线端子与芯线连接时,接线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相符,接线端子与线芯 表面接触应良好无裂纹、断线,铜端子表面应光滑,导线和端子压接应牢固。
7)吊车履带及汽车吊支腿陷入场地使得施工造成影响。
8)风机安装螺栓螺母未涂刷固体润滑剂或涂刷不规范。
9)风机安装螺栓未使用力矩紧固或未经过五方验收签字。
10)风机电缆敷设紊乱,电缆敷设紊乱、不易检查、不美观。
11)风机控制盘柜电缆进线及标识不规范,电缆进线弧度不一致、标识不规 范、不清晰。
12)风机电缆防火材料封堵不严及表面工艺不美观。
(1)加强塔筒制造和到货验收工作,对工艺不合格的,严谨出厂和到货卸车。
(2)塔筒进行安装时要对平台紧固悄况进行复检,发现松动现象的要进行紧 固。
6)风机叶轮组装完毕不起吊预防措施
如果叶轮组装完毕不起吊时,应用绑绳禁锢在固体物上,绑紧,以免造成设 备损坏及人员伤害。
7)吊车履带及汽车吊支腿陷入场地预防措施
16)风机电气设备接地不规范预防措施
(1)施丄人员要熟练掌握接地安装丄程施工工艺并认真按照要求进行施I:。
(2)明敷接地扁钢在安装前需平整,确保安装横平竖直。
(3)对接地装置的安装形式、安装方向、高度和条纹标识、宽度等内容应进 行统一策划、安排施工。
(4)要选用具有焊工证的专业焊接人员进行接地线的焊接工作,焊接搭接长 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①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至少3个棱边焊接②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③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风机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风机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风机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风机基础是风机塔筒的底座,承载其全部重量,肩负了支撑、抗震、抗强风等状况在内的全部受力状况。

它的结实与耐久,对风机的平安、稳定运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风机基础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

下面为我工作中遇到施工单位的一些问题及其解答,供大家参考。

01、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料可否设计在风机基础承台顶部风机基础施工图中实行二次灌浆料凹进基础承台顶面设计,属于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其受力更为合理。

当二次灌浆料凸出基础承台表面时,属于单向受力,受力不合理。

由于二次灌浆料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为便利施工,二次灌浆料尺寸宜设计大一点,二次灌浆料厚度及宽出上锚板两端的尺寸一般不小于100mm。

二次灌浆料设计位置示意图02、风机基础底部及顶部环向钢筋是否可以采纳机械连接一般环形钢筋接头采纳绑扎搭接接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2d,风机基础底部及顶部环向钢筋直径一般为25mm,搭接长度即不小于1050mm,整个风机基础底部及顶部环向钢筋搭接重量约0.9t。

为节约钢筋材料,施工单位在风机基础底部及顶部环向钢筋连接方式上一般采纳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力学性能优于绑扎连接,因此风机基础底部及顶部环向钢筋连接方式可为机械连接,但机械连接施工速度比绑扎连接速度慢一些。

03、山地风电,风机基础底部边缘距离边坡顶部水平距离太近是否可以微移点位风机基础由于是永久征地,且涉及占林问题,而在风机基础施工阶段,征地及林业手续已办理完毕。

如移动风机点位,则征地及林业手续需重新办理,因此,一般不行轻易移动风机点位。

当消失风机基础底部边缘距离边坡顶部水平距离太近的状况时,一般是降低吊装平台场平的肯定标高,保证风机基础底部边缘距离边坡顶部水平距离不小于5m。

04、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1)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需保证连续浇筑。

(2)依据《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2022)7.5.4:“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如需延长运输时间,则应实行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当采纳翻斗车时,运输时间不应大于45min。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推广,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议题。

风电场的施工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质量通病,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可能会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对风电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进行预防和处理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风电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在风电场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建工程质量问题:风电场的基础施工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土建工程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风机基础的不稳定,甚至造成倒塌等严重后果。

2. 设备安装不到位:风电场中各种设备的安装不到位可能会导致风机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设备。

3. 电气接头松动:由于风电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振动,电气接头容易松动,导致电气连接不畅或者短路等问题。

4. 材料质量问题: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会对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影响。

以上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将会对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预防和处理这些质量通病显得尤为重要。

1. 深入分析设计方案:在风电场施工之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项目实际情况,可以有效避免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等方面的质量问题。

2. 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在选择和采购施工材料时,需要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对项目施工和运行造成影响。

3. 强化监理和验收:对风电场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和验收工作进行强化,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稳定和顺利进行。

4.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措施有助于预防风电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确保风电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风电场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通病,需要及时处理,以减小对项目的不良影响。

1. 深入调查问题原因:对于风电场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随着风电场建设的快速发展,质量问题成为影响风电场工程进度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风电场施工的质量,需要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预防和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线缆敷设不规范、焊接质量不良、基础施工质量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建立严格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检测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意识。

3. 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检查和验收。

4.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符合规范。

针对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

对于线缆敷设不规范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处理方法:1. 对不符合要求的线缆进行整改或更换,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问题解决。

2. 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追责,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工序进行整改,并加强质量监督。

对于焊接质量不良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处理方法:1. 对不符合要求的焊接部位进行重新焊接,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2. 对相关焊工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焊接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风电场施工中还需要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定期对风电场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和检验。

2.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积极的整改和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隐患。

3. 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需要从施工前的规范制定和人员培训入手,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保障风电场工程的正常进行。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风电场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站的运行效益和寿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预防与处理研究,以保证风电场的施工质量。

针对风电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了解不同的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对于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常见的风电场施工质量通病包括基础施工不均匀、风机装配不准确、电气系统接线不良等。

对于基础施工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现场监督和检查来预防。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对于出现基础不均匀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和修复,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基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风机装配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装配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风机的安装准确度和可靠性。

对于出现装配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校正,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除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外,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预防和处理质量问题。

引入新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度,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加强培训和交流,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为预防和处理质量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风电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至关重要。

需要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引入新技术和设备,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只有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才能保证风电场施工质量的高水平,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益和寿命。

风机基础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风机基础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XXXX风电项目风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批准:审核:编写:施工单位:XXX日期:年月日目录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一、钢筋工程 (1)1、表面锈蚀 (1)2、钢筋现场施工中的工艺质量问题 (1)二、混凝土工程 (2)1、蜂窝 (2)2、麻面 (2)三、桩基工程 (3)1、桩位偏差 (3)2、孔底虚土多 (3)3、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4)4、塌孔 (5)5、钻进困难 (5)6、桩孔倾斜 (6)7、扩孔底虚土多 (6)8、孔形不完整 (6)9、堵管事故 (7)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一、钢筋工程1、表面锈蚀⑴现象: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⑵原因分析:保管不良,现场存放时无铺垫,雨雪天气不采取措施,或存放时间过长,仓库环境潮湿。

⑶防治与治理措施:钢筋原材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必须用混凝土墩、砖或垫木垫起,钢筋库存期不宜过长,工地临时使用的料场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

2、钢筋现场施工中的工艺质量问题⑴现象:钢筋在现场施工时工艺质量差,不能满足规范⑵原因分析:①混凝土保护层未按要求制作垫块,或垫块数量少,使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②钢筋施工时,同截面的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数值。

③由于操作人员疏忽,施工前未规划,使得箍筋间距不一致,或箍筋成菱形,或使箍筋的接头同向。

⑶防治与治理措施:①在钢筋绑扎前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提前制作保护层垫块,施工前认真按要求放置。

②钢筋施工前应查阅图纸并根据钢筋进场情况,规范接头的位置,使其满足规范要求,绑扎施工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要求进行。

③操作人员进行箍筋施工时,应有良好的施工习惯,严格按图纸设计间距进行施工,箍筋必须是垂直受力钢筋,箍筋接头需错开放置。

二、混凝土工程1、蜂窝⑴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的空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歪;扣筋被踩向下位移原因: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个别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防治措施:绑扎时将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2.柱、墙钢筋位移原因: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

防治措施: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

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3.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定,露筋原因:(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

(2)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

(3)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

防治措施:(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

(2)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

(3)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

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

4.绑扎接头松脱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

防治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牢。

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3处。

搬运已扎好的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板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

5.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原因:绑扎柱箍筋骨架时疏忽所致。

防治措施:做好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工作。

6.弯起钢筋方向错误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

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或在钢筋上挂牌标识。

7.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

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8.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原因:未认真执行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箍筋绑扎不牢。

防治措施:认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箍筋绑扎要牢固。

9.浇灌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钢筋野蛮施工;竖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钢筋位移原因:操作人员成品保护意识不强,技术交底未进行成品保护要求。

防治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成品意识,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进行成品保护措施交底,浇灌混凝土必须搭设马道。

10.钢筋分项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原因:现场工序验收交接制度规定不清,现场操作人员无现场“挂牌”制度的认识。

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对现场“挂牌”制度进行交底。

11.梁柱接头处柱箍筋数量不足或漏绑原因:因操作困难,未绑加密箍筋;采用模外绑梁筋,后落入梁底,加之梁柱接头早已封模,无法绑梁、柱接头柱箍筋。

防治措施:应合理安排先绑梁筋,待补上梁、柱接头柱箍筋后,再封梁侧模的操作方法。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1轴线位移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2标高偏差1.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3.防治措施(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模板。

(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1.3结构变形1.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组拼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随部分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达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面变形。

3.防治措施(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蛤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不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8)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1.4接缝不严1.现象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无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杠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1.5脱模剂使用不当1.现象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2.原因分析(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

(3)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现装饰质量。

3.防治措施(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

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1.6模板未清理干净1.现象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到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2.原因分析(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2)地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未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1.7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现象及防治方法近年来,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现象越发突出,下面对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形成的原因进行简略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蜂窝1、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3)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3、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

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