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RJ) 三、图形的运动(一)
三、图形的运动(一)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教材分析】本课时从丰富的实例出发,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指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循序渐近,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上下左右,在一年级下册又初步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为学习轴对称图形打下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观赏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地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难点:如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并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巩固应用―→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K【情境导入】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向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是看出来的。
对呀,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除了观察,你还可以怎样证明呢?生:可以将它们对折。
师: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把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课件演示对折重合)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左边和右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基本运动方式。
–理解图形的位置、方向和关系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图形的运动方式与规律。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图形的运动知识。
难点:1.理解图形的位置、方向和关系的变化规律。
2.运用图形的运动方式解决问题,特别是结合多种运动方式的情况。
三、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概念:图形保持大小和形状不变,只是在平面上整体移动。
•表示:用向量表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 图形的旋转•概念:图形按照某个固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表示:用旋转角度表示旋转的程度。
•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3. 图形的翻折•概念:图形按照一条直线将图形沿折线翻转。
•表示:用翻折线表示翻折的方式。
•性质:翻折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猜测图形是如何变化的,引出图形的运动概念。
2. 讲解分别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图形运动的实际练习,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拓展通过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运动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收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图形运动的知识。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景可以运用图形的运动概念,写出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图形的运动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三、图形的运动(一)一、本单元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内容:《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标解读:在课程实施中,只要求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要求学生掌握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及在方格纸上作图、定量刻画图形运动的内容。
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使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使学生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二、本单元教材、学情分析:单元教材简介:本单元学习的是第一种图形运动形式,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运动”。
它主要包括: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旋转;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的起始单元。
在课程实施中,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积累学习抽象图形运动的感性经验,也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理解度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等)做好铺垫。
三、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2.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旋转。
4.使学生能够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4课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4课时)3图形的运动(一)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法:观察、讨论法。
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研究数学知识。
二、互动新授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双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类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良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同去欣赏下吧。
(教师出示叶子、XXX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甚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换。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纠正。
)2、教学“对称”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1轴对称图形人教版2
对称轴 对称轴 对称轴 对称轴
两边一样,中 间都有折痕。
三、巩固练习
说一说下面的数字 图案,哪些是轴对 称的?
利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剪出很多漂亮的图形。
说一说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你能画出这些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下面的括号里打“√”。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通过折叠,剪纸,展开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通过折叠,剪纸,展开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第 3 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4条
无数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折叠,剪纸,展开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 图形,图形中间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 轴。
五、强化训练
1.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下面的括号 里打“√”。
2.下面哪些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在下面的( ) 里画“△”。
谢谢聆听
想一想,后两个图形的对称轴还可以怎样画?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通过折叠,剪纸,展开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二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利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剪出很多漂亮的图形。
还可以横着画 或者斜着画。
下面的想图一案想分,别后是从两哪个张 对折后图的形纸的上对剪称下来轴的还? 连一连可,以并怎画样出画它们?的对
称轴。
动脑筋想一想这三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含答案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例1】下面的汉子都是对称的,已经给出了每个字的一半,请把它们写完整。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对称法”根据给出的一半汉字写出完整的汉字。
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画出另一半,看看这个汉字是哪个汉字。
解答:【例2】神奇的转盘。
(1)转盘的运动是()现象。
(2)小猫转()格就可以到熊猫现在的位置了。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旋转”的方法求出物体运动后的位置和判断旋转现象。
解答时,先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是不是旋转,然后再判断旋转的格数。
解答:(1)旋转(2)2【例3】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对应法把一个图形平移,解答时要找到图形对应点平移的距离是不是4个格,平移的方向是不是向右。
通过观察上图发现,只有黑色图形和它右边的图形是经历向右平移得到的。
(如下图)解答:【例4】拿一张长纸条,将它一反一正折叠起来,并画出字母E。
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如图:(1)在得到的花边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可以通过怎么得到?(2)观察整条花边,左起和右起的两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有什么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对称和平移知识解答图形运动知识,解答时可以采用分组法来判断是平移还是对称。
(1)在得到的花边中,把相邻的两个图案看成一组,这时会发现,它们是对称关系;如果把相见的两个图案分成一组,发现这两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2)左起和右起的两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是对称的。
解答:(1)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对称的;相间的两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2) 这两组图案是对称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3.图形的运动(一) 人教版 (2014秋)(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3.图形的运动(一)一、单选题1.下面图案中,()是通过下图平移得到的。
A. B. C.2.如图:正三角形ABC怎样运动得到正三角形ADE?()A. 平移B. 旋转C. 轴对称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旋转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 平移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 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4.下图是平移现象的是( )A. 风车B. 绳子C. 小汽车D. 锤子5.如图中可以通过平移图A得到的图形有( )个A. 2B. 3C. 4二、判断题6.拧瓶盖的动作是旋转.()7.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180°和逆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两个图形正好重合。
()8.当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9.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平移。
()10.滑梯是平移现象,风扇是旋转现象。
()三、填空题11.如右图,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B绕________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________得到的。
12. 小船图先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再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也可说成小船图先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再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13.看镜子写时间。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14.看图填一填。
①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后指向________。
②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________°后指向3。
③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指向________。
④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________°后指向7。
15.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用到平移或旋转的有________。
四、解答题16.照样子,从下面的方格里,选择8格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使它们构成轴对称图形。
17.说出图中个图的旋转中心、旋转角和基本图形五、综合题18.看图填一填(1)图①绕点O旋转________度得到图②。
《图形的运动(一)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三篇)
《图形的运动(一)平移和旋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平移和旋转》。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关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对于旋转的知识只要能分辨旋转现象即可;对于平移的知识,除了知道生活中平移的现象之外,要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是没有很清晰的认识。
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多动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去感知“平移和旋转”,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到实处,为后续学习空间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说教法、学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
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应多次加以利用。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辩一辩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感知并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新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图形的基本运动方式,包括平移、旋转和翻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操作图形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图形的基本运动(平移、旋转、翻折)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难点:将图形的运动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结合起来,理解抽象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2.教辅资料:图形卡片、动画投影片、教学实物模型等。
3.教具:彩色粘纸、图形拼图等。
4.教学环境:确保教室干净整洁,学生桌椅整齐排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动画投影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内容–讲解图形的平移运动:用图形卡片演示平移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3.操作练习–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彩色粘贴纸在练习册上完成平移图形的练习。
–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第二课时1.课堂复习–让部分学生展示他们做的平移图形,帮助巩固学习成果。
2.学习内容–讲解图形的旋转运动:通过实物模型演示旋转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
3.操作练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练习图形旋转,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1.课堂复习–通过快速问答的方式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学习内容–讲解图形的翻折运动:引入镜子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翻折的概念。
3.操作练习–学生用图形拼图练习翻折操作,加强对翻折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1.梳理重点–回顾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三种基本运动方式。
2.强化难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有关图形运动的练习题。
2.回家复习巩固今天所学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理解并掌握图形的基本运动方式,为将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成功!。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巩固运用
1.以下现象中是旋转的在括号里画“√”。
(√)
()
(√)
(教材P34 T5)
2.下列现象,是平移的在( )里画“△”,是旋 转的在( )里画“○”。
(○) (△) (△) (○)
(教材P34 T7)
3.用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两人一组,每人各 转两次,得到两个数,计算出两个数的积,比 比谁的积大。
剪一剪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要在折好的纸上画出 图形的一半,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巩固运用
1.在轴对称图形下画“√”。
( )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旋转) (平移) (旋转)
(旋转) (旋转) (平移)
3.下面的图形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 在( )里画“√”。
拓展运用
在( )里填“平移”或“旋转”。
(旋转)
(平移)
(旋转)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3 图形的运动(一)
第4课时 剪一剪
÷
情境导入
剪纸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下面这 些美丽的剪纸中,有一些图案是轴对称的。
2.左边的图形经过平移,拼成了一个火箭,在那 个火箭下面画“√”。
√
(教材P35 T10)
3.找出由图(1)平移得到的图,在序号上“√”。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3 图形的运动(一)
第3课时 旋转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PPT
1.按规律填数。 (1)1,2,4,7,( 11 ),( 16 )。 (2)3,6,5,10,9,( 18 ),( 17 )。 (3)0,1,4,9,( 16 ),( 25 ),( 36 )。
妙用 2 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每组数之间的和、
差、积、商的规律 2.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1)
3 图形的运动(一)
第 4 课时 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
RJ 二年级下册
1 课堂探究点
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课时流程
情境 导入
探索 新知
当堂检 测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你能画出对称图 形的对称轴吗?
今天,我们要用这些知 识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旋转
平移
旋转
平移
探 究 点 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6
(2) 22
(3) 21 5
妙用 3 只要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一些图案或字
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3.接着画或写。
(1)
(2)
··
学
答案略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 了哪些知识点?
用数学: 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要在折好的纸上画 出图形的一半,就会剪出很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3 图形的运动(一)
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RJ 三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教材习题
5.拿正方形的纸,按下面的方式折一折、剪一剪。 指出不同剪法展开后分别得到的图案。
2.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是平移。 ( )
辨析: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时,车轮作旋转 运动,车身作平移运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为支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展示图形运动的实例和知识点,方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2)动画视频:用于导入环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在线工具:如几何画板等,用于展示图形的运动过程,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4)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便于教师进行课堂巩固和课后拓展。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图形的运动(一)》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图形的运动规律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图形的运动(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旋转后的图形坐标是(2√2, -2√2)。
(3)最终的图形坐标是(√2, -√2)。
4.题型四: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题目:请根据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完成下列题目。
(1)如果要将一个图形沿着水平方向移动3个单位,那么应该如何操作?
(2)如果要将一个图形绕着中心点旋转90°,那么应该如何操作?
(3)如果要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的组合变换,那么应该如何操作?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旋转:观察图形中任意两点在旋转前后是否保持相同的距离和角度。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基础题:请学生完成教材《图形的运动(一)》课后习题,巩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应用题:请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图案,通过平移和旋转的方式实现。
3.创新题:请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一个以平移和旋转为主题的数学游戏,与他人分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3 图形的运动(一)课件
平移
相同点:沿直线运动
看一看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自开门
旋转
绕着一个中心点 转动
看一看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电扇
发 电 风 车
旋转门
l
看一看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不同?
• 平移物体是沿着一个方向 运动,方向没有变化,旋 转是物体向四周做转动, 方向发生了变化。
—
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画“ ”
,是旋转的画“ ”。
—的运动是平移的,哪些是旋转 的
蚂蚁要搬新家搬 家路线是从出发 点向右移动5格 再向下移动3格
平移和旋转
小房图向( 右 )平移了( 6 )格。
金鱼图向(左)平移了( 7)格。 火箭图向( 上)平移了( 5 )格。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2课时)》《平移》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2课时)》《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移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平移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平移的概念和特点。
•进行简单的平移操作。
2. 难点•理解平移概念时可能存在的偏差和混淆。
•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进行平移操作。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色图形卡片。
2.学生准备:作业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图形卡片,问学生这个图形和前面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出平移的概念。
2. 讲解平移的概念1.定义平移:将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
2.示范平移:在黑板上示范将一个图形向右平移两个单位。
3. 练习与巩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互相帮助,完成平移操作练习。
4. 拓展应用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将一个图形向左平移五个单位,结果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并思考,展示不同的答案。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平移的特点和规律,并回答几个问题来检查学生对平移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多练习,并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运用平移知识。
六、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关于平移的练习题。
2.思考平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一篇短文描述。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并在下节课中亮出自己的闪光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一、认真审题,填一填,画一画。
(每空1分,共21分)1.在()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2.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不是的画“×”。
3.根据图中物体的运动现象,填“平移”或“旋转”。
4.下面的数字、汉字、字母、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猜猜整个图形是什么吗?写在括号里。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8分)1.下面图形()通过旋转可以和重合。
2.下列图形中,()通过平移能与图(1)拼成一个正方形。
3.下面三幅图中,图()是通过左图平移得到的。
4.将空白部分剪掉,展开后余下的部分是()。
5.如右图所示,沿虚线剪开,能剪出()架完整的小飞机。
①2②3③46.在下列新冠肺炎防控标志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7.如图,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剪掉空白部分,展开后得到的是()。
8.下面的图形中,是小帆船在水中的倒影的是()。
三、我会连。
(共16分)1.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8分)2.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的?(8分)四、我会画。
(共16分)1.根据对称轴,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8分)2.根据规律画出后面的图形。
(8分)五、圈一圈。
(6分)哪个图形是左边图形在镜子中呈现的?圈一圈。
六、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每小题3分,共12分)七、涂一涂,把可以通过平移与重合的图形涂上颜色。
(9分)八、神奇的转盘。
(每小题3分,共12分)1.小猫转()格就可以到小狗现在的位置。
2.当小鸡转到小猫的位置上时,小猫转到了()的位置上,老鼠转到了()的位置上。
3.小狗转()格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4.转盘的运动是()现象。
★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
(10分)下面右图是左图镜子中的图像,但有两处画错了,你能找出并圈起来吗?快试试看吧!答案一、1.旋转平移平移平移平移旋转平移旋转2.√×√√×3.平移旋转平移4.8台灯中A五角星二、1.①2.②3.②4.③5.②6.①7.②8.③三、1.2.四、1.2.五、六、55305020七、八、1.2【点拨】注意转盘是顺时针方向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图形的运动(一)》课标内容和课标解读课标内容《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标解读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动现象,如平移、旋转、对称等。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图形的运动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发生位置变化的图形运动;另一种是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的图形运动。
本单元学习的是第一种图形运动形式,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运动”。
它主要包括: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旋转;解决问题。
在课程实施中,只要求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要求学生掌握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及在方格纸上作图、定量刻画图形运动的内容。
一、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使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一)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分类等数学活动中,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特征1.通过观察熟悉的游乐场等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
2.通过比较、分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初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选择生活情境中的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它是怎样运动的,再让学生找出与它运动方式相同的事物;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根据运动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1.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建筑物等对称现象,说一说见过的对称现象,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征,直观认识对称轴。
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通过合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目的,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如以“为什么要对折纸?”使学生体会到是为了使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为什么只在一边画图?”使学生体会到因为对折了,剪出来的两部分是同样的;以“观察展开的剪纸上的折痕,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3.通过“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等练习,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在课程实施中,如果学生判断某些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判断。
(三)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直观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1.通过观察观光电梯、推拉窗、风车、直升飞机螺旋桨等物体的运动现象,让学生发现平移、旋转现象的共同特点,直观感知平移、旋转的特征。
2.通过用肢体语言表达平移、旋转现象,加深学生对平移、旋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3.通过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巩固对平移、旋转概念的认识,体会平移和旋转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通过画一画、转一转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例如,让学生利用小汽车图形的平移画出一排小汽车,体验图形平移的特征;在展示交流中,学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在平移的教学中,要突出平移的特点,即: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要沿直线移动。
二、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一)通过观察想象、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创设“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等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借助想象尝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课程实施中,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模拟图形的平移过程来解决问题;对用想象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移一移来解决问题,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创设“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等练习情境,让学生依托想象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再通过操作验证解决问题。
在不断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历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渗透变换、转化的思想方法1.创设“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抽象出数学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经历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如,在例4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剪一个小人的经验进行迁移,同时将问题转化为简单些的剪两个手拉手的小人的问题,以操作的方式探索折纸方法、画图方法,并经过不断的调整解决剪4个小人的问题。
3.在解决“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例如,在例4的教学中,学生由于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会随意地剪图,并出现剪一两次不成功就放弃的现象,这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合理引导,直至成功。
“解决问题”在实验教材中,多安排在“数与计算”领域,现行教材在本单元作了安排。
在课程实施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使学生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1.通过欣赏树叶、蝴蝶等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让学生感受对称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2.通过欣赏建筑物、剪纸作品等,让学生感受对称在生活、艺术中的运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本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的起始单元。
在课程实施中,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积累学习抽象图形运动的感性经验,也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理解度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等)做好铺垫。
第1课时《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突破一、教材分析“平移与旋转”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平移和旋转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现象。
教材在介绍平移和旋转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体会它们的特点。
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2是认识平移现象,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教材呈现了观光电梯、观览车和推拉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都是沿着直的路线移动,物体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从而认识平移现象。
再由小精灵的提示寻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巩固认识。
接着教材呈现了一幅静态的小房子,图形运动之后所形成的画面。
通过小精灵的问题让学生判断哪几座小房子图形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做一做”让学生利用小汽车图形的平移画出一排小汽车。
在画的过程中,可使用大小不变的模型。
例3是认识旋转现象,可分为二个部分,教材呈现了风车,旋转小飞机和直升飞机螺旋浆的转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运动的共同特点:物体每个部分都是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
从而认识旋转现象,再由小精灵提示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巩固认识,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做一做是个很有意思的游戏。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旋转螺直观感受纸片上的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初步从图形运动的角度来认识平面图形,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充分观察、操作的实践活动,在观察发现特点,使学生认识平移与旋转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使学生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辨认旋转现象。
难点是使学生初步理解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二、重难点突破建议1.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教学,可以让学生先说说教材上三幅图中画的分别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除了教材上给出的平移与旋转的示例以外,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与旋转现象?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注意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教学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一玩中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现象。
在学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例举生活中的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这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以便在操作中落实教学目标,避免低效的活动。
3.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由于修订后的教材与试验教材相比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把握好教学目标。
本节目标是能辨认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辨认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等。
不要求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平移等。
第1课时《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例1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课件出示小精灵:大家好!我是晶晶,森林就是我的家,欢迎你们!课件出示: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对称的房子、蝴蝶、蜻蜓、树叶、花朵……一片迷人的景色。
师:仔细观察这些美丽的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房子、蝴蝶、蜻蜓……这些图案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了这些图案都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
比如空中飞舞着的蜻蜓、蝴蝶……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提出问题。
并借助多媒体再现多姿多彩的童话情境。
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美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一)观察体验,感受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出示蝴蝶、房子、蜻蜓等图片】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