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民族舞蹈特色
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
自然 景观 属 于 多维 高密 型 ,人类 的舞蹈 受 到 自 然 景 观 的影 响 ,反 映 出 自然 的特 色 , 具体 表现 为舞 蹈 节奏 很快 、动 作 幅度 小 、姿 态 秀 丽 、变化 多 样等 等 。 在 很 多 民族 民 间舞 蹈 中都 会 模 仿 动 物 的 动 作 这 与 生 存 地 域 的地 理环 境有 很 大关 系 ,例 如在 我 国北 方草 原上 ,牧 民们祖 祖 辈 辈都 生活 在广 袤 的草 原 上 ,单调 的游 牧 生活 和恶 劣 的环 境 ,造 就
一
、
地理 环 境大 致 可 分为 自然地 理 环境 和 人文 地 理 环境 ,前者 指 的是 某一 地 理位 置 以及这 一 地理 位 置上 的水文 环 境 、气 候条 件 、 动 植 物种 类 、地 质 地 貌等 外 部 的 自然环 境 。世 界 上 无论 哪个 民族 的生 存发 展 都 要 以所 处 的地 理环 境 为基 础 。所 以地 理环 境是 民族 民间 舞蹈 形 成 的天 然 最初 层 次 ,人 类 的一 切活 动 都 建立 在特 定 的 地 理 环境 之 上 ,在 此 基础 上创 造 出社会 文 明 ,所 创造 的 民族 精 神 文 化 都是 在特 定的 地 理条 件 下孕 育 、产 生 和发 展起 来 的 。舞 蹈 作 为 人类 精 神 文化 的 一种 , 自然 也 受 到所 处 地域 环 境 中各 种 因素 的 影响。 “ 地 域 性 ” 是 人 类 文 化 所 共 有 的特 征 ,舞 蹈 作 为文 化 系 统 中的 一个 分支 , 自然 也要 受 到地 域性 的影 响 ,特 别是 民族 民间 舞 蹈 , 因为 民族 民间舞 蹈 所 具有 的舞蹈 形 式 和 内容 是其 他 舞蹈 所 不 具 备 的的 特征 ,而这 个 特 征则 主 要取 决 于 该 民族所 处 的 自然 生 活 环境 、生活 方式 以及 思 想观 念 等诸 多元 素 。 ( 一 )地形 地貌 的影 响 地 区 的地 形 种类 、动植 物 构成 、气候 条 件 等 因素 组成 了该地 区基 本 的 自然 属 性 。这 种 自然 属性 会 给 一个 民族 的意 识形 态 和精 神面 貌 带 来很 大 影 响 。例 如 :在 崇 山峻 岭 的峡 谷 山区 或是 严 寒地 区 生活 的 人们 ,往往 性 格坚 毅 ,充满 了进 取 心 态 ,希 望通 过 征服 自然 获 得 生存 机 会 ,这 就造 就 了当地 人粗 犷 豪 迈 的性格 ,具 有较 强 的排 他性 ;而 生活 在 河谷 平 原地 区 的人 们 生 活环 境相 对 优越 , 他 们 对 生活 很 容 易满 足 ,追 求 天 、地 、人 和 谐共 生 ,具 有 兼 容性 和 凝 聚 力 。纵 观人 类 文 明发 展 ,最 初 的发 源 地 都是 在一 些 土壤 肥 沃 ,气候 适 宜 , 交通 便利 的大 江大 河 的 中下游 地 区 ,可 见 人类 文 明的 发展 与 自然 条件 是密 不 可分 的 。 ( 二 )气 候 的影 响 气 候 是 通过 气 温和 降水 影 响着 农 作物 的 生长 状 况和 种 类 ,从 而 影 响着 人 类 的生 长 与繁 衍 , 并且 制 约 了人类 生 产 生活 的 条件 改 善 。气候 的变化 一 般 会影 响 人类 的 分布 和 迁移 。并 且气 候 还会 影 响到 人 的身 体特 征 和性 格 形成 。例 如 一般 生活 在 高 纬度 严 寒地 区 的人 ,身 高 要 比低 纬度 地 区 的人 要 高大 ,而且 更 加 强壮 ,性 格 更 加粗 犷 和 不甘 于寂 寞 。
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鉴赏
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鉴赏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1 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
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
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
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
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
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
3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
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4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著称。
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
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
蒙古民族民间舞蹈风格中地域性因素的影响
蒙古民族民间舞蹈风格中地域性因素的影响蒙古民族民间舞蹈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风格和特点受到地域性因素的影响。
地域性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这些因素都对舞蹈的表现形式、舞步动作和舞者的服饰有一定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地,所以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也会影响舞蹈的风格。
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的蒙古族舞蹈,因为这里的环境广阔、开阔,舞蹈也就更注重舞者的空间感和流畅性,舞者会通过广袖、飘带等道具来增强动作的表现力。
而生活在山区的蒙古族,舞蹈则更加注重身体的协调和舞者的灵活性,舞蹈动作可能会更加快速、灵活,体现出山区人民的勤劳和坚韧。
二、气候条件蒙古族主要生活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这也会影响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在寒冷的冬季,蒙古族的舞蹈更多地注重身体的燃烧感和热烈。
有一种蒙古舞蹈叫做“火神舞”,舞者会穿上红色的服装,用舞蹈表现火的力量和温暖,热情洋溢。
而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舞者的动作可能更加轻盈、柔和,体现出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和温柔。
三、生活方式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草原上,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也为舞蹈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题材。
蒙古族的舞蹈中经常出现牧民驾驭马匹、放牧、捕猎等元素,体现了牧民们勇敢、机智和憧憬自由的精神。
四、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舞蹈的风格和形态。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舞蹈可能更加注重装饰和舞美的表现,舞蹈服装、道具等可能会更加华丽,场景布置也更加精致。
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舞蹈的表演形式可能更加朴实、自然,舞者的动作和表情更加质朴,更能表现出蒙古民族的独特风采和朴素情感。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的国家,而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展现了各个民族的独特风采和文化特色。
在中国舞蹈艺术中,民族民间舞作品具有独特的特点,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其特点。
一、内容丰富多样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民族的风俗和传统。
每个舞蹈作品都具有独立的故事情节和表达主题,通常以歌舞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藏族舞蹈展示了高原牧民的生活场景和牧歌般的旋律;蒙古族舞蹈则呈现了广袤草原上奔放的骑马风情;而壮族舞蹈则以独特的锣鼓和舞蹈动作,展示了壮族人民的豪迈热情等。
每个作品都通过动作、服饰、音乐等元素,向观众展现了不同民族的风采和神韵。
二、舞蹈动作独特多样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舞蹈动作多样且独特,它们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这些舞蹈动作既有单人独舞,也有多人合舞,动作形式多变灵活。
比如,蒙古族的“草原舞”中,舞者们模仿马儿踏草原的跑动,手舞足踏之间表达出奔放不羁的气质;而云南的“泼水节舞蹈”中,舞者们通过手中的水花,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独特的舞蹈动作,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各个民族的独特风情和生活方式。
三、服饰绚丽多样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服饰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不同的民族舞蹈作品往往有着各自独特的服饰风格。
这些服饰通常由细致华丽的刺绣和繁复的图案装饰而成,既展现了各个民族的审美理念,又体现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比如,苗族舞蹈中的“踩堂节舞”中,舞者们身穿苗族传统服饰,头戴银饰,绚丽多彩的服饰和饰品与舞蹈动作相得益彰,让观众感受到了苗族人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四、音乐独具特色作为舞蹈作品的伴奏,音乐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每个作品都配以独特的音乐,这些音乐往往来源于民族传统音乐,形式多样且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听众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乐器的运用,进一步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民族文化和情感。
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
( -) 环 境 既能 促 进 又能 阻碍 民 间 舞蹈 的发 展 环 境 对 民 间舞 蹈 具 有 重 要 影 响 , 但 这 种 影 响 并 不 都 是 正 面 的促 进 作 用 , 在 某些时期 , 或 者某些 环境下 , 其 会 阻 碍 民 间 舞 蹈 的发 展 。 比如 , 在 秦 岭 以北 , 人们 的舞蹈多是粗 狂 、 豪放, 而 在 秦
在历史 的漫 漫长河 中 , 一 山一 水 就 可 以 养 育 一 方 人 , 但是 , 由 于 受 制 于 不 同 的地 理 环 境 , 每个地方 又会有不 同的文化 特质 , 这 就 是 进 化 论 中提 到 的 “ 地理 位置 决定 了生 活的进 化和 发展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民对 本 民 族 的 舞 蹈 文 化 进 行 了 不 断 的 创 新 和 发 展 , 但 这 并 不 能 完 全 抹 杀 其 所 包 含 的 原 始 舞 蹈 的 特 征 。 比如 在 一 些 民 族 的 祭 祀过程中所表演的舞蹈 , 就 是 从 最 初 的形 式 演 变 而 来 , 只 是 略 加
一
在 历 史 上 每 个 民族 的 内 部 都 有 文 化 认 同感 , 而 民族 之 间 的
交流则有限 , 这 就 给 民 间 舞 蹈 深 深 地 打 上 了 民 族 的 烙 印 。 民 间 舞 蹈 的风 格 、 动律 、 形式一经形成 , 就 必 然 具 有 较 强 的稳 定 性 , 这 是 构 成 民间 舞 蹈 民族 特 征 的决 定 因 素 。也 正 是 这 些 典 型 的 民 族 性, 或日民族特征 , 成 为 我 们 现 在 区 别 各 民族 民 间 舞 蹈 的重 要 依
民族舞的特点介绍
民族舞的特点介绍民族舞是一种独特而充满个性的舞蹈形式,通过舞动身体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民族舞的特点,包括其起源背景、舞蹈元素以及舞蹈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
民族舞源于各个民族的生活、历史和习俗。
它是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历史的继承和传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通常表达着爱情、亲情、友情、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丰收的庆祝等。
因此,民族舞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首先,民族舞以它的舞蹈元素丰富多样而著名。
音乐是民族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伴随着独特的民族乐器如锣、鼓、箫等。
音乐旋律和节奏往往与舞蹈动作相呼应,通过不同的音符和节拍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意图。
此外,民族舞注重舞蹈动作的变化和转换,包括各种身体技巧,如旋转、跳跃、腾空、弯腰和伸展等。
这些动作的变化和组合,展示了民族舞的独特魅力和舞者的技巧。
其次,民族舞注重表达民族特色。
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反映了他们的地理环境、民族气质和历史文化。
例如,蒙古族的“草原之舞”展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牧民生活的描述。
而藏族的“雪山之舞”则表达了他们对雪山、江河和环境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这些特有的表达方式,让观众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此外,民族舞的形式和风格多样。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节日舞蹈和表达舞,民族舞还有其他形式如戏剧舞蹈、礼仪舞蹈和儿童舞蹈等。
这些形式都在不同场合和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重大节日,人们会举办各种舞会和演出,展示和庆祝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而在婚礼和庆典等场合,民族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舞蹈的方式祝福新人和参与者。
总之,民族舞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民族特色。
通过舞蹈的形式,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魅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民族舞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也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它是一个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是一种承载情感和身体表达的艺术形式。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傣族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舞蹈风格。
傣族舞蹈源远流长,是傣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节奏、动作特点以及服饰等方面,探讨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首先,傣族舞蹈的节奏感极为强烈。
傣族人民喜欢跳舞,舞蹈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表达情感、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傣族人民生活在绿水青山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熏陶,傣族舞蹈的特点之一就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注重对节奏的感知与把握。
在傣族舞蹈中,常见的乐器有铜钹、木鼓等,这些乐器演奏出浓郁的异域风情和独特的音乐特点。
傣族舞蹈的节奏感强烈,动作跳跃有力,融入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给人以舒畅愉悦之感。
其次,傣族舞蹈的动作特点鲜明。
傣族的舞蹈动作缓慢、自然,并且注重肢体的协调和柔美。
在傣族舞蹈中,舞者们通常手腕轻扫、全身舞动,奔放中不失优雅,柔美中带有一丝神秘感。
同时,傣族舞蹈中的动作也主要表现为舞者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舞者间的对话和互动。
这些独特的动作特点赋予了傣族舞蹈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性,使之在各种演出中充满了灵动的韵律感和观赏性。
此外,傣族舞蹈的服饰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傣族服饰丰富多样,色彩艳丽,细致精美。
傣族舞蹈的服饰设计大多以红色、黄色为主,饰以图案和刺绣,体现了傣族人民的美丽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傣族舞蹈表演中,舞者们身着传统的傣族服饰,搭配上皮带、头饰等装饰物,形成了一幅美丽多彩的画卷。
这些服饰的细致和华丽,使傣族舞蹈表演更加丰富多彩,让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独特而神秘的傣族世界。
总的来说,傣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动作特点和服饰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傣族人民表达情感和展示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自然和世界的热爱和敬畏。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风格特点,傣族舞蹈得以流传至今,并成为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民族舞有哪些
中国民族舞有哪些中国民族舞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北方的辽阔平原到南方的热带丛林,中国的不同地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的代表性民族舞蹈。
1. 西藏舞蹈西藏舞蹈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它表现了西藏地区宗教信仰和自然环境。
舞蹈者穿着具有藏族特色的服饰,舞动起来身姿优美、轻盈而高贵。
西藏舞蹈常常伴有独具一格的唱腔和乐器演奏。
2. 蒙古舞蹈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传统舞蹈以骑马和放歌为特点。
蒙古舞蹈舞姿豪放、活泼,体现了蒙古族民风豪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蒙古族舞蹈尤以“草原之舞”最为著名,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上。
3. 壮族舞蹈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舞蹈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生活和爱情的热爱。
壮族舞蹈动作矫健而热情,常常结合了手表演、器乐演奏和歌唱。
其中的“坐月亮”和“手帕舞”等都深受观众喜爱。
4. 哈尼族舞蹈哈尼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风格独特而富有生气。
哈尼族的舞蹈节奏快、热情似火,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哈尼族舞蹈注重身体的协调与灵动,并常常伴有欢快的歌声。
5. 京剧舞蹈京剧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戏曲形式,其舞蹈被称为“舞剧”。
京剧舞蹈是以表演为主,结合了身段、手势和面部表情。
演员通过华丽的服饰和精湛的舞技,诠释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6. 彝族舞蹈彝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充满了原始、朴实的乡村风味。
彝族舞蹈以手臂的舞蹈为主,动作轻盈、灵活,多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场景。
7.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庆典舞蹈形式,常常在节日和重要活动中表演。
舞龙舞狮根植于中国的民间文化和信仰,表达了对幸福和繁荣的祝福。
舞龙舞狮以其华丽的表演和激情四溢的舞动吸引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中国民族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还传承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被誉为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丰富多彩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地域性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历史、民俗等因素都会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各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地的舞蹈风格和形态。
北方地区的舞蹈多数是以豪放的舞姿和强烈的舞曲为特点,这与北方地区粗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联。
南方地区的舞蹈则以柔美、婉转为特点,这与南方地区的山水秀丽、气候温暖有着一定的关系。
西北地区的舞蹈则多数以民族特色和草原情怀为主题,这与当地的牧民文化和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联。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地域的舞蹈形式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也展现了民族之间的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地域性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精髓,经过演变和改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云南的哈尼舞、西藏的藏舞、新疆的维吾尔舞等,它们都受到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舞蹈形式和舞蹈动作上都有着独特的特色,展现了不同地域的多彩文化。
地域性也影响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演变。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一些偏远地区的舞蹈形式可能较难被外界所了解和传承,这就造成了一些舞蹈形式在当地地域的地方性很强,难以向外部地域扩散和传播,这对民族舞蹈的整体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韵味和内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历史风俗、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等都为当地的舞蹈形式注入了丰富的韵味和内涵。
西南地区的舞蹈多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为主题,表现了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论民族舞蹈风格与民族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广西壮族舞蹈为例
论民族舞蹈风格与民族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广西壮族舞蹈为例民族舞蹈是每个民族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既通过舞蹈动作传递着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内涵,也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
广西壮族舞蹈作为中国著名的民族舞蹈之一,展现了独特的舞蹈风格,并与其所处的壮族生态环境形成了辩证关系。
首先,壮族舞蹈的风格与壮族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广西壮族聚居地区自然环境独特,山水交融,风光秀丽。
这种山水之间的交融也体现在壮族舞蹈中,舞蹈动作充满了屈腿、扭腰、翘背等山水之间的曲线与扭转,富有柔美与灵动的特点。
壮族舞蹈中常见的踏踩、跳跃等动作,仿佛是山水间的穿越与腾飞,使壮族舞蹈更贴合壮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感受与表达。
其次,壮族舞蹈的风格也受到了壮族生态环境的影响。
壮族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的自然环境多样,包括山区、河流、湖泊等。
这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也为壮族舞蹈的风格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灵感。
例如,壮族舞蹈中常见的“摔跤舞”,其中融入了摔跤的动作元素,与壮族人民热衷于摔跤运动的生活习惯相一致。
此外,壮族舞蹈中还融入了对田园生活的表达,通过舞蹈动作来模拟耕田、种植等农耕生活,展现了壮族人民对于大地的依赖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壮族舞蹈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
同样,壮族舞蹈与壮族生态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积极的互动与塑造关系。
壮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舞蹈表演来传递壮族文化与精神,从而对壮族人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与保护意识起到了推动和引导作用。
壮族舞蹈中融入了对大自然的崇拜与尊重,使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与理解。
同时,壮族舞蹈也为壮族人民提供了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途径,通过表演和传递壮族文化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保护壮族地区的生态环境。
总之,广西壮族舞蹈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辩证关系。
壮族舞蹈的风格与壮族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既受到了生态环境的塑造,也对生态环境进行了诠释和表达。
此外,壮族舞蹈还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塑造和推动了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
少数民族舞蹈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首先,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由于西南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少数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他们的舞蹈艺术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各自的地域特色。
例如,在云南地区,彝族舞蹈以优美的舞姿、流畅的身体语言和独特的音乐为特点;在四川藏区,藏族舞蹈充满了神秘、庄严的氛围,舞姿雄伟有力。
这些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具有强烈的地域认同感。
其次,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注重舞者与自然的融合。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舞蹈艺术。
在这些舞蹈中,舞者常常模仿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的形态和动作,表达对自然的歌颂和敬意。
例如,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舞蹈中的舞者为了模拟大象的动作,会以优雅、灵活的身姿表现大象奔跑的场景,这种奔跑的动作迅捷而有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次,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注重舞蹈与音乐的结合。
音乐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舞蹈紧密相连。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中的音乐常常采用特有的乐器和曲调,既有民族特色,又能与舞蹈动作相协调。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会起到引领和控制动作的作用,使得舞者的动作更加协调和具有表现力。
例如,在云南地区的苗族舞蹈中,舞者在背上装载锣鼓,随着乐曲的节奏舞动,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
此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强调舞蹈服饰的细节和装饰。
舞蹈服饰作为舞蹈表演的重要元素,能够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服饰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精美的刺绣和独特的图案设计,能够为舞蹈增添华丽和神秘的氛围。
比如,在西藏地区的舞蹈表演中,藏族舞者身穿华丽的传统服饰,头戴鲜花和珠宝,形成壮观的景象。
综上所述,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强调舞者与自然的融合,注重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以及舞蹈服饰的细节和装饰。
民族舞蹈创作的风格与特色保持
民族舞蹈创作的风格与特色保持民族舞蹈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舞蹈形式,它集合了音乐、舞蹈、服饰等多种元素,通过舞姿、动作和音乐的结合,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
民族舞蹈创作的风格和特色往往与民族文化、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对几个著名的民族舞蹈风格进行介绍,以展示民族舞蹈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一、云南民族舞蹈风格与特色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地区,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
云南民族舞蹈充满了原始和神秘的气氛,舞蹈动作简洁、大气,既有狂放奔放的豪情,又有浑厚丰满的韵律感。
云南民族舞蹈注重身体的自由流动和舞者的个性表达,舞蹈动作多样,独特的音乐和服饰也赋予了舞蹈更多的魅力。
二、藏族舞蹈风格与特色藏族舞蹈有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强调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藏族舞蹈通常以静态和缓慢的舞姿为主,舞蹈动作肃穆而庄重,既有大气磅礴的感觉,又有柔美细腻的韵律。
藏族舞蹈十分注重表现舞者的情感和内心体验,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的配合,展现出深沉、宗教和神圣的气息。
三、蒙古族舞蹈风格与特色蒙古族舞蹈源于草原民族的牧民生活,以豪放、奔放的特点而闻名。
蒙古族舞蹈的舞姿和动作独具特色,如龙舞的“回马枪”动作、马头琴的“癫舞”等,都展现了蒙古族崇高的精神和豪情万丈的气概。
蒙古族舞蹈注重舞者的协同配合和团队精神,舞姿和动作中传递出的力量和激情令人震撼。
四、朝鲜族舞蹈风格与特色朝鲜族舞蹈以其独到的美感和韵律感而闻名。
朝鲜族舞蹈以优美的舞姿和轻松愉快的节奏为特点,舞蹈动作流畅自然,既有柔和的线条,又有鲜明的节奏感。
朝鲜族舞蹈注重舞者的舞姿和表情的表达,通过舞蹈的形式和气质,展现出朝鲜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舞蹈创作的风格和特色保持着高度的原生态和地方特色,通过舞姿、动作、音乐等艺术手段,将民族文化和生活情趣融入到舞蹈中,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和魅力,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彝族舞蹈风格介绍
彝族舞蹈风格介绍彝族舞蹈风格介绍豪迈舞风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彝族的舞蹈风格具有高原粗暴、豪放的特征。
彝族舞蹈种类繁多,舞蹈动作大多刚毅有力,力度大,而且动感十足。
打歌是彝族最常见的一种自娱性舞蹈,跳时人们严密携手、互相挽臂,面向圈心熊熊燃烧的篝火,脚下踏地为节,且唱且舞。
在打歌高潮时,比男声高八度的音域里,女声边舞边用假嗓应声高唱“罗哩罗,罗哩罗哩罗” ,意思就是“虎哇虎,虎哇虎哇虎” ,这是对祖先的思念和呼唤。
舞蹈节奏中舞者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人们沉浸在通宵狂舞的气氛中。
“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的俗语,形象地描绘了彝族人民不知疲倦地跺脚踏地兴致勃勃的景象,表现了彝族舞蹈火一样的热情豪放和虎一样的粗暴勇猛。
动作旋律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恶劣,在与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彝族人民形成了粗暴豪放、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
崇火崇虎的原始崇拜塑造了热情、强悍的民族特性。
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使劳作的人们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朴野坚强的秉性。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彝族舞蹈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的动律特点。
例如:阿细跳月,这是一种快节奏、充满阳刚之气的彝族舞蹈。
舞蹈的根本动作排比、比照、反复,舞者边弹边唱边舞。
动作简单明快,跳跃性强。
跳时舞者左脚跳跃,右脚抬起自然弯曲,同时双手击掌,动作反复循环;胯部左右自然摆动,男女交织互换位置,变换队形,时而顺时针转动,时而逆时针转动;男子身背三弦,边奏边舞;在笛子的和声下,女子那么拍着手与男子在一进一退中进展心灵的沟通,舞蹈动作粗暴健美,情绪热烈奔放。
在篝火燃起时,人们围着篝火跳跃、旋转,有矮步顿足,有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
步调和谐,动作剧烈,彰显了“火” 的本性。
造型特点彝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是动态的,舞蹈造型的雕塑感不强。
但彝族都有高原舞蹈“一顺边” 的造型特点。
高原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由于山路崎岖,人们上山,下山,尤其是带着重物时,一侧脚步着地,身体重心多移向一侧,双手也随向一侧自然微摆,逐渐形成了既省力、又能减少危险的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一顺边的体态,这种体态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根本动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艺术美,成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也形成了高原民族舞蹈中“一顺边” 的'艺术造型和文化现象。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对舞蹈民族特异性的影响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对舞蹈民族特异性的影响-自然环境(地理、气候)作为一种基质因素是构成民族舞蹈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本民族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长期积累起来的整套适应系统,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做的最适应的选择”(18)。
就地理环境而言,中国主要有平原农业环境、草原牧业环境、滨海渔业环境、山林狩猎环境之分。
平原农业环境的劳动对象是农作物,它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土壤、水分、气候、肥料等),有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规律,有地区性和季节性。
只有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促进农业发展。
这就形成了祈天赐福、追求安定与温饱的农耕文化,农民热爱土地、企盼丰收的心理。
农耕劳动的内容、规则对称的形式、和谐安详的动律、平稳和缓的节奏等特征,遂成为农耕民族舞蹈的艺术特色。
侗族春播秋收,种田养鱼,植桑养蚕,他们的“水车舞”、“鸭仔穿秧田舞”、“闹春牛舞”等,均是对耕田种地的生产方式的模拟,模仿农耕文化环境中常见动物的动作姿态。
朝鲜族是从事水田种植的古老民族,其民间舞蹈具有农耕劳动的特征。
“农乐舞”是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虽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但后来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
与平原农业环境对应,草原牧业环境产生了狩猎和游牧生活,不断地迁徙和流动的游牧方式对于易于破坏的高寒腐埴土的草原地带是惟一一种生产适应方式,但是多灾多变、不稳定也是游牧经济成长的脆弱性。
在“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19)的游牧生活中,游牧民族形成了遵循自然规律、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拥有与自然相近的豪爽而开放的性格。
我们看到,蒙古族人视天为父亲,大地为母亲,动物为朋友。
他们的舞蹈动作以模仿鹰的展翅飞翔、马的飞奔疾驰为主,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豪迈、热情。
在滨海渔业的生态环境里,海洋是渔民的生存空间、生活场所,其价值观念是以安全、捕鱼为核心,形成崇尚妈祖的习俗。
汉族渔民的民间舞蹈活动多与迎神赛会结合,祈神保佑出海平安、家宅兴旺的龙舞、蚌舞、鱼舞盛行。
民间舞蹈与地理环境
➢ 我国山河壮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境内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里 的各族人民,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不同,创造了风格特征迥异的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舞蹈。在这里主要讲述地理环境对民间舞蹈形成的影响。
➢民间舞蹈与地理环境
1.北方汉族地区 2.南方汉族地区 3.青藏高原地区 4.内蒙古自治区 5.西北维吾尔族地区 6.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
中不断“点头哈腰”来回摆动,这是“秧歌舞”以扭动上肢为主的原因。北方冬季气温比较低,
观众站着不动看别人跳舞,会感到寒气逼人,为了取暖也加入到表演者的行列中去,于是出现了
几十、上百甚至人数更多的大秧歌,这样一来,扭秧歌就成了当地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经久 不衰地流传下来。
▪ 因各地群众审美情趣、性格特征的不同和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陕北秧歌健 壮明朗,自由奔放;东北秧歌生动活泼、幽默俏丽,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山东秧歌又分鼓子秧歌 、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三种,豪迈粗犷、舒展大度。另外,还有河北地秧歌、山西凤秧歌、青海 老秧歌等
采莲等→衍生出与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舞蹈形式“采莲船” ▪ 南方丘陵地区流行采茶戏:丘陵地形、酸性土壤→盛产茶叶→采茶戏
民间舞蹈与地理环境
▪ 采莲船:又叫“跑旱船”,船多用竹木扎成 ,船中间有遮阳雨蓬,外蒙彩色绸布或彩纸 闭扎成一个漂亮的彩屋。船下身用绿色彩布 遮拦,似水波浪,女舞者将船系在腰间,如 坐船一般。另一人手执木桨,边唱边舞,边 划边舞,主要以表现水乡劳动人民丰收的喜 悦
民间舞蹈与地理环境
民间舞蹈与地理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处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之中,并与环境密切相关。反之不同的环境也 给不同的文化带来了各自的特点。民间舞蹈也是如此,它并非仅仅是一种人体艺术,它所包含的 文化是广泛、深奥的,它能够反映该地区人民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社会制度、宗教信仰 和文化风俗。我们在观赏不同民族美仑美奂的舞姿时,应该从一个侧面去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 风土人情。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特色探究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特色探究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这些文化中,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本文将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特色进行探究。
一、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云南的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多样的舞蹈艺术。
傣族舞蹈、哈尼族舞蹈、彝族舞蹈等都各具特色,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
1. 饱含民族特色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饱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舞曲旋律优美动人,舞姿矫健轻盈。
在舞蹈动作中,常配合着特有的民族乐器,如芦笙、钹、锣鼓等。
舞蹈服饰也多采用当地传统的服饰元素,色彩鲜艳,图案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融入自然元素云南地处南方亚热带,自然环境优美,这种自然美景也常常成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灵感来源。
在舞蹈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江河、山峦、花草等,使舞蹈作品更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
3. 传承和创新并重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一方面注重传承,保留了古老的舞蹈传统,另一方面也在创新上下功夫。
在舞蹈编排和表演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技巧,使传统舞蹈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这种传承和创新并重的态度使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富有时代感和跨时代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各地政府和文化机构纷纷组织舞蹈比赛、演出、培训等活动,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和平台。
一些艺术团体和舞蹈学校也积极致力于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弘扬。
他们通过舞蹈排练、演出、培训等活动,不断挖掘和发掘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潜力,努力将其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也逐渐走向世界。
一些舞蹈团体和艺术家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赴海外演出等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魅力和骄人的艺术成就。
《草原情》舞蹈
《草原情》舞蹈
【背景介绍】
《草原情》是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赵艺执导的一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
这支舞蹈以我国广袤的草原为背景,通过舞者们精湛的舞技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展示了草原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舞蹈特点】
《草原情》舞蹈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传统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
舞蹈动作舒展、豪放,充满力量感,充分展现了草原人民的宽广胸怀和坚韧性格。
同时,舞蹈中的群舞部分极具观赏性,舞者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犹如万马奔腾,令人震撼。
【艺术价值】
《草原情》舞蹈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的舞蹈作品。
它通过舞蹈传达了草原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民族团结的赞美,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影响】
自首演以来,《草原情》舞蹈在我国舞蹈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曾多次在全国各类舞蹈比赛中获奖,并赴海外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该舞蹈为推动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
《草原情》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了我国舞蹈
艺术的瑰宝。
它不仅展示了草原人民的博大精神和民族风情,更彰显了我国舞蹈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 人 们 的 生 产 方 式 和 生 活 理 念 ,而 且 影 响 人
们 的 衣 食 住 行 ,甚 至 影 响 人 们 的体 质 和 体 态
一
个 民族 可 以运 用 舞 蹈 ,以 形 体 舞 动 标
识本 族 与 他 族 的 族 际 区 别 ,记 录 本 民 族 最 本
直 到 人 们 的 气 质 和 心 理 ,并 且 最 终 影 响 形 成 真 的 舞 蹈 特 色 , 以 动 态 形 体 巩 固 本 民 族 的 文
作 组 合 。 舞 蹈 的动 律 是 构 成 舞 蹈 形 象 的 最 小 的 、然 而 也 最 核 心 的 动 作 组 合 ,是 们 就 可 以 判 断 其 民 族 性 ,
领 略 到 那 一 民 族 的 特 有 风 采 。 因 为 在 其 形 体 形 象 的 “ 因 ” 基 ,很 像 是 一 支 乐 曲 的 主 旋 律 。 运 动 上 都 会 具 :- 族 特 异 性 的 痕 迹 。 即 使 一 从 地 域 看 , 分 布 于 半 湿 润 的 平 原 地 带 的 民 间 i f民
族 舞 蹈 特 色
文 /赵 云 艳
德 国 人 类 学 家 赫 尔 德 说 : “ 化 模 式 在 文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由 民族 所 处 的 物 理 环 境 所 决 定
的发 展 趋 向和 基 本 色 彩 。
舞 蹈 的 民族 特 异性
舞 蹈 是一 种 具有 鲜 明 的文 化特 异 性 的 ,
些 同 类 、 同 源 舞 蹈 ,其 民 族 特 异 性 也 难 以 混 舞 蹈 ,主 要 动 律 以 腰 部 以 上 为 显 要 部 位 ,舞 淆 。如 鼓舞 是许 多 民族 所 共 有 的一 类舞 蹈 , 蹈 动 作 表 现 出 清 亮 、明 朗 、大 方 的 风 格 ,比
其 共 同 的 形 体 运 动 即 为 击 鼓 ,但 是 它 们 的 显 如 各 地 的 秧 歌 ; 分 布 于 南 方 湿 润 的 丘 陵 区 的 要 动 作 、节 奏 、鼓 的 作 用 、鼓 舞 关 系 、风 格
都 会 有 较 明 显 的 区别 。
民 间 舞 蹈 的 主 要 动 律 以腰 部 以下 为 主 ,舞 蹈
动作 呈 现 出清 秀 、妩媚 、小巧 的 南方 风貌 ,
如 花 灯 等 ;分 布 于 高 寒 山 区 的 民 族 舞 蹈 动 律
自然 环 境 对 民族 舞 蹈 的 影 响
从 舞 蹈体 态看 。各 民 族 的 舞 蹈 体 态 特 征 ,
的 , 其 中 自然 制 造 了 山 脉 、 河 流 , 并 且 影 响
和 塑 造 着 民族 的 整 个 历 史 。 大 地 、山 川 、河
流 不 仅 是 天 然 的 地 域 划 分 ,而 且 对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 语 言 和 国 家 来 说 也 是 如 此 。 不 同 的
自然 环 境 造 就 了 民 族 的 差 异 。 通 过 历 史 的 流
在它产生的初期就已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一代一代靠文化传衍至今因jlt积淀了极为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造成的特异性尽管原初的具体功能已经丧失但这种特异性仍然保持在舞蹈形体动作的形态里以至于分析自然舞蹈形体运动的特征便可以认识民族
目 登
鬻| 曩
雾 i ! l ll l 1
像 民 族 民 间舞 蹈 这 种 类 型 的 文 化 的 创 造 提 供
内容 。所 以说 ,舞 蹈 是 民族 意 识 、民 族 精 神
了 物 质 材 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着 舞 蹈 文 化 生 活 的花 朵 和 果 实 。
舞 蹈 的 民 族 特 异 性 主 要 集 中 表 现 在 舞 蹈
具 体 功 能 已 经 丧 失 ,但 这 种 特 异 性 仍 然 保 持
在 舞 蹈 形 体 动 作 的 形 态 里 , 以 至 于 分 析 自然 舞 蹈 形 体 运 动 的 特 征 ,便 可 以认 识 民 族 。 每
一
个 民 族 都 有 自 己独 特 的 原 生 态 舞 蹈 ,它 们
文 情 况 、气 候 条 件 、 动 植 物 群 落 、 地 貌 类 型 在 舞 蹈 语 言 上 有 一 定 的 差 异 ,从 而 形 成 了舞 等 级 方 面 的 外 部 自然 因 素 。 自 然 环 境 不 仅 影 蹈 的 民 族 特 异 性 。
以 胯 、 膝 的 屈 伸 颤 动 为 主 ,舞 蹈 节 奏 多 缓 慢 ; 而 分 布 于 西 南 喀 斯 特 地 貌 山 地 区 域 的 民族 舞 蹈 动 律 以 腿 脚 为 主 , 呈 现 出 “ ”、 .颤 ”、 跳 “ “ ” 的 动 律特 点 。 崴
时 在 一 个 相 应 完整 的 时 空 里 ,由 一 个 带 有 主
体 态 、 动 律 、 呼 吸 、 节 奏 、步 伐 、 显 要 动 作 题 性 的 动 作 以 及 其 他 的 配 合 性 动 作 构 成 的 动
部 位 及 其 动 作 这 些 舞 蹈 语 言 上 。 因此 , 一 个
以人 的 形 体 动 作 作 为 媒 质 的 、 以表 现 人 类 浓 缩 而 升 华 了 的 感 情 为 追 求 目标 的 社 会 活 动 。 在 它 产 生 的初 期 就 已受 到 自然 环 境 和 社 会 文 化 环 境 的 影 响 和 制 约 ,并 一 代 一 代 靠 文 化 传 衍 至 今 , 因J l 积淀 了极为 浓郁 的民族文化 t, 精 神 与 价 值 取 向 造 成 的 特 异 性 ,尽 管 原 初 的
不 同 的 经 济 和 3 4 类 型 ,从 而 间 接 作 用 于 社 化 模 式 , 强 化 本 民 族 的 群 体 凝 聚 力 , 传 承 、 c- g  ̄- g 会 发 展 。 自然 地 理 环 境 给 人 类 文 化 , 特 别 是 链 接 本 民 族 的 文 化 传 统 , 散 播 本 民 族 的 3 4
变 , 这 些 差 异 逐 渐 演 4= 独 特 的 民 族 单 元 , -为 1 形 成 特 殊 的 民 族 结 构 , 具 有 了 民 族 性 格 与 民 族 精 神 。 ”
自然环 境及 影 响要 素
普 遍 意 义 上 的 自然 环 境 指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
是 指 某 一 地 理 位 置 以 及 这 一 地 理 位 置 上 的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