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多措并举坚决杜绝虚假报道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关于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新出政发…201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
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新闻出版总署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从新闻记者采访基本规范、新闻机构内部管理规范、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四日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准则。
为防范失实报道,杜绝虚假新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新闻记者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
(一)境内所有新闻机构的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必须坚持持证采访。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是全国新闻记者职务身份的有效证明,是境内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唯一合法证件。
新闻记者在常规的新闻采访活动中应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新闻记者证表明身份,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全面听取新闻当事人各方意见,客观反映事件各相关方的事实与陈述,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
(三)新闻记者编发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发布虚假新闻,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或者虚构新闻细节,不得凭借主观猜测改变或者杜撰新闻事实,不得故意歪曲事实真相,不得对新闻图片或者新闻视频的内容进行影响其真实性的修改。
总局召开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工作汇报会
总局召开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工作汇报会作者:暂无来源:《传媒》 2014年第9期本刊讯(记者高方左志新)4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各省(区、市)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工作汇报会,对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书林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屡禁不绝,严重破坏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基层和群众切身利益,损害新闻媒体公信力,污损新闻工作者队伍形象,恶化新闻媒体发展环境,基层反映强烈、群众深恶痛绝,必须痛下杀手、严厉打击,切实遏制蔓延势头,务必取得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成效。
会议指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努力,拉开了打击序幕,形成了宣传声势,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此,社会各界给予一致好评,人民群众普遍拥护。
同时要看到,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着中央单位行动较好、地方行动较缓,部分地方行动较好、多数地方行动较缓的现象,突出表现为:有部署,但抓工作落实不够;有措施,但抓关键环节不够;有联合,但抓协调行动不够;有号召,但抓发动群众不够。
各地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主动找问题、找差距、找原因,坚决动真格、出重拳、见实效,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总局将根据行动开展特别是案件查办情况,通过通报、约谈、督办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会议强调,各地要切实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坚决打好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这场硬仗。
第一,两个行动一并开展。
要统筹协调好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与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专项行动,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形成整体效应。
第二,查办案件,严厉处罚。
抓案件查办是专项行动见成效的关键。
要加强与执法、执纪部门的协调,尽快查处一批典型案件,通过依法依规实施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处罚、作出移送司法机关和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两种处理和向社会曝光等方式,形成强大威慑。
新闻媒体行业中虚假报道的应对方案
新闻媒体行业中虚假报道的应对方案一、引言在信息时代,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迅猛,信息传播迅速而广泛。
然而,随着媒体的大规模发展和竞争加剧,虚假报道问题逐渐成为一大困扰社会的难题。
虚假报道不仅对公众产生误导和负面影响,还损害了媒体的信誉度和可信度。
因此,在新闻媒体行业中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方案来解决虚假报道问题。
二、加强记者教育并建立行业标准1. 完善记者培训机制:新闻机构应加强对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培训,提高记者素养和职业操守。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闻伦理、查证技巧、深度调查方法等。
2. 建立行业标准:各级新闻协会或行业组织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制定具有权威性和辨识度的虚假报道甄别标准,并公开向社会发布。
三、加强事实核实与严格审校流程1. 事实核实环节: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应当积极主动进行事实核实,采用多角度和多渠道的证据收集方式,确保新闻事实真实可信。
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和敏感报道,应当加倍仔细核实。
2. 严格审校流程:新闻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编辑部门负责对新闻稿件进行审稿、定稿,并强化审核流程。
审阅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对伦理规范的敏感度,以保障报道的精准性和真实性。
四、建立匿名举报机制与处理机构1. 匿名举报机制:为了鼓励公众参与虚假报道的揭露和监督,新闻媒体行业可以建立匿名举报平台,方便公众向相关部门投诉和举报虚假报道行为。
2. 处理机构:针对接收到的举报信息,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这个机构可以由相关媒体协会或政府监管部门组成,并具备一定的权限来追究相关行为者的责任。
五、加强自律组织与跨界合作1. 自律组织:各级新闻协会或行业组织可以加强自律监管,定期对会员媒体进行质量抽查和评估,对存在虚假报道问题的媒体予以严肃处理。
2. 跨界合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闻媒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平台。
新闻机构可以与其他领域的权威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合作,通过交流和合作来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六、提倡观众多元化选择与教育公众1. 提倡观众多元化选择:鼓励观众多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并审视不同媒体所呈现的角度和观点。
媒体行业中虚假报道的打击措施
媒体行业中虚假报道的打击措施一级标题:背景介绍在信息时代,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传递事实、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虚假报道也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虚假报道不仅误导公众,破坏社会信任,还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打击虚假报道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级标题:加强媒体法律监管在打击虚假报道方面,加强媒体法律监管是一项重要举措。
首先,立法者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条款,明确规定虚假报道的定义和处罚标准。
这将有助于约束媒体行业内部从事虚假报道的行为,并为受害者提供追究责任的依据。
其次,在立法过程中应注重平衡新闻自由和社会公正的关系。
合理划定法律界限可以保证新闻机构履行其职责,同时避免滥用权力。
二级标题:加强媒体道德建设除了法律监管,加强媒体道德建设也是打击虚假报道的重要措施。
媒体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行业伦理和道德准则,恪守新闻职业守则。
首先,媒体机构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内部准则来规范记者和编辑的行为。
其次,加强伦理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感。
最后,在事件发生之后,公开承担错误,并及时进行相关道歉和纠正是维护媒体形象和公信力的关键环节。
二级标题:推动技术应用,识别虚假报道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利用技术手段识别虚假报道也成为了打击虚假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媒体机构可以引入可信度评估系统来评价新闻内容。
这种系统将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辨别可疑信息并给予判断,以便读者或听众在接收信息时能够有所警惕。
其次,平台提供商可以与媒体合作,共同开发和使用有效的过滤机制来拦截虚假报道。
最后,公众也应加强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培养媒体素养,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虚假报道的存在。
二级标题:加强媒体监督和舆论监督除了媒体自身的努力外,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参与到打击虚假报道中来。
首先,加强媒体监督是关键一环。
政府部门可以设立独立机构或加大对现有机构的支持力度,负责监督媒体行业从事虚假报道的情况,并依法进行处罚。
整改新闻媒体存在的虚假报道问题
整改新闻媒体存在的虚假报道问题虚假报道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虽然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一系列原因,包括商业利益、竞争压力和职业道德缺失等,新闻出现虚假报道的现象并不罕见。
这些错误的报道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整改存在的虚假报道问题,并恢复公众对媒体的信任。
一、问题总结1. 事件编造与捏造:某些新闻机构为吸引眼球或满足特定利益方需求,夸大事实或者完全捏造事件。
2. 缺乏可靠来源:部分媒体在发布文章时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或可靠来源。
3. 舆论误导:倾向性报道使得公众对事实真相产生误解。
4. 低水平审查:部分机构为追求速度而牺牲了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使他们具备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2. 建立严格的新闻报道伦理准则:制定并完善新闻报道的伦理准则,明确规范,推动媒体从业人员自觉遵守。
三、加强监督管理1.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媒体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审核和审查机制,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度。
2. 增加外部监督力度:鼓励社会各界进行对媒体进行监督,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家媒体报导质量进行评价。
四、提升公众权益保护意识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虚假报道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公众权益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2. 宣传教育与大众参与:开展针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舆论监督,在发现虚假报道时及时举报。
五、建立多元化媒体生态1. 推动公共媒体发展:加大对公共媒体的支持力度,建立起一支公信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新闻报道队伍。
2. 鼓励市场竞争与多元化发展:提倡创新思维和经营模式,鼓励各家新闻机构竞争,并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建设。
六、传播科技与工具应用1. 借助技术手段防范虚假报道:采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新闻资讯进行过滤和辨别,识别虚假内容。
2023年电视台曝光事件整改措施
2023年电视台曝光事件整改措施____年电视台曝光事件整改措施共有以下几点: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电视台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
制定和完善公司各项管理规范及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规避管理漏洞和工作失误的可能。
二、加强新闻报道管理1.明确报道的四原则:准确、公正、公平、负责。
严格执行无偏好、无偏见的新闻报道原则,不偏私、不搞标题党,坚守职业道德,做到言之有据、依法采访、充分论证。
2.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和教育,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新闻报道水平,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准确性。
3.建立严格的新闻把关机制,严格审查稿件,杜绝虚假报道、不实信息的传播。
三、加强对台风险识别和管理1.建立台风险识别机制,明确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台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2.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对台风险的管理和处理流程,确保台风险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
3.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台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的策略和方案的有效实施。
四、加强对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1.建立并拓展合规性评估体系,全面评估合作伙伴的合规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选择符合公司需求和标准的合作伙伴。
2.建立健全合作伙伴管理机制,建立合同约束机制,规范合作伙伴的行为和责任义务。
3.加强对合作伙伴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合作伙伴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和执行各项义务。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1.加强企业价值观的宣传和培养,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2.加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3.建立褒扬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进取和创新,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加强对外界舆论的引导和管理电视台将加强对外界舆论的观察和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舆论动向,为公司决策和舆论引导提供依据和参考。
建立并定期更新公司的社会舆论数据库,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司形象受损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和解释。
中宣部等九部门将严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中宣部等九部门将严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日前,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记协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通知指出,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是新闻界病害,严重损害新闻队伍形象,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仍然屡禁不绝,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严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痛下决心、动真碰硬,坚决防止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扩散蔓延,推动形成健康的新闻传播秩序。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牵头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专项行动的指导协调。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对重大新闻敲诈和编造传播假新闻案件要成立联合调查组,多部门协同开展调查。
主管主办单位及各新闻单位要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及时处理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行为。
通知强调,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章,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为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提供有力保障。
要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扫黄打非”部门、记协要开设网上举报专区、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社会举报投诉。
完善信息公开查询制度,便于公众辨别媒体及记者真伪、查询网站信息。
完善媒体评议制度,定期组织社会人士和业界代表对新闻媒体、互联网站和从业人员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评议,以有效的社会监督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文章来源于:/article-17834-1.html。
浅谈如何防范和杜绝虚假新闻报道
浅谈如何防范和杜绝虚假新闻报道作者:宋海龙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文章界定了真实报道和虚假报道的定义,并进一步分析虚假报道产生的危害,从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新闻流程、奖惩三方面阐述如何防范和杜绝虚假新闻报道。
【关键词】虚假新闻;网络;制度建设;规范流程;奖惩一、引言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可读性、准确性的特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底线。
真实报道的含义是指新闻报道的各类新闻要素不包含虚假、猜测、虚构、杜撰的成分。
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全面的报道,不回避新闻事件当中的任何重要事实。
客观全面地呈现新闻事件原貌,不加入记者的偏见。
而虚假报道是媒体所报道的各类事实出现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或新闻细节(事件细节、人物语言等)与客观不符的报道。
虚假报道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最大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虚假报道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低门槛特性以及网络传播速度加快,造成了新闻线索的来源模糊,真实性降低。
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增强,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来就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布一条重要信息,内容为“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
”这条微博发布后被快速转载报道,消息在全国范围内大肆传播。
后来香港方面就证实了这是则假消息。
2014年1月17日1:16分,微博名为“染香”的用户爆料:“2014-01-17,20:47,开复因病去世”,引发网友各种猜想,消息被大肆传播。
次日早上7:44分李开复在本人的微博中亲自辟谣,“请新浪处理谣言和造谣者,谢谢”。
新闻评论杜绝“虚假”的若干对策
“
一
票否决 ” 三审制 ” 约束 人不 能 。“ 是
5健 全 的 监 督 机 制 。 除 了 强 化 内 .
三 、 强制 度建 设 , 加 杜绝 虚假
新 闻
此次 专项教 育活动对媒 体和从业 人员 都是 契机 , 扪心 自问 , 及时 反省 , 必须 以制 度 建设 为抓 手 , 索建 立并 探 认真 落 实相 关措 施 和长效 机制 , 赶走
1尽 量 采 用 权 威 媒 体 上 的 报 道 作 .
积累 、 可靠 的权威 消息来 源 、 庞大的公
共关 系 网络等 优势 。 而始 终具 有其 因
他媒介所 无法攀 比的权威性 。采用权 威媒体 上的新 闻报 道作 为新 闻评论 的 由头 。 以将新 闻评论 由头 虚假 的 风 可
险降到最低 。
来是可 信度 的迅 速下滑 。特别是缺 乏 引 导 的网络 信源 , 更成 了诞 生虚 假新 闻的重 灾 区 。在 “ 自媒 体 ” 时代 , 个 每 人 都能算 作 “ 记者 ” 很 难辨 别稿 源 的 , 真 实性 。 5社会 环境 的影响 。好 大喜功 的 . 社会 环境 , 报喜不 报忧 的“ 潜规则 ” 使 , 很 多新 闻 虚张 声势 . 失去 了应 承载 的
新 闻评论 杜绝“ 虚假" 的若干对策
◎陈
“ 绝虚 假报道 ”活动开展 以来 , 杜
咏
徐 汉雄
刊或 互联 网上 未 经证 实 的 消 息作 为
由头 。
解 。作 为评 论 由头 的新 闻报 道 ,显然
要 客观 真实。 评论 由头是 整篇 评 论 写 作 的起
各新 闻媒 体 高度 重视 。 纷 采取 措施 纷 增 强社 会 责 任 加 强 新 闻 职业 道德 建 设。 毫无 疑问 , 真实是新 闻 的生命 。作
实事求是 杜绝虚假新闻报道
实事求是杜绝虚假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
就国际形势来看,很多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干扰,总是在想法设法破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家引发的中东局势变化,加剧了这些敌对势力活动。
就国内形势而言,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在努力做工作,力求改善民生谋求发展,但是涉及就业、就医、就学、物价、住房等部分民生问题,诉求多,不稳定因素多,这些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思想。
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放开,有时候网络媒体对事实进行绑架,增加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及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难度。
在变化多端的情况下,要求大家坚定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其中,杜绝虚假失实报道,是媒体抢占正确舆论引导制高点的基本之道,是新闻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业职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的有力保障。
我们采写新闻,就是想通过客观的报道,告诉受众有这样的事实,让公众知道事情的真相。
既然是"新闻",就不能杜撰,其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公信和公正,是新时期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公信就是我们的报道必须要能让受众相信,你不是在说假话,是确有其人其事,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
真实是公信的基础,事实是真实的源头。
缺乏公正的报道,不仅降低公信度,还会在受众心理上产生不平情绪,更会误导受众,带来舆论的错误导向,造成对社会的不同程度的伤害。
目前,展现给大众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的,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报纸、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受到的挑战更多。
个别传播途径因为拥有传播速度快方面的优势,对于有些消息的传播有时候不加甑别,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2011年3月18日,乐山社会上到处流传因为日本地震核泄露污染导致"缺盐"的消息,中心城区、各个区县的大街小巷一派恐慌,到处都出现排长队抢购加碘食盐的现象,大小商铺的食盐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沙湾区还差点上演老百姓哄抢商场的闹剧,最后公安、武警不得不出动到场维持秩序。
杜绝虚假报道 努力把好新闻出口关
在 公安机关还没有做 出定性的情况下 ,通信 员便对党
志奇 夫妇 以敲诈罪 定性描写 。明显违背 了政策法规和
客观真实性原则 。编辑 当即通过 电话和 当地 公安机关 核实 ,杜 绝 了这 一 虚假 新 闻的 发生 。 的确 ,生 活 中确实 有许 多传 奇性 的 故事 ,这些 故事不管怎么传奇 ,读起来都真实可信 。而 有些传奇 性故 事 ,只要 认真 品味 一 下 ,分析 一下 ,就 不难 发 现 “ 中有 诈 ” 其 。再 次 , 要严 把 新 闻失 实 关 ,要 树
映 家住 商洛 市 商州 区沙 河子 镇 的刘淑 苗和 丈夫 党志 奇 ,以哥 哥刘 浩 良 1 5年前 强奸胞妹 刘淑苗 为 由,要 求亲 哥哥赔偿 精神 损失费 2 万 元,最终造成老父亲刘 0 丙午羞怒 、悲愤 自缢 的悲剧 。稿件反映这一事件 中的 刘丙午 自缢身亡的 当天 ,被 公安机关立案审查 。然而
真实 的判决书 复印件,作者复 印时在 时间、法院名称
等方面做 了手脚 。编辑还要从藏头露尾 的人名地名中
受现金 、 金元宝等物品而隐瞒事件真相 , 了不符合实 作
际的虚 假报 道等, 中生有 , 无 千奇百怪 的假新 闻, 让人
发现问题 , 从有背生活常理和有违政策法规的情节 中找
出问题 。前不 久我们编辑部就 收到一篇题为 ‘ 为钱财 夫妇 俩 丧天 良,蒙奇 辱老 父含 恨 缢亡 》 的稿 件 ,反
闻 学 院 硕 士 研 究生 )
关怀 的思想 日益 明显, 电视节 目主动 的 自我宣传也是
这种观念转变 的明显表现之 一。荧屏导视类节 目与它 所宣传的其他 电视 节 目是一种相 互依存、相辅相成 的
・8 2 ・
维普资讯
解决新闻媒体行业虚假报道的途径
解决新闻媒体行业虚假报道的途径一、引言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其角色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虚假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虚假报道携带着错误的信息,并可能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新闻媒体行业虚假报道的问题变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建立严格的编辑准则首先,为了解决虚假报道问题,新闻媒体行业需要制定并强化严格的编辑准则。
这些准则应该包括报告事实时的核实程序和权威来源验证,并设立举报和罚款机制以确保准则实施。
同时,还应鼓励记者开展独立调查,并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深度报道,避免匆忙发布不完善或不准确的消息。
三、加强记者培训与教育其次,在解决虚假报道问题上,加强记者培训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观念,以识别和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培训应该着重强调事实核实技巧、数据分析能力和职业操守。
同时,新闻机构还可以建立内部交流平台,促进记者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指导。
四、倡导公众媒体素养为了解决虚假报道问题,还需要加强公众媒体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作为信息接受者,公众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来辨别和抵制虚假消息。
因此,教育公众如何使用多种来源获得信息、如何辨别真伪,并提高对新闻内容的理性思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应该合作共同推动媒体素养教育。
五、加强监管机制在解决虚假报道问题上,加强监管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设立有效的执法机构来约束媒体行业,并对违反准则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罚。
同时,行业自律也不可或缺,在行业组织内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和处理违规行为。
六、推动媒体合作与事实核查解决虚假报道问题需要媒体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闻机构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互相参考以避免错误和虚假的报道。
此外,建立事实核查机制也是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专门的组织和专家团队,在收到有关报道后及时进行事实核查,并向公众发布准确的结论,以帮助公众辨别真相。
杜绝虚假报道应从制度建设入手
杜绝虚假报道应从制度建设入手近年来,虚假报道问题在媒体界愈发突出。
一些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为了吸引用户,放宽新闻准则,制造虚假、夸大报道,甚至违规发布谣言。
这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严重损害了公信力和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要杜绝虚假报道,应从制度建设入手。
一、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是传递信息的桥梁,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着重强调新闻是公共事业,也是一项十分负责任的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评估和监督,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完善新闻法律法规要制定和完善新闻法律法规,加强对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管和约束。
对于虚假报道、泄露机密、侵犯隐私等行为,要依法严惩。
加大对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避免虚假内容的传播。
三、加强新闻内容审核新闻内容审核是避免虚假报道的重要环节。
媒体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对所有报道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没有实锤证据或者来源不明确的消息,要进行二次确认,避免不实信息传播。
而且,要加强对新闻节目的播出审核,避免虚假报道以及违规广告的出现。
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体是舆论导向的重要力量,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观念。
媒体要加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批评和监督,揭露、处理不实报道和谣言。
同时,也要传递正能量,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杜绝虚假报道应当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完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媒体内容审核和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防范、纠正虚假报道的目标。
同时,要加强公众教育,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媒体信息,增强信息辨别能力,让公众懂得如何妥善处理信息,共同助力打造健康、有序的媒体环境。
解决新闻行业中的虚假信息传播问题的方法
解决新闻行业中的虚假信息传播问题的方法一、介绍虚假信息传播的现状和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广泛。
虚假新闻不仅会误导公众,干扰社会秩序,还可能对人们的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虚假信息传播问题至关重要。
二、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1. 提供资源支持: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培训资源和资金,以支持新闻从业者接受专业培训。
这包括课程、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辨别虚假信息。
2. 推动媒体自律:媒体组织应加强自律,并制定规范来指导记者的行为准则。
这些规范包括核实事实、确保报道客观公正等内容。
三、建立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1. 评估媒体可信度:建立一个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对各种媒体进行认证,并评估其可信度和报道准确性。
这将为公众提供一个参考,帮助他们判断新闻的真实性。
2. 建立互联网信息监管机构:针对互联网媒体,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网络信息的传播。
这样可以及时删除虚假信息,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四、增加法律的震慑力1. 制定相关法规: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和范围。
同时,要保护合法报道和言论自由的权益,使媒体能够履行其社会责任。
2. 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相关执法部门对虚假新闻从业者和散布虚假信息者的打击力度。
建立举报系统,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发现和举报虚假信息。
五、加强技术手段应对虚假信息1. 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快速识别虚假信息的系统,并配备相应的算法,可以帮助自动过滤或警示可能存在问题的内容。
2. 引入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以确定虚假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模式。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制止虚假信息的扩散。
六、加强公众教育和媒体素养培养1. 提高公众媒体素养: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公众的媒体素养培训,提高他们对新闻可信度的辨别能力,使其更加理性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2. 加强事实核查教育:将事实核查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中,并开设相关课程或研讨会。
坚守社会责任 杜绝虚假新闻
坚守社会责任杜绝虚假新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 | 发布:2011-02-1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当前,为维护新闻真实性,坚决治理虚假报道,一场以“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展开。
这是新闻战线加强自律、不断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真实是新闻的本源,失去了真实,新闻就丢失了它的生命力。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也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共同努力杜绝虚假报道,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传播,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底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信力是媒体竞争力的核心。
近一段时间,由于一些新闻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采编工作流程不规范,对新闻从业人员教育不力、管理不严,出现了一些虚假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新闻队伍的形象,甚至也损害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人民日报》最近在“人民论坛”专栏刊发评论《媒体如何用好话语权》,文章指出:“在今天,媒体所发挥的作用、所获得的影响,都远远超过以往。
许多事情,媒体是否关注、如何关注,结果大不相同。
正因如此,媒体被人们寄予特殊期望,媒体人肩负着道义责任。
也正因如此,从几年前的‘纸馅包子’事件到近来‘西安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等一系列虚假报道,显得格外刺眼、异常难看。
”具体到山东省的情况,各级各类媒体在维护新闻真实性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存在问题,应引起我们注意。
2010年第1期《新闻记者》杂志公布的2009年中国十大假新闻,其中就包括山东省某报刊登的《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一文。
杜绝虚假报道努力把好新闻出口关
杜绝虚假报道努力把好新闻出口关
赵铭;杜江峰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由新闻所报道的对象--事实所决定的.事实的第一性、客观性决定着新闻存在的基础,它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报道也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活的写真,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应当说,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者们所熟知的最起码的原则,并没有多少艰涩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作为新闻广播最后一道关口一编播部门的编辑,更应该坚持并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赵铭;杜江峰
【作者单位】陕西电视台研发部;陕西电视台研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杜绝虚假报道应从制度建设入手 [J], 贾怡媛;
2.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内蒙古电视台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加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体会 [J], 赵春涛;
3.玉林日报社多管齐下杜绝虚假报道 [J],
4.杜绝虚假报道确保新闻真实——沧州日报社推进专项教育活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
建设 [J], 李振芳
5.以人为本杜绝虚假报道 [J], 邱力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切实提高新闻工作水平
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切实提高新闻工作水平
佚名
【期刊名称】《新闻实践》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 近年来,虚假新闻报道时有出现,严重损害新闻真实性原则,损害新闻媒体公信力,危害新闻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新闻界的一大公害.为了进一步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中宣部的部署和要求,彻底铲除虚假新闻报道滋生的土壤,我省宣传部门及媒体单位,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有效开展工作.
【总页数】2页(P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湖北召开新闻宣传座谈会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 [J], 陶忠辉;范小冬
2.“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在京召开 [J],
3.虚假新闻报道:重拳出击合力围歼——“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综述[J], 辛哲;文济
4.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题讲座之五防范虚假新闻重在制度建设 [J], 吴谷平
5.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题讲座之三警惕,虚假新闻愈演愈烈——析虚假新闻在当前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J], 吴谷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新出报刊[2009]290号【发布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原新闻出版署)(已撤销)【发布日期】2009.03.24【实施日期】2009.03.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新出报刊〔2009〕2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各报刊出版单位: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报刊不断出现严重失实报道,个别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一些报刊转载未经核实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
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新闻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
报刊出版单位要完善新闻采编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新闻机构及其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要认真核实报道的基本事实,确保报道的新闻要素准确无误,不得编发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刊载未经核实的来稿,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
二、新闻队伍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生产力。
报刊出版单位要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切实把好进人关、用人关和考核关。
聘用采编人员之前,必须对拟聘人员进行全面考查,严格审查其从业经历,对存在搞虚假报道、有偿新闻、利用新闻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不良从业记录的人员,报刊出版单位一律不得聘用。
要建立健全采编人员上岗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要采取措施保证采编人员的学习时间,定期组织采编人员集中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等的学习和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多措并举坚决杜绝虚假报道
连日来,央视各频道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五部委《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和焦利台长对全台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提出的要求,认识到虚假报道不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和受众带来伤害,坚决制止、杜绝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新闻界和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各频道要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再教育,进一步提高维护新闻真实的自觉性。
一、以制度管事管人,逐级消减虚假报道的发生几率
在专项教育活动中,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将队伍思想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并重,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以制度建设严把导向关,严格程序、分级把关、逐级负责。
第一,制订完善《新闻中心把关人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建立更为严密的业务流程。
第二,修订《总值班室流程规范》,充分发挥总值班室的监控指挥功能,形成覆盖六种语言、八个频道新闻选题和播出的质量监控体系。
第三,严格选题审批程序,各节目系统建立分DESK(指挥策划中心),对常态选题实行四级审片制,对重大和敏感选题实行五级审片制。
第四,进一步完善稿件播前审核签发程序,严格三级审片制度,强化流程责任设定与执行,把好播出关。
第五,严格奖惩措施,坚决查处虚假报
道、失实稿件、有偿新闻、低俗之风等,一经查实即取消责任人的年度评优、晋升资格,情节严重者予以清退。
二、分级分层动员,围绕核心业务全流程查找漏洞
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少儿频道、发展研究中心电视传播研究部、音像资料馆分别召开会议,传达专项教育活动精神,提出落实主张。
外语频道要求各部门严格恪守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加强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年轻采编人员的教育,谨慎甄别新闻信息源和敏感话题,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前期采访、后期编播、主持人管理等规章制度,确保新闻播出规范化、制度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做好对外宣传;要结合实际,认清虚假报道带来的危害,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
在少儿频道科组长、制片人以上干部会上,频道负责人强调要从教育入手,加强领导,抓好落实,责任到人,实行分级负责。
发展研究中心电视传播研究部召集相关业务,即《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年鉴》的编辑人员,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坚决杜绝虚假报道。
编辑人员学习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重申了《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年鉴》一贯秉承的真实性报道原则,重申了三审三编四校流程,提出层层把关、确保做到准确无误。
音像资料馆负责人要求全体人员立足岗位职责,严格按照中央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总则要求,收集、保管、利用好节目资料。
全体人
员要做到不传播、不制造、不管理虚假内容资料,自觉维护中央电视台良好的社会形象。
中央电视台“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