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经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
通过分析重庆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对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在调研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专业设置方案的建议。
结论部分从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启示、研究成果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为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提供理论参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现代服务业、专业设置、人才需求、优化方案、人才培养、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重庆市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财经商贸大类作为重庆高职院校的主要专业类别,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和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重庆市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包括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
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推动行业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设置需要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相对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本研究旨在对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设置与现代服务业的对接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为优化专业设置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情况,通过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的分析,以及对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现状的调研,提出优化专业设置方案的建议。
通过这项研究,旨在为重庆高职院校的财经商贸类专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金融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金融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金融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需求分析1. 金融专业知识技能金融类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软件。
2. 金融市场分析能力金融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预测和研究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市场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市场动态做出准确判断,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3. 金融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分析、识别和管理各类金融风险的能力,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金融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协调团队成员,有效推动团队目标的达成。
5. 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金融类专业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
三、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1. 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缺乏实践操作的培养。
2. 实践能力欠缺: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和平台,无法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不足: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实际职业中所需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就业指导不足:学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力不够,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对诸多挑战。
四、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1. 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马英杰,蔺鹏,马丽斌(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1)摘要:课证融合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契合的重要途径,是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 质量的有力抓手。
文章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介绍了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 养的背景和实践,并剖析了课证融合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教师、软硬件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 出了改进课证融合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金融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 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 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 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 对接。
”“课证融合”则是把企业岗位的职业标准融 合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学校、企业的共同培 养,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内容、职业岗位需求相融合,使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同时,获得岗位职业能 力的培养。
因此,课证融合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 与企业需求深度契合的重要途径。
一、金融管理专业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的前 身是邮政金融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8年。
由于 学校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金融管理专业利用 学校行业办学的特色优势,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与 全国各省市邮政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 邮政金融基层网点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 才。
随着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邮政金融转型升级对员工素质提出的更高标准,课证融合成为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重要载体。
(一)课证融合符合企业用人需求,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金融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邮政金融基层网点的各类岗位,其中包括邮政储蓄柜员、客户经理、支行长等。
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金融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金融学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金融发展需求,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正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对金融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
然而,现代金融行业要求金融专业人才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因此,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如金融实训、模拟交易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实战能力。
二、跨学科融合金融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融合经济学、管理学、数据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通常将这些学科的知识分为独立的课程,学生很难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因此,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注重跨学科融合。
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善,将经济学、管理学、数据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能力。
三、企业合作与实习金融行业对实践经验的需求很高,而传统的实习模式常常只是学生在企业中进行简单的实习工作,很难真正理解和接触行业的核心业务。
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倡导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将实习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与金融行业的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的金融项目中,得到行业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实际运作,并培养他们与企业合作的能力。
四、国际化视野随着金融业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新时代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应具备国际化视野。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常常只注重国内金融市场和法律法规的教学,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较少。
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增加了国际金融知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跨境金融交易能力和全球经济环境的洞察力。
通过海外交流项目、双学位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国际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大背景下,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调整,以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进行深入研究。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提供各种服务和产品的产业。
它包括金融、信息、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中,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
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人们对服务的要求从简单的满足基本需求,逐渐转变为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
目前,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设置主要包括金融、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
这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专业设置缺乏对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培养。
在现代服务业中,信息技术、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而目前的专业设置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培养。
现有的专业设置缺乏对个性化需求的培养。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方向发展,而现有的专业设置对于这方面的培养并不足够。
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建议。
1. 加强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培养2. 强化个性化需求的培养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方向发展,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设置也应顺应这一趋势。
可以在现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增设服务设计与管理、品牌营销与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
重庆校企“双千双师”交流计划的构建与实践
重庆校企“双千双师”交流计划的构建与实践章君(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会计系,重庆402160)摘要:校企“双千双师”交流计划是通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牵线搭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职业院校选派优秀教师赴一线企业担任技师或工程师,从企业选派优秀技师或工程师赴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这种“互通有无”的双向交流活动,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在生产、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创新创优能力,强化职业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素养。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千双师;交流计划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2-019-05收稿日期:2018-10-17作者简介:章君(1983),男,河南信阳人,税务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税务与会计。
此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规划课题(批准号:2017-GX-398)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规划课题(批准号:2017-GX-396)的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佳路径之一。
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聘请企业技师或工程师赴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也是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
然而一直以来,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产教融合不深入,专业教师“双师”素养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提高。
在当前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和优质院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值得思考。
一、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刘红委[1](2010)认为要提高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有效性,学校层面应当制定周密的派遣计划并严格执行,制定激励的倾斜政策,做好跟踪检查与管理方面的服务工作;徐春燕、王平安[2](2011)提出学校、企业、个人“三方联动”,提高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有效性,搭建“双赢”平台,充分实现校企合作,有效提升双师素养;张玲等[3](2013)提出由学校和企业合资组建“校中厂”及技师工作站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开创一条新道路;蒋春茂等[4](2014)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探索依托“双师工作站”的高职“双师结构”师资培养新体系,丰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内涵,为学院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王剑[5](2016)提出社会交换理论,从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教师、教师与企业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分析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的困境和成因;王志兵[6](2013)、杨春平等[7](2018)认为兼职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完善配套措施强化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双创”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2023年7月第26卷第1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l.,2023Vol.26,No.14“双创”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陈兴珉,吉 哲(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2160)[摘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仍面临着教学方式较为落后,财会课程未与证书融通,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评价体系单一,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
文章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结合学生特点、教师水平和专业特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分析,提出“双创”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双创”能力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重庆财经职业学院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23[中图分类号]F230;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070-031 “双创”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1.1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必要性习近平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业就业能力、服务市场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与当代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依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规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
产教深度融合的MPAcc“财经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A!!" ,ELFNEF@I
ELF
第! 期
孙芳城钟廷勇罗C勇产教深度融合的 XS$66 财经素质链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在要求) 然而'现有会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重理论传授'轻专业实践'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 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 两张皮$ 问题突出'缺乏财经素质链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与运行机 制'加剧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成为妨碍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突出表现为三大问题, 一是专业定位狭隘'专业财经素质欠缺'人才培养的高阶性亟待强化%二是资源汇 聚不足'知识能力素质脱节'人才培养的模式亟待优化%三是产教互动乏力'深度合作机制缺位'人才培养 的协同性亟待提升)
关键词!产教融合财经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双向协同育人平台 中图分类号!/A@ N# +QF#! CCC文献标志码!$CCC文章编号!EFJ! K"LAM " !"!! # "! K""ELF K"M
财经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外 工作有 机结合 并贯 穿 于学生 的培养 过程 之 中 “ 工学 结 合 ”实 际上是 一种 理论 学 习与工 作 实践 交替 进行 的职 业 教育 模式 。 于学 习与工 作相结 合 的教育 模式 . 国都 有 对 各
一
些 自己习惯 的称 呼 , : 国称 之 为 “ 作 教 育 ” “ 如 美 合 或 与
培 养 模 式 。 ” 意 见 》 调 各 高 职 院 校 “ 积 极 推 行 与 生 产 《 强 要
经 营一线 对高 素质 人才 的需 要 . 并依 此发 现人 才 . 养人 培 才 .为企 业发 展作 好人 才储 备 .也 降低 了企业 的人 才成 本 。从这 种 意义上 来说 , 工学 结合 真正 实现 了校 企合 作 , 校企 共赢 。
调 整 与 建 设 , 导 课 程 设 置 、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方 法 改 革 ” 引 教 , 并 以 此 来 切 实 提 高 我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因 此 ,实 施 工 学 结 合 的教 学 模 式 是 大 力 发 展 我 国 高 等 职 业
由 于 财 经 管 理 类 高 职 毕 业 生 一 般 面 向 银 行 和 非 银 行 金 融 机 构 及 涉 外 企 业 的 经 济 管 理 岗 位 . 这 些 企 业 都 具 有
学 习基地 . 补 了学校 教学资 源不 足 企 业拥有 最先 进的 弥
设 备 和 生 产 技 术 . 师 在 指 导 的 过 程 中 . 熟 悉 了企 业 的 教 也
20 0 5年 l 教 育 部 在 《 务 院 关 于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教 0月 国
最新 业务 发展情 况 . 补 了实践 经 验的缺 陷 , 教师专 业 弥 使 教学 的针 对性加 强 . 生学 以致用 。 学 企业 对人 才 的要 求和 标 准也为 学 校制定 科学 的 、前瞻 性 的教 学计划 提供 了有 力 的依据 .保 证 了人才 培养 的 高质量 和适 用性 :另 一方
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金融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在培养金融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探讨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1. 实践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金融理论素养,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金融业务操作、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金融理论课程:包括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品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金融理论素养。
(2)金融实务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金融综合实验课程:包括金融综合实验、金融创新实验、金融风险管理实验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环节(1)课堂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校内实践教学:包括金融实验室、金融模拟交易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3)校外实践教学:包括实习、产学研合作、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了解金融行业现状,提高实践能力。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
(2)结果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成果进行评价,包括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等。
三、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1.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专家、学者担任实践教学课程教师。
(2)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根据金融行业发展需求,调整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
(2)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证券投资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证券投资学论文题目一、最新证券投资学论文选题参考1、模拟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2、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思考3、中国股市价值投资与投机的思考--兼论《证券投资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4、《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前沿问题探讨5、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6、多媒体教学应用与《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7、以实训教学股票投资基金形式开展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新尝试8、证券投资学原理9、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探讨10、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11、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澳洲职业教育观感12、关于模拟股市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几点思考13、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的文献研究14、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与改革15、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的探讨16、面向市场需求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7、《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18、浅析证券投资学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19、证券投资学第三版20、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二、证券投资学论文题目大全1、21世纪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证券投资学的困惑与革命2、"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3、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探讨4、“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5、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6、《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初探7、关于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重心进行调整的几点思考8、浅析证券投资学的基本教学方法9、创新性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10、《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探析11、完善证券投资学课程学习策略的分析12、基于投资组合管理应用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13、证券投资学课件网络化的教学价值求证14、独立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探讨15、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的应用16、《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议17、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教学法的应用尝试18、论证券投资学的对象19、证券投资学(第二版)20、关于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三、热门证券投资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究与设计2、基于知识维度的《证券投资学》互动教学3、基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思考4、《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探析5、模拟教学法研——以证券投资学为例6、《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与学7、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金融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研究--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8、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9、浅析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10、证券投资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11、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探索12、《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13、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探究14、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15、《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16、对《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17、证券投资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初探18、“财经周评”模式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9、证券投资学课程模拟教学创新20、分组小额全真交易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的应用四、关于证券投资学毕业论文题目1、《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探索2、模拟化实践教学方法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讨4、证券投资学课程实盘案例辅助教学的探索5、全程考核-实训-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实践6、《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7、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8、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9、《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10、浅议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启发式教学11、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12、《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13、对我国《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思考14、关于高校本科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15、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16、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思考17、关于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的文献综述18、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19、实践教学环节之案例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探析20、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五、比较好写的证券投资学论文题目1、《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2、《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再思考3、实验室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的应用4、浅谈证券投资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5、证券投资学开放性实验初探6、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基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7、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8、证券投资学课程案例教学探讨9、三本院校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10、通过实践教学推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浅析——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11、证券投资学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策略研究12、"证券投资学"教学的方法论思考13、师生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为例14、《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分析15、《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研究16、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17、《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改革浅析18、《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策略探讨19、基于多媒体技术开展《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思考20、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重庆作为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设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设置主要以传统经济模式为主,未能充分满足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
对于如何更好地对接现代服务业,提升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对接现代服务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并提出实施路径建议,以期为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对接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设置相关专业,以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了解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市场需求,为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设置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对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三是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对财经商贸人才的需求特点,为专业设置提供指导意见;四是针对性地探讨如何调整和优化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五是提出可行的实施路径建议,为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更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我校财经商贸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1.3 研究意义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而财经商贸领域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对接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和需求,为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区域差异实证分析——以成渝经济区8所院校为例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 ONAL AND TECHNI CAL EDUCAT I ON
No . 1 9 . 2 0 1 3 Vo 1 . 3 4 Ge n e r  ̄ No . 7 2 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数据采集平 台” 为基础 , 对 中国高职高专网“ 高等职 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专栏 ” 已公布的重庆 借鉴《 美国高校绩效报告》 和麦可思研究院《 高校 市 l 2 所、 四川省2 7 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2 0 1 2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设计建议》 的经验 , 本文共设 年度报告” 进行整理 , 依据 已构建的指标体 系, 剔除 计了2 个二级指标和 1 1 个三级指标 , 其 中第—个二级 缺失数据 、 统计 口径和指标体系不 同的年度报告 , 指标为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指标 , 由4 个三级指标构成; 形成了包括成都职院 、 泸州职院 、 绵阳职院 、 四川工 第二个二级指标为人才培养结果质量指标 , 由7 个三 程 职 院 、 四川 交通 职 院 、 重庆 电力 高 专 、 重庆 工业 职 级指标构成。各指标名称、 单位和表示方法见表 1 。
v - _ 4
, 其 中 i = 1 , 2 , 3 … N , z 办 酎 植。
( 三) 样本 和数 据 来源
实证研 究必须拥有科学有效的样 本和可靠统
二、 指标 、 样本 和数 据的选 择
( 一) 人 才培 养质 量指 标体 系
一
的数 据 来 源 , 本 文 以各 院 校 “ 人 才 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养 工 作状 态
专业 ‘ 教学经营 ’ 一体化人才 培养模式研究 与实践 》 ( 1 2 0 3 1 7 8 ) , 主持人 : 王伟 。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不断壮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重庆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围绕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现代服务业呈现出多样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其中包括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旅游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等多个领域。
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重庆高职院校的财经商贸大类需要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设置现状目前,重庆高职院校的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相对较为全面,涵盖了会计、财务、国际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专业。
在面对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需求时,现有专业设置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匹配、专业设置过于传统等。
三、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建议1. 加强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重庆高职院校可以考虑设置金融科技、金融信息系统等专业,培养具备金融与信息技术双重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金融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
2. 拓展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的专业设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也成为了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高职院校可以适度扩大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专业的设置规模,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境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3. 强化服务管理与创新创业专业设置在现代服务业中,服务管理与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竞争优势。
重庆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增加服务管理、服务创新与创业管理等专业的设置,培养具备服务行业管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
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现代服务业也在不断壮大。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在高职院校的设置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目前,重庆地区的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较为传统,未能及时跟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人不足等问题频频出现。
深入研究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对接现代服务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和优化建议,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方面入手,对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财经商贸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重庆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情况,分析现代服务业与财经商贸专业之间的匹配度和需求关系。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为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设置提供参考和建议。
也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财经商贸专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与合作,推动学校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从而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重庆地区财经商贸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概况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且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领域,其专业设置涵盖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多个方向。
财经商贸大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加强了对现代服务业需求的研究,增设了服务商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兴专业方向,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强了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服务业环境。
高职金融专业产教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探索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人事档案的安全性。
对电子档案的信息化现代管理工作而言,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对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故障能够自行处理,避免在对档案进行内容编辑或者更新时对计算机操作不当导致电子档案损坏或者丢失。
还要加强管理人员对风险和盗窃的认识,对外界而已登录和非法访问能够及时识别,实现对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化管理。
工作调动时,必须做好电子档案和档案材料及业务文件等的交接工作。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工作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快速储存、及时分享,进而能够提升档案信息的实际利用价值。
但是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档案的价值利用并没有受到相应部门的重视,导致档案只存在于储存和管理的工作范畴,属于计算机的尘封性文件。
实际的工作中要注重对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价值最大化的挖掘,为提升档案的实际利用程度,要在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基础上对电子档案的传输和分享上的科学管理,发挥出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最大化价值,提高档案信息的实际利用率。
(三)重视档案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对档案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是确保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安全性管理的基础。
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对有用的人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将信息化的技术和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融入到一起,加强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四)加强对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的互动性交流对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使其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从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而言,创新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并不单单是对档案资料储存,其包括了对档案信息的“收集”、“储存”、“管理”以及“利用”。
因此对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不能够只体现对档案的收集和储存,要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当今时代背景下,各项工作中人才的交流和互动的事项越来越多,强化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信息的交流带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交流和沟通,使档案管理工作形成资料信息互动的习惯。
“1+X”数字营销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思考——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1+X”数字营销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思考——以重
庆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张可忻
【期刊名称】《世纪之星—交流版》
【年(卷),期】2022()10
【摘要】1+X证书制度一直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是落实职业教育与培训并重的重要举措和实践,是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其中的数字营销项目是最近纳入“1+X”证书中的,新的项目有效推动营销在数字经济下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字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1+X数字营销”证书为前提,结合本校实施数字营销综合实训及证书试点情况,阐述1+X数字营销证书制度的培养价值及院校实施问题,并提出在产教融合语境下,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思路。
【总页数】3页(P0172-0174)
【作者】张可忻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
【相关文献】
1.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2.基于1+X证书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3.“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4."1+X"证书制度下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5.“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 在金 融客 服服 务 实 训 中 心办 公 , 开展工作时 以 业务 为 中心 , 团 队为单 位 , 校 外 推进 为 主 ( 不 论 是 模
拟 经营还 是真 实 经 营 ) 。学 生 的考 核 由副 总经 理 及
客户 服务 部 部 长 负 责 。学 生 进 岗后 , 须服从《 智 承 伟业 理 财公 司 日常 管 理 办法 》, 无 特殊 情 况 中途 不 得退 场 , 但可 以轮 岗。
— —
以重庆 财 经 职 业 学院 为例
王 伟
( 重 庆 财 经 职 业 学 院 ,重 庆 永川 4 0 2 1 6 0 )
摘
要: 金 融与证 券 专业 “ 教 学经 营” 一体 化 人 才 培 养模 式 , 是 通过 校 企 合 作 的 方 式设 立
金 融服 务公 司, 在课 堂 内完成 专业培 养 方案 的基础 理论模 块 教 学任 务后 , 在 进行 专 业理论 模 块教 学 的 同时 , 组 织 学生进入 公 司经 营 岗位 顶 岗实训 , 形 成现 场教授 、 专业 学 习、 自主 经 营的一 体化 人 才培养模 式 。重 庆财 经职 业 学院 5年 来 , 不 断探 索与 实践该模 式 , 已形 成 了
2 0 1 3年 5 月
重 庆 高 教 研 究
Ch o n g q i n g Hi g h e r Ed u c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Ma y ., 2 01 3
第 1 卷
第 3期
V0 1 . 1 NO . 3
高职 金 融 与证 券 专 业“ 教 学经 营 " 一 体 化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构 建 与 实 践
・
4 4 ・
重庆 高教研 究
2 0 1 3年 第 3期
示, 五 大运 营 部 门 各 设 部 长 1名 , 由公 开 竞 聘 确 定 ( 副部 长不 设 , 由顶 岗实 训 班 级 的学 生 竞 聘 ) , 并 报
系部备 案 。董 事 长 、 总经理 、 副 总经理及 部长 共 9 人, 组成 理 财公 司董事 会 , 对公 司经 营活 动进行 决策
服 能力 的技术 技 能型 专 门人 才 , 要 求 从业 人 员 具 备
良好 的窗 口形 象 、 业 务技 能 和抗 压 抗 挫 心 理 承受 能
力 。历 经金融 危 机洗 礼 的各 个 高 职 院校 , 怎样 培 养
务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曾赛 红 ( 2 0 0 9) 、 王 伟 ( 2 0 1 0 ) 、 杨树 林 ( 2 0 1 1 ) 等 认 为金 融 专 业 存 在 “ 开 办
、
高职 金 融 与 证 券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现 状
的人 才 培养模 式 构想 , 从 学校 和 银 行 等 金融 机 构
各 自的利益 角度 明确 了理 财 中心 的定 位 , 并 给 出 了 具 体 的组织 与管 理建议 。 已有 的研 究 和实践 为该 专业 人 才培养 提供 了有
金融 与证 券专 业培 养 的是熟 悉金融 工 具 、 产品、 服务 和展 业流 程 , 具 有 较强业 务 开发 、 投 资 咨询 与客
组建“ 华泰一 民政 理 财 工 作 室 ” 为例 , 提 出“ 构 建 仿 真 的证 券业 务情 境 , 在 课 堂 内外 开展 真 实 的证 券 业
自身特 色, 逐 渐 走 出 了一 条“ 教 学 经营” 一体化 人 才培 养的新路 。 关 键词 : 金 融 与证 券 专业 ; “ 教 学经 营” 一 体化 ; 人 才培 养模 式 ; 金 融服务 公 司
[ 中 图分类 号 ] G 7 1 [ 文献标 志码 ] G 7 1 0 [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8 0 1 2 ( 2 0 1 3 ) 0 3— 0 0 4 4— 0 4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2— 0 6
益 的借 鉴 。然 而 , 一些 学校 投入 了大 量人 力 、 物 力 和
基 金项 目 : 2 0 1 2年 重 庆市 教 委高 等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项 目( 1 2 0 3 1 7 8 ) 作 者简 介 : 王伟 ( 1 9 8 4一) 男, 湖北黄冈人 , 硕士 , 讲师 、 经济师 , 主要 从 事 金 融 理 论 与 政 策 和 职 业 教 育 经 济 研 究 。
3 . 设 计 岗位和 项 目课程
和管理 , 任 期一 般 为 1年 。公 司 日常 运 转 的 经 费 主 要来 源于业 务利 润 分 成 、 企业代理费、 各种赞助费、
学校投 入 、 校友捐 资 等 。
重庆 财经 职业学 院金融 系
人才培 养方案 审定
为 了让学 生 比较全 面地 了解 和参 与公 司经 营业 务 与管 理活 动 , 根 据 金 融 与证 券 专 业 培 养 目标 的要 求, 在公 司设 置不 同 的实践 岗位 , 有计划 、 有 步骤 地 组 织现 场教 学和 经营 。公 司董事 会要 根据 人 才培养 方 案 和合作 公 司业务 要求 , 提前 开发 项 目课 程 , 基本 形 成多 样 的项 目资 源 库 。 同时 , 学 校 要 对 各 岗位 的 学 习 内容 、 时间 、 要求、 考 核 以及 岗位 轮 换 等 相关 内 容 作详 细具 体 的设 计 与安 排 , 并 形 成 基 本 的 职业 岗 位 标准 及制 度规 范 。 目前 , 重 庆财 经 职 业 学 院共 制 定 了四大 门类 、 七 个 岗位 的职业 标准 , 对 具体 的 岗位 职责进 行 描述 , 较好 地将教 师 与学 生 、 学 生与 学生 融
晚、 基 础薄 弱 、 实训条件差” 的先天不足和“ 规模 超
出满 足 市场需 要 的金 融 与 证 券 人 才 , 尤 其 是有 较 大
缺 口的 中低 端金 融业务 “ 灰领” , 是 当务之 急 须重 构 人 才 培养 模 式 , 以校 内 外职 场构 建为 中心 , 以仿 真交 易 、 技能大赛 、 顶 岗实 习 为平 台 , 创 新 教 学 模 式 ; 廖旗 平 ( 2 0 1 0 ) 以广 东农 工 商职业 技术 学 院为 例 , 提 出 了设 立 理财 中心
彭太瑞 、 袁 凤娇 ( 2 0 0 3 ) 提 出了 “ 模 拟银 行 ” 的实 训教 学模 式 … ; 李平 ( 2 0 0 5 ) 、 吴夕 晖( 2 0 0 8 ) 认 为应
开展 多种形 式 的证 券模 拟 交 易 的校 内实训 教 学 ; 王庆 国等 ( 2 0 0 9 ) 以长 沙 民政 职 业 学 院 与华 泰证 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