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台湾考察报告4篇
台湾考察报告4篇一、基本感受和主要体会1、台湾企业间沟通联络、相互交流的氛围令人羡慕。
刚到台湾,我们就应杜董事长邀请共进晚宴,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情况概要,包括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当地的风俗民情,着重介绍了台湾的中华正大企经管理协会。
台湾的各类协会很多,每个协会在每季都要安排一次类似的聚会,它不仅可以让企业家放松心情,增进了解,交流信息,更重要的是深化企业家之间的感情,创造了团结和谐,创新学习的机会,非常的有意义。
2、台湾精致农业,“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农业发展成果令人羡慕。
在台湾考察期间,我们深深感到台湾的农业非常发达,尤其是精致农业和“三生”农业,实现了由重视“量”向“质”的提升转变,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发展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质量的高级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
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目前台湾植茶面积230000公顷,年产茶叶23000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000公顷。
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
茶叶一直是台湾重要经济作物,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所到之处,看到的耕地整理精细,整齐划一,生机盎然,自动化、机械化设施设备齐全。
我们参观的观自在有机农场,农作物四周都布有防虫害网,栽种了隔离作物带。
台湾农业不仅有优良的品种,很高的农业技术,还有健全的农业推广机制,现代化的经营管理。
尤其是近20年来,台湾的“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也做得非常成功,其基本形态有:一是观光农园;二是市民体验农园;三是农业公园;四是教育公园;五是休闲农场;六是有机农庄。
这些农庄(园)集休闲、旅游、生态保护于一体,既增加了旅游景点,又丰富了市民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3、农产品商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无论是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或直接运销制度,都需要引导农户进行整合。
台湾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简介
依据 “ 科技 基本 法 ” 六 条第 二项 订 定 的 “ 用 第 运
办法” ,对 “ 农委会”补助、委托或 出资进行的科 研项 目所获得 的成果 与 知识 产权 归属 、管理 、运用
及收入处理等做了详细规定 ,为农业科研成果的管 理与运用取得了有效的法律保证和启动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为配合 “ 科技基本法” 与 “ 专利法 ”的修正, 于 20 04年 3月 1 日修正 发 布 “ 用 办 法 ” 5 运 ,对 非 “ 农委会”所属执行单位研发成果管理制度评鉴、 “ 农委会 ” 产学 合作 管 理制 度 ,以及 研 究 成果 收入
3 .加 强人 才培训
台湾科技 研 究成 果 由无价提 供转 为有价技 术转 让 ,从免 费推广 到积 极保 护再 至商 品化趋势 ,就研
究人员而言 的确 面临诸 多观念及作 法上 的转变调
适 。故 自 20 0 1年 起 , “ 委 会 ” 委 托 台 湾亚 洲 基 农
依据 “ 运用 办 法 ”第 二 十七 条 规 定 ,台 湾 “ 农委会”要求所属各试验机构 ,制定研究发展成
台湾于 19 99年 1 月完成 “ 科学技术 基本法” ( 以下简称科技基本法 )的立 法,是针对 “ 政府”
资助 科技研 发成果 的所 有权 予 以弹性 规范 ,不受 台 湾 “ 财产 法 ” 的限制 。“ 委会 ” 依 据 “ 技基 本 农 科
发过程外 ,还能用作未来法律佐证文件 ,以保障发
维普资讯
农 业科技
《 台湾农业探索》20 2 06( )
台湾 农 业 科 技成 果管 理 简 介
台湾农业科技研究经 费迄今仍 以 “ 政府 ”提 供 为主 。过 去研究 成果 大都 是直 接 向农 民推广 ,并 未 作为知识 产权 加 以保 护 。 台湾近年 注重 通过 科研 成 果管理 制度 ,有效 协助农 业解 决 加入世 界 贸易组
台湾农业
引言农业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衣食来源。
农业作为提供食物、衣料的生产部门,无论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的国家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农业在两岸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谋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两岸的共同目标。
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积极促进两岸的农业技术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加强大陆对台湾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使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实现有效的结合,不仅对提升两岸农业发展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会为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注入活力。
大陆目前经济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和优越,这些都为台湾的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第一章台湾农业概述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坐落在东经119º18´03〞,北纬20º45´25〞至25º56´30〞的区域内。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的福建省相望。
台湾2/3以上是高山和丘陵,平原不到1/3,农业总耕种地面积为89万公顷,约占土地面积的1/4,其中水田47.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53.6%;旱地面积41.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6.4%。
另有林地面积18.6万公顷。
畜牧用地1.4万公顷,渔场养殖面积7.6公顷。
台湾实行土地私有化,全岛无农业税,农业用电用水优惠。
水稻实行全程机械作业,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水平高,台湾水果和种苗享誉全球。
台湾的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不高,仅占4%左右,但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达到400多万人。
台湾农业农户总数超过80万户,占总人口数的18.97%。
农业就业人口近95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10.48%;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门。
50余年来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
①1.1台湾农业的发展现状(1)种植业发展现状。
台湾的主要农作物为稻、麦、豆、薯、花生等。
台湾农业
第一次接触台湾这个名词大概是在初中的地理书上,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了解台湾农业就是在老师的这个课堂上。
学习过就难免会进行比较,虽然我也只是跟着老师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但是确实发现了大陆农业与台湾农业相比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和较大的差距,当然,这中间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同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台湾农业对大陆发展现代化农业还是有很多有益的启示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处理不好农业问题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对比于台湾农业,大陆农业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第一,中国农产品质量差。
中国人口众多,以有限的土地、江河、森林等农业基础养活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这必然导致了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重量不重质。
近些年来,虽然不少地区农业产品的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形成了一些优质品牌。
但这毕竟是小范围的,与美国等农业强国相比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中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仍有待提高。
第二,农产品分布不均。
第三,农业生产采用小农业耕作方式,成本高、效率低。
施行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属于典型的小农业耕作方式,很难进行规模生产,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第四,农产品人均产量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处理不好农业问题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十五”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对比于台湾农业,大陆农业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第一,中国农产品质量差。
中国人口众多,以有限的土地、森林等农业资源养活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这必然导致了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重量不重质。
近些年来,虽然不少地区农业产品的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形成了一些优质品牌。
但这毕竟是小范围的,与美国等农业强国相比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中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仍有待提高。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几个特点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几个特点作者:梵小鹏李旭丰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第08期台湾现代农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为大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总体来看,台湾现代农业有这样几个特点,即:台当局政策支持引导激励农业发展,农会起到强大组织功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严格,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农产品营销体系健全高效,品牌战略加速规模和产业延伸效益等。
政策支持引导激励农业发展台湾现代农业始终在台当局有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运行。
为此,台当局出台了一系列相对完备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法律,如对主要农产品实行高保护价收购、对进口农产品实行贸易壁垒等农业保护政策等;更重要的是,还伴随有大量可操作性的法规条例,如《农业发展条例》、《农业综合调整方案》、《农业中程施政计划》、《台湾核心农民八万农建大军培育辅导计划》、《休闲观光农业条例》等,按照市场化原则谋划农业发展。
在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台当局发挥的作用主要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安全监管、农业保险与金融支持等方面,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等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水利和农村交通设施全部由当局拨款修建,并对农民实施直接补贴,农业生产经营税收予以减免,特别是对从事休闲农业也给予减免税;通过金融服务,对从事农业生产甚至是家庭生活给予低息贷款和担保及财政贴息,年息仅1.2%~1.5%,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借助保险救助,对受灾农民进行补助;四是福利政策,对高龄农民(65岁以上)给予资助,对稳定农民阶层安心务农、保证了农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台当局推动以县、乡为单位,按不同区域条件,积极鼓励当地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特色农业,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南部的屏东县一带以热带果树为主,盛产木瓜、莲雾和淡水水产为主要特色农产品,中部云林、彰化等县市形成全台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和交易集散地,还有阿里山的高山茶、峨嵋乡的东方美人茶、池上乡的稻米、集集镇的香蕉、信义乡的青梅、二林的薏仁和葡萄等,每个县、乡都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等,成为台湾现代农业的亮点。
台湾地区科技推动农业转型的成效、特色与启示
20 年 9 08 月
畜 、水 产 品种等 。18 年 ,台湾颁 布 《 96 加强 农业 建设 纲要 》 ,强 调 开发 动 物 生物 制剂 ,发 展农 副产 品精 深 加工 技术 、特种 及 多用农 业机 械 、渔业 声 纳技 术 、遥 感 技 术 等 ,推 进农 业 技 术 升 级 。 19 ,台湾 公 布 95年
证 了台湾粮食 实 现 自给 ,增 加 了农 业 产 出和农 民收入 ,还创 造 的大 量农 业 资 金 与 劳 动力 剩 余 ,形 成 了对 工业 品 的原 料供 给与市 场需 求 ,为 台湾早期 工业 化发展 奠定 了基础 。
( )科技进 步推 动 了台湾 传统 农业 转型和产 业升 级 二
加 工业 ,推动 农产 品 由初 级产 品 为 主转 为 以精 深 加工 品为 主 。三 是加 快 发 展 养 殖业 科 技 ,促 进 农 业 由植
物性产 品为 主转变 为动 物性产 品为 主 ,三 元 猪优 良品 种 、 白色 羽 毛鸭 、罗 非 鱼 等 的杂 交 选 育 ,推 动 了 台 湾畜牧 业及水 产业 的迅 速发展 。科 技进 步使 台湾 的农业产 业结 构得 以持续 调整 和升 级 。
( )高 新技术 引领 台湾 未来 农业 的发展 三
台湾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导向作用 。18 92年台湾确定发展 8 大科技作 为科技升级 带动产业升级的重
点 ,在农 业高新 技术 方 面重点 加 强生 物 技 术 、食 品科技 、微 电脑 和 自动化 技 术 研发 。 18 94年制 定 并 实施 “ 业升 级”计 划 ,重点发 展精 致农 业 ,利用 自动化 技术 发 展技 术 密集 的设 施 农业 ,利用 高 新 技术 改 良农 农
台湾地区生态农业调查报告分析
台湾地区生态农业调查报告分析概述:台湾地区作为一个小型岛屿,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生态农业在台湾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并在农业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台湾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及特点:生态农业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以保护环境为核心,兼顾农业产出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方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采用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致力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台湾地区生态农业的现状:1. 农业资源分布:台湾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土壤质量良好,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2. 农业结构:台湾地区农业结构多样化,包括水稻、蔬菜、水果、畜牧等多个领域。
生态农业在水稻和有机蔬菜种植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3. 生态农业政策:台湾地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4. 生态农业认证:台湾地区设立了生态农业认证机构,为农民提供认证服务,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台湾地区生态农业的优势:1. 环境友好:生态农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助于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农产品品质高:生态农业采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不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和化肥,农产品品质较高,更符合现代人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3. 受消费者欢迎: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生态农产品,台湾地区生态农业因此受到了广泛欢迎。
4. 提供农民收入: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
四、台湾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 土地资源压力:台湾地区土地面积有限,农业发展需要更多耕地,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挑战。
2. 农业技术水平不均:台湾地区农业技术水平不均衡,部分农民对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技术掌握不足。
台湾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农业目前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台湾的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关注日益增加,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台湾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他们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如智能农业、水培技术和生物技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有机食品的需求。
在市场方面,台湾农产品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政府通过改善农产品包装和营销策略,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台湾也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寻找新的出口机会,扩大农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
另外,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限制,台湾农业也在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政府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农作物种植轮作等措施,以保护土壤和水源资源。
同时,政府还加强农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
总的来说,台湾农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
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努力将使台湾农业在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迎来新的机遇。
福建:引进台湾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逾800项
湾 农 业 先进 实 用 技 术逾 8 0 0 项
台 湾 农 业 “ 新 ” 进 、 新 和 推 五 引 创
广 的力度 , 中 , 进 台湾栽 培 、 其 引 养 殖 和 加 工 先 进 实 用 技 术 80 0
多 项 , 成 为 大 陆 最 大 的 台湾目前 , 建 省 福
累 计 引 进 台 湾 农 业 新 品 种 20 50
一
万公 斤 。枣 树 种植 上 也有 重 大
突破 , 市 新增 枣 林 面积 2 全 0万
亩 , 中集 中连 片 10 其 00亩 以上
的6 O个 ,0 0 5 o亩 1 0个 , 1o ~ o 3
5 0亩 以下 10个 。 0 5
7月 2 日 , 者 从 福 建 省 十 多 个 。 同 时 , 建 省 率 先 把 部 分 8 记 福 届 人 大 常 委 会 第 十 六 次 会 议 在 台 湾 生 产 的 农 机 具 列 入 农 机
点。
织农 机 抗灾 救 灾 的紧急 通 知 , 积 并 极 做好 农机 具储 备 。7月 1 4日, 省
农 机 办 派 出 两个 抗灾 工 作 组 分 赴
据 了解 , 昌林 农机 专业 合作 社 主要 以集 中管 理农机 具 , 过 通 为农 业 生 产 提供 多种 类 型 的作 业服务 , 向农 业产业 化生 产经 营
多种服 务拓展 。 该合 作社 年机耕 作 业 面积 达 2万 亩 ,机 收 2 0 0
监利 、 滋、 阳、 江 、 松 当 枝 潜江 、 安 红 湖 北 省 农 机 部 门积 极 组 织 农 和 罗 田等 受 灾 严 重 县 市检 查 督 导
台湾农业经验
一、台湾农业的主要特点:台湾地区地狭人稠,境内三分之二为山地丘陵,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有耕地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占总人口的19%。
台湾农业总产值为4000亿元新台币,占经济生产总值的3.3%。
台湾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精致农业发展较快,主要呈现六方面特点:(一)基础设施十分完善。
台湾农田经过三次大规模整治,基础设施齐全,田间三面见光,排灌沟渠配套,水泥铺设的硬底化机耕路四通八达,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
台湾的农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田间地头的道路硬化等,全部由各级财政投入,田内部分由土地所有人承担。
农业生产基本形成了“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生产格局,如台南的兰花、嘉义的香草、池上的大米等。
(二)科技水平处于领先。
台湾建有世界重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亚蔬-世界蔬菜中心。
农业科技发达,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
新技术研发、品种改良、农业设施、农业机械等方面在国际上都处于较领先地位。
科技让台湾成为国际蝴蝶兰种苗输出基地,享有“蝴蝶兰王国”美名。
(三)质量安全监管严格。
台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十分严格,建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齐全的农产品安全标准。
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
严格实行农产品追溯和市场准入制度。
(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
台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有20多年历史,已成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教育农园等几种类型。
(五)农民组织功能齐全。
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的农民组织,服务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领域。
根据农会法,农会分为乡镇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
农会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大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能为农民提供金融、科技、营销等方面的服务。
现代台湾农业发展模式的历史考察
现代台湾农业发展模式的历史考察台湾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可以从20世纪初的日据时代开始考察。
当时,台湾农业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种植的作物以稻米、甘蔗、花生、羊齿等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民对于种植业的需求开始增加。
1920年代,日本当局开始在台湾实施农业现代化计划,引进了化肥和农业机械,建设了灌溉设施和水利工程,并推行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这一时期,“农业改良”成为了台湾农业发展的主题。
1945年,台湾从日本手中交还给中华民国政府。
随着政治体制的转变,台湾的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业现代化成为了解决台湾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
1950年代,台湾政府开始推行“农村改革”,通过“减租减息”政策,帮助农民成立了许多农民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合作社经济和规模化经营。
在此基础上,台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改造,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推广灌溉系统,实行新的育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逐步增加组织化生产,并逐步扩大出口市场。
农业科技的推广也成为了台湾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9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农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政府开始大力推行农业现代化,加大技术投入和土地整理力度,引进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同时,台湾逐渐成为了全球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业企业日益增多,规模也开始扩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农业发展模式也不断优化和升级。
目前,台湾农业已经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变为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积极探索科技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注重精准扶贫和农村振兴,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台湾农村科技推广教育体系及对福建的启示
参 考文献 :
[] W C E N G L M 0 IT ,E 1 ,t a . c lg c l f op i t fa in [] T r n o l tm to a o n i 1 A K R A E ,M S 0 LB L 0 P e 1E o o ia o tr n s o n to s R . oo t :n e a i n l C u c l
c n e t [] Eo o ia c nm a ,9 9 2 () 3 5 30 o cp J . c lg c l Eo o i s 19 ,9 3 :7 — 9 .
洪 滔, 吴承祯等. 福建省近 1 年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 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0 7 7 1 :7 9 . O J. 2 0 , () 9 — 9
来越 大 ;另外 ,台湾 的生 态压 力指数 虽高于福 建 ,但 对 资源 的利用 效率 已达 到一个很 高 的水平 ,因此增 长 率 日趋平 缓 ,这对 生态压 力指数 仍处 于快速增 长阶 段 的福 建有很 好的借 鉴作用 。 生态 足迹 模型 目前只 是一个 静态模 型 ,仅表 明 了一个 国家或 地区 的生态 贸易平衡 ,难 以揭 示其 潜在 的 生态 约束 。在 今后 的研 究中 ,需要考虑 如何 将生态 足迹指标 配合 一些 反映区 域社会 发展综 合水 平 的指标 相
村 教 育 推 广 网络 体系 等 推 进福 建 农 民科 技推 广 教 育 的对 策 措 施 。 关键 词 : 农 业科 技 :推 广 教育 : 台湾 ; 福建 中图 分 类 号 :F 2. 3 03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 6 7 2 0 ) 1 02 — 6 6 3 5 1 (0 8 0 — 0 8 0
经济转型期台湾农业推广工作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
法规 与政 策不 仅 是在市 场经济 条件 下调 节 利益 关系 ,解 决矛盾 冲 突 的重 要 手段 ,也 是 引导 台资投 向, 改善生 产结 构 的重 要杠 杆 。18 代 以来 ,祖 国大 陆 已先 后制 定 、 实施 了一系 列对 台对外 的相关 法规 和 90年 政策 ,对扩 大两岸 农业 科技 交流起 了重要 的作 用 。但 随着两 岸政 策 的不 断开放 ,一 些原 有 的科技 合作政 策 及 规定 已经不 能适 应 新形势 的要求 。 因此,一 是积极 建立农 业合 作交 流 与项 目促进 基金 。基 金重 点用 于引 进 台湾地 区农业优 良品种 和先 进技 术 ;支 持开展 农业 科技信 息 的交流 ,推 动 闽 台农业 科 技 的交流 合作和 人
:
翁志辉 - 周江梅 L 曾玉荣 L ,
福州 300 ;2 建省 农业 科学 院农 业经 济 与科技 信 息研 究所 ) 50 3 . 福
(. 建省 台湾农 业研 究中心 ,福建 1 福
摘
要 :分析 了经济转型期台湾农业推广体制存在 的组织 结构、经 费投入 、人 力资源、相关规定政策等 方面 的
农 业 推 广 工作 的 困境
收 稿 日期 :2 0- 0 2 。 0 7 1- 6
基金项 目: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 目 “ 两岸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比较研究” ( 号:2 0 R 0 6 ; “ 编 06 01) 省财政专项一 福建省农业科学 院科技创 新团队建设基金 资助 ”( 号:S I- 0) 编 TFR 1。 作者简介:翁志辉 (9 6) 16 - ,男,副研究员。研究方 向:台湾农业与 区域农村经济
( 责任编辑 : 百龙 )
维普资讯
1 0
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
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台湾的农业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促进了台湾现代农业的成长。
首先,政府在农业领域的政策不断有利于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
政府鼓励农民投资种植新品种、经营有机农业等新兴产业,也为农业提供了税收减免、贷款优惠和肥料补贴等多项政策支持。
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激励着各个企业家们在台湾投资农业,在技术、设备改进、农业科技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其次,台湾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非常高,不断创新推陈出新。
科技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台湾的农业科技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各种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设备也相继应运而生。
例如:智能温室、数字化的种植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的灌溉系统等。
这些高科技的设备使得种植农作物更加方便,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农业产品的数字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再次,台湾在农业方面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台湾的农业不仅在技术和设备方面领先,也在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
政府为农业领域的人才培训提供了优厚的福利和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本土和海外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在农业技术领域积累了严实的经验,也有着开拓市场、研发产品的能力。
他们致力于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也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科技,协助政府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之,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基础硕固,前景光明。
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和长期投入,加上农业科技和才能的推动,使台湾的农业发展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优势新产业,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台湾现代农业将会继续保持其发展潜力,并成为台湾的新亮点。
台湾农业产业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会有人捕捉到相应 的商机 ,运用农业
产业化生产方式组 织农 产品生产 ,从
中获取 生产利润 。
贵 州 农业 正 处 于 传 统 农 业 向现 代农业发展阶段 , 大力度发展农村 加
以农 村合作组织和企业化 经营为特点的台湾农 业产业化经营给了我们 很多启示。 ( 作
改 善 ,推 进 农 业产 业 化经 营 时 机 有
市场 经济 中捕捉到相应机 会应运而生
了一套 完整 、科学的运销制度 ,配 有
当代贵州 I l ̄ ,T II ̄ O4 2 O q 1o 1
) )短 信 E前,威宁 自治县马铃薯协会 申请 的 “ 宁洋芋”地理标志获得 国家工 ) l 威
商行政 管理总局 的商标注册证。
健 全 的法 规 和 相 关 条 例 ,形 成 集 生
产 、批发 、零售 为一 条龙 的三级 运销 系统 ,有效 地促进 了农民与 市场 的联 系 ,将农民 引入 市场 。 从 总 体 上 看 ,贵 州 农 业 农 村 经
十分缓慢 的。
的高价 作物 。面对 生态环境 问题 ,台 湾加 大了对新产 业的开发 力度 ,相继 建 立起 一批生态 、精致 、休 闲 、有机
化经营 的有效 实施 。因此 ,必须加 大
比重较 小 ,且存在着科研 、教育 、推 广与农业生产相脱节 的现 象 ,加大对
农 业科 技的投入 、研究 、推 广等方面 的力度 ,加强科研机构 与农 业生产的 紧密结合 ,提高农业科技含 量是今后
的努力方向。
基础 设施 建 设 是 基 础
者供 图 )
基 层生产组织 , 实行企 业化经营方式
台湾的农业模式
台湾的农业模式台湾的农业模式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农业模式之一。
它与其他地方的农业模式不同,因此它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台湾的农业模式及其步骤。
第一步:农业梯田台湾的农业模式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农业梯田。
这种方式利用山地和丘陵地形,将水资源引导到梯田中,形成了精密的灌溉系统。
在这些梯田中,农民们种植各种作物,包括水稻、蔬菜和水果等。
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第二步:农产品加工制造台湾的农业模式还包括农产品加工制造。
这些农产品加工制品包括果酱、果汁、糖果、饼干等等,这些都是由台湾的农产品经过技术处理而制成的。
这种农产品的加工制造,除了让农民们获得更多的收入外,还提高了这些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第三步: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台湾的农业模式还包括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农民们不仅积极地进行农产品的推广,而且还大力宣传台湾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寻找更多的市场,而且还可以建立更高品质的农产品形象,提高消费者的认识度。
第四步:掌握农业技术台湾的农民还掌握了一系列有关农业的科技,他们使用的技术主要包括:肥料的使用技术、种植技术、温室栽培技术、果树修剪技术等等。
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农民们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第五步:政府支持和社会服务台湾政府在这些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发展中还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这些农民提供了若干政策和服务,如农业补助、农业保险、科技支持等等。
同时,台湾的社会也非常支持农业发展,不仅消费者购买了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还有很多志愿者来到农场工作,甚至帮助这些农民处理他们的工作。
综上所述,台湾的农业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农业方式,而且更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发展方式。
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如果更多的国家能够采用类似的方式和步骤,将会极大地提升各国农业的发展和水平。
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
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科技经济组顾问吴同权关键词:台湾农业一、前言早期台湾的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农业的成长,不但充分供应国内所需粮食,稳定工资与物价,亦有大量农产品外销赚取外汇,以进口工业设施与原料,对于工业与总体经济的发展贡献至巨。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转变,农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最近一、二十年来,在环保意识的抬头与经济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农业发展面临了困境。
在1950年代,农业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在30%以上,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率在50%左右。
至2004年,农业生产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已降为1.7%,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亦降至6.6%。
自1970年代以后,台湾农产品贸易亦由出超转变为入超,2004年台湾农产贸易逆差达53亿美元。
虽然农业的相对重要性持续下降,但其绝对重要性并未稍减。
农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维持农村社会安定,以及提供休闲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现代的农业是「三生三农」的农业,三生系指生产、生活与生态,三农则指农业、农民与农村,两者的内涵大同小异。
最近一、二十年来,台湾农政单位基于三生三农的观念,以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照顾农民,促进农业的永续发展为目标,并实行五项策略:(一)发展优质农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二)发展安全农业,保障消费者权益;(三)发展休闲农业,提供舒适游憩空间;(四)发展生态农业,维护资源永续利用;(五)强化农业综合发展,增进农民福祉。
一般而言,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决定于土地、劳力、资本与技术(包括管理)等条件。
台湾农地稀少,平均农场面积小,工资昂贵,在有限的农地上不能无限的增加资本与劳力投入,因此要提高生产力与竞争力,必须发展优势农业。
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讨台湾发展优势农业的经验,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栽培的提倡,有机农业的推广,休闲农业的发展,运销体系的建构,产销组织的建立,以及农业科技的研发。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因应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冲击,近年来以市场导向为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具本土特性、市场竞争力、高附加价值、低社会成本的产业。
台湾农技推广对福建茶叶技术推广的启示与借鉴
( 1 .J i n s h a nCo l l e ge ,F i a nA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Fu z h o u ,Fu j i a n 3 5 0 0 0 2 ,Ch i n a;
摘
要 :福 建 茶 产 业 保 持 较 快 发 展 ,但 在 茶 叶技 术 推 广 方 面 仍 存 在 诸 如 产 业 标 准 不 统 一 、农 技 推 广 体 系 不 健 化 素 质低 及 科 研 成 果 转 化 率 低 等 问 题 。 该 文 总结 分 析 了 台 湾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的 成 功 经 验 ,并
F i a n 3 5 0 0 0 2 ,C h i n a;3 .Xi n d i a n T o wn Pe o p l e ’ S Go v e r n me n t o f Xi a n g’ a n Di s t r i c t ,
Xi a me n,F i a n 3 6 1 1 0 2,Ch i n a )
2 .Co l l e ge o f Ec o n o mi c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Fu J i a n Ag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Fu z h o u,
以 此 为 借 鉴 ,提 出 了 福 建 茶 叶 技 术 推 广 的 主 要对 策 。 关 键 词 :福 建 茶 叶 ;农 技 推 广 ;台 湾 中图 分 类 号 :F 3 2 3 . 3 文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3 7 —5 6 1 7( 2 0 1 3 )0 2 —0 0 0 6 —0 4
台湾堆肥技术
台湾堆肥技术
台湾堆肥技术源于1970年代至1980年代早期,当时台湾政府面对废弃农作物堆积如山的困境,通过推行农业有机肥料政策,逐渐发展起了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堆肥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各种有机废弃物材料(如农作物、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按比例混合,在加入适量微生物(如有益细菌、真菌等)的条件下,通过自然的发酵-厌氧-好氧-成熟等过程,最终获得富含营养元素的高质量有机肥料。
台湾堆肥技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其优点主要有:1. 堆肥速度快,发酵-成熟周期短,可在2-3个月内完成。
2. 可以有效地利用有机废弃物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通过有益微生物的促进作用,能够降解有害物质和病原体,提高有机肥料质量。
4. 可以降低传统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对生态环境有益。
目前,台湾堆肥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应用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和有机肥料生产技术之一。
在台湾,堆肥技术已经推广普及,且已应用于废弃物处理、环保、农业、园艺、景观和公园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结课论文
中国·武汉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摘要
(空一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从政治角度看,农业也是一
个国家自强自立的基础。
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产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历年来
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
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农业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而农业科技推广在传播科技创新
成果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完善健全的农业科
技推广体系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的宝岛——台湾,其农业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营形态,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规模狭小,人口稀少,因此台湾农业的发展面临的考验与挑战更加严峻。
本文通过对战后台湾农业推
广体系的浅析,清楚系统的了解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结构和特征,
希望能够通过借鉴吸收台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做法及经验对完善和构建我国
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开拓新的视角。
关键词:台湾;农业技术推广;经验;体系
一、战后台湾农业发展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台湾的农业发展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农业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根据每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将台湾农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恢复期(1945-1953)
由于战争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的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39年至1945年的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负12.33%,因此恢复农业生产力、提供充足的粮食与稳定物价变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当局接管台湾后,仍然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1948年仅占台湾农户总户数11.7%的地主占有台湾耕地总数的56%,而占农户总数88.3%的农民,只占耕地总数的22.4%。
随着国民党当局迁入台湾后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农民的负担日益加重,为缓和阶级矛盾,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台湾的经济恢复,1945年至1953年间台湾当局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此次改革分“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三个阶段。
在此基础上,台湾当局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配套措施,如修复灌溉设施、推广良种、增施化肥、防治病虫害、改进耕作技术等。
自此,台湾经济迅速恢复,1945年至1952年农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2.93%,比战前高出三倍,农业生产达到战前最高水平。
在此阶段,农业生产力完全得到恢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
2.发展期(1954-1969)
农业发展力的恢复奠定了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为台湾的工业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农业部门生产的农产品出口率占台湾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
从粮食
供应、劳动力和资金贮备方面,农业经济可以为整体经济提供发展的有利条件。
因此,为促进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53年中期到1961年中期,台湾实行了
第一个“四年经济计划”,计划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为发展
目标。
这一时期是农业经济发挥关键作用的时期,台湾当局一方面继续加强土
地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粮食增产计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引进香蕉、凤梨、
甘蔗等外销型经济作物,另一方面也先后推行了一系列的促进增产的计划,如“综合性养猪计划”、“农牧综合发展计划”、发布“农业推广实施办法”等。
同时,为加速农业部门的剩余资金快速转向非农业部门,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采取的是“低粮价政策”,并在1954年颁布“田赋征收实物条例”、“随赋收
购稻谷办法”等法规。
这一阶段,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以工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台湾经济的起飞,经济结构在此阶段得到
了转向。
3.停滞期(1970-1983)
由于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政策目标的导向,工商业在经
济的发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发展呈现出停滞的态势。
从1970年开始至1983年,十多年的时间里,台湾的农业发展情况惨淡,是台湾农业经济的重要
转折点。
为保证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粮食供应的需要,台湾当局一方
面采取一系列加强农村建设的措施,出台了“现阶段农村经济建设纲领“(1970)、”加速农村建设九大措施“(1972)、”农业发展条例(1970)“(1973)等一系列条例和政策,另一方面台湾当局的政策由促进农业生产转
向加大对农民的补偿,相继实施如”稻米保证价格收购制度“(1974)、”提
高农民所得加强农村建设方案“(1979)、”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所得方案“(1982)等一些制度方案。
此外,从初期的洋芋、芦笋及番茄罐头食品加工
的劳动力集约型生产转变成主要发展近海渔业及畜牧业等资本密集型的生产。
4.调整期(1984-1990)
台湾农业经过恢复期、发展期、停滞期,已经走到了发展的高峰,如何让
台湾农业起死回生是台湾当局面临的重要难题。
由于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
续增加,美国为了维护本国经济稳定发展,要求降低农产品关税、开发市场,
导致了台湾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削弱了台湾农产品的产销市场。
鉴于此,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
在1984年实施的《农产运销改进方案》就是用于提高农产品的产后服务,在1985年由行政院农业委员会颁布的《改善
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奖励家庭农场共
同合作经营。
与此同时,大量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渔业、乳业),
减少稻米和甘蔗的生产。
这一时期,台湾当局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出口结
构实现了台湾农业的再次发展。
5.转型期(1991-至今)
1990年,台湾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1995年,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
入世贸组织就意味着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国家和地区要在竞
争中获胜,必须适应发展浪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因此,在1991年台湾当局制定了《农业综
合调整方案》,从人力、土地、市场、技术、组织、渔业、福利和保育方面推
动农业建设,更加强调“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996年,制定《农业政策白皮书》,强调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1997年,实施”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这一阶段,农业从从早期以生产为主的经济
功能,逐渐趋向提供开阔空间、绿色景观和维持生态环境等非经济性的贡献。
根据以上对战后台湾农业不同时期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中,可以看出,台
湾的农业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走过了相当的一段历程,台湾当
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不断弱化,最终将权利让位于市场。
二、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台湾农业的发展是在突破传统农业基础上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台湾农业从战后的恢复破坏到目前的迅速发展和稳定,都离不开农业科技推广
的贡献。
从1952年期,台湾小法美国教育引导式的农业推广,逐步走向现代化
农业推广的创造、发展、升级阶段。
1.教育引导式农业推广组织的创建时期(20世纪50至60年代)
这一时期,促使农民普遍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以先进的生产技
术确保农民增产就成为台湾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任务,而农事推广的工作主要
是日据时期遗留下来的经过改造的农复会来负责(成立于1948年,主要负责战
后台湾农村复兴工作。
)农复会积极协助台湾当局,扮演粮食增产的主力推手。
从1952年开始,农复会开始学习美国经验,发展教育式的农技推广组织,建立
了“四健会”、“农事研究班”、“家政改进班”。
同时,农业院校和科研单
位也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进行推广学术研究、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等。
这
一时期的农技推广层面由成年农民向农村青少年及妇女扩展,并且将推广、科研、教育三者紧密结合。
2.现代农业推广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至80年代)
本时期农业推广的重点由增加生产转向提高效益,由推广传统产品转向发展新兴产品,由推广生产技术转向指导合作营销,由局限于改善农家生活转向农产品促销。
这一时期的农业推广通过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园艺、特种作物、畜禽、水产品生产,组织专业化共同经营组织、家政推广组织,参与引导消费,促使台湾农业由适应温饱、小康型需求加速转向富裕型需求。
3.现代农业推广的升级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这一时期台湾当局进一步调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及区农业改良场的整体功能,以促进农技推广事业的逐步发展。
1989年11月,农委会通过《农业推广法草案》,要求区改良场成立推广中心,农林厅聘用农业院校的推广教授作为区改良场的兼职人员。
这一时期农技推广初步形成了以区改良场为推广中心,发挥调动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的整合功能的推广体系。
综上所述,经过台湾当局各方面农业政策调控,台湾农业的发展由低端走向高潮,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稳定时期,农渔会组织功能齐全,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加强,产品运销体系健全,食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台湾农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推广的贡献。
总之,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是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当时的需要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