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论文

合集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优势和需求。

因此,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关注学生的发展,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本文将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在课堂上发表知识,并通过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这种模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个性化学习的理念迎合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性格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社会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包括学业上的成就,还涉及到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在校园中,学生会面临各种情感问题,如自尊心受挫、焦虑和压力等。

学生还需要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社会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重要方面。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提供情感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应对情绪问题。

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团和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和领导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校中应该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学会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和策略,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提供多种学习支持和资源,如图书馆、网络学习平台等。

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四、评估学生的综合发展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并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

为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估方式应更加多样化,包括课堂表现、项目作业、实践经验等。

学校可以制定评估指标和评价标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发展状况,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五、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生本课堂:教育的新方向在当今的教育领域,生本课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生本课堂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探究和合作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生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而生本课堂则打破了这种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实现生本课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生本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生本课堂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

然而,生本课堂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以应对新的教育需求。

其次,学生也需要逐渐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为生本课堂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生本课堂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虽然实施生本课堂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相信生本课堂将成为教育的新方向。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掌握着教学的主导权,而学生则居于被动地位。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演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的格局。

本文将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知识提供者转变为学会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这种变革使得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促进了学业发展。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是按部就班地教授知识,而学生则只需接受被动地接受。

然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鼓励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使他们具备了更全面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现实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

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孤立的,缺乏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最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学习风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满足和成长。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教育是一项重要而庄严的事业,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常常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给学生更多自主权和参与度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度,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掌握学习的进程和方式。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术方面的能力,还包括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艺术创作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倡导多元评价方式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应该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例如,可以采用项目评估、口头表达、研究报告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这样,学生将更加有动力去发展自己的优势,实现全面的个人发展。

四、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首先,教室应该布置得整洁舒适,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教育共同体。

总结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

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

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

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

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

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

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

新课堂学生为本促进发展

新课堂学生为本促进发展

新课堂学生为本促进发展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学生的地位不断被提升,以“学生为本”理念为核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既不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发者,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

“新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质量,更取决于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如何建设一个富有创造性、活跃的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将学生的提问和思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开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主张批判性思维、表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综合思维的学习环境。

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强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思维导图、演讲表达等多元化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

最后,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教师应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和引导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总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核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作为教师,要准确领会这个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新课堂,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

小学生教育管理以生为本理念研究论文5篇

小学生教育管理以生为本理念研究论文5篇

小学生教育管理以生为本理念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小学生教育管理以生为本理念研究论文摘要:小学教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在不断地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跟不上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推陈出新的教育模式才能进一步的紧跟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步伐。

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小学教育的建设工作,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达到提升小学教育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管理;以生为本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总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学生应当服从教师的指挥,而教师应该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感觉。

而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如今的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新的模式才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强化学校及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培训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教育环境中去,用切合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作为校园管理者应当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时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关心学生的理念。

最后,在召开的班级会议或是家长会中教师应当时刻注重家长对学校建设以及对学生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和改进,优化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2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在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中,要谨慎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多交流,相互了解,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而如何建立这种平等的交流环境,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点要求:2.1班主任要积极融入学生,了解学生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对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对待小学生时,不应该像对待初中生和高中生一样严厉,而应该循循善诱。

不能树立起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学生容易与教师产生隔阂,对教师的敬畏从而也会演变成对学习的害怕。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有弹性的教学,积极与学生融成一片,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成为学生的朋友,该严厉时还应一丝不苟。

从而能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好教师、大朋友的形象,这也是为人师表应做的事情。

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_数学论文

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_数学论文

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_数学论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环节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展示空间中,务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自由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浅见。

一、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变被动为互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智力劳动。

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积极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生成过程,是学习的主体所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以为这里所说的“和谐发展”,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生要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人也只有在乐观快乐的情感中,智慧和才华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我们教师在自己的平时教学中,要始终设法求变,让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轻松、乐观、快乐起来,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快乐的生活,所以学习本身应该是快乐的,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智力劳动。

要想达到使学习变成快乐的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过去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的状态,而转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状态,教师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引导学生运去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另方面,也要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需要和问题,把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作为切入点,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及世界观,让学生始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者。

例如在教授《探索规律》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安排本节课的内容:(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师: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唱儿歌,背儿歌,现在我们随着音乐共同回到快乐的童年时代(约2分钟) (放录音)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学生不由自主合)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4声扑通跳下水;老师在黑板上边听边写:1,1,2,4,12,2,4,8,23,3,6,12,34,4,8,16,4(关录音)老师领:n只青蛙,学生合: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摘要:“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根本全面发展素质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坚持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心展开了工作:1、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核心力量,努力建成良好的班集体。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带动班级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是联系班级与课任教师、班主任的桥梁。

因此,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我特别重视班干部的培养。

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实行了值日班长轮换制,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从中体会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要求,使之得到锻炼、培养,从而自觉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去。

目前,我班的现有班委都是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都能够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班级的管理默默奉献。

2、狠抓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努力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规范内容,全体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建立了良好的奖惩与激励制度,督促学生认真实施。

要在班级里创设出良好的行为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机会,使这些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后进生”勤指导、多鼓励,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5篇

以学生发展为本5篇

以学生发展为本5篇第一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高台学校张超“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的奋斗目标。

其对象重点是青少年。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每个教师责无旁贷。

因为我们正担负着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各类建设人才。

但目前的现状是部分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惰性较严重不肯动。

随着年级的增高人数越多。

那怎样才能改变这一面貌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同时也是对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场变革,教育理念也需随之更换。

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不再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过程;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从不同方向组织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使体育教学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如今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思想的教育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可却潜行着一种危机,那便是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过于的缺乏锻炼,营养丰富的消化不良,诸多的问题呈现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面前。

发现这一危机的同时,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可多数的学校只看中的只是学生如何的把成绩提高上去,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

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体育锻炼的知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去认知体育。

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逐渐形成体育习惯。

从心理机制上来说,体育习惯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

总之,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系统教育过程。

浅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浅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浅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变以往的家长式、保姆式、裁判式的传统管理模式为以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同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能够实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种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代之以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即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然而在现阶段,很多学校管理都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校管理目标上,学生发展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有的学校管理目标存在工具化倾向,较多指向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较少指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较多体现成人和管理者的需要,较少体现学生的意愿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几乎全部处于被管理的角色和状态,较少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和学校管理过程。

部分教师对学生自我管理放心不下,干涉太多,在班级、社团等管理中,学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主体。

三是在学校管理方式上,学生个性差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有的学校管理过于注重秩序、规则、纪律,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的天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尊重。

相互尊重、相互信赖和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尚未科学建立起来,学生往往成为学校规则的被动执行者,加之过重的课业负担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管理工作要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新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新型学校管理。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论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论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摘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引入激励机制,让学生有成功感。

成功感是人对成功的感悟。

学生在学习中一旦感到,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并努力争取成功。

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有成功感,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持续保持。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生为本营造氛围主动参与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创设一定的自主学习氛围,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会学习,为学生终身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本,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维、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善于思考,逐步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主动地、快乐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唤起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

二、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很重要。

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

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

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权威关系,建立学生不再仅仅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更多的是共同学习的合作伙伴。

教师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以引路人、促进者的角色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导入各种紧张而又富有情趣的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优秀范文5篇)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优秀范文5篇)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学年是我校进行生本教育的初级阶段,在数学教研组的帮助及指导下,使我对生本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

由于是初次接触生本实验,本着学习提高的初衷,我通过多种渠道阅读和学习了有关生本教育的文章。

观摩了我校各科老师的生本课堂教学,和与会老师一同进行生本研讨。

通过深入的学习,我提高了对生本教育的认识,而且认识到这是一种对孩子学习能力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方法。

为此,我根据自己的现状开展了以生本课堂为基础的小课题——怎样有效的布置前置性作业。

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指出的教学原则是,先背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几点,教师把第二天的教学目的,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成---实际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因此如果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在本学期自己近四个月的生本实验期,我通过前置作业布置的实验,有了一些收获但更多的是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详尽的掌握,我几乎每天都有前置性作业,但一段时间下来,却发现学生的前置作业完成质量一日不如一日,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的也没有以前好,更可怕的是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的汇报和与此同时表现子网掩码不良听课习惯,让我好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发现自己的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太多而且要求太笼统,学生不知道该了解什么,思考什么,这样导致第二天的课堂汇报交流抓不住重点知识点的突破就更谈不上了,再者,无效的前置作业时间太长了,会让学生的课前学习留于形式,不仅成为学生的负担,甚至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忽视。

由此我感发思考:1、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2、就学习内容而言,是否每天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3、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在探索的过程中,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认识到前置性学习首先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广泛,不是每节都需要前置性学习,前置学习的设计可根据每个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性布置,教学一般新授课和复习整理课比较适宜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前置性作业形式,教师设计层面应该是开放并具价值,前置性作业设计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理解。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论文.docx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论文.docx

一、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科学内涵1以学生个体为本。

教育本质就是一种培养人的行为。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一切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2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就是指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目的。

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充分发展,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以学生整体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让所有学生得到发展。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体现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

以学生整体为本就是以实现所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导向。

4以学生主动性为本。

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在自身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

5以学生持续发展为本。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适应性发展、潜能性发展、连续性发展和协调性发展的统一。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调动。

教育教学活动要真正获得实效,必须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建设有利于改变学生作为客体对待、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关键,占主导地位。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采取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方式,以学生易于接受和富有感染力的生动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3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化知识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4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就是树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一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重要性、方法和对其的影响。

首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决策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然而,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才。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然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学生需要自我驱动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主动参与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有意义的课程设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建立合作学习环境来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

其次,学生需要培养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管理学习时间、整理学习材料以及解决学习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辅导、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以及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他们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设计有趣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

他们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最后,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他们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互动,帮助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解决学习难题。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有益,也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析论文范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析论文范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析论文范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1:《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摘要:研究表明,日常体育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和学习成绩,并能提高数学、阅读和写作考试成绩。

日常体育活动是学生身体、心理必不可少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自尊等均产生较大影响。

日常体育活动对学生观察力、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以及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并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享受将来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关键词: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它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体育是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之一,对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可以促使智育的发展智力开发是由未来信息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信息社会是知识密集的社会,是高智能的社会,人们从事生产劳动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体力的开发是智力开发的需要,也是未来的需要。

1.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健康的体魄,特别是健全的神经系统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大脑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分析综合能力,使机体的各种机能得到高度的协调性发展,使整个机体的功能得到改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2.体育锻炼可以保证大脑长时间地有效工作。

人脑在进行紧张活动时所需要的大量能源物质和氧气,只靠心脑来维持血液循环是不够的,还要依靠肌肉系统的支持。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不仅具有比一般人更大的肺活量,更强有力的心血管系统、而且还有发达的肌肉群给心脏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援系统,故能保证大脑长时间工作所需要的能源物质和氧气的充足供应,使人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以学生为本[五篇范例]

以学生为本[五篇范例]

以学生为本[五篇范例]第一篇:以学生为本新时代新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摘要: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所以开展任何工作都应该将学生作为中心,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以学生为本”理念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管理活动的主要思想,也是现代教育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阐述了“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深入探讨了高等院校管理中应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理念;高效管理;应用从目前高校管理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都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必须围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来开展管理活动,做到全面培养人才,同时还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管理的作用。

一、“以学生为本”理念概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主要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就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促进全体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教学管理,在工作中将“以人为本”作理念作为管理的主线,并开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管理活动时,应该根据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来融入这一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着眼于德的要求、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要求,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等方面,既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二是应该在第二课堂上下功夫,在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帮困助学、权益维护等,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具体困难上做文章,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需要人才。

教育公平,应以学生为本-议论文700字

教育公平,应以学生为本-议论文700字

教育公平,应以学生为本-议论文700字教育公平,应以学生为本-议论文700字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公平,应以学生为本-议论文7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从“体育进入高考”这一话题被发布,热度便居高不下,支持者们认为这一举措既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增强学生体质,无可指摘。

我却认为,“将体育纳入高考“弊大于利。

我们无法否认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并非不认可提出者渴望提升学生体质的善意初衷。

但是高考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了高考,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学生们本就筋疲力尽、疲惫不堪,更遑论分担多余的精力给体育考试。

此外,高考在学生们的心中就是分数的象征,而体育已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得以喘口气的科目。

一旦将体育纳入高考,使之与分数挂钩,这无疑是”赶鸭子上架“,而众多学生,便成了试验田里的”鸭子“,再也无心真正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只能追逐着分数拼命奔走,唯恐落后于他人,这难道不是和这项举措最初的愿景背道而驰了吗?并且,将体育纳入高考范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体育同音乐、美术一样,是一门极其看重个人天赋的.学科。

有的学生天生就具有运动天赋,不用多加训练,就能轻松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拼尽全力仅能取得有限的进步;有的学生,则天生体质较差,难以负荷强度太大的体育锻炼,参加体育考试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强行把体育纳入高考,不仅会打击这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更会让他们意识到,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从此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本,注重公平,而不是以天赋论英雄。

当然,有人就问,那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不重要、不需要被关注了?身体素质当然重要。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健康的体魄,何来动力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个更为恰当的方式,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论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论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论文•相关推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论文论文摘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并不意味着降低和排斥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关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学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面对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并及时转换教师角色,缩短不适应期,确保新的课程标准能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趋势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如何加强“人的发展”也是国际教育界日益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突出问题。

多年来,我国体育教学大多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基本技术教学,强调发展身体素质,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意识的培养。

实践证明,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设定教育目标,挖掘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意味着降低和排斥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内涵发生了变化,应从学生体育学习的支配者和控制者向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转变。

实际上,体育教师的新角色较之以往传统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传授者的角色从深层次的作用上看更为重要,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更宽广的胸怀、更良好的沟通能力、更高超的教学能力、更好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角色,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善于总结,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防止两种极端的倾向在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贯彻和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要注意防止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将体育课堂教学上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负责任的“放羊式”教学;二是不能将个别教师的“放羊式”教学归咎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使得新体育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循规蹈矩、机械教条、沉闷乏味、毫无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新一轮课改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应是搞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课堂教学亦应遵循人的生命存在,我们要把关注的视角更多地投向教育的对象——学生,更多地关注教育价值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以人为本;发展性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11)1-113-001
一、以和谐的环境激发展
和谐自主的课堂环境带来的是学生思想上的自由、心理上的安全。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在安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尽情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情感得以适度满足,那么,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学生的发展也就持续悠远。

二、以适度的空间促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适度的空间就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发源地,学生在弹性充足的空间里任知识挥洒自如,任思维自由驰骋,任个性自由飞扬。

因此,发展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足够的空间,而不能给学生的发展套上无情的枷锁。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独立自学与思考、动手实践与探究、自主讨论与交流、静心思考与回顾的空间,甚至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在适度的空间里展示自我,完善自我。

反思传统的课堂,课堂教学太
急躁、太封闭,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教师就像在给学生硬塞一套套知识,让学生顺着教师的规定而学,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我们应当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当学生学完例题,掌握通分的方法后,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道题:除了通分外,你还能想出其它方法比较4/9和7/13的大小吗?请你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刚开始不知所措,但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各小组纷纷讨论开了。

最后,得出了多种比较方法。

有用两张同样长的纸条折一折的,有画线段图的,有化成同分子分数来比较的,有化成小数来比较,还有通过和1/2比较再得出大小的。

在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后,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他们的方法或许幼稚,并不聪明,但这是他们自己思考的成果。

不强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用不同的方法,也不强求所有的学生都用统一的方法、固定的思维模式,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的思维空间将会到达我们无法触及的未知领域。

三、以幽远的通道蕴发展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就要为学生打开发展的通道,让学生在这条发展的路径上真切体验,收获风景。

实践,就是非常重要的通道。

发展性课堂需要真实践、勤实践。

真实践,能积淀真实的体验与感悟,使认识更真更实;勤实践,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与素材,使认识更深更广。

具有发展性特质的实践,会给学生的课内学习带来高效的收
益,会让学生的课外生活轻松丰富,从而获得主动活泼的发展。

简言之,幽远的发展通道,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的条件,让学生在这里丰富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让学生能有发展的经历,能有深刻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理念的有效提升。

在课堂上,只要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用他们敏锐的眼光发现一个个需要探索的问题,用他们聪慧的头脑化解一个个探究的问题,用他们敏捷的思维辩解一个个矛盾,用他们真诚的情感投入一次次交流与互动。

在宽广的思维通道里,学生的知识技能会得到熟练与积淀,学生的能力与品质会得到锻炼与提升。

四、以适度的障碍助发展
在传统的意识里,顺畅式的教学更令人神往,更令人追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遗余力地一次次地预设“假想错误”,提前注射“错误预防针”,美其名曰“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

其实,表面的顺畅带来的往往并不是学生真正的理解顺畅,错误、肤浅、不解仍然充斥着学生的头脑。

诚然,提前扫清障碍无可厚非,但是否考虑过:假如退后一步又该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制造一些适度的障碍,会呈现一片怎样的天地?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究竟有怎样的作用?我以为,在这些并不太棘手的障碍面前,学生会用心思考、奋力拼搏,思维也会适度跳跃,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

比如,在教学”中位数”一课时,学生通过例1已经了解了中位
数的概念,掌握了求奇数列数据中位数的方法后,对于例2求偶数列数据中位数的方法该怎么教学呢?是教师先讲解,扫清所有的障碍后再让学生练习,还是让学生自己经历挫折?我选择了后者,把例2融入到练习中,在学生感觉很简单、很轻松,思维有些要散漫的时候,小小地“为难”了一下他们。

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思维更活跃,课堂气氛更热烈,找到解决方法的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被难住的学生在同学的提点下,解决了问题,也露出了笑脸,课堂上出现了新的高潮。

这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再如,在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先去尝试,去出错,然后再组织他们探讨,找出症结所在。

在这“磕磕绊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或许摔倒了,或许走弯路了,或许费了更多的时间,教学过程看起来也没那么顺畅、完美了,但学生对错误的理解会更深刻,学习水平和能力都会有更好的发展。

有时,学生的学习太顺畅了并不是最好的,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适当走些弯路,设计一些小障碍,也许会更有利于发展。

不禁让我想起:高速公路的设计不是笔直的,每过一段就会设计一段弯路。

为什么?就是为了减轻司机的疲劳,让司机集中注意,避免车祸。

课堂教学一味地直线而行,没有路面障碍,没有弯道变化,太顺畅也会带来学生的思维疲劳感,进入惯性思维的滑行状态,失去发展的原动力,弄不好还会“翻车”。

这些,是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与思考的。

发展性课堂教学,是一种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

它是一种教学目
标,是素质教育的底色要求;它是一种教学的内容,是理想教育的价值追寻;它是一种教育的途径,是智慧教育的应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