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_法光_与_法光_解放前在广西流通概况浅析_作者商榷_赵盾[1]

合集下载

关于编辑出版《一法通》的思考

关于编辑出版《一法通》的思考

人云 ”系列丛书 中的普及本 。编 辑出版 《 法
1 增 加注 佛和 释义 .
《 一法通》是诞生在距今百年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 既是儿童启蒙教材 ,凭直觉思维感觉阅读不会有什么困
难 ,没有注解和释义的必要。仔细翻阅,觉得事实并非如 此 。一方面这一百年 当中 ,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文化变 化 ,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发展, 《 一法通 》中的许多内容对 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已经非常生疏。就是 《 一法通》名称的 由来,即使不去解释也可能不甚了了。 “ 一法通”的说法
史 料野
学教 材 失去 了原来 的市 场 。
和方言俗语 ,对 了解当地 的民俗民风 、语言特点和地方
从 语文教 育的角度 来看 ,传统 的语文教 育先从 识 文化等很有意义。
字开始 ,然后 学词语和 句子 。而吴獬在 《 一法通 》序
言 中提 出 ,固然可 以按 照传统 的做 法先讲 字 ,但 也可
立 以后 出版的 《 一法通 》共有七个版本。本文以 《 一法 大量的谚语和少量的歇后语 ,其中的许多条 目至今还广 通 》的故乡湖南出版的两个版本为例 ( 这两个版本可以 为 使 用 。 毛泽 东 著 作 中就 有 几十处 引用 ,比 如 “ 要 下 天 看 做是 普及本和研 究本 的代表 ),对 重新编辑 和 出版 雨 ,娘要嫁人” “ 山中无老虎 ,猴子充霸王” “ 有则改 《 一法通 》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 。希望能借此 引起社会 之 ,无则加勉” “ 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等。 对这本重要蒙学著作的重视。
一法通 》依韵排列 , 是明清之际重视蒙学教育和教材编纂的余绪 ,是我 国传 湖南地方文化增添 了一朵奇葩 。 《 统儿童教育的最后一部代表性教材。此后 ,五四新文化 对于韵母的排列又有作者 自己的看法 ,这种编排方式反 运动风起 云涌 ,国语 、白话文运动兴起 ,现代的学校教 映了百年 以前临湘方言的特点 ,是临湘方言语音研究 的 3 一法通 》中还保 留了许多的湘北方言词 1 育逐步在全国兴盛起来 ,包括 《 一法通 》在 内的传 统蒙 重要资料 。[ 《

陈光中:一生何求,惟法治尔

陈光中:一生何求,惟法治尔

封面报道·COVER STORY93岁高龄的陈光中正在书房中翻10封面报道“头上茎茎白发,心底片片青山;矢志追求民主,鞠躬尽瘁法治。

”作为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如今93岁高龄的陈光中现住在北京海淀一处安静的住宅里。

陈光中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法学研究工作,以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为主,兼及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和国际人权法。

70多年来,他为青年时期树立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之理想孜孜以求,以“不管东南西北风,咬住真理不放松”为座右铭,崇尚科学、倡导创新、求真务实、笔耕不辍、著述等身,形成了自具特色的系统法学思想。

2023年12月中旬,京城的大雪如约而至,当《方圆》记者踏入陈光中家中时,他坐在沙发上温和一笑,邀请记者进去。

采访期间,陈光中聊起了过往,谈到了近期的工作计划,分享了自己终生求法的体悟。

在采访的尾声,陈光中一字一句认真告诉记者:“我从年轻时就立志做学问,到读高中上大学后,一生都在做法学教育,感觉很自豪、很乐意。

我不后悔这一生。

如果有来生,我愿意继续做法学教育,当法学教授、教育家。

”翻阅资料。

(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1112封面报道·COVER STORY70多年来,陈光中为青年时期树立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之理想孜孜以求,以“不管东南西北风,咬住真理不放松”为座右铭,崇尚科学、倡导创新、求真务实、笔耕不辍、著述等身,形成了自具特色的系统法学思想陈光中:一生何求,惟法治尔文|方圆记者 刘亚2023年12月中旬,京城的大雪如约而至。

所谓岁寒听雪落,喧嚣世界雪落有声,嘈杂声处亦有钟鸣——“钟鸣老人”是陈光中给自己取的微信名,“钟”谐音“中”,提醒自己要像铜钟一样,在嘈杂声处常撞常鸣。

作为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如今93岁高龄的陈光中现住在北京海淀一处安静的住宅里。

《大唐西域记》的文学归属

《大唐西域记》的文学归属
关键词:《大唐西域记》;文学归属 ;宗教文学;东方文学;比较文学 收稿日期:2021-02-28 作者简介:王汝良(1973~),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东方文 学与文化、中外文化关系;鲁媛媛(1995~),青岛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唐西域记》文学研究”(项目编号: 19BWW022)的阶段性成果。
的传说旅行记”a。这些观点均认同《大唐西域记》是文学性较强的行记,可列 入游记之中。
但对什么是游记文学,专门的探讨并不多。2009年版的《辞海》给游记下了 一个较为通俗和全面的定义,“散文的一种。主要记述旅途见闻,某地历史沿 革、现实状况、社会习尚、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也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文笔轻快,描写生动。”b王立群和梅新林也曾对游记文体的构成要 素进行了分析,前者认为,游踪、景观和情感是构成游记文体的三个要素c,后 者则将其概括为所至、所见和所感(即游程、游观和游感)d。玄奘在《大唐西 域记》的“序”中,自言这部作品“辄随游至,举其风土”e,是对自身行经中 亚、南亚地区的地理、史事、宗教、语言、民俗、风土等进行的亲忆亲述。辩机 所作的“记赞”中也说此书“境路盘纡,疆场回互,行次即书”f,即基本以行 经路线为序进行记载的。此外,作品文学色彩浓郁,作者的情感虽不外露,但潜 隐于对佛国圣迹进行朝圣描摹的字里行间。在此意义上,将《大唐西域记》归入 游记文学,是有其合理性的。
c 慧立、彦悰著,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 2000 年版,第 1 页。
Õ! >ý !#" fÂ$
d 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1 页。
e-陈µ佳荣¶、Î钱Ï江、(张ì广d达e编:ñ《5历!代中f外g行S纪》K,ì上d海辞2书.出Ö版Z社 2[0028 年µ版¶,第S1Ì43~$16h8 页ð。2e

颜的第七章

颜的第七章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 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 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 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 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 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7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
民主法治观念(依法治国) 公平正义观念(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自由平等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权利义务相统一观念(权利义务对等性)
8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
又称部门法,指的是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 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
划分标准
根据法的调整对象:例如调整财产关系、人身关 系属于民法;调整行政关系的属于行政法; 根据法的调整方式:例如刑法调整对象非常广泛, 但调整的方式(利用刑罚方法)具有特殊性,因此也 归属于一个特殊的法律部门。
11
对此,王海泉认为自己实属被逼无奈,没有过错。而代表 乡政府委员的司法助理员认为,根据行政法,承包合同不是民 事合同,是行政合同,在行政合同里,政府有合同解除权,王 海泉必须让出果树;根据民法,王海泉必须赔偿被殴打致残人 的损失;根据刑法,王海泉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由于双方各不相让,最后乡政府诉至法院,根据诉讼法 规定通过法律程序予以了最终解决。法院经审理查明后判决: 从乡政府近期对本乡所有管理上看,乡政府所持的所谓终止 合同的理由其实并不存在,为此,对乡政府终止与王海泉签订 承包合同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合同应继续履行,乡政府对违 约行为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法院认为:王海泉家人殴打他人致残,虽事出有 因,但并非如王海泉自己所认为的只要被逼无奈就没有过错, 事实上,王家人已触犯刑律,应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按法律程序 依法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被殴打致残者可通过刑事附带民 事诉讼要求王海泉家人赔偿。

数字治理视域下数字法学教育与研究的转型探索

数字治理视域下数字法学教育与研究的转型探索

数字治理视域下数字法学教育与研究的转型探索作者:覃光开来源:《广西教育·C版》2024年第06期摘要:加强法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加快推进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数字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新要求。

在数字时代下,高校要全面加强数字法学教育与研究,了解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强数字化法学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法学教育与研究数字化转型的實施路径,构建数字法学学科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字化法治人才。

关键词:数字治理;数字法学;数字化转型;数字法治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8-0062-04近年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些传统法治理念下未能发现或被覆盖的新问题,给传统法学规范式的经典分析方法带来了巨大冲击[1]。

数字科技在法治领域加快运用,昭示着数字法治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新路径。

在数字科技时代大背景下,法学教育与研究的转型成了一种时代的选择。

数字化技术为法学教育与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同时也对法学教育与研究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提出了转型要求。

如何紧跟人工智能时代步伐,适应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数字化发展需求,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实践能力,如何推动教育在法治的轨道上服务经济社会,不断培养适应法律行业新要求的人才,这些是数字法学法治人才培养领域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

一、迭代变革: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因时而变、因势而为是教育的时代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现代化坚持把法治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法治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开辟了法治建设新领域、新赛道,塑造了法治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

当前,数字智能对传统法学的冲击与改造,要求新时代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必须融入数字科技变革中,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首先,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数字化转型是一种机遇。

实践证明,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治理需要数字法治护航,数字中国的实现需要建设和完善数字法治体系。

法理学宋光明两小时讲义

法理学宋光明两小时讲义

法理学宋光明两⼩时讲义法理学考点、法的作⽤法的作⽤,社会决定。

指引⾃⼰,评价他⼈。

预测对⽅,教育⼀般。

强制违法。

考点、法的价值秩序基础,⾃由最⾼。

价值位阶,关键排序。

个案平衡,特定个别。

⽐例原则,必须必要。

法律适⽤,价值判断。

考点、规则与原则1、规范性法律⽂件(单⾏法律法规)由规范性条⽂与⾮规范性条⽂构成2、规范性条⽂表达规范(规则与原则),⾮规范性条⽂表达技术性规定。

3、表达规则的规范性条⽂是⼀种特定语句,包括规范句与陈述句。

4、规范句包括命令句与允许句。

命令句带有“应当、不得”等道义助动词,允许句带有“可以”。

5、陈述句与规范句可以相互转化6、法律规则要分类,⾏为模式最关键。

(1)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职权与权利,义务命令与禁⽌。

(2)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分为确定规则直接⽤,委任规则找机关,准⽤规则其他法。

(3)按照规则对⼈们⾏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分为:强⾏规则⽆选择,义务职权与⼈⾝。

任意规则有余地,公民权利可放弃。

考点、法律关系1、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关系。

2、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为法律事件=社会事件+⾃然事件法律⾏为=合法⾏为+违法⾏为3、法律关系的分类。

(1)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2)纵向(⾪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

(3)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

(4)第⼀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和第⼆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

考点、⽴法法修订⼀、全国⼈⼤及其常委会⽴法权的变化1、税收法定:税种的设⽴、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基本制度应当由法律规定,但是并⾮绝对保留,全国⼈⼤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情况授权国务院制定⾏政法规。

2、对⾮国有财产的征收、征⽤,应当由法律规定。

⼆、地⽅性法规的变化1、所有设区的市都有地⽅性法规的制定权。

2、范围限定:城乡建管环保⽂化。

3、较⼤的市之前已经制定的“城乡建管环保⽂化”之外的的地⽅性法规继续有效。

《5邓建鹏《中国法制史课件》(明清法制)》

《5邓建鹏《中国法制史课件》(明清法制)》

(4)第四审级(督、抚)
审结徒刑犯 (5)第五审级(刑部) 审结流刑犯
(6)“第六审级”(皇帝)
决定死刑判决(理念上对所有案件拥有终审权)
清朝的秋审制度
类 型 案源及类型 时间及地点 参与者 结 果
京师地区的 每年阴历八月,霜降 死刑监 后十日 候案件
朝审
中央高级官员
情实、缓决、 可矜、留养
立案自控首告准或不准拘提原被人证等羁押堂审判决审转徒刑以上案件决定死刑判决理念上对所有案件拥有终审权清朝的秋审制度案源及类型时间及地点参与者京师地区的死刑监候案件每年阴历八月霜降后十日中央高级官员来自各省的死刑监侯案件每年阴历八月霜降后第十一天地点
本课件仅适用于邓建鹏著《中国法制
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审判中的刑讯限定 会审制度
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三司会审:重大疑难案件由刑部、大理寺、
都察院三法司长官共审,最后报皇帝裁决 的制度。
圆审/九卿会审:案件审理的标准─特别
重大或二次翻供不服案件。
朝审:秋后处决的死刑案件,由朝廷重臣
会同复审在押死罪囚犯的制度。
大审:由皇帝派出代表(主要是司礼监太
三、清代法制的主要特点
(一)文字狱与严刑峻法 重刑打击威胁王朝统治的犯罪(可与唐、明 律比较)。 极端表现──文字狱。
(二)维护旗人特权和满族统治 (三)刑罚及其适用原则的发展 1.依法定刑与“比附” “权断”与“守文”的两难 断罪皆须引律例;皇权在司法过程中强化 的表现之一。
2.充军与发遣刑(发配至边境给驻防八旗 官兵当差)。 四、司法机制 (一)中央司法机构
第六章 律典衰落期
本章学习重点(1)朱元璋法律思想及《明大
诰》;(2)明代“厂卫”司法及会审制度; (3)清代司法审判制度主要内容。

声音政治乡村大喇叭的出场与再出场解读

声音政治乡村大喇叭的出场与再出场解读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1下新闻文化论坛56新闻文化建设 2021.声音政治:乡村大喇叭的出场与再出场解读覃芳兵摘要:2020年乡村大喇叭的应急媒介功用得到充分彰显。

这种以声音符号作为政治权力运作的方式早已出场。

建国初为巩固新生政权,国家权力借助大喇叭建设和村民政权观念建构而逐渐渗入乡村社会权力结构。

经历商品经济以及媒介技术迭代后,大喇叭在应急广播当中的声音符号再次得到凸显,然而现下国家权力内在治理逻辑已改变,大喇叭的出场与再出场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在乡村的中心化与再中心化过程。

大喇叭声音符号的不同彰显反映出国家“巩固新政-发展经济-社会治理”的内在政治权力逻辑变迁。

关键词:农村大喇叭;声音政治;出场;再出场;权力逻辑声音可以传达一定的政治隐喻,这在《福柯和听的政治》以及《福柯的声音:朝向一种听觉-回响的政治谱系学》两本书中均有体现。

王海洲认为其通过设计可具备诸多政治功能,是一种依靠音量、节奏、音色和声调的表意系统[1]。

新中国成立初期,听戏坐炕头现象已是常态。

而2020年各种乡村土味喊话更是迅速火爆网络。

大喇叭原是传统媒介,但因其强大的声音穿透力,在新媒体时代的应急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政治生命力。

大喇叭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农村出场?它的再出场又有哪些新的政治隐喻?背后蕴含的权力逻辑又有哪些变迁?一、乡村大喇叭的历史溯源(一)作为国家权力象征的形态一个国家的政权合法性,王华认为应建立在其政治思想和伦理价值被民众聆听、认可、接受的基础之上[2]。

建国后,尽管那时的农民识字不多,但通过广播的传递,乡里的新鲜事、上头的生产要求、自己怎么做心里都十分清楚[3]。

彼时,大喇叭做为权力运作的象征形态具有了独特的政治属性和宣传目的。

大喇叭虽然以政治动员为主,但是在防汛抗洪、除瘟防疫等公共突发危机处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且有力的信息传达及动员预防等功能。

1955年大喇叭宣传毛泽东同志《七律二首:送瘟神》等号召人民踊跃防治血吸虫病;1956年6月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中央气象局发布《关于在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有线广播站建立天气预报广播节目的联合通知》,要求大喇叭播报要紧密联系当地气象台、水文站及农科站,为农村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和灾情指挥。

从古法司法公正角度谈法官道德建设的实现路径

从古法司法公正角度谈法官道德建设的实现路径

从古法司法公正角度谈法官道德建设的实现路径作者:毛焰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8期摘要:法官队伍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风清气正、业务精通、政治坚定的司法队伍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对于司法公正早有规定,公正的司法为国家带来和平安宁,始终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价值。

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是对古代司法的继承和发扬,完善和拓展。

法官作为公正司法的执行者,作为将存在于书面的律文运用于案件审判的实践者必须严格遵守公正司法制度、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多元监督,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从而彰司法之公正,树国法之权威。

关键词:法官;司法公正;道德建设实现司法公正,必须从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两个角度出发来保证其实现。

程序公正中必须坚持平等这一要义,法官在审判案件中做到不失偏颇。

[1]韩非子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就如木匠的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一般,法律不偏袒权势贵族,刑处惩罚不可回避适用权贵势力,奖赏善行不可遗漏普通百姓,法官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在法律面前不别贵贱一视同仁,真正做到“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实体公正中必须坚持正义,从实现方法而言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裁判。

西周时期《吕刑》记载道“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之”,司法官员应当严格执法,不得错乱供辞,不得采用已被废止的法律,应明察依法,以现行法令为断案的唯一标尺。

先秦法家推崇一断于法,究其根本在于赏罚分明,将个人主观情感置之法外。

执法者裁判狱讼严格依据现行法令,不以仁、义、礼、智、信为裁判要件,做到“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若把一次犯罪比喻为污染了水流,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就如同污染了水源,公正的司法是从源头净化审判,为解决纷争提供可反复适用的合法途径,实现真正的狱讼止息。

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国家繁荣兴盛必须严格贯彻法令执行,法官严以律己执法坚定,公民才能“以吏为师”,在公正审判所营造出的社会氛围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行为理念,以无数“小我”的努力来实现“大我”的稳定。

桂学文献研究散谈

桂学文献研究散谈

桂学文献研究散谈钟琼吕立忠覃静*[内容提要]桂学文献是桂学研究重要的基础与柱石,桂学研究必须依靠桂学文献;桂学文献研究是桂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桂学文献的研究,直接影响到桂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建设和整体学术水平。

桂学文献研究应着眼于光大广西学术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挖掘广西特色文化等,应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桂学文献研究尤其要进行文献调查、掌握桂学文献“家底”,以及在全面梳理、掌握桂学文献历史发展的全貌与探究桂学文献发展历程及规律上下工夫,有所突破。

[关键词]桂学文献研究桂学文献文献研究文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明的产物,文化的载体;文献,是社会发展的记录与反映,是地区、民族、群体兴衰的记录与反映。

桂学文献,反映、记录了广西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广西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广西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

研究广西,认识广西,回顾广西历史进程,探寻广西历史走向,离不开这些典籍文献。

再有,文献乃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桂学文献,反映、记录了广西人民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探究,反映、记录了广西人民的文化创造,反映、记录了广西人民的文化生活状况,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广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西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广西学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探究广西学术、文化发展的历程与规律,从而传承、光大广西优秀的学术与文化,同样离不开这些文献。

孔子著《春秋》时,因文献的缺失而无法整理说明杞、宋这些郡国的典章制度,曾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①。

孔子所说的“文献”,有专家认为“是包括了记*钟琼:(1967.7—),女,汉族,广东梅州人,文学学士,研究生学历,广西桂林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吕立忠:(1968.8—),男,汉族,广西全州人,理学学士,本科学历,广西桂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广西历史文化与文献。

我国民间文学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与创新(1979-2000)

我国民间文学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与创新(1979-2000)

文化遗产2020年第6期我国民间文学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与创新(1979-2000)黄永林邹“袁渊[摘要]改革开放初期20年,是我国民间文学领域有史以来翻译介绍外国理论成果最集中、最丰富、最系统的时期。

这些翻译成果将当时世界民间文化研究最新成果展现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者面前,开阔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视野,丰富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武库。

本文在介绍了这一时期国外民间文化理论大量‘进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受西方理论影响最大的神话和故事研究领域借鉴和创新成果,具体论述了原型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母题研究方法对中国神话研究的影响,以及比较文学、故事类型学和故事形态学对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影响,分析了相关学者的创新成果。

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点燃了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的热情,打开了中国民间文学通向世界的窗口;立足本国、借鉴创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在诸多领域产出了丰硕创新成果,开创了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发展的新辉煌。

[关键词]民间文学国外理论学习借鉴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初20年〔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890(2020)06-091-1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20年,我国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大量引进西方思想文化,借鉴外来文化成果对中国文化进行现代性改造。

在全面学习西方、追求现代化的宏大历史背景下,中国民间文学领域,大量翻译介绍外国民间文化理论,学习借鉴外国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范式和方法成为一种时尚(这一时期国外民间文学理论的引进既增进了中国民间文学学者对世界民间文化理论的学习借鉴,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

一、借鉴:国外民间文化理论的大量引进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打破了“文艺从属政治”的禁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被重新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策略。

[精品]康熙时代中俄关系述论

[精品]康熙时代中俄关系述论

康熙时期中俄关系述论α赵士国(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长沙,410081)摘 要 康熙时期,中俄开始正式接触,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两国贸易繁荣。

1715年,俄国传教士团首次来华,更促进了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康熙晚年,因俄商来华人数太多,且商品主要为皮货,不为中国所欢迎;更重要的是俄方所作所为违背了康熙关于安全、和平的原则,因而使中俄关系形势逆转。

关键词 中俄关系 贸易繁荣 和平友好 形势逆转 中俄关系,源远流长。

在中俄关系史上,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即中国皇帝康熙在位时期(1662-1722年)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此以前,尽管中国早已是闻名世界的泱泱大国,俄国也曾慕名前来探究,但中俄两国并未建立密切的关系,俄国人不甚了解中国,中国人也不太清楚俄国。

一、初期接触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653年,俄国政府首次派遣服役贵族费奥多尔·伊萨科维奇·巴伊科夫出使中国,在其所带的致中国顺治皇帝的国书中表示要同中国建立“牢固的友谊”,保持“亲善的关系”。

而其目的则主要是探明中国的基本情况:有什么贵重的首饰和宝石;能否持久通商,由俄国边境去中国哪条路最近;中国的武装力量情况怎样,等等。

1654年夏,巴伊科夫由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启程来华,在我国蒙古地区内停留了很长时间,于1656年3月才抵达北京。

巴伊科夫拒绝将国书交给中国皇帝的大臣们,而且拒绝按中国礼节行三跪九叩,这使他的整个事情归于失败。

他没有见到中国皇帝,他本人又不识汉字,因此未能获得有关中国的资料。

9月,巴伊科夫一行离开北京回国。

此后,俄国政府一方面继续遣使来华,另一方面则以武力向东推进,不断侵扰中国北部边疆。

1658年3月,俄国派“贵族之子”伯夫利夫和不花刺人阿勃林携带一封致中国皇帝的信前往中国,于1662年11月回到莫斯科。

1668年又派阿勃林一人去中国,于1672年返回。

但是这两次出使中国都未能达到目的。

此时,俄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是有其原因的。

传统民族文化的再生产

传统民族文化的再生产

传统民族文化的再生产作者:罗婕维赵晋凯邓利群来源:《东南亚纵横》2023年第04期摘要:水燈节是泰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现已成为该国重点推广的一个文化旅游项目。

为能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水灯节在持续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泰北文化。

文章通过案例及历史研究,在查阅与清迈水灯节相关的王朝记事、传说和诗歌等泰文原始资料基础上,结合中泰两国相关文献,对水灯节早期的传统风俗及影响因素进行背景梳理,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水灯节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主体及动因,重点对文化生产与传承的方式、文化变迁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探析清迈水灯节文化在旅游场域中的演变及出现的问题,以期为民族文化开发利用提供启示。

对清迈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水灯节文化再生产的研究发现,因社会、经济、政治及宗教等因素影响,该地水灯节文化再生产中民族文化传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自泰国旅游经济迅速发展以来,由于场域内主体参与者在文化利用和开发中过度重视市场与资本,忽视对民族文化及其传承体系的关注,缺乏族群文化创造和身体经验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参与,直接导致了该文化形象失真、文化内涵变异、文化形象统一化,以及诸多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

为解决相关问题,必须充分行使政府职能部门在文化资源上的管理和监督职权,并激发文化所有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保留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特色和内涵,避免文化缺失和传承中断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清迈水灯节;文化再生产;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 K933.6;J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2479(2023)04-070-10The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A Case Study of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Loi Krathong Festival Culture in Chiang MaiLuo Jiewei, Zhao Jinkai, Deng LiqunAbstract: As a traditional Thaifolk festival, the Loi Krathong Festival has become a key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 in Thailand and has developed a ‘typical Northern Thai culture’ through constant evolution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tourist market. This research,by using the documentary research method,studies the process, the subjects and the motivation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the festival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rough Thai primary sources such as dynastic records,legends and poems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both China and Thailand, so as to contextualize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arly days. It explores thecultural evolu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tourism field by focusing onthe way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thus offering corresponding insights into the same type of ethnic culturalexploitation in China. Due to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factors,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Loi Krathong Festival in the thre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has shown diverse 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 since the rapid growth of Thailand’s tourism economy, 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market and capital,the neglect of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ethnic culture and its inheritance system, and the lack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cultural creation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ty have directly led to the distor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 the mut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e uniformity of the cultural image, and the creation of many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view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functionaries in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to stimulate the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of cultural owners, so as topreserve the substa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s instead of cultural deficiency and interruption of transmission while developing the national culture.Key words: Loi Krathong Festival in Chiang Mai; cultural reproduction; ethnic culture多年来,泰国一直致力推动旅游国际化,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淳朴独特的风俗民情,其日渐成为各国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中水灯节更是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旅游符号和代表性项目。

21941528

21941528
20 0 4年 版
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有不合理之处 ,可 以诉诸 世贸组织 《 反倾销协议》中规定的争端 解决机 制,并按 “ 争端解决 规则和程序谅解备忘录 ”的有关规 定, 向世 贸组织 的贸 易争端解决机构提 出 申请 ,寻求解决 。
作者简 介:张艾妮 ,广 东海洋大学 W O 究 中心, 中南 T研
入世 以后 ,如果我 们认 为其 它 W O 员对湛江 市水产产 T成
[】 5宋和平主编 . 反倾销 法律 制度概论 . 中国检 察 出版社 ,
20 0 5年 版
[】 4 朱榄叶 编著 . 世界 贸易组 织国际贸易纠纷 案例评 析 .
法律 出版社 ,2 0 年 版 . 00
[】 5王林 生,张汉林主 编 . 反倾销热 点剖析 , 民出版社 , 人
作为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 建筑 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是统一 的, 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的。 法律 以道 德为基础,道德以法
序 的手段 。随着 社会 的进 步,道德和法律在人类 社会 中 日益显示 出不可 或缺 的调控力量 ,尤其在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过程 中,更成为推动社会 向前 发展 的两支 强有力 的杠杆 。 道德与法律在 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的。道德是法律的 哲学内涵 , 法律是一定伦理精神的体现 。 本文即从道德与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如何有效发挥社会控制作用 , 从 而更好地贯彻江 泽民主席提 出的 以德治国、德法并举方 针 ,更好地 推进 社会 主义现 代化 进程 。
贸 易争端解 决机构提 出 申请 , 由W 0争端解 决机构 裁 T
决 。
[】 2 余劲松主编 . 国际经济法 问题专论 . 武汉 大学出版社 ,

检验检疫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共39页

检验检疫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共39页
检验检疫非税收入收缴系统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责各类原产地证书的签证管理,其 直属35个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负 责各地辖区内原产地证书的签证管 理。 FORM E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可向当 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原产地 证书。
FORM E原产地证书申领程序
2. 注册登记 检验检疫机构对申报原产地证的申请人实施注
册登记制度。 申请单位在第一次办理原产地证书时应向所在
FORM E原产地证书申领程序
4. FORM E 原产地证的签发 检验检疫机构收到申请单位的申请后对下列内容进 行审核:
申请书及证书是否正确填写并经申领员签名; 产品是否符合相应的原产地规则; 所提交的相关证明文件与原产地证书中的内容是否
相符; 所列明的货物名称、数量及重量、唛头及件数等是
今天举办自贸区宣讲会,目的就是让大家 对区域性关税优惠政策的意义和作用有更进一 步的了解和认识,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带来的商 机,积极主动利用区域性关税优惠安排,并用 好用足。我们愿与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更 好地利用区域性关税优惠政策。
FORM E原产地证书申领程序
1. 签证机构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
原产地证书申领程序
3. FORM E 原产地证书的申请 原产地业务电子管理系统:产品的重
量、包装、货值、原产地标准、发票号等, 通过原产地证书业务电子管理系统企业端 发送到检验检疫机构平台。

论民法理念及其法治价值

论民法理念及其法治价值

论民法理念及其法治价值
陈科
【期刊名称】《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民法作为现代法制的基础,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民法理念是人类历史文明在民法上的典型表现,体现着市民社会的价值追求.民法理念的内涵丰富,其本质是正义,其核心表现为私权神圣、人格平等和私法自治.在民法的发展史上,民法理念经历了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变,现代民法理念更加适应生会发展的需求.在当代中国,弘扬民法理念对于培育市民社会和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98-101)
【作者】陈科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5
【相关文献】
1.论民法的商法化与商法的民法化--兼谈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J], 赵万一
2.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 [J], 董学立
3.论WTO执政理念与行政法治价值 [J], 杜国胜
4.谈民法理念的传统与现代化——兼谈我国民法理念的培植与发展 [J], 杨既福
5.在理性有限与法治价值之间——以民事举证责任制度设立之法理念为视角的实证分析 [J], 李玲;蒋银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增刊合作金融2006年增刊
(总403期)广西金融研究JournalofGuangxiFinancialResearch2006GeneralNo.403
读了《广西泉友通讯》2006年第3期登载的罗宏宽、
牙祖祯两泉友写的《“法光”解放前在广西流通概况浅析》一文后,觉得罗、牙文中关于“法光”的界定、特征及流入广西的时间、渠道等问题说得不清楚,甚至有自相矛盾或错误之处,兹提出与罗、牙两泉友商榷。

(一)“法光”的定义和界定
罗、牙文开宗明义说“法光”的形制和特点是:正面的主图是自由女神坐像,女神的侧文是FRANCAISE
REPUBLIQUE
(法兰西共和国)。

银币背面周围的文字是:FRANCAISE(法兰西)INDO-CHINE(印度支那)。

其实原文是“INDO-CHINEFRANCAISE”
应译为“法兰西所属的印度支那”(简称法属印支)。

这些问题也不算大,但该文接着说“从1879年开始发行(上述法属印支)法光”这就不对了。

因为1879年的法光不是“法属印支”币。

法帝国侵略印度支那半岛(我们称中南半岛),建立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发行其殖民货币,是得寸进尺逐步扩张、分阶段实现的。

法国对资源丰富的中南半岛早已垂涎三尺,其殖民侵略先遣队的传教士及商人,远在17世纪初就派到了越南。

18世纪末趁着越南民族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之际,大量入侵掠夺越南的资源,并企图以越南为跳板,向北侵略中国。

为了打开入越缺口,1843-1847年间法国殖民军先后三次派舰队炮击土伦(岘港)等地,摧毁了越南的炮台和军舰。

1859年法国海军陆战队竟登陆企图占领嘉定末遂,1860年又伙同西班牙侵略军进攻南圻(当时越南分为北圻、中圻、南圻三部分。

南圻在最南端,即原交址国境)。

虽然越军人数远超法国,但阮朝军队缺乏战斗力,法军乃于1861年春占领南圻东部的定祥、嘉定、边和三省,翌年6月又迫使顺化朝廷签订初次的西贡条约,割让上述三省及昆仑岛给法国,并开放土伦、巴叻、广安三港为商埠。

有见于越朝的软弱,法国殖民者于1867年再用武力强占南圻西部的永隆、
昭笃、河仙三省,阮氏王朝毫无反抗。

至此,越南整个南部地区成了法国的殖民地。

法国实现了其占领中南半岛的第一步。

为了巩固南圻这个桥头堡,法国于1879年以“COCHINCHINEFRANCAISE”(法属交趾支那)名义发行殖民币,直到1885年止。

法属交趾支那币的铜币有当二方孔小铜钱和百分之一铜元两种;银币就是以自由女神坐像为正面主图的“七角鬼”银币。

银币的特征与罗、牙文所述的“法光”相似,也分1PIASTRE、50CENT(仙)、20仙、10仙四种面值,但地名不是“INDO-CHINEFRANCAISE”(法属印度支那),而是“COCHINCHINEFRANCAISE”(法属交趾支那,见图1)。

这套银币全是加重版(主币1皮阿斯特重27.215克),因限越南南部使用,发行期短、发行量不大,流入广西的少,所以很珍贵。

特别是其中1885年版的法属交趾支那银币更是稀世珍品,因为这套币是专门冲压成精制套装送当时在比利时的海港城市ANTWERP(安特卫普)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参展的,没有投入流通。

也正是在1885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又以另一地名“INDO-CHINEFRANCAISE”(法属印度支那)发行新的银币(见图2)。

这是法国殖民者进一步扩张,并确立其在整个越南的殖民统治的标志。

法帝国自占领南圻后,以此为据点,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圻、北圻及越南的周边国家。

法军先以高压手段取得也谈“法
光”———与《“法光”解放前在广西流通概况浅析》作者商榷赵
盾(广西钱币学会,广西南宁530021)
更多港口的通商权后,于1883年8月派军舰轰击顺化及其周围地区,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越方同意将整个越南置于法国的保护之下。

为了巩固其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并进一步侵略中国,法帝国于1883年底公然向驻红河三角洲的清军进攻。

清驻军及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奋力反抗,但因指挥不当,接连失败。

1884年5月,法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法停战简明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

同年6月,法军对中国发动了新的全面的进攻。

法军舰直逼天津;另一支进犯台湾的法军被中国军民打败;从越北进犯广西、云南的侵略军被中越军民击败。

本来战争形势有利于中国,但腐败的清廷仍然害怕法国,暗中派人到巴黎议和,1885年6月,清廷派李鸿章去天津与法军签订屈辱的《中法新约》,此新约的要点是法方以归还台湾及澎湖给中国为诱饵,获得了中方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承认整个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地,还减低越南与中国云南、广西边境的贸易关税等。

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法国侵略者便迫不及待地发行了上述的新的“法光”。

法国侵略者在实现了它在中南半岛扩张野心的第二步计划的同时,对越南的周边国家柬埔寨、老挝发动了攻势。

先在越、柬、老之间和印度支那各国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制造矛盾,1863年4月,法国趁柬埔寨国王年轻的诺罗敦陷于兄弟争位、邻国侵凌的困难之时,威迫利诱柬方接受法国“保护”。

1893年,法国先用武力征服暹罗,将原属老挝的朗勃拉邦变成其保护地,后又向暹罗索取中寮和下寮的领土。

1887年,法国把中南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组建成它统治下的“印度支那联邦”。

“法光”不但成为这个联邦的法定货币,而且渗透到整个中南半岛和中国。

我的结论是:如果说“法光”的“法”是指“法国的”,“光”指“光洋”(即银币),具体地说法国在中南半岛其所属地区发行的殖民地银币简称“法光”。

这个含义若能确立的话,我认为“法光”的界定应是:广义的“法光”应包含:(1)1879-1885年在南圻发行的加重版“COCHINCHINEFRANCAISE”(法属交趾支那)银币,分1PIASTRE(皮阿斯特),50CENT(仙)、20仙、和10仙四种面值。

(2)1885-1928年以“ENDO-CHINEFRANCAISE”(法属印度支那)名义在越南全境发行的(后使用范围扩大到印度支那联邦各国)银币,分1皮阿斯特银币、1885-1900年及1936年发行的50仙币、1885-1938年的20仙币和1885-1938年的10仙币。

(3)此外还应该包括1931-1932年发行的两枚自由女神花环头像1PIASTRE(皮阿斯特)银币。

上述三类银币虽然年代不同、发行名义有变更,但这些币的老板都是法国殖民主义者,币制币值一致,其形制及图文基本相同或大体相同,故同属“法光”。

狭义的“法光”只包括上述广义中的(2)类币。

(二)含银量(纯度)、重量及版式问题
罗、牙文说这些“法光”的含银量(纯度)全是千分之九百,这是不对的。

据我所知(参照有关资料)1皮阿斯特的“法光”全是千分之900;1900年以前的50仙、1897年以前的20仙、10仙和1936年的50仙银币的含银量也均为千分之900;而1898年至1920年的20仙、10仙币的含银量却是千分之835;1921-1938年的20仙、10仙币的含银量则是千分之680。

重量:1895年及1895年以前的“法光”全是加重版,1皮阿斯特每枚重27.215GR(克),辅币依此类推;从1895年起是普通重量版,即1皮阿斯特币每枚重27GR(克),辅币依此类推。

在版式方面:1885年“法光”(含各种面值)均有两种不同地名的版式:即“1885年法属交趾支那”版和“1885年法属印度支那”版;1895年“法光”各种面值币均有不同重量的两种版式:即加重版和普通重量版。

(三)“法光”流入广西的时间及渠道问题
罗、牙文第四自然段说,“光绪二十五年(1903年)法国修筑滇越铁路云南段时,法光流入云南,其中一部分由云南流入广西”。

这里说是1903年法光才流入广西。

但在第六自然段又说“从1879年开始发行法光,到1949年广西解放前夕,法光在广西地区横行了70年。

”这里却说是1879年就流入广西了。

显然是前后矛盾的。

到底法光于何时流入广西,我没有掌握确凿资据,不敢妄断。

但一般泉友都说:广西与越南有漫长的共同边界,而且边贸活动早就频繁,估计法光流入广西不会是1879年,但也不会晚于1885年,更不会只有从云南一条渠道进入。

这个问题,以及法光当时流入广西有多少,在广西造成怎样的具体影响,本文不(下转第63页)
作深究,因为作者掌握的资料有限,不好妄加议论。

上述浅见,只是商榷,难免有错,望泉友指正。

(特约编辑:范祚军)(校对:FZJ)
图1图2图3
在着差异,故第三套人民币的一角券出现了若干衍生品种。

这些一角纸币的衍生品种较为常见,价值也较低。

区分它们最主要从有无水印、罗马文字的颜色、是否为防伪油墨等方面进行判断。

这九个不同版别的一角券分别是:
①1960年版三罗马红号“干部参加劳动”枣红色(“红1角”);
②1962年版三罗马红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平版背绿;
③1962年版三罗马红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平版背绿空心五星水印;
④1962年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罗马红号凸版;
⑤1962年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罗马红号空心五星水印;
⑥1962年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罗马红号平版;
⑦1962年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罗马红号平版;
⑧1962年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罗马蓝号平版;
⑨1962年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罗马蓝号平版。

(特约编辑:范祚军)(校对:FZJ)
(上接第6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