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合集下载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_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_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2.6求索真理的历程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本课的主要知识包括:实践、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①首先通读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的内容是围绕意识展开的。

②其次对认识论进行具体分析,知道教材是从实践、认识、真理三方面来介绍认识论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

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间必须完成(一)、(二))(一)感知教材从节题和目题上简要构建体系整体感知宏观把握本课内容。

从节题和目题上感知本课所学内容是什么。

(二)识记教材(识记以下内容为理解本文奠定基础。

)阅读课本,识记什么是实践?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三)初步理解教材阅读教材,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是什么?【自主检测】为了控制这些“白色污染,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印度马哈拉特实行了对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充分说明()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D.客观是主观研究的对象与结果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本课的主要知识包括: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

过程与方法:①首先通读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的内容是围绕意识展开的。

②其次对认识论进行具体分析,知道教材是从实践、认识、真理三方面来介绍认识论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

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高考考点。

1、理解实践的根本含义和特点2、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底3、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4、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二、知识梳理。

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根本含义〔2〕实践的特点①②③2、实践是认识的根底〔1〕〔2〕〔3〕〔4〕3、真理的含义及其特点〔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特点①②③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的特点①②③〔2〕认识特点的方法论要求:[总结][认识论]根本原理及方法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世界观原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根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开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那么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分析和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

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认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的反作用,否认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及方法论:世界观原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说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谬误往往是人们获得真理的一个必经环节,因此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谬误、克服谬误而发现真理和开展真理。

所以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世界观原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屡次反复才能完成。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导学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导学案

必修4 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复习内容展示考点一实践的概念和特点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改造的物质活动。

(1)实践是以为主体、以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实践的和实践的手段。

它们都是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性实践是人有、有的活动①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②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性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的发展着的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性的标准(1)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1)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中去。

(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考点三真理与认识过程1.真理真理是标志同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1)真理的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

真理面前。

(2)真理的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的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真理和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的。

(2)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二者有着严格的,不容混淆。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并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征(2)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实践和认识关系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观念,提高积极投身实践的自觉性二、学习重点难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课前预习案】(20分钟)一、阅读与思考: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

③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和社会关系。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历史性: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总之,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中才能完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的需要。

(2)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完备的(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于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的变为现实的存在。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和实践所产生的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中去。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25分钟)探究点一实践及其特点1957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首次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总结了7年来的成绩和问题,着重讨论了淮河流域规划,提出了今后治淮的方针任务。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考点展示1.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2.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4.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二)重要原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対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易错易混点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人们获得知识只有参加实践。

5.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6.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大多数人的意见7.有用的就是真理8.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9.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因而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四、热点链接材料:2010年的全国人代会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有望实现。

请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选举人大代表的城乡人口比例从最初的8:1到1:1演变的原因。

五、应用指南实践与认识。

经常用来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如:青藏铁路的开通,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一事物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人们克服的各种难关,自然灾害后的反思,文化遗产的保护,绿色GDP,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及答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标要求】内容目标学习建议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2.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分别怎样?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自主探究二: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活动基本形式实践具有特点实践具有实践具有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是认识的下列名言诗句分别体现了什么道理?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4.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5.吃一堑,长一智。

6.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9.真金不怕火炼10.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1.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主探究三: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全面理解实践的含义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

实践中的“改造”是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它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班级姓名【高考考点】1.实践的概念及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常考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常考点):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常考点):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

【考向分析】 1.从内容上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历史高考的重点,每年都有所涉及,实践的概念及特点考查较少。

2.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的选择题,也有相当比例的非选择题。

选择题以漫画、古诗文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重点、难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学习方法和使用说明】①背诵、默写主干基础知识,小组内相互检查;②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明确主干知识间的联系;③将复习中的疑问和收获进行整理写到反思栏中。

【知识链接】辩证唯物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复性、无限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III、课堂反思,我的疑惑IV、构建知识体系Ⅴ、知识拓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解题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认识发展的过程】解题模板: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过程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过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高频考点。

试题多结合人们改造自然、社会改革和科学实验的重大成果等进行考查。

常见设问角度(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

(2)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态度。

(3)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党对……问题的探索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六课“探寻真理的历程”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部分。

本课的内容稳步深入探讨如何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即为对待重新认识和课堂教学。

它紧紧围绕着“探寻真理”这一主题,讲诉课堂教学观、真理观、重新认识过程这三方面的科学知识内容。

从近三年的高考题来看,每年都存有牵涉对本课知识点的考查,频率低,题型存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二、教学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从宏观上检视教材,并依据教材的内在科学知识体系对教材展开研发和资源整合,使学生从题中琢磨所考查的知识点,并总结出来答题方法。

三、三维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课堂教学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2)认知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科学知识与技能(3)认知重新认识具备反复性、无限性。

(4)运用表明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基础。

(5)运用表明人类崇尚和发展真理的历程。

(1)培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备正确区分和推论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看待真理和谬过程与方法讹,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培育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科学知识框架的习惯。

(1)稳固践行课堂教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践行爱好真理、追求真理、始终如一真理的信念,相信追求真理必须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做为我们坚持不懈的崇尚和永恒的历史使命。

四、教学分析:教学重点课堂教学观;真理观;重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教学难点实践的概念;真理是客观的。

作为高三年级的文科特长班学生,前面已学完《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教学对象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作为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亟需学会自我复习。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课类型独立自主探究法、训练法备考课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六、教学流程:考点提示难点突破重点讲解原理归纳方法指津知识构图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师生设计内容活动1.让学生用三个词概括本课的内容。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教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过程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

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

”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

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主干知识梳理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____。

2.实践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反思】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据此判断,下列活动属于实践的是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④学生思考数学题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___。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_____。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___________。

4.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拓展提升】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认识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但实践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为客观世界的变革以及认识工具的创新主要是人们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不断创新的认识指导的结果。

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造发展了客观世界,一方面使认识获得了发展,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速查:一、1. 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二、1. 来源 2.动力 3.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目的归宿重难疑点探究1.准确理解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首先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

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还是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人教版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学考目标】识记:实践及其特点简单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阅读课本P42-49,回答下列提问,并将问题写在书本的相应位置)1、实践的含义及特点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怎样理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二、综合探究探究一:对照概念,判断以下是不是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狗熊表演?小结:实践的主体:3、学生思考数学题的解题方法4、老师指导学生思考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小结:实践的对象:5、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6、发射嫦娥一号撞月考察小结:实践的范畴:探究二:结合《愚公移山》的例子,概括实践的特点。

愚公为方便出行要移开太行、王屋二山,全家使用榔头、畚箕等工具,经数代人的努力终将二山移走。

以上材料中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 (愚公――人)实践的手段:(畚箕等―—工具、设备)实践的对象:(太行、王屋二山―自然界)小结:实践的特点①:愚公为方便出行要移开太行、王屋二山,全家使用榔头、畚箕等工具,经数代人的努力终将二山移走。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为方便出行)愚公移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小结:实践的特点②:愚公移山是这样回答别人的劝告的:即使我的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孙子死了还有我的重孙……(数代人的努力)愚公移山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移山的工具也需要他人提供;说明实践具有社会性。

移山的形式、规模、水平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说明实践具有历史性。

小结:实践的特点③:探究三、根据情景得出结论情景一:SARS:主要是指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思考:我们对SARS的认识为什么出现在2003年初期?结论:情景二: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农牧业生产——天文学战争——《孙子兵法》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结论:情景三: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二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二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真理的具体性。

(3)运用:①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学习重难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知识准备(一)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___ ____________ 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 ___。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__ ___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 __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______、理论与______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______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______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______ __________。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_____________。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到,再从到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性。

人类认识是____________。

追求真理是一个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 。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____________ ,在实践中________________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导学案
课题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型
新授
审核人:
备课人:张军
授课人:
班级:
编号:11
目标菜单
【学习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实践的特征
2.联系实际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
实践的含义和实践的特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流程
学习过程
课题引入
我们能获得真理吗?我们怎样获得真理?
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袁隆平的观点的正确性。
【课堂小结】
学法指导
←仔细读题,对照本节知识点,认真分析,不会的可以组内讨论。
作业
★政治模块检测P36-P37相关习题
收获盘点
本课教学容量大理论性较强,要落实实践的含义、形式、特征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大部分知识,其中难点是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部分知识,为了突破难点我用分析法理解实践这一概念,用实例理解实践的特点,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实践的特点,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为了突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重点,我采用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3.真理具有相对性,是说真理包含有错误的内容。
4.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5、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合作探究一】——师生共探讨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47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过关窗口】——我来检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准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吸毛器的发明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沾事实小面团之类的东西?这曾经是一个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难题。

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这个问题所缠绕时,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冈上用小网捕捉蜻蜓的情景,既然可以用小网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中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面团一类的杂物呢?许多科技人员认为她这种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对此没加理睬。

这位家庭妇女没有被权威所吓倒,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实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发明出了现在洗衣机上的吸毛器,专利期限为15年,取得的专利费高达1、5亿日元。

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为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

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日本的一位家庭妇女发明了洗衣机上的吸毛器,解决了连科技人员也大感棘手的难题,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模拟练习:瓦特与蒸汽机瓦特(Jameswatt,1736——1819)英格兰发明家。

1736年1月9日生于英格兰格林诺克。

童年时代曾经在文法学校读过书,但是没有受到系统教育。

瓦特在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许多机械制造知识,以后他到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

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

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

有一次,一台纽可门蒸汽机损坏,要瓦特修复。

瓦特在修理这种蒸汽机时,弄清全部工作原理,找到了它消耗大量燃料的症结。

1765年他动手设计了一个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汽缸外装上绝热套子,使它一直高温,新的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doc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目标: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复习重点、难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基础知识复习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

(2)实践具有。

(3)实践具有。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4)实践是认识的和归宿。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①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2.认识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①认识的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的过程。

(2)认识的前进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但这并不表明从实践到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答案:客观世界;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客观;具体的;认识;永无止境;波浪式。

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温故知新】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目标导航】高考考点:◇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什么是真理?怎样认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4怎样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和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温馨提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自学过程中一、互动探究: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

(培根)亲爱的同学,请你参与讨论,合作共享。

1、议一议: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

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

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辩一辩:真理和谬误的关系⑴相互区别: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和条件内是绝对的,真理不是谬误,谬误不是真理,二者有着原则的界限,不能混淆。

⑵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

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向谬误转化:A真理是具体的,超出范围就会变谬误B真理是全面的,片面理解也会变谬误C真理是一个过程,按原来一套也会变谬误谬误向真理转化:A回到原来范围,谬误就会变真理B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C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3、议一议: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⑴受认识主体的限制:人们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受立场、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思维能力、生理素质限制。

⑵认识客体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本质的暴露要有过程,决定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经过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班级姓名【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特点,真理与谬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践、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能够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知识梳理】(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

)1.实践(1)含义想一想:人类的认识活动是实践吗?蜜蜂酿蜜、老鼠打洞是不是实践?为什么?(2)特征: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温馨提示:准确理解实践的三个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想一想:①“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有什么区别?②“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什么不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3个方面理解)。

注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温馨提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1)含义(2)特点(3)真理和谬误温馨提示:准确理解真理的三个特点。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理解)(2)认识具有无限性(从认识的对象、主体、基础方面理解)(3)认识具有上升性(准确理解)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归纳提升: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实践(2)真理◇理解;(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6)认识具有反复性(7)认识具有无限性(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分析:(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弓I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X围内认识真理(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二、【重点、难点】:1、重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实践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在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方法点津】:(1)在教材中对实践的含义除了给出含义外只是略作解释。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学案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学案

求索真理的历程【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复习知识、提升能力。

遇到的疑难问题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学案要求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一、考点点击 实践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二、构建知识体系三、易错点剖析1、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2、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4、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5、着眼于整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性的认识。

探究一:(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III 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

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和技术问题。有一次,一台纽可门蒸汽机损坏,要瓦特修复。瓦特在修理这种蒸汽机时,弄清全部工 作原理,找到了它消耗大量燃料的症结。1765年他动手设计了一个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汽缸外装上绝热
套子,使它一直高温,新的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瓦特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1781年他又制造了
从汽缸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作蒸汽机,并且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经过一系 列的改革,蒸汽机迅速被各工业部门采用,为产业革命铺平了道路。1785年,瓦特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RTCrpUDGiT
点评:
智慧分享:
请同学们也讲一个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趣味案例,供大家分享(先在小组内交流,后选出代
表在班内交流)。Βιβλιοθήκη PCzVD7HxA案例:(看我的——)
专家点评:(1、案例是否符合要求,2、案例是否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3、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典
型性,4、案例是否具有可推广性。)jLBHrnAlLg
本课心得:
1、知识方面:(友情提示:同学们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准备中的内容?)
2、生活方面:(友情提示:同学们是否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要多换位思考、多考虑、理解别人的感受的
重要性?)rqyn14ZNXI
第三单元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越读唯物辩证法,越能感觉到一一在什么样的时间,在什么样的地点,就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知识准备: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5E2RGbCAP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例题示范:
吸毛器的发明
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沾事实小面团之类的东西?这曾经是一个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难 题。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这个问题所缠绕时,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冈上用小网捕捉蜻蜓的情景,既 然可以用小网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中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面团一类的杂物呢?许多科技人员 认为她这种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对此没加理睬。这位家庭妇女没有被权威所吓倒,经过三年的反复研 究实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发明出了现在洗衣机上的吸毛器,专利期限为15年,取得的专利费高达
模拟练习:
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Jameswatt,1736――1819)英格兰发明家。1736年1月9日生于英格兰格林诺克。童年时代曾经 在文法学校读过书,但是没有受到系统教育。瓦特在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许多机械制造知识,以后他到 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
1、5亿日元。plEanqFDPw
点评:(看我的一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 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 具为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日本的一位家 庭妇女发明了洗衣机上的吸毛器,解决了连科技人员也大感棘手的难题,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XDiTa9E3d
我是专家,我的点评如下:
本课心得:
1、知识方面:(友情提示:同学们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准备中的内容?)
2、生活方面:(友情提示:同学们是否认识到实践对我们的重要性?)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知识准备:
1真理是客观的、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点评:
智慧分享:
请同学们知识准备中的内容,讲一个趣味案例,供大家分享(先在小组内交流,后选出代表在班内交 流)。
案例:(看我的——)
专家点评:(1、案例是否符合要求,2、案例是否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3、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典
型性,4、案例是否具有可推广性。)dvzfvkwMI1
我是专家,我的点评如下:
模拟练习:
猪的回答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并 且猛烈地反抗起来。绵羊和奶牛非常讨厌小猪的惨叫,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也没有大呼小叫。”小 猪听了回答说:“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 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Zzz6ZB2Ltk
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这个故事,与“做贼心虚”、“为人不做亏心事, 半夜敲门心不惊。”等民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观点和方法不同,认识能力和 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 个真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LDAYtRyKfE
例题示范:
歪打正着
一天,张飞从曹操处赴宴归来,对刘备吹胡子瞪眼大发雷霆。孔明问其故,飞答:“都道曹操为人慷 慨大方,非也,他是天下第一大小气鬼。”孔明道:“请将军细说一二。”飞道:“我刚到曹营,他二话 没说,就对我伸出双手比了个圆圈,我认为他午饭想让我吃烙饼。我摆了摆手,双臂一伸,要吃拉面。他 又竖起右手拇指,我跟着竖起右手三指,意思是说,一碗不行要吃三碗。曹操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我 一抹身回来了。”孔明听罢大笑:“将军误会了曹操,他刚才是与你打了个哑谜。”张飞瞪大眼睛看着孔 明。孔明说:“曹操双手画了个圆圈,意思是我要统一中原。将军双臂一展,意思是说,请问我的丈八长 矛答应不?曹操竖起右手拇指,意思是我乃汉朝大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竖起右手三指,意思是刘、 关、张桃园三结义,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不怕你!曹操摇了摇头,意思是说,都说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果然名不虚传。此时,他也误会了将军,这场哑谜以将军的胜利而告终。”飞听罢,释然,大笑。XHAQX74J0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