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叙事诗,描绘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英勇善战,凯旋而归的动人故事。
本诗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木兰的爱国精神、英勇意志和美好品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诗歌意境、学习诗歌表现手法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木兰诗》的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对学生来说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欣赏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4.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英勇意志和美好品质。
5.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3.木兰精神的传承和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木兰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奥秘。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木兰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视频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木兰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逐句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8《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8《木兰诗》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被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历经磨难,最终凯旋而归的故事。
诗歌表现了木兰的忠孝精神、坚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本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过《古诗十九首》,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
3.讲授法:教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歌内容、翻译和相关背景资料。
2.视频: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动画版《木兰从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版《木兰从军》,引导学生对木兰的故事产生兴趣,进而引入诗歌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随后,展示课件,呈现诗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讨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
(4)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对诗歌内容、形式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举例: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木兰形象的理解,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兰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为了家人或朋友挺身而出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木兰形象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兰诗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木兰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木兰这个人物形象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木兰的勇敢和孝顺。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学生们能够从诗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到正能量。
课堂上,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木兰诗中的难点和重点,如生僻字词和诗歌韵律。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到有的学生对于这些难点还是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针对这些难点的讲解,可以尝试用更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以及木兰形象所传递的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木兰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另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解决问题。但在小组讨论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性格内向或者对主题不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尝试调整讨论主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名称《木兰诗》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提供者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
本单元五篇课文以多样的体裁,通过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事物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
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歌的“双璧”。
学习《木兰诗》,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习得古诗文鉴赏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依据: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透彻的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上册以及本册一单元中古诗文的学习,但阅读理解古诗文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
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背景、内容和它所体现的家国情怀、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品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木兰诗》的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他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历,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花木兰这一角色的形象非常感兴趣。通过分析诗句,他们逐渐理解了诗中的修辞手法和生僻字词。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解释,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看到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觉得这一部分的教学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诗词仿写:学生可能缺乏仿写经验,不知道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教师应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仿写技巧。
举例:在讲解生僻字词时,教师可以列举“戎装”一词,解释其意涵,并让学生尝试用这个词造句,加深理解。在分析修辞手法时,教师可选取“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一句,引导学生识别对偶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在诗句中的作用。在感悟文化内涵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家国情怀和孝道精神。在仿写环节,教师可以提供示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基本内容。《木兰诗》是一首描绘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叙事诗,它体现了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女性的英勇形象,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
8木兰诗景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赏赐百千强识见识最原始版的花木兰形象。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一系列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
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离奇曲折,扣人心弦。
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完美心灵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这是一篇老课文,因此,本教案的设计方向定为:既要扎扎实实,又要不落俗套;既要有新意,又不能显得花哨。
首先组织学生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每一环节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重在指导。
或提醒学生注意积累重要词语,或点拨学生揣摩句式特点,或指导学生翻译重点句子,或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朗读背诵。
所有这些步骤,都十分扎实地落实了教学任务,而学生又不觉得刻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其次着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意。
先组织学生概括段意,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品析重点句子段落,然后激发学生赏析花木兰的形象,再从分析文章内容的详略角度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比较隐晦的主题。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路人,顶多有时算一个总结者。
学生们有话可说,个个都打开话匣子,一吐为快。
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加深了对木兰形象的理解。
课堂氛围十分火爆。
方法指导:古诗词名句的理解与赏析古诗词中,有些名句广为流传。
学习这样的句子首先要理解其意思;其次要学会赏析,知道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技法]1.点评关键词。
名句中每个词都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关键性词语。
抓住并理解了关键词就理解了整个句子甚至整首诗所表达的意思与情感。
2.分析修辞手法。
名句的情感抒发、哲理挖掘,是要靠一定的艺术手段的,以修辞手法角度入手赏析古诗词名句,其实就是分析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作用。
素材积累:中国古代巾帼英豪冼夫人(512~602),是岭南俚族(百越的一支)杰出的政治领袖,她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备称雄割据的条件。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
《木兰诗》教案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的一篇乐府诗,这首诗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因为它有着独到的人文艺术价值,诗歌内容对于现在的许多成年人来说,耳熟能详。《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了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霍(huò) 著(zhuó) 云鬓 (bìn) 傍(bàng)
2.生齐读全诗,教师课件展示注意"形"的字和通假字(PowerPoint课件)。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拼读、比较、识记,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字词,从而掌握基础知识。
⑴形似字注音组词
⑴记重点文言字词
当:对着。 户:门。 惟:只。 忆:思念。 戎机:战争、战场。 度:过。
朔: 北方。 策勋:记功。 百千强:有余。 不用:不愿做。 郭:外城。 著:穿。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傍地走:并排跑。
⑵同形异义词
a市 愿为市鞍马:名词做动
【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及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研究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等
3、 互文:相邻句中所用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3)课文情感的理解:把握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木兰的勇敢、坚定、忧虑等。
难点突破: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同理心。
(4)创意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创作与木兰诗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木兰诗,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内容、韵律和木兰形象所传达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环节。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和听众,这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示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联系可能还不够紧密。我需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联系更加自然和深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举例:讨论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家族观念和爱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古文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古代诗歌的词句和内涵具有一定难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兰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担当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兰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可能是因为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
4.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在本次课程中,诗歌朗读和小组讨论活动较为成功,但仍有一些学生显得拘谨。今后,我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增加更多趣味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木兰诗》的文化背景和词语释义掌握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对吃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6.课后反馈和总结至关重要。在课程结束后,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但感觉自己在总结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总结,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培养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4.提高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愿。
5.发展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韵律、修辞手法以及文化背景。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木兰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新】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新】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
(重点)2.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3.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
(重难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对话教学法课前准备配乐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影片《花木兰》片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实际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机杼(zhù)可汗(kèhán)鞍鞯(jiān)辔头(pèi)燕山(yān)胡骑(jì)戎机(róng)朔气(shuò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著我旧时裳(zhuó)傍走地(bàng)(2)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同“贴”,粘)(3)古今异义策勋十二转(古义: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等级;今义: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势力大(跟“弱”相对))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导学案2-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8 木兰诗导学案2 新人教版学习内容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 清文章思路,并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2.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3. 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并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2、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时间预计: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分、展示分、小结__分、巩固分钟学习流程学习流程学案导案(学法指导)一、温故知新1、回顾文学常识。
2、齐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一)、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部分内容。
1、停机叹息8句2、决心从军8句3、整装、出征4句、8句4、十年征战6句5、辞官还乡8句6、合家欢聚16句7、比喻赞美 4句(二)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
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什么叫“巾帼英雄”?——女性中的英雄人物。
“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巾帼”借指妇女。
二、温故知新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一般的就略写。
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
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诓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略写。
三、合作交流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1)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
(2019-2020)【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必备资料】
《木兰诗》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木兰诗》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 B G 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C E 建立表象3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 A D 帮助理解3分钟下载情感态度理解图片 A I 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价值观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木兰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忠孝精神。
2.词语解析: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织纴”、“戎机”、“关山”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能力。
3.句子翻译: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技巧。
4.强化审美鉴赏: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塑造良好品格:学习花木兰的忠诚、勇敢、智慧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品格。
6.增进团队合作: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掌握:《木兰诗》中的文言文词汇,如“织纴”、“戎机”、“关山”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
-文言文词汇理解:学生往往对文言文词汇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其含义。例如,“织纴”一词,需要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其指代的是织布的动作。
-句子翻译技巧: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是学生的难点,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百战”和“十年”并非实指,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其象征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背诵的片段。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花木兰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十年,凯旋而归的英勇事迹。
这首诗表现了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也赞扬了她的机智和坚强。
本诗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还需要引导。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诗中的意境,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诗中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于花木兰这一人物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把握诗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善战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勇敢坚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把握诗的大意。
2.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感悟诗中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的大意。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木兰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木兰诗》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准备录音机或者电脑,以便播放朗读录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木兰诗》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木兰诗》,边读边解释生词和难句,让学生理解诗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木兰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木兰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还是相当高的。通过引导他们分析木兰形象,探讨孝道精神,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感觉问题设置还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得学生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让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诗歌内容的讲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但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今后,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问题,如:木兰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们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木兰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1、预习检测:给下列字注音可汗鞍鞯朔气金柝辔头啾胡骑2、诗歌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①唧唧/复/唧唧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万里/赴/戎机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②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④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学生比读,互评互读,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8 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 8 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㈠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㈡教学重点⑴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⑵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㈢教学难点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㈠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请讲一讲。
(学生讲)说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到木兰,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㈡探索新知识1.相关的文学常识(投影显示)《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2.读文⑴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播flash)需要注意的字音: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扶将著扑朔戎机⑵让学生结合所听的录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⑶找学生读文,并找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⑷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读时要读出节奏感,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划节奏,读文。
找三至五名同学读。
师生共评价。
⑸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着读文,提出不懂的字词句。
学生质疑:学生需积累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例如:当户织:户,军书十二卷:十二,阿爷无大儿:爷,胡骑,戎机,朔,赏赐百千强:强,郭,扶将,著,裳,扑朔,迷离,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1
木兰诗教学目标一、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把握字音和节拍;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会说明重点词语。
二、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学习详略适当的写法;体会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聪慧、胆略和才能,培育学生勤劳孝顺、勇敢坚毅和酷爱和平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会说明重点词语;教学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讨法教学课时: 2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背景介绍一、简介写作背景。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
女扮男装,代父参军,屡立战功。
凯归,帝封官奖励,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
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
人们为纪念她,于唐朝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朝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形。
最近几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量景点。
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三、解题《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表达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参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那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众所周知的人物。
四、检查预习情形: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唧唧..()辔.()头..()机杼.()可汗..()鞍鞯鸣溅溅..()金柝.()阿姊.()傍.()地走..()鸣啾啾2、说明以下字词何所思()军帖()愿为()市()鞍马旦()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著.()我旧时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3、翻译句子(以小组为单位疏通课文,解决疑难并展现)(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8木兰诗1.朗诵诗歌,领会诗歌刚健明亮、朴素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色,学习木兰的优异质量。
3.领会诗歌的语言特色,剖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成效。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迪士尼企业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片段。
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尽人皆知的女中豪杰——花木兰。
可是,她此刻不单于国内人尽皆知,于外国也天下有名,连美国人都特别喜爱、钦佩她,并制作了动画片。
可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离真切的花木兰仍旧有着差距,是经过再创建的艺术形象。
假如大家想认识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那么就和我一同走进今日的课文,走进花木兰的故事。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品,认识人物让学生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木兰诗》是南北朝期间北方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 ) ,属于叙事诗,表达了古代女英豪木兰代父参军、立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女中豪杰形象。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屡立战功。
人们为纪念她,于唐朝修筑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朝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朝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尽记录了花木兰的出身、籍贯、事迹及历代修祠状况。
最近几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量景点。
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字典》。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疏导文义1.朗读诗歌。
①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论。
②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疏导文意。
(1) 字音字形恩赐 (c ì)云鬓(bìn)军帖(tiě) 可汗(hán)....辔头(p èi)燕山(yān)金柝(tuò)机杼(zhù)....鞍鞯 (jiān)溅溅(jiān)..(2)累积文言词语①写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说。
对镜帖花黄 ( “帖”同“贴”).②写出以下加点词的古今义。
a.木兰当户.织 ( 古义:门;今义:人家、门第)b.阿爷无大儿 ( 古义: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c.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d.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开)e.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③请解说以下加点词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字音和节奏;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会解释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培养学生勤劳孝顺、勇敢刚毅和热爱和平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会解释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介绍
1、简介写作背景。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
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
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
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
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
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三、解题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四、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唧唧
..()鞍鞯
..()辔.()头..()机杼.()可汗
鸣溅溅
..()金柝.()阿姊.()傍.()..()鸣啾啾
地走
2、解释下列字词
何所思()军帖()愿为()市()鞍马旦()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著.()我旧时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3、翻译句子(以小组为单位疏通课文,解决疑难并展示)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五、朗读全文?(多种方式的朗读)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大声诵读课文两遍)
唧唧
..()鞍鞯
..()辔.()头..()机杼.()可汗
鸣溅溅
..()金柝.()阿姊.()傍.()..()鸣啾啾
地走
2、解释下列字词
何所思()军帖()愿为()市()鞍
马旦()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著.()我旧时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翻译句子(以小组为单位疏通课文,解决疑难并展示)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喜欢她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诗句,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并概括木兰形象。
2、这首诗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三、质疑问学体验反思
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出两个例子并加以赏析吗。
2、认识了这样一位忠孝智勇的古代奇女子,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有什么感想呢?
四、主题探究
五、课堂小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六、当堂检测
1.填空。
1).《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和《》。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七、板书设计
木兰诗
停机叹息深明大义
毅然从军勇敢坚强
匆忙购置准备出征
思亲情切征途艰苦
长期征战胜利归来
功成身退不慕荣华
回到家乡换回女装
双兔为喻谨慎机警
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
不慕名利、谨慎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