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英文)名称: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Thermal Physics一、学科概况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应用背景和最终目的,以研究能量的热、光、势能和动能等形式向功、电等形式转化或互逆转换的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等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基础。
其所涉及的主体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以及驱动力的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学科是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燃烧学、化学反应原理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多相流动力学、多相流热物理学、能源环境化学、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光化学、电化学等为基础,以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节能与环保、可再生与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为重点研究方向,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能源资源、航空、机械、化工、仪器仪表、计算机与控制等多学科多领域,具有学科交叉集成度高、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等重要特征。
本学科包含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工程等8个研究方向。
它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推动,使本学科成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科学与应用技术体系。
当前,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及其它新能源已成为本学科的三大主要任务。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促进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转移以及用能设备和系统的高效低成本化、集成化、自动化、洁净无污染化。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一、学科点简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拥有湖北省唯一的化工过程机械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主要由强化传热实验室、流体机械实验室、搅拌反应釜性能实验室、离心泵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武汉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组成,并拥有带测控系统的换热器实验系统、PIV粒子成像测速仪、振动动态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相关实验设备,实验仪器总值约1500万元。
“化工过程机械”作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已被学校纳入规划进行重点建设。
本学科教师中现有教育部“过控”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2人、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各1人、湖北省特种设备协会常务理事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过程工业设备与机器的设计、节能、增效、材料、制造、检验、维护及安全保障等方向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过程工业中的高效节能传热设备的开发与研究,化工过程用泵与压缩机等流体机械的研究开发,过程设备的腐蚀、损伤与延寿技术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鉴定成果的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
二、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现状和动向;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40 2 第 2 学期
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29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40 2 第 2 学期
conditioning systems
流动与传热的数值分析 30 Numerical analysis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44 Optimal design for thermodynamic systems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3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补 1 内燃机构造 修 课 2 工程热力学
40
第 1 学期
40
第 2 学期
备注
同等学 历、跨专 业考入的
26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40 2
开课时间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3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40 2 第 1 学期
低温工程学 31 Cryogenic engineering
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
40 2 第 2 学期
32 Technology & Equipment of environmental 40 2 第 3 学期
protection 强化传热技术 33 Technology of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润滑材料与技术 34 Materials & technology of lubrication 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35 Safety evalua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多相流动理论与计算 36 Multiphase flow theory and computation 管道输送与工程 37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 engineering 能源与节能技术 38 Energy& Economize on Energy Technology 容积式压缩机数学模型及应用
博士-航院-201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生培养方案
热能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航天航空学院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015年入学博士研究生适用)一.适用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07)本方案适用于热能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航空航天学院的以下二级学科:●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01)●热能工程(学科代码:080702)●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代码:080703)●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代码:080704)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学术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及国际视野和竞争力,能够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学术型科学技术人才。
三.培养类型和学习年限根据选拔方式的不同,博士生分为普博生、直博生、提前攻博生和论文博士生。
普博生参加全校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录取;直博生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直接推荐;提前攻博生从本校在读优秀硕士生中推荐;论文博士生从具有长期实际工作经验、研究成果突出的在职人员中选拔。
普博生和论文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
四.培养方式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并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如论文工作特殊需要,由导师提名、经审批同意后,可以聘任一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副指导教师(简称副导师)。
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应成立由相关学科导师组成的指导小组,并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联合指导教师。
副导师、联合导师应在选题报告之前由系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名单应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计划两个部分),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首批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及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全部6个二级学科且均为教学与科研实体机构,是全国唯一具有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学科;该学科率先进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改试点,获准首批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该学科还拥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三个国家科研基地。
该学科的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动力、化工、环境,包括能源、资源的生产、储运、利用的全过程原理和装备的设计、制造理论与生产工艺。
能动学院现共有教职工288人,其中教师232人(含教授72人、副教授70人),实验技术人员28人。
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94.83%以上。
有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千人学者计划4人,青年千人2人,何梁何利奖4人,各类优秀人才如科技获奖者、省教学名师、学校“腾飞人才”特聘教授等80余人,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刊物编委任职14人。
拥有基金委该学科首个创新群体(工程领域首个连续3期资助)、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1个高校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及2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其中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从1992年建成对外开放以来在历次全国评估中均为该学科第一,于2003年、2008年、2013年科技部组织的国家评估中连续三次位列工程领域5个全国优秀重点实验室之一。
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瞄准前沿,以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际学科前沿为导向,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学科方向,研究领域涵盖能源动力系统与过程节能减排、可再生与洁净能源转化与利用、大型动力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等。
西安交通大学的 双一流 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 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 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 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
力学(mechanics)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 分支学科。自然界物质有多种层次,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 规物体,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通 常理解的力学以研究天然的或人工的宏观对象为主。但由于学科的互相渗 透,有时也涉及宇观或细观甚至微观各层次中的对象以及有关的规律。机 械运动亦即力学运动,是物质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包括移动、转 动、流动、变形、振动、波动、扩散等,而平衡或静止则是其中的一种特 殊情况。
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本科阶段称为“自动化”,研究生阶段称为“控制 科学与工程”。本学科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 科,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 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 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 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 开设学科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工学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是一门利用物理定律和化学规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 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 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 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机械工程 是工学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工程研究生教育一个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专业代码:0807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相应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了解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发展的前沿与动态,熟悉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在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储能技术、流体机械及工程、分布式能源系统及智能微电网等领域独立开展理论和工程实际问题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工程热物理:传热、流动与燃烧;燃烧污染控制;环境热物理;强化传热与冷却;空间热物理;先进热控及热管理技术;计算热物理与复杂系统动力学;火灾科学与热安全工程;量热技术;热物理交叉。
2.热能工程:可再生能源技术;化石能源的开采与高效清洁利用技术;能量转化、储存和传输技术;先进动力及推进技术;新能源热控集成技术;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管理;新型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核能热工技术。
3.制冷及低温工程:制冷和热泵技术;制冷工质热物性;空调工程技术;低温工程。
4. 储能技术:相变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化学储能技术;机械储能技术。
5. 流体机械及工程:多相复杂流动现象研究与应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及其性能;流体能量转换;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波浪能并网发电技术。
6. 分布式能源系统及智能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变换控制;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控制;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控制;能源互联网;能源大数据平台构建。
三、课程类型和学分要求1.硕士培养模式。
通过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或招生统考等形式,取得我校硕士研究生资格者。
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硕士学科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硕士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素质类课程计入培养要求的学分不超过3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课程设置
36
考查
2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2
36
考查
2
气固两相流与流态化
2
36
考查
2
水力机组稳定与控制
2
36
考查
2
场论初步与流体动力学导论
2
36
考查
2
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
2
36
考查
2
水力机组动力学
2
36
考查
2
必修
环节
学术活动(含创新创业教育)
1
要求参加6次以上讲座
实践环节
1
写出书面报告
补修课
燃料与燃烧学
0
48
考查
2
36
考试
1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根据二级学科和学科方向至少选修7学分
高等燃烧学
2
36
考查
1
数理方程
3
54
考试
2
知识产权保护
1
18
考查
2
信息检索与利用
1
18
考查
2
制冷低温工程学
2
36
考查
2
水力机械流体力学Hale Waihona Puke 236考查
2
叶轮机械内部流动实验分析方法
1
36
考查
2
力学与计算技术
至少11学分
数值分析
3
54
考试
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现代测试技术
2
36
考试
1
高等工程热力学
3
54
考试
1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必选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英文)名称: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Thermal Physics一、学科概况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应用背景和最终目的,研究热能、机械能等各种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和传递的基本规律及其工程应用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科学。
本学科所涉及的主体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以及驱动力的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化学动力学、多相流动力学和热物理学、能源环境化学、材料科学等为基础,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能源资源、航空、机械、化工、仪器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学科多领域,具有学科交叉集成度高、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等重要特征。
本学科涵盖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工程等8个研究方向。
这些方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科学与应用技术体系。
当前,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提高能效和开发新能源已成为本学科的三大主要任务。
本学科肩负着实现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及用能设备和系统向高效低成本化、集成化、自动化、洁净无污染化方向转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能源科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是日常生产生活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的必要保证。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水平,推动人类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学位点情况介绍.doc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学位点情况介绍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06年1月获批,学科经过多年的二十多年的建设构建了一支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力、年龄结构合理的较高水平学术梯队,发挥现有实验室和科研平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动力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为社会服务活动。
一、学科优势与特色学科培养的专业人才优势明显、覆盖面广、服务区域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生力军,学科师资力量较强,学科在省内科研水平较高等优势与特色。
1、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本学科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本科学培养的硕士生大部分是到相关企业工作,主要服务汽车行业、制冷及低温工程、热电厂、化工机械相关企业,是这些企业中的生力军。
2、师资力量较强本学科目前有教授8名,硕导12人,副教授16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15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3%,45岁以下人数15人,占总人数的43%。
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年龄梯队,人数在40左右人的一支科研教学团队。
通过学科团队建设,培养出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建设了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科研水平较高近五年本学科主持国家、地方和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60余项,获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级项目15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20余篇。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学科将硕士研究生作为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主体力量进行培养,注重学科交叉,已形成一整套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和优良学风。
本学科将重点完善本科、硕士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形成一套符合学科发展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学科确定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将分阶段建设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将进一步理顺本科生和硕士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完善梯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大幅度提升本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
0807动力工程的及工程的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英文)名称:Power Engineering and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一、学科概况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应用背景和最终目的,以研究能量的热、光、势能和动能等形式向功、电等形式转化或互逆转换的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等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基础。
其所涉及的主体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以及驱动力的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学科是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燃烧学、化学反应原理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多相流动力学、多相流热物理学、能源环境化学、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光化学、电化学等为基础,以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节能与环保、可再生与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为重点研究方向,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能源资源、航空、机械、化工、仪器仪表、计算机与控制等多学科多领域,具有学科交叉集成度高、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等重要特征。
本学科包含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工程等8个研究方向。
它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推动,使本学科成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科学与应用技术体系。
当前,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及其它新能源已成为本学科的三大主要任务。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促进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转移以及用能设备和系统的高效低成本化、集成化、自动化、洁净无污染化。
0807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
技术资料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英文)名称:Power Engineering and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一、学科概况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应用背景和最终目的,以研究能量的热、光、势能和动能等形式向功、电等形式转化或互逆转换的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等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基础。
其所涉及的主体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以及驱动力的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学科是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燃烧学、化学反应原理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多相流动力学、多相流热物理学、能源环境化学、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光化学、电化学等为基础,以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节能与环保、可再生与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为重点研究方向,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能源资源、航空、机械、化工、仪器仪表、计算机与控制等多学科多领域,具有学科交叉集成度高、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等重要特征。
本学科包含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工程等8个研究方向。
它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推动,使本学科成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科学与应用技术体系。
当前,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及其它新能源已成为本学科的三大主要任务。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促进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转移以及用能设备和系统的高效低成本化、集成化、自动化、洁净无污染化。
全国高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排名
评选结果
A+ A+ A A AAAA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BBBBBB-
33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4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3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38
10459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全国高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排名 (0807)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 评4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 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
排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郑州大学
C+
39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4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1
10610
四川大学
C+
42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4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阶段科目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发布时间:2007/09/04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达到如下目标:(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
(二)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
能独立地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创新性成果。
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备从事本学科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一)工程热物理(080701)1.燃烧理论与燃烧模型2.微尺度能量转换机理与微动力系统3.材料加工中的传热传质4.新能源利用5.热物理测试技术(二)热能工程(080702)1.工业加热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2.煤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3.洁净煤燃烧技术和污染控制的研究4.强化传热与高效换热设备开发(三)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1.动力机械新能源及节能技术2.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15、先进干燥技术. T.库德著[加].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工程燃烧概论. 霍然.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7、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 陶文铨. 科学出版社,200018、计算传热学. 施天谟著[美],陈越南,范正翘,陈善年. 科学出版社,198719、煤的清洁燃烧. 毛健雄. 科学出版社,200020、太阳能的基础及应用. 日本太阳能学会编,刘鉴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1、煤炭气化原理与设备. 王同章.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2、离心泵和轴流泵. A.J.斯捷潘诺夫.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23、叶片泵与透平压缩机. C.普夫来德纳尔.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24、叶片泵计算与结构. A.T.特罗斯科兰斯基.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25、流体力学概论. L.普朗特等著,郭永怀等. 科学出版社,198126、现代泵技术手册. 关醒凡. 宇航出版社,199827、泵手册(第三版). Igor J.Karassik等.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28、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 马大猷.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9、旋转机械振动监测及故障诊断. 张正松.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30、故障诊断的振动测试技术. 寇惠.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31、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 柴诚敬、张国亮.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2、化工设备的选择与设计. 刘道德.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33、水力机械测试技术. 李建威.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34、流体密封技术――原理与应用. [德].海因茨K米勒,程传庆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二、主要专业学术期刊(一)中文期刊1、水泵技术2、流体机械3、内燃机学报4、内燃机工程5、燃烧科学与技术6、热力发电 7、热能动力工程 8、声学学报 9、动力工程 10、工程热物理学报工业炉 11、应用力学学报 12、制冷学报 13、锅炉技术 13、化工机械 14、力学进展 15、化学工程 16、环境工程 17、环境科学 18、机械工程学报 19、金属矿山 20、空气动力学学报 21、力学学报 22、煤炭学报 23、农业工程学报 24、农业机械学报 25、燃料与化工学报 2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27、太阳能学报 28、选煤技术 29、半导体学报 30、生物工程学报 31、汽车工程 32、汽车发动机技术 33、信号处理 34、振动工程学报 35、清华大学学报 36、浙江大学学报 37、华中科技大学学报38、江苏大学学报 39、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40、武汉大学学报(二)外文期刊1、Heat Transfer2、Combustion and Flame3、Combustion Theory and Modeling4、ProgressCopyright 江苏大学研究生处版权所有分辨率:1024×76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发布时间:2007/09/04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达到如下目标:(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中文名称: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0807)一级学科英文名称: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二级学科中文名称: 工程热物理 (080701)二级学科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一、培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传热、燃烧等工程热物理领域内较坚实基础理论和较系统专门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硕士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能从事能源、环境、材料、生物、信息等工程与科学领域内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前沿的研究工作,解决工程热物理领域中的工程技术及管理等问题。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工程热物理是热工领域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有关热力学、传热传质、多相流动、能源利用与节能、燃烧现象的基本理论及相关试验技术和计算方法,并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高效、节能和低排污的热工装备。
本学科是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学科,着重致力于两相流动、传热与传质的研究与应用、微尺度传热理论和微动力技术研究与开发、制冷空调系统中的节能与优化技术、新能源应用与燃烧节能技术、高效传热传质的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本学科在微动力系统的热光电转换机理、城市生活垃圾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主要研究方向有:1.微尺度传热与微动力开发围绕微、纳米机电系统中气体流动和传热的关键问题,以揭示微尺度气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为目的,实现对微、纳米机电系统中流动和传热参数的预测,以提高微动力机电系统的的能量密度和热电转换效率。
2.制冷空调系统中的节能与优化技术围绕制冷空调系统、制冷压缩机节能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匹配与优化、传热强化与高效换热器、先进制冷循环及节流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配合其它能源(新能源)和工质进行复合循环、联合循环和热电冷多联供系统方面的研究。
热能与动力工程VS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热能向左,设施向右A一级学科: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080701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080702热能工程二级学科: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080705制冷与低温工程二级学科:080706化工过程机械B 一级学科: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082501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082502航空宇航推动理论与工程二级学科: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二级学科:082504人机与环境工程C 一级学科:0827核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082701核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082702核燃料循环与工程二级学科:082703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082704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D 一级学科:0814 土木工程二级学科:081401岩土工程二级学科:081402结构工程二级学科:081403市政工程二级学科: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081405桥梁与隧道工程注:分清专业领域看学科,不看院系(每个学校专业所属院系都多少有差异)一、本科生热能工程方向对应的二级学科是080702;建筑环境与设施工程是081404。
本科生阶段,两专业公共基础课基本一样,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对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要求较高, “建筑环境与设施工程专业”对计算机制图要求较高。
专业课会有2-3门的差异。
二、讨论生跨一级学科就相当于跨专业。
其中A、B、C三个一级学科联系较强,是真正属于能源动力大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读研可以优先考虑这三个一级学科下的任何一个二级学科。
而“建筑环境与设施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读研基本上都选择“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这一属于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
三、就业.热能动力设施工程师(传统热能工程首选)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电厂汽轮机、电厂锅炉、热力过程自动调整等。
执业范围:热电厂、热能动力设施(目前还是热电厂)。
1.注册公用(暖通)设施工程师(设施首选)(全国目前不到1万,薪资高)核心课程:采暖、通风、空气调整、制冷技术、空气干净技术、民用建筑房屋卫生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学科概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目标,以研究能量的热、光、势能和动能等形式向功、电等形式相互转换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
中北大学于1998年获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依托“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电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学科平台;形成了以北方通用动力研究院、柴油机高增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增压器工程创新中心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科现拥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24名,其中入选三晋学者、山西省BRJH、三晋英才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多名。
已承担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动力机械系统设计、热流科学与工程、太阳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二、培养目标
以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能源动力装备与系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能源、动力、环保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研究型复合人才。
三、培养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年限3年,最长5年。
提前答辩和延期答辩要经过严格审批,要求论文时间不少于1.5年。
四、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1、动力机械系统科学与结构技术
针对动力机械能量转化效率、清洁排放及可靠性,开展动力机械能量管理、内燃机增压与性能优化、清洁燃料燃烧与排气净化、动力机械系统复杂载荷环境下动态设计、寿命预测与抗疲劳设计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2、新能源转化科学与综合利用
针对太阳能、生物质能、电能等非化石能源的转化、存储与利用,研究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高效转化的新原理与新工艺,发展多功能协同能量储存及动力转化新技术等,注重研究的前瞻性和交叉性,解决新能产业中的瓶颈科学问题。
3、热流科学及低碳节能新技术
针对能源低碳、高效利用中的热与流体科学问题,开展燃料洁净利用、强化传热传质、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流体热物性及新型热力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微纳尺度流动传热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前沿性"。
五、课程设置
说明:
一、实践课程
1、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由教师讲辅,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时间。
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外文科技写作与实践:由教师讲辅,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二、实践与创新活动(从所列的条件至少选修4学分)
1、教学实践(1学分):协助辅导本科生课程,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科技大赛等等。
2、学术讲座(1学分):参加8次以上学术活动,并主讲1次以上学术报告。
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学校提倡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3、创新创业讲座(1学分):参加4次以上创新创业讲座,每次术讲座要有10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的时间、地点、主讲人人、题目,简述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创新创业的思路。
4、创新项目立项(2学分):申报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中北大学研究生科技立项并立项或导师的其它科研项目立项(在参加项目人员名单中),可累加。
5、高水平论文(1学分):发表学校学位条例要求以外的核心期刊论文并见刊,每发一篇算1学分、可累加。
6、科技成果(1学分):取得科技成果(专利、鉴定、专著等),可累加。
7、参加学术会议(1学分):参加与课题相关的学术会议。
8、科技赛事获奖(2学分):参加全国研究生科技赛事并获奖,可累加。
9、其它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实践与创新活动(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