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认知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6章认知学习理论一、选择题1.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答案】B【解析】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目的尝试。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者是苛勒。
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有意义的发展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加涅D.桑代克【答案】A【解析】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一般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4.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答案】B【解析】下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下位概念,因此,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就属于下位学习。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答:(1)分类和概括化是“超越所给信息”的过程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化的过程就是“超越所给信息”的过程,通过归类,可以将关于这一类别的知识推论到这个具体事物上,从而超越了所感知到的外界信息,超越了直接的感觉材料。
(2)举例布鲁纳认为,人们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相关类别进行推理。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笔录——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形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形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纪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教课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
包含学生、教师、教课内容、教课媒体和教课环境五种因素,和学习过程、教课过程和评论 / 反省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
二、学习与教课的因素(一)学生学生特点的多样化使得教课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别包含集体差别和个体差异。
集体差别包含:年纪、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别等;个体差别包含: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别。
(二)教师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其实不否认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课、协调其余各样因素中起要点作用。
教师这一因素包含: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以及教课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课中拥有异样重要的作用。
(三)教课内容教课内容是教课过程中存心传达的主要信息部分。
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农业社会侧重知识经验的教授,工业社会重申知识和技术的训练,信息社会侧重办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育。
教课内容一般表现为教课纲领、教材和课程。
(四)教课媒体教课媒体是教课内容的载体,是教课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达信息的工具。
过去,教课媒体被视为教课环境中的一个构成部分,跟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课媒体已成为教课中一个拥有独到意义的因素,不单影响着教课内容的表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并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课过程中的作用、教课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教课环境包含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双方面。
前者波及讲堂自然条件、教课设备等;后者波及讲堂纪律、讲堂氛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教课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课方法以及教课组织。
三、学习与教课的过程(一)学习过程学生在教课情境中经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课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取悉识、技术和态度的过程。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生心理【圣才出品】
第2章学生心理2.1复习笔记一、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1)基本观点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
在他看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2)图式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①同化是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②顺应是指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③平衡是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他把人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
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知道消失了的事物的存在,表明儿童开始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是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言语与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绪论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 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
如图所示:2.学习与教学因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和测量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学习并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2007-08-12 23:05:21|分类:ET- 教育技术|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⒈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⒉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1、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2、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
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1920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 ,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二、发展时期(1920~60 )弗洛伊德杜威维果斯基三、成熟时期(60~80 )布鲁纳罗杰斯四、完善时期(1980~ )布鲁纳 1994 年总结十几年来的成果:1、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品德的形成)
第13章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
A.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B.品德就是道德C.品德就是个性D.品德一定危害社会【答案】A【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理成分。
品德不同于道德,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并不等同于个性。
品德对社会有利有弊,良好的品德对社会有益。
因此答案选A。
2.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道德两难故事B.守恒实验C.沙盘游戏D.对偶故事法【答案】D【解析】皮亚杰以谈话法为研究方法,即先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了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因此答案选D。
3.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A【解析】道德认识是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着以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它是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
4.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
A.同感B.以病人为中心C.移情D.自我【答案】C【解析】移情是指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
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移情是最具有动力特征的因素。
因此答案选C。
二、简答题1.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什么?答:一般认为,品德心理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着以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等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①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特点是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1)桑代克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他将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等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①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特点是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1)桑代克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他将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
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一)学生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二)教师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注重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四)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三、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一)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学习心理导论【圣才出品】
第4章学习心理导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答案】D【解析】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A、B、C三项都是由于环境或者药物等作用造成的行为的暂时的改变,因此不属于学习。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答案】C【解析】按照学习的主体进行分类,学习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因此,答案选C。
3.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A.规则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连锁学习【答案】A【解析】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想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解决问题的学习。
因此,答案选A。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答案】B【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慧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④态度的学习;⑤运动技能的学习。
因此,答案选B。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学习包括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听导师精心设计的指导,科学研究等。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习?答:(1)学习的定义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13-15章)【圣才出品】
第13章品德的形成13.1复习笔记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基本界定品德或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1.品德与社会道德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道德就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品德与社会道德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具体表现在:(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①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人需要。
②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
可见,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③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
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①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道德,难以转化为个体的信念,也会妨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②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总之,品德和道德既有彼此区别的一面,又有紧密联系的一面。
研究个体品德不能脱离一定社会的道德环境和规范。
2.品德与个性品德与个性、性格等概念也有所区别。
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性格则是指个人在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且一贯的表现。
性格中既有不具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也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对于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它既包含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且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第13章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
A.1岁B.2岁C.3岁D.5岁【答案】D2.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要经历的阶段有()。
A.执拗-醒悟-改变B.醒悟-再犯-顿悟C.醒悟-转变-自新D.转变-自新-醒悟【答案】C3.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在校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中,存在较普遍、分布较广的是()。
A.过错行为B.品德不良行为C.品德问题行为D.犯罪行为【答案】A4.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准则D.个体心理特征【答案】D5.掌握道德概念的条件不包括()。
A.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B.有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C.有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D6.属于品德不良的主观方面原因的是()。
A.养而不教,重养轻教B.只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C.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D.自己同教师、父母和其他一些关心自己的人情感对立、存有戒心【答案】D7.()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行为的发展。
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弗洛伊德【答案】A二、概念题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答: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一种西方德育工作模式。
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该学派认为,人的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思维的发展;它是一个具有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续过程。
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发展。
即促使受教育者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活动,反对“谆谆教海”式的传统方法。
具体实施要求为:①鼓励学生充分考虑他人观点;②让学生通过辩论和在多种选择中开展逻辑思维活动,并勇于作出道德决定;③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冲突,并提供一种解决这种冲突的新的道德结构,促使向高一级水平发展;④为学生安排一个公正的活动环境。
2.社会规范学习答: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第二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错误!未定义书签。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研究的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研究的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研究的有效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学习策略【圣才出品】第12章学习策略一、选择题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答案】B【解析】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所采用的就是元认知策略。
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答案】A【解析】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提出了遗忘曲线。
学习以后在最初的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发生大量的遗忘。
3.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答案】A【解析】精细加工策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
精细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和灵活处理信息的方法。
记忆术主要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谐音联想法,琴栓——单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
灵活处理信息的方法主要有:有意识记,主动应用,利用背景知识。
4.学业求助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D【解析】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5.下列关于元认知叙述正确的是()。
A.元认知控制包括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察、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调节三个环节B.元认知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提出来的C.时间管理策略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D.元认知知识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答案】A【解析】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它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监控,调节。
元认知最早是由弗拉维尔提出来的。
(完整版)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
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一)学生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二)教师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注重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四)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品德的形成
13.1复习笔记
一、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品德或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1.品德与社会道德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道德就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品德与社会道德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具体表现在:
(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①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人需要。
②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
可见,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③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
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①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
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道德,难以转化为个体的信念,也会妨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②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总之,品德和道德既有彼此区别的一面,又有紧密联系的一面。
研究个体品德不能脱离一定社会的道德环境和规范。
2.品德与个性
品德与个性、性格等概念也有所区别。
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性格则是指个人在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且一贯的表现。
性格中既有不具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也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于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它既包含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且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与道德信念密切联系,而且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作为道德品质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这三者本身又各自有其不同的等级水平。
(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1.社会规范及其学习
(1)规范的含义
规范原义指木匠使用的“规尺”,后被用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作为人的行为标准。
(2)社会规范的含义
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标准、准则或规则,从而得以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3)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
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社会规范学习的目的在于使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2.品德发展的实质
品德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逐渐内化,主动建构相对稳定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理论
(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
在此之前,儿童还经历一个具有自我中心的规则概念的阶段——前道德阶段。
(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
在皮亚杰看来,5岁幼儿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对引起事情的结果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他只做规定的事情,因为他想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
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对行为做出判断。
(2)他律阶段
5~8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这一阶段的儿童所提议的惩罚比较严厉。
(3)自律阶段
9~11岁儿童进入自律阶段,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
当然这时期判断还是不成熟的。
要到十一二岁后才能独立判断。
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合作的道德。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源于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
他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
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以促进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同时集体和同伴对儿童道德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2.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理论,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研究方法
科尔伯格开创了道德两难故事法,作为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皮亚杰对偶故事的发展,同样也是用情境故事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2)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按照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提出了全面的阶段模型。
①前习俗水平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
他们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认为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
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
②习俗的水平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逐渐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段:
a.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要尊重法律权威,对是非的判断已有了法制观念。
③后习俗水平
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
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境界。
这一时期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a.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
b.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
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
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他能超
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
(3)对科尔伯格的批评
①科尔伯格的研究并没有澄清道德发展的阶段是否有严格的顺序,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否要求抛弃前一种思维方式。
②在现实的教学背景下,科尔伯格所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过于复杂,操作性不强。
③科尔伯格的研究虽然注意跨文化的特点,但是被试主要以男性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1.精神分析学派对道德情感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这三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内在动力,支配了个体的行为。
个体道德行为的原动力来自超我的支配。
(1)本我
本我是弗洛伊德品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
它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
自我是弗洛伊德品格结构中意识的部分,是出生后获得的,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其功能是实现环境中寻求个体需要的满足。
(3)超我
超我是弗洛伊德品格结构中最上层的代表道德和良心的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塑造而成的,具有管制和压抑本我冲动而使之合于社会规范的功能。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父母很早就向儿童提出了社会化的要求。
儿童将父母的批评和社会的批评内化成超我(俗称“良心”)。
良心或超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