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疗-艾灸ppt课件
合集下载
艾灸疗法201X04ppt课件
2、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凡百具要 宽解。
3、尤忌大怒、大老、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 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 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
28
绿色医疗趋势
绿色医疗就是指既能治好人的病症,又 不伤害人的身体的医疗方法。随着文明的不断 进步,人们已认识到抗生素在解除人类病症的 同时,也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传统疗法,如一碗汤, 一根针,一柱灸等等,恰恰正是绿色医疗的典 型代表。以中医传统疗法为核心的绿色疗法, 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应用,成为一种世界 性趋势。
.
8
二、灸法的分类
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艾炷灸
隔姜灸
间接灸 隔蒜灸
灸
隔盐灸
艾灸类
法
分 灸法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悬 灸 雀啄灸
回旋灸
类
艾卷灸
(条) 实按灸 太乙针灸
表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非艾灸类 灯草灸
天 灸.Leabharlann 9间接灸 (1)隔姜灸
操 作:
艾炷灸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虚寒性腹痛吐泻、风寒湿痹等。
,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为炷,能通十二经 ,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近代 ——张锡纯《衷中参西录》 “灸法神妙,据病各灸其处,亦可随手奏效。而于筋骨诸 病,或沉痼之疾,灸之尤为得力,真济世活人之慈航哉 !”
.
5
灸的材料的发展
• 在实践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选择,至《黄帝 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 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 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 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 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3、尤忌大怒、大老、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 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 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
28
绿色医疗趋势
绿色医疗就是指既能治好人的病症,又 不伤害人的身体的医疗方法。随着文明的不断 进步,人们已认识到抗生素在解除人类病症的 同时,也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传统疗法,如一碗汤, 一根针,一柱灸等等,恰恰正是绿色医疗的典 型代表。以中医传统疗法为核心的绿色疗法, 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应用,成为一种世界 性趋势。
.
8
二、灸法的分类
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艾炷灸
隔姜灸
间接灸 隔蒜灸
灸
隔盐灸
艾灸类
法
分 灸法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悬 灸 雀啄灸
回旋灸
类
艾卷灸
(条) 实按灸 太乙针灸
表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非艾灸类 灯草灸
天 灸.Leabharlann 9间接灸 (1)隔姜灸
操 作:
艾炷灸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虚寒性腹痛吐泻、风寒湿痹等。
,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为炷,能通十二经 ,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近代 ——张锡纯《衷中参西录》 “灸法神妙,据病各灸其处,亦可随手奏效。而于筋骨诸 病,或沉痼之疾,灸之尤为得力,真济世活人之慈航哉 !”
.
5
灸的材料的发展
• 在实践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选择,至《黄帝 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 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 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 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 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艾灸疗法》课件
《艾灸疗法》PPT课件
艾灸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使用燃烧的艾草对穴位进行热刺激,具有 独特的疗效。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艾灸疗法的概述和其在中医保健中的应用。
艾灸的历史及发展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多个时 期的发展和演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艾灸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 作方法。
3 避免在空腹或饱食后进行灸治疗
4 注意个人卫生
艾灸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对消化系统产生不 良影响。
进行艾灸前应注意个人卫生,以免交叉感染。
艾灸的禁忌症
孕妇
孕妇应避免艾灸,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皮肤病患者
患有皮肤疾病的人应避免艾灸,以免加重病情。
感染性疾病患者
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应避免艾灸,以免传染给他人。
使用艾草的寒凉性质,疗法针对寒凉症状的穴位进 行治疗。
艾灸的常见穴位
足三里
位于下肢,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效果。
大椎
位于颈椎部位,对颈椎病和头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元
位于下腹部,有温补肾阳、益气固脱的作用。
太阳穴
位于头部,有舒筋活络、清热明目的功效。
艾灸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准备好艾草、艾绒、灸盒等工具。
过度的艾灸可能导致身体感到过热或不适,应及 时就医或暂停治疗。
3 过敏反应
4 疗效不明显
某些人对艾草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应谨慎选择和 使用艾草。
部分人对艾灸可能没有明显的疗效,应寻求其他 适合的治疗方法。
2
选择穴位
根据需要治疗的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
3
燃烧艾草
将艾草点燃,产生烟雾和温热。
4
灸热穴位
将艾绒或艾炷放在穴位上,热疗穴位。
艾灸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使用燃烧的艾草对穴位进行热刺激,具有 独特的疗效。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艾灸疗法的概述和其在中医保健中的应用。
艾灸的历史及发展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多个时 期的发展和演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艾灸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 作方法。
3 避免在空腹或饱食后进行灸治疗
4 注意个人卫生
艾灸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对消化系统产生不 良影响。
进行艾灸前应注意个人卫生,以免交叉感染。
艾灸的禁忌症
孕妇
孕妇应避免艾灸,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皮肤病患者
患有皮肤疾病的人应避免艾灸,以免加重病情。
感染性疾病患者
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应避免艾灸,以免传染给他人。
使用艾草的寒凉性质,疗法针对寒凉症状的穴位进 行治疗。
艾灸的常见穴位
足三里
位于下肢,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效果。
大椎
位于颈椎部位,对颈椎病和头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元
位于下腹部,有温补肾阳、益气固脱的作用。
太阳穴
位于头部,有舒筋活络、清热明目的功效。
艾灸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准备好艾草、艾绒、灸盒等工具。
过度的艾灸可能导致身体感到过热或不适,应及 时就医或暂停治疗。
3 过敏反应
4 疗效不明显
某些人对艾草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应谨慎选择和 使用艾草。
部分人对艾灸可能没有明显的疗效,应寻求其他 适合的治疗方法。
2
选择穴位
根据需要治疗的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
3
燃烧艾草
将艾草点燃,产生烟雾和温热。
4
灸热穴位
将艾绒或艾炷放在穴位上,热疗穴位。
艾灸PPT课件
温经散寒:艾灸可以促进气 血流通,改善体寒、痛经等 问题。
美容养颜:艾灸可以调节内 分泌,改善肤色和肤质,达
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减肥瘦身:艾灸可以促进身 体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
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06
艾灸的未来发展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
艾灸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等功效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艾灸具有简便易学、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宜推广应用
患者
艾灸的注意事项
适应人群: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女性 禁忌:孕妇、体质虚弱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在艾灸前应先喝一杯温开水,避免空腹艾灸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后,将其悬空在穴位上方约3-5厘米处熏烤,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05
艾灸的实际应用
艾灸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缓解疼痛 调理脾胃 温经哮喘 等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腹胀 等
运动系统:关节炎、腰腿疼、 颈椎病等
皮肤系统:湿疹、皮炎、银屑 病等
03
艾灸的操作方法
艾灸的准备
选取艾叶:选择陈年艾叶,具有更好的药效 制作艾绒:将艾叶揉碎,去除杂质,制作成艾绒 选择器具:使用木质灸盒或灸筒,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 选择穴位: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施灸
艾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 录
01 艾灸基础知识 02 艾灸的治疗原理 03 艾灸的操作方法 04 艾灸的适应人群和禁忌 05 艾灸的实际应用 06 艾灸的未来发展
01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的定义和作用
艾灸是一种使用艾 叶制成的艾条刺激 人体穴位的中医疗 法。
艾灸有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祛风止 痛的作用。
美容养颜:艾灸可以调节内 分泌,改善肤色和肤质,达
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减肥瘦身:艾灸可以促进身 体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
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06
艾灸的未来发展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
艾灸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等功效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艾灸具有简便易学、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宜推广应用
患者
艾灸的注意事项
适应人群: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女性 禁忌:孕妇、体质虚弱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在艾灸前应先喝一杯温开水,避免空腹艾灸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后,将其悬空在穴位上方约3-5厘米处熏烤,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05
艾灸的实际应用
艾灸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缓解疼痛 调理脾胃 温经哮喘 等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腹胀 等
运动系统:关节炎、腰腿疼、 颈椎病等
皮肤系统:湿疹、皮炎、银屑 病等
03
艾灸的操作方法
艾灸的准备
选取艾叶:选择陈年艾叶,具有更好的药效 制作艾绒:将艾叶揉碎,去除杂质,制作成艾绒 选择器具:使用木质灸盒或灸筒,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 选择穴位: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施灸
艾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 录
01 艾灸基础知识 02 艾灸的治疗原理 03 艾灸的操作方法 04 艾灸的适应人群和禁忌 05 艾灸的实际应用 06 艾灸的未来发展
01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的定义和作用
艾灸是一种使用艾 叶制成的艾条刺激 人体穴位的中医疗 法。
艾灸有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祛风止 痛的作用。
艾灸ppt 课件
国际市场拓展
随着全球对中医的关注度提高,艾灸也将走向国 际市场,为全球患者提供治疗和保健服务。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调理月经
艾灸气海、血海、三阴交等穴位 ,能够调理月经,缓解痛经。
舒缓压力
艾灸百会、神门、太冲等穴位, 能够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艾灸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感冒的艾灸疗法
总结词
艾灸治疗感冒效果显著,可缓解症状 ,缩短病程。
详细描述Βιβλιοθήκη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温经散寒
行气活血
艾灸能够温通经脉,促进气血流通,对于 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 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艾灸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疲劳,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扶阳固脱
防病保健
艾灸能够温阳益气,固脱回阳,对于虚脱 、昏厥等危急病症有急救作用。
艾灸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能促进身体各 系统的功能调节,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美容养生的艾灸疗法
黄褐斑
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 ,能够调节内分泌,淡化黄褐斑
。
眼袋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能够 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袋。
皱纹
艾灸太阳、丝竹空、攒竹等穴位, 能够舒缓面部肌肉,减轻皱纹。
日常保健的艾灸疗法
强身健体
艾灸足三里、关元、命门等穴位 ,能够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REPORT
CATALOG
DATE
随着全球对中医的关注度提高,艾灸也将走向国 际市场,为全球患者提供治疗和保健服务。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调理月经
艾灸气海、血海、三阴交等穴位 ,能够调理月经,缓解痛经。
舒缓压力
艾灸百会、神门、太冲等穴位, 能够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艾灸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感冒的艾灸疗法
总结词
艾灸治疗感冒效果显著,可缓解症状 ,缩短病程。
详细描述Βιβλιοθήκη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温经散寒
行气活血
艾灸能够温通经脉,促进气血流通,对于 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 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艾灸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疲劳,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扶阳固脱
防病保健
艾灸能够温阳益气,固脱回阳,对于虚脱 、昏厥等危急病症有急救作用。
艾灸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能促进身体各 系统的功能调节,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美容养生的艾灸疗法
黄褐斑
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 ,能够调节内分泌,淡化黄褐斑
。
眼袋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能够 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袋。
皱纹
艾灸太阳、丝竹空、攒竹等穴位, 能够舒缓面部肌肉,减轻皱纹。
日常保健的艾灸疗法
强身健体
艾灸足三里、关元、命门等穴位 ,能够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REPORT
CATALOG
DATE
传统国学文化《中医养生-艾灸》 PPT课件
(十一)肢体冰凉
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 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 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 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 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 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 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 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 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 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 是一个慢功夫。
(六)发烧
(八)头晕耳鸣
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 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 退热,而且降火气。
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 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 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 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三)行气活血
消淤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滑。 灸法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 和利而收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
(二)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素问 调经论) 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 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艾叶性温,加之点 燃熏灸,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因此, 灸法具有良好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 宣痹止痛之功。
一、概述
(一)作用原理:
➢ 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在不同穴位上施灸,不但能治
疗疾病,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还可弥补中药和针疗的不足。灸法是利用 艾叶燃烧的温和热力刺激体表腧穴,通过经络传导,籍以激发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 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运行(调气)的作用。
艾灸疗法 ppt课件
艾灸疗法概述艾艾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20
ppt课件 2
一.艾叶和艾绒 1.艾叶 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
艾灸材料
长,但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古特称“蕲艾”。具有芳香性 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艾叶气味芳 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有纯阳之性。 《本草纲目》记 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 通十二经,走 三阴 , 理气血 , 逐寒湿 , 暖子宫 ,…… 以之灸火 , 能透诸经而除百 病”。 艾叶经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具有性温,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的特点。因艾产地广泛,易于采 集,价格低廉。故从古至今,灸不离宗,是最常用的施灸材 料。艾叶在制成艾绒之前必须达到“嫩、净、细、干、陈” 3 ppt课件
艾灸疗法
ppt课件
1
概述
艾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
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
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
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
的一种外治方法。
● 《黄帝内经》: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 《扁鹊心书》:“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 命之法,灼艾第一。” ● 《孟子.离娄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ppt课件
5
常用灸法
ppt课件 2
一.艾叶和艾绒 1.艾叶 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
艾灸材料
长,但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古特称“蕲艾”。具有芳香性 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艾叶气味芳 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有纯阳之性。 《本草纲目》记 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 通十二经,走 三阴 , 理气血 , 逐寒湿 , 暖子宫 ,…… 以之灸火 , 能透诸经而除百 病”。 艾叶经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具有性温,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的特点。因艾产地广泛,易于采 集,价格低廉。故从古至今,灸不离宗,是最常用的施灸材 料。艾叶在制成艾绒之前必须达到“嫩、净、细、干、陈” 3 ppt课件
艾灸疗法
ppt课件
1
概述
艾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
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
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
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
的一种外治方法。
● 《黄帝内经》: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 《扁鹊心书》:“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 命之法,灼艾第一。” ● 《孟子.离娄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ppt课件
5
常用灸法
中医艾灸PPT课件
15
2、间接灸
❖ (1)隔姜灸
操 作 定穴-生姜片(0.2~0.5cm *2-3cm穿孔)-大 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3~6壮至皮肤潮红 (其间更换姜片)
适应证 风寒湿痹、呕吐、腹痛、泄泻、外感 病症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2) 隔盐灸(神阙灸)
操 作 食盐填于脐部-上至生姜薄片—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 5~10壮
适应证 慢性虚寒性疾 病如慢性腹泻、风寒湿 痹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2)瘢痕灸
操 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 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 复7~9壮。一周左右逐 渐出现化脓,5-6周后灸疮 结痂脱落,局部留瘢痕。 适应证 顽固性疾病 如哮 喘、慢性胃肠疾病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艾 柱 燃 烧 尽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四)防病保健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 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 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 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五)引热外行
精选ppt课件最新
23
2、实按灸
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
置布或纸(数层)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卷按 压使热力透达深部,反复数次。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三)温针灸
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 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每穴每次可施 灸1~3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
精选ppt课件最新
《素问•调经论篇》:“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 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2、间接灸
❖ (1)隔姜灸
操 作 定穴-生姜片(0.2~0.5cm *2-3cm穿孔)-大 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3~6壮至皮肤潮红 (其间更换姜片)
适应证 风寒湿痹、呕吐、腹痛、泄泻、外感 病症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2) 隔盐灸(神阙灸)
操 作 食盐填于脐部-上至生姜薄片—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 5~10壮
适应证 慢性虚寒性疾 病如慢性腹泻、风寒湿 痹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2)瘢痕灸
操 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 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 复7~9壮。一周左右逐 渐出现化脓,5-6周后灸疮 结痂脱落,局部留瘢痕。 适应证 顽固性疾病 如哮 喘、慢性胃肠疾病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艾 柱 燃 烧 尽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四)防病保健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 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 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 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五)引热外行
精选ppt课件最新
23
2、实按灸
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
置布或纸(数层)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卷按 压使热力透达深部,反复数次。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三)温针灸
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 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每穴每次可施 灸1~3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
精选ppt课件最新
《素问•调经论篇》:“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 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艾灸技术PPT课件
特别提示: 灸法具有温肾暖宫、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
好。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忌劳累。
30
30
常1 见疾病的艾灸疗法—膝痹病
• 膝痹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肝肾
不1足、外邪痹阻经脉所致。不通则痛,不荣
则痛,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 要表现。活动或天气变化时 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
局部感觉,避免烫伤。
26
26
常1 见疾病的艾灸疗法—痛经
• 失1痛养经,多复因因体情质志素不弱调,、气或血经不期足受,寒冲饮任冷失,调以,致胞宫
经血滞于胞宫而成。以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 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临床表现。
• 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 行诊断。本病相当于西 医的原发性痛经。
• ②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 烧损皮肤和衣物。
14
14
施1 灸时的注意事项
• 1③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 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
• ④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 • ⑤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 ⑥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
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
15
15
常1 见疾病的艾灸疗法—感冒
• •
•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一4厘
1 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
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 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 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 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5 次为1疗程。
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本病 相当于西医的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
好。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忌劳累。
30
30
常1 见疾病的艾灸疗法—膝痹病
• 膝痹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肝肾
不1足、外邪痹阻经脉所致。不通则痛,不荣
则痛,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 要表现。活动或天气变化时 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
局部感觉,避免烫伤。
26
26
常1 见疾病的艾灸疗法—痛经
• 失1痛养经,多复因因体情质志素不弱调,、气或血经不期足受,寒冲饮任冷失,调以,致胞宫
经血滞于胞宫而成。以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 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临床表现。
• 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 行诊断。本病相当于西 医的原发性痛经。
• ②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 烧损皮肤和衣物。
14
14
施1 灸时的注意事项
• 1③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 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
• ④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 • ⑤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 ⑥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
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
15
15
常1 见疾病的艾灸疗法—感冒
• •
•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一4厘
1 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
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 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 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 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5 次为1疗程。
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本病 相当于西医的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
中医学艾灸疗法PPT
▪
疗效成几何倍上升!
02·
艾灸具体操作
悬起灸
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 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 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
03·
艾灸注意事项
03·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5小时内不 要洗洗澡,艾灸后最 好喝点温开水。
(4)太饿了,太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者 喝了很多酒,或者身体非常虚 弱不建议艾灸。
活血通经止痛 腰背委中求
腰痛活血通经 阿是穴、大肠俞、 委中
近部选穴
远部选穴
大肠俞
▪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 区,第四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肾俞
膝关节痛
•选穴:犊鼻、梁丘、血海、足三里,鹤 顶穴、阳陵泉
Chinese medicine conditioning
中 药
艾 条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
01·艾灸是什么?
目
02·艾灸具体操作
录
Catalog
03·艾灸注意事项
04·艾灸适应症举例
01·
艾灸是什么?
什么是针?什么是灸?
针灸=针+灸 针: 灸:主要指艾灸。
什么是艾灸
▪ 《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 ▪ 用火烤特点部位治疗疾病。 ▪ 艾灸—艾火 ▪ 艾是什么?
艾灸之源——艾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 艾绒制成的艾条点燃后,熏灸身体相应的穴位,能治病防病,病症无论寒热、 虚实、阴阳、表里均可施灸,特备适合于家庭治疗和保健。可以说, 艾条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和保健
Chinese medicine conditioning
中 药
艾 条
中医学艾灸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艾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气海穴
生发阳气
直接艾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三阴交穴
健脾和胃、调肝补 肾、行气活血、舒 经通络
直接艾灸
灸后调养
• 1、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 2、饭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 3、勿感风寒
施灸频率
• 1、做3休1,或做10休3 • 2、前身、后身、四肢分开做 • 3、保健灸,每周一次即可 • 4、直接灸,每次3~5壮 • 5、时间:回旋灸20~30min,啄雀灸
灭火器
艾灸的保健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可以直接施灸
调节机体免疫力、 增强抗病能力、预 防衰老,调理脾胃、 补中益气、痛经活 络、疏风化湿、扶 正祛邪
艾灸的保健穴位-神阙穴
固本培元、回阳救 逆、补益脾胃、理 气和肠
神阙穴需要隔盐灸,隔姜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关元穴
可直接施灸
培肾固本,调气回 阳的功效。能增强 生殖系统功能,提 高免疫能力,防止 衰老,主治诸虚百 损,能壮一身之气
艾灸的保健穴位-中脘穴
健脾益胃,培补后 天
可直接施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命门穴
对肾气不足、精力 衰退者有固本培元 的作用
隔姜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涌泉穴
清脑醒神、安神定 志、清热散风
直接艾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大椎穴
解表清热、疏风散 寒、熄风止痉、安 神益髓
直接艾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曲池穴
凉血润燥、清热解 毒
认识艾灸疗法
• 起源于:石器时代 •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早于中药、方剂
的使用。
民间流传:加有三年艾草,郎中不用来;若 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认识艾灸疗法
艾草
艾草的功效
• 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
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 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 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 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艾草捣绒, 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 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灸的禁忌
1 禁灸病症: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 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 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 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 灸疗法。
艾灸的禁忌
2.不适宜的穴位 睛明穴
艾灸方式
直 接 灸
直接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建议大家不做瘢痕灸
艾灸方式
艾灸的工具-温灸棒
艾灸的工具-温灸棒
温 灸 棒 的 使 用
艾灸的工具-艾灸盒
艾灸盒
艾灸的工具-艾灸盒
艾 灸 盒 的 使 用
艾灸的工具-艾灸盒
艾 灸 盒 的 使 用
艾灸的工具-随身灸
随身灸
艾灸的工具-随身灸
艾 柱
艾灸工具-随身灸
随 身 灸 的 使 用
艾灸工具-随身灸
艾灸工具-艾绒
艾灸工具-艾绒
5~15mi医理疗有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按 摩,可结合情况选择使用
• 中医理疗同营养疗法、中药方剂结合使用 ,效果更佳。
艾灸工具-艾柱直接施灸
艾灸工具-火龙灸
艾灸工具-火龙灸
火龙灸可以选着这两样来施灸
艾灸工具-火龙灸
火龙灸可以弄成这个样子
艾灸工具-艾绒盒
里 面 可 以 直 接 放 置 艾 绒
艾灸工具-小工具
艾灸膏
成分: 艾叶、当归、生姜、熟附子、木香等。 功效: 通经活络、温经散寒、温肾健脾、祛瘀散结、 活化脏腑。
隔隔 附姜 子灸 灸
常用与神阙穴和命门穴
艾灸方式
隔隔 蒜姜 灸灸
不常用
艾灸方式
温和灸
回旋灸
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作用,主要用于 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
病痛局部灸疗
对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
啄雀灸
唤起穴位和经络功能。适用 于远端病痛和内脏
艾灸的工具-艾条
艾条
艾灸的工具-艾条
使 用 艾 条 直 接 艾 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气海穴
生发阳气
直接艾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三阴交穴
健脾和胃、调肝补 肾、行气活血、舒 经通络
直接艾灸
灸后调养
• 1、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 2、饭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 3、勿感风寒
施灸频率
• 1、做3休1,或做10休3 • 2、前身、后身、四肢分开做 • 3、保健灸,每周一次即可 • 4、直接灸,每次3~5壮 • 5、时间:回旋灸20~30min,啄雀灸
灭火器
艾灸的保健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可以直接施灸
调节机体免疫力、 增强抗病能力、预 防衰老,调理脾胃、 补中益气、痛经活 络、疏风化湿、扶 正祛邪
艾灸的保健穴位-神阙穴
固本培元、回阳救 逆、补益脾胃、理 气和肠
神阙穴需要隔盐灸,隔姜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关元穴
可直接施灸
培肾固本,调气回 阳的功效。能增强 生殖系统功能,提 高免疫能力,防止 衰老,主治诸虚百 损,能壮一身之气
艾灸的保健穴位-中脘穴
健脾益胃,培补后 天
可直接施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命门穴
对肾气不足、精力 衰退者有固本培元 的作用
隔姜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涌泉穴
清脑醒神、安神定 志、清热散风
直接艾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大椎穴
解表清热、疏风散 寒、熄风止痉、安 神益髓
直接艾灸
艾灸的保健穴位-曲池穴
凉血润燥、清热解 毒
认识艾灸疗法
• 起源于:石器时代 •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早于中药、方剂
的使用。
民间流传:加有三年艾草,郎中不用来;若 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认识艾灸疗法
艾草
艾草的功效
• 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
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 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 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 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艾草捣绒, 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 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灸的禁忌
1 禁灸病症: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 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 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 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 灸疗法。
艾灸的禁忌
2.不适宜的穴位 睛明穴
艾灸方式
直 接 灸
直接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建议大家不做瘢痕灸
艾灸方式
艾灸的工具-温灸棒
艾灸的工具-温灸棒
温 灸 棒 的 使 用
艾灸的工具-艾灸盒
艾灸盒
艾灸的工具-艾灸盒
艾 灸 盒 的 使 用
艾灸的工具-艾灸盒
艾 灸 盒 的 使 用
艾灸的工具-随身灸
随身灸
艾灸的工具-随身灸
艾 柱
艾灸工具-随身灸
随 身 灸 的 使 用
艾灸工具-随身灸
艾灸工具-艾绒
艾灸工具-艾绒
5~15mi医理疗有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按 摩,可结合情况选择使用
• 中医理疗同营养疗法、中药方剂结合使用 ,效果更佳。
艾灸工具-艾柱直接施灸
艾灸工具-火龙灸
艾灸工具-火龙灸
火龙灸可以选着这两样来施灸
艾灸工具-火龙灸
火龙灸可以弄成这个样子
艾灸工具-艾绒盒
里 面 可 以 直 接 放 置 艾 绒
艾灸工具-小工具
艾灸膏
成分: 艾叶、当归、生姜、熟附子、木香等。 功效: 通经活络、温经散寒、温肾健脾、祛瘀散结、 活化脏腑。
隔隔 附姜 子灸 灸
常用与神阙穴和命门穴
艾灸方式
隔隔 蒜姜 灸灸
不常用
艾灸方式
温和灸
回旋灸
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作用,主要用于 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
病痛局部灸疗
对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
啄雀灸
唤起穴位和经络功能。适用 于远端病痛和内脏
艾灸的工具-艾条
艾条
艾灸的工具-艾条
使 用 艾 条 直 接 艾 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