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2人口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2人口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2人口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22分)1.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尽管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平均每年仍净增人口1200万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省级行政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740 600 12 2(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现状是()A. 人口基数大B.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C.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D.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

说明了()A. 东部应向西部大规模移民B. 西部计划生育落实较好C. 西部向东部迁移了大量人口D. 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 西多东少B. 东多西少C. 南多北少D. 北多南少3.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A. 年龄结构合理,劳动力充足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 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多D. 出生率偏低,人口增长慢4.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 我国人口分布平均B. 农村人口比城镇多C.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人口少D. 汉族人口少,少数民族人口多5.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状况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A. 黑河一腾冲一线B. 漠河一腾冲一线C. 秦岭一淮河一线D. 黑河-昆明线一线7.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

A. 秦岭——淮河B. 黑河——腾冲C. 漠河——腾冲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8.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是()A. 秦岭——淮河线B. 800mm年降水量线C. 季风区与非季风界线D. 黑河——腾冲线9.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近年来仍每年新增人口1200 多万,主要原因是()A. 生活水平高B. 死亡率低C. 经济发展快D. 人口基数大10.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A. 南多北少B. 南少北多C. 东多西少D. 东少西多二、填空题(共4题;共10分)11.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课时作业4:1.2人口

课时作业4:1.2人口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一、单选题1.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生活水平高C.出生率高D.死亡率低2.(2011•泰安)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A.人口增长速度快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3.(2017•赤峰)“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东南、西北都多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4.从陆地面积和人口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A.第二位,第三位B.第三位,第二位C.第三位,第一位D.第一位,第一位5.(2017•福建)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

下图示意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迅速增长B.人口数量缓慢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D.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2011年以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6.读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面下列各小题(1)图中四个省区,没有陆上疆界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四个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7.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下列平原地区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的是()A.内蒙古河套平原B.四川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中下游平原8.(2017•连云港)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沿海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疏C.西部人口稠密,东部人门稀疏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9.“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1.2人口迁移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额册

1.2人口迁移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额册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组织同伴互评,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提高评价能力。
3.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有效的建议,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认知水平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
在地理学科方面,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对迁移的分类、影响因素等深入知识掌握不足。此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就学习兴趣而言,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较为关注,对人口迁移这一话题具有一定的兴趣。
-我国的人口迁移现状及政策。
2.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需要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
-我国人口迁移现状及政策,涉及政策理解、实地调查等多方面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二、学情分析导
1.2人口迁移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额册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1册,主要讲述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在我国的地理课程体系中,人口迁移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人口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本节课首先介绍了人口迁移的定义、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我国的人口迁移现状及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人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人口》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初步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的概念和基本统计数据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的规律以及人口问题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来深入理解这些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了解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人口数据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阐述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口问题。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人口分布的规律。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深化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PPT课件-1.2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PPT课件-1.2人口合理容量
【两人合作探究1】 “木桶效应”是指组 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 [木自主桶探究的2] 盛阅读水材料量,回答,下列不问题取。 决于最长的那块木 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探究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年 70亿 13年 60亿 14年 50亿 30年 40亿
(2)分析1830年以 来,世界人口的增 长趋势。
100年 30亿
20亿 10亿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2011
探究一:“人口爆炸”
人口的“J”型曲线增长
人口的指数增长
探究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主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
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小结
“人口爆炸”

口 合
环境的限制性

三个概念及关系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因素

人口容量的特点
谢谢
(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实际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多少才能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如果超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3)单从区域资源来看,我国东部和西部单位面积人口容量一 样吗?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小结
思维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人类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1.2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

1.2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

1.2人口迁移(备课版)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异同相同点:人口在空间上发生移动不同点: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永久或长期改变;人口流动是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又在短期内返回。

3.人口迁移属性①时间属性: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②空间属性: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4.人口迁移条件①居住地变更②永久性或长期性(1年以上)③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县级以上)5.人口迁移类型(1)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际迁移: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2)根据迁移方向的不同可分为:①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也叫城市化②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现在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也叫逆城市化③农村向农村迁移④城市向城市迁移6.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①推力(或排斥力)因素:促使原居民离开的因素,如:自然环境恶劣、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风险大、收入低②拉力(或吸引力)因素: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如:气候适宜、就业机会多、收入高③阻碍因素: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难,如:移民限制、迁移距离远、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观念、语言不通等④个人因素:如:迁移意愿、知识水平,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印象及评价等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大型工程建设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8.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提高城市化水平⑤促进资源开发弊: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②增加就业压力③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社会问题增多(2)对迁出地利: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③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弊:①造成劳动力缺失或人才外流②农村土地撂荒,留守儿童、留守家庭增多③老龄化加剧二、国际人口迁移1.二战前迁移方向: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新大陆(美洲、大洋洲)迁移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迁移原因:新大陆发现、新航线开辟、殖民主义扩张2. 二战后迁移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欧、北美、北非、西亚迁移特点:政治性迁移增加;流向发生大变化;美国迁入人口来源地发生变化迁移原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变革、战争;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三、国内人口迁移1.新中国成立前迁移方向: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1.2《人口》教学设计(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2《人口》教学设计(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 案例分析(10分钟)
5. 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10分钟)
现在,我们来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请大家打开教材附带的GIS软件,根据软件提示进行操作。通过GIS软件,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操作完毕后,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
6. 课堂问答(5分钟)
7. 小组竞赛(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分布的认知能力。
2. 综合思维:通过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地理问题。
3. 地理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 请大家注意作业中的人口数据和事实,确保准确无误。
- 在分析我国人口政策时,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 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向我请教,我会为大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十.板书设计
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 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2. 课文主旨内容探究(10分钟)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课文的主旨内容。请大家打开教材第1.2章《人口》,我们首先来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大家边阅读边思考,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3. 小组讨论(10分钟)
现在,我们来进行小组讨论。请大家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就刚刚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共同得出小组的结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 人口稀疏区: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八年级地理上 1.2 人口 练习1 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 1.2 人口 练习1 含答案

1.2 人口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越多,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B.人口分布比较均匀C.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D.人口数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1/5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20%B.人口越多越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C.目前我国人口超过13亿D.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3.关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与我国的资源、环境不相适应②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③控制好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给国家、社会减轻负担,利于经济持续发展④我国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数已达到13.41亿,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但人口数量依然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许多,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人口出生率大C.人口死亡率低D.自然增长率高5.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7个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西部地区人口多,东部人口少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总量持续减少D.我国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6.有关我国人口状况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人口密集地区7.读我国2000年到2010年人口数据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0~15岁人口比重最大B.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C.国民文化素质提高D.人口总量开始减少8.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D.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9.我国在解决以下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时,采取的措施是()A.人口向西部迁移B.促进乡村城市化C.坚决实行计划生育D.积极向海外移民10.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11.造成下图中福建省城乡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镇居民到乡村养老B.城镇青年到乡村创业C.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D.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12.我国西部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是()A.地形复杂,气候干旱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C.城镇多,交通便利D.耕地多,气候适宜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结合我国地理环境,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东部平原地区因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发达,因此人口较为稠密B.西部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降水少,气候干旱C.河流上游人口一般较多、较稠密,因为有充足的水源D.青藏高原是我国人口稀疏区之一,因为气候“高寒”1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江大河中上游人口密度大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在东部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15.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适合人们生存B.城镇发展快,交通闭塞C.地形多种多样D.耕地多,气候适宜居住16.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其特点是()A.东北少、西南多B.东南多、西北少C.东部少、西部多D.南方少、北方多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教学教案第一章:人口问题的基本概念1.1 人口与人口问题讲解人口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人口问题的含义和表现1.2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探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用实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章: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与挑战2.1 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特点指出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2.2 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与成效介绍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评价我国人口政策的成效和影响第三章:人口老龄化问题3.1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与特点讲解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特征引用实例说明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3.2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第四章: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4.1 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与后果讲解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引用实例说明性别比失衡带来的社会问题4.2 改善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改善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途径和措施评价性别比失衡改善工作的成效和进展第五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5.1 人口迁移的特点与影响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人口迁移对地区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5.2 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挑战提出应对城市化问题的策略和建议第六章: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6.1 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强调人口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人口政策在调控人口数量和结构方面的作用6.2 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与影响详细介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评价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影响第七章: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7.1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讲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7.2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解决人口问题中的应用引用实例说明可持续发展对人口问题的积极作用第八章:国际人口问题的比较与启示8.1 国际人口问题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国际人口问题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国际间在人口问题上的差异和共性8.2 国际人口政策借鉴与启示介绍国际上成功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探讨我国可以借鉴的国际人口政策及其实施途径第九章:未来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与对策9.1 未来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分析未来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预测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变化9.2 应对未来人口发展对策的思考提出应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对策和建议探讨如何在政策、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应对人口问题第十章:学生实践与探讨10.1 人口问题调查与分析指导学生进行人口问题社会调查让学生分析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10.2 人口问题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鼓励学生参与有关人口问题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关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人口老龄化问题理解老龄化社会的定义及其对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1.2人口迁移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 必修二

1.2人口迁移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 必修二

湘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掌握国际和我国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重点关注】①人口迁移的属性和类型。

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③国际人口迁移。

④中国当代人口迁移。

【知识清单】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流动行为。

(2)重要属性: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或长期性变化。

注意:因人口的日常通勤活动、短期旅行等而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②空间属性: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界线为依据。

注意: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类型:①划分依据:人口迁移范围的不同。

②类型:国际迁移: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包括 ,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国内迁移: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由到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 (或排斥力)与 (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的变化: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的影响。

②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的影响。

二、国际人口迁移:1.20 世纪以前:(1)迁移方向:由“”流向“”、由已开发地区流向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2)移民原因: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的扩张。

(3)移民类型:①15 世纪到 19 世纪:来自欧洲的“新大陆”的殖民者;来自的奴隶。

②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欧洲涌向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国际人口的迁移急剧增加。

(2)国际人口迁移的发生了很大变化。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案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地理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2.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图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3.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数据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3.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等教学素材。

2.相关案例资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我国的人口政策,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环节时间
5′
10′
15′
5′




第二节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东多西少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对初中学学生来说,真正理解有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等的不足,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尤其是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亲身经验和体会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来分析、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一系列负担,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学习、了解、分析各种不同的资料、现象等,让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实来告诉学生有关我国的人口问题,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关注我国人口的数量和增长的趋势”,进而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原因;另外,单纯采用介绍和讲解的教学方法,即使对有关人口问题讲得十分清楚,细致,学生难免会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这一部分内容还是比较抽象的,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谓,因此,在教学中,建议教师更多地联系实际,介绍一些本地有关人口问题的突出现象,用典型的焦点问题、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作为突破口,由局部扩张到全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人口众多,可以称为人口的“超级大国”,不愧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么,我国人口如此之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呢?请大家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来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请各组的代表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
(学生代表发言:略)
课题
第二节人口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人口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人口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人口》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较浅,对其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理解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还有待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2.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口问题。

3.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的实际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和实例资料。

2.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分好学习小组,确保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张地图,你能发现哪些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人口分布的成因和人口增长的原因的相关内容。

通过讲解和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的成因和人口增长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

提问:“请大家思考,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5.拓展(5分钟)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 人口迁移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2 人口迁移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关键能力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典例1] 读下表,回答(1)~(2)题。 2000年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天津 山东 新疆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云南
2000年 1 505 369 313 254 246 215
73 103 141 104 55 93 116
二、国际人口迁移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 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较少 的地区
(1)国际人口的 政治性 迁移急剧增加。 (2)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 人口 迁入地 。 (3) 美国 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 大变化。随着欧洲移民逐渐减少, 拉丁美洲 取代欧洲成为美国迁入人 口的主要来源地。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 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 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据此完成1~2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C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D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 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直辖市是( D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1) (2)
少 增加
迁出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并从人口迁移的
综合思维 类型和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要素的比较中判断人口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人口(2024版新教材)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人口(2024版新教材)

C 2.我国关于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A.积极发展人口
B.设法减少人口
C.实行计划生育
D.逐渐增加人口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
1950 年
5.44亿人
1980 年
9.78亿人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为什么增长如此迅速呢?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迅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目的: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
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人口老龄化
全面二孩——允许一对儿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人口政策制定的原则: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中国人口分布图
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归纳我国 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密度 人/千米²
100人/千米² 以上
≥600 400~599 100~399 10~99 1~9 <1
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措施:晚婚、婚育、少生、优生 成效: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
生育政策的调整
2011.11
双独二孩政策(全国范围)
2014.1
单独二孩政策(浙江首行)
2016.1
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2021.6
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实施)
调节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
活动
思考
1.20岁结婚生子,100年有几 代人?25岁结婚生子,100年 有几代人? 2.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晚婚晚育,可延长人口生育 周期,增加代际年龄差,从 而减少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人 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1.2 人口迁移(同步练习)(附答案)—湘教版(2019)地理高一下学期必修第二册

1.2  人口迁移(同步练习)(附答案)—湘教版(2019)地理高一下学期必修第二册

1.2 人口迁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省际流向可能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广东流往北京D.从上海流往四川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甲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乙地较高的经济水平D.甲地优美的环境每年10月,王先生都会从太原飞到海口,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

每年,我国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

据此完成3~4题。

3.此类人口流动的原因与下列选项相似的是()A.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B.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D.美国东北部老人向“阳光地带”迁移4.针对这种“候鸟”现象,目前海口地区急需()A.提供更多就业机会B.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C.整治环境污染D.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

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6.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和全国最长寿的地区(平均寿命80岁)。

三亚市别称鹿城,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位居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三威杭厦”之首,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

据此完成第7~8题。

7.春节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海南三亚,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8.近年来,迁入海南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因素B.历史因素C.政治因素D.宗教习俗美国和墨西哥是陆上邻国。

下图示意两国国界线两侧不同景观。

1.2人口(课件)-【一堂好课】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

1.2人口(课件)-【一堂好课】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

4 中国的人口政策
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实施一对夫妻可 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背景,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密切相关。
PART THR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我国人口分布,哪里多,哪里少?
中国人口分布差异大
社交软件即时在线人数地图
物流预警地图
人口东多西少
人口密度 =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国人口的 2倍多 ➢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 40多圈
世界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2021年)
14.1
13.6
中国
3.28
2.71
2.11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1.人口基数大
全世界每5个人中, 就有1个是中国人
Chinese 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的比例(截至2021.5.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运用地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了解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4、培养读图、世界第一
国庆出行的感受如何?
➢2024年,中国的人口数量 14.1 亿左右 居世界 第一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人均教育经费/(元/人)
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341.56 1222.63
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407.84 1459.85
3.人口政策
1980年以后,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增长
➢下图示意近百年来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描述变化趋 势,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学校__年级__(上/下)地理学科导学案
课题 1.2人口课型备课时间使用时间
主备人审核使用者课时数
学习目标:
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2、记住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3、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
重难点:
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一、知识链接、情景引入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二、学案引领、自主探究:
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约占世界人口的。

2.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低到。

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依然较大----我国人口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控制、提高,我国政府把_____
_________作为一项人口基本国策,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多的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
和(有利);另一方面对、、、、______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和带来沉重的压力(不利)。

5.读右图回答: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
长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
长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201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_________。

(3)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如何增长才是合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

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____)的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7.阅读课本P13图1.13“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省市和云南省县为界,呈分布。

—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三、合作交流、互助释疑
1、回顾学过的人口密度公式:
根据课本P14活动1提供的数据,填表计算江苏省与青海省的人口密度。

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江苏省
青海省
2、探究: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展示点评、拓展提升:
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下列问题。

(1) 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快或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 (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______ (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_____ (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分析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写出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口的增长应该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五、反思总结、知识提炼: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六、达标测试、巩固提升:
1.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2.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3.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各地没有多大差别
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带
D.人口的分布西北多、东南少
4.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改变
B. 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C. 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明显改善
D.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
5.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积极发展人口 B逐渐增加人口 C设法减少人口 D实行计划生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