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全诗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带翻译和赏析)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带翻译和赏析)

贼退示官吏唐代:元结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

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

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

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译文及注释译文癸卯年,西原贼人攻入道州城,焚烧杀戮掠夺,几乎扫光全城才走。

第二年,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

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不过是蒙受贼人的哀怜而巳。

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

清泉水流经过我家门口,山涧洞谷对着我家门前。

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

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又遇到蛮夷来骚扰侵犯。

县城太小蛮夷无意洗劫,百姓贫穷他们也觉可怜。

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唯有这个道州独自保全。

奉皇命来收租税的使臣,难道还比不上盗贼慈善?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催赋逼税恰如火烧油煎。

谁忍心断绝人民的生路,换取时世所称赞的忠贤?我想辞去官职丢弃符节,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

带领全家回到鱼米之乡,告老归隐住在那江湖边。

注释癸卯岁: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

道县:今湖南县道县。

永、邵:永州和邵州,今均属湖南省。

边鄙:边境。

与:通“欤”,吗。

昔岁:从前。

庭户:庭院。

洞壑(hè):山洞,沟壑。

井:即“井田”;井税:这里指赋税。

晏:晚。

世变: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

戎旃(zhān):战旗,一说为军帐。

典:治理、掌管。

见全:被保全。

将王命:奉皇上的旨意。

绝:断绝。

委:弃。

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拼音版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拼音版

晨ch én 诣y ì超ch āo 师sh ī院yu àn 读d ú禅ch án 经j īn ɡ【唐t án ɡ】柳li ǔ宗z ōn ɡ元yu án汲j í井j ǐn ɡ漱sh ù寒h án 齿ch ǐ,清q īn ɡ心x īn 拂f ú尘ch én 服f ú。

闲xi án 持ch í贝b èi 叶y è书sh ū,步b ù出ch ū东d ōn ɡ斋zh āi 读d ú。

真zh ēn 源yu án 了le 无w ú取q ǔ,妄w àn ɡ迹j ì世sh ì所su ǒ逐zh ú。

遗y í言y án 冀j ì可k ě冥m ín ɡ,缮sh àn 性x ìn ɡ何h é由y óu 熟sh ú。

道d ào 人r én 庭t ín ɡ宇y ǔ静j ìn ɡ,苔t āi 色s è连li án 深sh ēn 竹zh ú。

日r ì出ch ū雾w ù露l ù馀y ú,青q īn ɡ松s ōn ɡ如r ú膏ɡāo 沐m ù。

澹d àn 然r án 离l í言y án 说shu ō,悟w ù悦yu è心x īn 自z ì足z ú。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古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翻译赏析

古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翻译赏析

古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翻译赏析《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古诗全文如下: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前言】《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

此诗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

前半部写诗人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

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

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全诗描写了习禅的心境,以及深得禅趣那种轻松、愉悦、闲适的心态。

【注释】⑴诣(yì):到,往。

超师院:指龙兴寺净土院;超师指住持僧重巽。

禅经:佛教经典。

⑵汲(í吉):从井里取水。

⑶拂:抖动。

⑷贝叶书:一作“贝页书”。

在贝多树叶上写的佛经。

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又叫贝书。

⑸东斋(zhāi)指净土院的东斋房。

⑹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

了(iăo):懂得,明白。

⑺妄迹:迷信妄诞的事迹。

⑻遗言:指佛经所言。

冀:希望。

冥:暗合。

⑼缮性:修养本性。

熟:精通而有成。

⑽道人:指僧人重巽。

缮:修持。

⑾膏:润发的油脂。

沐(mù木):湿润、润译。

⑿澹(dàn)然:亦写作“淡然”,恬静,冲淡,宁静状。

⒀悟悦:悟道的快乐。

【翻译】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鉴赏】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到超师院读佛经的感受,其主要内容是:清晨早起,他到住地附近一个名叫超的僧人(师)的寺院里去读佛经,有所感而写下这首五古抒情诗,既表达了他壮志未已而身遭贬谪,欲于佛经中寻求治世之道的心境,又流露出寻求一种超越尘世,流连于冲淡宁静的闲适佳境的复杂心情。

题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题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题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题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题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翻译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鉴赏《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

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思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思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思“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题破山寺后禅院》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释】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翻译】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赏析】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

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佛门即空门。

古诗构法华寺西亭翻译赏析

古诗构法华寺西亭翻译赏析

古诗构法华寺西亭翻译赏析《构法华寺西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古诗全文如下: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孱。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前言】《构法华寺西亭》此诗当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夏。

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于是常出游以求排遣,《构法华寺西亭》正是创作于此时。

【注释】[1]构:建造。

[2]窜:逃匿。

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

极:终极,尽头。

[3]山水:指环境。

穷:极其。

[4]萧散:闲逸。

任:任意,率性。

疏:疏放,放诞。

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5]垂:通“陲”,边。

斗:通“陡”。

[6]欲似:好像。

欲,似。

[7]反:相反,指与从山上俯视相反,从山下往上看。

[8]榛翳(yì):丛生的草木浓密覆掩。

[9)童:仆。

恣:任意,尽力的。

披翦(iǎn):砍削。

披,砍伐。

翦,同“剪”,削。

[10]葺(qì):盖房。

宇:屋檐,指亭阁。

横:横对着。

[11]割:切开,划开。

判:分开,差别。

清浊:天地。

古代认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12]岫(xiù):峰峦。

攒(cuán):聚集,凑拢。

顶:峰顶,山头。

[13]抱:环绕。

[14]临:对着。

轩:窗。

[15]当:对着。

[16]菡萏(hàn dàn):荷花。

溢:流出。

嘉:美好。

[17]筼筜(yún dāng):一种竹子,茎粗而节长,这儿泛指竹子。

遗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

指湘妃在竹枝上洒下血泪,化为竹上的斑痕。

[18]屏:除去。

[19]志适:心情安适。

志,心理活动或思想。

适,安宁,舒适。

幽潺:忧愁。

作者柳宗元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100句)

作者柳宗元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100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柳宗元《江雪》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译文: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译文:假如能将此身化作万万千千身,定要散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译文: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译文: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柳宗元《渔翁》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译文:你的赠诗有如春风拂面,引起了我无限的深情思念;我多想采束苹花相送于你,却因官事缠身不得自由。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译文: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柳宗元《渔翁》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译文: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柳宗元《重别梦得》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译文: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译文: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

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唐诗三百首的摘抄大全

唐诗三百首的摘抄大全

【导语】《唐诗三百⾸》选诗范围相当⼴泛,它是中⼩学⽣接触中国古典诗歌的⼊门书籍。

下⾯就给⼤家分享下唐诗三百⾸的摘抄,欢迎阅读!唐诗三百⾸的摘抄篇⼀ 《⼣次盱眙县》作者为唐朝⽂学家韦应物。

古诗全⽂如下: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沉⼣。

⼈归⼭郭暗,雁下芦洲⽩。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翻译】 卸帆留宿淮⽔岸边的⼩镇,⼩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地的夜⾊苍⿊。

⼭昏城暗⼈们都回家安憩,⽉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睡。

《东郊》作者为唐朝⽂学家韦应物。

古诗全⽂如下: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澹吾虑。

依丛适⾃憩,缘涧还复去。

微⾬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屡⽌,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翻译】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苍翠的⼭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丛⾃由⾃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宁静的⼤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迹⼗分匆促。

终有⼀⽇罢官归隐在此结庐,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送杨⽒⼥》作者为唐朝⽂学家韦应物。

其古诗全⽂如下: 永⽇⽅戚戚,出⾏复悠悠。

⼥⼦今有⾏,⼤江溯轻⾈。

尔辈苦⽆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零泪缘缨流。

【翻译】 我整⽇忧郁⽽悲悲戚戚,⼥⼉就要出嫁遥远地⽅。

今天她要远⾏去做新娘,乘坐轻⾈沿江逆流⽽上。

你姐妹⾃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全靠姐姐养育,今⽇两⼈作别泪泣成⾏。

⾯对此情景我内⼼郁结,⼥⼤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柳宗元最经典的10首唐诗,全是千古名篇,一定要读一次

柳宗元最经典的10首唐诗,全是千古名篇,一定要读一次

柳宗元最经典的10⾸唐诗,全是千古名篇,⼀定要读⼀次他的唐代杰出的哲学家,批判神学,强调⼈事,⽤“⼈”来代替“神”。

他是唐代杰出的散⽂家,⼭⽔游记被千古传诵。

他的诗朴素淡雅,风格⾃然,苏轼将他与陶渊明并列。

他是柳宗元。

柳宗元存诗140余⾸,在⼤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唐诗三百⾸》中就收录了柳宗元的四⾸诗。

⼀⾸《江雪》悠然纯美,是唐诗中的传世佳作。

诗词君分享柳宗元最经典的⼗⾸诗词,⼀起体味柳宗元⼈⽣的酸甜苦辣吧!1、最孤独的诗:《江雪》《江雪》千⼭鸟飞绝,万径⼈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诗被誉为“唐诗五绝最佳”之作。

富于理想的“永贞⾰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母亲也在半年后离世。

年届三⼗,政治失意,⾄亲离世,柳宗元的⼈⽣冰雪之中,寒冷⾄极。

纵观天地间,鸟⼉飞⾛了,不再回来了,天地间⼀个⼈也没有。

⾃⼰没有伙伴,寒冷孤独⾄极,可即使如此,他依然以清洁和纯粹要求⾃我,绝不苟且媚俗。

“千⼭鸟飞绝,万径⼈踪灭”是柳宗元的处境,⽽“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柳宗元的坚持。

处在艰难的处境太平常,⽽⾼洁的坚持却尤为不易。

为了理想的坚持,柳宗元承受着“千万孤独”依然不悔。

为了理想⽽坚持,为了正义⽽坚持,你的孤独,虽败尤荣。

2、最愁肠百结的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楼接⼤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密⾬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地,犹⾃⾳书滞⼀乡。

元和⼗年,被贬到永州⼗年后,柳宗元被召到京师,本以为会受到重⽤,可是,武元衡不愿意启⽤柳宗元等⼈,柳宗元⼜被贬到柳州。

⼗年前与他⼀同参与“永贞⾰新”的友⼈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

当柳宗元到达柳州以后,登上柳州⾼楼,⾯对满⽬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诗。

站在⾼楼上,只见层叠的远⼭连绵起伏,清澈的柳江九转千回。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元集》卷二五)联系诗人在对待佛教问题上与韩愈的辩论就更清楚了。韩愈
辟佛,是热心张扬“道统”的儒学家,主张对僧侣“人其人,火其书”;而柳宗
元却认为在佛教教义中包含着与儒家圣人之道相通的有益于世的内容,否定
“天命”的主宰。诗人自以为对佛教的精义和作用已有深刻的领会,殊不知结
果不是他利用佛教以济世,而是佛教利用他作了宣传宗教唯心主义和宗教迷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1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赏析这首写的是诗人到超师院读佛经的感受,
其主要内容是:清晨早起,他到住地附近一个名叫超的僧人(师)的寺院里
去读佛经,有所感而写下这首五古抒情诗,既表达了他壮志未已而身遭贬谪,
也是用“青松如膏沐”进一步写环境的清新。这就使读者体会到诗人通过优美
宁静的寺院之景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心境和全文赏析。这是“闲人”眼中才能看
得出的静谧清幽之景,抒发的是“闲人”胸中才有的超逸旷达之情。再看结尾
二句:“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意思谓宁静冲淡难以言说,悟道之乐心满
意足。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看来似乏含蓄,有蛇足之嫌,但一经道破,
人”实指“超师”,“庭宇”呼应“东斋”,既言“步出”则寺院环境尽收眼内,一个
“静”字总括了它的幽静无声和诗人的闲适心境。是景物之静,也是诗人内心
之静。而苔色青青,翠ຫໍສະໝຸດ 森森,一片青绿,又从色调上渲染了这环境的葱茏
幽深。“日出”照应“晨”,紧扣题目,再次点明时间。旭日冉冉,雾露濛濛,青
松经雾露滋润后仿佛象人经过梳洗、上过油脂一样。这是用拟人法写青松,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及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及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及赏析《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句】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出处】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意思】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全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全诗赏析】“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早上太阳一出来,晨雾渐消,偶有几点露水残留在松枝上,使松枝如洗沐一般,显得格外清新、纯净。

以上四句,言超师超凡脱俗的生活。

以雨后大自然的清新幽远,显示超禅师性雅淡泊,于清新幽远中深得佛理禅趣。

草木自得于天,而性在是也; 佛性自得于天,性在是也。

拓展:《南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①桃花水:即桃花汛。

指桃花开放时节,气候转暖,冰消雨积,河水上涨,谓之桃花水。

②云帆:挂白帆的小舟。

赏析:杜甫诗《南征》,作于唐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诗作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

“老病”二句,道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

杜甫仕途坎坷,壮志未酬,在诗坛的光辉成就生前并未得到重视,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整首诗悲凉凄楚,令人怆然而涕下。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

柳宗元的唐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的唐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的唐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柳宗元的唐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的唐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是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作者: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与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与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与赏析】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句】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出处】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意思】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全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全诗赏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淡然:心性恬淡自然。

盖言因抬头见月,遗经而得道。

是以不待言说而心自悟,经岂必深读焉。

《诗眼》云:“其本末立意遣词,可谓曲尽其妙,无毫发遗恨也。

”说得有一定道理。

佛理禅趣既然文字难以表达,当然只能靠人的内心的神秘体验,从总体上直觉地去领会,即所谓“以心传心,皆令自解自悟”。

(《坛经·行由品第一》) 此诗“言读经而迷,览物而悟也”(《唐诗解》)。

清洁身心,取经以读,专诚如此而不获其真源。

今观草木自得于天,而性在是也,是以不待言说而心自悟。

到了这种境界,语言文字都无必要。

从读经中解脱,也就是从语言文字中解脱,自解自悟。

一旦用了语言文字,反而成为“滞累”。

因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限,而每一字一句,又有它的明确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反而使被表达的事物固定化了。

禅宗的潜意识思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下茫茫都不见”。

无边无际,无内无外,八面横通,自由自在的。

当然,也不是说文字对佛学全无意义。

如果这样,数不清的佛教经典,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语言文字还是要的,只是借助语言文字而寻求佛理禅趣,一旦得其真谛,达到“悟”的境界,任何的语言文字也就没有必要。

子厚此诗,由借言(读经)而离言顿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片清新禅味,从诗中自然流出。

感谢您的阅读!。

《柳宗元集》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集》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集》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其文笔犀利,其山水游记多用短句,妙趣横生,寓意深刻,并且有着许多寓言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柳宗元集》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宗元集》原文及翻译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1],咸誉清。

疾病疕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2]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2]乎?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世之言,徒曰“市道交”。

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柳宗元集》)【注】①雠:出售。

②蚩(chī):傻,无知。

③翦翦:小气的样子。

④疪疡:疮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归:归顺B.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直:钱物C.虽不能立报报:回报D.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名:标榜10.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宋清“有经营头脑”的一组是(3分)①清优主之②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③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④求者益众,其应益广⑤清不以怠遇其人⑥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清始终自觉坚持使用好的药材,不管是现钱交易,还是用欠条借据求药,都给与好的药材。

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及赏析《构法华寺西亭》是由柳宗元所创作的,理解这首诗并不难。

首四句,写遭贬后出游而自嘲自慰。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构法华寺西亭》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构法华寺西亭》唐代:柳宗元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

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寺庙的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

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

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

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

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

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

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

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

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开颜。

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

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

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构法华寺西亭》注释构:建造。

窜:逃匿。

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

极:终极,尽头。

山水:指环境。

穷:极其。

萧散:闲逸。

任:任意,率性。

疏:疏放,放诞。

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垂:通“陲”,边。

斗:通“陡”。

欲似:好像。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柳宗元全诗欣赏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柳宗元全诗欣赏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柳宗元全诗欣赏《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柳宗元全诗欣赏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

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

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

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

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

留连俯棂槛,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

炊稻视爨鼎,脍鲜闻操刀。

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

缅慕鼓枻翁,啸咏哺其糟。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

斯道难为偕,沉忧安所韬。

曲渚怨鸿鹄,环洲凋兰。

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

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

趣浅戢长枻,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

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

涧急惊鳞奔,蹊荒饥兽嗥。

入门守拘絷,凄戚增郁陶。

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内顾乃无有,德輶甚鸿毛。

名窃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

永遁刀笔吏,宁期簿书曹。

中兴遂群物,裂壤分鞬櫜。

岷凶既云捕,吴虏亦已鏖。

捍御盛方虎,谟明富伊咎。

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

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

安得奉皇灵,在宥解天弢。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

卜室有鄠杜,名田占沣涝。

磻溪近余基,阿城连故濠。

螟蛑愿亲燎,荼堇甘自薅。

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

及骭足为温,满腹宁复饕。

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

弋林驱雀鷃,渔泽从鳅鱽。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

方托麋鹿群,敢同骐骥槽。

处贱无溷浊,固穷匪淫慆。

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

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代鼛。

目眩绝浑浑,耳喧息嘈嘈。

兹焉毕余命,富贵非吾曹。

长沙哀纠纆,汉阴嗤桔槔。

苟伸击壤情,机事息秋豪。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是由柳宗元所创作的,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

永州的深秋本来气候宜人,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唐朝: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古诗简介《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于贬谪永州期间的一首诗。

全诗八句四十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

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韦之超脱。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翻译/译文《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译文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

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

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注释⑴中夜:半夜。

值:碰上……的时候。

⑵觉(jué):睡醒。

⑶繁露:浓重的露水。

⑷临:面对。

⑸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⑹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⑺泠泠(ling 灵):形容声音清越。

⑻逾(yú 余):更加。

⑼时一喧(xuān 宣):不时叫一声。

⑽倚(yĭ乙):斜靠着。

⑾楹(yíng 营):房屋的柱子。

⑿旦:天明、天亮。

⒀言:说。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赏析/鉴赏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他终于在潇水西冉溪畔购得一地,经过疏泉穿池,构亭筑屋,终于与农圃为邻住了下来,还自己经营了菜园,“甘为永州民”。

并与一位身份较低的女子结合,生了女儿。

渔翁夜傍西岩宿翻译及赏析

渔翁夜傍西岩宿翻译及赏析

渔翁夜傍西岩宿翻译及赏析渔翁夜傍西岩宿翻译及赏析《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前言】《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注释】⑴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桌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翻译】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

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

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赏析】《渔翁》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道人庭宇静,苔色连
深竹”全诗翻译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注解:
1、贝叶书: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佛经,也称贝叶经。

2、冥:暗合;
3、缮:修持。

4、膏沐:本指润发的油脂。

5、澹然:宁静状。

翻译: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
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

此诗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

前半部写诗人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

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

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全诗描写了习禅的心境,以及深得禅趣那种轻松、愉悦、闲适的心态。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

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

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
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

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

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此首诗为诗人被贬永州时所作。

他生活在一个腐朽衰败的时代,身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客观上受到无数打击,主观上又受到儒、释、道“三教调和”思想的限制,结果才不得施展政治抱负,贬斥终身,壮志未酬,走完了悲剧的一生。

他象当时大多数有志于积极用世的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在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上坚信儒家学说,以实现尧、舜、孔子“圣人之道”为奋斗的最终目的;同时又在佛教盛行的唐代崇信佛教,主张“统合儒释”(《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

不过,他的崇信佛教,与王维愚妄地佞佛逃世不同,与白居易以信佛寓“独善之志”
也不同。

他是把佛教与诸子学说并列看待,想从中找出积极有益的内容作为济世的手段,以实现“辅时及物”的理想。

不幸的是他没有也不可能如愿,由于自身思想上的主观唯心主义因素和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学倾向,最终落入了佛教唯心主义的泥沼。

特别是在他遭贬永州之后,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前途无望,更促使他到佛教中去寻求宁静与解脱,其时佛教对他的消极影响就更明显了。

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读这首诗就容易理解了。

清晨早起,他到住地附近一个名叫超的僧人(师)的寺院里去读佛经,有所感而写下这首五古抒情诗,既表达了他壮志未已而身遭贬谪,欲于佛经中寻求治世之道的心境,又流露出寻求一种超越尘世,
流连于冲淡宁静的闲适佳境的复杂心情。

头四句总说“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诗人把研读佛典安排在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刻。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清晨早起,空气清新,以井水漱牙可以清心,又弹冠振衣拂去灰尘,身心内外俱为清净方可读经。

可见用心之虔诚,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倾心和崇信,其沉溺之深溢于言表,不啻教徒沐浴更衣以拜佛祖。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贝叶书简称贝书,佛经之泛称。

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叶经水沤后代纸,用以写佛经,故名。

一个“读”字,是全诗内容的纲领;一个“闲”字,是全诗抒情的主调。

诗人贬居永州,官职虽名曰“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但只是个“闲官”而已。

闲人闲官闲地,无政事之烦扰,亦无名利得失之拘牵,正是难得清闲,正好信步读经。

就读经来说,闲而不闲;就处境而言,不闲而闲,其复杂心情曲曲传出。

中间四句承上文“读”字而来,正面写读“经”的感想。

这里有两层意思:前二句“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是说书中真意不去领悟,妄诞之言世所追逐。

诗人以自身崇信佛学的正确态度讽喻世俗之佞佛,即对于佛经中的真正本意全然不去领悟,而对于书中一切迷信荒诞的事迹却又尽力追求而津津乐道。

正如诗人在《送琛上人南游序》中所批评的那样:
“而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


(《柳宗元集》卷二五)言下之意正好表明自己学习佛经的正确
态度和对佛经的深刻理解。

后二句转写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意思是说佛家遗言值得深思,修养本性怎能圆熟?
“冀可”是希望能够的意思。

言佛教教义艰深,必须深入钻研思考,如果只用修持本性去精通它,是不可能达到精审圆满的目的的。

言下之意是说,愚妄地佞佛不足取,只有学习它于变革社会有益的内容才算真有所得。

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主观的特殊理解。

对此,诗人也有批评说:“又有能言体而不及用者,不知二者之不可斯须离也。

离之外矣,是世之所大患也。

”(同上)联系诗人在对待佛教问题上与韩愈的辩论就更清楚了。

韩愈辟佛,是热心张扬“道统”的儒学家,主张对僧侣“人其人,火其书”;而柳宗元却认为在佛教教义中包含着与儒家圣人之道相通的有益于世的内容,否定“天命”的主宰。

诗人自以为对佛教的精义和作用已有深刻的领会,殊不知结果不是他利用佛教以济世,而是佛教利用他作了宣传宗教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的工具;而他自己最终也陷入了佛教识破尘缘、超脱苦海的消极境地。

末六句承上文“闲”字而来,抒发诗人对寺院清净幽闲的景物的流连赏玩,到了忘言的境界。

这里也写了二层意思:前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

先看前四句:“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意谓超师寺院何其幽静,苔色青青连着翠竹。

旭日东升晨雾滋润,梳洗青松涂以膏沐。

“道人”实指“超师”,“庭宇”呼应“东
斋”,既言“步出”则寺院环境尽收眼内,一个“静”字总括了它的幽静无声和诗人的闲适心境。

是景物之静,也是诗人内心之静。

而苔色青青,翠竹森森,一片青绿,又从色调上渲染了这环境的葱茏幽深。

“日出”照应“晨”,紧扣题目,再次点明时间。

旭日冉冉,雾露濛濛,青松经雾露滋润后仿佛象人经过梳洗、上过油脂一样。

这是用拟人法写青松,也是用“青松如膏沐”进一步写环境的清新。

这就使我们体会到诗人通过优美宁静的寺院之景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心境和思想感情。

这是“闲人”眼中才能看得出的静谧清幽之景,抒发的是“闲人”胸中才有的超逸旷达之情。

再看结尾二句:“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意思谓宁静冲淡难以言说,悟道之乐心满意足。

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看来似乏含蓄,有蛇足之嫌,但一经道破,又觉意味更深一层。

它既与前面的景物相连,写出“闲人”欣喜愉悦而又多少带点落寞孤寂的韵味;又与前面的读“经”相呼应,诗人自认为是精通了禅经三昧,与当时的佞佛者大相径庭,其悟道之乐自然心满意足了。

这就又透露出诗人卑视尘俗、讽喻佞佛者的孤傲之情。

而这两者——情景与读经,前后呼应,融为一体。

诗人巧妙地把自然景物契合进自己主观的“禅悟”之中,其感受之深,妙不可言,真是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从章法上看,全诗自晨起读经始,至末以日出赏景惮悟终,浑然无痕,相映成趣。

读完此诗,姑且抛开诗人对佛经所持的错误态度不论,不能不为诗人的于逆境中读经养性、追求事理而又超脱尘俗、寄情山水、怡然自适的
复杂心境所感动,从而进到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幽深寂静的艺术境界中去。

诗中有禅味而又托情于景,情趣浓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