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手法
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生活像五采缤纷的万花筒:有时是瑰丽多姿的山峰,有时是雪浪飞jiàn的江河,有时是泥泞没膝的沼泽,有时是百花盛开的原野。
生活有阳关大道,也有羊肠小径;水路有九道弯,山道有十八盘。
生活,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但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瑰丽________ 飞jiàn________ 逆境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是________(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________【答案】(1)guī;溅;nì(2)五采缤纷;五彩缤纷(3)排比(4)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难道不总是美好的吗?【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
要特别注意“瑰丽”的声调。
(2)本题考查字形。
“五彩”形容各种颜色,所以是“彩色”的“彩”。
(3)本题考查修辞。
四个“有时是”,结构相同,构成排比句。
最新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手法课件
生动形象类
比喻Biblioteka 借代比拟夸张
比喻
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 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2.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4.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使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 形,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明白,便于感情的表达。
本体——被比喻物 喻体——比喻物 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 并不同时出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 新①疆文是中我把国棉较花早吸大收量足种重植的和水使分用和棉肥花料的才地能区长之得一好。,新比疆拟光成照人充吃足好
,热量饭丰喝富好,水空才气能干健燥康,成昼长夜,温投差射大了,作拥者有对得棉天花独的厚细的心自呵然护条,件感,情适之 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 深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品质优良的原因 。近年②来拟,人新手疆法棉的品运质用不使断表提达升比,较同活时泼产。量也不断增加,但仍然供不 应求。
解析:A项中三个“咆哮吧”反复出现。 B项中三个“原来是这样的”反复出现。 C项中“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诉说着,
缠绵着”不是相同内容,只是结构相同,因此属于排比。 D项中三个“献给了”反复出现。
再 见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 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 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比拟
定义: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 状态和语言。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 动作或情态等的修辞方法。 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加 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便于感情的抒发。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修辞手法》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修辞手法专题复习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1(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2(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 修 辞(含答案)
修辞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知识讲解一、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修辞比喻、借代、拟人、对偶、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语、引用、设问、反问、顶真、通感、互文、双关二、初中生应掌握的程度1、明确各种修辞的概念并学会判别2、熟练使用各种修辞3、结合语境,分析修辞的作用三、各类修辞(一)比喻1、定义:比喻(即“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2、作用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
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3、三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4、句子赏析(1)明喻:本体+喻词(像、如等)+喻体例: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暗喻:本体+喻词(是、成等)+喻体例: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3)借喻: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粒粒珍珠。
5、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感情。
[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1、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2、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3、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4、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二)借代1、定义: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专修辞手法辨识课件
例: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 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排比)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 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 西的必要了。(反复)
3.反问与设问的区分 ①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可以不答;而设问一般是自问
对 相等、意思相近或相反的短语或句子 声震天地!
偶 成对排列,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谐的美感 反 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某种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 复 构,以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鼓!
设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问 题,然后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 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7.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有茶香萦绕。一叶嘉木 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名片。 文段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8.壁山的野樱花,独特在一个“野”字,就是活脱脱一群撒泼的毛孩子, 任性且倔强。历千年风雨,漫百年沧桑,扎根在旷野深山,以顽强的生 命力,与大自然抗争,恣意繁殖。 文段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必这样做。
(3)“比喻”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识别的重点应当体 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重点是两事物间的相 似点。而“拟人”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其富有人的行为、表情、 动作、思维等特征,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
(4)比喻是“物”(名词)之间的比较,拟人一般情况下则是把动词、 形容词的特性赋予名词。
2.排比和反复的区分 (1)从语言单位的数量看: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构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答案】(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2)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撤大帝、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这里把人生比作攀高塔,符合人的生活体验,越到高处见得风景就越多。
(2)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考查。
比喻的关键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比如这里把那些脑力劳动者比喻成挖掘坑道的人。
是因为二者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得很深入。
本题中的三种人分别是脑力劳动者,军事、政治家,一线的技术工人等。
【点评】常见的修辞种类较多,这里是对比喻修辞方法的考查。
比喻修辞判定标准一个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同时要搞清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不能单纯地看有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再有就是要分清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区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生活像五采缤纷的万花筒:有时是瑰丽多姿的山峰,有时是雪浪飞jiàn的江河,有时是泥泞没膝的沼泽,有时是百花盛开的原野。
生活有阳关大道,也有羊肠小径;水路有九道弯,山道有十八盘。
生活,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但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瑰丽________ 飞jiàn________ 逆境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是________(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见修辞手法》ppt课件
五、反复:为了强调!无耻啊!这是某 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 光荣。
六、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 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 描述。
我摸摸那条棉被……,简直 像纸一样单薄。
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 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 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十、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 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 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
例:先生,给现洋钱,袁世 凯,不行么?
十一、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 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 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 效果。
例:几个女人有点失望, 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 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走南疆,行北国,探东海,访西域, 世盛政治清明。
栽春花,种夏果,收秋实,备冬藏, 国富经济繁荣。
常见修辞手法复习 执教者:陈厚权
常见修辞手法复习
修辞手法的种类:
1、比喻
4 排比、
7、夸张
9、对比 顶针 12、通感 用 15、借代
2、拟人 5、反问 8、设问
10、双关
13、反语
3、对偶 6、反复
11、 14、引
• 3、排比:
•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语
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 情感,增加表现力。
• 4、设问:
• 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 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
• 5、反问:
•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 激发读者思考。
•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修辞手法常有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1.比喻:用详细常有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分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详细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剖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色,惹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品化,将它写成和人同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和蔼感、形象性,使读者感觉绘声绘色,常常有十分鲜亮的感情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剖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明丽、桃李争春的喧闹情景,使读者感觉和蔼、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亮地勾勒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色、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减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能够突失事物的特色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踊跃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剖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寒冷。
4.排比:把内容密切关系、构造基真同样或相像、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摆列,用来表达邻近或有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辟、感情激烈,负气概贯穿、流利,使形式齐整,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可以仰头,不可以睁眼,不可以呼吸,不可以迈步。
【作用剖析】:详细描述了祥子在狂风雨中拉车的感觉,衬着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难过、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对偶:用构造同样,字数相等,内容关系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邻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齐整,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归纳力强,增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睦,节奏鲜亮,读来琅琅上口,意义谨慎而又富裕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常出现的八种修辞手法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常出现的八种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功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抽象的真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功能分析】:将彩虹的形状与石拱桥的桥孔进行对比,生动地描述了石拱桥的美丽特征,引发人们的美丽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功能】:增强语言的亲和力和形象性,让读者感觉栩栩如生,往往带有非常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功能分析】:以拟人化的方式书写美丽的春花和桃李争春的生动场景,让读者感觉亲切生动。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功能】:可以提升语言形象,突出事物特点,或对增强读者对作者的主观感受、态度和理解起到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功能分析】:它生动地描述了黄河的快速冰冻,突出了中国北方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功能】:便于用集中、透彻、强烈的情感表达复杂的内容,使声势连贯流畅,形式简洁,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功能分析】:具体描述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觉,夸大了祥子在恶劣环境中的痛苦和无助,让读者身临其境。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功能】:从形式上看,句型简洁,增强了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它简洁集中,泛化性强,不仅加强了语义的互补性,而且音韵和谐,节奏清晰,阅读朗朗上口,意义严谨而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修辞手法课件
5、比喻的作用(如何答题)
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 ……特性。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 片光辉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 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 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比拟
1、比拟的概念: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 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 甲物化为乙物。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比拟的种类:
一种就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 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使物像人一样会说话、有 感情、会做人的动作等,这一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拟人”。
例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连续 反复)
漫画上画着一位厂长,有人告知他车间停工待料了,他 无动于衷;一会儿又告知他产品大量积压了,他无动于 衷;又有人告知他房子着火了,他无动于衷;有人又告 知他局长来检查了,他便立即活动起来。(间隔反复)
3、反复的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 ,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例如:(1)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协商,被胡屠户一口 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 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2)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 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 体面的相貌……”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批评的地方吗?(用否 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必考修辞手法大全》精讲精练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 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2.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 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 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 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 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 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司马法》
得更严密、更透彻。
4.注意: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 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 ,这时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
例如: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 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 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 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对偶
1.定义: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 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 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4.运用时注意问题: ⑴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 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⑵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 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⑶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 使用夸张的修辞。
排比
1.定义: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内容密切相关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
,唱出心中喜悦。
对偶
(6)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
中考语文常考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常考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通过描绘事物间的共同点来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中考常考的比喻手法有:- 比如,作者用"他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来形容他笑起来的声音温暖而愉悦。
- 再如,课文中出现"月亮像一颗银钩",形象地描述了月亮的明亮和形状。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中考常考的拟人手法有:- 比如,"江水快快地跑着",将江水赋予了运动的属性。
- 再如,"树枝在风中摇曳",将树枝赋予了舞动的形象。
3. 借代借代是通过用其他词汇代替原词来产生形象和表达特定含义的修辞手法。
中考常考的借代手法有:- 比如,"江山如此多娇"中的"江山"指的是美丽的山水景色。
- 再如,"飞翔的起点"中的"飞翔"指的是追求梦想和成功的开始。
4. 对偶对偶是通过相对或相同的方式表达,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法。
中考常考的对偶手法有:- 比如,"人比黄花瘦,雁过也孤单"中的"人比黄花瘦"和"雁过也孤单"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和相似的表达方式。
- 再如,"我路过,你离开"中的"路过"和"离开"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和相对的意义。
5. 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词、短语或句子,以强调修辞对象的修辞手法。
中考常考的排比手法有:- 比如,"你有善良、勇敢、聪明、坚强的品质"中列举了一系列好的品质。
- 再如,"高山、大海、蓝天,一切都美丽"中列举了一系列美丽的自然景观。
以上是中考语文常考的修辞手法,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中考语文复习“修辞与仿写”笔记整理
专题四修辞与仿写续写一、修辞手法基础知识1.概念修辞就是修饰文辞,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
运用修辞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2.修辞的作用(1)有助于提高说话水平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2)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美化语言的水平;(3)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畅通地传递。
3.修辞的语境意义修辞上的语境意义复杂丰富:或增添新意,或一语双关,或别有情趣,或弦外有音,等等。
任何诗文都可照字面直解,然而其潜藏在字里行间的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意境意义乃至风格意义,只能靠“此情此境”获得。
二、初中阶段常见八种修辞手法1.比喻(1)概念: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2)分类: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①明喻:说甲像乙,也就是本体像喻体,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岀现。
能明显地看出是比喻。
比喻词:像、仿佛、像……似的、像……一般、好比【例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②暗喻:说甲是乙,也就是说本体是喻体。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密切。
比喻词:是、变成、成了、变为【例句】她是夜明珠,暗夜里,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③借喻:直接把甲说成乙。
本体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
把本体说成喻体,没有比喻词。
【例句】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作用:化平淡为主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技巧总结】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1)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像”表比较)(2)这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好像”表猜测、估计)(3)伟大的祖国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像孔繁森、向秀丽等。
(“像”表列举)(4)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谩的童年。
(“仿佛”表想象)2.比拟(1)概念: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把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或物,或者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手法课件精选全文
修辞手法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 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 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 有力。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 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 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 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考纲》:“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 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 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
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 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 大毡子。
把陈述句“这里的男学生都会踢 足球。“变成①双重否定句;②表 示反问的疑问句。
①__这_里__的_男__学_生__没__有_不__会_踢__足_球__的__。__
②_这__里_的__男__学_生__难_道__不__会_踢__足_球__吗_?___
选出语气最强烈的一项 ( )
A 他学习好。 B 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学习好。 C 没有人说他学习不好。 D 大家说他学习好。
5、[ 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 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 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 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 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题复习知识点讲解一、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了解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学会识别常见的修辞方法。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方法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六种修辞方法。
1、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作比的事物)和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其中明喻是明显打比方,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像”、“如”、“好比”、“仿佛”等比喻词;暗喻是暗中打比方,把被比事物和比喻物的关系隐藏起来,常用“是、成、成了、变成了”等比喻词把两者联系起来;借喻则不露比喻的痕迹,直接用比喻物代替被比喻物,被比喻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比如泰戈尔《图书馆》一文把图书馆比作“静穆的海浪”,就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对图书馆的形象描述。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对各种花的开放是这样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3、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例如《百合花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4、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如梁实秋的《鸟》中对鸟的描写:“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就是一种夸张的表述。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解析版)
专题05 修辞手法试题解析(一)修辞手法及运用1.(2020•高安市二模)下面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解析】ABD.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C.没有使用,“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表示列举。
故选:C。
2.(2020•朝阳)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比喻)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排比)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
(拟人)【解析】A.有误,句子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BCD.正确。
故选:A。
3.(2020•呼和浩特)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拟人)B.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夸张)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排比)D.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比喻)【解析】ABC.正确;D.有误,本句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要把“好像”误以为是喻词,因为句子无本体、喻体。
故选:D.4.(2020•泰安模拟)下列句中修辞手法错误的一项是()A.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比喻)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归纳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归纳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