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合集下载

话题作文:少年人作文1000字

话题作文:少年人作文1000字

少年人我想,这世上最可爱的人,就是少年。

少年是单车,是白衬衫,是青草般清爽的气息;是单薄的身躯,是张扬的字迹,是眼眸里要溢出的星光点点,是阳光下洁白的皓齿。

或许少年人是迷茫的。

他们的人生履历几乎为零,而伴随着青春一起到来的变化,如同从天上撒下的纷扬的纸屑,常常令他们措手不及。

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往往取决于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少年人面对人生的岔路口,却不知何去何从,只能跟着感觉走。

或许少年人是冲动的。

他们身上流淌的血是躁动的、炙热的,仿佛要冲破血管的桎梏,自由自在的流向各处。

他们会很容易被激怒,固执的与老师、家长顶嘴,他们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去维护自己那所谓的自尊。

或许少年人是放纵恣意的。

他们可以打游戏熬通宵,除了第二天有些许的倦意,别处并无大碍。

他可以成群结伴的在街上闲逛,挥霍大好时光,却等来青春兵荒马乱的收场。

但是啊,这些在我看来,也是少年人的可爱之处。

毕竟,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个方面。

少年人是天真的。

在他们看来,奋斗,真的只是因为,好吃的很贵,远方很远,喜欢的人很优秀。

他们不懂什么险恶人心,只知道爱其所爱,恶其所恶。

少年人是干净的。

他们就像一张白纸,静静的等待外界的涂抹。

有的人浑身充满戾气,是因为他们从未被这世界温柔以待过;而有的人始终温柔,是因为年少时,遇到了温柔的人。

少年人是真实坦率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少年》中曾这样说:“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

他们不会把一切都藏在心里,而是表露出来。

少年人是无忧无虑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不会深入少年的内心,就算会,埋头美美的睡上一觉,睡个自然醒,便什么也不记得了。

少年人是充满无穷希望的。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之人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

少年人有飞扬的自信与一腔孤勇的信念,有句话叫“莫欺少年穷”,意思是一穷二白的少年长大后可能成为完全不同的样子,少年有潜力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

学习单_典论论文

学习单_典论论文

一、若是你不小心穿越到东汉,变成了有名的才子曹植,回到未来后,你想要留下纪录,在你眼中,曹丕会是怎么样的人?请试着完成以下表格。

我在东汉的日子……1.曹丕,字子桓2.是曹操次子,曹植的兄长3.忌妒曹植(我)的才华。

Ex.曾经命令曹植(我)七步作诗,还好我有认真上国文课,学过“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然我就GG了……政治地位1.被立为魏太子2.篡汉自立,国号魏。

世称魏文帝文学成就1.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论,之后的文学理论家如陆机、刘勰、锺嵘等人,无不受其影响。

2.为(建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

3.诗作形式多样,四、五、七言兼具。

所着(燕歌行)为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成熟之作。

4.诗风清丽婉转、婉约悱恻。

5.锺嵘诗品列为(中品)。

6.散文作品以骈散兼行的形式,呈现典雅隽永的风格,与吴质书为代表作。

7.与父曹操、弟曹植三人同为文坛领袖,称“三曹”二、下列引文是在说明何种道理?曹丕又如何分析这样的现象?请简单说明之。

九、典论论文三十篇古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答:在说明「文人相轻”、「善于自见”又「敝帚自珍”的盲目三、曹丕对建安七子的评价如何?请从参考选项中选出适当的代号填入空格中。

(可重复选填)四、曹丕详论各文体不同则要求各异,请问他如何论述文章体裁的分类与写作要求?请连连看,并简单说明这样在文学上又有何意义。

参考选项: (A)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B)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C)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D)长于辞赋 (E)文举 (F)仲宣 (G)元瑜 (H)孔璋 应词采华美应说理清晰追求典雅庄重追求事实,不过度谬赞奏议书论铭诔诗赋五、曹丕提出的文气论中心主旨是什么?请勾选正确的答案,并简单说明。

( ✓ )文以气为主 ( )文与气各自发展 ( )文重于气六、若曹丕开了一个网络直播节目──“写作人”,主要是在探讨文学创作的相关议题,某天有一位观众提问以下问题(画双线处),曹丕应该会如何回答呢?我爱建安后援会 推一个!刘桢 我刚刚错过了什么?我只是一个草民王粲 老大说得好!孔融 87分不能再高~1200留言@我只是一个草民答:因为人生荣乐有限,寿命亦不能无穷,唯有文章得以流传久远,因此古人往往愿意投身文字创作,才能够有独立不朽的名声。

《林文月合集》读书心得

《林文月合集》读书心得

《林文月合集》读书心得暑假里,我读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文月的三本书——《饮膳札记》、《读中文系的人》、《回首》。

这些书主要写了她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读了之后,我用一个字概括:实——真实、朴实、诚实。

一、林文月何许人也?林文月,女,台湾彰化县人。

1933年出生于上海日租界,1946年回台湾。

台湾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又在此读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所以她一直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直到1993年退休。

担任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

代表作有《饮膳札记》、《读中文系的人》、《回首》《京都一年》、《遥远》,《午后书房》等。

这些书籍在台湾影响很大,部分篇章还被编入台湾语文教材。

她翻译的日本古典文学《源氏物语》(相当于我国的《红楼梦》)为目前华语最优秀的版本。

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世人对她的评价和夸赞有:台湾著名作家李文月,一位出生名门的美才女;她是台湾大学中文系的传奇,是台静农的得意门生;她是台湾文化界堪与周作人、林语堂、张爱玲等相提并论;她娟秀文雅,有人说,往来无白丁她是又一个林徽因;她是各地中文系师生和文学爱好者长久以来的偶;。

她的表弟是连战,曾经的国民党荣誉主席;她的外祖父是连横,《台湾通史》的作者,被称为“台湾太史公”。

二、追寻历史: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抵挡不了日本的坚船利炮而战败,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一条就是割让台湾(包括澎湖列岛)给日本。

从此,台湾就成了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回归祖国怀抱。

可见,台湾受日本的统治长达50年时间——半个世纪!1 .物质方面台湾岛——我国的宝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湿度较大。

高温湿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尤其利于甘蔗的生长。

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每年需从台湾进口蔗糖。

统治台湾后,台湾顺理成章的成了日本的蔗糖生产基地,极大地满足日本国内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三单元 第9课 说“木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三单元 第9课 说“木叶”

第9课说“木叶”1.成语积累(1)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2)一言难尽: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

(3)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言筌,在言辞上留下的迹象。

筌,捕鱼的竹器。

(4)相去无几: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相去,互相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多少。

(5)一字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

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2.名句积累——古代诗词中的“木”“叶”(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其一)》(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王维《山中》(4)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5)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6)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白居易《长恨歌》(7)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玉楼春》(8)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1.诗歌赏读夜林庚夜走进孤寂之乡遂有泪像酒原始人熊熊的火光在森林中燃烧起来此时耳语吧?墙外急碎的马蹄声远去了是一匹快马我为祝福而歌。

赏析《夜》创作于1933年,诗人并以“夜”为名出版诗集。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孤寂之乡”“泪”“原始人”“一匹远去的快马”等意象,表达了孤独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深感民族的灾难和个人的不自由。

2.佳作阅读林庚:布衣情怀袁行霈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林宰平“生平爱艺术,好朋友,精书法,能诗文”,身在北大,兼职清华,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同为清华国学院德高望重的大学者。

按说,从这样的家庭出来的该是做派盎然的世家子弟才对,可是,先生不然。

先生少年英发,从国内顶尖的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考入清华园,读物理。

两年后,林庚突然发现自己对文学居然如此难以忘情,于是找到国文系主任朱自清,申请转系。

台港澳文学书目

台港澳文学书目

台港澳文学阅读书目台湾:赖和:《一杆秤仔》《惹事》吕赫若:《牛车》杨逵:《送报夫》《模范村》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钟理和:《笠山农场》《原乡人》钟肇政:《浊流三步曲》《台湾人三部曲》陈映真:《将军族》《夜行货车》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王祯和:《嫁妆一牛车》《小林来台北》李乔:《寒夜三部曲》陈冠学:《田园之秋》田雅各:《拓拔斯、搭玛匹玛》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孽子》欧阳子:《花瓶》《魔女》王拓:《金水婶》王文兴:《家变》七等生:《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东方白:《浪》宋泽莱:《红楼旧事》《废园》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陈若曦:《尹县长》张系国:《棋王》马森:《夜游》丛甦:《盲猎》赵淑侠:《我们的歌》李敖:《北京法源寺》林海音:《城南旧事》孟瑶:《梨园子弟》郭良蕙:《四月的旋律》施叔青:《约伯的末裔》《摆荡的人》廖辉英:《油麻菜籽》《不归路》袁琼琼:《自己的天空》《今生缘》高阳:《慈禧全传》《胡雪岩》古龙:《绝代双骄》《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琼瑶:《窗外》《几度夕阳红》《彩云飞》黄凡:《财阀》张大春:《将军碑》《四喜忧园》李昂:《杀夫》《迷园》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苏伟贞:《离开同方》张我军:《乱都之恋》吴晟:《吾乡印象》白萩:《流浪者》莫那能:《美丽的稻穗》纪弦:《你的名字》余光中:《乡愁》《芝加哥之死》《我之固体化》《武陵少年》《当我死时》《双人床》洛夫:《风雨之夕》《石室之死亡》郑愁予:《天窗》《错误》覃子豪:《追求》《诗的播种者》罗门:《流浪人》《车祸》痖弦:《上校》《红玉米》商禽:《长颈鹿》《逃亡的天空》李魁贤:《弦音》蓉子:《伞》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盼望》林耀德:《军火商韩鲍》向阳:《阿爹的饭包》钟鼎文:《留言》墨人:《烟水亭》钟雷:《夜雨》周梦蝶:《树》胡品清:《画云的女人》詹冰:《水牛图》羊令野:《红叶赋》叶维廉:《花开的声音》隐地:《爱情风筝》高准:《中国万岁交响曲》林亨泰:《风景》文晓村:《誓约》杨唤:《二十四岁》张默:《饮那绺苍发》辛郁:《豹》郭枫:《观莲蕊峰有得》非马:《鸟笼》朵思:《影子》林焕章:《受伤的蝴蝶》张香华:《午后的垂钓》张健:《选战之后》杨牧:《凄凉三犯》杜国清:《蜘蛛》王润华:《皮影戏》绿蒂:《风与城》张错:《茶的情诗》吴晟:《土》施喜继:《小耘周岁》简政珍:《政客》百灵:《风筝》陈义芝:《黄鹤楼下午》渡也:《眼疾与牙疼》詹澈:《日升月落》向阳:《阿爹的饭包》杨平:《忘言》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琦君:《圣诞夜》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给母亲梳头发》罗兰:《夏天组曲》张晓风:《愁乡石》梁实秋:《雅舍小品》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三毛:《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简媜:《四月裂帛》林清玄:《紫色菩提》《有情菩提》刘墉:《点一盏灯》《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言曦:《伴》张秀亚:《父与女》李敖:《老年人与棒子》林文月:《遥远》叶维廉:《母亲,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许达然:《瀑布与石头》蒋勋:《苔》吴鲁芹:《鸡尾酒会》子敏:《“纯真”好》王鼎钧:《那树》《最美与最丑》杨牧:《山谷记载》亮轩:《剑》林耀德:《树》李曼瑰:《楚汉风云》姚一苇:《红鼻子》赖声川:《暗恋桃花源》香港:黄谷柳:《虾球传》侣伦:《穷巷》舒巷城:《太阳下山了》《巴黎两岸》海辛:《乞丐公主》西西:《我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吴煦斌:《牛》钟晓阳:《停车暂借问》黄碧云:《盛世恋》董启章:《安卓珍妮》徐訏:《江湖行》《女子与事》《结局》李辉英:《人间》《名流》徐速:《星星·月亮·太阳》刘以鬯:《酒徒》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颜纯钩:《天谴》《红绿灯》王璞:《扇子事件》《幺舅传奇》刘绍铭:《二残游记》也斯:《剪纸》施叔青:《维多利亚俱乐部》《香港三部曲》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温瑞安:“四大神捕系列”亦舒:《喜宝》《香雪海》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梁凤仪:《千堆雪》《九重恩怨》林燕妮:《缘》卫斯理:《蓝血人》《回归》《老猫》白洛:《赛马日》张君默:《大预言》南宫博:《杨贵妃》董千里:《成吉思汗》马朗:《焚琴的浪子》《国殇祭》温健骝:《问》《山城别》羁魂:《蓝色兽》戴天:《命》犁青:《香港的夜》张诗剑:《乡愁》蓝海文:《圆明园》《桂林山水》徐訏:《时间的去处》何达:《我们》舒巷城:《咖啡店》王一桃:《挤》晓帆:《圆规》黄国彬:《怀秋》蓝衫:《飞越太平洋》黄维樑:《圣诞铃声》傅天虹:《夜香港》也斯:《边叶》胡燕青:《感谢你》秀实:《素色竹形小紫砂壶》陈德棉:《向日葵的独白》王良和:《剥柚》陶杰:《手帕一族的宣言》叶灵凤:《读书随笔》彥火:《当代中国作家风貌》思果:《香港之秋》《艺术家肖像》陈之藩:《剑河倒影》梁锡华:《漫语话蜗牛》金耀基:《剑桥语丝》小思:《许墓》《许墓重修》黄维樑:《至爱》张小娴:《三个A CUP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黄国彬:《吐露港的老鹰》也斯:《沈从文的静》曾敏之:《谈“谏”》古剑:《悼笔》董桥:《说品位》曹聚仁:“北行”系列潘铭燊:《杀机》《观棋》澳门:林中英:《重生》梯亚:《第八天的早晨》鲁茂:《凌晨》梁淑琪:《等》周桐:《错爱》李丹:《裸胸装》林冷雨:《人物速写》凌钝:《办公室速写》高戈:《我望故乡山头月》陈达升:《冥盼》陶里:《过澳门历史档案馆》苇鸣:《铜马像下,传自金属的历史感》懿灵:《我们遗失了所有的脸》玉文:《竹湾》李观鼎:《小平》(外一首)胡晓风:《丹荔累累的时节》程祥徵:《路网》冯倾城:《我爱,爸爸!》玉文:《空怀》白思群:《春雨妩媚》李鹏翥:《濠江文谭》沈尚青:《十六的月亮》林中英:《眼色朦胧》徐敏:《澳门新八景随想》凌稜:《信是有缘》陶里:《春夜灯语》鲁茂:《傲然面对失败》【说明】这份书目只列举了中国台湾、澳门地区的现当代时段的作家、作品,不包括这三个地区的古代文学作品。

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

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

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超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阅读书目一、台港澳华文文学台湾:(一)小说:赖和:《一杆秤仔》《不如意的过年》《可怜她死了》吕赫若:《牛车》杨逵:《送报夫》《模范村》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钟理和:《笠山农场》《原乡人》钟肇政:《浊流三步曲》《台湾人三部曲》陈映真:《将军族》《夜行货车》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王祯和:《嫁妆一牛车》《小林来台北》李乔:《寒夜三部曲》陈冠学:《田园之秋》田雅各:《拓拔斯·搭玛匹玛》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孽子》欧阳子:《花瓶》《魔女》王文兴:《家变》七等生:《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东方白:《浪》宋泽莱:《红楼旧事》《废园》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陈若曦:《尹县长》《突围》张系国:《棋王》马森:《夜游》《生活在瓶中》丛甦:《盲猎》赵淑侠:《我们的歌》李敖:《北京法源寺》林海音:《城南旧事》孟瑶:《梨园子弟》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心锁》施叔青:《壁虎》廖辉英:《油麻菜籽》《不归路》袁琼琼:《自己的天空》《今生缘》高阳:《慈禧全传》《胡雪岩》古龙:《绝代双骄》《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琼瑶:《窗外》《几度夕阳红》《彩云飞》黄凡:《赖索》张大春:《将军碑》《四喜忧园》李昂:《杀夫》《迷园》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苏伟贞:《离开同方》吴锦发:《燕鸣的街道》王幼华:《狐》(二)诗歌:张我军:《乱都之恋》赖和:《流离曲》吴晟:《手》《路》白萩:《流浪者》莫那能:《美丽的稻穗》纪弦:《你的名字》余光中:《乡愁》《芝加哥之死》《我之固体化》《武陵少年》《当我死时》《双人床》洛夫:《风雨之夕》《石室之死亡》郑愁予:《梦土上》《错误》覃子豪:《追求》《诗的播种者》罗门:《流浪人》《都市之死》痖弦:《深渊》《坤伶》商禽:《长颈鹿》《逃亡的天空》李魁贤:《弦音》蓉子:《伞》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盼望》林耀德:《军火商韩鲍》向阳:《阿爹的饭包》钟鼎文:《留言》墨人:《烟水亭》钟雷:《夜雨》周梦蝶:《树》胡品清:《画云的女人》詹冰:《水牛图》羊令野:《红叶赋》叶维廉:《花开的声音》隐地:《爱情风筝》高准:《中国万岁交响曲》林亨泰:《风景》文晓村:《誓约》杨唤:《二十四岁》张默:《饮那绺苍发》辛郁:《豹》郭枫:《观莲蕊峰有得》非马:《鸟笼》朵思:《影子》林焕章:《受伤的蝴蝶》张香华:《午后的垂钓》张健:《选战之后》杨牧:《凄凉三犯》杜国清:《蜘蛛》王润华:《皮影戏》绿蒂:《风与城》张错:《茶的情诗》吴晟:《土》施喜继:《小耘周岁》简政珍:《政客》百灵:《风筝》陈义芝:《黄鹤楼下午》渡也:《眼疾与牙疼》詹澈:《日升月落》向阳:《阿爹的饭包》杨平:《忘言》(一)散文: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琦君:《压岁钱》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给母亲梳头》罗兰:《夏天组曲》张晓风:《愁乡石》梁实秋:《雅舍小品》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三毛:《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简媜:《四月裂帛》林清玄:《紫色菩提》《有情菩提》刘墉:《点一盏灯》《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言曦:《伴》张秀亚:《父与女》《风雨中》李敖:《老年人与棒子》林文月:《遥远》叶维廉:《母亲,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许达然:《瀑布与石头》蒋勋:《苔》吴鲁芹:《鸡尾酒会》子敏:《“纯真”好》王鼎钧:《那树》《最美与最丑》杨牧:《山谷记载》亮轩:《剑》林耀德:《树》陈冠学:《田园之秋》阿盛:《唱起唐山谣》余光中:《望乡的牧神》《青青边愁》台静农:《辅仁旧事》《我与老舍与酒》李敖:《老年人与棒子》(二)戏剧、影视:李曼瑰:《楚汉风云》姚一苇:《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侯孝贤:《东东的假期》《风柜来的人》李安:《推手》《喜宴》香港:(一)小说:黄谷柳:《虾球传》侣伦:《穷巷》舒巷城:《太阳下山了》海辛:《乞丐公主》西西:《我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吴煦斌:《牛》钟晓阳:《停车暂借问》黄碧云:《盛世恋》董启章:《安卓珍妮》徐訏:《江湖行》《女子与事》《结局》李辉英:《人间》《名流》徐速:《星星·月亮·太阳》刘以鬯:《酒徒》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东瑞:《无言时代》《迷城》颜纯钩:《天谴》《红绿灯》王璞:《扇子事件》《幺舅传奇》刘绍铭:《二残游记》也斯:《剪纸》施叔青:“香港的故事”“香港三部曲”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温瑞安:“四大神捕系列”亦舒:《喜宝》《玫瑰的故事》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梁凤仪:《千堆雪》《九重恩怨》林燕妮:《缘》《纯爱无边》卫斯理:《蓝血人》《回归》《老猫》白洛:《赛马日》张君默:《大预言》南宫博:《杨贵妃》。

人生是一场直觉_名人故事

人生是一场直觉_名人故事

人生是一场直觉《源氏物语》最著名的两个中文译本,一个是丰子恺版,一个是林文月版。

林文月的表弟是连战,外祖父是连横,老师是台静农,她家中的客厅里常常往来林海音、董桥等人的身影。

台湾大学有一座“望月楼”,有人开玩笑说——望的就是林文月。

1978年12月的某个冬夜,林文月终于翻译完成《源氏物语》全本54帖。

丈夫和一双儿女已经沉沉睡下,从窗口远眺过去,整个台北都在安眠,只剩下稀稀落落的灯光。

“我当时感觉紫式部就站在我身后。

”从1973年开始,历经五年半,这部日本平安时代的巨着终于被林文月翻译成为中文。

这五年半以来,她的写字桌桌面布局从未改变:书桌正中间放着《源氏物语》古文的底本,在一边放着3种日本现代文译本,古文底本下面则放着两种英译本。

平时她备课或给家人老师写信,就直接压在这层层叠叠的各种《源氏物语》书籍之上写。

2012年10月底,林文月第一次来到北京。

站在北大的讲台上,她并没有多谈《源氏物语》的翻译,反而是讲了她的两篇回忆性的散文:《江湾路忆往》和《我所认识的刘呐鸥》,回忆她童年时期在上海日占区的生活。

没有礼节性的寒暄,她的开场白是:“教书的时候我都是站着的,今天我还是站到不能站为止吧。

”全体鼓掌。

这一年她已79岁。

我到底是哪里的人小时候,长期生活在上海日租界的林文月以为自己是个日本人。

父亲在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做事,而在当时的上海,台湾人一律入日本籍,是日本公民。

在家中,林文月和父亲说日语,和母亲偶尔讲一点点台湾话,和家里的娘姨则讲上海话。

而“正式场合,全家对外讲的都是日本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3岁的林文月跟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听着广播,大家一起抱头痛哭。

没过几天,林文月忽然被告知:自己是战胜国一方。

日租界里的台湾人,每人都分到一面中国国旗,人们奔走相告:赶紧把日本的太阳旗烧掉。

直到家门口挂上中国国旗,林文月才懵懵懂懂地明白:哦,原来我是中国人。

1945年夏天的日租界一片混乱,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变为丧家之犬。

读《读中文系的人》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读中文系的人》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读中文系的人》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读中文系的人》有感总是想着下笔一定要写出好的文章,结果最近总是翻着之前的素材,之前的草稿,却是怎么找不到现在感觉对的东西,要知道那些素材都是曾经能够让自己砰然心动的一些东西,或许真的像小薇同学说的那样,旅游的时候因为流量少没有发的图片,等回家时有了wifi,却没有发的心情了,现在的感觉和她是相同的。

在南岭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是林文月著的《读中文系的人》,读一本正统中文系人写的作品或许会给自己一些启发。

书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散文随笔,第二部分是文学的赏析评论,第三部分是《源氏物语》的翻译工作相关东西。

对第二部分没有太多的兴趣,有些晦涩。

作者是出生在上海的台湾人,名门望族,从她文章里流露出了那份高贵。

她讲到写第一部小说时导师的评价,“构思不错,不过感觉你小说中的农民像是上过大学似的。

”是的,世上没有感同身受一次,没有亲身体会过的经历,又怎么会知道,况且又是要去写小说向别人表述。

“无病呻吟又怎么会写出有深度的作品?”很赞同作者的这句话,从此她便听从导师的教导,不再去创作小说,去写散文——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借出到读完也不过二十四小时,不敢说有多少体会,只是感觉很奇妙,它在桌子上放着就是想去读它,去读完它,正如文月翻译《源氏物语》一样,或许就是天注定的缘分,若不是七年前去过紫式部创作的那座山寺,可能便没有之后的最佳中文译本。

最后推荐一部刚看过的一部不错的印度电影《幻影》,以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为背景,流露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复杂关系,宣扬着这世界的爱和正义,是部很深刻的作品。

电影仍保持着典型的印度电影风格,中间穿插着一些音乐和舞蹈,而且看着让人很舒服,不过在这部影片里体现的不太明显,毕竟这是一部话题沉重的电影。

不开心的时候,打开一部印度电影,将房门关上,插上耳机,感觉这个世界都会变好的。

欢迎订阅“仲玉说”,让仲初带给你知识与感动。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长沙市第三十七中学K107 陈湘玫给自己一份信心,如罗文一般用坚定的信念赢得未来的辉煌。

越境者的文学景观——观察台湾作家林文月的一个角度

越境者的文学景观——观察台湾作家林文月的一个角度

林文月曾撰文说她的选择和成就有很多偶然,始终是靠“直觉”。

选择读中文系,是因为同学都报考外文系,她为了免俗涂改了志愿,被台大中文系录取。

后来也曾尝试转系,被系主任台静农劝返。

读完四年本科,林文月再入台大中文系研究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

1969年,三十六岁的林文月获得去京都大学访学的机会。

此次访学,林文月是为了撰写有关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影响的论文。

与此同时,她接到林海音《纯文学》杂志的邀约撰写域外散文。

故而,在完成论文的空隙,以做论文的心态实地勘考,收集资料,完成了散文集《京都一年》的写作。

回台湾后,林文月发表论文《〈源氏物语·桐壶〉与〈长恨歌〉》,附录了《源氏物语》部分章节的译文,这部分她自己翻译的译文很受读者欢迎。

进而,她花费了五年时间,译成这本巨典,获得诸多肯定和荣誉。

林文月在台大任教多年,出版学术著作《谢灵运及其诗》 《澄辉集》,是六朝文学研究颇具影响的学者。

关于文学生涯,林文月曾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她学生时代也尝试过写小说,被恩师台静农批评为文辞靡丽,不谙世情,不适合写小说。

而写作《京都一年》,不经意间却开辟了适合她的散文路径。

若仔细去观察林文月几个身份的越境和穿越,清晰可见的是,林文月的成就并非偶然。

她研究谢灵运,写作《京都一年》,翻译《源氏物语》和《枕草子》,无一不与她的审美趣味合契。

懂得局限,选择得当,故能在几个领域有所成就。

考察林文月的全部创作,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她切入日本文化的方式。

《京都一年》参阅大量历史、文学要籍,对旅居暂时“在地”的日本文化进行充分地研究。

在此基础上,汲取汉语古典散文的文史互文传统,以空间为经,时间为纬,在文化越境中开始她的文学生涯。

作为翻译家,林文月选择翻译的多是与中国古典文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日本文学典籍。

对林文月而言,翻译不只是不同语言表层的词汇、语法等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

翻译活动同时激发和影响林文月的创作活动,我们能够在译者后记读到她对翻译对象同理同情的默契。

舌尖上的教授林文月

舌尖上的教授林文月

净 化 的基 础 ,它反 哺于文 字 ,让 文字 充满 了 “活着 ” 才会 把 这些 笔 记上 的饮 膳 往事 记 录下 来 。有 人 把这
这个 词 全部 的现 实意 义 。
本 书归类在 书店里 ‘食谱 ’专 柜 ,我有一点伤心 。”
虽 然 林 文 月喜 欢 美 食 ,但 25岁 之 前 她 从 未 进
个懂生活享受的快乐人。能把 Et子过成诗不算什么 , 胡 萝 卜,洗 也不 洗就 那 么横 在 嘴 上 咬下去 。我还 奇
能把诗过成 日子就需要真本事了,不信去看她的《女 怪 ,世界上有这么好 吃的东西吗?”这也成了她 日
教授的十,L道私房菜 》,竟然在一本做菜的小 品文 后 成 为厨 房高手 的源动力 之 一 。
还 真 是妙 趣横 生 。
连横 的外 孙 女 ,文学 地 位 与张 爱玲 相 提并 论 的林 文
她是 个有 趣 的人 。
月怎 么会 喜欢做 菜 呢?
水 晶卤蛋 、椒盐里脊 、台湾肉粽烤 ,这些记在
在 台湾 上大 学 时 ,恩师 台静农 经 常 与学 生们 对
她 El记 本 上 的每 一道 菜都 真 正做 到 了 活色 生香 ,像 月 说诗 当湖对 酒 ,甚 至 教会 了林 文 月抽 烟 。从 此 她
台湾 ,当地人 又 把这 个 台语 很不 标 准 的黄皮 肤 的小 常 是捆 绑 了 生活 。但 无 疑林 文 月学 会 了从 捆绑 中挣
女 孩 当作 大 陆人 。有 一段 时 间她 既尴 尬 又 自豪 ,因 扎 出来 ,作为 学者 ,文 字是 ,她 总是 要在 心里 先 把 闽南 话 翻 式 ,它记 录 ,沉 淀 ,清 洗 ,剥 离 ,然后 凝 固 ,像 一
各 界 I_b,t-tr ̄f&曩

林文月教授的上海望月

林文月教授的上海望月

访忆68林文月教授的上海望月■ 张 凤林文月是华语世界的散文名家,我非常喜欢她的文字。

她是台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在这三个领域中都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当地时间2023年5月26日早上9时许,林文月在美国加州过世,享年90岁。

1990年她的儿女已留美,先生郭豫伦也退休,多住在加州。

1993年夏,她从台大中文系荣退,即移居旧金山团聚。

深居简出的林教授,2002年应燕京学社杜维明社长邀请来哈佛演讲。

哈佛燕京楼午餐会演讲会场,学者文友纷纷慕名而来,林教授谈文学、说艺术、论翻译﹐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华彩。

优雅的作品与她的姿容一样﹐收放都饱含高风的韵致﹐是我们散文界经典﹐传颂不歇。

本人因协助举办负责伴同参与﹐而能亲炙获得赠书,日后还幸能得到她的指教联系。

后微信盛传,她在沪日故居,文友纷纷热心询问,由此得知林教授与上海的一段情缘。

林文月教授1933年生于上海日租界,精通中日双语。

她虽祖籍彰化,但都没住过彰化,从小在上海生长。

林文月教授出身名门,《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是她的外祖。

外祖伉俪生男名震东,为其舅。

连横弥留之际对震东说:“日本侵华野心明显,中日终必一战。

光复台湾,就在此一战。

”为孙取名连战﹐寓意自明:自强不息的意思。

舅舅连震东是外祖的独子,表弟连战是连氏二代单传,妹夫为曾任台北市长的黄大洲……在林文月的作品中,不少谈及连家的种种。

林教授父亲林伯奏,学商,曾任华南银行首任总经理,继创新亚实业。

原生台湾溪州刘姓,后被北斗林家领养,小时刻苦自强。

1916年,考取日本东亚同文书院上海分校商学系,受板桥林熊征资助,并担任林夫人盛宣怀五女盛关颐的秘书。

其父为毕业于该校的首位台籍留学生。

毕业后,任职日租界,林府八个儿女,六位诞生在上海,父亲在江湾路540号自建了第一栋住宅。

林文月勾绘这幢房子的内外:客厅壁炉地毯摆设精美,饭厅有专供宴客的大圆桌,楼上是卧室,穹形小阳台在二楼中央部分,幼年她常喜欢坐在这里,看小火车定时驶向江湾,夏天居高临下看斜对面游泳池入口处的人群。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三月底和四月初的两个星期五晚上,我曾应邀到清华大学讲演两次。

这是在清大理学院院长沈君山教授的构想下推出的一系列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我负责讲“中国文学”部分。

在每次三小时的两回讲演中,我第一回的题目是:“中国文学潮流概说”,笼统而摘要的介绍了三千年间我国历代文学的演变动向,俾使理工学院的同学们对我国历代文学能有一个大略的认识。

第二回则谈论文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我选择了六朝这个断代作为具体的例证角度,题目是:“六朝文人的生活特质与六朝文学”。

原则上,从晚间六点到九点的三个小时的讲演里,除中间休息十分钟外,还希望能够留下一些时间给同学们发问和讨论的。

可是第一次的题目范围太大,不到三小时的讲演,仅够匆忙做结束,根本没有余裕讨论,所以我便在第二次的讲演后留下一些时间,想让大家发问。

但是,赶巧那天清大在晚上九点有一场电影欣赏会(据说上映《飞越杜鹃窝》),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显得坐立不安,因此虽然有人举手准备发问,空气中却已弥漫着一种焦躁的气氛,我便对他们说:“有问题的同学留下来,没有问题的请便。

”结果只有两位交通大学的同学留下来(这门课是兼容清大与交大二校同学选修的)。

我和那两位同学从日光灯的讲台谈论到星光下的校园。

他们最后的一个问题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何以今日文坛上找不到几位中文系出身的人?中文系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呢?”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不在我两次讲演的内容范围以内,而且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何况夜已深,我尚得坐两小时的车赶回台北,所以只好对他们说:“让我回去反省一下吧。

”几天后,我收到其中一位同学的信。

简短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抱歉与安慰的语气,我原来想给那位同学回一封信的,但是,继而想起两年前的暑假里,有三四位台大外文系的学生来访,闲谈之际好像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又记得当时他们还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读外文系,却去读中文系呢?”语气间似乎有些为我惋惜的意思。

这就是我提笔写这篇短文的远近原因。

与林文月教授谈‘传记文学’

与林文月教授谈‘传记文学’

人性與同情:與林文月教授談「傳記文學」吳橋林文月女士,年輕的台大中文系教授。

當她引我走入書房時,桌上放著幾本古今名人傳記,和一胎她正在翻譯的日本古點文學鉅著「源氏物語」。

這幾本書正反映了近年來,她業餘時間的主要兩項工作:翻譯和傳記寫作。

「傳記文學,可以說是比較嚴謹的小說。

」她說。

談話開始,她能很迅速的近入主題,她安閒地靠在椅背上,雙肩絕不前傾,眼睛靜靜地注試著你。

她的話語有時會稍微停頓,這時眼光的焦點會略略地收縮,似向內搜尋更為清晰的資料。

「傳記的寫作態度通常有兩種,」她說,「一種是緊握住文獻的作法,史料記載些什麼,今人就開口說什麼,基本目的只是為古事作新著,將官式記錄散文化即可,是以平實作為理想,以徵信作為目標;另外一種,則是槮揉歷史與文學的作法,資料上只告訴了後人事件的因和果,我們就要將邏輯的推理和想像力,填充進這些間隙裡去,又是以生動作為理想,以可讀作為目標。

」她認為,前者走的是學術路線,這樣的作品,適宜做為課堂上的補充教材,在對個別人物作專門研究時,可以提供知識上的需求。

可是,對於一般讀者而言,可能對不上他們的胃口。

後者,卻能使傳記中的角色更形像化,生平更情節化,而主人翁的內心中,屬於非常隱密、非常個別的喜怒哀樂等情緒,也能藉著傳記作者的揣度與同情,又重新甦活於紙面上。

當然,想像力的運用也必須有個節制,才不致又流於演義體般的散慢。

她的椅子是可以轉動搖幌的那種,但我注意到她始終不曾些微的挪動,甚至我將問題的重心,牽引到她的作品上時。

去年暑假,她完成了「謝靈運」這本傳記,有十萬字;今年暑假,她又寫完了「連雅堂傳」,有十一萬六千多字。

兩年前,河洛出版社有一個構想,將中國歷代的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等等,個別作一串有系統的介紹,邀請恰當的學者分頭撰寫,其中當然不能缺少謝靈運。

她在碩士班時的論文,便是對謝靈運的研究;在臺大開的課,也是以謝詩為中心。

資料的彙集、整理,自然比別人要來得完備與便利;更重要的,多年來讀謝、教謝、透視謝,也早已縱跨千古的,使她和謝靈運之間,扯起了一絲神思邈邈的友誼,因此,在主客觀條件的要求下,她欣然接受了執筆的任務。

给母亲梳头发

给母亲梳头发
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 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之中不知 不觉地衰老。她姣好的面庞有皱纹出现, 她的一头美发也花白而逐渐稀薄了。这些 年来,我一心一意照料自己的小家庭 ;也 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 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 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
母亲当然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形。 她不一定查阅或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 ;只 是尽量替我们减轻做功课的负荷。说来惭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愧,直到上高中以前,我自己从未削过一 支铅笔。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用品 的五斗柜,下面各层抽屉中存放着各色各 样的笔记本和稿纸类,最上面约两个抽屉 里,左边放着削尖的许多粗细铅笔,右边 则是写过磨损的铅笔。我们兄弟姊妹放学 后,每个人只要把铅笔盒中写钝了的铅笔 放进右边小抽屉,再从左边抽屉取出削好 的,便可各自去写功课了。从前并没有电 动的削铅笔机,好像连手摇的都很少看到; 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那把锐利的“士林 刀”削妥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 过宠爱我们 ;然而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 而不知感激。有一回,我放学较迟,削尖 的铅笔已被别人拿光,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 家中琐琐碎碎的事情那么多,我真想像不 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工作呢?
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觑不厌。心里 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 一动也很动人。
我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一辈子都不 剪一次头发呢?她只是回答说 :“呶,就 因为小时候你阿公不许剪,现在你们爸爸 又不准。”自己的头发竟由不得自己作主, 这难道是“三从四德”的遗迹吗?我有些 可怜她 ;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庆幸她没有把 这样美丽的头发剪掉,否则我就看不到她 早晨梳发的模样儿了。跟母亲那一头丰饶 的黑发相比,我的短发又薄又黄,大概是 得自父亲的遗传吧,这真令人嫉妒,也有 些儿叫人自卑。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林文月
【期刊名称】《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童年,在上海江湾路度过我虽然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台湾人,却出生在上海,双亲很早便从台湾迁居于上海,我家八个兄弟姊妹当中,七人都诞生于上海,先后都在上海市江湾路的家长大。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林文月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单向度的学习造就单向度的人——从中文系大学生的文学史学习看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J], 蔡江珍
2.作家少读中文系--关于通识的思考札记之一 [J], 周洪林
3.单向度的学习造就单向度的人——从中文系大学生的文学史学习看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J], 蔡江珍;
4.高校中文系戏曲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问题——以《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为例[J], 元鹏飞
5.中文系师生可以读的外国哲学书 [J], 甘正气[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文月

林文月

人物生平
少年林文月1933年出生于上海日本租界。小时接受日本教育,1946年自上海回到台湾居住后,才开始接受中 文教育。
1952年进入影响她一生,也是她奉献一生心血的“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研究所。在这段期间,林文月不仅碰到影响她极深的恩师台静农,也开始陆续在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 上发表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由于见解独到而文笔清丽,甚受欢迎。
1957年与画家郭豫伦结婚,同年研究所毕业并继续留任母校。
1958年(就读硕士班期间)开始在台大任教。
青年1969获国科会资助,前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就读“研修员”一年。也在这一年,林文月开始 她独具一格的散文创作。
1970年的《京都一年》的出版正是日本行的丰收,也是她文学创作旅程的美好起点。
日前,从未曾将自己曝光于大众的这位知名学人,因与家人踏上申城寻根,适得新作《三月曝书》出版方邀 请,与学者陈子善教授午后笑谈阅读。
感谢观看
她精擅厨艺,家里客厅总是高堂满座,于人间烟火中引得台静农、董桥、林海音、三毛等文人竞相捧场,连 李敖也曾酸酸说,“台大的一大堆男人围坐在林美人的家里,”颇有醋味。
林文月这个名字,也许尚未被更广泛的大众熟知,却已经是各地中文系师生和文学爱好者长久以来的偶像, 拥有学者、翻译家、散文家三重身份的她,曾执教于台湾大学,2007年与余光中等人获选台湾大学杰出校友,其 人其文曾被文学评论界拈来与张爱玲相提并论,但更有年轻的粉丝说,娟秀文雅、往来无白丁的她是又一个林徽 因。
媒体专访
即时播报:连战表姐、七旬林文月沪上寻根
即时播报**谢正宜报道:她生于名门,外祖父是有“台湾太史公”之称的连横,表弟是连战,在台湾大学中 文系就读期间更师从文学大家台静农。

林文月的散文节制内敛

林文月的散文节制内敛

第17段: 大概居住在布拉格的老城,甚至越過查理橋的渥 太河對岸住家,要從窗口望出去而捕獲完全屬於 「凝視」的風景,或完全屬於「瞥見」的景象, 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古時期以來,這個城市不 斷在不同王朝、不同宗教經營之下建構皇宮、衙 門和寺院等等,而老百姓則無論改朝換代,千百 年來持續生活著。士、農、工、商、悲、歡、哀、 樂。這大概是布拉格其所以呈現如此奇特風貌的 道理吧。
(三)補敘-自己成為被觀看者,增添趣味
(21段)
文末,角色互換,作者得在沒有簾帷的浴室窗下, 躲藏左鄰屋頂上巡視的修屋工人,和前文作者游移閒 眼撞見男女深情的悠閒,形成強烈的對比。(21段)
(一)遊客視角與作者視角
1.布拉格的眾窗外貌,千奇百怪、繁簡互異,形形色 色的窗戶形象,架構成此座城市的豐富情調。旅人 佇足街頭,遍覽眾窗,也「預期」的欣賞到提恩聖 母教堂、舊議會堂與其天文鐘、聖米格拉須教堂等 著名景點。 →視角:由外而內,有限的 2.作者客舍於布拉格,已非是一名純然的觀光客,而 是以一個居住者的角度,從窗內向窗外眺望,視野 所見除了著名的建築物之外,又可以「不預期」的 瞥見此地的庶民風情。 →視角:由內而外,無限的
全篇佈局
(一)開頭-論窗的功用(1-2段) 引用書論,提出窗的作用,除了凝視之用和 瞥視之用以外,作者認為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窗 也可以既是凝視觀覽之用,亦為暫瞥生活之用。
(二)主體-敘述布拉格之城市特色與感觸(3-20段) 敘述其客舍之位置,以及窗外的景觀。作者藉由「凝視」 與「瞥視」的不同角度,描寫布拉格的當地環境與生活、樂 趣與感觸-- 建築之美:提恩雙塔的視覺摹寫(結構、質料、顏色) (6-7段)、紅瓦黃牆的住宅(8、10、11段) 生活民情:男女間的親密擁抱(9段)、地狹人稠門戶相 望的住宅特色(10段) 樂趣與感觸:藉由窗子的有限視野,她遍覽此地無限的 民情,徜徉於「凝視」與「瞥視」之樂趣中,其中也有不少 感觸,如:弦月與鐘聲引起鄉愁(12段),感到歡愁愛惡難以 逆料(13段),無論種族語言如何不同、人們生活的內容大抵 類似(14-15段),布拉格是千塔之城(16段),布拉格經歷許 多王朝與宗教經營者、百姓仍忙著日日營生不停息(17-18 段),布拉格窗對窗的住宅特色、百姓生活需更加謹慎(20 段)。

最新阅读计划书籍推荐12本书

最新阅读计划书籍推荐12本书

最新阅读计划书籍推荐12本书我需要静心读书,进行能量储备了师太名言——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没必要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的更好,乃是为了自己。

我不做淑女好久了。

每年的新年第一天,会在博客开三个记录:《读书记》、《跑步记》和《看电影记》。

今年过去的十一个月只读了12本书,去年订的目标是20本,没有达到预期。

1、谢海盟《行云记——<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2017.01.02-01.13(阅读时间11天)这是一本极其对我胃口的书。

已然好久没有遇到有阅读快感的、不想快读、惆怅其很快读完的书了。

早晨四点醒来无眠,找书看。

本是想看看哪本适宜带着去清迈的,一读之下竟然放不开,读着还没读完便想重读,依我的性子一天即可看完——还是留给旅途中吧,即便无书可读时亦可以欣欣然随意再看一遍。

带到清迈去,在飞机上,在旅馆里,看完。

2、《收获50年精选系列·中篇小说卷四——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2017.01.14-2017.01.21(阅读时间7天)录有九篇中篇小说,共计428页。

2009年编辑。

须兰《曼短寺》——原载《收获》1997年第1期,一个上海人写的故事吧。

除了那些寓言一般的话语,事件和人物都写得乌里巴涂,非常上海银。

文中一段大开脑洞的话语摘录:那么是否有一种图书馆与之对应?它应该记录一切未发生的事。

记录已经发生的事的另一面,失与得,废墟与完美,与已经发生的一切相对应。

我们看见纸上的文字,而在纸的背面呢?李洱《现场》——原载《收获》1998年第1期,写一个大学没考上自谋出路的男人带着情人和兄弟最后抢了银行却跑了又回来等待被抓的故事。

莫言《野骡子》——原载《收获》1999年第5期,我是一个爱吃肉的孩子我长在一个屠宰村却常年吃不上肉只因为我爸爸跟风流寡妇野骡子跑了而我妈神经质偏要把没有男人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本文是关于经典美文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三月底和四月初的两个星期五晚上,我曾应邀到清华大学讲演两次。

这是在清大理学院院长沈君山教授的构想下推出的一系列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我负责讲“中国文学”部分。

在每次三小时的两回讲演中,我第一回的题目是:“中国文学潮流概说”,笼统而摘要的介绍了三千年间我国历代文学的演变动向,俾使理工学院的同学们对我国历代文学能有一个大略的认识。

第二回则谈论文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我选择了六朝这个断代作为具体的例证角度,题目是:“六朝文人的生活特质与六朝文学”。

原则上,从晚间六点到九点的三个小时的讲演里,除中间休息十分钟外,还希望能够留下一些时间给同学们发问和讨论的。

可是第一次的题目范围太大,不到三小时的讲演,仅够匆忙做结束,根本没有余裕讨论,所以我便在第二次的讲演后留下一些时间,想让大家发问。

但是,赶巧那天清大在晚上九点有一场电影欣赏会(据说上映《飞越杜鹃窝》),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显得坐立不安,因此虽然有人举手准备发问,空气中却已弥漫着一种焦躁的气氛,我便对他们说:“有问题的同学留下来,没有问题的请便。

”结果只有两位交通大学的同学留下来(这门课是兼容清大与交大二校同学选修的)。

我和那两位同学从日光灯的讲台谈论到星光
下的校园。

他们最后的一个问题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何以今日文坛上找不到几位中文系出身的人?中文系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呢?”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不在我两次讲演的内容范围以内,而且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何况夜已深,我尚得坐两小时的车赶回台北,所以只好对他们说:“让我回去反省一下吧。


几天后,我收到其中一位同学的信。

简短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抱歉与安慰的语气,我原来想给那位同学回一封信的,但是,继而想起两年前的暑假里,有三四位台大外文系的学生来访,闲谈之际好像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又记得当时他们还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读外文系,却去读中文系呢?”语气间似乎有些为我惋惜的意思。

这就是我提笔写这篇短文的远近原因。

说到我个人当年考中文系的动机和经过,其实是颇不足为外人道的。

那时候大专联考制度尚未成立,各校各自招生。

每一个考生只能分别投考两三个大学,而且报名时也只能填写投考某校的某一系科,换言之,你若分数够录取标准,便考上自己所填写的那一系科,否则便是落第,决无退而求其次的机会。

我初中和高中都就读于北二女中(即今之中山女中),高三以后文理分组,我在文组的一班任班长。

初夏时,校方为我们办理集体报名,投考台大。

我负责收集班上同学们的报名表。

我清清楚楚记得,我们那一班五十多个同学中,除了有一人填考哲学系而外,包括我自己在内,其余全部填报外文系。

当时我心中颇不乐,不知是生气大家与我同志趣,还是恼火自己与别人同志趣?于是,我用刀片小心谨慎地刮去了“外”字,改写为“中”字。

后来,台大发榜,我的名字就出现在中文系的录取者部分。

我另外也考取了师大(当时称“师范学院”)艺术系,但一个人同时只能读一所大学,所以我便成为台大中文系的学生了。

这样说来,虽然当时每人只许有第一志愿,取则取,不取则不取矣,可是对我个人而言,考取中文系,却颇有些录取第二志愿的滋味,因为我长期计划要读外文系,结果却因一时莫名的反叛心理而入了中文系。

当时确曾有些懊恼。

我想象所谓“中文系”,大概是满屋子霉味的线装书,暮气沉沉的地方,而读中文系的人,必定是只知摇头晃脑吟哦四书五经及古诗文,带点儿寒酸味,而与现实隔离的一群。

然而,人生有时真是不可思议。

我不仅很愉快地修完四年的大学中文系课程,后来又继续读了三年中文研究所,毕业后,且留校任教,以迄于今。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你还懊恼读中文系吗?”我会十分坚定的回答:“绝没有后悔!”非但没有后悔,我实在庆幸自己入了中文系。

因为我越多接触我们的古典,便越发现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知识和理趣,我的生活因而更形充实,使我感觉生为中国人的幸运和骄傲。

中文系既非一个暮气沉沉的地方,而读中文系的人也非与现实隔离的一群。

在我个人涉猎我们的古典文学时,经常发现借文字以沟通古今的一种喜悦。

譬如以我们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吧:它除了给我们以“兴观群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与信念外,突破文字语言的障碍与差距之后,我们竟发现在那三百篇之中,活跃着超越时空的人类的感情和思想。

我们所看到的不仅只是一堆古朴的诗歌而已,而是人
类活生生的喜怒哀乐的纪录我们看到先祖们如何克勤克俭战战兢兢生活,看到他们如何欢庆丰收,悲歌流浪,哀叹行役,愤怒压迫,甚至还看到那时候的少男少女匹夫匹妇也同样为着爱情痴迷焦虑雀跃兴奋,这实借研读古籍而一旦豁然消除“代沟”,感到与古人神交,还有比这更奇妙的经验吗?
又譬如说读屈原的《离骚》,在那个绚烂象征性的文字背后,我们认识了一位独立特行狷狷自守之士,看到他如何徘徊犹豫在正义与邪曲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街头,孤寂而果敢地决心取舍。

透过婉转缠绵的辞句,我们为那兀傲而茫茫的心智流浪感觉心酸,却又肃然起敬于不肯从流时俗的楷模典范。

而当我们读《天问》时,则又惊讶于那里面所提出的种种疑问,有些竟是二十世纪今日的科学仍无法解答的难题。

究竟人类的智慧进步了多少呢?
以上只是就古老的文学略举一端而已。

我们的祖先遗留下来太多可贵的文学遗产,等待我们去消化享受吸收为我们的精神血肉。

钻研我们的古典文学,使我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

这一条路是漫长遥远的,一个人穷其一生可能也达不到理想的终极,然而,每跨出一步便是一种新鲜的享受与收获的喜悦。

不过,在这里我要说明,读中文系的人并不仅只是整日陶醉在诗文的欣赏中而已。

中文系学生必修的课程,除了纯文学的诗词曲及历代文章以外,尚需接受文字学训诂学和声韵学方面的训练。

因为这是一个人读古典文籍时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这方面的知识,使我们不至于曲解古籍,以讹传讹,而能把握正确的方向。

同时,在中文系这个
园地里,像其他的系科一样,我们也一方面讲究学问的专精,一方面想分工合作以期臻于学术研究的理想境界。

所以通常在大学本科毕业以后,便要就个人的志趣性向选定一个角度,作为研究的对象。

因而当你来到一所大学中文系的长廊上,在许多研究室内,你可以看到不同的面貌:有人毕生孜孜矻矻于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有人聚精会神在分析审辨古代声韵,或各地方言;有人致力于探讨经典的原始精神。

有些园外的人不了解这些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辄以为中文系的人是只知吟哦古诗文的一群,或甚至更狭义地认为中文系的人应该是专门从事作诗写小说的人。

我们承认中文系的人可以而且也应该吟哦古诗文,作诗写小说;然而,我们还得说明,中文系不仅只是培养古典诗文赏鉴的地方而已,也不仅只是一个诗或小说的创作班而已。

何况,文学的赏鉴与创作,也原不限于读中文系的人。

那么,大学中文系的人到底在做什么呢?
我想中文系的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传递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各个角度和立场,小心翼翼地承担我们的古典文学的保护者,甚至于发扬者。

人类的生活虽然要求前瞻,但是也应该回顾;何况在前瞻与回顾之间,还有必然的联属关系。

虽说“文化复兴”是全民众的事情,但在这一方面,中文系的人理当更责无旁贷。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理由不珍惜其传统古典,因为传统古典是民族血脉之所禀承,也是民族自尊之所依托。

故每一个国家的大学里都有他们的“国文系”或“国学科”,以维护其传统古典于不坠不灭。

尽管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想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但希腊人决
不会让荷马死去,意大利人绝不会让但丁死去,英国人决不会让莎士比亚死去,德国人绝不会让哥德死去。

我们中国人当然也热切希望能产生足以令后代崇敬骄傲的伟大作家;不过,我们同时也有必要让屈原陶潜李白杜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古代的伟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永远活在我们,以及我们子孙的心中。

而这一份文化的薪火传递工作,中文系的人应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才对。

其实,今日人类的文化已呈现非常紧密与彼此关怀的情形。

伟大的文学遗产也已超越时空而成为全人类所共同珍视享受的宝物,所以外国文人固然可以研究陶潜李白汤显祖或《红楼梦》等,中国文人当然也可以研究埃利奥特奥德赛或莎士比亚,弥尔顿等。

一个人若能学贯古今中外,自然是最理想;但是生也有涯而学海无涯,张衡或达文奇那种多方面的天才固然难求,而那种时代也实在已经不可再得。

今天这个时代,毋宁是最好每一个人脚踏实地先做好分内的事,若行有余力,再兼及其他。

因此中文系的人应该还是先要把重心放在本国文学之上,但在研读赏析之时,则不妨广采古今中外先贤先进们的智慧成果,以拓广赏鉴评论的视野,却不必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生于古人之后而超越古人,发扬光大我们的文化遗产,否则便只有成为“传统”的守财奴了。

从这个角度说来,读中文系的人实在与读其他系科的人一样正昂首阔步着。

因为我们虽然钻入古籍之中,却不至于暮气沉沉,我们是一群充满自信与朝气的传统文化之传递者。

我们明白自己肩负着神圣而严肃的责任,我们也有弘毅的知识勇气。

一九七七年五月三日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