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邹忌是如何当上相国的?邹忌是哪国人士

合集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寓言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寓言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寓言故事邹忌是齐国有名的大臣,他以自己的妻子为模特,仿照妻子的身材和相貌,创造出一个令国王都赞叹不已的美人,可谓“战国第一美女”。

后来,邹忌又用自己妻子的容貌和才学方面超过自己的事例,向齐威王进行了广泛的劝谏,终于使齐威王成功地纳谏除弊,最终齐国大治,被列强尊称为“圣明之国”。

其实,像邹忌这样善于劝谏的贤士并非少见,比如著名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故事中那位冒着生命危险在主公面前冒死进谏的将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而邹忌能够成功劝谏,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从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敢于提出尖锐批评意见,这才是他获得成功的根本。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不愿提出真正的意见,怕伤害到同事或领导的感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对此,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首先,要把握好批评的“火候”,不要等到问题严重时再去提出意见,否则你的好心只会让别人受到损害;其次,不要把批评当作泄私愤的工具,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则寓言中所说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兵由此起也。

”意思是燕国和赵国开始施展谋略的时候,他们首先选择了占领地势险要的地区,然后派出勇敢善战的士兵来争夺天下。

这段话就深刻揭示了两种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即赵国对待外敌入侵的态度和燕国对待异族的态度,而两者的差距也恰恰就表现在对待谏臣的态度上。

后世许多人谈到燕赵文化时,都会举出《战国策》中燕太子丹礼遇荆轲的故事,认为这就是燕赵民风的写照。

其实,这个故事体现的只是燕赵在用人时讲求侠义、气节的一面,跟文化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

实际上,燕赵的民风确实是比较豪爽刚直,但这与《战国策》中所记载的那些充满着谋略和智慧的刺客故事是完全不同的,而是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和手腕。

面对过失,能够及时改正固然很好,但如果一味推卸责任,甚至据理力争,这就有点小题大做了,也有悖于“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宽广胸怀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改正,如果总是念念不忘别人的过失,甚至睚眦必报,难免会招致怨恨。

历史趣谈:美男子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最后因何而死

历史趣谈:美男子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最后因何而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美男子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最后因何而死
导语:邹忌在历史上被尊称为驺子,是齐国人,以鼓琴游说齐王,被留在齐威王身边做谋士,后因中肯的进谏被封为国相,那历史上的邹忌为何与齐国名将
邹忌在历史上被尊称为驺子,是齐国人,以鼓琴游说齐王,被留在齐威王身边做谋士,后因中肯的进谏被封为国相,那历史上的邹忌为何与齐国名将田忌有矛盾呢?邹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还有最后他又是怎么死的?
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邹忌的为人一直是让人不能轻易判断的,因为在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看到的是忠心耿耿,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人,所以成为齐国相国。

但是在短文《成侯邹忌为齐相》中,邹忌就成了一个心胸狭隘,陷害忠良的人了,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邹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邹忌画像(网络图)
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邹忌还没有成为相国,他这时候的思想是比较高尚的,这里的齐王是齐威王,而在《成侯邹忌为齐相》中出现的齐王也是齐威王,那么邹忌的思想转变是怎么来的呢?有人曾说人是会变的,邹忌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邹忌还没有成为国相时,他是一个聪明又正义的人,但是后来他与公孙闬一起用计谋陷害田忌,让无法辩白的田忌被迫远走他乡。

此时邹忌就是一个因嫉才而迫害忠良的人了。

所以常说通过一件事看一个人的品质是片面的,只有从多处了解这个人我们才能真正的认识这个人物,由于邹忌在历史上留下的资料不多,我们也只能从文章中了解邹忌的为人。

邹忌是怎么死的
生活常识分享。

齐国十大历史人物故事

齐国十大历史人物故事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以下是齐国的十大历史人物故事:1. 姜子牙: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太公望”。

他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并被封为齐国的始祖。

2. 齐桓公:齐桓公是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齐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3. 管仲:管仲是齐桓公的重要大臣,他协助齐桓公进行改革,实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促进了齐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4. 鲍叔牙:鲍叔牙是齐国的大臣,他与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为齐国的强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晏子: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以机智幽默的言辞和善于处理国际关系而著称。

6. 田单: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将领,他在即墨之战中以火牛阵击败了燕国的军队,挽救了齐国的危局。

7. 田忌:田忌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将领,他曾在赛马比赛中采用了巧妙的策略,战胜了齐王。

8. 邹忌: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他以善于进谏和直言不讳而著称。

9. 孟尝君: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他以好客和广纳贤才而闻名于世。

10. 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性恶论”等重要思想。

这些历史人物都对齐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传说。

历史趣谈:关于成侯邹忌为齐相的故事

历史趣谈:关于成侯邹忌为齐相的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关于成侯邹忌为齐相的故事
导语:邹忌是齐国的相,而田忌是齐国的将,正所谓将相不和,两者相争必有一亡,两人一直就感情不合,互相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还喜欢互相猜忌,邹忌
邹忌是齐国的相,而田忌是齐国的将,正所谓将相不和,两者相争必有一亡,两人一直就感情不合,互相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还喜欢互相猜忌,邹忌的部下,看着自己的主子这样烦躁,就来献计了。

田忌被陷害后,逃亡楚国
我的主人啊,你既然这么不喜欢田忌,那你可以利用一下齐王对您的信任啊,就说田忌骁勇善战,大王可以安排田忌率兵攻打魏国,而且无论结果好坏,主人您都是受益者。

要是那田忌运气好,侥幸打了胜仗,那也是主人您的功劳;要是那田忌不幸被打败了,那么你的心头恨可就除了;如果田忌没有战死沙场,也一定会受到军法处置,这样横竖可都是死啊。

邹忌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一来自己的地位又能提升,而来要是能顺手灭了田忌这厮,那我可不是赚大发了,另外都不亏的买卖,成交成交,齐威王就派田忌打魏国去了。

可哪知道,这田忌果然是好汉一条,三战全胜,这魏国眼看就要被齐国的田忌收复了,邹忌赶紧找部下商量,这小人的计策倒是充足,话说这部下,就派人带了二百辆黄金,去街市上招摇撞骗去了。

他找人帮着占卜,就谎称自己是田忌大将军的忠臣,我们家将军现在抗魏有功,名镇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我家将军还要做一件更大的事,您给我算一卦,看看这凶吉怎样。

这算卦的也是耿直,你见过人家算卦那黄金换的吗,这前脚拿着钱想走,后脚就给抓了,在齐王面前说了这番话,好在田忌不光只会带兵打仗,脑子也挺机灵,。

历史趣谈:邹忌的仕途历程及文治武功具体是怎样的

历史趣谈:邹忌的仕途历程及文治武功具体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邹忌的仕途历程及文治武功具体是怎样的导语:邹忌,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代齐国人。

《史记》亦作驺忌,田齐桓公时以为重臣,齐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

后又事齐宣邹忌,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代齐国人。

《史记》亦作驺忌,田齐桓公时以为重臣,齐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

后又事齐宣王。

前360年前后,田齐桓公起用邹忌实行改革,“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国力大增。

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

他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

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

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力渐强。

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华有才干、大度,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持政,出谋划策.后孙膑、田忌威望提高,邹忌因担心相位不稳而置田忌于死地。

此外,邹忌还以标准身高和相貌著称。

主要文献记载《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载,邹忌以妻因为偏爱自己、妾因为害怕自己、客因为有求于自己,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美。

邹忌从中悟出自己受到了蒙蔽,从而想到齐威王受到了宫妇左右、大臣、百姓的蒙蔽,比自己更严重,于是建议齐威王广开言路,最终使得齐国在政治上战胜别国。

邹忌接受相印后,淳于髡前去会见他,向他提出五点建议。

其中一条是"大车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托载规定的重量;琴瑟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成就五音"。

意即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像大车运转、琴瑟弹奏和弦一样,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使百官协调一致。

邹忌回答说:"谨受令,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

"即颁布法律,督责不法官吏,生活常识分享。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

公孙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

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

”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商量对策。

公孙?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

田忌闻言大恐,出走避祸。

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

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

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

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

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

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错过了许许多多的猎物,今天围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

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

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是一介武夫,有幸能在这里陪侍。

看见皇上的房屋能蔽风霜,就认为足够了。

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

邹忌变法

邹忌变法

邹忌变法邹忌,(约前385-前319)战国时齐国大臣。

《史记》作驺忌子,齐人。

田齐桓公(不是春秋邹忌五霸之一的那个公子小白,是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君主)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

后又事齐宣王。

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

邹忌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

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

曾献计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之战的胜利。

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力渐强。

邹忌还以相貌著称,品德也十分的受人夸赞。

变法概述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

公元前三五七年齐威王即位。

不久,邹忌就“以鼓琴见威王”,用“鼓琴”的节奏来说明“治国家而弭(安定)人民”的道理。

他认为,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弹起来“浊以春温”;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弹起来“廉折以清”;政令好比弹起来“攫之深而舍(释)之愉(舒)”。

弹得“大小相益”,“复而不乱”,琴音就协调好听,“治国家而弭人民”是同样的道理。

齐威王很赏识他,三个月后就授给相印。

邹忌推行法家政策。

从齐威王的父亲田桓公开始,齐国在国都临淄西边稷门外的稷下地方,设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前来著书立说,议论政治,称为“稷下先生”,也称为博士。

稷下先生中有个叫淳于髡的,是家奴性质的赘婿出身,是个进步的思想家,曾经两次当面指责儒家孟轲,认为鲁缪公重用儒家而弄得国家削弱,说明儒家“无益于国”,像儒家那样“为其事而无其功者”,就算不得“贤者”(《孟子·告子下篇》)。

这时淳于髡用“微言”进说邹忌,使得邹忌决定了下列的策略:对于国君,“请谨毋离前”,“请谨事左右”;对于人民,“请自附于万民”;对于臣下,“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史记·田世家》)这些主张顺从国君行事,主张选择“君子”担任官吏而防止“小人”混杂,主张修订法律而监督清除奸吏,都是法家的政策。

战国时期有四大名相

战国时期有四大名相

战国时期有四大名相
1. 魏国的李悝: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魏文侯时期主持变法,推行“尽地力”“平籴法”“法经”等政策,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 楚国的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楚悼王时期主持变法,推行“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等政策,加强了楚国的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3. 齐国的邹忌: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在齐威王时期担任相国,采用“讽谏”的方式向齐威王进谏,推动齐国政治的清明和国力的强盛。

4. 秦国的商鞅: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战国时期有四大名相
家,他在秦孝公时期主持变法,推行“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等政策,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这四位名相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们的变法政策和政治智慧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临朝称制,但他极度骄纵,好逸乐,无心国事。

齐国大夫邹忌为此十分担忧,他多次上书劝谏,但齐王都不以为意。

一次,邹忌进宫劝谏,齐王还是置若罔闻。

邹忌见机不可失,于是问齐王是否听过一个故事:楚国有个武丁暴虐,国人都很不满。

有一天,一位普通老百姓向武丁提出“三不望”:不望亲戚,不望贵族,不望官位。

武丁听后,感受很深,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于是遵照老百姓的建议,变得清明公正,国家运转良好。

邹忌讲完这个故事后,齐王恍然大悟,遵照邹忌的建议,开始讲求清明之政,治理国家。

后来,齐国便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而邹忌也一直被尊为国家的贤士。

这个故事让人们明白,作为一个国王或统治者,必须要谦听贤士的忠言,反思自己的过错,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君王,带领国家繁荣昌盛。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智者,被誉为“智者邹忌”。

他以其聪明才智和睿智的见解在当时备受尊敬。

在战国时期,齐国王室荣光尽失,国力日渐衰退。

邹忌曾多次谏言齐王以振兴国家,然而齐王不仅置之不理,还将邹忌贬为乡下的牧羊人。

然而,邹忌并未气馁,而是以其独特的方式继续给齐王纳谏,直至齐国重新崛起。

邹忌曾说:“明君之国不如持斧之臣,持斧之臣不如纳谏之君。

”这句话意味深长,邹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明智的君主应该学会纳谏,并从谏言中汲取智慧。

在当时,国君往往以自己的高高在上而目空一切,拒绝听取臣下的劝告。

然而,邹忌的纳谏之道却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

他以自己过人的才智和独到的见解向齐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的建议。

然而,这些谏言往往被齐王视若无物。

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邹忌以一个民众的身份向齐王献谏。

他说,齐国国力的衰退是因为当时国家法度的松弛,而不是因为人民素质的下降。

他建议王室正视这个问题,并重新强化国家法律的实施。

齐王不仅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而且还将邹忌贬为乡下的牧羊人。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邹忌继续向齐王提供建议。

他将一头完全白色的羊牵到宫殿前,告诉齐王,如果他能让这只羊变成黑色的,那么白天就不会变黑。

齐王一听就明白了邹忌的意思:治理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自己的错误做法,国家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邹忌的纳谏之道给齐王带来了强烈的启示。

他认识到自己忽视邹忌的建议是多么的错误,于是决定重新听取邹忌的意见。

齐王终于重视起邹忌的智慧和见解,并将其聘为重要的军事顾问,纳谏之事从此被重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邹忌为齐国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齐国得到了强大的战争力量,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齐王终于意识到,纳谏并不是一种弱点,而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君主应该懂得纳谏,因为纳谏不仅能帮助他更好地了解国家的需要,还能从臣下那里获取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叫做邹忌的智者,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
谏官。

他曾经在齐国向齐王纳谏,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却
得不到齐王的认同。

有一次,邹忌上书给齐王建议,希望他能够将与敌国相邻的荆州
地区归还给敌国,以换取另一片更为重要的土地。

然而,齐王不仅不
采纳他的建议,还将他贬斥为“无用之人”。

邹忌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向齐王提出警告,告诫他不要只顾一时
之利,而应该考虑长远利益。

他说:“如果您现在不放弃荆州,将来
可能会失去更重要的土地。


但是,齐王非但不听从他的建议,反而说邹忌是“无怨无悔之徒”,认为他没有真正为齐国出谋划策。

邹忌听了之后,知道再也不可能说服齐王,于是他选择离开了齐国。

不久之后,鼓动诸侯联军攻打齐国的都昭君向邹忌请教如何克敌
制胜。

邹忌提出了可行的策略,成功地让联军战胜了齐国的军队。


胜利之后,都昭君赞扬邹忌的才智和远见,表示自己当初若能听取邹
忌的意见,齐国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领导者应该眼光长远,不仅要关注
眼前的利益,更要考虑未来的长远利益,不能因一时之利而忘记大局。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也应该学会不断提出建议,勇于反对错误的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趣谈:齐威王与大臣邹忌两人为何能够情同手足?

历史趣谈:齐威王与大臣邹忌两人为何能够情同手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齐威王与大臣邹忌两人为何能够情同手足?
导语: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

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相国,邹忌在如何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上有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告诉齐王,要想得到百姓信任,首先要自己做好,为人君王的要快开言路,不单要知道别人赞美你的,更要知道别人批评你的,往往会批评你的才是最关心你的。

邹忌是法家学术的推崇者,所以他极力建议齐王修订法律法规,有了文字的规范后,大家都有所收敛,贪官污吏更是落得悲惨的下场,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邹忌向来赏罚分明,而且奖赏力度极大,一部分是为了尽全力留住这些将来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一部分也是在为帝王排忧解难。

邹忌本身就非常有才华,在讽齐王纳谏中途用自己生活中的事,总结出齐王面临着同样的考验,果断建议,齐王也虚心采纳,导致齐国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齐王也因为百姓的建议,努力完善自身,加紧为民利民政策的出台。

邹忌在选用人才上也做出杰出贡献,他大度,有君子风范,邹忌除了帮助齐王排忧解难外,还不断寻找和发现能勤勤恳恳为齐王做事的可用之才。

但是在孙膑和田忌地位提高后,他也产生了不安定的心理,他设计陷害田忌,迫使田忌远逃楚国。

最终邹忌也因为军权过于集中,
生活常识分享。

邹忌

邹忌
公开议论、指责 指责、批评 公共场所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能 谤
讥 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使我听到的, 受下等奖赏。”
令 初 下, 群臣 进谏, 门庭若市; 命令刚刚下达,众多大臣进直言规劝的话,门庭 像集市一样; 数月 之后, 时时而间进; 不时、有时 间或、偶然 几个月之后,(大臣们)有时偶然进谏; 期年 之后,虽 欲言, 无 可进者。 满一年 即使 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进的了。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汇 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 《国策》、《国事》等,作者已不可考 证。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定名《战 国策》。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 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 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 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 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戴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面刺:当面指责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法,“使……听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 为……美丽”
【文言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表演课本剧
要求: • (一)请同学表演课本剧《邹忌讽齐王纳 谏》。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细细品味,看他 们表演得像不像? • (二)人物介绍:邹忌 齐威王 • (三) 观看表演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他 们表演得像不像?为什么?
【人物形象分析】
邹忌:仪表堂堂,严谨细致;善于思考,实事求 是;勤于政事,忠于职守;敢于进谏, 能言善辩;深谙君王心理的谋臣。 妻: 热情暧昧 妾: 谨小慎微 客: 阿谀奉承 齐王:能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广开言路;遇事果 断、勇于改正缺点;纳谏除蔽、进取有 为的开明君主。

邹忌巧劝齐威王的故事

邹忌巧劝齐威王的故事

邹忌巧劝齐威王的故事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胸藏锦绣,能言善辩,他运用很强的暗示和迂回的说服战术,使劝谏齐威王得以成功。

公元前379年,田因齐继承父位成为齐威王。

他称王之后,颇为自得,整天陶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很少再理朝政。

乘着齐国政治腐败之机,韩、魏、鲁、赵等国相继起兵伐齐,而齐国边将心无斗志,屡战屡败,不少国土沦于敌国之手。

面对国家的衰败局面,齐威王仍然执迷不悟,而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邹忌却心急如焚。

邹忌深知,要改变国家的面貌,必须先从改变威王的精神状态开始,而要转变威王的精神状态,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方法。

为此,邹忌经过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一个主意。

一天上午,他穿戴整齐,赶到王宫,叩见威王说:“窃闻大王喜好音乐,臣下对琴颇有研究,因此特来求见。

”威王一听,心中大喜,立即命左右将琴取来,摆在邹忌面前。

邹忌装模作样把手放在琴弦上,既不弹琴,也不言语。

威王不解其意,问道:“先生刚才自称善琴,寡人很想欣赏一下你的技艺,可你抚弦而不弹,是嫌琴不好,还是对寡人有什么意见?”邹忌把琴推在一边,一本正经地回答:“臣所擅长的是关于琴的道理,至于具体弹奏,那是乐工们的事。

臣虽然也会弹奏一点,但弹出来大王也不一定愿听。

”威王说:“那你就先讲讲琴理吗!”邹忌说:“琴的本意是禁的意思,因为它的基本功用是禁止淫邪,使人归正。

最初伏羲氏作琴之时,规定琴长3尺6寸6分,象征一年366天;琴广6寸,象征六合;琴形前广后窄,象征尊卑有序;上圆下方,象征天地;琴设五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

大弦是君,小弦是臣。

琴音以缓急而分为清浊,浊音宽而不弛,象征为君之道;清音廉而不乱,象征为臣之道。

君臣相得,政令和谐,就是治国之道。

臣所了解的琴理就是这些。

”威王感到邹忌讲得新鲜有趣,但仍未明白他的用意,于是说:“讲得很好。

先生既然深知琴理,想必要谙熟琴音。

愿先生为寡人试弹一曲。

”邹忌说:“臣以操琴为本职,当然应该谙熟琴音;大王以治国为本职,不是也应该谙熟治国之道吗?可现在大王拥有国家而不用心治理,这与臣抚琴而不弹又有什么两样呢!臣抚琴而不弹,不能使大王满意;大王抚国而不治,恐怕也不会使全国百姓感到满意吧?”齐威王这时才恍然大悟,不禁愕然心动,赶紧说:“原来先生是以琴为喻,劝谏寡人用心治国,寡人懂得你的意思了。

邹忌

邹忌

邹忌如何进谏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邹忌先以自家故事引起齐王兴趣, 然后再以小 比大,以家比国。他劝说齐王没有像一般人那样 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来阐明 “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避免了直接批评、 触犯龙颜引起的杀身之祸,贴切自然,入情入理, 使“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水到渠成,结果齐威王 心悦诚服,欣然接受。
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9、邹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
与“无”相对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美
情节梳理 进谏 纳谏
思考:
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 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 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 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 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 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徐 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 怯心理。 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译文: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 鸟,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 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 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 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 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 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 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 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 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 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 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 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 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 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 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 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 行动。

说琴进谏,邹忌为相

说琴进谏,邹忌为相

说琴进谏,邹忌为相一、典故及其语义典故:邹忌说琴〔谏齐王〕。

语义:原指战国时期,田齐威王委政大夫,沉湎淫乐,邹忌携琴晋见,用弹琴的节奏,比喻治好国家、安定人民的道理,说动威王,被任命为相,而励精图治的故事。

后用以比喻使用以小喻大的方法,说明大道理。

邹忌影视像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鼓琴,邹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悦,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邹忌子曰:“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也,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

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王曰:“善。

”邹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

二、“邹忌说琴”典故本事邹忌〔公元前385—前319年〕,世称邹〔忌〕子,战国齐人,历事田齐桓公、威王、宣王三朝,经纶满腹,以讽喻善谏见称,为威王相国。

前356年,威王田因齐即位,他耽于酒色,沉湎淫乐,委政大夫,不理国事。

虽然也曾放言高论,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就像当年的楚庄王,然而九年了,却依然如故,以致于诸侯并侵,政务废弛,外患内忧,纷至沓来。

大臣震惊,人民恐慌,可是威王也完全不在乎。

这可急死人了!有人曾去劝说,说轻了他当耳边风,说重了他就恼怒,久而久之,也就再没人敢劝了。

一天,宫中宴乐,鼓声叮咚,琴音幽扬,花天酒地,其乐融融。

邹忌一袭青衣,肩负琴袋,叩阙请谒。

宦者如实报告,威王说:“我正想听新曲,快叫那个琴师进来献技。

”邹忌进殿施礼后,威王令他就坐,急不可耐地说:“你,也是琴师!快弹一曲,让我一饱耳趣。

”邹忌不紧不慢,解放琴袋,取出弦琴,调理一气,抚弄一番,做出弹琴姿态,却久久也不弹奏。

威王心急,催促他说:“你只做抚琴样子,怎么就是不弹奏呀?”看着威王着急,邹忌不仅不弹奏,还干脆推开弦琴,说:“光会弹琴,算不上什么本事。

一个真正懂琴者,不光会弹奏,更要懂得琴理。

”威王说:“我只听过别人弹琴,还从未听过别人说什么琴理。

你既然懂得,就说说让我听听。

战国时期齐国邹忌改革

战国时期齐国邹忌改革

战国时期齐国邹忌改革齐国邹忌改革■邹忌操琴受重用历史上有个以巧妙讽谏齐王而著称的邹忌。

邹忌是齐国的相国,原来他只是一个琴师,由于他敢于劝齐威王纳谏,所以得到重用。

公元前356年,齐威王登上君位。

登基以后,他就开始了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生活,使齐国朝政荒废了整整九年。

其间,韩、魏、鲁、赵等国都曾侵齐,齐国屡受重创,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

齐国国内局势更是混乱不堪,民不聊生。

大臣们想去进谏,可是齐威王根本不听,反而怪罪进谏的大臣。

久而久之,进谏的人没有了,大臣们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直到有一天,一个书生来到齐国宫殿门前对守卫说:“我叫邹忌,是齐国人,琴艺非凡。

我听说威王喜欢音乐,想去给他献上一曲。

”守卫禀报之后,齐威王让邹忌进殿觐见。

邹忌走进殿来,齐威王正在抚琴自弹。

邹忌立足听了片刻,不禁赞叹道:“好琴艺!”齐威王停下来问道:“好在哪里呢?”邹忌说:“您弹奏大弦的时候,声音庄重沉稳,有君主之风;弹奏小弦的时候,声音清晰明朗,又像是贤相神采。

二者相得益彰。

此外您弹出的每一个音调都非常到位,有的深沉,有的舒展,虽然变化多端,但整体十分和谐。

这就好像一个国家颁布的所有政令,各个恰到好处,整体协调一致,所谓政通人和是也。

”齐威王听他三句话不离政事,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心里觉得他评价音乐还是很中肯的,就说:“我不过是弹琴自娱,您一定比我弹得好,请让寡人见识见识。

”说着就让出琴来让邹忌坐下弹奏。

邹忌说:“主公您过谦了。

”然后坐在琴边,双手抚琴,却久久不弹。

齐威王问:“先生是嫌琴不好?”邹忌说:“此琴是上等好琴,小人怎会嫌弃?”齐威王不耐烦了,说:“那您为何抚琴不弹?难道是想戏弄寡人?”邹忌说:“不敢。

小人以弹琴为业,若抚琴不弹,主公就会心生恼怒。

但主公您以治国为务,手握齐国这把大琴,九年来不曾弹奏一回,齐国上下等得太久了!”此话一针见血,让齐威王一时愕然。

顿了片刻,齐威王才说:“你来这里原来不是来弹琴的。

”邹忌说:“小人只想提醒主公,琴不弹不鸣,国不治不强。

邹忌比美的历史故事

邹忌比美的历史故事

邹忌比美的历史故事邹忌比美的历史故事:人贵有自知之明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

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

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

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

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

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

他自觉自己长得不如徐公。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

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

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折冲樽俎》成语典故

《折冲樽俎》成语典故

《折冲樽俎》成语典故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因齐相邹忌专权、田忌遭陷害,很不景气。

后来,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田忌为将军。

齐国这才大振雄风,在与诸侯会盟时,能使其他诸侯国不敢小视。

有一次,邹忌问孟子:“我听说西周有个叫阙里的地方,有个人曾到那里去求学,后来他回到齐国,和妻子一起在那里织布,他的儿子也在那里读书,儿子和母亲织布,妻子侍候丈夫,你看这两件事能划等号吗?”孟子回答:“完全不能划等号,有道德的人学了道,就会用道来推行自己的主张,使国家受益,使全家沾光,甚至能够荫蔽后世;没有道德的人学了道,只会使自己的妻子儿女受冻挨饿。

至于说到织布,有才能的人就会用道来帮助君主,推行仁政,使君主在朝廷上不用动一刀一枪,就能使其他国家称臣;没有才能的人只能使妻子儿女织布来糊住自己的嘴。

从这两件事来看,怎么能够同日而语呢?”邹忌又说:“是啊,这两件事相差实在太远了。

那么,我和田忌究竟谁比较亲近呢?”孟子说:“当然是你和齐王更亲近。

”邹忌担心地说:“可是田忌却总是打胜仗,将来万一他要造反,那该怎么办呢?”孟子说:“你放心吧,我已经算过卦了。

田忌这个人是很有福分的,他不会造反。

所以,虽然现在齐王和他很亲近,但关系也不如你和齐王那么亲近。

”邹忌听了孟子的话,心里才踏实了。

后来,田忌果然没有造反。

原来,邹忌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暗中派人到齐威王那里说田忌的坏话,齐威王听了很生气,便罢免了田忌的官职。

田忌知道是邹忌在搞鬼,一气之下,带着手下人跑到楚国去了。

邹忌虽然除掉了自己的政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高兴。

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是齐国的相国,但毕竟只是一个臣子。

如果齐王不信任他,随时都可能把他赶下台。

所以,他必须想办法让齐王信任他,让他的相位更加稳固。

有一天,邹忌在路上遇到了淳于髡,便问他:“我听说你很会占卜,能不能帮我占卜一下,看看我能不能当齐王?”淳于髡说:“你是齐国的相国,怎么能当齐王呢?这是不可能的。

”邹忌说:“我不是真的要当齐王,我只是想试探一下你的占卜术灵不灵。

邹忌论琴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邹忌论琴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邹忌论琴的历史典故邹忌,战国时齐国大臣。

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

下面小编就来分享邹忌论琴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邹忌论琴的历史典故楚悼王和吴起死了之后第三年,就是公元前378年(周安王24年),齐侯田太公的孙子自称为王,就是齐威王。

齐侯原本姓“姜”,怎么会姓“田”了呐?原来魏文侯叫吴起镇守西河,跟着又夺了秦国的五座城,那时候齐国的相国田和使尽心思来跟魏国拉拢。

魏文侯也帮了他不少忙。

田和就仗着魏国的势力,把齐国末后一代的国君齐康公送到一个海岛上,叫他住在那儿养老。

齐国就这么整个儿地归了田和。

田和又托魏文侯替他向天王请求,依照当初“三晋”的例子封他为诸侯。

那时候周威烈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即位,就是周安王。

周安王答应了魏文侯的请求,在公元前386年,正式封田和为齐侯,就是田太公。

田太公做了两年国君死了。

他儿子田午即位,就是齐桓公[和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小白称号相同]。

齐桓公午第六年,就是公元前379年(周安王23年),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民间医生叫扁鹊,回到齐国来,桓公把他当做贵宾招待。

“扁鹊”原来是上古时代(据说是黄帝时代)的一位医生。

桓公招待着的那位“扁鹊”是齐国人,姓秦,名越人。

因为他治病的本领特别大,人们尊他为“扁鹊”。

后来谁都叫他扁鹊,他原来的名字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他周游列国,到处替老百姓治病。

有这么一回事:死了人,尸首搁了几天了,扁鹊一看,认为这不是死,是一种严重的昏迷,给他扎了几针,居然把他救活了。

这一次,扁鹊见了桓公,说:“主公有病,病在皮肤。

”桓公说:“我没病,请不必费心。

”他送出了扁鹊,对左右说:“做医生的就想赚钱,人家没病,他也想治。

”过了五天,扁鹊见了桓公,说:“主公有病,病在血脉,要是不医治,就会厉害起来的。

”桓公说:“我没病。

”他不大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了,他说:“主公有病,病在肠胃,再不医治,病就会加深。

”桓公不搭理他。

又过了五天,扁鹊一看见桓公就退出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邹忌是如何当上相国的?邹忌是哪国人士
导语: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

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相国,邹忌在如何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上有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告诉齐王,要想得到百姓信任,首先要自己做好,为人君王的要快开言路,不单要知道别人赞美你的,更要知道别人批评你的,往往会批评你的才是最关心你的。

是法家学术的推崇者,所以他极力建议齐王修订法律法规,有了文字的规范后,大家都有所收敛,贪官污吏更是落得悲惨的下场,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邹忌向来赏罚分明,而且奖赏力度极大,一部分是为了尽全力留住这些将来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一部分也是在为帝王排忧解难。

邹忌本身就非常有才华,在讽齐王纳谏中途用自己生活中的事,总结出齐王面临着同样的考验,果断建议,齐王也虚心采纳,导致齐国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齐王也因为百姓的建议,努力完善自身,加紧为民利民政策的出台。

邹忌在选用人才上也做出杰出贡献,他大度,有君子风范,邹忌除了帮助齐王排忧解难外,还不断寻找和发现能勤勤恳恳为齐王做事的可用之才。

但是在孙膑和田忌地位提高后,他也产生了不安定的心理,他设计陷害田忌,迫使田忌远逃楚国。

最终邹忌也因为军权过于集中,恐惧齐王的势力,选择装疯自保。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