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习题

• 4. 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B 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 作业的 D 中进行的。 •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C:修改过程;D:执行过程。 • 5.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 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 6.(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 储碎片多。 • A.段式 B.页式 C.固定分区 D.段页式
19、 (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 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A.覆盖技术 B.交换技术 C.虚拟技术 D.物理扩充 20、 外存(如磁盘)上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 A.可由CPU直接访问 B.必须在CPU访问之前移入内存 C.是必须由文件系统管理的 D.必须由进程调度程序管理 21、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 B.若干地址不连续 C.若干连续的帧 D.若干不连续的帧
• 22.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 ) • A.编译 B.连接 C.运行 D.重定位 • 23.分页存储管理的目的为( ) • A.解决碎片问题 B.便于多个进程共享内存 • C.回收空白区方便 D.摆脱用户干预 • 24.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采用______实现地址转换。 ( ) • A.页表 B.段表 C.段表和页表 D.空闲区表
• C.请求分页技术 D.对换技术 • 9、下列( )存储管理方式能使存储碎片尽可能少,而且 有利于实现作业的共享。 •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 C.分页管理 D.段页式管理
• 10、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系统( ) 的能力。 • A.串行操作 B. 控制操作 C.重执操作 D.并行操作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习题(2)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物质投入水中,因促进水的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NaHSO 4B 、Na 3PO 4C 、CH 3COOHD 、Al 2(SO 4)3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 、NaY 和NaZ 的溶液,其pH 值依次为8、9、10,则HX 、HY 、HZ 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HX 、HY 、HZB 、HZ 、HY 、HXC 、HX 、HZ 、HYD 、HY 、HZ 、HX3、将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 ) A 、黄色不变B 、黄色变橙色C 、黄色变红色D 、橙色不变4、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B 、盐类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C 、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D 、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碱性透明的是( ) A 、Na +、OH -、H 2PO 4-、NO 3- B 、AlO 2-、K +、CO 32-、Na + C 、Al 3+、Cl -、AlO 2-、Na +D 、Fe 2+、K +、H +、NO 3-6、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 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配制成1L 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 3COO -)大于c(Na +)。

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H +)>c(OH -)B 、c(CH 3COOH)+c(CH 3COO -)=0.2mol/LC 、c(CH 3COOH)>c(CH 3COO -)D 、c(CH 3COO -)+c(OH -)=0.2mol/L7、100mLpH=11的氨水与100mLpH=3的盐酸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 ) A 、显碱性B 、显酸性C 、显中性D 、不能确定其酸碱性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a 2CO 3 ②NaHCO 3 ③H 2CO 3 ④(NH 4)2CO 3 ⑤NH 4HCO 3,按c(CO 32-)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⑤<④<③<②<①B 、③<⑤<②<④<①C 、③<②<⑤<④<①D 、③<⑤<④<②<①9、为了使Na 2S 溶液中c(Na +)/c(S 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A 、适量盐酸B 、适量NaOHC 、适量KOHD 、适量KHS10、将0.1mol 下列物质置于1L 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 A 、KCl B 、Mg(OH)2 C 、Na 2CO 3 D 、MgSO 4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盐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章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习题与解答

D. 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变量值必须互相有差异
E. 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频率必须有差别
10.下面时期指标有(BCDE )
A 耕地面积 B 播种面积 C 扩大的耕 地面积 D 新建的住宅面积 E国民生产总值
11.有5个经济指标:
A 进出口贸易总额 B储蓄存款余额 C平均 工资 D股票价格 E年末工人数 属于总量指标有( ABE ),时点指标有 ( BE )。
得分组合 0, 0 0, 1 0, 2 1, 0 1, 1 1, 2 2, 0 2, 1 2, 2
得分和x 0 1 2 3 4 合计
得分和
频率
0 1 2 1 2 3 2 3 4
频率 0. 06 0. 17 0. 33 0. 29 0.15 1
0. 06 0. 08 0. 06 0. 09 0. 12 0. 09 0. 15 0. 20 0.15
年 收 入 水 平 2 万元以下 20 以下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 以上 合计 恩 格 尔 系 数 % 0 0 15 26 48 35 16 140 2——5 万元 0 24 60 96 57 35 8 280 5 万元以上 6 14 32 15 9 4 0 80

1.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 数.( ADE)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 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2.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变异程度, 就必须计算(D ) A.平均差 B. 全距 C.均方差 D.变异系数 3.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C )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 B. 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D.总体单位总数的多少

数据结构习题集:第3章栈和队列

数据结构习题集:第3章栈和队列
第3章栈和队列
一、选择题
1.栈结构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A)。
A、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B、散列和索引方式
C、链表存储结构和数组D、线性链表结构和非线性存储结构
2.设栈ST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则栈ST为空的条件是(B)
A、ST.top-ST.base<>0B、ST.top-ST.base==0
5.在对链队列(带素个数为rear-front。
7.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则在栈的输出序列中可以得到4,3,1,2。
8.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则在栈的输出序列中可以得到1,2,3,4。
9.若以链表作为栈的存储结构,则进栈需要判断栈是否满。
图3.1
21.链栈和顺序栈相比,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是()
A、通常不会出现栈满的情况B、通常不会出现栈空的情况
C、插入操作更容易实现D、删除操作更加容易实现
22.若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n,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则第i个输出元素是(C)
A、不确定B、n-iC、n-i+1D、n-i-1
A、Q.rear=Q.front->next;B、Q.rear->next=Q.rear->next->next;
C、Q.front->next=Q.front->next->next;D、Q.front=Q.rear->next;
15.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其队头指针指向队头结点,队尾指针指向队尾结点,则在进行出队操作时()
A、仅修改队头指针B、仅修改队尾指针
C、队头尾指针都要修改D、队头尾指针都可能要修改。
16.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练习题

1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由甲地驶 往乙地,当车行驶了4小时30分后,遇雨路滑,车不 能开快,这样将速度每小时减少20千米,结果比预 计时间晚45分钟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则计划用时 x/60 小时,实际用时 【4.5+x-(4.5*60)/(60-20)】小时。 依题有: (4.5*60)/(60-20)-x/60=3/4 解得:x=360 答: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
甲的年龄/岁 现在 如甲所说 如乙所说 x 2x-61 61 乙的年龄/岁 X-(61-x)=2x-61 4 x 年龄差 61-x 2x-65 61-x
• •
• 因为,年龄差恒定不变,所以· ,2x-65=61-x • 解得:x=42 2x-61=23 • 答:甲现年42岁,乙现年23岁。
4.甲对乙说:"当我是你现在的年龄,你才4岁."乙对甲 说:"当我是你现在的年龄时,你将61岁."问甲,乙现在 的年龄各是多少?
3.在下列方程中,解是x=2的方程是( x 1 2 0 A. 3x+6=0 B. 4 2 C. 3 x 2 D. 5-3x=1 4.当x=2时,代数式ax-2x的值为4, 当x=-2时,这个代数式的值为( A.-8 B.-4 C.-2 )

D.8
• 5.如果x=2 是方程 2x+m-4=0的解,那么 的 值是( ) • A.-8 B.0 C.2 D.8 • 6.若x=a是方程4x+3a=-7的解,则a的值 为( ) • A.7 B.-7 C.1 D.-1
2、
赵刚 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
的成绩分别为三个连续偶数, 其和为270 ,则数学成绩为多少? 解:设数学成绩为x分,则语文、 外语分别为(x-2)分、(x+2)分。 (x+2)+x+(x-2)=270 解得:x=90. 答:赵刚的数学成绩为90分。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λ2l
l!
e− λ2 ,
l = 0,1,2,"
P( X + Y = n) = ∑ P{ X = k}P{Y = n − k}
k =0
=∑
k =0
n
λ1
k
k!
e −λ1
λ2
n−k
(n − k )!
e −λ2 =
e −( λ1+λ2 ) n λ1 λ2 e −( λ1+λ2 ) n k k n−k e −( λ1+λ2 ) n ! = ∑ ∑ Cn λ1 λ2 = n! (λ1 + λ2 )n n! k =0 k! (n − k )! n! k =0
18. 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λ1k
e
−λ1
λ2n−k
e−λ2
⎛ λ2 ⎞ ⎜ ⎜λ +λ ⎟ ⎟ ⎝ 1 2⎠
n−k
f ( x, y ) =
1 − 2 (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计算概率 P{− 2 < X + Y < 2 2} 。 解:
19. 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 λ 的指数分布,Y~U(0, h), 求 X+Y 的概率密 度。 解:
20. 一射手向某个靶子射击,设靶心为坐标原点,弹着点坐标(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 N(0,1;0,1;0). 求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 ( x, y ) =
1 − 2(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分布函数为

03第三章结缔组织习题

03第三章结缔组织习题

03第三章结缔组织习题第3章结缔组织一、选择题(一)A型题A1型题1.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纤维和基质是由下列哪个细胞分泌的?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脂肪细胞2.与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3.蛋白多糖亚单位的主干是:A.硫酸肝素B.硫酸角质素C.硫酸软骨素D.透明质酸E.纤维黏连蛋白4.免疫球蛋白是以下哪种细胞分泌的?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5.形成分子筛结构的是:A.蛋白多糖B.纤维黏连蛋白C.组织液D.弹性蛋白E.网状纤维6.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7.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的纤维成分是: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9.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组胺和肝素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10.能产生胶原纤维中的胶原蛋白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单核细胞E.巨噬细胞11.浆细胞胞质呈嗜碱性是因为含有丰富的:A.滑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线粒体E.溶酶体12.结缔组织中能分泌肝素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E.巨噬细胞13.电镜下可见周期性横纹的结构是:A.神经原纤维B.胶原原纤维C.平滑肌纤维D.神经纤维E.弹性纤维14.疏松结缔组织基质的生物大分子是:A.蛋白多糖和纤维黏连蛋白B.透明质酸C.蛋白质D.硫酸肝素E.糖蛋白15.疏松结缔组织中具有防御屏障作用的结构是:A.组织液B.基质C.弹性纤维D.网状纤维E.胶原纤维16.组织细胞是指: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17.具有嗜银性的纤维是:A.胶原纤维B.胶原原纤维C.弹性纤维D.网状纤维E.微原纤维18.血清中不存在的成分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脂蛋白E.激素19.呈双凹圆盘状的成分是:A.红细胞B.血小板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中性粒细胞17.无核也无细胞器的细胞是:A.血小板B.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0.网织红细胞的中的细网状结构是: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核糖体D.线粒体E.高尔基复合体21.核呈分叶状且分叶数目与细胞年龄相关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2.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3.主要以吞噬细菌为主的白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4.参与过敏反应的白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5.胞质内的颗粒中内含组胺和肝素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6.颗粒内含有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等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7.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6.与肥大细胞功能相似的白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8.人的血型是由下面哪个细胞决定的?A.红细胞B.血小板C.网织红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29.颗粒内含溶菌酶、吞噬素的白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30.关于中性粒细胞的特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是数量最少的白细胞B.胞质内的颗粒含有组胺和肝素C.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特殊颗粒和少量的嗜天青颗粒D.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时增多E.细胞核呈圆形31.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特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数量最多B.胞质中含特殊颗粒和嗜天青颗粒C.急性感染性炎症时候增多D.核多分2叶E.颗粒内含组胺、肝素等32参与凝血和止血的成分是:A.红细胞B.血小板C.白蛋白D.中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33.血小板是:A.有核无细胞器的成分B.有核有细胞器的成分C.无核无细胞器的成分D.无核有细胞器的成分E.富含血红蛋白的成分34.红骨髓的主要成分是:A.脂肪组织B.造血干细胞C.造血组织和血窦D.基质细胞E.造血祖细胞35.血小板透明区主要有:A.微丝和微管B.血小板颗粒C.开放小管系统D.溶酶体E.致密小管系统36.单核细胞内的嗜天青颗粒是:A.线粒体B.溶酶体C.高尔基复合体D.核糖体E.微体37.颗粒内可见长方形或方形结晶体的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38.红细胞的形态是:A.双凸圆盘状B.双凹圆盘状C.圆球状D.圆盘状E.不规则形39.具有抗寄生虫和抗过敏作用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40.中性粒细胞的核分叶状,以()居多:A.1~2叶B.2~3叶C.3~4叶D.4~5叶E.5~6叶41.人的血细胞最早发生在:A.卵黄囊的血岛B.肝C.骨髓D.脾脏E.心脏42.中性粒细胞的中性颗粒内含:A.肝素和组胺B.吞噬素和溶菌酶C.白三烯和组胺D.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E.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43.嗜碱性粒细胞的嗜碱性颗粒内含有的物质:A.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B.组胺酶C.白三烯D.溶菌酶E.吞噬素44.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中含有的物质:A.溶菌酶B.吞噬素C.芳基硫酸酯酶D.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白三烯42.软骨中部的软骨细胞的形态是:A.扁圆形B.圆形或椭圆型C.扁椭圆型D.矮柱状E.梭形43.软骨周边的软骨细胞的形态是:A.扁圆形B.圆形或椭圆型C.扁椭圆型D.矮柱状E.梭形44.软骨的主要区别是:A.分布部位不同B.基质成分不同C.软骨膜结构不同D.纤维种类不同E.软骨细胞结构不同45.软骨囊是指:A.软骨表面覆盖的致密结缔组织B.软骨细胞周围的纤维C.软骨陷窝周围的纤维D.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E.软骨细胞周围的腔隙46.透明软骨内的纤维特点是:A.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B.大量交织排列的弹性纤维C.大量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D.大量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E.大量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47.软骨细胞在基质中所在的腔隙称:A.骨陷窝B.软骨陷窝C.软骨囊D.软骨膜E.软骨基质48.弹性软骨内的纤维特点是:A.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B.大量交织排列的弹性纤维C.大量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D.大量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E.大量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49.纤维软骨内纤维特点是:A.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B.大量交织排列的弹性纤维C.大量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D.大量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E.大量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50.对软骨细胞起到保护和营养作用的是:A.软骨囊B.软骨膜C.软骨陷窝D.纤维E.基质51.HE染色切片中不能分辨纤维是由于:A.基质内不含纤维B.纤维为嗜银性C.纤维量太少D.纤维为细小的胶原原纤维,折光性与基质接近E.基质量太多52.骨基质是指:A.蛋白多糖B.胶原纤维、基质和骨盐C.羟基磷灰石结晶D.有机成分E.无机成分53.骨基质中最多的是:A.蛋白多糖B.骨盐C.胶原纤维D.基质E.水354.骨祖细胞的形态是:A.梭形B.椭圆形C.圆形D.不规则形E.矮柱状55.分布在骨质内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56.成骨细胞的形态是:A.梭形B.椭圆形C.圆形D.不规则形E.矮柱状57.成骨细胞胞质呈嗜碱性是因为:A.有大量的滑面内质网B.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C.有大量溶酶体D.有大量线粒体E.有大量基质小泡58.合成和分泌类骨质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59.骨干内与骨干长轴垂直走行的是:A.中央管B.穿通管C.骨小管D.骨陷窝E.间骨板60.具有溶解骨盐和分解骨质有机成分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59.骨干密质骨的主要结构是:A.外环骨板B.内环骨板C.骨单位D.间骨板E.骨小梁60.光镜下有皱褶缘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61.不规则的平行骨板是指:A.外环骨板B.内环骨板C.骨单位D.间骨板E.骨小梁62.电镜下胞质内以溶酶体和线粒体为主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63.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64.成骨细胞的形态是:A.梭形B.椭圆形C.圆形D.不规则形E.矮柱状65.相邻骨小管内的骨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67.穿通纤维属于:A.胶原原纤维B.胶原纤维C.嗜银纤维D.网状纤维E.弹性纤维68..骨单位中可见:A.中央管B.穿通管C.骨小管D.骨陷窝E.间骨板69.骨细胞的形态是:A立方形B.矮柱状C.梭形D.不规则形E.扁圆形70.相邻成骨细胞以以下哪种方式连接?:A.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桥粒D.半桥粒E.缝隙连接71.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72.穿通管在骨表面的开口称:A.骨小管B.滋养孔C.骨陷窝D.骨小梁E.横小管73.长骨骨髓腔面的结构是:4A.外环骨板B.内环骨板C.松质骨D.哈弗斯形态E.间骨板74.可释放基质小泡的细胞是:A.骨祖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软骨细胞76.纤维软骨中的纤维是:A.胶原原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网状纤维E.微原纤维77.骨板的组成是:A..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由基质黏合在一起B.平行排列的细胞和骨盐由基质黏合在一起C.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由基质黏合在一起D.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细胞由骨盐黏合在一起E.平行排列的细胞和基质由胶原纤维黏合在一起79.软骨囊的位置在:A.软骨细胞周围B.软骨陷窝周围C.软骨膜周围D.软骨周边E.软骨中部80.骨基质的纤维成分是;A.胶原原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网状纤维E.微原纤维81.透明软骨中的纤维是:A.胶原原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网状纤维E.微原纤维82.纤维软骨中的纤维是:A.胶原原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网状纤维E.肌原纤维83.软骨囊形成的原因是含有较多的:A.透明质酸B.硫酸软骨素C.硫酸角质素D.胶原纤维E.纤维黏连蛋白A2型题1.以下哪种细胞胞质内不包含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A.浆细胞B.成纤维细胞C.软骨细胞D.骨祖细胞E.成骨细胞2.结缔组织的功能不包括:A.支持B.营养C.保护D.吸收E.连接3.固有结缔组织不包括:A.疏松结缔组织B.致密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D.网状组织E.淋巴组织4.成纤维细胞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有突起B.形态不规则C.胞质嗜碱性D.胞质内大量溶酶体和线粒体5.浆细胞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圆形或椭圆形B.核圆形偏于一侧C.核染色质呈车轮状D.胞质嗜碱性E.胞质内大量圆形的膜包颗粒6.巨噬细胞的特点不包括:A.可为不规则形B.胞质嗜碱性C.胞质内大量溶酶体D.表面由皱褶或突起E.具有分泌功能7.不参与构成分子筛结构的是:A.透明质酸B.硫酸肝素C.蛋白质D.纤维黏连蛋白E.硫酸角质素8.成纤维细胞不分泌:A.胶原蛋白B.原纤维蛋白C.弹性蛋白D.纤维黏连蛋白E.免疫球蛋白9.巨噬细胞功能不包括:A.趋化性B.吞噬作用C.抗原提呈作用D.分泌功能E.参与过敏反应10.基质中的蛋白多糖成分不包括:A.硫酸软骨素B.硫酸角质素C.透明质酸D.硫酸肝素E.纤维黏连蛋白11.血清内不含有:5。

管理学-习题-第3章

管理学-习题-第3章

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高万晨577(一)判断题1.决策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2.决策首先必须识别机会或是发现问题。

()3.从实际情况看,决策者只要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办事,最终选择的一般都是最优方案。

()4.西蒙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就是依据最优的评价标准,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5.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6.群体决策更容易导致妥协。

()7.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一实施一再决策一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8.组织目标是组织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所以组织目标一旦确立就不能变动。

( )(二)填空题1.决策要素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2.决策的核心要素是。

3.决策者可以通过行动方案的,,,以及在组织中产生的结果来评价和选择方案。

4.根据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决策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

5.确定组织目标和拟订行动计划的过程,其实质就是。

6.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 ;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 .7.一般而言,程序化决策涉及的问题属于,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问题属于。

8.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的选择有四个基本准则,即,,。

(三)选择题1.对于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来说,第一步是。

A.明确目标B.筛选方案C.诊断问题(识别机会)D.集思广益2.企业面临的境况日益繁多,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慧与经验来确定,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

A.多目标协调B.下级意见C.动态规划D.集体智慧3.下列关于决策任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组织外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增强核心竞争优势B.从组织内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还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C.从外部环境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让组织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D.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让组织保持创业精神也是决策的题中应有之义4.每位决策者都要制定目标,但处于不同组织层次上的管理人员所关注的目标是不同的,其中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应制定。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第一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 胎儿的大脑形成时间是( )A.20周左右B.22周左右C.25周左右D.18周左右2. 新生儿出生后就会显示痛苦表情,但是新生儿愤怒的表情出现于( )A.5个月B.8个月C.4个月D.6个月3.认为不愉快反应通常是自然动作的简单增加,由所有不利于机体安全的刺激所引起的是心理学家( )A.林传鼎B.陈鹤琴C.斯皮兹D.霍姆林斯基4. 儿童的基本情绪主要包括微笑、哭泣、兴趣、惊奇、厌恶等,其中最基本的积极情绪是( )A.微笑、惊奇B.微笑、兴趣 C、微笑、厌恶 D.微笑、哭泣5. 乳儿期指的胎儿出生至( )A.2 岁B.3岁C.1岁D.1.5岁6. 提出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婴儿出生时就具有五大情绪是心理学家( )A.孟昭兰B.伊扎德C.斯皮兹D.林传鼎7.乳儿能辨别彩色与非彩色在( )A.4至5个月B.3至4个月C.2至3个月D.5至6个月8. 哪个不属于幼儿前期幼儿言语发展阶段( )A.单词句阶段B.多词句阶段C.复杂句阶段D.简单句阶段9. 以聊天,给胎儿讲故事,与胎儿一起欣赏文学作品,画册等方式进行的胎教是( )A.言语胎教B.音乐胎教C.抚摸胎教D.文学胎教10.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0至2岁B.0至4岁C.0至1岁D.0至3岁二、判断题( )1.乳儿期是儿童动作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其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的。

( )2.乳儿的动作起初是无意的,当他做出各种动作时,既无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6个月以后逐渐出现有目的的动作。

( )3.教育进度应按每个儿童的特点来决定,不应强求一致或操之过急。

( )4.恐惧是婴儿自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是一种本能的、反射性的反应。

( )5.刚生下来的宝宝对光线是没有反应的。

( )6.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是情绪愉快的表现。

( )7.新生儿的哭很普通,不需要担心或紧张。

( )8.新生儿是指自脐带结扎至出生后满36天的婴儿。

第3章 习题及解答

第3章 习题及解答

第3章习题解答3-1 解释下列名词:存储元,存储单元,存储体,存储容量,存取周期。

答:基本存储元是用来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0或1。

存储单元需要n个存储元才能组成一个存储单元。

存储体是存储单元的集合。

存储容量就是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常以字节(Byte)为单位。

存储周期时间是指存储器完成一次的存取操作所需的时间,即存储器进行两次连续、独立的操作(或读写)之间所需的时间,用TM表示。

3-2 存储器是怎么分类的?主存储器主要有哪些技术指标?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为什么要由几个层次组成?主要有哪些层次?答:可根据存储元件的性能及使用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按存储器按存储介质分类, 可分为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按照存取方式不同,存储器可分为RAM,SAM,DAM,ROM。

按信息可保存性的不同,存储器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永久性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指标有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存储器带宽。

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容量大、存取速度快、成本低。

但是在一个存储器中同时要满足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是很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现代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三级存储系统,它们是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3-3 存储器的功能是什么?答:存储器是计算机中信息的存放地,是CPU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流的窗口,是计算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3-4 半导体DRAM和SRAM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为什么DRAM芯片的地址一般要分两次接收?答:顾名思义,静态RAM的数据更新之后能够自保持,而动态RAM的数据需要不断动态刷新才能自保持。

DRAM一般容量大,内部存储单元多采用行+列结构,为了进一步降低芯片的封装成本,为了避免地址口线数量过多,因此进行随机操作时多需要分两次传输。

3-5 ROM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如何?并说明在计算机主存中设置ROM区域的目的。

答:根据半导体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MROM、PROM、EPROM、EEPROM和Flash Memory。

第三章例题习题

第三章例题习题

作业1 试推导方程 (
∂U ∂p )T = T ( )V − p ∂V ∂T
式中,T,V为独立变量
2。设氯在27 ℃ 、0.1MPa下的焓、熵为零,求227 ℃ 、10MPa下氯的 焓、熵值,已知氯在理想气体状态下的定压摩尔热容为 Cp*=31.696+10.144×10-3T-4.038×10-6T2 J/mol .K 3. 试用普遍化方法计算丙烷气体从378K、0.507MPa变到463K、 2.535MPa时过程的焓变、熵变。 已知Cp*=22.99+0.1775T 4. 有一贮缸,盛有处于平衡态的液氨、气氨共5Kg,若气氨的体积占 总体积的五分之三,缸内压力为10atm,该压力下有关参数如下表, 求缸内物质总焓,若节流到3atm,节流后气氨为多少千克?
T/ ℃ Cp/J.g-1.K-1 0 2.151 50 2.351 100 2.548 150 2.732 200 2.900
例3 有人用A,B两股蒸汽通过绝热混和得到0.5MPa的饱和蒸汽。其中A股 为XA=0.98,压力0.5MPa,流量1.0Kg/s 的湿蒸汽,B股为473.15K, 0.5MPa的过热蒸汽,求B股流量
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会计基础第三章习题财务管理第三章习题浮力典型例题双代号网络图例题财经法规第三章习题排列组合例题决策树例题数学建模例题错位相减法例题
第三章 例题 例1 估算93℃,2.026MPa下,1mol 乙烷的体积、内能、焓和熵。设 0.1013MPa,-18 ℃时乙烷;239.304×10-3T-73.358×10-6T2 例2 利用R-K方程计算p1=0.1013MPa,T1=0 ℃,压缩到p2= 2.026MPa,T2=200 ℃时,1mol甲烷的焓变。已知甲烷在0.1013MPa时 Cp数据如下表: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指令格式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所组成,也可能仅由操作码组成。

2、若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的程序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C 。

3、若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的片内数据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 。

4、若访问MCS-51的片外数据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X 。

5、累加器(A)=80H,执行完指令ADD A,#83H后,进位位C= 1 。

6、执行ANL A,#0FH指令后,累加器A的高4位= 0000 。

7、JZ rel的操作码地址为1000H,rel=20H,它的转移目的地址为1022H 。

8、JBC 00H,rel 操作码的地址为2000H,rel=70H,它的转移目的地址为2073H 。

9、累加器(A)=7EH,(20H)= #04H,MCS-51执行完ADD A,20H指令后PSW.0= 0 。

10、MOV PSW,#10H是将MCS-51的工作寄存器置为第 2 组。

11、指令LCALL 37B0H,首地址在2000H,所完成的操作是2003H 入栈,37B0H →PC。

12、MOVX A,@DPTR源操作数寻址方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13、ORL A,#0F0H是将A的高4位置1,而低4位保持不变。

14、SJMP rel的指令操作码地址为0050H,rel=65H,那么它的转移目标地址为 00B7H 。

15、设DPTR=2000H,(A)=80H,则MOVC A,@A+DPTR的操作数的实际地址为2080H 。

16、MOV C,20H源寻址方式为位寻址。

17、在直接寻址方式中,只能使用8 位二进制数作为直接地址,因此其寻址对象只限于片内RAM 。

18、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其“间接”体现在指令中寄存器的内容不是操作数,而是操作数的地址。

19、在变址寻址方式中,以 A 作变址寄存器,以PC 或DPTR 作基址寄存器。

20、假定累加器A中的内容为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后,把程序存储器1031H 单元的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

第三章习题解答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解答及参考答案

(
)

2 式中 m 为整数。令 u = αr ,显然上式是 u 的周期函数,周期为 2π ,故可展开成傅里 ∞ 1 1 + sgn (cos u ) = ∑ Cn e inu 2 2 n = −∞
叶级数:
其中,
Cn =
1 2π

π 2
−π 2
e −inu du =
sin (nπ 2) nπ

遂有:
∞ 1 1 sin (nπ 2 ) inαr 2 e + sgn cos αr 2 = ∑ 2 2 nπ n= −∞

σ ( f x ,0 ) 2λd i =1− f x = 1− f x f0 σ0 l
l l ≤ λd i f x ≤ (见附图3 - 4(b)) 4 2
2 1 l l σ ( f x ,0 ) = (l − λd i f x ) l − = − λd i l f x 2 2 2
λd ;两个一级分量与中央亮斑 L
附图 3-2
习题[3-2]图示
附图 3-3
归一化强度分布
[3-3]
将面积为 10 mm × 10 mm 的透射物体置于一傅里叶变换透镜的前焦面上作频谱分析。
用波长 λ = 0.5 µ m 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要求在频谱面上测得的强度在频率 140 线/mm 以下能准确代表物体的功率谱。并要求频率为 140 线/mm 与 20 线/mm 在频谱面上的间隔为 30mm,问该透镜的焦距和口径各为多少? 解:取面积为10mm ×10mm 的透射物体的对角线方向为 x 轴。因要求在 140 线/mm 以下的 空间频率成分不受到有限孔径的渐晕效应的影响,故透镜的口径 D 应满足条件: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3-1青蒿素是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从中草药黄花蒿中发现和分离提取出的一种具有抗疟疾作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1983年,我国著名有机合成化学家周维善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青蒿素的首次全合成。

请指出青蒿素分子中每一个手性碳原子的R/S 构型。

3-2将下列化合物转换成Fischer 投影式,并标出各手性碳的R/S 构型。

(2)(3)3BrH3HClCH 2ClH 3H 3(1)3-3用Fischer 投影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s)-3-甲基-1-戊炔;(2)(S)-2-溴-丁烷;(3)(R)-3-甲基己烷 (4)(2R,3S)-2-氯-3-溴丁烷;(5)(2R,3S)-2-羟基-3-氯丁二酸 (6)meso -2,3-二溴丁烷;(7)(2S,3R)-2,3-二羟基戊酸本题答案不唯一。

在画Fisher 投影式时,习惯把含碳原子的基团放在竖键上,并把命名时编号最小的碳原子放在上端。

以下是较为符合习惯的Fisher 投影式。

3-4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有手性?(1)、(3)、(5)、(7)、(9)无手性(2)、(4)、(6、)(8)、(10)有手性3-5长尾粉蚧壳虫信息素A是雌性长尾粉蚧壳虫(一种植物害虫)分泌的性激素,其外消旋体目前已被人工合成,并商业化用于农田害虫的控制和诱杀。

最近,化学家通过全合成途径确定了天然长尾粉蚧壳虫信息素的绝对构型(.Chem.2013,78,6281−6284)。

通过全合成方法分别得到了A的2种立体异构体,发现其中的(S)-(+)-异构体具有吸引雄性长尾粉蚧壳虫的活性,而它的对映体(R)-( )-A则无此生物活性。

此结果表明雌性长尾粉蚧壳虫分泌的天然长尾粉蚧壳虫信息素为(S)-A。

商业化使用的外消旋体与纯的(S)-对映体生物活性相似,说明(R)-A对(S)-A的生物活性无抑制作用。

写出(R)-A和(S)-A的结构式。

(R)-A(S)-A3-6山梗烷定是从印度烟叶中分离到的一种化合物,它没有旋光性,也不可被拆分。

第三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课后习题

3-1变截面连续梁桥和等截面连续梁桥分别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为什么?答:连续梁桥采用等截面布置,构造简单、预制定型、施工方便,随着预应力锚具施工方法的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

中等跨径,若采用预制装配施工和就地浇筑施工的连续梁桥,为便于预制安装和模板周转使用,宜选用等截面布置。

采用顶推法施工,为便于布置顶推和滑移设备,一般均采用等截面梁。

对于长大桥梁,选用中等跨径(40-60m),采用逐跨施工和移动模架法施工,按等截面布置最为有利,它可以使用少量施工设备完成全桥的施工。

等截面连续梁主要适用情况为:(1)桥梁一般为中等跨径,以40-60m为多数。

采用等截面布置使桥梁构造简单,施工迅速。

由于跨径不大,梁的各截面内力差异不大,可采用构造措施予以调节。

(2)等截面布置以等跨布置为宜。

对于长桥,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个别跨径改交跨长时,也以等截面为宜。

(3)采用有支架施工,逐跨架设施工、移动模架法和顶推法施工的连续梁桥较多采用等截面布置。

(4)双层桥梁在无需做大跨径的情况下,选用等截面布置可使结构构造筒化。

变截面连续梁主要使用于大跨径的连续梁,截面高度的变化根据弯矩影响线而变化,结构受力更合理,减轻结构自重,节约建造成本。

从已建桥梁实例的统计资料分析,跨径大于10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有90%以上是选用变截面梁。

因为大跨桥梁在外载和自重作用下,支点截面将出现较大的负弯矩。

从预应力锚具的绝对值来看,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大于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因此,采用变截面梁能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

同时,大跨连续梁桥宜选用悬臂法施工,而变截面梁又与施工的内力状态相吻合。

在跨径布置上,为减小边跨跨中正弯矩,宜选用不等跨布置,这样安排也便于悬臂对称施工。

此外,有些采用有支架施工和预制装配施工的大跨径连续梁桥,也以梁的受力需要选用变截面梁。

变截面连续梁主要适用情况为:(1)连续梁的主跨访径接近100m或100m以上时,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要求截面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梁的锚具内力变化规律而采用变截面布置。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练习题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练习题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练习题一、单选题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C)在管理原理的有机体系中起着统率作用。

A、人本原理B、责任原理C、系统原理D、效益原理2、系统组合的整体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相加。

这是系统的(D)A、层次性B、分解协调性C、目的性D、特定功能二、多选题1、管理原理具有(ACDE )的特征。

A、客观性B、灵活性C、概括性D、稳定性E、系统性2、一般系统均具有(BDE)特性。

A、开放性B、集合性C、动态性D、层次性E、相关性3、能否做到对所管的一定工作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BCD )几个要素。

A、效益B、权限C、利益D、能力E、奖励4、效益可从(AC)角度去考察。

A、社会效益B、环保效益C、经济效益D、人文效益E、发展效益5、伦理具有(ABCD )的特性。

A非强制性B、非官方性C、普适性D、扬善性E、惩恶性三、填空题1、( 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及客观规律的表述。

2、(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其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四、判断题1、效益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

( )2、效率和效益一定一致。

( )3、管理活动中,效益和伦理往往很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合乎伦理的管理不可能超越法律的要求、( )5、伦理与法律不仅在作用上,而且在实质和内容上均相互补充、( )6、效益的评价可由不同的主体,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7、合乎伦理的管理不把组织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不能取得卓越的业绩。

( )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伦理守则:伦理守则——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伦理规则的正式文件。

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管理原理的内涵与特征?2、什么是系统原理?系统原理对实际有何指导意义?3、人本管理的含义。

4、结合我国现实谈谈人本管理的实现途径。

(完整版)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一、单选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交换B.劳动力成为商品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D.劳动起家勤俭节约2.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A.m′=v/mB.m′=m/vC.m′=m/cD.m′=m/(c+v)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B.在流通中产生C.不在流通中产生D.在商品交换中产生二、多选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劳动力所有者是小生产者B.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C.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D.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奴隶2.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D.一般剩余价值生产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计件工资B.名义工资C.计时工资D.实际工资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B.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商品生产过程5.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A.不变资本B.商业资本C.可变资本D.生产资本6.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提高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C.降低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D.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D.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8.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C.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D.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9.资本主义工资: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B.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C.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10.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劳动过程的起点B.价值形成过程的起点C.必要劳动的终点D.劳动者所必需生活资料价值的时间终点11.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原因是:A.机器人是先进的机器B.机器人本身的价值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机器人属于不变资本D.机器人要依靠技术人员来操纵三、名词解释1.劳动力商品价值2.绝对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4. 超额剩余价值5. 不变资本6. 可变资本7.资本主义工资四、分析判断1.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因此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课后习题课件 第三章 习题3-5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课后习题课件 第三章 习题3-5
北师版
七(上)数学教材习题
习题 3.5
1.合并同类项:
(1)x-f+5x-4f;(2)2a+3b+6a+9b-8a+12b;
(3)30a2b+2b2c-15a2b-4b2c;
(4)7xy-8wx+5xy-12xy. 解:(1)原式=(x+5x)+(-f-4f)=6x-5f. (2)原式=(2a+6a-8a)+(3b+9b+12b)=24b. (3)原式=(30a²b-15a²b)+(2b²c-4b²c) =15a²b-2b²c. (4)原式=(7xy+5xy-12xy)-8wx=-8wx.
2.求代数式的值:
(1)6x+2x2-3x+x2+1,其中x=-5;
(2)4x2+3xy-x2-9,其中x=2,y=-3;
(3)3pq- 4 m-4pq,其中m=5,p= 1 ,q= 3 .
5
4
2
解:(1)原式=3x²+3x+1,当x=-5时,原式=61.
( ( =-23) )289原原. 式式==-3x²p+q3-xy-45 m9,,当当xm==25,,y=p=-143时,q,=原-式32=时-,1原5.式
旅行团的2倍,儿童数是甲旅行团的 1 . 两个旅行团的门票
费用总和为(__6_0_x__+_1_2_y_)_元.
2
4.某种T形零件尺寸如图所示. (1)你能表示出AB的长度吗? (2)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解:(1)AB的长度为2.5x. (2)阴影部分的周长为2(y+3y+2.5x)=8y+5x. (3)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5xy+3y×0.5x=4xy.

第3章 习题、答案

第3章 习题、答案

(一)1.目的练习材料按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 4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

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3.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解:(1)计算每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额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20×120=26 4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56×100=25 6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62400 2640025600+=1.2(3)每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6400×1.2=31 68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5600×1.2=30 720(元)(二)1.目的练习材料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法。

2.资料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两种产品共同领用主要材料12 375千克,单价20元,共计247500元。

本月投产A产品为425件,B产品为525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0千克,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

3.要求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解:(1)计算每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425×20=8500(千克)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525×10=5250(千克)(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375 85005250+=0.9(3)每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8500×0.9=7 650(千克)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250×0.9=4 725(千克)(4)每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7 650×20=153 00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 725×20=94 500(元)(三)1.目的练习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系数分配法。

2.资料某厂生产A1、A2、A3、A4,和A5五种产品,五种产品单位产品甲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30、27.5、25、20、17.5元,本月实际产量分别为400、500、1 000、200、160件,本月实际消耗甲材料59 850元,见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根据新古典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
a.提高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 b.降低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
)。
c.对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没有影响; d.无法确定。
1、人均生产函数为y=3k0.5,储蓄率s=0.3,人口增 长率n=0.05,资本折旧率为0.1 (1)求稳态的人均资本、人均消费和人均产出; (2)当s=0.4时,稳态的人均资本、人均消费和人 均产出各是多少? (3)当n=0.08时,稳态的人均资本、人均消费和 人均产出各是多少?
习 题
1、下列选项中,( )是提高增长率的最好 方法。 a.发现新的自然资源供给; b.发展新技术; c.提高人口增长率; d.增加出口。
2 、下列选项中,(
)属于资本深化:
a.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5%;
b.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2%;
c.人口增加2%,资本存量增加1%; d.人口没有增长,资本存量也没有增加。
d.城市化速度加快。
5、为提高经济增长率,( )是最可采取 的措施。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b.刺激消费水平; c.减少工作时间; d.推广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6、在一个达到均衡增长的经济中( a.没有资本品的生产;
b.净投资不可能为零; c.净投资超过总投资; d.重置投资超过总投资。
3、引起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迅速增长的关 键因素是( )。
a.发达国家增加总需求,增加进口; b.发展中国家增加总需求,扩大市场; c.发展中国家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换取高经 济增长率; d.发展中国家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
4、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的下降;
)。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1)36;18;12.6(2)64;24;14.4;(3)25;15;10.5
• 2、已知资本增长率为2%,劳动增长率为0.8%,
产出增长率为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0.25, 在这些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少?
2%
3、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总量生产函数为
Y=F(K,L) =K1/3L2/3 (1)求稳态时的人均资本量和人均产量; (2)用这一模型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很富裕,有 的国家很贫穷”; (3)求出与黄金律相对应的储蓄率。
(1) y=k1/3, k*=(s/n)3/2, y*=(s/n)1/2
(2)s*=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