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练习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呈现这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
本节课我们将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单元的第4课时练习课。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对分数乘除法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用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乘除法进行计算。
2.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关键。
3.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分数乘除法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运算规律:分母相乘,分子相乘。
2. 分数除法运算规律:乘以倒数。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0题。
2. 答案:待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如何?哪些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辅导?2. 拓展延伸:如何将分数乘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请举例说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主要针对之前学习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巩固和深化。
教学内容包括: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能够正确处理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法则。
3. 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学生对四则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规则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 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通分和约分的正确操作。
3.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构建数学模型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练习题、黑板、粉笔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PPT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例题解析: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进行步骤讲解,强调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共同寻找解题方法。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优先级分数四则运算的通分和约分方法实际问题解决中数学模型的构建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包括:基础练习题,强化四则运算能力综合练习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后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难点的处理效果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接受程度教学方法和过程的改进空间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旨在通过练习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进步和成功。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课时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四则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混合运算中的顺序处理,以及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通分和约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课时,即“练习课”进行。
教学内容涵盖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概念,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和简单的几何图形。
通过练习课,学生将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并培养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基础数学运算和概念的掌握。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1. 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和运算。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算。
3. 数学问题的抽象和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2. 白板和白板笔。
3. 几何图形模型。
4. 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学知识,为练习课做好准备。
2. 例题解析: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学练习,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新课标2. 重点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
3. 例题:展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解题步骤。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2.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数学应用,如计算家庭开支、测量物品长度等。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数学运算和概念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同时,我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
---总字数:约500字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如何通过例题解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分组练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课(第4课时)
R ·一 年 级 上 册
一、口算导入
1. 先说出得数,再写算 【课本96页第1题】
式。 11
11 12
14
11
12
12
13 13 14
13 10
二、基础闯关练习
第一关:算一算 3.【课本96页第3题】 5 + 7 =12 10 - 7 3= 4 + 8 =12 4 + 9 =13
13 11
第三关:解决问题 【课本96页第4题】
一共有多少串 ?
7 + 5 = 12 (串)
第三关:解决问题 【课本96页第4题】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点击进行下一题→ 【点击不同部分的图片可跳转至对应问题页】
第三关:解决问题
和 一共有多少盆?
=
(盆)
点击回到主题图→
【点击每行第一盆花选择问题前面的花,点击每行最后一盆花选择问题后面的花,点击问题中的花可消失】
13 - 3 1=0 5 + 9 1=4 10 - 9 1= 3 + 9 =12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第二关:填一填
5+ 8 =13
第二关:填一填 5.【课本96页第5题】
5+8 13
5+ 6 11
= 4+ 9 = 13
= 4+ 8 = 12
3+ 9
=
12
2+ 9 = 11
第三关:解决问题 2. 算一算两种体育用品各有多少。【课本96页第2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8 + 4 = 12 (个)
点击回到主题图→
第4课时长度单位综合练习课
第4课时:长度单位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的6、8、10题及相应的补充练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
4、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学生尺、米尺、卷尺、回形针。
教学过程:一、复习1、找一找。
同桌同学合作,按老师的要求,分别在尺上找出1厘米、3厘米、8厘米、15厘米的长度。
2、量一量。
(同桌同学合作完成)(1)你的手指中哪个手指宽最接近1厘米。
(2)你的手掌的宽大约是几厘米?(3)你的脚长大约是几厘米?(4)你的身高大约是几米几厘米?按测量中的数据分别填入下表。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9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4、判断题。
(1)一座楼房高12厘米。
()(2)一张桌子长1厘米。
()(3)小明的手掌宽8米。
()(4)一只杯子高10厘米。
()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做课本第5页的6、8、10题。
第6、8两小题引导学生先进行分别估计,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并把估计数和测量结果填入课本有关空格中,把填写结果进行对比,看看自己估计能力如何。
第10题先让学生用眼看,猜想哪条线段长,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补充题:下图中,有()个圆。
有()条线段。
有()个长方形。
有()个三角形。
三、实地测量学生以四人为一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测量。
1、用卷尺测量学校教室的长和宽。
四、全课总结五、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3.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合作交流1. 老师出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 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和合作交流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交流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合作交流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4课时练习课(第1-3课时)
70
31 56 36 5 18 5
2 8 7 21 2 21 78 3 4
2.计算下面各题。(教材P34“练习七” 第12题)
2 3 6 98 7
= 1 7 12 6 7
= 72
48 3 35
= 4 3 3 85
= 3 3 25
=9 10
35 31 46 46
=
3
(5
x= 10
2.解下列方程。(教材P34“练习七” 第13题)
x 4 = 15 5 28
解:x = 15 4 28 5
x=3 7
2 x 1 = 12 34 解:2 x = 3
3 x =3 2 3 x=9 2
3.
一盏节能灯1小时耗电
3 250
千瓦时,某
个传达室除了这盏节能灯外,没有别的电
器。这个传达室上个月的用电量是
( 5 )1 =1 5
16 ( 5 ) = 1 5 16
( 1 ) 3 = 3 2 24
( 1 )18 = 9
4
2
求一个因数,要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分数 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
2.计算下面各题。(教材P34“练习七” 第12题)
15 10 22 15 1 22 10 3 4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5 9 14
×
1 2
=7 15
1
1
1
五、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的练习。
6 5
千瓦
时,这盏灯上个月共使用了多少小时?
(教材P34“练习七” 第14题)
6 3 = 6 250 = 10(0 小时) 5 250 5 3
答:这盏灯上个月共使用了100小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图形的运动的基础知识之后,通过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练习题,包括画图、填空、选择、解答等,题型丰富,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运动的基本知识,对于平移、旋转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理解不深、应用不熟练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画法,提高学生的图形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画法。
2.难点: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灵活运用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练习题: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纸。
2.准备教具:直尺、圆规等画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运动的基本知识,如平移、旋转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画图、填空、选择、解答等,题型丰富,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分析、评价,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画图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组练习题。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107页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分数的应用题和比例的应用题。
我们会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是如何正确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PPT和练习题,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做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小明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乙地行驶,小红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甲地行驶。
问小明和小红多久后会在路上相遇?”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使用分数和比例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克,一个橙子的重量是30克。
如果有一个装有苹果和橙子的袋子,一共装有120克的水果,那么袋子里苹果和橙子的比例是多少?”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同学们独立解决,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4. 分数和比例的应用: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一家工厂生产了1000个产品,其中有300个是A型产品,200个是B型产品,500个是C型产品。
请问A型产品、B型产品和C型产品在总数中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六、板书设计我会通过PPT来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公式和概念展示给同学们。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有18名女生,男生有多少名?2. 一桶水有50升,已经用掉了20升,还剩下多少升?答案:1. 男生有12名。
2. 还剩下30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解决问题的练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解决问题的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解决问题的练习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例题,另一部分是练习题。
例题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则是对例题的巩固和扩展,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理解和运用数的概念。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入,不能正确地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3.练习题讲解:通过对不同形式的练习题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第六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练习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第六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易错点。
2.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5.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第六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练习题。
3.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1课时2. 教学进度: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九、教学效果预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预期学生能够:1. 巩固第六单元的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准确性。
(2)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小数乘除法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学习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练习题包括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题和实际问题应用题。
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3. 讲评(10分钟)教师针对练习题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确答案。
同时,教师强调小数乘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性。
4. 应用(10分钟)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进行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除法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一个问题,并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1. 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2. 小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小数乘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准确性。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运算准确性,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4课时-习题课
本节我们学习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并通过开平方认识了 不同于有理数的无限不循环小数.随着数的扩充,数的运算也有 了新的发展,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对 0 和 任意正数能进行开平方运算.
本课时,主要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提高 同学们对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问题的解决能力.
B.-1没有平方根
C. 2是2的平方根
D. -3是 (3)2 的平方根
解析:A.1的平方根是±1,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1没有平方根,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2是2的平方根,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3 是 (3)2 的平方根,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A.1
B.-1
C.-3
D.-5
解析:∵ a 1 b 4 0, ∴ a 1 0 且 b 4 0, 解得 a 1,b 4, 所以 a b 1 4 5, 故选D.
类型三、估计算术平方根的取值范围
例3 估计 8+1的运算结果应在哪两个连续自然数之间( C ).
A.1和2
B.2和3
C.3和4
(1)4x2-12=0;
(2)48-3(x-2)2=0.
解:(1)4x2-12=0,
(2)48-3(x-2)2=0,
4x2=12,
3(x-2)2=48,
x2=3,
(x-2)2=16,
x=± 3 ;
x-2=±4,
x=6或x=-2.
类型六、利用平方根解方程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移项,使含未知数的项在等号的一边,常数项在等号的另 一边; (2)系数化为1,将方程化为x²=a的形式; (3)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未知数x的值(一般有两个解)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
本节课我们将巩固第6单元所学的知识,通过各种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6单元的练习题,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
这些题目将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够将分数乘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纸、答题卡。
2. 学具:练习题纸、答题卡、计算器、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我会出一些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于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
2. 讲解练习题(15分钟):我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我会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
3. 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个人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如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解题步骤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完成练习册第6单元的第110题。
2. 答案:待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4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4~46页练习九第2、14题。
【教学目标】熟练计算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难点:能熟练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计算下列各题。
124+456=345+892=456-234=860-668=二、基础练习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过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了,也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今天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一起来看看下面的题目。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图,再读题,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订正讲解。
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892-265+403=1030(位)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892+403=1295(位)三、巩固练习1.红花服装店有526件童装,上午卖出362件,下午卖出123件,晚上老板进了135件,晚上卖出25件。
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教师提示:解决本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理解各数量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解答,小组派代表板演汇报。
解答: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526-362-123=41(件)41+135-25=151(件)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362+123+25=510(件)2.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选择自己的方案。
小组汇总各自的方案,并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补充。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案既完整又正确。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前面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解决相应的问题,本节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已经教学生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本以为学生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4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6页习十四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评价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互评、反思,提高他们观察、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利用“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谈话:智慧爷爷也来到了我们班,还带来了江北,哪个小组在下面的竞赛中获得的红旗最多,爷爷将把奖杯送给他们。
你们有信心吗?
二、练习巩固
1.速算游戏。
看谁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各组间调换改、互相评价。
26÷4 71÷8 32÷7
29÷3 56÷8 38÷5
70÷9 56÷6 55÷7
2竖式计算。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8题。
)
全班分四组,每组做对应的2题,调换检查,互相评价。
师指几题请学生
说说试商的过程。
3.连一连。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9题。
)
学生口算,再连线,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4.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计算,计算后,仔细观察上下两题,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小结: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5.我能判断。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1题。
)
让学生用手势进行标示,说说各题的计算是否正确,再指名说说理由。
三、综合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让学生阅读题目,各自在书上做题。
学生计算,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3题。
学生观察图形,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如何试商?
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我们都知道再出发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那么
□÷8=□……□中,余数最大是几?为什么?(7,因为除数时8,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它最大是7。
)
4.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5题。
(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出色,尤其是××小组表现突出,智慧爷爷要把这个奖杯颁发给他们,请组长上来领奖,大家掌声鼓励。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
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