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颐和园》教学设计教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颐和园》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颐和园》
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
本课讲述的是一则关于颐和园的故事。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宫园林的代表,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本课主要介绍了颐和园里的长廊和石舫。
教学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2.学习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情感。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文化知识,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教育学生可以用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听歌谣:《长廊》、《石舫》。
教师用图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介绍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学习新知识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们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通过朗读、解释生僻或难懂的字词,开展阅读训练,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学生要能从中了解颐和园文化的深度。
通过回答学生的问题和对跟随文本给出的题目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文章中的描述。
活动时间
学生分组,设计角色语言,并进行表演。
巩固知识
1.教师帮助学生表达和分享他们的感受,并指导学生们如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颐和园的深深喜爱和敬意。
2.用文化知识来解释并掌握知识
作业
完成阅读指导中的课文解释和练习
教学评价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和赏心悦目的景色。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儿童思维性、认知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知识和吸收性。
同时,还可以在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知识方面得到锻炼和添加。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颐和园》教学课件
分段自学
昆明湖的特点:
第四段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静”的特点来描写的。描写得很具
体、形象。“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 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 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 常平静。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冀教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阅读思考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又长又美
冀教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分段讲读
分段讲读第二段 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 说?
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像一条长成卧 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 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指导朗读
(1)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绿”、 “一点儿”等。 (2)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冀教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课文小结
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 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
了哪里?
冀教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富,建筑集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
的皇家园林,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 馆”。
冀教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生字学习
láng 廊 漆 qī 栏 lán 幅 cōng 辉 葱 yù 郁 fú 昆 kūn
shuǎng sǒng huī 爽 耸
冀教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三篇《颐和园》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
教师板书课题:颐和园那里有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四、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1、学习生字: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会给生字组词。
⑴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⑵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用拆合法记“殿、眺、阁、耸”的字形:例如“殿”字。
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阁、雕”的字形。
“阁”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讲解: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
有的声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
推荐精品语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颐和园》优质课教案1
《颐和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及教学资源储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2课,请读课题。
2.颐和园是我国保持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3.今天,颐和园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你又想怎么读?4.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二、新课学习1.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课文内容。
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按顺序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并学习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为什么要写这样三个词?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3)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从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
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2.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颐和园》教学设计_1
颐和园一、教材分析课文《颐和园》的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写景的课文,对按时间的顺序和写出特点有感悟,但是写景的方法还掌握得不多,需再深入学习。
三、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葱郁、掩映”等词语。
2.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线索,感受颐和园的美丽,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五、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六、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师生、生生、生本等一个多元互动、交际的过程。
本课的设计力图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习作,在习作中提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以求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七、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课件。
颐和园视频。
八、教学时间:2课时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了解背景。
1.配乐,播放课件,教师激情叙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不计其数。
截止2013年6月,我国已有45处世界遗产。
在这个单元,我们去游览了万里长城,今天我们要去一处世界遗产——它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清朝的皇家园林和行宫。
它就是颐和园。
2.板书课题。
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书写课题。
写字要横平竖直,撇有锋捺有脚,方框儿象做人般方正。
“颐”是生字,请你用心记住它,让我们响亮地叫出她的名字——颐和园。
推荐精品语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颐和园》优质课教案2
《颐和园》教案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目标:1.学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优美的语言,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体会、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1.图片与文字紧密结合,在情境中感受文字的优美,在朗读中体会意境美。
2.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引入新课1.颐和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只要一进颐和园,你准会着迷、陶醉、惊叹。
2.板书课题二、学习“长廊”1.大家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各位团友,我们来到颐和园的第一站啦——是什么地方?[板书:长廊]。
指导朗读2.长廊被联合国文化组织评为世界“长廊之最”,还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猜猜看,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_______的游廊。
”3.学生读课文,汇报。
三、学习万寿山上的“佛香阁”1.现在我们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啊!各位游客,快告诉我,你们看见了什么?佛香阁什么样?指名读课文。
2.对比读:3.这两句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4.小结:你看, 这句式一变,顺序一变, 就写出了惊喜,写出了激动,写出了兴奋!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多有意思啊! 再来读一读。
四、学习“昆明湖”1.同学们,有句话叫“无限风光在险峰”!想不想知道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又望见了怎样美丽的景色呢?2.(教师配乐朗读)3.印象最深的,最美的要数------昆明湖了。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颐和园》教学设计_13
《颐和园》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座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有皇家园林之称的《颐和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用心品读课文,学习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从不同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3.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熟知的景物,表达真情实感。
三.回顾课文内容
整体回顾颐和园总的特点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生交流: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四.新授
出示自学提示一: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2.用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用三角标出关键词,并做好批注。
讲授长廊长(交流句子和重点词)
讲授长廊的美画美花美
回顾描写长廊的语句,归纳总结描写方法
(二)万寿山
出示自学提示二
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三角画出作者在万寿山看到的景
物,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观察这些景物的?
交流景物:佛香阁排云殿树丛屋顶昆明湖游船画舫
体会观察顺序:从上到下
(三)昆明湖
引入情景,指导朗读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体会比喻句及昆明湖的特点
体会“滑”字的妙处
(四)学习描写十七孔桥的语句
生说后出示
想象写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有的狮子在( );有的狮子在( );还有的在( )。
这么多的狮子(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开头和结尾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尾呼应。
归纳总结
四、小练笔
按照游览的顺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美丽的肃宁人民公园。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颐和园》教学设计_14
《颐和园》教学设计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开始
图片导入新课
课件
揭示目的地 颐和园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课件
认读词语,用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颐和园一览图
课件 回顾颐和园 各大景点
教师白板操作
第一站:图文感悟长廊特点
课件
品悟长廊: 长而美的特点
结束
第二站:万寿山脚下,初感万寿山 课件
白板操作, 了解景观位置
第三站:登上万寿山,一览山下景观
课件
通过三个方位,欣赏古色古香的建筑
第四站:游昆明湖, 观十七孔桥
课件
体会写法上详略得当的特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颐和园》
【导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和昆明湖组成。
早在元明时期,这⾥就以其优美⾃然的⽥园景⾊成为“壮观神州第⼀”的游览胜地。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七个⽣字,会写⼗⼀个⽣字,把握⽂中的新词语。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和课⽂优美的语⾔,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法。
教学重点: 1、让学⽣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感受古代劳动⼈民的智慧和才⼲,激发民族⾃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法。
课前准备: 让学⽣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 教学过程: ⼀、检查课前准备 让学⽣展⽰查阅的资料和图⽚。
⼆、初读课⽂,了解内容,感受风景美。
1,让学⽣⾃读课⽂,思考: ⽂中写的颐和园的哪⼏处景⾊? 教师点名,让学⽣回答,并作⼩结: 作者⼀写长廊的景⾊,⼆写万寿⼭景⾊,三写昆明湖景⾊。
2,作者所写的颐和园的⼏处景物,可以⽤⾸段和尾段中的哪个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学⽣找,学⽣回答,教师作结。
3,让学再次拿出颐和园的图⽚,看看有没有颐和园的其他景物,让学⽣⽤词语把它们的美形容出来。
学⽣讨论,回答,教师作点评。
三、细读课⽂,探索⽂路,体会结构美。
1,提问:请划出⽂中作者在颐和园⾏踪变化的⽂字。
留出时间,让学⽣读,划。
点名让学⽣来回答。
教师出⽰课件,显⽰⼩结: 进了颐和园的⼤门,经过⼤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完长廊,⼜来到万寿⼭脚下→登上万寿⼭→从万寿⼭下来,就是昆明湖→游⼈⾛过长长的⽯桥→就可以去⼩岛上玩。
2,给学讲解移步换景的写法。
四、研读课⽂,领悟语句,品味语⾔美。
1,作者所写的三处景物,写得很美。
让学⽣划出显⽰景物美好的词语。
提名让学⽣来回答。
2,教师⽰范朗读课⽂写长朗的段落,然后让学⽣来读。
学⽣朗读时,教师作指导。
重点提⽰学⽣读出民族的⾃豪感来。
五、处理课堂作业 做已印发的讲义。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颐和园》教学设计冀教版
《颐和园》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1(2)(3)两个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2、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3、掌握背诵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焕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目标 1学习难点:目标 2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词的读音,理解了课后的第①个问题,用“耸立”造了句,练习背诵了第二自然段。
这一节我们继续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学完,请同学们看看课后要求,想想还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归纳。
)2.出示目标树,并板贴。
⑴能回答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⑵能用“隐隐约约”造句.⑶掌握背诵的方法.⑷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前提测评哪位同学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二、三自然段。
板贴在目标树的树根部:学习方法:⑴明地点。
⑵看景色。
⑶理解欣赏.三、导学达标(一)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课文录音.练习:①用“—-”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②用“~~”画出登上石寿山,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色的句子。
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板书: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
3.出示句子,并理解欣赏。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指名读。
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视频、图片。
体会颜色美:A、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一片绿色)B、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黄色、绿色、朱红色)体会形态美:A、掩映是什么意思?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衬托。
C、指导看图: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指导朗读。
要求掌握好: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指点名读。
出示昆明湖的视频、图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这两个比喻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点?(静、绿)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 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颐和园》教学设计_17
《颐和园》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
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设计思路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目标: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师: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16课《颐和园》。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是非常具有游览价值的一座公园。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生:游览顺序,介绍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师板书)3、师:作者用了那些动词,把各处写物的连接起来的?生:作者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这些叙述游览过程的动词,过渡连接景物的。
总结:这种利用动词过渡连接景物,叙述游览过程的表达方式是移步换景。
它让游览的过程不断转换,更加清晰。
二、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1、品读第二段长廊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步伐再次去游览一下颐和园吧。
作者最先来到了颐和园的长廊,长廊是什么样子的呢?找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指名读第二段)师:想不想看看颐和园的长廊什么样子的?生:想师:多媒体出示长廊的照片,欣赏完了照片,谁来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用词语概括一下生:长师:请你把描写长廊很长的句子读一读(师板书长廊特点)师:还有什么印象?生:美(师板书)师:那些句子能体现长廊的美?生读,师:是啊,长廊这么美,那在长廊游览的人们心情怎么样呢?生:心情好师: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人们的心情生:神清气爽师:看来游人们的心情也很美,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颐和园》教学设计_18
16《颐和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
课文移步换景,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参观一座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板书课题:颐和园(师生共同书写)。
提示“颐”写法,“颐”什么意思?“颐”是保养、休养身体健康。
颐和园是一座皇家园林,过去是保养皇亲国戚身体健康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二)抓特点,感悟美同学们打开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印象深刻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读完后用一个词概括: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游览“长廊”。
(1)用文中的语句分析长廊的特点。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横槛上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两旁的花木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长”,有700多米长、分273间,一眼望不到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美(4)解释“神清气爽”(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感觉。
)(提示“爽”的写法)长廊给神清气爽的感觉,谁来试着读一读?(2)加深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
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词。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课件出示颐和园相关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首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相关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颐和园》。
二、颐和园资料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帝花园和行宫,其前身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
它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依山面水,造景丰富,建筑集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指导分段朗读。
2、根据拼音读汉字
3、出示词语:大殿;走廊;耸立;葱郁痕迹;堤岸;栏杆;远眺;神清气爽;金碧辉煌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讲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填空练习)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走完长廊,就到了()。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又长又美
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像一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4)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