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2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内容本册的教学内容有:1、解决问题2、表内除法(一)3、图形与变换4、表内除法(二)5、万以内数的认识6、克和千克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统计9、找规律10、总复习本册的教学重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本册的教学难点是: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图形图形和变换。
二、班级情况分析:二(85)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数学基础较好,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认真,对他们继续学习数学是个有利条件。
上学期,有好个同学成绩不理想,这和他们不良习惯和智力有关,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养成良好习惯。
总之,要使所有的同学喜欢学数学,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4、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分物活动,回忆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熟悉除法竖式,把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局部的意思。
2、采纳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看、推理、推断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具预备:课件。
学具预备:小圆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调皮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依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学问入手,独立思索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2、算一算、议一议。
小组合作。
在小组内争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
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现摆小圆片的过程。
(直观展现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局部表示什么?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挨次: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终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
强调除法竖式每一局部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局部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娴熟把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强调书写竖式的挨次,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18÷2= 63÷9=三、学中做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许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
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局部分别表示什么?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3、( )里能填几?3×( )25 8×()36 7×()29 ( )×736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四、质疑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五、课堂检测8÷4= 64÷8= 81÷9=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优秀1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优秀15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
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教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帮助长颈鹿解决了问题。
如果有48只小鸟,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教师板书:48÷6=8(间)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二、问题探究1. 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 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
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
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三、课堂小结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篇二新课标人教板二年级下册第122页第一三、14题,练习二十四第11~14题。
二年级教案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教案下册全册数学教案二年级教案下册全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
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一)回顾复习过程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复习克和千克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十以内的数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地识别0-10之间的各个数- 能够正确地念出这些数- 能够正确地写出这些数- 能够用生活中简单的事例介绍这些数教学重点- 数的读法、写法、认识方法的启发- 数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数的读写能力的培养- 数与生活实际之间联系的启发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数字卡片等教具- 教师准备好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用数字卡片和图表向学生介绍数字0-10,并领读。
2. 自主研究让学生用纸笔写一遍0-10并让他们互相核对。
然后让学生到班内或家庭中寻找出现的数字,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拓展巩固教师自编简单的比大小、数的顺序等题目,让学生自己解决,练他们的读写能力。
同时,让学生思考数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第二课数0教学目标- 能够准确地理解“零”的含义和用法- 能够正确地念、写、用“零”教学重点- 对数字“零”的理解和应用- “零”在分数中的位置教学难点- 数字“零”与数子“0”的理解- “零”的应用教学准备- 数字0和分数的图表等教具- 学生练用纸和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数出0-10中的数并问学生哪个数是最小的?学生回答后将学生的答案用图表表示出来,其中包括0这个数。
2. 自主研究让学生用纸笔完成0的写法,然后让他们实际感受0的意义,例如在食品包装盒上观察0。
同时,让学生了解零在分数中的位置。
3. 拓展巩固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何用“零”来表示数字?”“在1/15中有几个零?”等让学生进行小讨论,在讨论中打破“零不是很重要”的观念。
第三课数1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地认识数“1”- 能够正确地念、写、用“1”- 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数字1教学重点- 1的阅读、写出、认识方法- 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难点- 数字“1”的读写能力- 如何正确地理解数字“1”教学准备- 数字1的图表等教具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举手并说出一个恰当的数,然后教师将学生的答案用图标表示出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P2~P26二、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应用.2、使学生体验除式与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的计算办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三、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四、教学时数:5课时五、教学进度:第1~2周除法(一)认识竖式一、教学内容:P2~P3二、教学目标:1、指点学生履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开端体味有余数除法与糊口密切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肯定比除数少.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较过程.体味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味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二)、探索新知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较过程.(1)先让学生自力思考上述问题(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3)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成效.(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20÷5=44——商除数¯¯¯¯¯¯被除数2 0——除数与商的积——余数(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2、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1)演示20个苹果(2)小组讨论: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呢?学生用圆片分一分,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3)全班交流3、体验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自力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指名回答,指点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3)讨论:按照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学生自力完成第(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第二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教学内容:P4~5“分草莓”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1.履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履历,逐步达到熟练水平.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干系?2.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计较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2.填空:P4“试一试”.(考订时可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三、巩固操演:P5“练一练”的第1~5题.四、总结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6~ 8“租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指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本人的设法主意,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办理问题,操演学生的糊口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办理糊口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6<25 8×()<38 7×()<402.列竖式计较(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考订)48÷5= 36÷6= 53÷7=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6主题图,指点学生观察.1.寻找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3.解决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1÷4=5(条)……1(人)至少要租6条船.你以为怎样分配公道?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呈现如下方案:(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另有一条1人.4×5+1=21.(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别的3条船,每条船3人.3×4+9=21.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强调:我们在各项举动中都要留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5.操演:P6“试一试”先默读题目,自力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条件:每时租金3元.问题:10元钱最多划几时?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操演本上.10÷3=3(时)……1(元)答:10元钱最多划3时.提问: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4题.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最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四、总结第四课时:操演课教学内容:P8~ 9练习一教学目标:1.指点学生通过操演,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较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通过必要的操演,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履历.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心.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板书:除法操演课二、指点操演1.第1题学生自力完成,开火车对谜底.2.第2、3题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第4题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息?学生理解题意后,自力解答.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4.第5题学生自力完成,教师主要巡查学生的书写花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5.第6题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后分类.6.第7题(1)匡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息?指名回答.(2)自力思考后,小组交流.派车的可能性有5种,只需求学生说出一种.至于怎样派车比力公道,只需学生说得出道理便可以.7.第8题此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二、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研究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探索“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是以单纯研究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二、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需要先算乘、除的混合运算式题(两步式);利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关键:(1)创设情境,指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办理问题.(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顺序.(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别,逐步进步学生的计较能力.三、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通过购物等举动,开端感受夹杂运算与糊口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的常识办理糊口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味到夹杂运算要有肯定的顺序;在办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5、引导学生掌握以内眼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四、课时划分:6课时五、教学进度:第3~4周第一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P10 ~ 11“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办理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味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指点学生掌握脱式计较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4×8=7×6=36-17=80-43=9×3=8×5=37-15=8+15=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45-18+20指名口答,指点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较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构造学生讨论:3×4+66+3×4各表示什么意义.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3)指点学生用脱式计较.3×4+6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较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较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6+12=18(元)=18(元)答:该付18元.4.尝试独立解决(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b.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5.小结观察三个夹杂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P11“试一试”1.第(1)、(2)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第(2)题齐3学生板演并订正.3.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四、总结:计较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课时:除加、除减教学内容:P12~ 13“花店买花”教学目标: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办理问题的能力.2.结合办理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味数学与糊口实际的密切联系.3.指点学生掌握脱式计较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较.4.造就学生合作研究的习惯,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40÷828÷736÷624÷881÷915÷32.提问:上节课我们研究的乘加、乘减两步计较式题的计较顺序式什么?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4×8+640-6×4二、探索新知出示P12主题图,指点学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息.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3.解决问题.(1)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 .24÷8=3(元), 5-3=2(元)答:(略)b .5-24÷8=5-3=2(元)答:(略)(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组讨论:5-24÷8表示上意义.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贵多少元?因此计算“5-24÷8”的时候,应先算24÷8=3,再算5-3=2,用脱式计算式:5-24÷8=5-3=2(元)答:(略)(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2)让学生自力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1.P13“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自力计较.2.P13“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四、总结第三课时:操演课教学内容:P14~ 16练教学目标:1.通过操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夹杂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结合办理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味到数学与糊口实际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造就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较的习惯,进步计较的正确率.重点难点:通过操演个办理问题的过程,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板书: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练习课二、指导练习1.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练习.2.第2、3题.先匡助学生理解图意,明白问题,然后自力解答,集体考订.3.第4题.留意图中“5小我”也是办理问题的一条息.4.第5题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解法一:12÷6=2(元)3>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二:3×6=18(元)18>12答:男生买的饮料廉价.解法三:12÷3=4(听)6>4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再算每听便宜多少元?3-12÷6=3-3=1(元)答:每听便宜1元.5.第6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有什么规律,然后小组讨论,订正.6.第7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自力操演.7.第8题先审题,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再让学生改错.可指名板演.三、介绍“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四、总结第四课时:带有小括号的夹杂运算教学内容:P17“过河”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较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计算32-8÷8 20+16÷4 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白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息?要我们办理什么问题?2.自力尝试,合作办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类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夹杂算式要先算小括号内里的.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略)5.练习(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2)自力完成P17“做一做”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三、巩固操演1.比力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16-8×2(6-8)×22.P18“操演三”的第1题.四、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第五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P18~ 19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指点学生进行操演,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夹杂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内里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操演,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办理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每四人准备1副扑克牌,每人准备1枝红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研究,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2.说明操演内容,导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第2题(1)指点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自力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2.第3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3)指导提问.按照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3.第4题(1)指点学生理解题意.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晓得什么?(2)让学生自力解答.分步列式:24+29+28=81(人)81÷9=9(人)综合算式:(24+29+28)÷9=81÷9=9(人)答:(略)4.第5题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5.第6题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6.第7题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7.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三、总结三、方向与路线一、教学内容:1、辨认方向.2、用偏向词描述物体地点的位置.3、认识简单的路线.二、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2、难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3、关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要求:1、借助辨认偏向的举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四、课时分别:3课时五、教学进度:第5周第一课时:辨认方向教学内容:P20~ 21“辨认方向”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复习题: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说出运算顺序)30+8×4 5×2+3 80—64÷8 29+24÷4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5×3=15 81÷9=9 16+12=28 25+15=40 9—9=0 28÷7=4(课前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谈话:小淘气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
他很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用谈话法为学生引出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2、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图。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现在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通过创设男、女生过河的情境,使学生将计算生活化,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 1 单元单元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吗?统计表的作用又有什么呢?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2: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生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师:画“正”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
对于第(2)问“你发现了什么?”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
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
三、全课总结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2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2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的: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的根底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例如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老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的根底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根底。
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考虑: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考虑、比拟、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的根底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考虑、比拟,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稳固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1〕练习三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展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22-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22-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计算平均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
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
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均分的概念;熟练计算平均分。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本质,将平均分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
1.教案PPT
2.学生练习册
3.计算器
4.小黑板和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均分是什么。
2. 讲解平均分(15分钟)
通过PPT讲解平均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计算方式。
3. 练习(20分钟)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10分钟)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思考平均分的应用,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课下需要进一步巩固。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并写一篇关于平均分的小故事。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理解相对比较零散,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归纳总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湘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湘教版)课时 1:认识集合教学目标- 认识和理解集合的概念- 能够根据给定条件判断元素是否属于集合- 能够根据集合的特点分类和组合元素教学内容1. 集合的定义与特点2. 元素的属于和不属于3. 集合的分类与组合教学步骤1. 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观察一些集合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元素是否属于集合。
3. 给学生展示一些集合的分类和组合的例子,让他们能够理解集合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4. 针对不同集合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练和小组讨论,加深对集合的认识。
教学评估- 学生对集合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否准确判断元素是否属于给定的集合- 学生能否正确归类和组合给定的集合课时 2:数的顺序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顺序”这一概念在数学中的含义- 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数字的排序- 能够灵活运用数字的顺序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顺序的定义与意义2. 数字的比较与排序3. 运用数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1. 引入顺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字进行排序。
2. 通过比较大小和使用不同的排序方法,让学生学会对数字进行排序。
3.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利用数字的顺序进行解决。
4.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字的顺序,进行一些练和小组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 学生对顺序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否准确比较和排序给定的数字- 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数字的顺序解决实际问题...(继续编写后续课时的教案)。
2022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2022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
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本单元的研究内容是让二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通过研究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生能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在学情分析中,强调了学生已经研究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并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同时,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如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本单元课时安排为3课时,其中2课时用于数据收集整理,1课时用于练。
这样的课时安排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有时间去练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研究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研究表内除法(二)以及研究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口算基础上,开始研究除法。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但是小学生缺乏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通过教材设计和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单元主题图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平均分,并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义,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更积极地研究。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整十整百的认识与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表示整十整百。
2.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
3.学生能够掌握用图形、实物或其他教具模拟表示整十整百。
教学重点1.整十整百的认识与表示。
2.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的方法。
教学难点1.整十整百的认识与表示。
2.多种方式模拟整十整百的表示。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由教师准备的模拟表示教具,如计数器、珠算、磁棒、图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识别其中表示整十整百的数字,引导学生认识整十整百。
2. 认识整十整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十整百的概念和表示,如10、20、100、200等。
3. 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30分钟)教师提供多种方式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的方法,如图形卡片拼接、计数器操作、磁棒组合、珠算计算等。
4. 模拟表示整十整百(10分钟)教师通过提供模拟表示教具,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示整十整百,如用珠算表示整百数,用计数器表示二十个十元,用磁棒表示五个二十元等。
5. 巩固练习(5分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解、表示整十整百。
6. 复习(5分钟)回顾整节课的知识点和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整十整百的认识和表示,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多种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整十整百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PPT和模拟表示教具的选择上需注意保证教具的易操作性和呈现性,使得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和钝角锐角的判别。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数平移距离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
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延伸阅读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认识》学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认识》学案学习目标:1.联系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
学习关键: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学习过程:一、自我检测: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出示课本主题图,超市中水果区域的情境,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22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22-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22-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2课,主题为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指的是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如何正确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混合运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混合运算的顺序,特别是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运用。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忘记乘除优先于加减的规则。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课本。
2. 乘法口诀表。
3. 计算器。
4. 实际生活场景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强调乘除优先于加减的规则。
3. 示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正确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混合运算2. 正文:- 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 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运用。
- 如何正确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2. 对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主要包括混合运算的顺序,特别是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运用,以及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忘记乘除优先于加减的规则。
以下是对这些难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这个顺序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因为他们之前可能只接触过单一运算(只有加法或只有乘法)。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十二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案12练习二十二。
(教材第116~119页)1.在练习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件。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复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认识了万以内的数。
·学会了除法计算、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学会了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
·知道了图形的轴对称特点,认识了平移和旋转。
·认识了克和千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再进行一次整册内容的检验,希望你能认真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提示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1.计算。
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第2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如果出现错误,请其他学生指出并纠正。
2.解决问题。
师:认真读题,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19页第14题)学生认真读题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想法。
[此题解决的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每位客人都需要一个碗和一副筷子,而一副筷子是2根,所以14÷2=7(副),可以给7位客人,剩余1个碗]3.统计。
师: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记录单,请你帮忙完成整个统计过程,并作出简单的分析。
(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第11题)学生整理数据填写表格,并根据问题作出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怎样整理数据,回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对于提问题并解答,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344.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2 3信息窗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简单的求近似数 5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8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10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2信息窗2——千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14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6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18做鸟巢20信息窗2——欣赏主题壁画20信息窗1田园小卫士22——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22信息窗2—灭鼠能手27信息窗3——树林医生29去姥姥家——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31 信息窗2—参观养鸡场36信息窗3——参观苗圃38我锻炼我健康——分段统计 40信息窗1——出海归来43信息窗2——海水养殖46信息窗4——海产品销售48信息窗5——海产品加工51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54信息窗2——新千年的钟声58十美化校园61信息窗1 爱护花草6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63十一奥运在我心 65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认识千以内的数,会读写千以内的数。
2、灵活运用千以内的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读写千以内的数难点按要求数数教具计数器、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情景图,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二、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做好记录,板书在黑板上(1)一千有多大?(2)怎样写一千(3)三百有多大(4)怎样写三百?(5)……三、探究新知1、体会1000的大小师利用计数器进行演示一个一个的数到100师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100的大小多媒体出示方格图引导1个100、2个100、3个100、10个100的时候是多少?多媒体出示:一千里面有()个一百2、学会写1000写出十、一百的写法你能根据它们推出一千的写法吗?点评1000的写法再由多媒体出示数位表师强调写法。
3、征求学生意见其他问题一起解决还是自己解决?4、生交流自学结果5、提出一个较难问题:一万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四、巩固练习1、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七十八数到一百九十一。
2、一十一十的数,从五百八十数到七百一十3、一百一百的数,从二百数到一千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100的大小,并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大数的写法和读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并将它写出来好吗?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信息?交流观察结果小组交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请代表在全班交流生齐数,体会100的大小生依次数出1个100、2个100、3个100……生个别回答出1000生齐读,生做填空练习,进一步体会1000的大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自己写自己解决其他问题,可以小组结合,也可同位结合指名交流成果指名交流,并写出为什么?齐做第一题生数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2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数、读数的兴趣。
2、利用计数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数、读万以内的数。
3、让学生灵活运用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数数时,数到“拐弯”的地方学生易错(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重点练习2、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自己总结出的读数方法。
特别注意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1、复习旧知数一数一十一十的数,从30数到100一百一百的数,从一百数到一千2、谁来说说一千有多大?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比一千大得多的数,板书:一万一万到底有多大?请看多媒体出示方格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方格?一万含有10个一千,你能写出一万吗?三、探究新知1、你认识了千万,能不能帮老师写一个调查数,出示信息窗2 图1:我们学校有一千五百多人。
图2:一台电脑六千零五十元图3:图书馆大约有亿万册图书,有一千二百五十本杂志2、这样看起来很麻烦,你能帮我写出下面的数吗?集体纠正答案根据你写数的经验,能否总结一下写数的规律3、教师小结观察写的数和读的数有什么发现?如果让你读数,你应怎样读?多媒体出示读数方法,师再一次强调中间有0,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4、自主探究你已经帮老师解决了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吗?师生合作解决以上问题四、实践应用1、数一数(1)从九千九百八十七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万(2)从九百九十开始,一十一十的数,数到以一千零二十(3)从八千六百开始,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万2、1500 1050 两个数中“5”各表示什么意思?五、课堂小结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大数,这些大数可以用“千、万”来表示,初步感受了一千、一万有多大六、谈收获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先个别数再指名交流齐读一万生数一个千、2个千……10个千齐读体会一万的大小生写出一万生自由写出下列各数交流结果根据交流,其他同学随时补充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让学生知道读书时注意什么?写数时注意什么?自主提问题6050里面有几个千、几个十?1256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生先自己准备,在集体交流学生补充,特别到了拐弯处生独立完成生谈收获信息窗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简单的求近似数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初步学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大数,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果园里、动物园里、小朋友们的手工课上去找一找,看你能找到哪些大数。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1、仔细观察信息窗,看他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据?2、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3、师生合作,解决所提出的问题(1)哪种水果多?让学生知道:比一比1200和950的大小就知道了。
交流。
对学生的回答给你肯定。
(2)鸽子和鹌鹑谁多?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借机告诉学生: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数;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近似数。
练习训练:806、816、826、836、846、856、866、876、886、896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3)动物彩蛋和脸谱彩蛋谁多?(4)剩下的三个问题我们暂时把它们放在问题口袋里,等下节课在来解决。
三、实践应用课本12页1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找出信息窗中的问题。
2、学生自由交流:(1)哪种果树多?(2)鸽子和鹌鹑谁多?(3)动物彩蛋和脸谱彩蛋谁多?(4)梨比苹果树多多少棵?(5)鸽子比鹌鹑少多少只?(6)动物彩蛋比脸谱彩蛋多多少个?……3、师生合作,解决所提出的问题(1)观察两种水果数,同位探索比较一下谁大?交流比较的方法。
第一种:1200比1000大,950比1000小,所以1200>1000第二种:1200是四位数,950是三位数,所以1200>1000(2)鸽子和鹌鹑谁多?小组合作,研究比较的方法。
交流比较的方法:第一种: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9比0大,所以895比806大。
第二种:895接近900,806接近800,900比800大,所以895比806大学生练习:806的近似数是800;816的近似数是800;……856的近似数是900;866的近似数是900;……896的近似数是900。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十位上是0、1、2、3、4的时候,它的近似数是800十位上是5、6、7、8、9的时候,它的近似数是900。
(3)学生自己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三、实践应用独立解答。
四、课堂小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简单掌握整百整千加减法,并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几组口算,请生计算。
二、出示信息窗内容三、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解决(1)(2)题能说出得数吗?你是怎样计算的?还有别的算法吗?2、谁能帮大家解决(3)(4)四、自主探究,巩固练习剩下的4题,有信心做对吗?五、利用心智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自主练习第四题六、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生口算。
交流一下为何算得这么快?竖式、用眼看。
生根据信息提问题。
(1)两个候车厅共几人?(2)第一候车厅比第二候车厅多多少人?(3)白羊黑羊共几只?(4)黑羊比白羊多多少只?(5)共有多少尾鱼?(6)鲢鱼比鲤鱼多多少尾?(7)老年组和青年组共多少人?(8)中年组比青年组多多少人?请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200+8001200—800指名交流:1200+800=20001200—800=400(1)利用竖式:1 2 0 0+ 8 0 02 0 0 01 2 0 0— 8 0 04 0 0(2)1200表示12个一百,800表示8个一百,12个一百加上8个一百是20个一百就是2000。
同样,12个一百减去8个一百就是4个一百,就是400。
(3)12—8=4加2个0。
指名解答并说出计算方法。
1、生自主解决。
2、交流答案。
让学生自主练习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师:不同长短的金箍棒,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和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
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咱们同学发言特别积极……你做过梦吗?天星宝宝和你一样也做了一个梦。
(出示课件22页图片)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孙悟空有个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一下:猜猜他的金箍棒有多长?(出示1米长的金箍棒。
)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介绍尺子:卷尺、直尺。
用手比划一下。
(2)再变(74厘米)与一米的放到一起。
请同学测试。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
(3)再变。
10厘米。
孙悟空也有一个答案:1分米。
这是怎么回事?给米、分米和厘米排队。
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4)再变。
估计有多长?引出一个新的单位——毫米。
出示1分的硬币。
谈你对1毫米的感受。
把1毫米排在上面的队伍里。
三、实践应用。
(1)小组分工合作。
在教室里找自己的测量对象,要用上四个单位。
物品名估计长度测量长度四、巩固练习。
1、找自己喜欢的物品测量。
2、出示数学日记(很多出用错单位)一、激趣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