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教案

合集下载

水力学课程教案

水力学课程教案

《水力学》课程教案河北工程大学给水排水教研室第一章绪论1.本章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水力学的任务及应用领域,掌握流体的连续介质理论和流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作用在流体上的力的两种形式。

基本要求:掌握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易流动性、密度与重度、粘性与理想流体模型、压缩性与不可压模型、表面张力特性、汽化压强特性;掌握作用在流体上的力的两种形式:质量力与表面力2.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1工程水力学的任务及发展史0.25学时§1-2连续介质假定0.5学时§1-3 液体的基本特性0.25学时§1-4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1学时§1-5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0.5学时共2.5学时,课外3学时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密度与重度、粘性与理想流体模型、牛顿内摩擦定律、压缩性与不可压模型、质量力与表面力难点:连续介质模型、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与表面力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深化:连续介质模型的应用、牛顿内摩擦定律应用、质量力与表面力的应用拓宽: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广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式:讲授注意问题:概念理解、记忆并能应用。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禹化谦,《工程水力学(水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2 闻德荪、魏亚东等,《工程水力学(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 蔡增基,龙天渝,《水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思考题:1-1、1-2、1-3习题:1-4单元教案1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1-1工程水力学的任务及发展史0.25学时1)任务2)发展史§1-2连续介质假定0.5学时1)流体质点2)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1-3 液体的基本特性0.25学时1)流体的受力特点2)易流动性§1-4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1学时1)密度与重度2)粘性与理想流体模型3)压缩性与不可压模型4)表面张力特性5)汽化压强特性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讲授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讲授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电子教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思考题:1-1、1-3习题:1-4第二章水静力学1.本章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理解静水压强的特性、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掌握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液柱式测压计的基本原理,最终能熟练计算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水力学 教案

水力学 教案

水力学教案教案标题:水力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水力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水力学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内容及安排:课时一:水力学基础知识1. 概念引入和知识预热:a. 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与水力学相关的现象和设备。

b. 介绍水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水流特性:a. 着重介绍流速、流量和水位等基本概念。

b. 解释雷诺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c. 制作实验装置,测量不同条件下的流速和流量。

3. 流体静力学:a. 解释水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讲解帕斯卡定律和阿基米德原理。

c. 进行实验验证帕斯卡定律和阿基米德原理。

课时二:管道流动1. 管道流动的基本原理:a. 介绍管道流动的各种失压和流动特性。

b. 讲解一维和二维流动模型。

2. 流量计算公式:a. 掌握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b. 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流量计算。

3. 管道系统:a. 讲解水力平衡方程和管道系统的分析方法。

b.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管道系统中的流动情况。

课时三:水泵和水轮机1. 水泵的工作原理:a. 介绍水泵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b. 讲解水头、功率和效率等概念。

c. 进行水泵性能实验和效率计算。

2. 水轮机的工作原理:a. 介绍水轮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b. 讲解水轮机的特性曲线和效率计算方法。

c. 进行水轮机性能实验和效率计算。

课时四:河流和水库调节1. 河流调节:a. 介绍河流的形态特征和调节目标。

b. 讲解河流调节的方法和措施。

c. 分析不同河流调节措施的优缺点。

2. 水库调节:a. 介绍水库的调节功能和目标。

b. 解释水库调节水位和泄洪方式的关系。

c. 探讨水库调节和水能利用的关系。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引入真实或虚拟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其中的水力学问题。

2. 实验教学:通过自主观察、操作实验装置和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水力学 教学大纲

水力学 教学大纲

水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水力学是研究水的运动规律以及水在各种工程和自然环境中的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水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使其掌握水流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了解水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水的基本性质和水流的运动规律;2. 理解水力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水力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 了解水力学在水利工程、水电站等领域的应用,并理解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和实际操作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 水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1.1 水的物理性质1.2 水流的基本参数1.3 水力学的基本概念2. 水流的运动规律2.1 一维流动和二维流动2.2 流态的分类和流速分布2.3 麦克斯韦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2.4 水流动力学方程3. 水流的测量和实验3.1 水流参数的测量方法3.2 水流实验的基本原理3.3 实验室实践和水流模型试验4. 水力工程中的应用4.1 水力发电原理和技术4.2 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4.3 水道工程和渠道设计4.4 堤坝工程和防洪措施5. 河流水动力学5.1 河流流态和河道形态5.2 河流水动力学模型5.3 河流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提供水力学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水流实验和模型试验,加深对水力学原理的理解;3. 课外阅读:布置相关文献阅读和研究报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4. 工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水利工程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和模型操作:对学生实验和模型试验的操作技能进行评价;3. 课程论文和报告:学生撰写的课程论文和研究报告的质量和深度;4. 期末考核:包括笔试、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等。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主教材:《水力学导论》刘大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1.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刘明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力学》王勇著,人民交通出版社3. 《流体力学》张春燕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七、课程设计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包括工程方案、设计图纸和技术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

水力学教程教学设计

水力学教程教学设计

水力学教程教学设计简介水力学是研究水流运动规律和水力学原理的一门科学。

在工程设计中常常需要应用水力学知识,如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和管理、水库管理等。

因此,水力学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教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水力学知识。

本教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3.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本教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掌握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流体的动力学特性;3.能够分析水力问题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熟练掌握水利设施建设的设计和管理。

教学内容第一章:水力学基础知识1.1 水和水的物理性质 1.2 水动力学和重力学 1.3 流体的动力学特性第二章:流体的运动规律2.1 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流动速度 2.2 流体的压力和流速 2.3 流体的流量和涡动第三章:水力学原理3.1 海拔高度差和水压头 3.2 水力特性和水压力 3.3 液位和水力开展第四章:水利工程建设设计4.1 水坝的设计和建设 4.2 水电站和涡轮发电机的设计和建设 4.3 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是本教程中的核心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只能提供理论知识,而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水力学知识。

以下是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方式:1.现场考察:通过参观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如水坝、涡轮水电站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实地了解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2.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提供系统的水力学知识。

例如,通过模拟水压力变化和液位变化,提高学生对水力学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课题研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如水坝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或水电站的管理优化等。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本教程的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水力学知识。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教学的方式,以及自主探索的课题研究,学生可以掌握水利工程建设和设计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其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力学课程设计

水力学课程设计

水力学课程设计背景水力学是研究流体(气体与液体)在管道、河道、水桥等流动中的原理、规律、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学科。

作为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水力学应用广泛,涉及到城市建设、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因此,设计一门水力学课程至关重要。

目的针对水力学的课程,我们的设计目的如下:1.帮助学生认识流体的物理特性、流体的运动和控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了解不同的流体流动过程的基本方程。

3.加强对水力学设计和建模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基本定义•流体静压力与基本定律•流体静力学运用第二章: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基本定义•牛顿公式•费慕勒公式•流体动力学方程第三章:液体流动和河道流动•经典面向分析和计算的习惯•流动与氢能学的本质区别•流动方程的微分形式•基本不可压流动方程和其解析解第四章:液体流动中粘性和湍流流动•液体黏度的定义和测量法•液体流动中粘性的作用•液体流动中的层流和湍流第五章:渠道流动•单相流动方程•均匀流动和不均匀流动•偏心度的衡量和计算•渠道内部机理和轮廓尺寸第六章:水利工程的应用•不同类型水利工程的应用•设计标准和计算公式•实例分析实践环节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将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实践内容如下:1.小组作业:在小组内完成基于特定调查数据分析水利工程设计与方案。

在选定一项问题后,小组通过举办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建模和模拟,展示最佳水利工程建议。

2.实践课: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在实验室的实践经验,通过实验掌握水力学理论的应用。

3.期末项目: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小组完成设定的水利工程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互动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阶段,老师以讲解主要理论和技巧为主,以解控制题型并答疑为辅;在互动环节中,老师将探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案例研究课程中,老师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方案。

水力学教案

水力学教案

水力学教案第六章明槽恒定流动【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明槽水流的分类和特征,了解棱柱体渠道的概念,掌握明槽底坡的概念和梯形断面明渠的几何特征和水力要素。

2、了解明槽均匀流的特点和形成条件,熟练掌握明槽均匀流公式,并能应用它来进行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

3、理解水力最佳断面和允许流速的概念,掌握水力最佳断面的条件和允许流速的确定方法,学会正确选择明渠的糙率n值。

4、掌握明槽均匀流水力设计的类型和计算方法,能进行过流能力和正常水深的计算,能设计渠道的断面尺寸。

5、掌握明渠水流三种流态(急流、缓流、临界流)的运动特征和判别明渠水流流态的方法,理解佛汝德数Fr的物理意义。

6、理解断面比能、临界水深、临界底坡的概念和特性,掌握矩形断面明渠临界水深h k 的计算公式和其它形状断面临界水深的计算方法。

7、了解水跃和水跌现象,掌握共轭水深的计算,特别是矩形断明渠面共轭水深计算。

8、能进行水跃能量损失和水跃长度的计算。

9、掌握棱柱体渠道水面曲线的分类、分区和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水面线定性分析,了解水面线衔接的控制条件。

10、能进行水面线定量计算。

11、了解缓流弯道水流的运动特征。

【内容提要和教学重点】这一章是工程水力学部分内容最丰富也是实际应用最广泛的一章。

本章有4个重点: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明渠水流三种流态的判别;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分析和计算,这部分也是本章的难点;水跃的特性和共轭水深计算。

学习中应围绕这4个重点,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明渠水流的复杂性在于有一个不受边界约束的自由表面,自由表面能随上下游的水流条件和渠道断面周界形状的变化而上下变动,相应的水流运动要素也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水面形态。

6.1 明槽和明槽水流的几何特征和分类(1) 明槽水流的分类明槽恒定均匀流明槽恒定非均匀流(包括渐变流和急变流)明槽非恒定流明槽非恒定流一定是非均匀流。

明槽非均匀流根据其流线不平行和弯曲的程度,又可以分为渐变流和急变流。

水力学水文课程设计

水力学水文课程设计

水力学水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水力学基本原理,理解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概念;2. 学会运用水力学公式进行简单水文问题的计算和分析;3. 了解水文循环过程,掌握水文观测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力学知识解决实际水文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力学和水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好奇心;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物理拓展课程,结合水力学和水文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流体静力学原理:流体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浮力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运动方程、流体速度和流线概念;流体阻力和升力的计算。

教学安排:对应教材第3章流体力学部分。

3. 水文循环过程:降水、蒸发、入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循环环节的讲解。

教学安排:对应教材第5章水文循环部分。

4. 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水文观测方法、设备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水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对应教材第6章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部分。

5.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运用水力学和水文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安排:结合教材实例,安排实践项目。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水力学和水文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水力学第五版下册教学设计

水力学第五版下册教学设计

水力学第五版下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水流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动量定理、伯努利定理、阿基米德原理等。

3.理解水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应用技术。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基础本课程为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应具备以下基础:1.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积分、物理学等相关基础课程。

2.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Matlab、Excel等软件。

三、教学内容1. 水流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水流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水流动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方程。

3.水流动的各种特性及其描述方法。

2. 水流动力学的基本理论1.水流动力学的基本定理和公式。

2.动量定理、伯努利定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 水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应用技术1.水力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水力学计算中所用的基本公式和数据。

3.典型水力学问题的解法和实例。

四、课程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设计中应以实用而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前期课堂讲解:依据上述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的讲解和介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重讲解实例分析。

2.中期课堂讨论:对所讲内容的重点进行梳理和总结,适度加强数学计算和实际应用的演示,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晚期课堂实践:通过实践案例讲解和现场观摩,加深学生对水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方法1.平时成绩占比:30%。

包括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小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成绩占比:30%。

包括开卷笔试,卷面内容以理解水力学基本原理和基础计算为主。

3.期末成绩占比:40%。

包括水力学问题的课外练习以及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学生表现成绩评估和学术水平评估等主要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反馈评价主要由教师和同学进行互评和相互交流,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提高教学效果。

水力学单元课程设计

水力学单元课程设计

水力学单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水力学基本概念,如压力、流速、流量等;2. 掌握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相关原理;3. 学会运用水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流体静力学原理进行水压力的计算;2. 能够运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水流速和流量的计算;3. 能够运用水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力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水力学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污染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的水力学单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水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流体的基本性质与流体静力学- 流体的概念、密度和粘性- 课本第3章:压力的概念、计算及表示方法- 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计算2. 流体动力学基础- 课本第4章:流速、流量、雷诺数等基本概念- 流体流动的分类及流体阻力的计算- 流体加速原理及伯努利方程3. 水力学应用实例分析- 课本第5章:水坝设计原理、水压力分析- 水泵、水管、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工作原理- 水力学在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流体的基本性质与流体静力学第二周:流体动力学基础第三周:水力学应用实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完成流体基本性质、压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第二周:完成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流体流动分类、伯努利方程的学习第三周:结合实例进行水力学应用分析,并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进行组织,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水力学知识。

水力学基础课程设计

水力学基础课程设计

水力学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水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流动和压力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并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应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流体力学实验。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应培养对水力学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流动和压力等基本概念。

首先,介绍流体的定义和性质,如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和流速分布等。

然后,讲解流体的流动,包括层流和湍流的特点和判定条件。

接着,介绍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讲解如何测量流体的压力。

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流体力学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讲解流体的性质、流动和压力等基本概念。

其次,利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流体力学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流体力学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流体力学基础》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其次,参考书《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指导。

再次,利用多媒体资料,如流体力学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流体力学现象。

最后,准备流体力学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力学现象,提高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对水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水力学授课教案

水力学授课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水力学授课专业班级:农水2006009、011、012班总学时:8 0 课时(其中实验12课时)授课教师:张晓雷系别:水利学院教研室:水力学水力学教案:第1讲一、章、节题目:第0章绪论0.1 学科简介0.2 液体的基本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0.3 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0.4 作用于液体的力0.5 水力学的研究方法二、授课目的:1.建立水力学的概念,了解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2.掌握液体的基本特性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三、重点、难点:1.液体的基本特性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2.液体的粘滞性,理想液体的概念。

四、教法教具:常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程:9月16日,星期二,第一大节。

六、参考文献:(1)四川大学,吴持恭主编《水力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清华大学董增南,余常昭主编的《水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武汉大学徐正凡主编《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

(4)大连工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写的《水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七、教学内容:第0章绪论水与人类文明(古代:恒河、尼罗、底格利斯、幼发拉底、爱琴海、黄河、新疆。

现代:中东、伊泰普、万家寨、三峡、南水北调)0.1 学科简介一、水力学:研究液体(以水为主)静止与运动的力学规律,及其工程应用。

(为力学分支,技术科学,本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二、水力学的组成1、水静力学:研究液体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力学规律。

2、水动力学:研究液体宏观机械运动状态时,运动要素与力的关系、运动特性与能量转换等。

3、研究问题:水力荷载、过水能力、能量损失、水面曲线、水流形态以及渗流、挟沙水流等。

(举例、画示意图)三、水力学的应用:(水利、工民建、交通、化工、冶金、航运等)四、水力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建立在物理学、理论力学基础之上,二者的有关原理定理等也完全实用于水力学。

水力学第三版上册课程设计

水力学第三版上册课程设计

水力学第三版上册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来加深对水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应用水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结果分析和总结。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理论学习和实验应用。

其中,理论学习部分涵盖水力学的基本概念、水流理论、能量与动量方程、水力阻力、稳态流、非稳态流、水泵等内容;实验应用部分涵盖水力冲击、水力阻力测定、水流在河道中的运动规律等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一:水力冲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形状截面的水流在突变口处所产生的水力冲击。

实验设备:突变截面水槽、水头计、差压计、流量计等。

实验步骤:1.将水头计、差压计和流量计分别安装在水槽的不同位置;2.开启水泵,调节水流量以维持恒定;3.记录并比较使用不同形状截面水面突变口产生的水力冲击的大小和特点。

实验二:水力阻力测定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水力阻力。

实验设备:水泵、压力计、管道等。

实验步骤:1.改变管道长度和粗细,调整流量率,测量流速;2.测量不同流量率下压力变化,计算水力阻力系数;3.将所测数据绘制成图表,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三:水流在河道中的运动规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水流在河道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设备:河道模型、波浪发生器、流速计等。

实验步骤:1.用波浪发生器产生水流;2.测量水流速度分布、水平面和强度等参数;3.比较不同流量下河道中的流动规律。

结果分析和总结经过以上三次实验的实际操作和数据记录与分析,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水力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另外,本次课程设计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水力学的基本概念、水力阻力、水泵、稳态流、非稳态流等知识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大学水力学浮体浮力教案

大学水力学浮体浮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3)了解浮体稳定性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分析浮体稳定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对水力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3. 浮体稳定性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浮力的概念,提出问题:什么是浮力?浮力是如何产生的?2.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气球等。

(二)讲解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2.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三)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1. 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2. 应用实例:计算船只、气球等浮体的浮力;3. 分析浮体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讲解浮体稳定性的基本知识1. 浮体稳定性定义:浮体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2. 浮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临界角、稳定心、稳心等;3. 浮体稳定性实例分析:船只、船舶等。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2. 强调浮体稳定性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浮力在水力学领域的应用;2.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浮体稳定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程度。

水力学教案

水力学教案

水力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水力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2、了解液体的基本特征,理解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及其在水力学研究中的作用。

3、理解液体5个主要物理性质的特征和度量方法,重点掌握液体的重力特性、惯性、粘滞性,包括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和表面张力特性。

4、了解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理解单位面积表面力(压强、切应力)和单位质量力的物理意义。

【学习重点】1、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

2、液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液体的粘滞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应用条件。

3、作用在液体上的两种力。

【内容提要和教学重点】1.1 水力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水力学是水利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平衡和机械运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连续介质的概念连续介质是水力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概念。

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液体的真实结构是:由彼此之间存在空隙并在不断进行复杂的微观运动的大量液体分子组成的聚集态。

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每个分子又在不停地热运动,由于分子在空间分布上的不连续性和热运动在时间上的随机性,致使其物理量在空间与时间上均呈现不连续变化,给研究液体的运动带来了困难。

但由于水力学研究的是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即研究大量液体分子的统计平均效应,因此,我们并不关心单个分子的微观运动,更何况液体分子之间的的间隙又是如此微小(例如,1cm3的水中大约有3.34×1022个水分子),它与工程中所研究的运动液体的集合尺度相比,的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既然如此,把液体看作是不连续的分子结构也就没有必要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出下列假设:即液体所占据的空间是由液体质点连续地无空隙地充满的,组成液体的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是连续变化的连续函数。

水力学全套教案

水力学全套教案

重点和难点: 液体粘滞性;牛顿内摩擦定律,特别是流速梯度;作用于液体的质量力和表面力、单位质量力绪 论★0-1 水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液体(主要是水)的平衡和机械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

研究对象:液体(主要是水)。

液体与固体及气体的区别:①力:压力、拉力、剪切力;②形状与体积。

★0-2 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一、质量与密度质量:是惯性的度量,惯性是物体反抗改变原有运动状况的物理性质。

符号;M 单位;kg 。

密度: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

符号:ρ,单位:kg/m 3, 量纲:[M/L 3]。

公式:V M /=ρ。

水的密度:3/1000m kg =水ρ,水银的密度:13600 3/m kg 。

二、重力与容重重力: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符号:G ,单位:N 或 kN,注:1N=1kg ×1m/s 2。

容重:单位体积液体的重量。

符号:γ,单位:N/m 3, 或kN/m 3。

公式:V G /=γ。

水的容重:33/8.9/9800m kN m N ==水γ,水银的容重=水γ6.13。

密度与容重的关系:g ργ=,g —重力加速度,2/8.9s m g =。

注意与比重的关系。

三、粘滞性与粘滞系数粘滞性:液体质点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液体产生内摩擦力抵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简称粘性。

此内摩擦力又称为粘滞力。

层流运动时,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粘滞切应力)τ,经实验证明可表示为dyduμτ= ----牛顿内摩擦定律,τ与流速梯度成正比,与液体性质有关; 或:dtd θμτ=,τ与剪切变形速度成正比。

[)(θθd tg d ≈] μ---液体的动力粘滞系数,单位:N ·s/m 2。

另一种形式:ρμυ/=---液体的运动粘滞系数,单位:m 2/s 。

液体粘滞系数μ或υ与液体的种类、温度及压强有关。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注意牛顿液体、伪塑性流体、膨胀性流体及宾汉流体的区别。

四、压缩性及压缩系数液体的压缩性或弹性:液体受压后体积缩小,压力撤除后恢复原状。

水力学教案初中

水力学教案初中

水力学教案初中课程目标:1. 了解水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掌握流体的基本性质;3. 理解流速、流量和压强的概念;4. 学习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教学重点:1. 流体的基本性质;2. 流速、流量和压强的概念;3.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教学难点: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相关教材;2.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演示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流体有关?2. 学生分享生活中与流体相关的现象,如水流动、风等。

二、流体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讲解流体的定义和分类,如液体、气体和蒸汽;2. 介绍流体的基本性质,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三、流速、流量和压强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流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流速的计算方法;2. 介绍流量和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10分钟)1. 讲解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过程;2. 引导学生理解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如求解流速、流量和压强等问题。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演示实验(10分钟)1. 进行流体压强和流速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流体的性质;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七、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重要性;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力学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加强对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讲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力学的基本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水力学》课程教案制作人:敬双怡第一章绪论1.本章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水力学的任务及应用领域,掌握流体的连续介质理论和流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作用在流体上的力的两种形式。

基本要求:掌握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易流动性、密度与重度、粘性与理想流体模型、压缩性与不可压模型、表面张力特性、汽化压强特性;掌握作用在流体上的力的两种形式:质量力与表面力2.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1工程水力学的任务及发展史0.25学时§1-2连续介质假定0.5学时§1-3 液体的基本特性0.25学时§1-4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1学时§1-5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0.5学时共2.5学时,课外3学时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密度与重度、粘性与理想流体模型、牛顿内摩擦定律、压缩性与不可压模型、质量力与表面力难点:连续介质模型、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与表面力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深化:连续介质模型的应用、牛顿内摩擦定律应用、质量力与表面力的应用拓宽: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广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式:讲授注意问题:概念理解、记忆并能应用。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禹化谦,《工程水力学(水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2闻德荪、魏亚东等,《工程水力学(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蔡增基,龙天渝,《水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思考题:1-1、1-2、1-3习题:1-4单元教案1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1-1工程水力学的任务及发展史0.25学时1)任务2)发展史§1-2连续介质假定0.5学时1)流体质点2)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1-3 液体的基本特性0.25学时1)流体的受力特点2)易流动性§1-4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1学时1)密度与重度2)粘性与理想流体模型3)压缩性与不可压模型4)表面张力特性5)汽化压强特性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讲授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讲授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电子教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思考题:1-1、1-3习题:1-4第二章水静力学1.本章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理解静水压强的特性、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掌握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液柱式测压计的基本原理,最终能熟练计算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基本要求:理解静水压强的特性,理解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压强的表示方法、压强的计量单位、液体的相对平衡;掌握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掌握液柱式测压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2.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2-1静水压强及其特性0.5学时,课外0.75学时§2-2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1学时,课外1.5学时§2-3重力场的液体平衡1学时,课外1.5学时§2-4静水压强的计算与测量2学时,课外3学时§2-5液体的相对平衡1学时,课外1.5学时§2-6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2学时,课外3学时§2-7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2学时,课外3学时共9.5学时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静水压强的特性、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液体的相对平衡、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液柱式测压计、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难点: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液体的相对平衡、差压计、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深化: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液体的相对平衡、差压计、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拓宽: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式:讲授——提问——讲授——习题注意问题:概念、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解、记忆,复习高等数学中的泰勒公式、理论力学中的合力之矩原理、材料力学中的静面矩、惯性矩。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禹化谦,《工程水力学(水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2闻德荪、魏亚东等,《工程水力学(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 蔡增基,龙天渝,《水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思考题:2-1、2-2、2-3、2-6、2-17、2-23习题:2-5、2-8、2-9、2-13、2-15、2-16、2-18、2-19、2-21、2-22教学单元授课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单元2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1-5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0.5学时,课外0.75学时1)质量力2)表面力§2-1静水压强及其特性0.5学时,课外0.75学时1)静水压强2)静水压强的特性§2-2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1学时,课外1.5学时1)液体平衡微分方程一般式2)综合式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讲授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讲授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电子教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思考题:2-1、2-2、习题:2-3、2-5单元3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2-3重力场的液体平衡1学时,课外1.5学时1)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2)静水压强分布规律§2-4静水压强的计算与测量1学时,课外1.5学时1)绝对压强2)相对压强3)真空度4)压强的计量单位5)测量压强的仪器:测压管、U形测压计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讲授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讲授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电子教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思考题:2-4习题:2-8、2-6单元4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2-4静水压强的计算与测量1学时,课外1.5学时6)测量压强的仪器:差压计7)静水压强分布图§2-5液体的相对平衡1学时,课外1.5学时1)等加速直线运动2)等角速旋转运动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讲授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讲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思考题:2-6习题:2-9、2-13单元5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2-6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2学时,课外3学时1)图解法2)解析法3)例题分析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讲授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讲授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电子教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思考题:2-17、2-23习题:2-15、2-18单元6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2-7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2学时,课外3学时1)水平分力2)垂直分力3)压力体4)例题分析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讲授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讲授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思考题:2-19习题:2-21、2-22第三章水动力学理论基础1.本章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理解连续性微分方程、理想液体运动微分方程、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掌握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理想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与实际液体总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以及恒定平面势流。

基本要求:理解连续性微分方程、理想液体运动微分方程、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牢固掌握,并灵活应用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理想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与实际液体总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以及恒定平面势流。

2.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1描述液体质点运动的两种方法1学时§3-2流线、迹线、流管、流束、元流、过流断面、断面平均流速1学时§3-3流动分类1学时§3-4液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1学时§3-5有涡流与无涡流1学时§3-6液体连续性微分方程1学时§3-7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1学时§3-8理想液体运动微分方程1学时§3-9实际液体运动微分方程1学时§3-10恒定元流伯诺里方程1学时§3-11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2学时§3-12恒定气体伯诺里方程1学时§3-13恒定总流动量方程2学时§3-14恒定平面势流1学时共16学时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连续性微分方程,理想液体运动微分方程,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理想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与实际流体总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以及恒定平面势流。

难点:连续性微分方程,实际液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实际液体总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以及恒定平面势流。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深化:理想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的推广,实际流体总流的能量方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恒定总流动量方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恒定平面势流的实际意义。

拓宽: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在三维流场中的数值计算,理想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的推广,实际流体总流的能量方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恒定总流动量方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平面势流的应用。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式:讲授——提问——讲授——习题课——实验注意问题:1)概念、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

注意实际流体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计算断面的选取,以及解题步骤与方法;注意有涡流与势流2)注意复习高等数学的导数、微分与曲线积分等基本方法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禹化谦,《工程水力学(水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2闻德荪、魏亚东等,《工程水力学(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蔡增基,龙天渝,《水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思考题:3-1、3-3、3-10、3-13、3-24、3-26、3-30、3-31、3-38、3-39、3-41习题:3-2、3-5、3-6、3-7、3-8、3-11、3-17、3-19、3-22、3-23、3-26、3-29、3-31、、3-32、3-37、3-39、3-40、3-42、3-43单元教案7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各知识点):§3-1描述液体质点运动的两种方法1学时1)欧拉法2)拉格朗日法§3-2流线、迹线、流管、流束、元流、过流断面、断面平均流速1学时1)流线与迹线2)流管、流束、元流4)过流断面5)断面平均流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