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7高考历史复习--热点2:强力反腐与政治清明
高考历史热点四:依法治国,反腐倡廉
热点四: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热点背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着眼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4)民众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
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罗马法的作用(1)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固帝国统治。
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贵族的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经过平民的斗争,对平民的权利给予一定的保障,缓和了阶级矛盾。
帝国把罗马法律推向每一个角落,起到了稳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2)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3.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1)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已结束,考试后考生最关心的就是试题的对与错。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xxxxxx,欢迎大家阅读。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C2. D3. D4. A5. B6. D7. A8. B9. C 10. A11. B 12. C 13. D 14. A 15. A 16. D 17. A 18. C 19. C 20. B21. B 22. C 23. D 24. A 25. C 26. C 27. A 28. B 29. D 30. C31. C 32. D 33. A 34. C 35. D二、简答题36.(1)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分布地区较为分散(2分),国家宏观调控较弱,炼焦工业技术含量低,投资小(2分),国内市场需求量大(2分),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
(每点2分,共8分)(2)山西省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2分),技术水平低,废弃物排放量大(2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破环环境,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2分),政府干预少,没有相应的回收治理措施。
(每点2分,共6分)(3)沿途会有粉煤灰污染(2分),汽车尾气污染(2分),噪声污染(2分)等。
(每点2分,共4分)(4)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清洁生产,减少三废排出(2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2分),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运输货物遮起,减少粉尘污染(2分),也可以采取集中大规模运输,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线路等方式来减少污染(2分)。
(每点2分,共6分)37.(1)海平面上升,距离长;纬度高,气温低,昼长短;路面滑,徒步行走难度大;两侧山地,地势起伏大。
(2)夏季气温高,白昼长;生物资源丰富,食物易获取。
(3)距离长,工程量大;高寒地区,一年中海平面高差变化大,对建筑材料要求高;水深较深;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工程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一年中可施工时间短,工期较长;位置偏远,人员物资运输成本和生存成本高等。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高三历史是必须学习的,它会让我们知道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繁华,衰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跟着小编了解这两个朝代。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1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完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
(4)实行特务统治: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凌驾于法律和司法机关之上,直接服务于皇权。
(5)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
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6)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1)设立军机处:初为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其后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事迹亲ㄖ苹嗜ǜ叨确⒄沟闹匾曛尽�(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③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
【文化一得阁·反腐】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原创)(2007-09-07 17:18:20)转载标签:知识/探索反腐史鉴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惩贪治腐,关系国家兴衰、政党存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党的十七大将加大惩治腐败治本力度,为更好学习十七大精神,本文分四部分简述我国古代反贪倡廉的历史,供爱好者参考借鉴。
正如著名学者王亚南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
综观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人们不难看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大多高张惩贪倡廉的旗帜,并采取了一系列反贪倡廉措施,形成了一套日趋完善的制度。
同时,历代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也都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清官廉吏击节赞叹,并以各种形式褒廉贬贪,期盼弊绝风清的治世出现。
然而,结果总是事与望违。
清官廉吏历代不乏其人,但贪官污吏却更多——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最终蛀空了每一座王朝大厦。
由此可见,以官员的贪污受贿为标志的吏治腐败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顽症。
圣贤破规留后患官贪政贿成祸害《晋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弱冠而有美名的殷浩善言辞,有人问殷浩:“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殷浩答:“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
”“时人以为名言。
”(《晋书》卷77,《殷浩传》)人们从这“梦的解释”中可以体会到,由于官僚阶层自身的贪婪行为,为官者的臭腐,攫取钱财的肮脏,早在魏晋时代就已成为民众的共识。
官和腐败并不是魏晋时代才有,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
大约公元前100多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我国处于原始时代。
当时,人们集体劳动、共同消费,所有成员一律平等,民主之风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时的“官”,称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由部落会议或部落联盟议事会(由各部落首领组成)选举产生。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禅让制”。
这种选贤任能的作法到尧舜时代有了变化。
尧是典范的贤能的仁君,极受百姓爱戴。
但年老时,尧企图私自将部落联盟最高首领的位置传给儿子丹朱,有虞氏首领舜以破坏传统为名,将其囚禁于平阳、放逐了丹朱,以此阻止他们父子相见,自己做了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
上海市曹杨中学高考历史反腐倡廉复习素材
社会主义法治(官员的监督与权力制约)一、中国1.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秦朝设御史大夫监察中央百官。
汉代:设御史府,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中央百官;设刺史分州监察地方百官。
隋唐: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明清在中央设都察院,由监察御史负责,分道对各省实行监督;设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合称“科道”;各省设按察使司负责地方司法、监察。
2.近代中国的权力制约: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权力之间相互监督与制约。
3.新中国的权力监督与制约:1954年宪法规定: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1956年中共与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八字方针;1982年颁布《行政诉讼法》、1999年颁布《行政复议法》,用法律约束政府的行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二、世界各国的权力监督与制约:1.雅典:五百人议事会负责监督官员;用陶片放逐法制裁反民主的官员。
2.英国: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通过行使立法和监督权来制约君主的权力。
3.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实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间的相互制衡。
4.法国:巴黎公社的廉政措施: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1875年宪法确立议会制共和制,实现了议会、总统、总理三者之间的权力制衡。
三、总体认识:1.坚持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3.学习外国经验与国情相结合;4.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5.搞好制度建设,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试题训练:一、反腐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中国反腐任重道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孔子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康熙告谕大臣:“朕观自古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颇多。
今设有贪污之臣,朕得其实,亦必置之重典。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掌管军事;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
2017高考作文十大押题(五):反腐(优秀范文5篇)
2017高考作文十大押题(五):反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2017高考作文十大押题(五):反腐2017高考作文十大押题(五):反腐2017高考作文十大押题主编:李彬李彬语文特级教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导,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2017高考作文十大押题(五)反腐内涵挖掘腐败,汉语词语之一,原意是食品因变质而产生臭气、刺激味和毒性物质的一种自然现象,出自于《韩诗外传》卷八。
腐败也指人的思想陈腐或行为堕落,出自于欧阳予倩的《梁红玉》等。
腐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分思想(内心)腐败和行为腐败,一般多指因官员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反腐即是反对腐败,倡导廉政。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其本来的含义即“廉正”,指政治上的廉洁清明。
其反义词是“腐败”。
反腐倡廉属政治道德范畴,是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
要廉政就必须反腐,只有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时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
三维解读一、腐败的定义腐败在今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腐败不但破坏了政治的合理性,挥霍了政府的收入,而且使国际贸易与资金流动失常,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然而对腐败这一概念,至今尚无一个大家认同的解释。
透明国际将腐败解释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官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私人的利益。
”由此可见,无论是学者们还是机构组织,虽在各自的领域对腐败进行了界定,但都指出了腐败的根源,即公共权力的私用。
公共权力是把双刃剑,它的运行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可能性:一种是维护并实现公共利益目标;另一种可能是公共权力被用作私人谋利的工具,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62017备考不可忽视的8大时政微热点热点31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62017备考不可忽视的8大时政微热点热点311.(2017·河北衡水学情检测)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由此可见,通判(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解析:选D。
材料中“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行政事务必须由通判和守臣(知州)共同掌握,故A项错误;B项通判并不掌握军权,故错误;C项表述不全面,仅对后半部分进行总结,故错误;D项完整的概括了材料信息,前句讲述了通判掌握有行政权,后句“刺举以闻”讲述了通判可以监察地方官,故正确。
2.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
”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A.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加强立法,完善国家法律体系C.恢复完善政治协商制度D.平反冤假错案,重塑法律尊严解析:选A。
注意“新尝试”这一信息。
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答案为A。
B、C、D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而这个政府则应当按工人代表苏维埃的方式组织起来。
苏维埃不仅把立法权和对执行法律的监督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通过苏维埃全体委员把直接执行法律的职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以便逐步过渡到全体劳动居民人人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
——摘自《列宁选集》材料三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基本特征。
2017高考备考历史时政热点
2017 备考不可忽视的时政微热点热点 1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凝聚中国复兴梦“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到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和20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 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1.地主阶级―帝国梦: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追求‚坚船利炮‛之梦;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追求‚自强‛‚求富‛之梦。
2.农民阶级―天国梦:太平天国运动追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资产阶级―复兴梦: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向西方寻求复兴之梦。
4.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强国梦:三大改造实现社会主义之梦;‚一五‛计划、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之梦;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之梦;和平崛起的外交强国大国梦。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 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
因此,“中国梦”( )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③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 C。
本题可用排除法。
‚冷战‛时期苏联的梦是要称霸世界,这与中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梦是截然不同的,排除含②的选项。
2.“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
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
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62017备考不可忽视的8大时政微热点热点6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主题6 2017备考不可忽视的8大时政微热点 热点61.(2017·山东潍坊联考)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
在欧洲国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愈来愈高,人口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小农经济发展 B .新航路开辟 C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答案:C2.(2017·山东莱芜联考)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大城市群的城市数增加曲线图,其中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数在1980年以后增加迅速,主要原因是()A .历史原因B .地理因素C .政策因素D .国际环境解析:选C 。
从图表中可分析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数在1980年以后增加迅速,这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
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均位于珠江三角洲。
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故选C 。
3.(2017·广东潮州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材料三1949—2009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有何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同一时期,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没能实现转型?(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城市化三个主要阶段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特点的主要原因。
高考历史热考主题大题 反腐倡廉 警钟长鸣,抓源治本,彰显力度的新机制
热点3 反腐倡廉 警钟长鸣,抓源治本,彰显力度的新机制1.(2018·贵州黔东南州高三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监举制度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的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
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自下而上的。
以皇帝为监察对象。
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立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
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
——摘编自吴胜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
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
1 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
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1889年的《公共机构构政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
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和弹劾权等。
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
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
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李靖《英国的反腐败机制》(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广西莫景华《2017年高三历史复习之时政热点解读》20170405终稿
• 袁兆桐在《一套较为令人满意的试卷——2016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 题述评》讲座中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 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 历史使命感。而全国卷的历史命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就要求 我们的师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心”,把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多观察,多思考, 努力完成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第一、寻古式隐性介入。寻古式隐性介入就是纵向隐性介入热点专题的 相关的历史史实,即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突出对重要史实认识的现实 性,以历史的眼光和现实问题意识来解读有关历史知识,注重历史发展 的特点在现实问题中的体现。或者是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即注意对重 大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分析,不断关注现实问题,关注时事热点,努力寻 找其历史联系,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功能,充分挖掘历史与现实的 隐性联系,以史为鉴。 • 第二,同质式隐性介入。同质式隐性介入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热点专 题通过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同性质或近似的历史事件来实现隐性介入。 或者在同一套试题中中外历史互相呼应。如第26、27题考查了中国古代 宋、明时期的政治制度,第32、33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和近代英国的民主 法制建设,这四道题即是中外历史互相呼应的典型题,他们集中考查了 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以史为鉴,隐性传递和间接渗 透依法治国理念。教育无痕,养育无声。
二、如何考查
• (二)隐性考查
• 隐性介入的六种形式:
• 第三、提前式隐性介入。为了广大考生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高考命 题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反猜题,防止大家对当年的时政热点大家一 哄而上,把明年或后年的时政热点提前到今年来考。如2017年将会欧共 体成立50周年纪念年,明年的欧洲联合这个时政热点却提前在今年的第 35题出现,即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以此来提前纪念下一 年度的时政热点,让热点提前发热。 • 第四、延后式隐性介入。同样原因,当年的时政热点为避免猜题而成为 了冷点问题,但过了一年或两年后,他们很容易摇身一变重新成为热点。 如2014年和2015年,是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120周年,当年没有直 接考这一时政热点;2016年的第29题以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让这一 热点发挥了“余热”。又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这一热点,本身是2015年的时政热点,2015年没有直接考它; 而是在2016年的高考试题第30题抗日战争中以“国民党力图维护一党专 政的局面”形式出现。第40题“人口问题”也是2015年放开二胎的热点, 却在2016年的华丽登场。
清明时期的政治史知识点框架
(一)、政治上:1、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明朝:①、中央:废宰相,裁中书,设内阁,权分六部,皇帝直统;②、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明成祖时,设置巡抚和总督,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③、设置六科给事中,弹劾各部官员。
(2)、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2、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二)经济上:(1)、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3)、私营工商业发展,明中后期占主导地位;(三)思想上:(1)宋明理学思想僵化;(2)早期启蒙思想兴起;(3)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但微小(4)天朝上国心理严重;(四)对外: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五)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少创新补充:在君主专制强化的政治体制下:1、官员的自主权小,官员行政积极性差;2、官员行政流于形式,行政效率低下;3、官员务虚,空谈严重;七、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1、冲击封建经济观念:使人们的财富观念增强等2、冲击封建等级观念;3、改变市民的价值观念;4、促进城市化;5、促进文化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文化中心的南移;6、促使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7、使得古代人身依附关系减轻;八、古代史的总特征(受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影响)1、政治专制,强化皇权——限制皇权2、实施人治,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相近3、强调等级,社会各个方面都体现——等级受到冲击,淡化4、民本思想,人文色彩;5、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否定个人私欲和利益,束缚人的个性自由发展;6、忽视自然科学,重视人文科学。
即忽视科技,重视伦理道德;九、儒家思想的注意点1、具有理想化色彩;2、注重依据人伦关系来维护统治;3、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的法治化4、轻视科技,视科技为奇技淫巧,不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关注的是人文社会关系;5、忽视工商业发展,鄙视工商业者;6、突出等级,注重礼法,维护男权;7、具有宣传教化的功能;十、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1、皇帝的“三号”:年号、庙号和谥号;(古代大臣也有谥号)2、姓氏、名字的由来,避讳制度3、古代节日的产生,由来4、墓葬制度和墓葬文化5、古代服饰的变化与服饰文化;。
高考历史六大热点主题2国家治理诚信施政含解析
热点主题二国家治理诚信施政——践行政治宣誓制度,依法治国奏响时代最强音【主题情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立起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定的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后的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推进了依法治国,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政治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任职务时,誓言遵守宪法和法律,致力于为民服务的一种承诺方式。
政治宣誓是指通过在庄严的仪式上,不仅将国家权力掌握者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职责公之于众,而且要求这种义务和职责由其本人当着全国人民或众人之面亲口说出,从而使其担负法律责任,保守承诺,而不致失信于天下。
【知识链接】一、古代西方有着悠久历史的政治宣誓制度1.古巴比伦时期的宣誓制度古巴比伦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6世纪《摩西五经》及古印度的《摩奴法典》等,均有宣誓的规定。
2.古代罗马帝国的宣誓制度(1)形式:在文明古国中,对宣誓最为重视的是罗马帝国,法律将宣誓分为三种,即任意宣誓、强制宣誓和请求宣誓。
(2)特点:古代社会的宣誓要么带有宗教或神秘色彩,要么局限于法律诉讼过程中。
二、近代西方拥护效忠宪法的政治宣誓制度1.英国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的沿革(1)宪法宣誓的渊源①1215年英国诞生的最早的成文宪法文件《大宪章》,通常被称为现代宪法的雏形。
②《大宪章》最后规定:“余等与诸男爵俱已宣誓,将以忠信与善意遵守上述各条款。
”英王与贵族们共同以宣誓的方式来表示遵守《大宪章》的规定,这被普遍认为是宪法宣誓的渊源。
(2)议会制定加冕宣誓法“光荣革命”后,议会制定了加冕宣誓法。
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次确认国王和女王即位时应按加冕宣誓法所规定的手续和方式,签署并朗诵其中所规定的誓词。
2.美、法、德完善宪法宣誓制度(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宣誓制度①总统就职宣誓:《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对美国总统的就职宣誓规定得十分明确,“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反腐监察主题
反腐监察主题1.(2015·湖南怀化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社会防反贪腐,并无新招,只是一些常见办法:政企严格分开,官员在岗期间,只从政不沾钱物,只掌政权而无经济特权。
这就能从土壤和源头上对贪污腐败的滋生进行有效遏制;联邦调查与议会弹劾,两只眼睛死盯官员,分头监督,官员难有贪腐良机;官员一旦出现越轨行为,媒体就会蜂踊而至,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
更为厉害的是,官员若有不良行为,将官员劣迹录入电脑,随时备查,迫使官员为了未来的生活和前途不得不好自为之;官员们都以洁身自好为荣,以贪污腐败为耻。
——摘自牛牧《美国社会怎样防贪反贪?》材料二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强调反腐,秦朝建立完备监察机构(御史台),官员称“御史大夫”,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
西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材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
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党员干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1951年开始到1954年结束,在党的正确政策指导下,整党建党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清除了党内严重的贪污腐化分子。
之后,开展了“三反”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还建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摘自《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建设》(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共24页文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新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2 热点3 反腐倡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热点三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抓源治本,彰显力度的新机制引领——热点材料反腐倡廉是一个古老、凝重而富于时代意义的话题。
当代中国的反腐倡廉与历史上的反腐倡廉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本质区别,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是一条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X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某某案件,又要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相关知识一、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新途径、新制度彰显力度1.反腐倡廉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反腐败工作力度很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职务犯罪尤其是贿赂犯罪在某些行业、领域仍然呈多发、易发态势。
贿赂犯罪不仅在职务犯罪总量中占据了很大比例,而且总体呈逐年攀升趋势。
目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申请查询数量持续攀升,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受理查询数量增幅巨大。
2.制度反腐应常抓不懈制度反腐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这也是中国反腐走向持续化的方向所在。
……制度反腐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财产申报。
财产申报制度的出台,为后续制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财产申报在整个制度反腐体系中居于特殊位置,它的施行在实质性反腐之外还传递着一种强力态度。
3.完善某某政治,推进反腐倡廉某某政治是腐败的“天敌”,有效的某某政治制度是腐败现象最有力的“克星”。
只有以某某来编织反腐败的天罗地网,才能把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
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我国某某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有力地推进了反腐倡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力反腐与政治清明
【热点解读】:“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
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天的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历年高考基本上均有考查,复习时可联系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监察制度以及近代以来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等内容思考。
【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包括御史纠弹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职能和作用。
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卿世禄”、军功授爵、察举制、征辟制、科举制。
3、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票共和”以及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对德国历史的影响等。
【针对训练】:
1、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
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B.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监察制度的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御史必得科举出身”等信息可知,统治者非常重视监察官的素质,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
除。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1889)
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材料二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
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
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名称,据材料二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与中国唐朝的监察制度的异同。
【答案】:(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朝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
特点:方式多样;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
(4分,三选二)
(2)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
不同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英国与中国唐朝的监察制度的异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可根据材料一中
看出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而材料一中的“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则足以证明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二是监督的范围实在广泛。
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主要包括御史大夫和刺史,是一个简单的基本知识的考查。
“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同时也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2)第二问的不同之处,可结合中英两国实施监察的目的上看出:中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英国较充分地体现民意,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至于相同点其实也是非常多的。
例如,中英两国的政府都是非常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都注意提高执政的能力,和维护自身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