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配套教案-部编人教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
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能正确朗读古诗《江南春》、《春晓》、《将进酒》。
•能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能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电子设备
•古诗文本资料
•老师提前准备的课堂活动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 利用图片或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古诗 - 分段讲解古诗《江南春》、《春晓》、《将进酒》。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步:朗读练习 - 分角色朗读古诗,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第四步:表演展示 -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第五步:讨论交流 -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侧重于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时,需要更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避免过于深奥的讲解方式。
其次,在诗歌表演环节,教师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表演方式,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
最后,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更灵活地引导学生发表看法,鼓励他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及时纠正错误认识,确保学习效果的质量。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能够通过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和想象诗歌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教学用具:课件4.标签:鄂教版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老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让我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请大家跟我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XXX。
他写了1914首通俗易懂的诗歌,今天我们研究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1.读题、解题:1)老师强调“吟”的读音。
“吟”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是一种诗体。
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表示太阳落山)这里交代了诗歌所发生的时间。
3)题目中的“江”交代了什么?(地点)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确、流畅。
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感受?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后,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3.读诗初步的感受很重要,老师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他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2)“铺”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这个“铺”字的什么含义?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表现出了夕阳照射的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将学习三首古诗:《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和《夜宿山寺》。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创作的,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诗文内容,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诗人的情感、描绘画面等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唐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唐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培养热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创作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内容、诗人简介、图片等。
2.资料:准备关于唐代诗人的相关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3.音响设备:准备音乐、图片等素材的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洞庭湖、峨眉山、夜宿山寺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简介唐代诗人,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一呈现《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和《夜宿山寺》三首诗,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暮江吟》教案设计理念: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围绕“连续观察"的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
其中《古诗三首》包括《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
《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单元学习内容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课标指出要“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顺承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连续观察。
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大单元达成的大概念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
鉴于此设计《暮江吟》古诗教学任务:一、激发课前自读古诗经验,查找资料、对照注释粗浅理解大意并熟读成诵;二、扣准关键字词品读画面,融入诗文情境体会诗人心情;三、感受诗人生动的表达,迁移情境学习连续观察,描写身边的美景。
教学目标:1. 会认“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学会运用抓住景物描写来读诗,能理解诗句,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3. 体会诗中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抓住景物描写来读诗,能理解诗句,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猜字导入1.出示篆体字“日、草、暮"图片。
2.引出诗题。
【设计意图:探究字源、遵循字理识字,激发识字趣味,自然导入课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江雪》、《登高》和《悯农》三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江雪》、《登高》和《悯农》三首诗歌。
2.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背诵和理解《江雪》《登高》和《悯农》三首诗歌。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较好地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学生朗读。
2.听写+填词练习。
3.听课后问答。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口胡一段飘雪江河的美景,引出古诗《江雪》。
2.让学生画个画,勾勒出你的江雪江河的美景。
3.学生看图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二步:学习《江雪》1.教师现场讲解《江雪》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2.让学生朗读整首《江雪》。
3.让学生理解整首《江雪》的意境,并借助画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点评。
第三步:学习《登高》1.听教师朗读《登高》。
2.分组朗读《登高》,搭配动作表现诗歌的意境。
3.教师讲解《登高》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4.学生理解整首《登高》的意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师点评。
第四步:学习《悯农》1.看动画片《悯农》,理解整首诗歌的意境。
2.跟教师一起朗读《悯农》。
3.画一个农村场景,表达诗句中的意境。
4.教师点评。
第五步:总结1.教师简单总结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课堂小结1.通过学习本节课的三首古诗,学生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的理解和创作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家庭作业1.背诵《江雪》、《登高》和《悯农》三首诗歌。
2.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首古诗,或者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演讲、表演或朗诵。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这一单元包含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早发白帝城》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这些古诗描绘了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鉴赏和分析古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创作简单的古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鉴赏古诗,运用古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实例分析法:以三首古诗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准备古诗鉴赏卡片,用于学生小组讨论。
3.准备古诗创作模板,便于学生进行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氛围,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三首古诗,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鉴赏。
教师发放古诗鉴赏卡片,引导学生从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分析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包含了《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秋浦歌》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作者的情感表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把握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古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动画等元素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古诗的背景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朗读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下的江面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能够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他们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培养学生感受古诗意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体验;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动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文内容、图片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诗文相关的景物图片、视频等。
3.课堂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夕阳下的江面景色,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暮江吟》,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
followed by a second reading where students can articulate the rhyme and rhythm on theirown.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夕阳”、“江水”、“青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内容为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材中的第九课《古诗三首》,该课程主要涉及三首古诗的学习和欣赏。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 课程背景•教材: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课题:《古诗三首》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三首古诗的内容与作者,理解诗歌的意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三首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掌握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及其含义。
2. 难点•理解古诗中深层含义。
•运用语文知识鉴赏古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材2.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等3.学具:古诗鉴赏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引入三首古诗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古诗(15分钟)依次学习三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品味古诗中的情感与意境。
第三步:讨论交流(15分钟)组织学生讨论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
第四步:诗歌鉴赏(15分钟)通过举例讲解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含义与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五步:诗歌表达(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表达,可以通过朗读、写作等形式展示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
六、教学反思通过该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但在诗歌的鉴赏和理解方面还存在不足。
下一步需要加强对古诗情感与意境的引导,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细致品味能力。
以上是对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的总体规划,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其中包括了《望洞庭》、《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夏日绝句》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古诗的韵律、意象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时代背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所蕴含的美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略到古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时代背景,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时代背景,感受古诗所蕴含的美的力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资料:收集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2.准备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个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和韵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小学教育】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说课稿)-优质课专用-2019人教部编语文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初读感知。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读通读正确,然后抽查读的情况,请同学简单谈谈初读感受和自已的发现。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更要备学生的学,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不光要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生成的依据。这里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
3. 听诗,想像画面,进一步感受诗句。
我用MP3播放《暮江吟》的配乐朗诵。然后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诗。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预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文注释可以听懂诗句的意思,纷纷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我再给予点播。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从配乐朗诵中感到诗歌的音乐美,发现想像力,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6、诵读巩固
● 反复练习诵读古诗,读后评价。
● 配乐背诵。
7、拓展
用多种形式展示古诗。
说板书
横→岭侧Biblioteka 峰远—近—高—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各不同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学教育】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说课稿)-优质课专用-2019人教部编语文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三首
《暮江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到审美的熏陶。
【2019最新】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精品课配套教案-部编人教版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课件出示17)(教师板书:横 岭 侧 峰 )(教师板书:变幻莫测)
(师生齐背《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三、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第二课时(课件出示11)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24)
4.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 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 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四)总结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题西林壁》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轼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西林壁时的所见所感。
诗中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和寺院的宁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画意,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朗读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诗的深层意境的把握。
2.针对重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等,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的意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诗歌图片、字典等。
2.提前让学生预习,了解诗的内容和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诗歌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然后,提问学生对诗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诗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然后,解释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注意模仿诗人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的意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 优质版教案
5.思考: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出示课件55)
预设: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板书:互为映照)
追问:从它们的比较中,你明白了什么?(出示课件56)
预设: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教师小结: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板书:取长补短)正如《千
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带着理解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出示课件57)
朗读指导:前两句梅雪争春的景象,用轻快上扬的语调,读得热闹点;后两句把语调降下来,着重读“逊”和“输”,体会二者
各有所长。
(设计意图:结合所学方法,多种形式朗读,用多种方式体会诗意,交流感悟,培养自主学习兴趣,体会诗人不同的观察角度。
)(四)小结和拓展
1.教师:《雪梅》展现了一幅梅花傲雪迎春图,写出了梅和雪的
各自特点,梅有其香,雪有其白。
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上要取长补
短,才能相得益彰。
(出示课件59)
2.拓展阅读《雪梅》其二。
(出示课件60)
四、课堂演练,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出示课件61-63)
2.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64)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堂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包含了《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和《雪梅》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拼音和汉字知识,对古诗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理解和欣赏古诗,把握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还需加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古诗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了解诗的内容和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学会欣赏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的内容和背景。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欣赏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古诗的插图和重点诗句。
2.资料:收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人的生平、诗词的创作背景等。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欣赏画面,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三首诗的背景和诗人。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朗读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接着,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语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古诗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学习古诗的心得,分享自己对诗中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9 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9 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这一单元选入了《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
这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三首诗在题材、风格、难易程度上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魅力。
同时,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能够进行独立的阅读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文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解诗文背景、诗人经历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三首古诗,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文背景。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四年级语文上册:9 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配套教案-2019人教部编语文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实写)
(不同角度)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朗读《古诗三首》,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理解和解释古诗的意义。
3.能够品味古诗中的情感和文学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并背诵《古诗三首》中的诗句。
2.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或声音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情感和意象。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为什么被称为“诗”。
2. 课堂学习《登鹳雀楼》•通过讲解古诗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登高远眺的情感。
•注重词语的理解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望庐山瀑布》•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帮助学生理解“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
《江雪》•通过形象生动的叙述,让学生体会到雪的纯洁和寂静。
•培养学生对“江雪”这一景色的想象力和描写能力。
3. 课堂总结与反思•总结今天学习的古诗内容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让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产生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口头表达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背诵《古诗三首》,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其他古诗,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组织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古诗朗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艺术表现能力。
以上就是针对《古诗三首》的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诗歌之美。
【小学教育】四年级语文(上)09 古诗三首-优质课配套教案-2019人教部编语文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小学教育】四年级语文(上)09 古诗三首-优质课配套教案-2019人教部编语文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三首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设计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和意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古诗三首》的内容和诗意。
•教学难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
3. 教学准备•准备课件,包括古诗的文字和配图。
•准备录音,录制古诗的朗读示范。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的游戏道具。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堂导入: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2.学习《古诗一》:学生先阅读古诗一,教师讲解其中的生字词和理解要点,进行朗读示范。
3.情感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朗读比赛,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朗读,评选最优秀组。
第二课时1.复习巩固:快速复习第一节课学过的《古诗一》内容。
2.学习《古诗二》:引导学生阅读古诗二,重点讲解其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要求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3.课堂互动游戏:设置象征意义接龙游戏,通过联想和猜测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第三课时1.复习巩固:进行《古诗一》和《古诗二》的复习,提出问题进行回答。
2.学习《古诗三》:引导学生阅读古诗三,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抒情意境。
3.朗读比赛:进行全班古诗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
5. 教学反思与评价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通过互动游戏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感悟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课后作业设计1. 朗读练习学生需要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仿照古诗的形式,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古风诗歌,并附上自己的创作说明。
3. 诗歌赏析要求学生挑选一首现代诗歌进行赏析,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写下对诗歌的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哪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圈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知诗意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苏轼的了解
(二)品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实写)
(不同角度)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最新】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配套教案-部编人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本节课中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去体现教学时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世界,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