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传说典故:鄂伦春族神秘的风葬

合集下载

鄂伦春族丧葬习俗

鄂伦春族丧葬习俗

鄂伦春族丧葬习俗作者:云双双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1年第04期鄂伦春族讲究安葬迅捷。

在葬地选择上,一般要选择土地平坦、靠近森林和河流的地方,树有根,水有源,意味着子孙后代永续不断。

鄂伦春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

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鄂伦春族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后变成鬼,要到“阎门坎”(阴间)去,对鬼不能随便冒犯。

这些观念影响到他们的丧葬习俗。

鄂伦春族讲究安葬迅捷。

在葬地选择上,一般要选择土地平坦、靠近森林和河流的地方,树有根,水有源,意味着子孙后代永续不断。

民族概况鄂伦春族历史上曾有“使鹿部”、“使马部”之称,与达斡尔、鄂温克族同被称做“索伦部”。

鄂伦春的称谓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正式形成的。

鄂伦春族自古就繁衍生息在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他们的先民据考证系生活于公元390年左右的大室韦人。

鄂伦春人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活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20世纪40年代他们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制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老、弱、伤、残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还要多一些。

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一步跨入到社会主义。

鄂伦春族生活的大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的两大山脉。

大兴安岭由东北向西南斜贯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山高谷深、溪流纵横;小兴安岭沿黑龙江上游斜向东南,山势平缓。

绵亘千里的兴安岭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落叶松、红松、桦、柞、杨等耐寒树种和木耳、蘑菇、榛子、都柿等土特产品和药材。

鄂伦春族的风俗习惯

鄂伦春族的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 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 念的萨满教。这种宗教与该民族特有的原 始观念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们的宗 教形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 先崇拜,“萨满”(巫师)是沟通神人之间 的使者。萨满教信奉的神灵相当多。鄂伦 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亮神、北 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风神、雨神、 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等。
食俗
• 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 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 多了许多米面品种,面包饺子也很常见。 • 鄂伦春族食肉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 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食用最多见的是狍 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 • 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 两种,一种是马奶酒,鄂伦春族用马奶、小米 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然后用蒸酒 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 由外地输入。
• 鄂伦春人有一整套丧葬礼仪。人死或按照头北 足南的方向停放在“撮罗子”中,尸体旁摆放 烟、酒、面食或拔了毛的家禽或飞禽。亲友在 灵前陪同家属一同哭祭、烧纸、守灵。棺材中 要装入死者生前用过的餐具、马具等。如是男 性,陪葬猎刀、弓箭等,女性陪葬针线等。棺 材在日出前完成下葬,认为不被阳光照射才能 使死者的灵魂平安到达阴间。在过去,还保留 着为死者穿孝和定期举行祭礼的习惯。鄂伦春 族由于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们因地制宜,发 明了多种棺木,如桦皮棺、树筒棺、木杆棺、 柳条棺和满族棺等。
• 元朝时,鄂伦春人被 称为“林木中百姓” 和“北山野人”,分 布极为广阔,在辽阳 行省的管辖之中。明 朝时黑龙江以北有 “乘鹿以出入”的 “北山野人”,就是 指游猎于贝加尔湖以 东、黑龙江以北的 “使鹿部”,也就是 鄂伦春人。清初文献 曾把鄂伦春人称为 “树中人

鄂伦春族文化特色及活态保护

鄂伦春族文化特色及活态保护
E ] i s t r i c t e c o n o my l区 域经 济
鄂伦春族文化 特色及活态保护
王慧 元 中 国环 境 管理 干 部学 院 河 北秦 皇 岛 0 6 6 0 0 4
基 金 项 目: 黑龙 江省 教 育厅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项 目 “ 鄂伦 春 族 史诗 《 英 雄 格 帕 欠》 典 籍 英 译 ” ( 1 2 5 1 2 0 0 1 ) 阶段 性 研 究 成果 。 摘要 : 随着 经济 全球 化 的发展 , 民族文化 随之 受到 了冲击 , 鄂伦春 族 文化 即将 面临着 变异 , 保护 文化 刻不容缓 。 本文在对活 态保
护 的分析 基础 上 , 阐述 了 鄂 伦春族 的 民族 文化特 色, 并从 多方 面 提 出在 活态保护 原则之下对 鄂伦春族 文化 的具体保 护 对策 。 关键 词 : 鄂伦春 族 ; 民族文化 ; 特 色; 活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内涵
“ 活态流变 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 ,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活态保护要保证其本质特征, 进行以 “ 活态”和 “ 流变”为特 的保 护。 “ 活态 ”的特 l 生 决定了其保护需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 性, 保证更多的群众参与l 生,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依然存活。 “ 流变” 的特性骂捌 甜 中也夏 亍 仓 0 发 展。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 活态保护”内涵可以理解为: 在非物质文 化遗 产的 “ 活态”和 “ 流变 ”特 征基础上 ,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待 其保护对象, 要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 , 以 “ 人”为本, 同时正确对待对文 化空间的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 要以不断创新的思想为基 础, 加大立法或相关政策的推行, 政府给予财政支持, 并鼓励群众的参与 性, 非物质史 也 产的开发要注意适度的原则, 进行产业化发展。

鄂伦春族有什么风俗习惯?鄂伦春族的来历习俗

鄂伦春族有什么风俗习惯?鄂伦春族的来历习俗

鄂伦春族有什么风俗习惯?鄂伦春族的来历习俗鄂伦春族的历史鄂伦春族的祖先是森林人。

到了元代,称之为林中百姓。

明代泛指为北山野人,游猎于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西起石勒喀河,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

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迫使鄂伦春人南迁,集中分布于大小兴安岭。

然而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直至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以前,他们仍至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游猎,并且还参加清政府定期巡逻边界等活动。

只是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以后,鄂伦春族人民才丧失被侵占区域的广大游猎场所。

清廷对于鄂伦春族的统治,迭有变迁。

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把鄂伦族分成摩凌阿与雅发罕两部分,归布特哈总衙门管辖。

摩凌阿鄂伦春为骑马鄂伦春之意,编入八旗组织,用以南征北战。

雅发罕鄂伦春意为步行的鄂伦春,指失去驯鹿尚未得到马匹仍在游猎的鄂伦春族,分设库玛尔、毕拉尔、阿力、多布库尔、托河5路,路下分8佐,每佐设鄂伦春族佐领1人。

每年清廷派安达进山一次,征取贡貂。

光绪八年(1882),清廷废布特哈总管衙门,设立兴安城总管衙门,专管5路鄂伦春族。

光绪十九年,兴安城总管衙门裁撤,将原来5路合并为4路16佐(阿力、多布库尔两路合并,其余未动),分属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4城副都统衙门。

军阀统治时期,只是废除了八旗组织的内容,4路16佐的机构基本上没有变动。

管辖系统上,其中3路划归黑龙江省督办公署管辖,l路划归海拉尔蒙古衙门管辖。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鄂伦春族名义上分别置于伪黑龙江省和兴安北省管辖。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期间,鄂伦春族人民奋起反抗,鄂伦春族子弟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参战。

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祖国和本民族的生存。

1945年8月获得解放。

1951年10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自治旗建立。

鄂伦春族的婚丧习俗鄂伦春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氏族内通婚,辈分不同也不能结婚。

鄂伦春族历史演进与独特习俗

鄂伦春族历史演进与独特习俗

鄂伦春族历史演进与独特习俗鄂伦春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

他们独特的历史演进和习俗,构成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

本文将依次介绍鄂伦春族的历史演进以及他们的独特习俗。

一、鄂伦春族的历史演进鄂伦春族起源于东北亚地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鄂伦春族经历了许多变迁和磨难,但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传统。

1.1 远古部落时期在远古时期,鄂伦春族的祖先是一些游牧部落,他们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为生。

他们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2 农耕文化融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鄂伦春族逐渐过渡到农耕文化,开始种植粮食和养殖家畜。

这种转变为他们带来了更加稳定的生活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1.3 渔猎文化的保留尽管农耕文化融入了鄂伦春族的生活方式,但他们仍然保留了渔猎文化的传统。

捕鱼和狩猎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存方式和文化象征。

1.4 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20世纪中后期,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进程,这对鄂伦春族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逐渐接触到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但他们仍然在努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

二、鄂伦春族的独特习俗鄂伦春族以其独特的习俗而闻名,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狩猎习俗作为渔猎民族,狩猎一直是鄂伦春族的重要活动。

他们会进行祭祀仪式,祈求狩猎的丰收和安全。

他们还会使用特殊的工具和陷阱来捕捉猎物,这些工具和陷阱代表着他们的智慧和技巧。

2.2 祭祀习俗鄂伦春族有丰富的祭祀习俗。

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保佑他们,并且尊重祖先的传统是他们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每年的祭祀仪式上,他们会进行舞蹈、歌唱和捐赠的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2.3 婚俗习惯鄂伦春族的婚俗习惯也非常独特。

婚姻通常是通过家族之间的协商来决定,而不是个人的意愿。

在婚礼仪式上,他们会举行独特的传统舞蹈和歌唱表演, 这些表演寓意着他们的幸福和繁荣。

2.4 服饰和装饰品鄂伦春族的服饰和装饰品也是他们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风情旅游—鄂伦春族

民族风情旅游—鄂伦春族

二、鄂伦春族宗教礼仪
宗教信仰 礼仪
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其宗教形 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 祖先崇拜。 鄂伦春族对太阳神非常崇拜,每 年正月初一要向太阳跪拜 每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拜 月亮神 图腾崇拜:鄂伦春人和熊的关系 十分亲密,在吃熊时,也边吃边 发出“嘎嘎”的叫声 鄂伦春人供奉的祖先神称为“阿 娇儒博如坎”。
五、鄂伦春族艺术
口头创作 音乐 舞蹈 乐器
· 口头创作是鄂伦春人主要的文学形式。他们的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歌谣等广泛地涉及了民族历史、社会、狩猎采集、 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 鄂伦春族的“扎恩达勒”(民歌),多以固定的曲调即兴编 词歌唱,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尤其是新民歌,内容更为丰富。
·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他们边歌边舞,表现劳动生活的丰富内 容。《熊舞》、《野牛搏斗舞》、《红果舞》等都是表现猎人 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 · 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 鼓)。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
五、鄂伦春族民族节庆
拜 火 神
春 节
抹 黑 日
皮被
鄂伦春语称为“乌拉”,多由冬季的狍子皮制成,一 种是用几张皮子缝合而成的,如同普通棉被。一种是筒 状的,适宜动机进山狩猎时使用,御寒、便携。
头 鄂戴 伦兽 春皮 代帽 表的
饮食文化
鄂伦春人过去以吃狍、鹿、犴、野猪、熊
肉为主。鱼和野菜为辅助食品,食用最多 是狍子肉和野猪肉。 吃法主要有三种,即煮食、烤食和生食野 兽肝肾等。 鄂伦春人喜欢用飞龙鸟、野鸡、野鸽做汤。 鄂伦春人还有喝熊油的习惯。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开发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特殊意义

开发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特殊意义

开发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特殊意义文/刘晓春一、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概览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解放前,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一带,从事单一的狩猎生产。

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压迫,鄂伦春族人口锐减,据史禄国1917年调查,鄂伦春族人口总计为4111人,到1953年人口普查时仅剩2256人,36年中人口减少了45.12%,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解放以后,鄂伦春族人口有了明显增长,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鄂伦春族6965人。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呼玛县、嘉荫县等地。

鄂伦春族的主要聚居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4个猎民乡镇及黑龙江省的5个鄂伦春族乡。

鄂伦春自治旗座落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面积为59880平方公里,旗府所在地阿里河镇。

鄂伦春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支,一般通用汉语。

解放前有少部分人学过满文、日文和俄文。

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以及汉语的普及,很多鄂伦春族青少年已经不会讲本民族语言。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一带,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森林覆盖率占全旗总面积的97%,鄂伦春人居住的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几乎所有的鄂伦春人都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生产,鄂伦春人吃的、住的、用的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凭借这一天然优势,靠一杆枪、一匹马、一条狗穿梭在深山密林间,形成了他们具有鲜明色彩的山林文化。

鄂伦春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86年,在贝尔加湖地区和黑龙江上游一带,居住着室韦部落,室韦部落中有许多分支,有人考证大室韦人就是鄂伦春人的祖先。

“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三种含义:其一为山岭上的人们;其二为使用驯鹿的人们;其三为归顺的人们。

这是因为鄂伦春人归顺了清朝,满语中把归顺说成“奥伦千”,后来根据“奥伦千”的谐音,逐渐演变为鄂伦春。

鄂伦春族的节日风俗

鄂伦春族的节日风俗

鄂伦春族的节日风俗咱们聊聊鄂伦春族,那可是个充满故事和色彩的民族,他们的节日风俗,就像是大山深处的瑰宝,既神秘又亲切。

一、过年啦,篝火旁的欢笑每到农历新年,鄂伦春族的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

你瞧,那院子里的篝火,红彤彤的,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暖洋洋的。

这可不是普通的火堆,它是鄂伦春人迎接新年的第一把火,寓意着吉祥、温暖和团圆。

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唱起古老的民歌,跳起欢快的舞蹈,那氛围,别提多热闹了!1.1 杀猪宰羊,丰盛的年夜饭说到过年,怎能不提年夜饭?鄂伦春人可讲究了,他们会提前杀猪宰羊,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那肉啊,烤得外焦里嫩,香气四溢,再配上自家腌制的酸菜和野菜,简直是人间美味。

大伙儿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断,一年的辛劳和疲惫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1.2 祈福仪式,虔诚的心愿在年夜饭之前,鄂伦春人还会举行一场祈福仪式。

他们会向山神、火神等神灵献上祭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

这种仪式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古伦木沓节,狩猎文化的传承古伦木沓节,对鄂伦春人来说,那可是个大日子。

它不仅是庆祝狩猎丰收的节日,更是传承狩猎文化的重要时刻。

2.1 盛装出席,展示风采节日那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自己最好的民族服装,戴上精美的头饰和饰品,个个都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大家聚在一起,展示着鄂伦春人的风采和魅力。

2.2 竞技比赛,展现勇气与智慧古伦木沓节上,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各种竞技比赛了。

射箭、摔跤、赛马……这些项目不仅考验着参赛者的勇气和力量,更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技巧。

观众席上,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2.3 歌舞晚会,欢聚一堂夜幕降临,一场精彩的歌舞晚会拉开了序幕。

鄂伦春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那歌声,悠扬动听;那舞蹈,粗犷豪放。

整个夜晚都沉浸在欢乐和祥和之中。

三、结语:鄂伦春族的节日风俗,是文化的瑰宝鄂伦春族的节日风俗就像是一串串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他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黑龙江风土人情

黑龙江风土人情

黑龙江风土人情鄂伦春的“赞达仁”鄂伦春人在狩猎归途中,往往要放开喉咙高歌一曲“赞达仁”。

这是由于在狩猎之中,要求人们不能发出任何声响,以便接近猎物。

当满载而归后,借以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

同时他们每歌必舞,有劳动舞、象形舞以及情绪舞,还有“篝火舞”或叫“圈舞”等。

这里要指出的是,狩猎一般在冬秋季节,通常在冬季进行。

因为这时动物没有树叶、苇草作掩护,很容易被狩猎者观察到,因此,围绕狩猎的一些娱乐活动往往冬季出现的多一些,反过来说在冬季的少数民族娱乐活动也大多与狩猎内容相关。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还举行诺劳孜节,他们在自家中燃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家人头上绕一圈,祝家人平安,晚上还要唱歌跳舞。

东北大秧歌是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 舞出了关东人豪放的情怀。

尤其在新年前后,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扭秧歌,看秧歌,其乐无穷。

鄂伦春族神秘的风葬鄂伦春族的风葬仪式,神秘而隆重。

人死后先要用冰雪水或是河水,给死者沐浴净身,再剥取桦树皮缝制一个棺材。

也有用一粗圆木,对半劈开,上下中膛挖空,然后将死者放入空腹的粗圆木内。

死者装殓后,就要选择一个两棵松树相距1米左右的地方,进行风葬。

在离地面高约2米左右的地方,将树干砍断,在两个断树干上各放一块横木板,然后再把棺材放在横木上,尸体的头要朝西南。

在出殡前,死者的亲戚以及生前好友都闻迅赶来,并在葬地燃起火堆。

他们把死者的生前“三宝”──猎马、猎犬、猎刀放在尸体旁,然后用枪把猎犬打死。

最后要处死猎马。

在处死猎马时要把马的四蹄绑在树上,在马的眉心正中处插上一朵鲜红夺目的大紫香花。

待天黑下来以后,一个身穿各色毛皮拼制的“神衣”、腰间挂着钢铃的萨满,突然跳出人群。

这时死者的家属要捧上来3碗烈性酒向萨满致意。

萨满把酒一饮而尽,然后猛地操起大斧,跳到马头前默默地祷告。

趁马不备之时,挥动大斧将其砍死。

把马皮扒下,马肉扔掉,用马皮把马头及五脏包起来,挂在树上。

陪葬马时还要说几句话,告诉它别想家,也别再回来了。

熊的风葬仪式 ——鄂伦春人熊图腾探析

熊的风葬仪式 ——鄂伦春人熊图腾探析

第16卷第3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3 V ol.16 2008年6月 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Published in June.2008 熊的风葬仪式 ——鄂伦春人熊图腾探析赵金辉1 梁伟岸2(1.呼伦贝尔学院政史系 2. 呼伦贝尔学院马列部 内蒙古 海拉尔区 021008)摘 要: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鄂伦春人以熊为民族的图腾崇拜,并由此产生出许多有关熊的神话传说以及禁忌。

同时,鄂伦春人在生活中也以熊为食,但他们在吃熊的过程中却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并为熊举行风葬仪式。

本文即尝试对鄂伦春人的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对鄂伦春人的图腾崇拜以及思想观念进行初步探悉。

关键词:鄂伦春;熊图腾;风葬仪式;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08)03-0034-03鄂伦春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属于阿尔泰语系,北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的黑河流域。

在历史上,鄂伦春人是处于氏族社会阶段的狩猎民族,由于其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但是,鄂伦春人却发展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此成为维系其民族内聚力以及形成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

而对熊的图腾崇拜成为鄂伦春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鄂伦春族是以熊为图腾崇拜的民族,熊在鄂伦春人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此也演生出诸多对熊的禁忌。

如鄂伦春人不能直呼熊名“牛牛伙”,而称公熊为“雅亚”(祖父)、“阿玛哈”(舅舅)或“额替堪”(老头),称母熊为“太帖”(祖母)或“额聂赫”(伯母),猎熊应该称“旷迭日恩”,打死了熊要称“阿恩恰”,意为睡着了。

[1]鄂伦春人虽然崇拜熊,但是在日常的狩猎活动中,还会去猎杀熊,食用熊肉。

当然,鄂伦春人猎熊以及吃熊与其它动物是有明显的不同,他们要举行一系列繁复的、庄重的仪式,最后还要为熊举行风葬仪式,向对待死去的亲人一样,将熊的头和骨进行风葬。

鄂伦春族民族风俗与文化课件

鄂伦春族民族风俗与文化课件
此外,鄂伦春族还有一些与葬礼相关的风俗和习惯,如不能随意丢弃死者的遗物、不能随意挖掘死者的坟墓等。这些规矩都 是为了尊重死者和家族的传统习俗。
03
鄂伦春族的文化特色
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
萨满教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认 为万物有灵,通过萨满祭 司与神灵沟通,祈求风调 雨顺、狩猎丰收等。
自然崇拜
崇拜山林、水域等自然物, 认为它们具有神灵,应予 以尊重和祭祀。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鄂伦春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族 文化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鄂伦春族还有一些独特的食品和饮料,如“奥尔 洛夫”和“奥尔洛夫面”。其中,“奥尔洛夫” 是一种用野兽肉制成的肉干,而“奥尔洛夫面” 则是一种用面粉和野兽肉制成的面条。
鄂伦春族的居住风俗
鄂伦春族在搭建仙人柱时非常讲究,要选择地势平坦、 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作为住所。同时,他们还 会在仙人柱周围设置一些必要的设施,如火塘、仓库 和厕所等。
鄂伦春族的婚俗
鄂伦春族的婚俗非常独特,通常要经过提亲、订婚、结婚等几个阶段。在提亲阶段,男方要 向女方家赠送礼物,以表示求婚的诚意。在订婚阶段,男方要向女方家赠送更多的礼物,如 马匹、猎枪、皮衣等贵重物品。
在结婚时,男方要为女方准备一份丰厚的彩礼,包括金银首饰、衣物、食品等。同时,男方 还要为女方家举办盛大的宴席,以示庆祝。
鄂伦春族民族风俗与文化课 件
• 鄂伦春族概述 • 鄂伦春族的民族风俗 • 鄂伦春族的文化特色 • 鄂伦春族的传统技艺 • 鄂伦春族与现代社会的融合01鄂春族概述鄂伦春族的历史背景
01
02
03
起源与迁徙
鄂伦春族起源于黑龙江流 域,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 徙,最终定居在现今的内 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发现嘎仙洞

发现嘎仙洞

发现嘎仙洞北方,这是一片令许多史学家、考古学家神往的地方。

水草丰足的草原哺育了彪悍的游牧民族,而这些民族又屡屡南迁,统一中原,与中原汉民通婚、融合,建立强盛的国家。

嘎仙洞太平真君四年祝文拓本(选自殷宪先生著《北魏平城书迹》)游寿师研究上古史,同时对北魏史、北魏文学史更是倾注着热心,因为她写魏碑、看墓志,此中对正史的补充不可低估。

正是这种对于北魏史精深的研究,促使着她想要捕捉到北魏祖先拓跋鲜卑族的发祥地,先生说:“我来到黑龙江后,首先要实现的考古目标,就是要弄清各族的原始。

”嘎仙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十公里大兴安岭顶巅。

作为一个天然的山洞,或许它只带给人们一种威严的神奇。

但在山洞石壁上刊刻着十九行二百零一个古茂雄浑的魏书,却揭开了一个拓跋鲜卑民族神秘的起源,一条多少学人未能确定的山脉位置——嘎仙洞所在地:大鲜卑山。

居住在大鲜卑山的拓跋鲜卑由山林而逐草原大泽,世代演化,强壮的体魄以铁骑长矛征服了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

米文平先生当年在这张照片背面写的注释为:1980年7月30日午后四时,王成(呼盟文化站)拍摄。

嘎仙洞内发现北魏石刻祝文,现场共九人:彭绍普(旗文化科)、曹永年(内蒙师大)、米文平、孟昭庆、孟广耀(蒙古史研究所)、莫日根(司机)、张一均(供销社股长)、陈凤山(呼盟文物站)。

人物排序由右至左。

照片由王国栋先生提供。

北魏真君四年(443),北方难水旁的臣国乌洛侯国派使臣到北魏京城平城进贡。

《魏书·礼志》记载:“魏先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

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

”乌洛侯国的使臣说:我们乌洛侯国的西北部有北魏先祖居住的石庙,周围的人民经常在石庙祈请老祖宗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盛。

而且据说这些祭祈都很灵验。

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与鲜卑族的血脉相连,或许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或许是让先祖的神灵庇佑国家的昌盛,北魏皇帝拓跋焘命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率人长途跋涉来到北方的大山中,在祖先居住的山洞前进行祭祀,又在山洞石壁上刻下祝文,以记录此事。

鄂伦春族故事

鄂伦春族故事

鄂伦春族故事
摘要:
一、鄂伦春族简介
二、鄂伦春族故事特点
三、代表性鄂伦春族故事介绍
四、鄂伦春族故事的文化价值
五、当代鄂伦春族故事的传承与发展
正文: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这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智慧。

鄂伦春族故事具有以下特点:
1.题材广泛:从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到生活故事,涵盖了鄂伦春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既有勇敢善良的英雄,也有狡猾邪恶的反派。

3.寓意深刻:鄂伦春族故事往往蕴含着对生活、道德、信仰等方面的启示,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4.语言生动:鄂伦春族故事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故事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众多鄂伦春族故事中,有几个代表性的故事值得一说:
1.《神鹿传说》:讲述了一只神鹿拯救鄂伦春族人民的传说,体现了民族团
结、守望相助的精神。

2.《猎人传奇》:讲述了一位猎人凭借勇敢和智慧,战胜邪恶势力的故事,彰显了鄂伦春族人民勇敢、坚韧的品质。

3.《月亮姑娘》:以寓言的形式传达了诚实、善良的品质,对于教育孩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鄂伦春族故事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是民族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当代,鄂伦春族故事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传承。

一方面,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加大对鄂伦春族故事的搜集、整理、出版力度,使这些故事得以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文化活动,激发鄂伦春族群众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让这些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鄂伦春族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

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

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的民族。

这样的一个民族会有着的丧葬习俗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鄂伦春族曾有一整套丧葬仪式。

既有古老仪式的遗存,也有不少封建社会的影响。

人死后,由家人穿好衣服,尸体头朝北、脚朝南停放在原来居住的“仙仁柱”中,尸体安放好后,要通知亲友,如死者是妇女,要通知她娘家。

当天要给死者上供。

上供时,亲属们要为死者磕头并痛哭。

亲友到来后,死者的子孙要给客人磕头,长者不还礼,同辈者要还礼。

前来吊丧的亲友,如是死者的晚辈,要给死者磕头,如是长者,只给死者鞠躬。

死者亲属要跪下陪着哭泣。

来吊丧的亲友,一般要带来烧酒、兽肉和衣物等,以给死者上供。

长者死去,全家都要为其带孝。

如当时有白布可以当时带,如果没有白布,也可以周年祭时补带。

鄂伦春人过去主要实行风葬,用柳条编一个棺材,把它架在树上或用一树干搭在两树的树杈上,把棺材吊在横杆上。

也有实行土葬的,土葬有两种:一是做棺木埋在地下;再一是挖坑用椽子把四周镶起来,把死者放在里面然后掩埋。

火葬主要用于患急病死去的年轻人和孕妇。

葬地一般选在有山有水的地方。

鄂伦春人认为,人死后在冥阴世界里要生产,因此要把生产生活工具放在棺材里殉葬,也有杀马殉葬的。

鄂伦春人在葬仪中,周年祭最为隆重。

举行周年祭前,死者在“仙仁柱”中的铺位一直要照常摆放。

举行周年祭时,在此铺位上摆一小桌,把亲友送来的礼物摆在桌上。

来的亲友,要跪在桌前给死者磕头,死者家属要陪同一起磕头。

这个仪式结束后,家属和亲友带着亲友送的礼物和死者的遗物前往墓地。

到墓地后,大家围着篝火而坐。

夜幕降临后,祭礼开始,同辈人站着,晚辈跪着。

主祭人宣读礼单,念到谁的名字,谁答“加”(是),同辈的向死者鞠躬,晚辈的磕头。

仪式结束,死者家属中男人开始给亲友敬酒,敬酒时要双腿跪下递过去,酒过一巡,端上大块手扒肉,大家边吃肉喝酒,边以崇敬的心情,谈论着死者的业绩和美德。

中国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

中国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

中国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除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在中华文化史上同样有重要的地位。

靠口头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特别多。

因为有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有的民族在1949年以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初期,去古不远,他们的神话传说主要靠记忆讲述。

除了以散文故事的形式流传,另外还有大量神话保存在史诗里,用韵文的形式流传。

因此,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一般不像汉文古籍中那么零散,而相当完整系统。

他们的神系系谱跟历史现实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又由于他们的古神话传说仍以活形态在民间流传,保持了原始的面貌,较之汉文古籍上的神话更为古朴,包含更多的原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更可靠的原始文化史价值。

比如洪水遗民再生人类的传说是世界性的,众所周知的是《旧约圣经》的诺亚方舟,即如少数民族这一母题的作品非常多,且篇幅长,故事曲折,并与葫芦崇拜、兄妹婚、人类来源、氏族(原始民族)起源相结合,包涵丰富的历史内容,各有民族特色。

如对人类来源就有不同的解释,至少有十几个民族都说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也有说是人兽交配而来,有说是动物或植物变来的,有说是从石洞中走出来的。

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流传的神话,种类繁多,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间生活的风情习俗,方方面面,无不曲折地反映在神话传说里,说明他们还保持了人类童年的天真,充满了浪漫的情趣,生活很富于幻想的色彩。

彝族,过去是奉以祖先崇拜为主的多神崇拜,该族的巫师叫毕摩,因为他们在保存和传播宗教及民族文化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因而被神化了。

该族的神话传说中,提到远古时天地有过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因天上有六个月亮,七个太阳,天官派毕摩下凡,用马桑枝与铁茎草扫除了宇宙的孽障。

第二次是风暴肆虐,也是毕摩下凡拯救了人间。

第三次洪水泛滥,天官派了三个毕摩携带经书下凡。

他们各骑黄牛一头,经书便拴在牛角上。

经过汪洋大水时,经书被浸湿了。

经书放在青树叶上晒,被沾破了一半,所以彝文经书不全了。

20140127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pdf

20140127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pdf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刘国祥白劲松沈睿文鄂伦春自治旗(简称“鄂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嫩江西岸,东经121°55′-126°10′,北纬48°50′-51°25′。

北与黑龙江省嫩江县隔江相望,南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接壤,西面与根河市、牙克石市为邻。

旗境南北长261公里,东西宽280公里,边线总长1294公里。

全旗面积54657.8平方公里,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的21.6%,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县,也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i]。

全旗林业占地面积8730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97.2%。

从林种的分布状况看,落叶松分布在北部、西部、东部;白桦、柞树多分布在西南部,其次是北部;山杨、柳树及灌木丛、榛柴等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南部。

森林孕育了鄂伦春民族,其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均带有活化石色彩。

作为我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民族被誉为“兴安猎神”、“森林马背民族”、“北半球渔猎民族的活化石”。

“鄂伦春”为本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使用驯鹿的人”。

鄂伦春民族自古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的遗裔,或谓源于南北朝时期室韦族的钵室韦和大室韦部族[ii]。

作为族名,“鄂伦春”始见于《清太宗实录》,时称为“俄尔吞”。

《清圣祖实录》中则称之为“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鄂伦春”[iii],后渐通用为今名。

鄂伦春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属满——通古斯语族北语支,世代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以勇悍善射而驰名。

生态环境是狩猎民族生存的第一要素。

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鄂伦春民族形成独特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方式,在经济生产、衣食住行、文化娱乐、风俗礼仪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体现了浓郁的森林狩猎文化特色。

这集中体现在其桦皮文化、兽皮文化、以及民间音乐和宗教信仰。

桦皮工艺是北方狩猎民族所共有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及地域特色。

鄂伦春族春祭

鄂伦春族春祭

鄂伦春族春祭宗教活动_中国鄂伦春族第二节宗教活动鄂伦春族信奉的萨满教是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多神崇拜的宗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

鄂伦春族的萨满在其社会生活中曾占有重要地位,其祭祀仪式也别具一格。

一、春秋祭春祭是具有节日色彩的群众性祭神活动,是集体的颂神谢神的活动。

春祭是萨满的集体祭祀活动,所有萨满都参加,以老萨满为主。

春季祈祷仪式一般是在四五月份。

漫长的冬季结束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每到这时,鄂伦春族人就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春祭大典,邀请萨满请神保佑,庆贺春天的到来,因为它给人们带来新气象、新希望。

春祭时,要通知居住在各地的族人准时赶来参加,携带新鲜的天鹅肉、大雁肉、野鸭肉等祭品,意为奉献给神灵。

仪式的场地要选在河边的沙滩或经常跳神的地方,搭起一个很大的“斜仁柱”,在“斜仁柱”的中央要直立两根杆子。

鄂伦春语叫“土如”,即神架,是神降临的地方。

在两根杆子顶端,分别系一块红布条和一块黄布条,以示吉祥。

在两杆之间距离地面30多厘米高处,要横绑一根小杆。

这个横木,意为神椅,是萨满接神、迎神的圣位。

在“土如”的两边,各有1个门卫守护神,鄂伦春语叫“倒腰灭”,是用柳(杨)木刻制而成,有6~8寸高。

每位参加祭典的人要选好自己的位置席地而坐,儿童则自由选坐。

祭典仪式很严肃,严禁嬉笑打闹,在场内只能听到跳神及伴唱者的声音。

请神跳神是在夜间举行,连续跳两个晚上,第三天早上约8点钟把神送走。

客人来了,必须先敬火神,以示对神和主人的尊重。

向篝火敬烟敬酒,向火神敬拜。

萨满请神跳神时,需有二神承担告知的人,鄂伦春语叫“心吧谭”,专门向神灵、参加的人员告知,二神起上传下达的作用。

充当告知的人,向神通报,人们为什么要春祭请神,要做什么,准备了什么贡品,什么人参加等。

萨满唱着神调,跳着神舞,击鼓跳跃,边唱边舞,祈求神灵保佑,猎获丰收,人们幸福安康。

参加仪式的人们配合萨满咏唱神调,场面庄严肃穆。

人们迫切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没病没灾,平安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出殡前,死者的亲戚以及生前好友都闻迅赶来,并在葬地燃起火堆。

他们把死者的生前“三宝”──猎马、猎犬、猎刀放在尸体旁,然后用枪把猎犬打死。

最后要处死猎马。

在处死猎马时要把马的四蹄绑在树上,在马的眉心正中处插上一朵鲜红夺目的大紫香花。

待天黑下来以后,一个身穿各色毛皮拼制的“神衣”、腰间挂着钢铃的萨满,突然跳出人群。

这时死者的家属要捧上来3碗烈性酒向萨满致意。

萨满把酒一饮而尽,然后猛地操起大斧,跳到马头前默默地祷告。

趁马不备之时,挥动大斧将其砍死。

把马皮扒下,马肉扔掉,用马皮把马头及五脏包起来,挂在树上。

陪葬马时还要说几句话,告诉它别想家,也别再回来了。

如果杀不起马时,就将死者在世时所穿的衣物驮在马上,围绕棺材走几圈。

棺材悬在空中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掉下来了,也不再去管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