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1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教案范文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任务分析: ⒈、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⒉、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
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⒊、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
▲课前准备: 师:课件。
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
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2、学生的入门能力: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风格: 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2篇长城的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在交流中了解万里长城是中国的古建筑。
2、在参与制作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增强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
这几天我发现你们都在谈论长城,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长城?2、观察长城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
(1)看图片交流长城是什么样子的?(2)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3)长城是怎样建造的?(4)为什么要建长城?3、幼儿活动。
(1)幼儿讨论:我们应怎样保护长城?(2)幼儿制作各种保护长城的标志。
4、教师点评。
活动反思:最近,孩子们对中国的长城有了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知道了在月球上看地球只能看到中国的长城时,更是让他们对长城有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主动收集了长城的照片和图片,有的还收集了有关长城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
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对长城既了解又陌生,故当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些关于长城的问题时,孩子们兴趣非常的高,各个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知道的有关长城的知识,并且在操作活动中,不仅仅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将他们爱祖国、爱长城的情感表露无疑。
他们为自己可以帮助到我们的长城而赶到骄傲和自豪。
爱国情感的体验应该从幼儿期就开始,而“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让孩子们在每个站点的进行中了解中国的民俗风情、风景名胜,了解北京、长城、国旗等,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建立民族自尊心。
但幼儿对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较为抽象的“祖国”这一概念是难以全部理解的。
为此,应从幼儿周围生活能接触到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事情着手。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常常是从热爱亲人、热爱周围生活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所以我们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的时候不能远离幼儿现实,要从他们的身边挖掘素材,在他们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
长城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吏、碑、瀚、烽、隘”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将帅、吏卒、黎庶、毅力、智慧、巍峨、丰碑、峻岭、瀚海、纵横、点缀、锦绣”等词语。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语句的内涵,感受长城悠久的历史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
(重点)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
(难点)4、熟读成诵。
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的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文中的图片,图片上是什么?关于它,你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2、长城居“世界八大奇迹”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
千百年来,雄伟而壮丽的长城,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文人墨客、中外游客。
他们千里迢迢,历尽奔波来慕名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奥秘,评论它的功过是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它的__——《长城赞》。
(板书课题)从课文内容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__?(生:对联)师: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副对联是一幅长联。
〔通过观看图片导入,轻松自然。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从学生对长城的感性了解入手,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做到读通读顺。
检查,疏通。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自读全文,把全文正确、流利。
同桌间、小组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研读上联。
(1)认真默读,勾画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上联从哪方面赞美长城,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适时板书:(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上联,组内互评。
3、用同样的方法研读下联,学生汇报,并适时板书。
四、指导有感情诵读,读出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延伸。
历史上有不少赞美古迹的对联,课后大家搜集一些,下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长城赞》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
全联句势整齐,对仗工整,内容博大,意义深远。
关于对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但对它的感知也仅限于此,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
《长城》教案设计他们吗?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以此来感受长城设计之巧妙。
虽然我们没去过长城,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坚固,构思巧妙,不由对他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从哪里可以看出修建长城的不易?4.小组讨论:为什么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小组交流。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呐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齐读)是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总结并用伟人的赞叹升华感情.六、知识拓展:课件出示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激发探究兴趣。
建议射口 瞭望口成排的垛子城墙顶上:17《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长城的构造。
2. 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4图文结合,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学准备:课件一、猜谜引入,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1、师:同学们,想猜谜语吗?请猜猜我是谁吧!“我是世界遗产,我属于中国,我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
”生猜。
对了,今天我们继续去登长城。
板书课题:长城2、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长城,今天这节课,咱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登上长城,去一睹它的风采。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长城被称为世界奇迹的原因,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领悟长城的特点,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告诉学生要爱护长城,保护长城文化。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长、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认识保护长城的重要性。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回忆旧知: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课文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以课文内容为线索的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
以课文结构为线索的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2、引入新课:长城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中外游客赞誉,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它的伟大吧。
二、图文结合,感受“奇迹”(一)出示学法:读思: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长城什么特点?读画:用——画出表现长城特点的词句读情:体会长城特点,读出感受(二)自主学习(三)汇报交流特点一:长城“长”读画:句一: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读中品悟:(指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1、品修辞:这是一个比喻句,______比作______,突出了长城______的特点。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______写作方法)2、品词语:我们先看这个词“崇山峻岭”,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那“蜿蜒盘旋”又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形态?3、师引:看,这就是崇山峻岭,这就是蜿蜒盘旋,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课件展示长城图)4、齐读这两个词语。
师结:所以作者把这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______一条长龙。
5、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突出对长城的赞美。
指名读——师范读——齐读句二: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就有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长城》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整体阅读本单元:1、这一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2、交流:主题是《我国的世界历史遗产》3、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世界历史遗产有哪些?4、走进《长城》课后的阅读资料袋。
5、这一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三个世界历史遗产,分别是: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节课让我们先走进伟大的长城。
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说说你对长城的了解: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物保护遗产之列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长城,对长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温馨提醒:这课书的生字挺难的,同学们一定要想办法读准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蜿蜒盘旋、崇山峻岭(读准音、看课文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垛子、瞭望口、城堡、射口(看图指导他们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屯兵、嘉峪关(简单的介绍一下)气魄雄伟(放在阅读教学是理解)3、指名分读课文,读完一段,简单的说说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使学生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学了些什么?)三、书写生字,1、同桌检查,互帮互助2、重点指导:旋、隔、嘉四、课堂练习:作业本:1、2、3题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国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口:长城吧。
二、细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1、自由读全文,画出最能高度概括长城的一句话。
2、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教案优秀6篇
《长城》教案优秀6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世界遗产,走进世界之最“墙”(课件播放“世界遗产”图片,老师配乐简介。
)同学们,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了《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看到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世界遗产”。
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共21处,自然遗产共4处,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
在这组单元里,我们将随着课文去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一个名字被翻译成了英文──thegreatwall。
是的,这就是长城!翻开英语字典,great 的意思是伟大的,那么究竟这令全世界人民叹为观止的长城有何魅力,成为中华民族一颗永远璀璨的明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城》。
(板书课题)让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情感齐读课题。
(长城)观中国长城,荡起中华儿女情1.温暖课题,以情入文同学们,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轴画卷展开了古老灿烂的中国文化。
那蘸着浓厚香墨的毛笔,仿佛在感怀着古老的中国字源远流长。
今天同学们手里拿着虽然不是毛笔,但不变的是,我们仍是有着悠长文明历史国度下的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83页,在课文的空白处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写下“长城”这两个字。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长城》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
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36.5~38.5厘米,宽18~15.5厘米。
厚9~9.5厘米。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1、字词:绵延、防御、羡慕、自惭形秽、软缎、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妄自菲薄2、解词: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⑴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⑵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⑶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
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
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你是如何理解__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
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设计】20长城砖自惭形秽──赞扬──自尊自信【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长城》教学设计2篇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背景和历史,了解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分析和解读《长城》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3.让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和表达,感受《长城》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和好奇心。
2.背景讲解:给学生介绍《长城》的背景,包括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以及诗人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
3.阅读欣赏: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长城》,并逐句解释和讲解一些难懂的词语和短语。
4.理解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筛选出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将分析结果展示给全班。
5.创作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相关的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并分享给同学。
6.反思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对长城的新认识和感悟。
教学方法:1.图片和视频展示法:通过展示关于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长城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导入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主题,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4.创作表达法:通过创作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长城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阅读欣赏环节中对《长城》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创作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质量和对长城理解的深度。
3.个人反思:评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总结能力。
教学资源:1.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长城》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3.学生创作的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
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真实的长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城的宏伟和壮丽。
2.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设计和制作关于长城的展板或手抄报,展示给全校师生。
3.邀请长城研究专家或文化传承者来校进行长城文化讲座或交流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13篇
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13篇《长城》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说到长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
2、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3、观看教学录像(课件出示)。
教师现场配上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1) 文字介绍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不到长城非好汉”,无数中外游人远道而来,均以能登上长城、目睹这一天下奇观为快慰。
登临长城不但可以饱览长城的宏伟雄姿,古战场的壮丽图景等,同时,还可深切体察与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去为振兴中华、谋求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
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
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
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
(2) 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
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
(3) 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教案语文《长城》教学设计教案1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聪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长城的气概宏伟和高大结实;学习观测事物的方法。
技能要求:在学习中开展联想;体会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概宏伟和高大结实;体会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观测和表达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教具预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1、我们刚刚观赏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的美景,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奇妙。
今日我们又将一起登上长城。
那些同学去过长城?2、请几位同学说说长城是什么样的。
〔可以用书上的词语〕3、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东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长城经过哪些地方?二、介绍长城三、认真看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四、自同学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2、老师确定同学发言。
这段是从远处看长城,是从整体上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请同学一块读读这段。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我们随着一起去登长城,站在宏伟的长城上看看长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请一位同学做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读读这段课文。
听的同学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你的印象。
2、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长城的高大结实。
小结:本段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结构,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顶的样子,城墙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城台的样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犹如实实在在看到了长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站在这样的长城上,想到很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同学自己读课文,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同学争论后发言。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长城的文化影响3. 长城的保护与修复三、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学生了解长城的文化影响3.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四、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和把握长城的文化影响2.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形象,激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城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15分钟)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长城修建的目的、时期和历史背景,以及长城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计特点。
3. 学习长城的文化影响(2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文物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长城在文化上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如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
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学习长城的保护与修复(20分钟)介绍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并讲解长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长城保护与修复工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观念。
5. 拓展延伸(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长城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如长城的故事、长城的风景等。
6. 总结反思(5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写一篇小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对长城文化的重要性和责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小组活动中的展示和讨论。
3. 学生的小结或问题回答。
七、教学资源1. 长城的图片、文物和视频素材。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小组活动所需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长城》是教科版语文四年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不妨看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登长城,一起去看长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赞美长城!(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读准词语出示: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气魄雄伟、瞭望、血汗等。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段落。
3.提问: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者段落。
(三)、分析课文1、学生交流体现“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句子或者段落。
2.分析第一段。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这句体现了长城的长。
学生通过朗读反复体会长城的长。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
”用以激发学生朗读激情。
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之外,长城还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到?理解体会长城的“蜿蜒盘旋”。
理解“蜿蜒盘旋”的词意“弯弯曲曲的延伸”。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感受“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分析第二段。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长城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从长城巧妙的设计,以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构造,进而体会“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分析第三段。
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怎能不睹物思人?怎能不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呢?了解修筑长城所处的年代。
体会“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7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字:崇峻嘉峪瞭屯垒魄课后练习:1.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
2.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一、课题:长城二、课型:精读课三、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
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⑴字形:隔砖旋⑵字义:垛口瞭望射口三、练习朗读课文要求:1、准确。
第二课时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老师激导入课题: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气魄雄伟17、长城伟大奇迹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学生提出问题)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⑴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长城》教学设计14篇
《长城》教学设计14篇《长城》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想:整合各学科资源,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
学习这个专题,要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辩论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对__能作深层次的理解,提高思辩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
在本课学习中,充分发掘学生资源,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小型课件,介绍三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有关情况,并展开一次关于长城问题的辩论,让学生从这一系列活动中真正深入__作探究,并自主地合作,实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及网上查找资料等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歌曲《长城长》导入教师导语: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长城,去了解长城吧!二、感知、探讨:1、课前预备:学生分三组制作有关三个历史时期长城的一些资料。
2、接下来就由我们当中的同学自己当导游,去感受一番长城的古老历史。
3、三组学生分别派两名代表,一生操作微机,播放长城的有关资料,一生充当讲解员,向大家依次介绍先秦长城、秦长城、明长城的历史及相关轶事。
三、研究、探讨:播放近年来关于长城被人为或自然毁坏的画面及报道,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应不应该重修长城”,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综合、概括:1、学生总结发言。
2、教师提问: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北京去游玩,你想不想去看一看长城?3、学生回答,并说说想看一看的原因。
4、教师概括:长城是古代建筑典范的代表,它也是金戈铁马、民族争和的见证;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虽然我们现在无缘登上长城,做一回好汉,但接下来可以先通过屏幕来睹长城的风采。
《长城》教学设计1
《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⑴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
因此可以说长城。
《长城》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长城》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长城》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技能目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3、情感目标: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的长城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长城的风光图片,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欣赏。
)2、交流感受:师:从大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你们已经被长城深深吸引了。
刚才看着一张张的图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3、是呀,长城是如此雄伟壮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就让我们走进描写长城的语言文字,再次去领略长城的美。
揭题。
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师:请大家带着刚才欣赏图片时的心情,大声地朗读《长城》。
注意:把生字新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顺。
思考: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2、请四位同学轮读课文,相机指导生字。
3、师:你找到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吗?(第一幅图对应第一段,第二幅图对应第二段。
)三、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1、对照第一幅图,感受长城的“长”:⑴出示第一幅图:师:你看到长城了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长城吗?生:长城很长。
师:是呀,长城长得像──一条长龙。
师:你能猜测一下长城有多长吗?(一万三千多里)生:长城弯弯曲曲的。
师:是呀,文中也用了一个词,表示弯曲,你找到了吗?“蜿蜒盘旋”。
⑵当这幅图一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便跃入我们眼帘。
(出示第一段)请你自由地读读这段话。
⑶指名配乐读。
2、对照第二幅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⑴师: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那么走近看,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浮现在眼前呢?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能概括长城的词语。
(高大坚固)⑵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具体从哪个词中可以体会到?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课看图学文的教学内容。
它由两幅长城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增加有关长城的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而且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如何做到行文有序有物。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崇、峻、嘉、峪、瞭、屯、垒、魄”;会写13个生字:“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扶、智、慧、魄”。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知道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策略】
学习本文,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紧紧依*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来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关键处给以点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观图品文──局部制画──评议感悟”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个过程中,成为真正的知识发现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长城远景挂图)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游览这一处名胜,它凝聚着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就是──生答:长城。
师板书:
长城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长城的样子吗?
相机教学词语“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并试着用上这两个新学的词语来介绍你所见到的长城。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看到长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二、自由读文
要求: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检查生字新词:
问:这组事物名称的词语你会读会理解吗?
垛子智慧堡垒砖头
问:这组动作的词语你又能把它们读准并试着做做动作吗?
扶着瞭望屯兵相隔打仗
2、检查课文内容:
⑴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⑵长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可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归纳。
提示:
()的长城
随机学习生词:
气魄雄伟。
3、检查朗读情况。
三、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图片等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你了解到有关长城的什么内容?
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收获。
二、学文感悟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是抓住长城的什么特点来写,为了说明它长课文还用上了什么词语?
(具体数字)
建这么长的城墙容易么?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2、近看长城又是怎样呢?
⑴细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介绍了长城是有哪些材料筑成的,城墙由哪些部分构成?
出示长城近景图让学生指出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的位置,并指导学生试着用简笔画把长城的结构画出来。
⑵通过了读文画画,我们知道了城墙的特点是高大坚固。
你认为长城这样的设计合理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俗话说触景生情,所以作者站在长城上……
(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
体会词句:
⑴“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
这个句子要重点体会“站在”、“踏着”、“扶着”、“想起”这四个动词的作用,明白这是作者触景生情而自然展开的联想。
⑵“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
这个句子引导学生先联系“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一句话进行理解。
如: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让学生比较一下大概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从而体会出修筑长城的的确确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再联系第1、2自然段进行体会。
课文先写长城的长,从侧面反映出工程的艰巨:
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
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为什么呢?因为:
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
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
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④山势“陡峭”。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三、总结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1、讨论交流:
通过读文体会你明白了写什么?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
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建筑物。
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2、回顾课文,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作业
根据课文的介绍结合自己的理解当小导游,设计导游词介绍长城。
【板书设计】
形态像条长龙
城墙顶上气魄雄伟
长城构造高大坚固城墙外沿
方形城台伟大奇迹
联想血汗、智慧你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