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代谢总结》课件
《糖代谢总结》PPT课件
糖代谢是指人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 所必需的重要代谢过程。
糖代谢的定义
概述
糖代谢是指人体对糖类物质进 行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重要性
糖代谢对维持机体能量供应和 调节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机制
糖代谢包括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异生与糖酵解等阶段。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保 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对糖代谢具有 重要意义。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及早发现 和管理糖代谢相关的问题。
常见的糖代谢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 的慢性代谢疾病。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综合性代谢紊乱,与糖代谢、脂 质代谢等有关。
低血糖
1 能源供应
糖代谢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 脑功能支持
脑细胞主要依赖葡萄糖提供能量,糖代谢对脑功能的支持至关重要。
3 器官功能
糖代谢与器官功能紧密相关,影响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正常工作。
糖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生活方式
胰岛素调节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和规 律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糖代谢。
糖代谢过程的三个阶段
1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是一种能够储存糖分的多糖物质,它在需要时可以迅速分解为葡萄糖供给机 体能量。
2
糖异生与糖酵解
糖异生是指机体通过非糖类物质合成葡萄糖,而糖酵解是将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
3
糖完全氧化
葡萄糖分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糖代谢对身体的重要性
低血糖是血糖水平过低,可能与胰岛素Βιβλιοθήκη 量使用、 长时间未进食等因素有关。
糖代谢是指人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 所必需的重要代谢过程。
糖代谢的定义
概述
糖代谢是指人体对糖类物质进 行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重要性
糖代谢对维持机体能量供应和 调节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机制
糖代谢包括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异生与糖酵解等阶段。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保 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对糖代谢具有 重要意义。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及早发现 和管理糖代谢相关的问题。
常见的糖代谢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 的慢性代谢疾病。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综合性代谢紊乱,与糖代谢、脂 质代谢等有关。
低血糖
1 能源供应
糖代谢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 脑功能支持
脑细胞主要依赖葡萄糖提供能量,糖代谢对脑功能的支持至关重要。
3 器官功能
糖代谢与器官功能紧密相关,影响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正常工作。
糖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生活方式
胰岛素调节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和规 律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糖代谢。
糖代谢过程的三个阶段
1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是一种能够储存糖分的多糖物质,它在需要时可以迅速分解为葡萄糖供给机 体能量。
2
糖异生与糖酵解
糖异生是指机体通过非糖类物质合成葡萄糖,而糖酵解是将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
3
糖完全氧化
葡萄糖分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糖代谢对身体的重要性
低血糖是血糖水平过低,可能与胰岛素Βιβλιοθήκη 量使用、 长时间未进食等因素有关。
糖代谢PPT课件
CH2 O P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酸-1,3-二磷酸
∆Gº= +6.3 kJ/mol
糖酵解中唯一的氧化脱氢反应 甘油酸-1,3-二磷酸是高能化合物 整个反应稍吸能,但为下一步放能反应促进 重金属、碘乙酸可强烈抑制此酶活性(-SH)
目录
(7)甘油酸-1,3-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酸- 3-磷酸*
(This enzyme was named for the reverse reaction)
→ EMP
G
丙酮酸
→
乳酸 (或乙醇)+ 少量ATP
有氧:
→ EMP
G
丙酮酸
→ TCA
CO2
+
H2O+
大量ATP
磷酸戊糖途径: G → CO2 + NADPH
§2 糖的无氧分解
(糖酵解)
Glycolysis
目录
酵解研究简史
1875年L. Paster 发现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菌分解生成乙醇。
1. 氧化供能___主要功能
2. 为体内合成其他物质提供碳源: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糖蛋白、蛋白聚糖、 糖脂、糖磷酸衍生物(形成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 ATP、NAD、FAD)等。
§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淀粉的酶促水解 淀粉的磷酸解 *糖原的降解
目录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
diffusion of glucose into the cell.
(2)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同分异构反应,醛糖→酮糖
P O CH2
H H
OH
OH H
HO
O H 己糖磷酸异构酶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酸-1,3-二磷酸
∆Gº= +6.3 kJ/mol
糖酵解中唯一的氧化脱氢反应 甘油酸-1,3-二磷酸是高能化合物 整个反应稍吸能,但为下一步放能反应促进 重金属、碘乙酸可强烈抑制此酶活性(-SH)
目录
(7)甘油酸-1,3-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酸- 3-磷酸*
(This enzyme was named for the reverse reaction)
→ EMP
G
丙酮酸
→
乳酸 (或乙醇)+ 少量ATP
有氧:
→ EMP
G
丙酮酸
→ TCA
CO2
+
H2O+
大量ATP
磷酸戊糖途径: G → CO2 + NADPH
§2 糖的无氧分解
(糖酵解)
Glycolysis
目录
酵解研究简史
1875年L. Paster 发现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菌分解生成乙醇。
1. 氧化供能___主要功能
2. 为体内合成其他物质提供碳源: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糖蛋白、蛋白聚糖、 糖脂、糖磷酸衍生物(形成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 ATP、NAD、FAD)等。
§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淀粉的酶促水解 淀粉的磷酸解 *糖原的降解
目录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
diffusion of glucose into the cell.
(2)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同分异构反应,醛糖→酮糖
P O CH2
H H
OH
OH H
HO
O H 己糖磷酸异构酶
正常人体功能-糖代谢PPT课件
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
丙酮酸
有氧氧化
CO2+H2O 酵解 乳酸
发酵 乙醇
反应的亚细胞定位:细胞液 (二)糖酵解反应过程:三个阶段
1、葡萄糖→2分子磷酸丙糖 2、2磷酸丙糖→2丙酮酸 3、2丙酮酸→2乳酸
糖原
Pi 磷酸化酶
1-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6-磷酸葡萄糖
已糖激酶
ADP ATP
磷酸己糖异构酶
葡萄糖
α-酮戊二α-
酸脱氢酶 复合体
琥珀酰CoA GTP
GDP
酮戊二酸
CO2 NAD+ NADH CO2
返回
Pi
(三)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2次脱羧,生成2分子CO2 3个关键反应,分别在三个关键酶催化下进行:
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 脱氢酶复合体
4次脱氢,生成3分子NADH,1分子FADH2 在 循环有中O2共条生件成下1运0分转子,A是T生P 成。ATP的主要途径;
acid cycle, TAC或TCA) 又称柠檬酸循环或
Krebs循环。
反应过程 乙酰CoA
CO2+H2O
• 特点
• 生理意义
三羧酸循环全过程: 乙酰 CoA
NADH
草酰乙酸
NAD+
苹果酸
延胡索酸
柠檬酸合酶 柠檬酸 顺乌头酸
TCA
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 脱氢酶
NAD+ NADH
FADH2 FAD
琥珀酸
5
HC
O3
1C
2
OH
OH
α-D-吡喃葡萄糖
环状
淀粉
HO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G
F-6-P PEP
G-6-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⑷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2(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 在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磷酸化时消耗2mol) ⑸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 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 分解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
吸湿、保水(化妆品 )生物活性 (细胞免疫的激性、
肝素代用、降胆固醇、促进创伤愈合 )
目录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目录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目录
第 二 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机体在无氧状态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 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也称为糖的无氧氧化。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葡萄糖分解 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糖酵解共由十个酶促反应组成
目录
Glu
ATP AD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1.磷酸化阶段——活化耗能阶段
G-6-P F-6-P
目录
本节的要求
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的亚细胞部位、 反应过程、ATP生成、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 熟悉糖酵解调节。 掌握三羧酸循环反应的亚细胞部位、反应 过程、限速酶、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其
生物化学课件糖类代谢(共84张PPT)
•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枢 纽。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又是物质 合成的起点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糖代谢途径ppt课件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NADH
1,3-BPG ADP
X2
Phosphoglycerate kinase
2X
Pyruvate
H2O
Pyruvate
kinase
Enolase
PEP
2-PG
ADP
ATP
ATP 3-PG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2. F-1,6-BP+H2O F-1,6-2BP-ase Pi+F6P occurrence: cytoplasm Pyruvate
3. Pyruvate+ATP+CO2 Carboxylase ADP+Pi+Oxaloacetate Oxaloacetate+GTP CarboPxEyPkinase GDP+CO2+PEP occurrence: mitochondrion
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己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 变位酶 果糖-6-磷酸 磷酸果糖激酶 果糖-1,6-二磷酸
ATP ADP
ATP
ADP
磷
酸
二羟丙酮磷酸
果
甘油醛-3-磷酸
烯醇化酶
糖 激
脱氢酶
酶
Hale Waihona Puke 1,3-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醛-3-磷酸
酸磷 激酸
ADP NADH
Pi+NAD+
2X
酶甘 油 ATP
甘油酸-3-磷酸
Phosphoglucose Phosphofru-
Glucose Hexokinase G6P insomerase F6P -ctokinase
糖代谢PPT课件
ATP
(3)
ADP
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一分子 F-1,6-BP 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
变的磷酸丙糖(triose phosphate), 包括两步反应: ⑷ F-1,6-BP 裂 解 为 3- 磷 酸 甘 油 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和 磷 酸 二 羟 丙 酮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⑸ 磷酸二羟丙酮异构为 3- 磷酸甘油醛。
糖的无氧分解
糖 的 无 氧 酵 解 ( glycolysis) 是
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
乳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无 氧 酵 解 的 全 部 反 应 过 程 在 胞 液 (cytoplasm) 中进行,代谢的终产物 为乳酸 (lactate) ,一分子葡萄糖经 无氧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 无氧酵解的反应过程可分为活化、裂 解、放能和还原四个阶段。
第五章
糖 代 谢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一、生物代谢 二、糖的生理功能
一、生物代谢
生物代谢是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 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交换过程。 合成代谢一般是指将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转变成复 杂的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则是将复杂的 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糖、脂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途径各不相同,但是 它们的分解代谢途径则有共同之处,即糖、脂和 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分解反应后都生成了酮酸并进 入三羧酸循环,最后被氧化成CO2和H2O。
二、糖酵解的调节
糖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 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1.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是肝脏调节葡萄糖吸收的 主要的关键酶。
(3)
ADP
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一分子 F-1,6-BP 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
变的磷酸丙糖(triose phosphate), 包括两步反应: ⑷ F-1,6-BP 裂 解 为 3- 磷 酸 甘 油 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和 磷 酸 二 羟 丙 酮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⑸ 磷酸二羟丙酮异构为 3- 磷酸甘油醛。
糖的无氧分解
糖 的 无 氧 酵 解 ( glycolysis) 是
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
乳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无 氧 酵 解 的 全 部 反 应 过 程 在 胞 液 (cytoplasm) 中进行,代谢的终产物 为乳酸 (lactate) ,一分子葡萄糖经 无氧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 无氧酵解的反应过程可分为活化、裂 解、放能和还原四个阶段。
第五章
糖 代 谢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一、生物代谢 二、糖的生理功能
一、生物代谢
生物代谢是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 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交换过程。 合成代谢一般是指将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转变成复 杂的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则是将复杂的 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糖、脂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途径各不相同,但是 它们的分解代谢途径则有共同之处,即糖、脂和 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分解反应后都生成了酮酸并进 入三羧酸循环,最后被氧化成CO2和H2O。
二、糖酵解的调节
糖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 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1.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是肝脏调节葡萄糖吸收的 主要的关键酶。
生物化学第四章糖代谢ppt课件
为单糖。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人体的物质代谢—糖代谢(正常人体机能课件)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共消耗了2个ATP, 产生了4 个ATP,实际上净生成了2个ATP,同时产生2个NADH。
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2分子丙酮酸 2分子乙酰CoA, 生成2个NADH。
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 CO2和H2O,产生一个 GTP(即ATP)、3个NADH和1个FADH2。]×2
磷酸甘油酸激酶
Mg
ADP
TAP
O COH CHOH CH2OPO3H2 3-磷酸 甘油 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O
COH
CHOPO3H2
CH2OH 2-磷酸 甘油 酸
O
O
COH C OPO3H2 CH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Mg2 + 烯 醇 化 酶
丙酮酸激酶 ADP M2g+ ATP
COH
CHOH
CH2 烯醇式丙酮酸
OH
醛缩酶
H
OH
OH H
1,6-二 磷 酸 果 糖
CH2OPO3H2
CO
96%
CH2OH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O
CHOH
4%
CH2OPO3H2 3- 磷 酸 甘 油 醛
O
COPO3H2
CHOH
CH2OPO3H2 1,3-二磷 酸甘 油酸
NADH + H+ NAD+ CHO
CHOH
CH2OPO3H2 3-磷酸 甘油 醛
可出现低血糖症 。若血糖浓度继续下降,低于 2.25mmol/L时,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功能,出现 惊厥和昏迷,一般称为“低血糖休克”。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物乙酰CoA与草酰乙 酸结合生成柠檬酸进入循环。在循环过程中, 反复地脱氢(4次),通过脱羧生成CO2 (2 次) ,并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个 GTP(从能量的角度=1个ATP) 。
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2分子丙酮酸 2分子乙酰CoA, 生成2个NADH。
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 CO2和H2O,产生一个 GTP(即ATP)、3个NADH和1个FADH2。]×2
磷酸甘油酸激酶
Mg
ADP
TAP
O COH CHOH CH2OPO3H2 3-磷酸 甘油 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O
COH
CHOPO3H2
CH2OH 2-磷酸 甘油 酸
O
O
COH C OPO3H2 CH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Mg2 + 烯 醇 化 酶
丙酮酸激酶 ADP M2g+ ATP
COH
CHOH
CH2 烯醇式丙酮酸
OH
醛缩酶
H
OH
OH H
1,6-二 磷 酸 果 糖
CH2OPO3H2
CO
96%
CH2OH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O
CHOH
4%
CH2OPO3H2 3- 磷 酸 甘 油 醛
O
COPO3H2
CHOH
CH2OPO3H2 1,3-二磷 酸甘 油酸
NADH + H+ NAD+ CHO
CHOH
CH2OPO3H2 3-磷酸 甘油 醛
可出现低血糖症 。若血糖浓度继续下降,低于 2.25mmol/L时,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功能,出现 惊厥和昏迷,一般称为“低血糖休克”。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物乙酰CoA与草酰乙 酸结合生成柠檬酸进入循环。在循环过程中, 反复地脱氢(4次),通过脱羧生成CO2 (2 次) ,并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个 GTP(从能量的角度=1个ATP) 。
生物化学完整——糖代谢ppt课件
细胞呼吸最早释放的CO2
完整版课件
30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 上,原核细胞则在胞液中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3种酶和6 种辅因子
E.coli丙酮酸脱氢酶系/复合体:
分子量:4.5×106,直径45nm,比核糖体稍大。
酶
辅酶
每个复合物亚基数
丙酮酸脱氢酶(E1)
TPP
24
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 硫辛酸、CoA
同时进行脱氢和磷酸化作用,并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新
分配,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 ,脱下的氢为 NAD+ 接受。甘油醛-3-磷酸完整版脱课件氢酶的作用是负协同效1应6
3.2 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
+ ADP
+ ATP
1,3-BPG
3-PG
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在磷酸甘油酸激酶作用
下,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转变为ATP;因为每1mol
•柠檬酸/ 三羧酸循 环TCA
顺乌头酸
苹果酸
H2O
•草酰乙酸
再生阶段
•氧化脱 羧阶段
异柠檬酸
NAD+
NADH +CO2
延胡索酸
FADH2
FAD
完整版课件
琥珀酸 GTP 琥珀酰CoA
-酮戊二酸
NAD+
NADH +CO325
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
草酰乙酸
O CH3-C-SCoA
CoASH
柠檬酸合成酶
一、糖代谢总论 二、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作用 (2)丙酮酸去路 (3)柠檬酸循环 (4)戊糖磷酸途径 (5)葡糖异生作用 (6)乙醛酸途径
三、葡聚糖(糖原、 淀粉)的代谢
糖代谢PPT课件
α-葡萄糖苷酶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葡萄糖
α-临界糊精酶 乳糖酶 蔗糖酶
半乳糖 葡萄糖 果糖
? 糖的吸收 ?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 吸收形式: 单糖
? 吸收机制:
肠腔
小肠粘膜细胞
门静脉
K+ ATP ADP+NPai+泵 Na+
G
刷状缘
细胞内膜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 在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中,丙酮酸可转变为乙醇和 二 氧 化 碳 , 称 为 乙 醇 发 酵 ( ethanol fermentation )。
一、糖无氧氧化反应过程分为糖酵解和乳酸生 成两个阶段
* 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 (糖)酵解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pyruvate) ,称为 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7.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 3-磷酸甘油酸
F-6-P
ATP
ADP
F-1,6-2P
O=C O P
ADP
ATP
COOH
C OH
C OH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因人体 内无? -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 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 所必需。
糖代谢PPT课件
3、净生成2ATP,能量少。
4、三个关键酶,最重要 的是第二个。
2×乳酸
2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
2丙酮酸
C6H12O6+2ADP+2Pi 2C3H6O3+2ATP+2H2O
三、生物学意义
A 供能代谢不需要氧,因此是病理或者生理 缺氧时细胞应急供能的主要方式;
B 糖酵解是特殊组织供能代谢的主要方式: 如视网膜、白细胞、睾丸等;成熟红细胞没 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氧化磷酸化而只能进行 底物水平磷酸化;
(3)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
(4)其磷酸衍生物可以形成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 质,如:NAD+ 、FAD、DNA、RNA、ATP等。
(5)糖的代谢中间产物可以为其它代谢途径提供必 需的物质,如NADPH、磷酸核糖等。
2、糖的分类(根据分子大小及组成):
单糖:自身不能被水解成更简单的糖类 物质(葡萄糖、半乳糖、丙糖)。
乳糖酶等
➢吸收:小肠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4、糖代谢
糖代谢主要是指葡萄糖在体内的复杂代谢过程。
➢ 分解: 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糖原分解
➢ 合成: 糖原合成;糖异生
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
相对缺氧, 不需要氧的
参与
糖酵解(glycolysis):在无氧条件 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 酸进而还原成乳酸的过程。
寡糖:由几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蔗糖、 乳糖、棉子糖、麦芽糖)。
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淀粉、糖原、壳多糖、果胶类、葡聚 糖、琼脂糖)。
3、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 寡糖:麦芽糖、 蔗糖、乳糖 多糖:植物淀粉、动物糖原、纤维素
4、三个关键酶,最重要 的是第二个。
2×乳酸
2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
2丙酮酸
C6H12O6+2ADP+2Pi 2C3H6O3+2ATP+2H2O
三、生物学意义
A 供能代谢不需要氧,因此是病理或者生理 缺氧时细胞应急供能的主要方式;
B 糖酵解是特殊组织供能代谢的主要方式: 如视网膜、白细胞、睾丸等;成熟红细胞没 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氧化磷酸化而只能进行 底物水平磷酸化;
(3)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
(4)其磷酸衍生物可以形成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 质,如:NAD+ 、FAD、DNA、RNA、ATP等。
(5)糖的代谢中间产物可以为其它代谢途径提供必 需的物质,如NADPH、磷酸核糖等。
2、糖的分类(根据分子大小及组成):
单糖:自身不能被水解成更简单的糖类 物质(葡萄糖、半乳糖、丙糖)。
乳糖酶等
➢吸收:小肠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4、糖代谢
糖代谢主要是指葡萄糖在体内的复杂代谢过程。
➢ 分解: 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糖原分解
➢ 合成: 糖原合成;糖异生
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
相对缺氧, 不需要氧的
参与
糖酵解(glycolysis):在无氧条件 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 酸进而还原成乳酸的过程。
寡糖:由几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蔗糖、 乳糖、棉子糖、麦芽糖)。
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淀粉、糖原、壳多糖、果胶类、葡聚 糖、琼脂糖)。
3、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 寡糖:麦芽糖、 蔗糖、乳糖 多糖:植物淀粉、动物糖原、纤维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O
OH
H
OH
HO
H
H
OH
H
OH
O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O
HH
H
HO OH H OH
H
OH
OH
HOH 2C H
H
O CH2OH
OH OH
OH H
目录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磷酸果糖激酶-1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糖
1,3-二磷酸甘油酸
酵 E3: 丙酮酸激酶 解 的
ADP ATP
代 谢
乳酸
3-磷酸甘油酸
途
NAD+
径
2-磷酸甘油酸
NADH+H+
ATP ADP
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3
目录
⑷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从G开始 2×2-2= 2ATP 从Gn开始 2×2-1= 3ATP
有氧 H2O及CO2 丙酮酸
无氧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目录
糖的无氧分解
糖酵解: (glycolysis)
缺氧情况下,G→乳酸的过程
部位:胞浆 分两个阶段:
葡萄糖→丙酮酸 丙酮酸→乳酸
目录
1、G-丙酮酸 (糖酵解途径)
思考题:
限速酶 脱氢部位及氢受体 ATP的消耗与生成
目录
1、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思考题:
脱氢、脱羧部位; ATP生成情况; 限速酶
目录
柠檬酸合酶
目录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目录目录③ 三羧酸循环的要点 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 消耗一分子乙酰CoA, 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成1分子FADH2,3分子NADH+H+,2分子 CO2, 1分子GTP。 关键酶有:柠檬酸合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异柠檬酸脱氢酶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目录
(二)糖的吸收
1.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2. 吸收形式
单糖
目录
3. 吸收机制
刷状缘
肠 腔
Na+
G
小肠粘膜细胞
ATP ADP+Pi Na+泵
细胞内膜
门静脉
K+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目录
4. 吸收途径
小肠肠腔 SGLT肠粘膜上皮细胞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G F-6-P
PEP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G-6-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Glu E1 G-6-P ATP ADP
F-6-P E2 F-1, 6-2P ATP ADP
E1:己糖激酶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NAD+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NADH+H+
– 丙酮酸脱氢酶:
• 辅酶:TPP,
– 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 辅酶:二氢硫辛酸和辅酶A,
–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 辅酶:FAD、NAD+
HSCoA NAD+
目录
1. -羟乙基-TPP的生成
CO2
NADH+H+ 5. NADH+H+
的生成 NAD+
4. 硫辛酰胺的生成
2.乙酰硫辛酰 胺的生成
CoASH 3.乙酰CoA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目录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目录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 颗粒
目录
② 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丙酮酸激酶 P
(无活性)
ATP
ADP
胰高血糖素
PKA, CaM激酶
PKA:蛋白激酶A (protein kinase A)
CaM:钙调蛋白
目录
(三)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 6-磷酸葡萄糖可反馈抑制己糖激酶,但 肝葡萄糖激酶不受其抑制。
* 长链脂肪酰CoA可别构抑制肝葡萄糖激酶。
目录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目录
③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目录
目录
4.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目录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1、代谢活跃部位不缺氧也由糖酵解供能如视网 膜、睾丸、神经、
2、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能 3、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时肌肉局部血流相对不
足时
目录
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
有氧氧化: 有氧条件下,G→CO2和H2O的过程
目录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G(Gn)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胞液
丙酮酸
• F-1,6-2P 正反馈调节该酶 • 此酶有二个结合ATP的部位:
① 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低浓度时) ② 活性中心外别构调节部位(高浓度时)
目录
胰高血糖素
AMP 柠檬酸
+–
ATP
cAMP
ATP
PFK-2
FBP-2
(有活性) (无活性)
6-磷酸果糖激酶-2
活化
F-6-P
PKA
磷蛋白磷酸酶
果糖双磷酸酶-2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在以上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 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的 过 程 , 称 为 底 物 水 平 磷 酸 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
糖代谢
目录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 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 聚物。
目录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物质的原料。血浆蛋白、抗体和某些酶 及激素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O
OH
H
OH
HO
H
H
OH
H
OH
O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O
HH
H
HO OH H OH
H
OH
OH
HOH 2C H
H
O CH2OH
OH OH
OH H
目录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磷酸果糖激酶-1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糖
1,3-二磷酸甘油酸
酵 E3: 丙酮酸激酶 解 的
ADP ATP
代 谢
乳酸
3-磷酸甘油酸
途
NAD+
径
2-磷酸甘油酸
NADH+H+
ATP ADP
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3
目录
⑷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从G开始 2×2-2= 2ATP 从Gn开始 2×2-1= 3ATP
有氧 H2O及CO2 丙酮酸
无氧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目录
糖的无氧分解
糖酵解: (glycolysis)
缺氧情况下,G→乳酸的过程
部位:胞浆 分两个阶段:
葡萄糖→丙酮酸 丙酮酸→乳酸
目录
1、G-丙酮酸 (糖酵解途径)
思考题:
限速酶 脱氢部位及氢受体 ATP的消耗与生成
目录
1、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思考题:
脱氢、脱羧部位; ATP生成情况; 限速酶
目录
柠檬酸合酶
目录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目录目录③ 三羧酸循环的要点 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 消耗一分子乙酰CoA, 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成1分子FADH2,3分子NADH+H+,2分子 CO2, 1分子GTP。 关键酶有:柠檬酸合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异柠檬酸脱氢酶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目录
(二)糖的吸收
1.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2. 吸收形式
单糖
目录
3. 吸收机制
刷状缘
肠 腔
Na+
G
小肠粘膜细胞
ATP ADP+Pi Na+泵
细胞内膜
门静脉
K+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目录
4. 吸收途径
小肠肠腔 SGLT肠粘膜上皮细胞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G F-6-P
PEP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G-6-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Glu E1 G-6-P ATP ADP
F-6-P E2 F-1, 6-2P ATP ADP
E1:己糖激酶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NAD+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NADH+H+
– 丙酮酸脱氢酶:
• 辅酶:TPP,
– 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 辅酶:二氢硫辛酸和辅酶A,
–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 辅酶:FAD、NAD+
HSCoA NAD+
目录
1. -羟乙基-TPP的生成
CO2
NADH+H+ 5. NADH+H+
的生成 NAD+
4. 硫辛酰胺的生成
2.乙酰硫辛酰 胺的生成
CoASH 3.乙酰CoA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目录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目录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 颗粒
目录
② 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丙酮酸激酶 P
(无活性)
ATP
ADP
胰高血糖素
PKA, CaM激酶
PKA:蛋白激酶A (protein kinase A)
CaM:钙调蛋白
目录
(三)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 6-磷酸葡萄糖可反馈抑制己糖激酶,但 肝葡萄糖激酶不受其抑制。
* 长链脂肪酰CoA可别构抑制肝葡萄糖激酶。
目录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目录
③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目录
目录
4.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目录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1、代谢活跃部位不缺氧也由糖酵解供能如视网 膜、睾丸、神经、
2、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能 3、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时肌肉局部血流相对不
足时
目录
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
有氧氧化: 有氧条件下,G→CO2和H2O的过程
目录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G(Gn)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胞液
丙酮酸
• F-1,6-2P 正反馈调节该酶 • 此酶有二个结合ATP的部位:
① 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低浓度时) ② 活性中心外别构调节部位(高浓度时)
目录
胰高血糖素
AMP 柠檬酸
+–
ATP
cAMP
ATP
PFK-2
FBP-2
(有活性) (无活性)
6-磷酸果糖激酶-2
活化
F-6-P
PKA
磷蛋白磷酸酶
果糖双磷酸酶-2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在以上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 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的 过 程 , 称 为 底 物 水 平 磷 酸 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
糖代谢
目录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 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 聚物。
目录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物质的原料。血浆蛋白、抗体和某些酶 及激素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