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V1.1)》(全身热疗)
_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_2017_V1_1_深部热疗_
of General Practice ,2010,8(7):909-911.[16]蒋培余,沈志坤,陆永良,等.浙江省首批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9):2121-2124.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1.19.003.JIANG P Y ,SHEN Z K ,LU Y L ,et al.Rural -community -targeted training of the first batch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1,14(19):2121-2124.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1.19.003.[17]潘湛,许冬武.校地共建全科医学本科社区实践基地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2):44-45.DOI :10.3969/j.issn.1002-1701.2016.02.022.PAN Z ,XU D W.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community practice base for general practice undergraduate medicine [J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2016,30(2):44-45.DOI :10.3969/j.issn.1002-1701.2016.02.022.[18]ROLAND M ,ROBERTS M ,RHENIUS V ,et al.GPAQ -R: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version of the General Practic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for use for revalidation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UK [J ].BMC Fam Pract ,2013,14:160.[19]陆萍,朱杰,金敏洁,等.家庭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及服务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20(31):3376-3780.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31.003.LU P ,ZHU J ,JIN M J ,et al.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studio of family physicians and its service effectiveness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6,20(31):3376-3780.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31.003.(收稿日期:2017-01-06;修回日期:2017-05-25)(本文编辑:王凤微)·全科医生工具箱·标准·方案·指南———《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V1.1)》(深部热疗)1适应证除颅内肿瘤以外的全身各部位肿瘤。
_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_2017_V1_1_全身热疗_
[8] THUNY F,GRISOLI D,CAUTELA J,et al. Infective endocarditis: prevention,diagnosis,and management [J]. Can J Cardiol,2014, 30 ( 9) : 1046 - 1057. DOI: 10. 1016 / j. cjca. 2014. 03. 042.
( 摘自 “医脉通”)
·2426· http: / / www. chinagp. net E-mail: zgqkyx@ chinagp. net. cn
LIU F,WU Y H,AN Y Z.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the antibiotic resistant bocobacter infec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2,22 ( 4) : 877 - 879. [6] 虞燕波,邢云利,梁金锐 . 感染性心内膜炎 81 例预后影响因素 分析 [J]. 临 床 和 实 验 医 学 杂 志, 2014, 15 ( 7 ) : 636 - 639.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4695. 2016. 07. 006. YU Y B,XING Y L,LIANG J R.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81 case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J ].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4,15 ( 7) : 636 - 639.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4695. 2016. 07. 006. [7] 张毅强 .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治疗 [J]. 实 用 诊 断 与 治疗杂志, 2003, 17 ( 6 ) : 515 - 516.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3474. 2003. 06. 061. ZHANG Y Q. Treatment of pros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 [J]. Journal of Chinese Pract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2003,17 ( 6 ) : 515 - 516.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3474. 2003. 06. 061.
肿瘤热疗是什么
肿瘤热疗是什么肿瘤热疗,一般来说就是使用加热的方法,将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进行清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肿瘤细胞坏死。
患者可以配合放疗和化疗进行治疗。
肿瘤治疗已经是,目前进行肿瘤治疗的一种。
较为普遍的方法,副作用比较小,患者比较容易接受。
1、人体内的组织在体温升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血管扩张的情况,血流速度也会加快,散热较快,因为人体自我保护的作用,在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正常组织的损伤不会很大,而且能够很快修复。
在体温达到一定范围内,恶性肿瘤内部的温度会更高,而这一温度就会让肿瘤细胞因为高温失去活性。
2、肿瘤的热疗一般可以分为局部,区域,以及全身的三种。
一般情况下,高温治疗技术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而且需要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相结合,在患者体温达到一定范围内,一般在放疗后的一个小时之内,给患者进行局部热疗,一周进行两到三次,也可以进行胸腔热关注化疗。
对于一些患有胃癌等症状的患者,在发现转移的时候,可以使用胸腔热关注化疗。
3、高温射频消融治疗也是一种热疗。
比如说肝脏内出现肿瘤的患者,应该使用射频针通过CT和彩超,在其显示引导之下进行穿刺,直到进入肿瘤的内部。
之后给局部加热到一定的程度,让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这样能够起到比较直接的效果。
4、当一些患者感到极为疼痛的时候,局部热疗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患者疼痛感降低。
二、肿瘤热疗仪1、肿瘤热疗仪的基本介绍肿瘤热疗仪是一种能够使患者的体温升高,或是给患者局部进行加温,使患者肿瘤细胞周围的环境出现改变,导致肿瘤细胞能够直接变性坏死,从而使患者的肿瘤能够被治疗的一种医学仪器。
使用肿瘤治疗及对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目前使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治疗方法。
因为肿瘤热疗仪其独特的性质,经常被称为绿色治疗仪。
其效果和治疗手段,被国外的医生总结为“医疗春天到来的标志”。
中国目前的科技进步极快,对于肿瘤热疗仪已经处于国际的领先地位。
2、治疗原理医学专家们通过不懈的探索,得知人体的正常组织在体温升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的现象,而散热程度也比较快。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在现代医学中,热疗法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手段。
热疗法通过提高肿瘤局部温度,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同时增强免疫反应,促进组织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热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热疗法的分类热疗法可分为局部热疗和全身热疗两种。
局部热疗是指将热源直接应用于肿瘤的局部,使周围组织达到高温状态,从而达到杀伤癌细胞的目的。
全身热疗则是将人体整体加热,通过提高体温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局部热疗主要有热凝、热化学疗法、微波、射频和激光等。
其中,热凝治疗是应用高频电场,将肿瘤组织加热至65℃以上,使其凝固坏死。
热化学疗法是通过将抗癌药物注入肿瘤周围组织并加热,促使药物产生更强的杀伤作用。
微波和射频则是将电磁波直接应用于肿瘤,使其产生高温而被破坏。
激光是指将激光直接照射肿瘤组织,产生热效应杀灭肿瘤细胞。
目前,局部热疗在临床中已经应用于多种癌症治疗中,如肝癌、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
热凝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明显,同时相对其他治疗方案副作用较少。
热化学疗法在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治疗中应用广泛,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药物效应,从而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微波和射频在临床上已经形成规模,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等各类肿瘤的治疗中。
局部热疗的优点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对肿瘤疗效有一定的提高。
但其缺点也明显,主要表现为对肿瘤的局部控制能力较强,不能对远处转移的癌细胞造成直接的影响。
全身热疗主要有温泉疗法和热感应疗法两种。
其中,温泉疗法通常是将患者放置于温泉浴池中,以提高体温,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热感应疗法则是通过将患者放入热箱或使用其他局部热源,提高人体体温,达到类似于温泉疗法的效果。
全身热疗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也已经得到了逐步认可。
一项研究显示,全身热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和放疗对身体的损伤,同时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17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为规范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以下简称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使肿瘤、肿瘤所在区域或全身的温度升高,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损伤,单独或联合放疗、化疗等其它手段进行治疗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深部热疗(区域性热疗)和全身热疗,其加热的物理因子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超声、电容、电磁等,治疗途径包括无创、微创侵入和经生理性腔道等。
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不包括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治疗相关的二级诊疗科目。
(三)具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热疗设备。
(四)肿瘤深部热疗应当具备相应的影像引导设备,女口超声、CT或MRI等以及局部的温度监控设备;肿瘤全身热疗应当具备温度监控设备,并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全身热疗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五)全身热疗室应当具备心、肺、脑抢救复苏条件,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六)至少有2名具有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及经过肿瘤热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肿瘤热疗技术负责人还应当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具备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标准·方案·指南——《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Ⅴ1.1)》(
chromiums [J ]. Toxicological Sciences , 2008 , 101 (1 ) :159 170. DOI:10. 1093/toxsci/kfm260. [19] GUO L, TAKINO T , ENDO Y , et al. Shedding of kidney injury molecule - 1 by membrane - type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 J ]. Journal Biochemistry , 2012 , 152 ( 5 ) : 425 - 432. DOI: 10. 1093/jb/mvs082. [20] KRAMER A B, TTMMERENM M, SCHUURS T A , et al. Reductio of proteinuria in adriamycin - induced nephropathy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 of renal kidney injury molecule ( Kim - 1) over time [ J ] .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nal physiology , 2009 , 296 ( 5 ) : 1136 - 1145. DOI:10. 1152/ajprenal. 00541. 2007. [21] HANW K , WAIKARSS , JOHNSON A , et al. Urinary biomarker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 J ]. Kidney International , 2008 , 73 ( 7 ) : 863 - 869. DOI: 10. 1038/sj. ki. 5002715. [22] LUO Q H , CHEN M L, CHEN Z L et al. Evaluation of KIM - 1 and NGAL as early indicators for assessment of gentamycin - induced nephrotoxicity in vivo and in vitro [ J ]. Kidney & Blood Pressure Research , 2016 , 41 (6 ) :911-918. DOI:10.1159/000452592.
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v1.1
㊃指南㊃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V1.1)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热疗专业委员会㊀㊀ʌ摘要ɔ㊀热疗是继手术㊁放疗㊁化疗及生物治疗之后的第五种肿瘤治疗手段,亦是重要的肿瘤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临床应用无毒㊁安全,也称为绿色治疗㊂近年来,肿瘤的热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许多地市级医院甚至县级医院都普遍开展了肿瘤的热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㊂目前国内外尚无肿瘤热疗的指南和规范,为了指导和规范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特制定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就浅部热疗㊁深部热疗㊁全身热疗及体腔灌注热疗的适应证㊁禁忌证㊁操作程序与方法㊁注意事项㊁热疗的疗效评价及随访等进行了全面详细地阐述,供肿瘤热疗治疗领域同仁们参考㊂ʌ关键词ɔ㊀肿瘤/热疗法;㊀应用指南;㊀中国Chineseapplicationguideofclinicalapplicationoftumorhyperthermia(2017.V1.1)㊀SinoJapanScienceandTechnologyAssociation,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RadiotherapyBranchThermotherapySpecializedCommitteeCorrespondingauthor:XiaoShaowen,DepartmentofRadiationOncology,CancerHospitalof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42,China;Email:docxsw11@163.com㊀㊀ʌAbstractɔ㊀Hyperthermiaisthefifththerapeuticmeansfollowingsurgery,radiotherapy,chemotherapyandbiotherapy.Itisanimportantadjunctivetherapymethodwhichhaslesscomplicationsorsideeffectsanditiscalledgreentherapy.Inrecentyears,thereisincreasingconcerntohyperthermia.MoreandmorehospitalshaveobtainedhyperthermiamachinesandacquiredgoodtreatmentresultsinChina.Inordertostandardiz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hyperthermia,wespeciallymakeregardingchinesemalignanttumorthermotherapyguidelines,includingindication,contraindication,operationmethodandcautionsofsuperficialhyperthermia,deep⁃heatedhyperthermia,wholebodyhyperthermiaandbodycavityperfusionhyperthermiaandevaluationcriteriaofhyperthermiaandfollow⁃upsoastoprovideaguidingopinionaboutclinicalheattreatment.ʌKeywordsɔNeoplasms/hyperthermia;㊀Applicationguide;㊀China一㊁浅部热疗㊀㊀(一)适应证1.浅表肿瘤:(1)全身各部位的皮肤癌肿,包括鳞状细胞癌㊁腺癌和黑色素瘤等㊂(2)全身各浅表淋巴结的转移癌,如颈部㊁锁骨上区㊁腋窝㊁腹股沟等㊂(3)浅表器官及肢体的恶性肿瘤:①头颈部较表浅的原发瘤,如唇癌㊁牙龈癌㊁颊黏膜癌㊁面部㊁头皮及耳廓的癌瘤;②外阴癌㊁肛门癌;③四肢的癌肿如软组织肉瘤㊁骨肉瘤;④晚期乳腺癌㊂(4)胸腹壁复发或转移的肿瘤㊂2.腔道肿瘤:鼻咽癌㊁食管癌㊁宫颈癌㊁直肠癌㊁前列腺癌等㊂(二)禁忌证1.加温区有明显的热积聚效应的金属物㊂2.恶病质㊂3.严重全身感染㊂4.腔道肿瘤有大而深的溃疡,管腔扭曲成角㊁管壁有形成瘘或出血倾向者㊂(三)操作程序与方法1.了解病情㊁病变部位大小㊁有无禁忌㊁进行过或正在进行哪些治疗㊂2.向患者交代治疗目的㊁方法㊁治疗注意事项及易出现的并发症㊂3.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使其精神放松勿紧张㊂4.一般采用无创测温,如计划进行有创测温,应常规行局部消毒,将测温套管刺入欲测温部位,拔出针心将测温针置入套管内固定好,再拔出套管㊂5.如采用体外加温,将施用器安放适宜部位,接触型(有水袋)施用器可与皮肤接㊂6.一般瘤内温度控制在39.5 45 0ħ,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在39 43ħ,不能>45ħ,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时温度可适当降低㊂欲提高瘤内温度,表皮应加水冷或风冷,以减少皮肤烫伤㊂7.单独热疗时,每次加温时间为30 60min,若治疗需要,可适当延长至90min㊂相邻两次传统高温(41 45ħ)热疗之间要求间隔72h㊂如合并其他抗肿瘤治疗,可酌情调整温度(亚高温<41ħ)与频次,但两次热疗至少应间隔24h㊂同步放疗时,热疗应在放疗前后2h内进行,伴随整个放射治疗过程㊂热疗与化疗配合时,可于化疗前后或同时进行,可用铂类㊁氟尿嘧啶类㊁紫衫类㊁喜树碱类㊁蒽环类㊁烷化剂㊁抗血管生成药物等,剂量一般等于或少于常规化疗用量,可用单药,也可联合用药㊂8.加温时测温元件附在施用器表面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只能代表患者表面温度,有创测温较准确㊂定期检测测温元件温度准确性,以保证加温安全及达到预定温度㊂(四)注意事项1.设备使用前应了解其性能㊁有效透热度,施用器尺寸及加温的有效范围㊁热场是否均匀㊂2.设备厂家标明的热吸收比分布图最好再进行等效体模实测验证㊂3.与机器配套购买的测温设备要进行标定,误差应在ʃ0 2ħ范围内㊂4.加温区皮肤热感觉减退,避免过热引起烫伤㊂如有瘢痕,因其吸热性强,要注意控制局部温度,避免损伤㊂5.体外加温时,加温区局部应与施用器保持平行㊂6.加温时要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并观察患者体位有无移动㊂7.如加温中皮肤起水泡,应立即停止热疗㊂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保持局部清洁㊂如加温后皮肤发红,可行冷敷等对症处理㊂二、深部热疗㊀㊀(一)适应证:适用于除颅内肿瘤以外的全身各部位肿瘤㊂1.头颈部肿瘤:较大较深的复发或难治性癌或各种软组织肉瘤㊂2.胸部肿瘤:如食管癌㊁肺癌㊁纵隔肿瘤㊁胸膜肿瘤㊁心包肿瘤以及癌性胸腔积液等㊂3.腹部肿瘤:如肝癌㊁胰腺癌㊁胃癌㊁结肠癌㊁胆囊癌㊁腹膜后肿瘤㊁癌性腹水等㊂4.盆腔肿瘤:如膀胱癌㊁前列腺癌㊁直肠癌㊁宫颈癌㊁卵巢癌等㊂5.其他部位肿瘤:恶性淋巴瘤㊁骨与软组织肿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㊂6.骨转移瘤㊂(二)禁忌证1.绝对禁忌:孕妇和无法表述感觉的婴幼儿;有器质性中枢神经疾病㊁恶病质㊁水电解质严重紊乱㊁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严重感染不能耐受加温治疗者;体内有热积聚金属置入物和起博器者㊂2.相对禁忌:伴有神经症状的脑转移者;冠心病;腹部皮下脂肪过厚者;加温局部皮肤有感染和溃烂者㊂(三)操作程序与方法1.深部热疗可选用射频㊁微波或超声等深部热疗设备㊂2.向患者交代治疗目的㊁方法㊁治疗注意事项及易出现的并发症㊂3.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使其精神放松勿紧张㊂4.热疗前必须通过CT或MRI等了解肿瘤部位和范围,以利于加温区域定位㊂5.根据热分布选用适当尺寸辐射器㊂单独热疗时每次加温时间为30 60min,如治疗需要,可适当延长至90min㊂相邻两次传统高温(41 45ħ)热疗之间要求间隔72h㊂如合并其他抗肿瘤治疗,可酌情调整温度(亚高温<41ħ)与频次,但两次热疗至少应间隔24h㊂加温区域参考点的温度应达到39ħ以上,且最好<43ħ㊂6.治疗中建议测量1次/min功率值,测量1次/min测温点的温度或能量㊂胸部加温至少应用食管内传感测温器,瘤内测温最佳,腹盆部加温至少应用直肠内传感器测温㊂有条件时行瘤内测温,最好多点测温㊂另外,可设传感器测量口腔或腋下温度,以对全身温度进行监测㊂治疗中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温度不能>43ħ(颈部热疗时,外耳道温度ɤ41ħ)㊂7.治疗中应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㊂患者在热疗中出现全身温度过高㊁心率过快㊁出汗过多或皮肤剧烈疼痛时必须立即中止治疗,采取措施后可继续治疗,必要时停止治疗㊂治疗前后各测量1次血压和心率㊂8.治疗记录应包括:记录辐射器大小㊁患者治疗㊃体位㊁水袋结构情况;使用功率㊁能量㊁各测温点的数据㊁温度曲线及温度参数;患者心率㊁血压㊁加温部位的热感觉㊁疼痛感觉㊁是否出现皮肤烧伤㊁是否出现皮肤硬结㊂(四)注意事项1.设备使用前应了解其性能㊁有效透热度,施用器尺寸及加温的有效范围㊁热场是否均匀㊂2.深部热疗不单独作为一种根治手段,必须结合放疗和/或化疗或其他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㊂3.热疗反应㊁并发症和后遗症:(1)热疗中或热疗后出现全身温度过高㊁心率过快㊁出汗过多而虚脱的全身反应,要及时处理;(2)皮肤烧伤:多数表现为皮肤急性的轻度烫伤,如红肿㊁水泡,给予对症处理即可;(3)皮下疼痛和硬结:是由于皮下脂肪过热引起㊂发生率约10%左右,皮下脂肪厚度>2cm时发生率增加,应向患者事先说明㊂三、全身热疗㊀㊀全身热疗是指利用红外线㊁微波㊁射频等全身或局部加温方式达到全身热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手段㊂(一)适应证1.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能耐受并愿意接受全身热疗㊂2.配合放疗㊁化疗等其他抗肿瘤综合治疗㊂3.肿瘤反复术后的预防复发转移治疗㊂4.其他治疗后复发或化疗耐药的治疗㊂5.晚期全身广泛转移的姑息治疗㊂(二)禁忌证1.新近脑血管病变,或伴有可引发脑水肿㊁颅内高压的疾病或因素㊂2.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㊁心脏储备功能明显下降(心脏功能在Ⅱ级以下)㊂3.未控制的高血压(BP>160/100mmHg(1mmHg=0 133kPa))㊂4.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肺功能<正常的60%)㊂5.肝功能或肝脏储备功能明显降低,活动性肝病㊂6.严重的肾实质或肾血管病变㊁肾功能不全㊂7.存在未经控制的感染灶或潜在感染灶,以及有败血症倾向㊂8.未获纠正的中⁃重度贫血㊂9.有明显出血倾向或DIC倾向,单独热疗时血小板<50ˑ109/L,合并化疗时血小板<80ˑ109/L㊂10.全身衰竭㊂(三)临床治疗原则1.早期治疗原则:大量研究表明,全身热疗治疗恶性肿瘤,肿瘤的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的差别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分期对疗效有影响,因而应尽可能的早期开始治疗㊂2.综合治疗原则:全身热疗与放疗或化疗合并作用于癌细胞有协同的杀伤效应㊂因此,采用全身热疗治疗恶性肿瘤应采用综合治疗,只有放疗已过量㊁化疗毒性反应太大的晚期患者才考虑单独采用热疗㊂全身热疗时需要配合化疗,化疗方案的实施要与热疗周期同步进行㊂尽量选用有热增强效应的化疗药品㊂3.疗程安排原则:全身热疗每次治疗时人体参考点温度在39.0 41 5ħ,维持60 90min㊂配合化疗时温度可适当降低㊂再次治疗时间间隔ȡ72h,根据病情需要或疗效可重复多次治疗㊂(四)临床观察指标1.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㊁尿常规㊁生化指标㊁心肺功能㊁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等变化㊂2.观察实体瘤的变化㊁疼痛㊁一般状况以及副反应发生的情况㊂(五)治疗前准备1.常规检查:(1)三大常规;(2)生化全项;(3)肿瘤标记物;(4)心电图㊁超声心动;(5)胸片或胸部CT㊁MRI㊂2.根据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参考选择如下检查项目:心肌酶谱㊁免疫功能㊁血气分析㊁肺功能等㊂3.热疗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1)患者临床资料的总结㊁评估;(2)患方知情同意㊂4.护理及相关准备工作:(1)治疗前充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护理;(2)治疗前根据需要适当补充能量合剂㊁氨基酸㊁脂肪和维生素类;(3)治疗前建立静脉通路;(4)治疗前晚酌情给与小剂量镇静药物;(5)出汗较多时应补充水和电解质,保持水㊁电解质平衡,防止虚脱发生㊂5.全身热疗设备调试检测:按照热疗设备使用说明书以及操作规范,检查调试设备㊂(六)治疗规范1.加热前准备:(1)确认可以进行全身热疗后,将患者送入热疗室;(2)接受红外仓治疗的患者入舱后,固定背部传感器(肩角下角线与脊柱交点),㊃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3)布设体外㊁直肠温度传感器;(4)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吸氧;(5)全麻情况下,为防止褥疮发生,患者枕部㊁骶尾部及足跟部加垫棉垫,使足跟部悬空;实施导尿,并留置导尿;固定四肢;患者眼睑内涂红霉素眼膏,并戴眼罩,敷凉毛巾;(6)实施深度镇静在于减轻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深度镇静以患者维持睡眠状态,对言语刺激有反应,深反应减弱或消失,呼吸㊁心率㊁血压及尿量正常,对外界言语刺激有反应为基准,调节镇静剂用量㊂2.治疗中监测(1)体温检测:①体表温度监测要求体表温度监测点应均匀分布在体表各区域;②体表温度监测点应ȡ5个;③必须实时㊁不间断观察各体表观测点的温度;④体表各点温度ɤ41 5ħ㊂(2)体内温度监测:①要求体内温度监测点最少1个;②体内监测点位于直肠(代表腹腔温度);③控制体内监测点温度ɤ41 5ħ㊂红外线或微波体表加热时,人体皮肤温度首先升高,实时观察各体表观测点的温度,控制设备使其均匀升高,要求ɤ41 5ħ㊂体内温度观测点位于直肠,以该点温度代表腹腔温度/体核温度,加热过程中直肠温度持续上升,一般升温速度为每5min内0 2ħ㊂如果低于该速度,提示升温较慢,应分析升温慢的原因㊂人体体温达到38 5ħ以上时,由于机体体温调节的作用,往往会出现排汗增加,影响升温,此时可以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 3mg抑制排汗㊂当直肠温度达到40 0ħ时停止高功率加热,维持一定时间,控制直肠温度ɤ41 5ħ㊂人体监测点温度在39.0 41 5ħ,维持60min㊂(3)循环系统检测: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分析心动过速的原因,主要是体温升高,循环容量不足,心脏负荷过大,或者麻醉过浅导致肌体应激反应所致,根据不同情况,作相应处理㊂心律正常㊁心率推荐控制在120 140次/min以下㊂维持血压ȡ80 90/40 50mmHg㊂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0mmHg左右㊂(4)呼吸系统检测:高温状态下,阻力及容量血管均扩张,主要脏器灌注压力下降,而且此时细胞代谢增强,需氧量增加;应充分给氧,鼻吸氧流量2.0 2 4L/min,保持呼吸频率10次/min以上㊂氧饱和度99以上㊂必要时给予正压面罩给氧㊂(5)体液检测:随着体温的变化,人体内环境处于应激状态,随时记录补液量和尿量,根据心率㊁血压估测血容量情况,进行补液调节㊂(6)热剂量监测:全身热疗设备的软件,需有累积热剂量功能,为了便于比较,建议该剂量定义为等效41 8ħ,单位为 min ㊂累计热剂量(ETD41 8ħ)应该>60min㊂(七)治疗中辅助治疗措施1.随着体温升高,全身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且此时大量出汗以及呼吸㊁尿液损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积极补液㊂麻醉情况下输液总量为4000 8000ml,1000 2000ml/h(参考监测数据)㊂晶胶体比为2 3ʒ1;晶体:平衡液㊁25% 50%葡萄糖;胶体:羟乙基淀粉或琥珀明胶㊁白蛋白㊁血浆㊂保证24h尿量ȡ800ml(热疗后2h内尿量至少>30ml/h)㊂不麻醉情况下,根据出入量酌情补液㊂2.在治疗温度时实施化疗,尽量在恒温期维持较高血药浓度㊂3.能量补充:葡萄糖1 3g/kg,适量补充维生素㊂(八)治疗后处理1.麻醉情况下,拔除温度传感器㊁监护电极,将患者平移出加热舱,返回病房后必须保温卧床6h以上㊂2.术后常规热疗护理(预防迟发烫伤㊁褥疮护理),对局部皮肤红斑(轻微烫伤)部位进行重点冷敷治疗㊂3.对于面部浮肿明显的患者,考虑有可能存在脑水肿时,可适当予甘露醇脱水治疗㊂4.术后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㊁氨基酸㊁脂肪和维生素类营养素㊂5.全身热疗中㊁后期,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血容量不足,甚至低血压,此时要给予充分液体补充,提高血容量㊂6.热疗后第2 3d,患者会出现体温反弹,一般在38.0 38 5ħ,多系肿瘤组织坏死后蛋白碎片吸收热,不需特殊处理㊂但需排除继发感染㊂(九)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1.心律失常㊁心肌损伤㊁心衰(1)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持续>140次/min):艾司洛尔即刻控制剂量为1mg/kg30s内静脉注射,继续予0 15mg/(kg㊃min)静脉滴注,最大维持量为0 3mg/(kg㊃min)㊂(2)室上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1 2mg/kg静脉注射,30min后重复注射㊂合贝爽0 25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注射5 10min,必要时15 30min后重复注射,维持5 10mg/h静脉滴注12 24h㊂(3)室性心动过速:①心率<200次/min:首选利多卡因㊂胺碘酮75 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分3次,每次5 10min静脉注入,维持0.5 0 75mg/min静脉滴注,需要时15min后重复注射,剂量<75 100mg,总量<1 2g/d;②心率>200次/min(有发生室颤危险):非同步电击复律㊂(4)早博:室性早搏首选利多卡因50 100mg静脉注射,每5 10min1次,总量<4mg/kg,维持1.5 2 0mg/min恒速静脉滴注,总量<3 0g/d㊂(5)低血压:在充分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运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㊁阿拉明㊂多巴胺2 5μg/(kg㊃min)使尿量增加,心排血量不变或轻度增加;6 10μg/(kg㊃min)增加心排血量,尿量维持,开始使心率㊁血压增加;11 20μg/(kg㊃min)使心排血量增加明显,心率和血压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增加,可致心律失常㊂2.造血系统:使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㊂3.中枢神经系统:有少数患者(0 33%)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定向力障碍㊂对于敏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头部冰敷或冰帽㊂症状出现后,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患者将在1 3d内恢复正常㊂4.消化系统: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消化道反应,如恶心㊁呕吐㊁腹泻,可在化疗前或后给予恩丹西酮8毫克注射㊂5.热损伤:人体表皮或体内组织的热损伤㊂这种损伤在表皮表现为烫伤,一般是Ⅰ Ⅱ度烫伤㊂常规烫伤处理及护理即可,注意防止感染㊂6.其他:(1)红外线眼损伤:角膜损伤㊁白内障以及视网膜脉络膜灼伤㊂在接受红外线治疗时,若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㊂并可适当涂抹护眼药膏㊂一旦发生红外线眼损伤应遮住保护双眼,预防发生感染,并进行对症处理㊂视网膜脉络膜灼伤后可用皮质类固醇,维生素B,血管扩张剂,扩瞳剂及球后注射激素等㊂(2)镇静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呼吸抑制,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调整镇静药物的剂量和速度㊂准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械㊂四、体腔灌注热疗㊀㊀体腔非循环灌注热疗参考上述 二㊁深部热疗 ,此节为体腔循环灌注热疗(术中循环灌注热疗也可参考)㊂(一)适应证1.晚期恶性肿瘤伴发的胸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有弥漫性癌性结节者恶性胸腔积液㊂2.晚期腹盆腔肿瘤,术前或姑息治疗㊂3.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发现冲洗液癌细胞为阳性者㊂4.腹盆腔恶性肿瘤术中发现肿瘤侵及全层或淋巴结转移或广泛器官㊁肠系膜及大网膜转移㊂5.癌性腹膜炎㊂(二)禁忌证1.恶病质,伴有发热,体温升高,伴有明显感染者㊂2.有出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者㊂3.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严重粘连导致穿刺入肠管的危险性增加㊂(三)操作流程1.灌注容量及药物的选择(1)容量选择:含有高浓度的抗癌药液在整个体腔脏器表面与之相接触是腔内化疗的重要基础㊂根据腹腔液流体动力学研究表明,只有注入大容量液体达到腹腔膨胀时才能确保腹腔脏器和整个腹膜表面与抗癌药液充分相接触㊂在腹腔灌注液中注入放射性示踪剂研究腹腔流体力学发现,至少需灌注2000ml液体才能克服腹腔内液体的自由流动阻力,确保液体在腹腔内均匀分布㊂(2)溶剂选择:溶剂常为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等㊂(3)药物选择:根据以下几点:①药物必须能通过自身或其代谢产物杀死肿瘤细胞;②药物必须有低的胸㊁腹腔通透性;③药物必须很快从血浆中清除;④药物必须有较强的穿透肿瘤组织的能力㊂常用药物包括以下种类:a.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㊁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b.化疗药物:铂类㊁丝裂霉素㊁氟尿嘧啶㊁表柔比星㊁紫杉类等;c.免疫制剂:白介素⁃2㊁干扰素等;d.其他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㊁康莱特㊁榄香烯乳液㊁鸦胆子油乳液㊁香菇多糖等㊂2.灌注治疗方法(1)具体步骤①体腔无积液者:B超定位避开黏连的肠管和肿瘤,确定穿刺点㊂常规穿刺建立入体通道,连接输液器灌入500ml温热盐水,确保穿刺针在腔内流速无阻力,连接循环机管道,设定仪器的工作温度45.0 45 5ħ,单向灌注热盐水,腹腔一般2500 3500ml,以微感腹胀满为宜,再穿刺置输出端针,连接循环机管道,开始加热循环治疗㊂循环中调节入体温度在42.0 45 0ħ,出体温度一般在39.0 41 5ħ,流速150 200ml/min,持续恒温循环50 60min㊂根据出体温度调整流速,最后排出部分液体,腹腔留液ȡ1500ml㊂注入化疗药物(循环中或后分次给)前,常规注入地塞米松10mg㊁呋塞米20mg㊂为避免温度>39ħ对大脑损伤,头部常规敷凉毛巾㊂②体腔有积液者:根据积液量㊁性质不同区别处理㊂若积液为流动性,建议先排出积液(方法可参照胸腹水处理要求);若积液流动性差,先单向同步热灌洗,边灌边放,用热盐水置换大部分恶性积液,稀释积液,保证循环治疗的顺畅和疗效的提高;若是胶冻样积液自穿刺针排出困难,可置较粗的带侧孔的导管先单向灌洗后再循环化疗㊂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可直接利用胸腹水循环治疗;若胸腹腔有较大包裹性积液,只要包裹腔有200 500ml液体仍可进行腔内循环治疗㊂(2)治疗时间及治疗频次:时间60 90min/次㊂频次根据疾病种类㊁治疗目的选择㊂根治术后预防性治疗1 3次;姑息性术后㊁减瘤术后㊁恶性腹水3 5次㊂根据化疗方案㊁热耐受的要求及住院时间的限制,热循环治疗两次间隔以1 3d为宜㊁连做2 3次为1个周期㊂化疗药物应足量,可以多周期治疗㊂肿瘤标志物转阴率血清常常比积液早,建议在积液很快消失㊁血清标志物刚转阴时,应继续巩固1 2周期,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㊂(四)注意事项1.术前建立静脉通道㊂2.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暴露穿刺部位㊂体质虚弱者给予平卧位或半卧位,并加床档㊂3.术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㊁咳嗽㊁喘憋㊁腹胀及胸/腹腔引流液性状㊁颜色㊁量㊂4.有异常及时处理㊂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吸氧㊂5.经体外加热的灌注液循环灌注于胸/腹腔时,注意观察热疗机运作是否正常,期间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㊂6.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有无红肿㊁渗液㊁堵塞等观察引流液性状㊁颜色㊁量㊂及时封闭胸/腹腔留置引流管,并妥善固定㊂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遵医嘱及时准确采集患者各类标本,为诊疗收集资料㊂(五)常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胸㊁腹腔内化疗的毒性反应主要由胸㊁腹腔灌注液中化疗药的浓度过高造成㊂一般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㊁急性肾功能衰竭㊁化学性腹膜炎㊁胃肠道反应㊁部分患者有乏力及全身不适感,但这些毒性反应多数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加以避免㊂并发症为胸腔感染㊁吻合口瘘和肠穿孔;其次为胆瘘㊁胰腺炎㊁腹壁出血㊁伤口裂开等㊂(六)影响疗效及安全性的关键因素1.灌注速度及温度:灌注液的灌注速度是影响腹腔内保持精确恒温的重要因素㊂高精度控温及高精度控制灌注速度是技术关键㊂目前临床报道的的治疗温度多为39 45ħ㊂温度过高将对小肠产生热损伤,导致粘连性肠梗阻㊁肠坏死㊁腹腔脓肿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㊂温度过低则达不到有效治疗温度,影响临床治疗效果㊂2.治疗时间及治疗次数㊂3.化疗药物的种类及浓度㊂五、肿瘤热疗的疗效评价㊀㊀(一)实体瘤实体瘤的疗效评价参照RECIST1 1标准,同时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㊁PET⁃CT检查结果及日本热疗学会标准综合考虑㊂1.评价标准:采用RECIST1 1标准,根据CT或MRI结果,对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计算其热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差值的绝对值与治疗前肿瘤最大直径的比值(多个病灶者则计算每个肿瘤直径之和);对非目标病灶(目标病灶以外的其它病灶)应在基线上记录,但不需测量,在随诊期间,要注意其存在或消失㊂2.缓解标准[目标病灶(靶病灶)评价]:(1)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2)部分缓解(PR):靶病灶总径与基线相比缩小ȡ30%;(3)稳定(SD):介于PR和PD之间;(4)进展(PD):以靶病灶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为参照,直径和增加ȡ20%;除此之外,必须满足直径和的绝对值增加至少5mm或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㊂因热疗容易引起瘤内坏死,而肿瘤大小变化不一定明显,日本热疗学会还根据肿瘤体积变化和CT(或其他影像诊断)上肿瘤内的低密度区域的变化来评价热疗的效果,即在热疗后2个月内复查增强CT(或MRI,PET⁃CT等)片,在肿瘤最大层面的断面上,观察低密度区(lowdensearea简写LDA,为肿瘤坏死区,HU减少ȡ15%)所占肿瘤面积的比例和肿瘤边缘部位非低密度区(肿瘤壁或包膜)的厚度为指标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CR):靶病灶经检查完全消失者或者靶病灶瘤体内低密度区达80%以上,肿瘤壁无增厚;(2)有效(PR):A㊁瘤体内低密度区达80%以上,但肿瘤壁有部分增厚;B㊁低密度区为50% 80%之间者亦认为有效;(3)无效(NC):低密度区未>50%者㊂非目标病灶评价:CR: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SD: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或/和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持续存在;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和存在非目标病灶进展㊂(二)体腔积液1.完全缓解(CR):胸(腹㊁盆)腔积液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㊂2.部分缓解(PR):50%ɤ胸(腹㊁盆)腔积液消退<100%,并维持4周以上㊂3.稳定(SD):胸(腹㊁盆)腔积液消退<50%或增加ɤ25%,并维持4周以上㊂4.进展(PD):胸(腹㊁盆)腔积液增加ȡ25%㊂(三)患者生活质量1.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重:体重增加7%,并保持4周以上,不包括(第三间隙积液)认为有效;其他任何情况认为无改善㊂(2)疼痛:数字评分法(VAS)将疼痛程度用0 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能够忍受;4 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10分:患者有强烈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㊂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㊂疼痛评分比基线提高ȡ50%,并持续4周以上,认为有效;任何恶化情况,并持续4周以上,认为无效;上述情况以外的情况,认为稳定㊂(3)身体一般状况:根据KPS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ȡ10分为生活质量改善,变化在10分以内为生活质量稳定,减少ɤ10分为生活质量下降㊂2.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如下:(1)疼痛㊁KPS均为有效,判断为临床有效,生活质量改善㊂(2)疼痛㊁KPS中的任何一个有效,且另一个稳定,判断为临床有效,生活质量改善㊂(3)疼痛㊁KPS均为稳定,而体重ȡ7%的增长,则判断为临床有效,生活质量改善㊂(4)疼痛㊁KPS均无效,或任何一个无效,则判断为临床无效,生活质量未改善㊂(5)疼痛㊁KPS均稳定,而体重稳定或减轻,判断为临床无效,生活质量未改善㊂KPS评分标准:10:正常,无症状和体征,无疾病证据;9:能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8: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7: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或工作;6: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不能从事正常工作;5:需要一定帮助和护理,以及给与药物治疗;4: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治疗;3: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有住院指征,尚不到病重;2:病重,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1:重危,临近死亡;0:死亡㊂六㊁随访㊀㊀1.热疗的前㊁中㊁后应有CT或MR等客观检查可评价肿瘤经治疗后的改观情况㊂2.热疗后1㊁3㊁6个月均要进行复查,各项检查的对照观察,了解治疗后的变化和决定后期是否继续治疗㊂3.治疗后在半年以上者可3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治疗㊂4.一年后可半年或1年进行一次复查即可㊂制定指南召集人(按姓氏拼音排序):马胜林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肖绍文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珊文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参加制定指南人员(按姓氏拼音排序):白静教授(包头市肿瘤医院),蔡英全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霍忠超教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康静波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刘珈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刘文超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路太英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胜林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邵汛帆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唐劲天教授(清华大学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王东安教授(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王继英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王捷忠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王义善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吴稚冰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肖绍文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凤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珊文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章岳山教授(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执笔秘书(按姓氏拼音排序):李寅生硕士(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张扬子博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7⁃03⁃13)㊃。
肿瘤热疗指南解读
热疗杀灭肿瘤原理
组织培养及体内实验表明,人体细胞在接受30-60分钟、 42-43℃的热作用时,细胞会产生变性甚至坏死。
而人体正常组织的动脉和静脉系统在胚胎阶段就已配置 完善,并有良好的体温调控系统;肿瘤内的血管是后天 异常生长的,其结构平时就扩张扭曲,大量的血管窦处 于开放状态,毛细血管壁缺乏弹性,肿瘤增大又压迫这 些血管,而且血管神经感受器不健全,对温度的反应不 敏感。
深部热疗
射频、微波或超声等深部热疗设备
热疗前必须通过 CT 或 MRI 等了解肿瘤部位和 范围,以利于加温区域定位。
根据热分布选用适当尺寸辐射器。 单独热疗 时每次加温时间为30-60min,如治疗需要,可 适当延长至90min。 相邻两次传统高温(4145℃)热疗之间要求间隔72h。 如合并其他抗 肿瘤治疗,可酌情调整温度(亚高温<41℃) 与频次,但两次热疗至少应间隔 24h。 加温区 域参考点的温度应达到39℃以上,且最好 <43℃。
全身热疗
全身热疗是指利用红外线、微波、射频等全身 或局部加温方式达到全身热治疗效果的一种治 疗手段。
全身热疗
适应症: 1.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能耐受并愿意 接受全身热疗。 2.配合放疗、化疗等其他抗肿瘤综合治疗。 3.肿瘤反复术后的预防复发转移治疗。 4.其他治疗后复发或化疗耐药的治疗。 5.晚期全身广泛转移的姑息治疗。
浅部热疗
1.加温区有明显的热积聚效应的金属物。 2.恶病质。 3.严重全身感染。 4.腔道肿瘤有大而深的溃疡,管腔扭曲成角、
管壁有形成瘘或出血倾向者。
浅部热疗
无创测温或有创测温
一般瘤内温度控制在39.5-45℃,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在 39-43℃,不能>45℃,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时温度可 适当降低。 欲提高瘤内温度,表皮应加水冷或风冷, 以减少皮肤烫伤。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附件17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以下简称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使肿瘤、肿瘤所在区域或全身的温度升高,经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损伤,单独或联合放疗、化疗等其它手段进行治疗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深部热疗(区域性热疗)和全身热疗,其加热的物理因子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超声、电容、电磁等,治疗途径包括无创、微创侵入和经生理性腔道等。
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不包括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治疗相关的二级诊疗科目。
(三)具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热疗设备。
(四)肿瘤深部热疗应当具备相应的影像引导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以及局部的温度监控设备;肿瘤全身热疗应当具备温度监控设备,并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全身热疗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五)全身热疗室应当具备心、肺、脑抢救复苏条件,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六)至少有2名具有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及经过肿瘤热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它专业技术人员。
肿瘤热疗技术负责人还应当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具备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方案(2017年版)
附件17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为规范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以下简称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使肿瘤、肿瘤所在区域或全身的温度升高,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损伤,单独或联合放疗、化疗等其它手段进行治疗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深部热疗(区域性热疗)和全身热疗,其加热的物理因子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超声、电容、电磁等,治疗途径包括无创、微创侵入和经生理性腔道等。
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不包括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治疗相关的二级诊疗科目。
(三)具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热疗设备。
(四)肿瘤深部热疗应当具备相应的影像引导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以及局部的温度监控设备;肿瘤全身热疗应当具备温度监控设备,并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全身热疗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五)全身热疗室应当具备心、肺、脑抢救复苏条件,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六)至少有2名具有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及经过肿瘤热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肿瘤热疗技术负责人还应当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具备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要点
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要点随着肿瘤疾病的不断增多与严重性的提高,热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是中国肿瘤学会委托专家团队制定的一份全面系统的行业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权威指导,规范中国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的要点。
一、指南的制定与背景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是在中国肿瘤学会的指导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进行研究并发布的。
指南的背景是中国肿瘤热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深入研究,以及人们对热疗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注。
本指南的制定旨在推动中国肿瘤热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指南的目的与内容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的目的在于对热疗在临床应用中的适应症、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进行规范的指导。
指南的内容包括了热疗的定义、分类、适应症、热疗技术、疗效评价等。
其中,热疗适应症的制定与确定是指南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热疗适应症的制定热疗适应症的制定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肿瘤疾病,以及热疗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指南针对各类常见肿瘤病种进行细致分类,如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复发与转移性肿瘤等。
并详细介绍了热疗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治疗原则和热疗技术的应用。
这些研究结果和经验构成了指南的重要内容,为临床医生的判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热疗技术的应用热疗技术作为临床热疗治疗的核心内容,是指南中的又一重要内容。
指南将热疗技术从物理热疗、生物热疗、免疫热疗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详细描述。
其中,物理热疗是应用温热作用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的一种热疗技术,主要包括微波治疗、射频治疗等。
生物热疗则是利用生物学物质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包括热敏感剂物质、基因热疗等。
而免疫热疗则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加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五、疗效评价与安全性作为一份行业指南,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需要综合考虑疗效评价与安全性。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18之马矢奏春创作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一、适应证符合率界说: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适应证选择正确且无技术应用禁忌证的患者例数占同期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总患者例数的比例.(见注1)计算公式:=×10 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的规范性.二、肿瘤热疗治疗温度和时间选择正确率界说: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温度和时间选择正确的例数占同期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总例数的比例.(见注2)计算公式:=×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的规范性.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界说:围手术期(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的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总例次数的比例.(见注3)计算公式:=×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的平安性.四、术后死亡率界说:术后死亡是指实施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治疗患者, 术后(住院期间内)死亡, 包括因不成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术后死亡率是指术后患者死亡人数占同期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术后死亡率= ×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的平安性.五、实体肿瘤热疗有效率与控制率界说:实体肿瘤热疗有效是指实体肿瘤实施肿瘤热疗治疗后实体肿瘤完全缓解或部份缓解.实体肿瘤热疗控制是指实体肿瘤实施肿瘤热疗治疗后实体肿瘤完全缓解、部份缓解或稳定.实体肿瘤热疗有效率(RR)是指实体肿瘤热疗有效的患者数占同期实体肿瘤热疗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实体肿瘤热疗控制率(DCR)是指实体肿瘤热疗控制的患者数占同期实体肿瘤热疗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见注4)计算公式:= ×100%= ×100%意义:反映实体肿瘤患者肿瘤热疗的疗效.六、实体肿瘤坏死率界说:实体肿瘤热疗治疗后, CT扫描肿瘤最年夜直径层面肿瘤坏死面积与治疗前CT扫描肿瘤最年夜直径层面肿瘤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实体肿瘤患者肿瘤热疗的疗效.七、胸(腹、盆)腔积液消退率界说:肿瘤热疗治疗前、后胸(腹、盆)腔积液体积差值的绝对值与治疗前胸(腹、盆)腔积液体积的比值.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肿瘤患者肿瘤热疗的疗效.八、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界说:肿瘤热疗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的患者数占同期肿瘤热疗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见注5、6)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实体肿瘤患者肿瘤热疗的疗效.注:1.肿瘤热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肿瘤深部热疗的适应证包括:头颈部(颅内肿瘤除外)的复发难治性肿瘤或各种软组织肉瘤等;胸部恶性肿瘤以及癌性胸腔积液、癌性心包积液等;腹部恶性肿瘤及癌性腹腔积液等;盆腔恶性肿瘤及癌性盆腔积液等;四肢软组织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以及实体肿瘤无法手术切除或患者拒绝手术, 且医师认为行热疗有助于改善疾病发展过程的.(2)肿瘤全身热疗的适应证包括:除外颅内肿瘤的全身恶性肿瘤.(3)肿瘤深部热疗的禁忌证包括:绝对禁忌证:孕妇和儿童、有器质性神经疾病和脑转移、恶病质、水电解质严重紊乱、严重肝硬化陪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出血倾向、重度贫血、严重冠心病、年夜动脉瘤、动脉夹层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感染不能耐受加温治疗者等;体内管腔有发生热积聚(过热)金属置入物和起搏器者.相对禁忌证:腹部加温部位皮下脂肪过厚者, 加温局部皮肤有严重感染者.(4)肿瘤全身热疗的禁忌证包括:孕妇和儿童、有器质性神经疾病和颅内肿瘤、恶病质、水电解质严重紊乱、严重肝硬化陪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出血倾向、重度贫血、严重冠心病、年夜动脉瘤、动脉夹层瘤、活动性血管栓塞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者等;体内管腔有发生热积聚(过热)金属置入物和起搏器者.2.肿瘤热疗温度和治疗时间.(1)符合以下条件者为肿瘤深部热疗温度和治疗时间选择正确:热疗设备应当有患者治疗温度实时监控系统;治疗温度应当到达40℃以上、45℃以下(根据分歧部位选择温度), 维持40-60min.(2)符合以下条件者为肿瘤全身热疗温度和治疗时间选择正确:热疗设备应当有患者治疗温度实时监控系统;治疗温度应到达39℃以上(直肠或食道温度), 维持2h或全身麻醉下治疗温度到达41.0℃-41.8℃, 维持治疗温度1-2h.3.肿瘤热疗并发症.(1)肿瘤深部热疗并发症包括:皮肤烫伤、皮下脂肪硬结和坏死、反应性肺水肿、出血、吻合口裂开、肠穿孔、肠麻痹等.(2)肿瘤全身热疗并发症包括:皮肤烫伤、皮下脂肪硬结和坏死、肺水肿、脑水肿、发热、出血等.4.根据CT或MRI结果, 计算实体肿瘤肿瘤热疗治疗前后肿瘤最年夜直径差值的绝对值与治疗前肿瘤最年夜直径的比值(多个病灶者计算每个肿瘤直径之和).(1)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2)部份缓解(PR):肿瘤消退≥30%, 并维持4周以上.(3)稳定(SD):肿瘤消退<30%, 并维持4周以上.(4)进展(PD):肿瘤增年夜≥20%, 或肿瘤直径(多个病灶者计算每个肿瘤直径之和)增加至少5mm, 呈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5.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重:体重增加7%, 并坚持4周以上, 不包括(第三间隙积液)认为有效;其他任何情况认为无改善.(2)疼痛:数字评分法(VAS)将疼痛水平用0到10共11个数字暗示, 0暗示无痛, 10代表最痛, 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 能够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 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强烈疼痛, 疼痛难忍, 影响食欲, 影响睡眠.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水平在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疼痛水平.疼痛评分比基线提高≥50%, 并继续4周以上, 认为有效;任何恶化情况, 并继续4周以上, 认为无效;上述情况以外的情况, 认为稳定.(3)身体一般状况评分(Karnofsky评分, KPS, 百分法) Karnofsky评分10 9 8 7 6 5 4 3 2 1 0正常, 无症状和体征, 无疾病证据能正常活动, 有轻微症状和体征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 有一些症状或体征生活可自理, 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或工作生活能年夜部份自理, 但偶尔需要他人帮手, 不能从事正常工作需要一定帮手和护理, 以及给与药物治疗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特别照顾和治疗生活严重不能自理, 有住院指征, 尚不到病重病重, 完全失去自理能力, 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重危, 临近死亡死亡KPS评分增加≥20分, 而且继续4周以上, 认为有效;任何恶化≥20, 并继续4周以上, 认为无效;其他所有情况, 认为稳定.6.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如下:(1)疼痛、KPS均为有效, 判断为临床有效, 生活质量改善.(2)疼痛、KPS中的任何一个有效, 且另一个稳定, 判断为临床有效, 生活质量改善.(3)疼痛、KPS均为稳定, 而体重≥7%的增长, 则判断为临床有效, 生活质量改善.(4)疼痛、KPS均阴性, 或任何一个阴性, 则判断为临床无效, 生活质量未改善.(5)疼痛、KPS均稳定, 而体重稳定或减轻, 判断为临床无效, 生活质量未改善.。
肿瘤热疗实施方案
肿瘤热疗实施方案肿瘤热疗是一种通过热能作用于肿瘤组织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局部加热或全身加热的方式来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肿瘤热疗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肿瘤热疗的实施方案。
一、肿瘤热疗的适应症。
肿瘤热疗适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对于局部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二、肿瘤热疗的实施方式。
1. 局部加热,局部加热是指将热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通过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等技术来实现。
这种方式适用于肿瘤较小、位置明确的患者。
2. 全身加热,全身加热是指通过外源性加热手段,如超声波、磁感应等技术,将热能传导到全身,使全身处于高温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这种方式适用于肿瘤转移、多发性肿瘤的患者。
三、肿瘤热疗的实施步骤。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肿瘤热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周围器官结构、患者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清洁皮肤、饮食禁忌等。
2. 实施肿瘤热疗,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热疗方式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参数,确保治疗效果。
3. 术后护理,肿瘤热疗后,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包括休息、饮食调理、定期复查等。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四、肿瘤热疗的注意事项。
1. 术前评估要全面,在进行肿瘤热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确保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严格控制治疗参数,在实施肿瘤热疗时,需要严格控制治疗参数,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术后护理要到位,肿瘤热疗后,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肿瘤热疗的疗效评估。
肿瘤热疗的疗效评估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肿瘤体积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等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肿瘤热疗临床应用原则
肿瘤热疗临床应用原则一、病例的选择理论上热疗能够治疗各种类型的肿瘤,但由于肿瘤生长部位、患者的个体差异、热疗技术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用热疗治疗肿瘤时,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
放疗、化疗治疗肿瘤因病理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疗效差异较大,有较强的选择性。
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局部热疗对肿瘤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二、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方案的选定:原则上能联合放疗者优先考虑联合放疗,若不能联合放疗则考虑联合化疗。
最优的方案是热疗、放疗、化疗三者联合应用。
三、热疗技术深部组织、内脏器官的恶性肿瘤宜用射频电容式透热治疗。
微波因有效作用深度为3-5㎝而不宜用于深部肿瘤;超声因肺、肠胃含有气体,声波被反射而不适用。
体表肿瘤(直径<5㎝,深度<5㎝=可采用微波局部透热治疗或超声波或射频电感式加热,例如颈部、锁骨上转移癌、乳腺癌等。
直径<3㎝、深度<2㎝的恶性肿瘤可用厘米波治疗机(2450M)局部透热治疗。
体表肿瘤(直径>5㎝,深度>5㎝),可采用射频电容式局部透热治疗或超声波透治疗。
体温在38.5℃以上的,皮下脂肪厚度>3㎝患者不宜选用加热治疗。
四、单独透热治疗不会加速肿瘤的发展和转移过去恶性肿瘤列为透热治疗的禁忌症,这是因为常规透热治疗常用于治疗炎症、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肌肉劳损等,它采取的透热治疗剂量低(<1000W,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不显著(一般升高1-3度),治疗持续时间短不足以杀灭癌细胞,反而会使肿瘤表面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的血管扩张,加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透热治癌有别于常规透热治疗,它的特点是透热功率大,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6-12度,治疗持续时间长,这样大的剂量足以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所以不会加速肿瘤的扩张或转移。
在射频电容式局部透热时,首先受到电磁波作用的是皮肤和皮下脂肪,皮下脂肪对电磁波的吸收率较高,产生的热较大,加之脂肪血液循环较差,散热不良,因此易产生脂肪硬结(脂肪组织局限性凝固性坏死)脂肪硬结可不作处理,3-4周后会自行消退。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版)
附件17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2017年版)为规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以下简称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
本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使肿瘤、肿瘤所在区域或全身的温度升高,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损伤,单独或联合放疗、化疗等其它手段进行治疗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深部热疗(区域性热疗)和全身热疗,其加热的物理因子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超声、电容、电磁等,治疗途径包括无创、微创侵入和经生理性腔道等。
本规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不包括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治疗相关的二级诊疗科目。
(三)具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热疗设备。
(四)肿瘤深部热疗应当具备相应的影像引导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以及局部的温度监控设备;肿瘤全身热疗应当具备温度监控设备,并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全身热疗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五)全身热疗室应当具备心、肺、脑抢救复条件,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六)至少有2名具有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及经过肿瘤热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肿瘤热疗技术负责人还应当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具备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经过肿瘤热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满足开展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所需的相关条件。
肿瘤全身热疗介绍
• 而后再灌入体内达到治疗温度的方法,但因设备和 成本昂贵人体发热的方法, 因温度时间不易控制,目前已不被应用。
• 第一、体表加热可分为红外线辐射加热、微波加 热等,而上世纪80年代所用的热水浴、热蜡浴、
• 电热毯等因有诸多缺陷已经不再应用。目前因 红外线辐射加热效果确实、副作用小、易于监 测、成本较低而在临床上较多应用。
• 第二、体外循环力加热是指用特殊的设备将体内 部分血液泵出体外进行加热到预定温度,
第一体表加热可分为红外线辐射加热微波加热等而上世纪80年代所用的热水浴热蜡浴电热毯等因有诸多缺陷已经不再应用
肿瘤全身热疗介绍
肿瘤热疗
• 肿瘤全身热疗是指将身体各部都进行加热,使体温 均匀升高而达到治疗温度的
• 方法。加热方法有三种,即经体表加热法、体 外循环法、生物法(已不用)。
微波全身性热疗联合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现状及进展
微波全身性热疗联合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现状及进展
虞喜豪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5(044)002
【摘要】将热疗用于现代肿瘤治疗中已有近百年历史.热疗属于物理治疗范畴,它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电能或其他能量转化为热能,以热效应对机体组织产生生物学变化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热疗按治疗范围可分为局部、区域性及全身性热疗三大类;按温度区分为亚高温(39 ~41℃)、常规高温(41 ~45℃)、固化高温(热凝固,70~100℃)热疗[1];按产热设备及方式则分为微波热疗、射频治疗、红外线及超声波(海扶刀)等热疗.
【总页数】3页(P1-3)
【作者】虞喜豪
【作者单位】200052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
【相关文献】
1.微波聚束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 谢新梅;张洪亮;肖春霞
2.微波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61例临床观察 [J], 张宇;宋吉宁;李富秀;朱朝勇;马文良;净卫娟;黄丽
3.微波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J], 张宇;张军;朱朝勇;王成;李富秀
4.大功率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J], 宋玲琴;王西京;管海涛;薛锋杰;代志军;康华峰
5.微波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可行性研究 [J], 张婕; 张志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