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由于与

合集下载

洞庭湖

洞庭湖
珊泊湖,南靠省道1804线,西连澧水,距安乡县城8公里,是属半封闭型调蓄湖泊。面积约1700公顷,现有 水面亩,是湖南省第二大湖泊。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县的青树嘴镇东,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 其面积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
水文特征
洞庭湖自古为五湖之首,是中国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洞 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至1949年,减至4350平方公里;至1983年,据湖南省水电勘测设 计院量算测绘的《洞庭湖高程、面积、容积曲线图》计算,已减至2691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 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 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面积多于鄱阳湖近400平方 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1998年洪水期间,以城陵矶(莲花塘)实际水位35米,洞庭湖容积则多达228.77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 230亿立方米。河道容积50亿立方米;年均入湖径流量3018亿立方米,是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在岳阳水 位(黄海基面)33.50米时,湖泊容积167亿立方米,湖体水域面积2691平方公里,洪道面积1300平方公里,总计 3991平方公里。 )。它的具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无论是调蓄面积还是调蓄水量,仍然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是国内第一大淡水湖。1978年后,有人称它为 国内第二大淡水湖,值得商榷。
西洞庭湖,在益阳市、常德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诸湖泊,到20世纪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资料显示还有半 边湖、大连湖),湖泊面积443.9平方公里。 有澧水流经西北,沅水流经西南,松滋河、虎渡河及藕池河西支诸 水自北注入,现有通外江湖的河湖面积约520平方公里,环湖的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津市市、桃源 县、临澧县、武陵区的平原区称为西洞庭湖区,有吴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积6285平方公里。西洞庭湖早 期系赤沙湖的一部分。经历代治理,西洞庭湖区的天然湖泊面积已缩减至520平方公里,能与东、南洞庭湖通流 的湖泊,仅剩余目平湖、七里湖。

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中国南方著名的湿地生态系统。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修复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研究背景部分将回顾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包括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面积减少等问题。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析整理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在探讨研究背景的过程中,将探讨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研究基础。

1.2 研究意义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水文调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退化,使得湿地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可以促进栖息地的恢复,提高水质改善效果,促进湿地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升科研水平,拓展学科领域,促进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平衡。

对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现有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综述目前,关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试验和研究工作,探索各种不同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引入适当的生物资源,如湿地植物和微生物,来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生物能够促进底泥的氧化和有机物的降解,从而提高水质和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点| 湿地资源问题与开发保护1.湿地概况(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

2.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加试要求)(1)调蓄洪水,洪水期水进入湿地,可以降低河道和湖泊的水位;枯水期水从湿地中流出,补充到河流与湖泊中。

(2)自然界中的水源地。

(3)物种的资源库,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

(4)地球之“肾〞,生态环境的净化器。

3.洞庭湖湿地萎缩的原因及危害(加试要求)(1)洞庭湖湿地破坏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长江和“四水〞在洞庭湖相互顶托,水流速减缓;“四水〞进入洞庭湖后,湖面开阔,水流减慢;洞庭湖和长江之间水流交换不通畅等,这些都是洞庭湖淤积的重要原因。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迅速,生长规模扩大,生产方式不合理,如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湖区泥沙淤积;湖床抬升;为了扩大耕地,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湖泊萎缩。

(2)洞庭湖湿地破坏的后果与治理①后果:洪涝灾害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恶化。

②治理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河道;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制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生态移民,调整农业生产构造;加强中心城镇根底设施建立,扩大城镇人口容量;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等。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

以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

完成1~2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开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聚集灌溉余水2.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A.推广耐盐作物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1.D[乌梁素海湿地位于河套平原东侧,来自于黄河的灌溉用水,流经河套平原后的剩余水最后聚集于乌梁素海,河套灌区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农业,需要有充足的灌溉用水,但应有灌有排方能防止出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极重要的调蓄滞洪区 , 其辅助生态功能还
包括 长江 中游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区 ; 国际重要湿地和珍
稀候 鸟越冬栖息地 ; 重要农 副渔业生产基地或重要经济 区。但
是, 近年来 由于湖泊萎缩 、 过度捕捞和湖水污染严 重 , 导致洞庭
湖调节江湖洪水 能力下降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湖泊 湿地动植物 资源利用状况也令人担忧 。 近年来 , 湖南省立法机关 、 省人民政 府、 企业及相关学者努力寻求应对洞庭湖生态保护 问题 的最佳
的2 6 2 5 k m , 减少了近 4 0 %; 湖泊容积也 由 2 . 9 3 X 1 0 - O m, 减少 到
目前 的 l I 6 7 X 1 0 1 0 m , 减少了约 4 3 %。I l l
或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 洞庭湖湿地 的主导
洞庭 湖湿地 生 态环 境 管理 面临 的 问题及 对策
污染物使洞庭湖湿地污染严重 , 湿地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 。加上 农业大量使用 化肥农 药 , 造 成湿地水质 日益恶化 , 水生生物 大 量死亡 , 重金属等有 害物质在水生生物体 中聚集 , 水体富 营养 化现象严重等。 这些污水 经过水生和陆生两大生态系统的循环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为了贯彻“ 预防为主” 方针 、 从源头 防 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的一项重要环境行政管理制度 , 与经济
由于洞庭湖湿地在自然地理上属一个湖泊其生态系统结洞庭湖湿地资源开发战略与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与构和功能相近但由于行政区划的界定洞庭湖区被常德益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的方法体系它是对洞庭湖湿地开发的重个地级市的19个县市区所分割导致湿地保大政策规划或计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将洞庭湖湿地资源进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对湿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利行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纳入战略的一种手段通过战用缺乏统筹和科学合理的规划未能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统略一环境影响评价新的战略的循环方式使战略与环境影一管理保护的能力较弱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湿地保护利用响评价成为一体相互协调补充与完善将洞庭湖湿地开发政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各行其事严重影响了湿地策的决策建立在科学体系框架中尽可能地将洞庭湖湿地生态的科学管理

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课程:环境经济学班级:xx题目: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利用生态学思维组员: xx(14%)目录1、洞庭湖简介(图1-1和1-2) (4)2、洞庭湖的作用(图2-1和2-2) (5)2、1生态服务功能 (5)2、2具有超强的调蓄洪水和气候调节功能 (5)2、3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舒适性服务 (6)2、4分解、转移、容纳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6)3、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 (6)3、1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具体过程 (6)3、1、1水域面积的演变(图3-1) (6)3、1、2水文环境的演变(表1) (7)3、1、3质质量演变 (7)4、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8)4、1围湖造田(图4-1) (8)4、1、1围湖造田的具体影响 (9)4、2三峡工程 (13)4.2.1三峡工程的具体影响 (13)4.3外来生物 (13)4、3、1外来生物的具体影响 (14)4、4工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14)5、洞庭湖生态系统的分析 (15)6、治理措施 (16)6.1 加强湖区蓄洪能力建设 (16)6.2 加强生物灾害防控 (16)6.3 加强长江及四水上游生态建设,开展绿化生态工程 (17)6.4 调整湖区工业企业结构,控制工业污染 (17)6、5加强法制工作,强化执法力 (17)7、总结与建议 (18)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利用生态学思维摘要: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自然资源丰富。

由于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洞庭湖调蓄容积减少、洪水水位不断抬升,江湖关系改变。

在加重湖区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同时,也降低了湖泊水体对各种污染物稀释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导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由于气候干旱化,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导致洞庭湖入湖水量季节性减少,湖区水位下降,干旱期延长,同时三峡工程的螺钉也对洞庭湖的水质造成影响;四十三种植物入侵,造成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生态环境退化;与此同时,工业污染和水灾等一系列其它因素也在对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将强对洞庭湖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

洞庭湖区洪涝

洞庭湖区洪涝

3.灾情增大,损失越来越严重
随着生产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 以来,湖 区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城镇 人口密度加大,湖区洪涝灾害损失逐 年几乎以几何级数递增,损失由80年 代的每次数亿元加重 到90年代中后期 每次数百亿元。
Part
03
原因
1.自然因素
地理因素
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
凡洪涝灾害都是气候条件变异的结果。从全 球角度看,湖 南东南距海只 400公里,湖区
的天气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台 风和西南青
藏高原冷湿气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理因素
1.湖区处于洪涝多发地带 2.洞庭湖盆在萎缩下沉
3.洞庭湖是一个浅水型湖盆,蓄水能力有限
2.人为因素
2.围湖造田,行洪不畅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湖泊淤泥加剧
3.设施脆弱,防 洪标准低
Part
04
防洪减灾对策
1.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缓解泥沙淤积
02
湖区洪涝特点及情势分析
1.洪涝灾害频率明显加快
历史上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自公元前 206年至公元1949年这2155年间发生过较大 洪涝灾害1092次,平均每两年一次。 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大洪水: 1870年(清同治九年)长江流域大洪水 是以上游干流来水为主的特大洪水 1931年全国性的大水灾是由气候反常, 长时间的降雨造成的 1954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的大洪水, 长江中下游洪水与川水遭遇 1998年是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 性大洪水
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洞庭湖区简介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 游荆江段南,湖体呈近似“U”字形, 是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大河湖冲积 平原区.居都阳湖之后,是我国第二大 淡水湖。 洞庭湖区北通长江,内联湘、资、 沉、澄“四水”,地理位置优越,土 壤肥沃,气候适宜素享“鱼米之乡” 的美誉。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登岳阳楼唐代: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洞庭水:即洞庭湖。

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

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年老多病。

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

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

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

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凭轩:倚着楼窗。

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鉴赏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

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doc

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doc

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洞庭湖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7块重要湿地之一。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湖泊的面积逐年缩小,湖床不断淤积抬高,导致湿地大范围缩减,地势淤高,湿地功能和生态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为遏制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大幅度减轻洪涝灾害,推动湖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制定相应对策。

控制污染保护湖区水环境洞庭湖为吞吐性湖泊,其水质状况与入湖径流量的大小和水质有很大关系。

一般而言,丰水期水质稍好,平水期次之,枯水期较差。

从采样综合评分来看,营养状况年际变化不显著。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湖区周边工业尤其化工和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质恶化趋势日益明显,水体富营养化增强。

为此,要保护和改善洞庭湖区的湿地环境,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湖区湿地生态恶化。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开展洞庭湖湿地周围污染源的类型、排污途径及其最大排污量的调查,并对其排污种类、时间、范围、总量进行规定和限制,对排污超标部门、企业和单位予以约束和处罚,并限期整改,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

②合理调整产业生产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大的工业企业发展,制定严格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同时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③加快湖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控制生活污水向湖区湿地排放,禁止向湖区水域倾倒垃圾、废渣;④控制湖区船舶流动污染;⑤防治酸雨污染。

退田还湖确保分蓄洪功能由于对洞庭湖区洲滩的大量围垦以及地势低平湿地的过度排水,导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同时,来源于“四水”、“三口”的泥沙大量淤积于湖底,湖泊水体萎缩,湿地结构改变,对洪水的调节能力也随之衰退,洪涝灾害连年发生。

为此须采取以下措施:①对于那些临近江湖,地势低且防洪设施不配套的地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湖,实施开发性移民搬迁,将影响行洪调蓄的民垸迁出,恢复和最大限度地维持洞庭湖湿地自然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以提高洞庭湖的调洪蓄洪能力;②应改变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③加强生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对湘、资、沅、澧四水上游地区实行封山育林,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减少入湖泥沙淤积量;同时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社会条件,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农田基本建设进行流域综合治理,这也是减少泥沙淤积的最根本方法。

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的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的开题报告

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的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的开题报告

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的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洞庭湖位于中国南方,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水域面积3600平方公里,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发展区。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洞庭湖环境系统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水质恶化、湖泊面积缩小和水生生物减少等。

因此,探究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演变及其驱动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探究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演变的历史和现状。

(2)分析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3)研究湖泊环境系统演变对区域生态和经济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收集和分析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的历史和现状的数据。

(2)利用回归模型和遥感技术分析湖泊环境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

(3)通过场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研究湖泊环境系统演变对区域生态和经济的影响。

三、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研究计划时间节点研究内容第1-2个月收集和整理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的历史和现状的数据第3-4个月利用回归模型和遥感技术分析湖泊环境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第5-6个月通过场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研究湖泊环境系统演变对区域生态和经济的影响第7-8个月撰写毕业论文和制作答辩PPT2. 进度安排第1-2个月完成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第3-4个月完成回归模型和遥感技术分析第5-6个月完成场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研究第7个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第8个月完成毕业论文的修改和答辩PPT制作四、预期成果1. 研究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演变及其驱动因素,为湖泊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2. 建立回归模型和遥感技术分析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为其他水域环境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3. 研究湖泊环境系统演变对区域生态和经济的影响,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支持。

五、参考文献1. 高峻,陈强,谢锋,等. 洞庭湖流域水环境特征,问题与治理[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6):1-6.2. 刘曼,邢丽蕊,宋援,等. 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益[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32(04):45-52.3. 刘霞, 童礼强, 何仲华. 洞庭湖盆地晚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进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1):34-43.4. 李霞,刘敬龙,彭海洋. 基于遥感技术分析洞庭湖湖泊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04):29-33.。

洞庭湖水位变化特性

洞庭湖水位变化特性

3 水位时空分布特征的原因分析
洞庭湖水位时空分 布是洞庭湖水系组成 和湖泊形态特征
的 反 映 由于 泥 沙 淤 积严 重 , 洞庭 湖 水 域 已赦 洲濉 和人 为 围 垦 形 成 的堤 垸 肢 解 , 为 有 水道 相 连 的湖 群 , 中东 洞庭 湖 水域 成 其
万子 湖 、 东南湖和 目平 湖水域 也较 开闻 , 东桐 庭 而 少, 出湖水量 大于 人湖水 量 , 泊水位也随之逐渐下降 , 湖 进人 相 对完整 , 湖和万子 湖之同 , 草滩 沙洲 密布 、 溃堤废垸林 立 、 湖形 支离破 平 水 期 ,2月 ~ 翌 年 3月 为 枯 水 期 , l 水位 达 年 内最 低 值
l 域 进人 汛 期 ,洞庭 湖水 位 因之 上 涨 , ~7月 四 水 流 域 年 内 降水 最 为 集 中 ,汛 期 连 续 出现 几 次 4 较 大 的洪 水 过程 , 形成 单 一 或 复 式 洪峰 , 由于受 到湖 泊 的调 蓄 作 用 , 型较 为肥 胖 ;~ 8月 或 9月 为 长 江 流 域 的 多 雨季 节 . 峰 6 长 江进 人 汛 期 , 江 四 n (9 8年调 玄 1 闭 , 为 三 n ) 荆 15 3堵 现 分 流 水 量 剧 增 , 水 位 连 续 上 涨 , 于 水 位 顶 托 . 位 变 化 较 平 湖 由 水 缓 , 单 一 肥 胖 型 洪峰 因 为 雨 汛 的接 踵 连 续 . 洞 庭 湖 水 位 呈 使 的 年 内 汛期 可持 续 3 ~4个 月 之 久 年 洞 庭 湖 区水 位 4月 开 全 始 上 涨 ,~ 8月 水 位 达 到 最 高 峰 . 7 9月 以 后 人 湖 水 量 逐 渐 减
维普资讯
《 湖南木利木电 )oz 2  ̄ 年第 2 朋

杜甫《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鉴赏

杜甫《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鉴赏

杜甫《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鉴赏杜甫《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鉴赏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

【意思】听说关山之北战火又起,凭倚着栏杆我怎能不涕泪难休!【全诗】《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岳阳楼:今湖南省岳阳市西门楼。

②吴楚:指吴地(今江浙一带)、楚地(今两湖、江西等地)。

吴地在洞庭湖东,楚地在洞庭湖南。

坼(che):分裂,分界之意。

乾坤:指天地、日、月。

《水经注·湘水》:“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③戎马:大历三年(768)八月,吐蕃以十万众寇灵武,二万众寇汾州,长安戒严。

九月,郭子仪带兵五万屯奉天,以防吐蕃。

凭轩:依靠楼窗。

涕泗(si):眼泪鼻涕。

【背景】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时杜甫流寓岳州(今湖南岳阳)。

岳阳楼:岳州巴陵县城门西楼(今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气势雄壮,久负盛名。

在杜甫前的张说,早在开元四年(716)为岳州刺史时常与才士登此楼赋诗,孟浩然亦有诗。

杜甫以得偿宿愿的愉快心情登楼,前半写景极为雄浑壮阔,尤其是颔联二句,“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刘辰翁《批点千家注杜诗》卷一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半写情,叹身世,忧国事,却极为凄楚悲哀。

意境由雄阔转悲窄,抑扬顿挫,声律细密,为杜甫晚年代表作。

【鉴赏】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后至岳阳,方有《登岳阳楼》之作。

这首五言律诗气魄宏大,感情沉郁,状写出诗人在岳阳楼头,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水,所引发的叹志嗟病、忧世伤时的感慨。

起首两句看似平常,但仔细推敲,联系后文,却有丰富的涵义:一则以“昔”、“今”二字包融了沧桑之感;二则流露出对此江山胜迹的向往之久;三则写出了诗人正立在岳阳楼头下瞰洞庭湖的形象;四则为颔联两句对洞庭湖的描写打好了底子。

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的变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文字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目前的洞庭湖,包括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三大湖泊及穿插于其间的密集河网,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1959年调弦口封堵以后为三口)接纳长江分泄的来水来沙,通过洞庭湖调蓄后在城陵矶注入长江。

1、面积与容积的变化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按城陵矶水位33.5米计,下同)。

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

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

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2、入湖泥沙淤积量据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 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

由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

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1.24亿吨。

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洞庭湖的人工围垦在湖区的浅滩荒州上围成的民堤堤内洲滩经过耕作,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熟地,范围大的有几万亩,小的也有几千亩,里面有村庄、集镇,看上去与普通的村庄并无不同,这种地方,在湖南、湖北的平原湖区叫“垸”。

这种民垸,到2 0世纪40年代,最多时仅湖南部分就将近1000处,垸堤总长6000多公里。

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

洞庭湖在哪

洞庭湖在哪

洞庭湖在哪洞庭湖是中国重要的湖泊之一,位于湖南省和湖北省之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洞庭湖面积广阔,总面积为2715平方公里,湖泊周围地区的面积则达到42000平方公里。

湖泊北起湖南省岳阳市,南至湖北省京山县,东起湖南省福建县,西至长沙市岳麓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洞庭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湖泊位于江南水乡的核心地区,与长江、乌江和资水等多条河流相连。

湖泊周围的土地被称为洞庭湖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水土肥沃,气候宜人,洞庭湖平原是农作物种植和渔业发展的理想地区。

洞庭湖的地理特点使其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泊周围的湿地、沼泽和河流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和繁殖环境。

在洞庭湖及其周边地区可以找到许多稀有和濒危的物种,如白鹳、麋鹿和长江中游的特有鱼类。

此外,湖泊还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途径。

每年秋季和春季,成千上万的候鸟从北方飞往洞庭湖,寻找食物和安全的地方。

除了生态重要性,洞庭湖还有众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湖泊周围的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岳阳楼、岳阳城和君山等历史遗迹,以及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丰富内涵,使洞庭湖成为一个独特而令人难忘的地方。

这里是许多文人墨客的启迪之地,也是湖南广大游客寻觅历史和文化的热门目的地。

洞庭湖的旅游业也十分发达。

湖泊周围的城市和村庄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和丰富的旅游设施。

游客可以搭船在湖上漫游,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自然之美。

此外,湖泊附近还有许多有趣的景点和活动,如乘坐观光列车游览湖岸,尝试湖鲜美食,或参观当地的民俗村寨。

尽管洞庭湖在地理上位于湖南省和湖北省之间,但它对两个省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支持当地农业和渔业的发展。

同时,洞庭湖也为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湖泊周边地区的发展,受益于洞庭湖的存在,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

总之,洞庭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智囊第八部 兵智 未战先胜原文及翻译

智囊第八部 兵智 未战先胜原文及翻译

智囊第八部兵智未战先胜原文及翻译第八部兵智未战先胜【原文】形逊声,策绌力①;胜于庙堂,不于疆场;胜于疆场,不于矢石。

庶可方行②天下而无敌,集“不战〞。

【注释】①形逊声,策绌力:形、声即实、虚,形逊于声,指有形之兵不如无形之兵。

策绌力,指计策可以战胜力量。

②方行:横行。

【译文】有形的武力不如无形的影响力,策谋也远比蛮力更有用;能在庙堂上取胜,就不必要去战场上进行对决;在战场上的将帅能够善谋慎断,就不必让兵卒去冒矢石之险。

如此,才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因此集成“不战〞卷。

荀罂伍员【原文】鲁襄时,晋、楚争郑。

襄公九年,晋悼公帅诸侯之师围郑①,郑人恐,乃行成②。

荀偃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

不然,无成。

〞〔边批:亦是。

〕荀罂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吾三分四军③,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

犹愈于战,暴骨以逞,不可以争。

大劳未艾④。

君子劳心,伍员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

〞乃许郑成,后三驾⑤郑,而楚卒道敝,不能争,晋终得郑。

吴阖闾既立,问于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

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

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⑥,莫适任患⑦。

假设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那么归,彼归那么出,楚必道敝。

亟⑧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

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

〞阖闾从之,楚于是乎始病。

〔评〕晋、吴敝楚,假设出一辙。

然吴能破楚,而晋不能者,终少柏举之一战⑨也。

宋儒乃以城濮之战咎晋文非王者之师。

噫!有此议论,所以养成南宋为不战之天下,而竟奄奄以亡。

悲夫!按:吴璘制金,亦用此术。

虏性忍耐坚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

于是选据形便,出锐卒,更迭挠之,与之为无穷,使不得休暇,以沮其坚忍之气,俟其少怠,出奇胜之。

【注释】①围郑:此年二月郑曾朝贡楚国,因此晋国攻打郑国。

②行成:求和。

③三分四军:时晋有上、中、下、新四军,晋军分成三部,每一部迎战楚国,那么其余二部可休整,故可久战不疲。

【精品】中国五大淡水湖

【精品】中国五大淡水湖

【关键字】精品鄱阳湖一:地理位置::——。

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东北部50km。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积达 300 亿立方米。

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 20 万公顷,流域有、、、、、等六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二、鄱阳湖成因鄱阳湖成因的说法不一,有构造说,地震说,也有海平面上升和海避之说等等。

上述说法可以认为是该湖形成的因素之一.但都不是鄱阳湖大水面形成的直接和主导因素。

就都阳湖盆地而言,它是中生代形成的构造盆地,但盆地不等于湖泊,如上所述,鄱阳湖盐地自形成以后的漫长时期内并未积水成湖,而是一个流水盐地;地震活动表明新构造运动活跃,湖区确有小面积的湖面是由地震陷落而成,但决不是茫茫大湖;气候变暖、海面上升及其导致的海进,它不仅可以使洼地积水成湖,而且可以导致河流迁徙.但它也只能是湖泊形成的间接原因。

都阳湖是个南高北低的吞吐型湖,高差达1lm,若湖口处没有阻挡的话,蝴水将会顺利地泄出,也就不会形成大湖面,远象汉晋时代,盆地内不存在大水体,却发育着完整的赣江水系,如《水经注·赣水》所记载的那样,“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於彭蠡也,北入於大江。

”《汉书·地理志》则有,豫章水北入大江和湖汉水东至彭泽入江的记载∞ (豫章水和湖汉水也都是赣江的别称)都说明了盆地内虽汇聚了“五河”(即今修水、抚河、赣江、信江和都江,下同)等河流的来水,但并没有形成大湖面,或仅在湖口地堑内存在着一个小水域。

近如目前,每年冬春季节,长江水位下降,“五河”来水量锐减,都阳湖的大水体也不复存在,只剩下纵横交错的河道和河间洼地上的“雁泊小湖”,整个湖面“旷如平野。

上述情况表明,鄱阳湖的存在与否,是长江和“五河” 来水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要取决于长江水位的高低(主要指湖口段)。

洞庭湖

洞庭湖

洞庭湖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

基本信息中文名:洞庭湖国家:中国省:湖南省面积:2,820平方千米容积:178亿立方米地理位置:湖南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最大深度:30.80米类型:构造湖外文名:Dongting lake 旅游景点:天然候鸟栖息地基本内容目录:1.概况2.历史演变3.历史沿革4.自然环境5.自然资源(1)生物资源6.水系组成7.流域简介8.旅游景区(1)君山(2)龙涎井(3)柳毅井9.旅游指南(1)洞庭特产10.行政区划11.水利工程(1)4350工程12.传说故事13.历史遗迹14.相关诗句15.相关信息概况洞庭湖水质比较清洁,富营养化不明显,主要污染物通过降水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人湖,是污染物质进入湖水的途径之一,随雨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质是SO、Co、NoX以及烟尘,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镉、六价铬、砷、铅、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国主要淡水商品鱼基地,现有鱼类113种,分属11目22科,其中102种是与长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鲤科鱼类65种,鮠科10种,鳅科9种,鳍科6种,银科3种,鲇科、鮡科各为2种,其他16种。

渔获量在15000-30500吨,主要经济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鲫、赤眼鳟。

洞庭湖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汨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洞庭湖治理措施

洞庭湖治理措施

洞庭湖治理措施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之一。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污染物排放和湖泊生态系统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庭湖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许多治理措施已经采取。

本文将介绍洞庭湖治理的相关措施。

1. 污染物控制洞庭湖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拟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排污许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控和管理;•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水平;•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污水治理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农业污染。

2. 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是洞庭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保护和恢复湖泊湿地,采取了以下措施:•划定湿地保护红线,明确湿地保护的范围和限制;•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湿地保护的法治水平;•实施湿地恢复工程,重建湿地植被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的功能和生态效益;•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掌握湿地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湿地退化和破坏。

3. 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洞庭湖湖泊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破坏,为了修复和恢复湖泊的生态系统,采取了以下措施:•实施湖岸带植被建设工程,恢复湖岸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种植湖区水生植物,提高水质净化能力;•加强湖区水生植物保护,保护和恢复湖区特有的水生植物群落;•加强湖区植被监测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湖区植被问题。

4. 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洞庭湖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之一,为了合理利用洞庭湖的水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洞庭湖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确保向北方输送水源水量;•提高洞庭湖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完善洞庭湖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洞庭湖防洪预案

洞庭湖防洪预案

一、预案背景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对于调节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洞庭湖流域的洪水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有效应对洞庭湖流域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制定本防洪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洞庭湖防洪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防洪工作。

2. 洞庭湖防洪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收集、分析、预测洪水信息,及时上报指挥部。

(2)制定和调整防洪预案,组织实施。

(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防洪工作。

(4)组织应急救援和受灾群众安置。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洪工作。

三、预警与监测1. 建立洞庭湖流域洪水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水位、降雨、土壤含水量等数据。

2. 定期进行洪水预测,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3. 加强洪水监测,及时掌握洪水动态。

四、防洪措施1.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洞庭湖流域的防洪能力。

(1)加固堤防,提高堤防标准。

(2)完善水库、泵站等水利设施,提高调蓄能力。

(3)实施水土保持,减少泥沙淤积。

2. 优化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

(1)加强水库调度,控制洪水下泄。

(2)加强江河湖泊联调,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

(3)优化农业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

3. 加强城市防洪,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1)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排水标准。

(2)实施城市防洪规划,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3)加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提高排水效率。

4.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洪意识。

(1)开展防洪知识普及,提高公众防洪意识。

(2)加强防洪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洪的良好氛围。

五、应急处置1. 启动应急响应,按照预案要求,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

2. 实施人员转移,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3. 组织抢险救援,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求。

六、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