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文化与文学系列之一——宋词洞庭湖意象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庭湖文化与文学系列之一

——宋词洞庭湖意象研究

袁志成1*李智美2

(1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湖南益阳413000 2隆回周旺中心小学422000)

摘要:宋词洞庭湖意象渊源流长,有动态与静态的洞庭湖,有整体或复合与个别或局部的洞庭湖,往往与其他意象叠加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词人的思情意绪。作为一个文学符号,洞庭湖意象亦传达了宋代词人特有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洞庭湖;意象;宋词;文化透视

在宋代词人词作中,意象纷呈,有千娇百媚的花、欣欣向荣的草、参天大树、布满星空的月夜、语意盈盈的燕子、黄鹂、令人魂牵梦绕的柳絮等,构成了词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份,词人亦借此触景生情、感叹人生。因为词人赋予它们独特的情感,所以得到后世词学研究者的青睐。与此相比,拥有着潇湘神话屡次出没于宋词当中的洞庭水府意象少人关注。洞庭湖文化源远流长,亦是浪漫主义楚辞文学的发祥地。在宋代,诸多词人多次以洞庭湖为意象,抒写家国之思、手足之情。洞庭湖意象在宋词中的形成可以说是洞庭湖文化对词学渗透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拟从洞庭湖意象渊源入手,对宋词洞庭湖意象展开分析,从而探讨洞庭湖意象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一、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

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洞庭湖真正以意象出现在诗词当中有着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最初出现在《庄子·天下》:“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淮南子》卷八:“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断修蛇于洞庭………。”《庄子》与《淮南子》皆散文体,此之洞庭湖还未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意象。作为意象的存在,洞庭之名应出自于诗歌。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二篇写湖湘水神故事,其背景正是洞庭湖。屈原诗歌中的洞庭湖是主人公活动之地,但从整体效果来看,洞庭湖亦仅仅作为背景而出现罢了,对于全文的诗意诗境未有任何辅助作用,更谈不上意象了。洞庭湖作为诗歌意象出现较早,南朝诗人阴铿《渡青草湖》曰:“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青草湖在今湖南岳阳西南,接湘阴县界,即今洞庭湖东南面,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常与洞庭

*作者简介:袁志成(1977—),男,汉族,湖南隆回人,文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是古代诗词。

李智美(1979—),女,汉族,湖南隆回人,隆回周旺中心小学教师。

湖并称。后青草湖与洞庭湖连成一体而不分,故时以洞庭称之,时以青草称之。此处即指洞庭湖。唐代以后,因洞庭湖的壮观阔大而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之一。田园诗人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有《宿青草湖》云:“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浆依农事,邮签报水程。”唐温如《宿青草湖》云:“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

以洞庭湖为主体意象的词作,最早恐怕是唐代白居易词《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此处青草湖即指洞庭湖。唐人徐坚《初学记》:“青草湖一名洞庭湖。”1无名氏《渔父》:“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唐代因诗歌的盛世而对雄伟壮观的意象颇多关注,然而唐五代词风格偏绮丽、柔靡,故以洞庭湖为意象的词作还不多见。

二、宋词洞庭湖意象的形式构成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独特内涵的概念,简而言之,即意与象的组合,它不是单纯的叠加与组合,而是指创作主体将自己的主观情思通过形象思维投射于客观物象,使情与景交融于一体。白居易《金针诗格》:“诗有内外意境,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针诲之类是也;外意欲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通过检索《全宋词》,笔者发现以洞庭湖为意象的词作高达百余首,包括异名同指,如青草湖、云梦泽等,这需要对词的语言环境进行辨析才能加以确定。

洞庭湖进入宋代词人的视野,不像代表着中国诗人特殊的时间体验的黄昏,也不像代表亘古不变的月亮在词人心中独特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意蕴,而是以洞庭湖之阔大受到词人的青睐,一开始并没有像其他意象一样带有词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如张孝祥《浣溪沙》:“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侯置《水调歌头》:“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洞庭湖意象有其独立性,但其真正获得生命的永恒却在于它并不孤立封闭,而是与其他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意象即整体意象,或动如猛狮,或静如处子,或春风拂面,或秋意凉凉。杨艳梅说:“在宋词中,意象不是‘意’与‘象’的简单叠加和组合,‘意’和‘象’的交融契合凝聚了词人对物象性态和类属的识别和选择,以及与‘意’对应、熔化的审美联想和哲学思辨。”2

1、动之洞庭湖

宋词中的洞庭湖以其动感十足展现在读者面前,雪浪翻滚、惊涛拍岸、潮涨

潮落皆展示了洞庭湖壮观奇伟的一面。如:

王以宁《感皇恩》:“千古洞庭湖,百川争注。雪浪银涛正如许。”

王以宁《虞美人》:“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洞庭湖上银涛观。”

康与之《喜迁莺》:“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

朱敦儒《西江月》:“且喜面前花好,更听林外莺新。瓮头清辣洞庭春。醉里徐行路稳。”

2、静之洞庭湖

宋词洞庭湖意象不仅以其波澜壮观闻名暇耳,还以其静如处子令人陶醉。洞庭湖的静一般体现在其波涛之静,也有以远岸之笛声衬托出洞庭湖的宁静,还有以洞庭湖与烟、月、雨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象群时,同样描写了其静谧之面。如:

曹勋《鹧鸪天》:“枫落吴江肃晓霜,洞庭波静耿云光。”

刘过《沁园春》:“波涛静,泛洞庭青草,重整兰舟。”

张炎《南楼令》:“隔水声何处笛,正月满、洞庭湖。”

张孝祥《青玉案》:“万斛离愁休更诉,洞庭烟棹,楚楼风露,去作为霖雨。”

李祁《南歌子》:“雾雨沈云梦,烟波渺洞庭。”

张炎《台城路》:“倒影虚明,洞庭波映广寒府。”

王安礼《潇湘忆故人慢》:“引多少、梦中归绪,洞庭雨棹烟蓑。”

叶梦得《念奴娇》:“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沉沉。”

3、秋之洞庭

宋词中虽然有诸多风花雪月的情景,但是感伤仍然是其主旋律。如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做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极易引人感伤不已,何况是宋代心灵最为敏感的词人。因此,洞庭湖的秋景亦成为宋代词人表情达意的意象之一。如:

张抡《朝中措》:“沙明波净小汀洲,枫落洞庭秋。红蓼白苹深处,晚风吹转船头。鲈鱼钓得,银丝旋脍,白酒新酌。一笑月寒烟暝,人间万事都休。”

袁去华《水调歌头》:“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

沈唐《霜叶飞》:“霜林凋晚,危楼迥,登临无限秋思。望中闲想,洞庭波面,乱红初坠。”

叶梦得《永遇乐》:“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

袁去华《柳梢青》:“天接沧浪,晴虹垂饮,千步修梁。万顷玻璃,洞庭之外,纯浸斜阳。”

倪称《念奴娇》:“素秋向晚,正洞庭木落,疏林凋绿。”

宋代词人笔下的洞庭湖秋景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展示出来,如“枫落”、“橘柚”、“霜林”、“乱红”、“秋风袅袅”、“疏林凋绿”等刻画了洞庭湖秋美如画。然而,相对于词人眼中的秋景洞庭,春景洞庭就逊色多了。全宋词当中真正写春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