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合集下载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古诗文里的常见意象在诗词中,诗人们经常借物抒情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意象,每一种意象都代表不同的情绪和情思了解了它们,对赏析古诗很有帮助。

1.杜鹃,是一种鸟,又名子规、杜宇等,在杜鹃叫声很像“不如归去”,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抒发凄凉、哀伤情感的意象。

例如: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无题》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蝉,.蝉的寿命很短,基本上只活在夏天,到了秋天就会死去,死前的叫声听上去非常凄惨,所以诗人会用秋蝉或寒蝉来象征悲伤和凄惨的情绪例如:①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在狱咏蝉》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3.乌鸦,乌鸦出没的时间,多是秋冬季节的黄昏,再加上自身的外貌与习性,因而成为体现凄凉的意象,古人除了将乌鸦与破败景象相联系之外,还会用来象征“小人”,总之乌鸦在古诗中往往象征着不好的人或事例如: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

范成大《欲雪》4.落花,暮春时节花朵纷纷凋落,缤纷的落花是,古诗词伤春主题里最常见的意象,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例如: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元稹《春病》5.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用来烘托思乡之情,鸿雁还是书信的象征,古代就有雁足传书的典故。

例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6.红豆又叫相思子,相爱的人会用红豆来寄托相思,王维有著名诗作《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一直以来都被当做爱情的象征。

7.帆船,帆、船、舟,都是水上漂浮之物,行驶在茫茫的水面上,诗人往往将自己人生情感,以及在行舟中的感受融入帆船中,比如漂泊他乡或者“逆水行舟”的积极进取等等例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8.松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松柏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罕有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闹热(以草木闹热反衬荒漠,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叹.)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平常苍生家.朱雀桥边往日的繁荣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掉去往日的华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悲凉的巷口,点出了时期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2.草( 拜别.荒漠.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隆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旧道,晴翠接荒城.又送天孙去,萋萋满别情.3.黄叶.枫叶.落叶(凋落,成熟,丽人迟暮,时光飞逝,流浪.)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夕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美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器械,异旅异域,瞻仰天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流浪他乡的迷惘,勾起热闹乡愁.4.松柏(正派,高洁.立崖岸,常青.倔强的性命力)诗歌经常应用松柏象征孤傲正派耐寒的品德.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5.竹(气节.正派.虚心.高洁.积极向上.倔强的性命力)亭亭玉立,挺立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德,博得古今诗人的爱好和称颂.《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器械南冬风.本诗赞扬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果断倔强.不平不挠的风骨和不畏困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成居无竹”.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倔强的性命力,不与世俗与世浮沉.)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合桃李混芳尘. 溘然一夜幽喷鼻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色彩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寥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喷鼻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述中依靠了一种高洁的品德.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方本身备受摧残的不幸遭受和不肯与世浮沉的崇高情操“不要人夸色彩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应本身不肯与世浮沉的品德,言浅而意深.7.柳(送别,迷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依靠依依惜别之情,因为“柳”.“留”谐音,前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此外蜜意.如《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花草类:8.落花(时光飞逝,芳华不在.对美功德物的迷恋.追怀)《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衰退,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穷关山,别时轻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世.9.菊(高洁,山人,倔强的性命力)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赞扬它倔强的品德,有人观赏它高傲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本身操行的崇高和纯洁.表达了诗人对坚毅.高洁品德的寻求.其他者如“宁可枝头抱喷鼻逝世,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力品德,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10.兰(高洁,耿耿劲节.崇高)如《咏幽兰》(陈毅)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喷鼻.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11.莲花高洁.爱情的象征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许多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取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须眉的深长怀念和爱情的纯洁.12.丁喷鼻(忧闷.崇高.高洁.脆弱.纯洁)如《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喷鼻空结雨中愁.回想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三.动物类13.子规(杜鹃.杜宇)(悲惨.凄恻.思乡怀归)杜鹃鸟俗称布谷,别名子规.杜宇.子鹃.古代传奇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故,逝世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听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接洽在一路.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不雅《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杜鹃的啼叫又似乎是说“不如回去,不如回去”,它的啼叫轻易触动听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穷好,犹道不如归.”14.猿猴(快乐,凄厉)如《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苦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5.鸿雁(幻想,寻求,思乡怀归. 思亲.音信, 新闻)如《思乡》(岑参)渡口欲傍晚,归人争流喧.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见雁思家书,闻猿积泪痕.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气象,经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是以诗人经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哀鸿象征流浪掉所的苍生,孤鸿是孤单.孤傲的象征.16.鹧鸪(离愁别绪,思乡怀归.)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轻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不雅意义上的一种鸟.17.马( 流浪思乡,奔驰,寻求 )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旧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18.燕子(春光的美妙,惜春.拜别怀念亲朋.时光飞逝.世事项迁亡国破家的感叹和悲忿.羁旅情愁,流浪流落)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望族堂前燕,飞入平常苍生家.燕子经常出如今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衬着离愁,或依靠相思,或感伤时事.以含蓄手段,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来表示往日朱门贵族不成防止的没落命运,概况是感叹,实为辛辣的讥讽.宴殊的“无可若何怎样花落去,似曾了解燕归来,小园喷鼻径独彷徨”(《浣溪沙》).“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恰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恋人寄情于燕.盼望凤凰于飞的怀念. “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破阵子》)的伶丁凄冷和怀念.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硕的想象空间,或流浪流落,“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凡此各种,不一而足.四.天然风霜雨雪水云类19.烟雾(忧闷.情绪的昏黄.暗澹.前程的迷惘.迷茫,幻想的掉?.破灭.)《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 夕照五湖春.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诗中借“烟雾”写友人一去前程的茫茫,“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感,倾泻了本身的关心和放心.20.雨(惆怅.春景.愿望.活力.残暴的情况(风雨,人生的挫折)定风浪(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草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想素来萧瑟处,回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1.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汗青的成长趋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22.秋.西风(金风抽丰)(惆怅.游子思归.衰败.落寞)如“自古逢秋悲寥寂”,秋,成了愁的词.无论是秋瑾诗中的“金风抽丰秋雨愁煞人”,照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付与秋奇特的涵义.23.霜(人生易老.社会情况的良好.恶权势的跋扈狂.人生坎坷挫折 .)《秋菊》(陈毅)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赋机能耐寒,风霜其若何怎样?24.云(游子流散.自由安闲)《答齐高帝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夕照故情面.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5.冰雪(心志高洁美妙. 情况的良好.恶权势的跋扈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旦送客楚山孤.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雪的晶莹比方心志的忠贞.品德的崇高.如“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高洁的心性,前人用“清如玉壶冰”比方一小我光亮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宦途生活中,本身的人格操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26.月亮(思乡盼归.思亲怀人 .祖国之悲)《月夜忆舍弟》(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疏散,无家问逝世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对月思亲——激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春风,祖国不堪回想月明中.”(李煜《虞丽人》)望月思祖国,标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想月中看.”碛,戈壁,茫茫大漠中几十万兵士一时光都昂首望着东升的月亮,克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27.夕阳(思乡怀归.时光易逝人生的短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穷好,只是近傍晚.《从军行》(王昌龄)狼烟城西百尺楼,傍晚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狼烟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役闲暇之中的唐军兵士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他吹的是依靠着“伤拜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经由过程“夕阳”与“笛声”,表达兵士怀念故乡亲人的情绪.28.寰宇(人类的微小人生的短暂气量气度的辽阔情绪的孤单)《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前人, 后不见来者.念寰宇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作者纵不雅辽阔宇宙,浩浩苍空,茫茫田野,不由产生人生微小.前程无望的哀痛,由此而觉得本身的不遇,心中诞生了无穷抑郁悲惨之感.。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协议关键信息1、常见意象:月、柳、梅、菊、雁、竹等2、象征意义分类:思乡怀人、离别愁绪、高洁品质、坚韧精神等3、诗词举例:《静夜思》《折杨柳》《梅花》《饮酒》《使至塞上》《竹石》等二、具体内容11 月的象征意义111 思乡怀人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月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的光辉洒在床前,诗人恍惚中以为是地上的霜,抬头仰望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又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112 孤独寂寞的象征月也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寂寞的心境。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113 美好时光的象征有时月还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相似,而人生短暂,引发了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

12 柳的象征意义121 离别愁绪的象征柳在古诗词中多与离别相关。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暗含挽留之意。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舍旁新绿的柳色,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边,晓风轻拂,残月高悬,烘托出离别的凄楚。

122 柔情的象征柳也能象征柔情。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柳树的柔美姿态。

13 梅的象征意义131 高洁品质的象征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常被视为高洁品质的象征。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完整版)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完整版)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1、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2、芳草: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

8、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6、牡丹:象征高贵、富贵。

9、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1、杜鹃——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7、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8、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三)、乐器乐曲类: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四、送别场所:1、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或青春容貌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宫阙: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收到当道中用的象征。
八、其他
娥眉(蛾眉):美女。
后庭花:亡国。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问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七、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淳朴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的胸襟
城市(兰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马:奔腾、追求、漂泊
沙鸥:飘零、伤感。
鸟:自由。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代指远方书信。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五、物品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橹借代大船、战船。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垠的思绪。

关于古诗词优选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docx

关于古诗词优选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docx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 (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 (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 (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 ( 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 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 ,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5、竹 ( 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6、梅花 ( 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着此身 ,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梧桐:
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7、xx:
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
象征高洁、隐逸、脱俗。
8、桃花:
象征美女的xx。
6、xx:
象征高贵、富贵。
9、xx:
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
1、xx——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xx——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
唱彻《xx》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四、送别场所:
1、xx:
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xx:
陆上的送别场所。
3、xx:
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6、蟋蟀(促织):
表示惆怅。
7、猿啼:
表现凄厉、哀伤。
8、蝉:
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xx:
春天的象征,表示xx。
三)、乐器乐曲类: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
羌笛何须怨xx,春风不度xx。
谁家xx暗飞声,散入东风满xx。
xx
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
1、xx——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芳草:
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
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凭栏: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二、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特征归纳。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
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பைடு நூலகம்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xx、青鸟:
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xx(xx):
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之乐、登高远望之感、青春易逝之伤、仕途失意之苦、爱情友情之浓)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和鼓励、借题发挥吐露心声)历史题材(评历史事件、吊历史古迹、慕历史人物、叹昔盛今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情怀)
三、诗歌中常见意境特点归纳。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明丽清新
xx凄寂xx美好
幽僻冷寂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清冷幽静
四、诗歌中常见诗人的思想感情归纳。
忧国伤时(统治者昏庸腐朽穷兵黵武、战争痛苦及同情、抨击黑暗担忧国家表现理想)建功报国(建功立业、保家卫国、报国无门、山河沦丧、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思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