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11年美国国内大豆相关制品统计数据

合集下载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大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国大豆生产的不同特点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源于资源利用、技术水平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

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借鉴美国大豆生产的经验,提升中国大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豆;全要素生产率;中美比较;经验借鉴二、中美大豆生产的概况1. 中美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比较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两个国家。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总量的25%左右,而美国则分别占40%以上。

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占据着世界的主导地位。

2.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在观察中美两国大豆生产时,要素生产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率的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各要素的综合效率。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国,即在相同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美国的大豆产量更高,产出效率更高。

三、中美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比较1. 资源利用效率比较美国拥有充足的农业用地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中国由于人口密集和农业用地有限,土地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2. 技术水平比较美国拥有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资源,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包括种植技术、肥料和农药使用技术、机械化程度等都远远领先于中国。

中国在农业科技投入上虽然逐渐增加,但整体技术水平依然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

3. 政策环境比较美国拥有健全的农业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而中国的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种种问题,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农业补贴不够、保护农产品价格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中国大豆生产的发展。

11年豆类品种走势分析

11年豆类品种走势分析

10/11年度国内外大豆、豆粕、豆油价格的走势分析分析结论:10/11年度大豆、豆粕、豆油会在目前的价格附近继续震荡上行,而且会刷新三年前的历史高点,重创新高。

这主要是由其本身供求基本状况所决定的。

一.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供求状况1. 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供应状况2010年12月1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的10/11年度美国大豆供求数据报告,美国农业部预计10/11年度美国大豆期初库存为1.51亿蒲式耳,美国大豆进口为0.1亿蒲式耳,美国大豆产量为33.75亿蒲式耳,美国大豆的总供给为35.36亿蒲式耳。

我们认为10/11年度美国大豆总供应量达不到35.36亿蒲式耳,这主要是由于10/11年度中,美国大豆的总产量达不到33.75亿蒲式耳。

由于2010年7~8月美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州——衣阿华连降暴雨,淹没了大片农田,不仅使该州的玉米产量大幅下降,也使大豆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美国大豆主产地中西部的南部,又受到干旱的困扰,致使那里的大豆产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尽管美国其它的大豆产区天气良好,大豆产量创下新高,还是难以扭转10/11年度美国大豆单产低于09/10年度的趋势,并且使10/11年度美国的大豆收割面积低于预期。

预计美国农业部会在2011年1月份的大豆月度供求报告中,继续下调10/11年度美国的大豆单产或大豆收割面积。

美国农业部将会在2011年1月份的大豆月度供求报告中,把10/11年度美国的大豆单产下调到43.5蒲式耳以下,大豆总产下调到33.40亿蒲式耳左右,使其低于09/10年度33.59亿蒲式耳的大豆总产量。

因此,我们预计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总供给将在35亿蒲式耳左右,低于09/10年度的35.12亿蒲式耳的数量。

2. 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需求状况2010年12月10日,美国农业部预计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总需求为33.71亿蒲式耳。

其中美国大豆压榨需求为16.65亿蒲式耳,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为15.9亿蒲式耳,美国大豆种用需求为0.88亿蒲式耳,美国大豆调整值需求为0.29亿蒲式耳。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引言大豆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农业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大大豆生产国,其大豆产量和贸易量均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然而,由于中美两国在气候条件、种植技术、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两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对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两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情况,为我国大豆产业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美大豆产量、种植技术、价格、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中美大豆产业的比较研究,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大豆产量、种植技术、价格、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政策,深入分析中美大豆生产的优劣势,找出影响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和质量、促进大豆产业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比较中美大豆产量差异,揭示产量高低的原因,探讨提高我国大豆产量的策略;2. 分析中美大豆种植技术差异,寻找技术创新的方向,提高生产效率;3. 研究中美大豆价格波动情况,探讨价格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4. 调查中美大豆市场需求情况,分析市场需求对产量的影响;5. 比较中美大豆产业发展政策,探讨政策对生产率的影响,提出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中美大豆生产的差异和共同点,为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中美两国在大豆产业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比较两国的大豆产量、种植技术、价格、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政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在大豆生产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合作机会。

11年豆类品种走势分析

11年豆类品种走势分析

10/11年度国内外大豆、豆粕、豆油价格的走势分析分析结论:10/11年度大豆、豆粕、豆油会在目前的价格附近继续震荡上行,而且会刷新三年前的历史高点,重创新高。

这主要是由其本身供求基本状况所决定的。

一.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供求状况1. 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供应状况2010年12月1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的10/11年度美国大豆供求数据报告,美国农业部预计10/11年度美国大豆期初库存为1.51亿蒲式耳,美国大豆进口为0.1亿蒲式耳,美国大豆产量为33.75亿蒲式耳,美国大豆的总供给为35.36亿蒲式耳。

我们认为10/11年度美国大豆总供应量达不到35.36亿蒲式耳,这主要是由于10/11年度中,美国大豆的总产量达不到33.75亿蒲式耳。

由于2010年7~8月美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州——衣阿华连降暴雨,淹没了大片农田,不仅使该州的玉米产量大幅下降,也使大豆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美国大豆主产地中西部的南部,又受到干旱的困扰,致使那里的大豆产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尽管美国其它的大豆产区天气良好,大豆产量创下新高,还是难以扭转10/11年度美国大豆单产低于09/10年度的趋势,并且使10/11年度美国的大豆收割面积低于预期。

预计美国农业部会在2011年1月份的大豆月度供求报告中,继续下调10/11年度美国的大豆单产或大豆收割面积。

美国农业部将会在2011年1月份的大豆月度供求报告中,把10/11年度美国的大豆单产下调到43.5蒲式耳以下,大豆总产下调到33.40亿蒲式耳左右,使其低于09/10年度33.59亿蒲式耳的大豆总产量。

因此,我们预计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总供给将在35亿蒲式耳左右,低于09/10年度的35.12亿蒲式耳的数量。

2. 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需求状况2010年12月10日,美国农业部预计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总需求为33.71亿蒲式耳。

其中美国大豆压榨需求为16.65亿蒲式耳,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为15.9亿蒲式耳,美国大豆种用需求为0.88亿蒲式耳,美国大豆调整值需求为0.29亿蒲式耳。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引言: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中美是大豆的两大主要生产国,两国的大豆产量一直占据着全球大豆产量的绝大部分。

中美两国在大豆生产领域的生产率表现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旨在对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美大豆生产之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大豆生产率提供参考。

一、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概述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一定生产体系下,通过各要素的协调配合所生产出的大豆产量。

其计算方法通常为产量与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值。

通过计算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评估一定生产体系下大豆生产的效益及效率水平,并探讨生产力提升路径。

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一直位居全球前列;而中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尽管大豆产量庞大,但单位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投入所生产出的大豆数量却较低。

中美两国在大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二、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1. 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在相同劳动力投入下所能生产出的大豆数量。

美国的大豆劳动生产率一直较高,其大豆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大提升了大豆生产效率。

而中国的大豆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多数地区仍依赖人工劳动进行大豆种植、收割和加工,劳动力投入效率较低。

3. 土地生产率比较土地生产率是指在单位耕地面积下所能生产出的大豆数量。

美国的大豆土地生产率一直较高,其在大豆生产中采用了现代化、科学化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

而中国的大豆土地生产率相对较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部分地区土壤肥力低下,大豆生产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大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主要源自于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差异。

美国在大豆生产中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了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而中国在大豆生产中还存在着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的改进空间。

2011/12年度国内外大豆市场供需状况及变化趋势

2011/12年度国内外大豆市场供需状况及变化趋势
响 。 自 21 0 1年 1 以来 ,各大 机构 纷纷下 调南 美大 2月
作 者 简 介 : 曾晓 虹 ( 90 ,女 ,江 西 丰城 人 ,硕 士 ,经 济 师 ,主 要 从 事 粮 油 市 场 信 息 工 作 。E ma :zh 84 1 3 cm 18 一) - i x6 8 @ 6 .o l
2 1 全 球 大 豆 供 需 基 本 面逐 渐 趋 紧 .
月 ,累计 上涨 4 2 5 1 . 0美 分 / 蒲式 耳 ,涨 幅达 3 . % , 77 创下 自2 0 0 8年 7月下 旬 以来新 高 。
乏 j
21 0 1年底 以来 ,国际 市 场 大 豆期 、现 货 价 格 大 幅走 高 ,除 了资 金 的 推 动 和宏 观 层 面 因素 改 善 之 外 ,
A O农业展 望 日
21 02年第 6 期
4 2 O
8 6 4 2

咖㈣㈣ o
豆产 量预 期 。美 国农 业部 在 2 1 0 2年 1 4月 的供 需 报 ~
尤其 是南 美 产 量 大 幅下 滑 ,导 致 全 球 大 豆 总产 量 由 上一 年度 的 2 6 .4亿 t 降 至 2 4亿 t 下 . ,减 产 幅 度 达
格至 21 0 1年 底 开 始 触 底 反 弹 ,从 10 4 2 9 . 5美 分 / 蒲 式耳 持 续 上 涨 至 15 6 7 0 . 5美 分 / 式 耳 ,短 短 5个 蒲
翠亭亭 莘季翠翠翠 翠翠莘翠 昌翠翠 g翠 莘翠手
g 吕 g 2

吕 g 2 弓 苎 若 2 若 葛 g 呈 _ g _ g 2 g 吝
涨 幅度 虽 然 不 及 期 货 价 格 反 弹 幅度 大 ,但 绝 对 增 幅

大豆及其主要制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大豆及其主要制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开放的 内涵式 增长轨道 。◇
资料 来源 :中国海 关统计年鉴 、中国对外贸易年鉴, 19 — 0 1 9 3 20 年。
三 、加入 WT O和转基 因大豆对我国
大豆业的影响
加入 WT O后,我国大豆业面临严峻 的考验 。 现在,
全球 大豆生产主要集 中在美 国、巴西、阿根廷和 中国,
4 国产量约 占全球总产 量的 9 % 其 中美 国约 55 % 0, 4 ,巴
20 年 第4 02 .Biblioteka —一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游 费 统 道 一 与
表 2 我国 1 9 — 0 0年豆油进 出口情况 ( 0 0 ) 90 20 10 t 西约 占 2 %,阿根廷 约 占 1 % 中国约 占 1%,全球 大 3 3, 0 豆供求 关系呈现供 大于求的局面 。 自 1 9 9 6年开始 ,我 国全面成为大 豆 、 豆粕和 豆油净进 口国, 0 1 2 0 年净进 口
挑 战并存 。9 8 19 年全球转基 因大豆在转基 因植 物的种植
速 发展,国内产生 了对豆 粕的 巨大需 习;另一方 面, 之 尽 管 我国是 世界上第 4 粕生产 国, 豆 但是 国内豆粕 的产量 和价 格不适 应 国内畜牧业 发展 的需要, 这种情 况下, 在 刺 激 了我国对 豆粕产 品的进 口, 豆粕产 品的进 出 口形 势 终于在 19 年开 始发生 重大转 折,由豆粕 的净 出 口 96 国转 变为 净进 口国 。1 9 年 豆粕进 口量 为 1 76万 t 96 8. , 1 9 年豆 粕进 口量提 高近 1 ,高达 3 7 t 97 倍 4 万 ,约 占国 内豆粕产量 的一半 。1 9 年 豆粕进 口量达 到 3 3 t 98 7万 , 从 19 年 下半年开 始,我国恢复 对进 口豆粕征 收增值 99 税 ,再加上 国内饲养业 不景 气,豆粕 进 口出现 了锐减 的形势,2 0 0 0年进 口豆粕仅 5 万 t( 表 3 。 l 见 )

强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大豆中草甘膦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强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大豆中草甘膦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强烈建议国家制定转基因大豆中草甘膦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何裕建等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北京100049****************.cn*************草甘膦(Glyphosate) 是由美国Monsanto公司开发的广谱除草剂,又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结构式见图1。

图1 草甘膦的化学结构式草甘膦对人体的毒性问题存在争议,缺乏系统的相关毒性研究,一般认为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但也有中毒病例报道[1-6]。

同时,相关研究表明草甘膦对人体可产生肝毒性[7]、免疫毒性[8]、内分泌毒性[9]、生殖毒性[10]、遗传毒性[11]和致癌性[12]。

1. 草甘膦在转基因大豆中的残留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作物也是由Monsanto公司开发,这种大豆作物转入了编码抗草甘膦酶的基因,可抵抗草甘膦的杀灭,使施用于农田的草甘膦只作用于杂草,而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换言之,Monsanto公司开发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种子和草甘膦除草剂是捆绑使用的,那么,大豆作物在种植过程必然会大量喷洒草甘膦,导致大量草甘膦残留于大豆中。

李波等[13]对美国和阿根廷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进行了草甘膦的测定,含量在1.5~2.8 mg/kg之间,高于非转基因大豆的水平。

2. 草甘膦在大豆中的残留无限量标准考虑到草甘膦在大豆中的残留及危害,许多国家都明确规定了大豆中的草甘膦的限量标准,由表1可见,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规定大豆中草甘膦的最大残留限量为20mg/kg。

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美国对大豆中的限量是6 mg/kg,而由于Monsanto公司的背后推动作用,使限量提高到了20 mg/kg[14a]。

美国环保部1982年规定:“用于直接食用的大部分食品的最高残留量耐用水平,无论肉类、水果或蔬菜,大约为0.2ppm(=mg/kg –译注),尽管通常较大量食用的谷物产品中的残留量较低(0.1ppm)”(= 0.1 mg/kg –译注)[14b]。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引言大豆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用作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之一,因此中美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美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国在大豆生产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中美大豆生产概况1. 中国大豆生产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大豆是中国的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

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近年来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土地资源有限、农民收入增加等因素。

中国政府一直在鼓励大豆生产,希望能够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2. 美国大豆生产概况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大豆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

美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大豆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竞争力。

二、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1. 生产要素比较(1)土地资源利用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虽然较大,但耕地资源有限,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导致土地资源的压力增大。

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大。

(2)劳动力资源利用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一直较为充裕,但人工成本逐渐上升,使得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降。

相比之下,美国农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3)资本资源利用美国的农业资本投入水平较高,拥有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大豆的生产效率较高。

中国在农业资本投入方面相对滞后。

2. 生产效率比较(1)产量比较美国的大豆单产量较高,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中国在大豆单产量方面仍需提高。

(2)劳动生产率比较虽然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充足,但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

三、分析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原因1. 技术水平美国在农业技术方面具有先进的优势,包括生产技术、种植管理技术、机械化程度等方面都领先于中国。

3. 管理水平美国农业管理水平较高,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和市场运作,提高了大豆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源ꎬ 严重的依赖世界市场会造成国民经济的短板ꎬ 如何在有
限的资源约束下ꎬ 保证每个产业的均衡发展是十分重要的ꎮ
目前ꎬ 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方法主要有索洛余值
法 ( SR) 、 包络分析法 ( DEA) 、 随机前沿法 ( SFA) ꎮ 将这
三种方法应用 于 农 业 方 面 的 文 献 很 多ꎬ 张 永 霞 [1] ( 2006 )
资本变化率ꎻ ΔL / L: 劳 动 变 化 率ꎻ TFPG: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增
长率ꎮ
2 数据来源及说明
基于数 据 的 可 获 得 性ꎬ 中 国 的 数 据 使 用 的 是 1978—
2016 年的数据ꎬ 美国的数据使用的是 1999—2015 年的数据ꎬ
在测算的时候中国的 Y 表示大豆的总产量ꎬ 而美国的 Y 表示
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ꎻ 苏洪 [7] (2015) 对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比较以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源泉进行了分析ꎻ 罗浩轩 [8] (2017) 测算了 1981—2013 年
动和资本增长以外的其他因素带来的总产出的增长率ꎬ 称为
在这里生产函数 [7] 用:
柯布 - 道格拉斯 ( CD) 函数: Y t = A( t) K t α L t β
术水平ꎻ A0 : 初始的技术水平ꎻ t: 时间ꎻ λ: 平均的 TFPGꎻ α:
资本对产出的贡献份额ꎻ β: 劳动对产出的贡献份额ꎻ K t :t 时
刻的资本投入量ꎻ L t : t 时刻的劳动投入量ꎻ Y t / L t :t 时刻的人
均产出ꎻ K t / L t :t 时刻的人均资本ꎻ ΔY / Y: 产出变化率ꎻ ΔK / K:
明ꎬ 中国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ꎬ 美国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波动状态ꎬ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差异

美国人和中国人谁吃的转基因大豆多

美国人和中国人谁吃的转基因大豆多

其实,基因谈不上安全不安全,因为我们人类每日从各种动植物食物吃下去的基因成千上万种,而且吃了千万年,从来没有听说吃其它物种的基因会改变人类,导致不安全后果。

所以说安全与否,就是这个基因表达生成的蛋白是否安全。

我们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进去的基因叫CP4-EPSPS,它产生的蛋白叫CP4-EPSPS蛋白。

反对者说,CP4-EPSPS蛋白不安全,全世界人民都不吃,美国人也不吃CP4-EPSPS蛋白,而是拿我们中国人当小白鼠做实验。

我的前一篇框架型的文章“转基因豆制品早已安全合法地走向中国人餐桌”已经全面给出了结论:转基因大豆安全。

现在就美国人不吃,拿我们中国人当小白鼠做实验作进一步细节论证:美国人吃转基因大豆蛋白CP4-EPSPS比中国人多。

一、中国人每年吃多少CP4-EPSPS蛋白?我先给出下面数据:已知:1、中国人每年有600万吨转基因大豆进入各种豆制品食品;2、1公斤大豆含301毫克CP4-EPSPS蛋白;3、假定这600万吨转基因大豆做成豆制品时没有蛋白损失(即全吃下去了);试求每1个中国人一年平均吃多少CP4-EPSPS蛋白(中国人口按13.5亿计算)。

我不给出答案,各位自己先去计算一下。

二、美国人吃多少CP4-EPSPS蛋白?1、美国人每年消费71.4万吨大豆蛋白(Soy Protein),这些大豆蛋白添加在各类食品中(香肠、洋火腿肠、面包、蛋糕等等);2、大豆蛋白中CP4-EPSPS蛋白的含量是0.08%;3、假定大豆蛋白是100%纯度;试求:1个美国人一年吃多少CP4-EPSPS蛋白(美国人口按3亿计算)。

我也请各位读者自己去计算。

我这里先给出计算结果:美国人每年吃下去1.78克CP4-EPSPS蛋白(即反转分子说的“毒”蛋白),中国人每年吃下去1.34克CP4-EPSPS蛋白。

美国人每年比中国人吃的CP4-EPSPS“毒”蛋白要多33%。

啥意思?套用反转分子的“小白鼠实验”口头禅,就是说中国政府看到美国人被美国政府当作小白鼠做了8年实验,没有安全问题后,才决定进口转基因大豆在中国作为饲料和加工食品用。

中国与美国大豆成本比较分析

中国与美国大豆成本比较分析

大豆成本各要素构成比例和绝对水平具有较大差异。本文 以 2003 年 和 2004 年 为 例 ( 下 同 ) , 首 先 对 两 国 大 豆 成 本 的构成结构进行分析比较 ( 表 4、表 5) 。
2003 年 和 2004 年 , 中 国 大 豆 单 位 产 量 成 本 变 化 不 大, 但美国大豆成本有较大幅度下降。从成本结构上看, 生产成本都是构成两国大豆成本的主体, 其中中国大豆生 产成本的比例更大, 高出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占总成本比例 10 ̄15 个百分点, 对总成本 的 影 响 力 也 更 大 。 从 期 间 费 用 上 看 , 美 国 大 豆 的 期 间 成 本 费 用 占 到 了 总 成 本 的 42%左 右, 和中国大豆生产中只占总成 本的 25%左右的期间成本 费用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土地制度的不同, 美国大豆成 本 中 土 地 的 使 用 成 本 占 了 很 大 的 比 例 。2003 年 , 美 国 土 地使 用 成 本 约 为 198 美 元/hm2, 大 约 相 当 于 同 期 中 国 土 地
- 29 -
2006.6( 总 326)
世界农业 World Agriculture
承包费用的 9 ̄10 倍。从 2004 年开始, 中国开始把农民自 营地折租纳入成本统计口径, 但依然大大低于美国的土地 使用成 本 。 从 税 收 成 本 看 , 2002 年 和 2003 年 , 中 国 大 豆 单位产量所负担的税赋有了较大变化, 所占总成本的比例 从 10%下降到了 3%左右; 2 年 间 , 美 国 50kg 大 豆 平 均 税 收 成 本 约 2 元 , 只 占 到 成 本 的 2.4%左 右 。 这 说 明 , 随 着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推进, 其效果已在中 国大豆生产中得到明显体现。

美中大豆生产和加工对比大豆年生产的比较大豆加工企业、

美中大豆生产和加工对比大豆年生产的比较大豆加工企业、
989 1042
1999
2000 2001
1350
1600 1545
美国和中国大豆年产量比较万 t
美国和中国大豆年产量万t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万t
04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
19
19
19
19
19
19
19
年份
20
06
美国中国1990-2006年大豆年产量(万t) 10000
6679
8503 8337 8677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
中国大豆年产量万 t
年份 1935 1940 962 产量 年份 1980 1985 产量 890 1050 年份 1993 1994 产量 1530 1599 年份 2002 2003 产量 1650 1640
1945
1950 1955 1960
大豆进
大豆出
豆粕进
57.1820 5.0531 5.3666 0.0690 0.0249
豆粕出
1.3489
豆油进
82.9188 80.3691 31.0000 7.0000 87.0000
豆油出
18.5891 5.3394
319.6723 17.2245 431.8633 20.6022 1041.877 21.0000 1393.700 25.0000 1131.570 28.0000
年产量(万t)
8000 6000 4000 2000 0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20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06

(整理)1986-年美国国内大豆相关制品统计数据.

(整理)1986-年美国国内大豆相关制品统计数据.

美国国内的应用
大豆压榨
1986至2011年美国大豆压榨量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豆粕产量
1986至2011年美国豆粕生产量
注:1短吨=2000磅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饲料豆粕产量
2011年美国用于饲料的豆粕量
资料来源:根据行业预测,2008年豆粕市场研究及美国农业部
1986年至2011年美国豆油产量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美国大豆油消费量
资料来源:行业预测
食用脂肪和食用油
2011年美国食用脂肪和食用油的消费量
资料来源:行业预测
生物柴油燃料
1999-2011年美国生物柴油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生物柴油委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国内的应用
大豆压榨
1986至2011年美国大豆压榨量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豆粕产量
1986至2011年美国豆粕生产量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饲料豆粕产量
2011年美国用于饲料的豆粕量
资料来源:根据行业预测,2008年豆粕市场研究及美国农业部
1986年至2011年美国豆油产量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美国大豆油消费量
资料来源:行业预测
食用脂肪和食用油
2011年美国食用脂肪和食用油的消费量
资料来源:行业预测
生物柴油燃料
1999-2011年美国生物柴油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生物柴油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