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实践教案北师大版.doc

合集下载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9统筹方法
 10奇妙的克隆
 11向沙漠进军
 12看看我们的地球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了解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理解常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体会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统筹方法
 教学目标:
 1、懂得什幺是事理说明文。

 2、理解统筹方法的一般原理及其应用价值。

 3、了解本文通俗易懂的说明语言。

 4、掌握本文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列图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5、能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什幺是事理说明文及其一般特点。

 2、掌握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列图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说明方法的合理运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亲近自然,体验生活1. 活动目的:通过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活动时间:1天3. 活动地点:附近的公园或自然景区4. 活动流程:a. 早上出发,到达活动地点。

b. 进行自然观察,记录植物、动物种类。

c. 集体游戏,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d. 环保知识问答,提高环保意识。

e. 午餐自理,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f. 清理垃圾,保护环境。

g. 总结活动,返回学校。

二、活动主题:走进历史,传承文化1.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活动时间:半日3. 活动地点:当地历史博物馆4. 活动流程:a. 出发前,了解博物馆的基本信息。

b. 到达博物馆,分组参观。

c. 记录重要展品和历史知识。

d. 参观结束后,进行心得交流。

三、活动主题:动手实践,创新思维1. 活动目的:通过科技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活动时间:2天3. 活动地点:学校实验室4. 活动流程:a. 老师讲解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b.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方案。

c. 动手制作,老师指导。

d. 作品展示,评价与交流。

e. 总结活动,清理实验室。

四、活动主题:关爱他人,温暖社会1. 活动目的:通过慰问养老院老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活动时间:半日3. 活动地点:附近养老院4. 活动流程:a. 出发前,了解养老院的基本情况。

b. 到达养老院,进行互动交流。

c. 为老人表演节目,传递关爱。

d. 分发礼物,表达对老人的敬意。

e. 活动结束,合影留念,返回学校。

五、活动主题:节约用水,从我做起1.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节约用水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2. 活动时间:半日3. 活动地点:学校教室、食堂4. 活动流程:a. 宣传节水知识,营造节约用水氛围。

b. 学生讨论节水方法和实际行动。

c. 开展节水实践活动,如:收集雨水、一水多用等。

北师大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学案学生版

北师大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学案学生版

狱中书简第一课时学习要点:记住文中生字词及作者有关文学常识。

结合时代背景,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我要预习1.文学常识填空。

《狱中书简》的作者是,她是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2.注音。

信笺.()飒飒..()鸫.鸟()踱.()柔荑.花()目眩.()万籁.()俱寂.()霹雳..()( ) 阴霾.()蓦.然()鸣啭.()3.释词。

信笺奄奄一息阴霾目眩万籁俱寂蓦然小心翼翼飒飒不可思议霹雳4.这是一封信,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又是什么关系吗?5.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我要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件事情?从文章中找出标志性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体现?积累运用·无论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在。

(罗莎·卢森堡)·生命因燃烧而美丽,生命因奋斗而美丽,生命也因关怀而美丽,因发现而美丽,只有美丽的生命才能欣赏和领会生命的美丽。

积累两则有关生命的名人名言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品味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理解文章主题。

(重难点)我要学1.朗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在监狱中的罗莎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些事物具有什么特点?·从这段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的罗莎。

2.朗读拯救孔雀蝶一节,思考下列问题:·当我看到垂死的大蝴蝶时,我做了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从这段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的罗莎。

3.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从白杨树花飘飞的情景中感受到了什么?4.自读第三段,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这段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文中划出对比的内容,并分析作用。

这段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的罗莎。

中考链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栖身(xī)偌大(ruò)坦荡如砥(dǐ)B.筵席(yàn)归省(xǐng)觥筹交错(gōng)C.祠堂(cí)刹那(chà)明眸善睐(móu)D.箴言(zhēn)萧瑟(sâ)残垣断壁(huán)2.将题后句子序号填入题上横线处。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版

狱中书简(二)学习目标: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内容。

3.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把握描述的顺序。

(三)重点、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2.初步感受女革命者的情怀;(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约2分钟)罗莎·卢森堡,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她曾五次入狱,先后被囚于七所监牢,这位巾帼豪杰是西方的秋瑾,她不仅有一股英侠之气,而且满腹才华,她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她用美丽的生命感悟生命的美丽。

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体会她高尚的革命情怀。

【目标出示】(约1分钟)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内容。

【自学环节】1、自学指导:(约5分钟)(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小组讨论。

(2)带着问题,熟读课文;概括题可借鉴文中的关键字,组成通顺的句子;2.自主学习:(约15分钟)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酌情给予小组及个人加分;1、关于作者:罗莎·卢森堡(1871---1919),____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同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创建了本国的共产党。

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因而多次被捕入狱。

1919年1月惨遭杀害。

列宁称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

”2、读准字音:信笺飒飒战栗鸫鸟鸣啭绽裂晦暗阴霾蓦然霹雳氛围奄奄一息踱万籁俱寂3、从全文看,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4、这封信写了哪些内容?试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5、找出能体现作者心理感受的词语和最能表达她早晨这段时间的感受的句子。

6、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狱中”?【导学环节】(约17分钟)(1)从全文看,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从全文看,是按照倒叙的写法。

从记叙昨天发生的三件事情上说,是按时间顺序来写。

引导学生把表示倒叙的方式和时间顺序的句子或词语找出来。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案(已审阅)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案(已审阅)

第三单元红色经典课题:回忆鲁迅先生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1、创作背景2.关于萧红3.关于鲁迅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文章和,请说说自己对鲁迅本人及他的作品的了解。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明本文的18个小节。

(每小节以自然段之间所空一行为标志)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必做题选做题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课题:有的人学习目标: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

)二、课前热身1、创作背景(课文的背景资料,至关重要,一定要认真阅读。

)2.关于臧克家(查阅资料,简要写出你对作者的了解)3、自读诗歌,熟悉内容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二)合作研讨(交流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弱者是等待机会;强者是把握机会;智者是创造机会。

)分组上台展示,然后一个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朗诵舞台(一定要把诗人的感情通过朗诵表达出来,把握好语气、节奏及重读的字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三单元一、单元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所介绍的有关内容,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 了解课文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并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识它们的作用。

3. 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4. 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5. 了解主办刊物的基本要求,尝试办一份刊物。

二、单元教学设想《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科学小品。

本文对沙漠里千百年来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角度作出了正确分析、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

课文以设问方式步步引导读者探寻沙漠奥秘,在带着读者思考的过程中,作者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沙漠的兴趣。

针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生有阅读兴趣和学习需要,可利用广阔的多种信息资源,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计划、分工合作,经讨论分析后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体验合作与成果的喜悦,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对沙漠等自然现象的了解。

学生阅读浅显的科技作品时,还要注意引导他们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通过科普文章的阅读指导和相关信息的获取、甄别、处理,强化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形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

为说明这个道理,作者把千百年来的认识史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集中紧凑,生动形象,富于趣味。

所以学习本文时,可结合文章的典型事例挖掘出丰富的情感资源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灵魂深处,潜移默化为一种高尚的行动。

本文是一篇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好文章。

《短文两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其中《活板》是通过对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的介绍来表现的。

文章清晰、完整而系统。

这在于作者能抓住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并注意运用准确、朴实、简洁的语言。

因此,学习本文,要以朗读为重点,要扣住对以上三点的分析和与雕板的比较来体会活板的优越性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课件北师大版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课件北师大版
6.从下面的描写段中找出两出表现香菱学诗如 痴如醉的细节。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 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 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 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 ,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 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 首还不好?” 细节一: 细节二:

• 7.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
的成语、名言、谚语等,请按要求填写。( 1)成语:_______,长一智。 •(2)名言:少年易学老难成, _______ 。(朱熹) •(3)我们常用谚语“_________ , •________ ”劝勉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再大 的困难也能克服。

•8.用一句话概括下列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
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
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
再互相瞄准。”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
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
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
)

•二、阅读理解
按要求阅读课本102---103页语段,完成下列 问题。“你没有心。”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 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1.党卫队队员和“我”的对话表现了什么? 2.”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 音”,作者为什么对死亡预告的声音感到如此美 好? 3.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狱中书简》——罗莎·卢森堡——德国 作家。 B.《绞刑架下的报告》——契克夫——捷克 作家。 C.《囚歌》——叶挺——中国革命将领。 D.《牛虻就义》——伏尼契——爱尔兰女 作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大家共同评析和欣赏。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涉及以下内容:
1.《大自然的语言》:课文阅读与解析,理解文章主题,掌握作者表达自然之美的手法。
2.《长城赞》:课文阅读与解析,了解长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体会作者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3.《黄山记》:课文阅读与解析,通过描绘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等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诗词意境的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举例:
-在《长城赞》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万里长城永不倒”的象征意义,需要教师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和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诗词欣赏中,学生可能对《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感到困惑,教师需要通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和理解课文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对偶等,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文章主题思想的挖掘:对于课文中深层次的主题思想,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如《黄山记》中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理解不足,如《长城赞》中长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象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第三单元助学方案一、字词扫描.会读会写第十一课敬畏自然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第十三课旅鼠之谜媲美挑衅鼠目寸光相辅相成啮齿第十四课大雁归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目空一切第十五课喂——出哂笑拍板牟取黑咕隆咚颤颤巍巍莫衷一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慨大方一视同仁任劳任怨众目睽睽.会译会用第十一课敬畏自然蓬蒿:茼蒿。

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

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第十三课旅鼠之谜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第十四课大雁归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第十五课喂——出哂笑:讥笑。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实践教案北师大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实践教案北师大版

综合实践志趣(二)学习目标:1.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

2.了解文章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词语的修饰,而在于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思想修养的贯注。

3.懂得文章品位的崇高是思想的崇高,须从提升思想境界入手,不是人为的作假、拔高。

(三)重点、难点:1.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

2.学会真诚为文。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约2分钟):学生回顾本单元几篇文章,找出这些仁人志士的共同点是什么,再以此体会各篇文章不同的风格。

教案明确:志趣之美还表现在志趣上,即所表现的志向、理想,美好、高远、崇高,充满了乐观、昂扬、向上、自我牺牲的精神。

【自学目标】(约2分钟)(1)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

(2)了解文章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词语的修饰,而在于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思想修养的贯注。

(3)懂得文章品位的崇高是思想的崇高,须从提升思想境界入手,不是人为的作假、拔高。

【自学环节】1、自学指导(约10分钟). 活动准备:教师指导学生选材,课内课外均可;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朗读节奏。

2.自主学习(约10分钟)a.活动主题:革命诗歌朗诵比赛b.活动方式:全班分4-8组,每组推选2-4人参加比赛。

可单人朗诵,可多人组合朗诵。

【导学环节】(约10分钟)相关理论: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里,纸醉金迷的“精彩”世界对人的诱惑和影响,远甚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这使大多数人都难以据守心灵的安宁,精神的净土已是物欲横流、红尘滚滚;“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似乎已成为昨天的神话。

写作这一神圣的事业,业已沦为充满喧嚣、躁动、伪诈的名利场。

文学的堕落与学术的腐败,使精神家园绿荫不再。

少年文学天才刚刚起步就大言不惭地将可怜的天赋称金论银,学术大腕居然是不择手段沽名钓誉的文抄公。

而以“应试”和“应世”为目的的语文教育,则成为制造谎言和文字垃圾的作坊,成为培育伪君子——人格分裂症患者的温床。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1 图形的平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猜想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与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①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化未知为已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变化现象,自己加以数学上的分析,进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与审美意识的发展。

③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图案,把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重点平移的基本性质三.教学难点平移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情景问题,引入课题情境问题引入同学们,还记得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吗?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它们曾经使我们许多人乐而忘返.不过,你想过没有:小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动时,火车头走了200米,那车尾走了多少米呢?(也走了200米.)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有很多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无论是年代久远的老牛上的辘轳;还是刚刚耸立起的高楼大厦里的电梯,无论是微观世界里的粒子运动,还是浩翰宇宙中的行星运转.其中最简捷的运动变化形式主要是平移和旋转,让我们走进图形变换的天地,继续探索图形变换的奥秘吧!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索第三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二. 探究——经历新知形成过程,体验探究方法探究问题过程(一)自主学习:的图3—1,然后回答书下面我们来看第一节:图形的平移(同学们仔细观擦:P58上提出的问题)(1)图3—1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手扶电梯上的人呢?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也没有变化.(2)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 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电视机的其他部位也向前移动,也移动了80 cm).(3)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如下图),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相同)(二)展示交流:1、传送带运送电视机的过程中,电视机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因素中,哪些没有发生改变?哪些发生了变化?手扶电梯上的人呢?(学生讨论、发现、归纳结论)(在传送电视机的过程中,电视机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手扶电梯上的人也是位置发生了变化,人没有变化.)在电视机生产车间传输带运送电视机的过程中,对同一台电视机而言,不同时间的位置之间是相互平移的关系;人在电梯上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平移那么,什么是平移呢?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translation).注意:“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那大家想一想:平移有什么特征呢?(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平移改变图形的位置).2、想一想,议一议: (1)在下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在下面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3)由(1)、(2)两个问题,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1)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由演示可知:线段AE、BF、CG、DH是互相平行的,并且这四条线段又相等.(2)图中相等的线段:AB=EF、BC=FG、CD=GH、AD=EH、AE=BF=CG=DH.∠ABC=∠EFG、∠BCD=∠FGH∠BAD=∠FEH、∠ADC=∠EHG∠ABC=∠ADC、∠BAD=∠BCD、∠HEF=HGF、∠EFG=∠EHG(3)图形经过平移后,只是位置发生变化,即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而线段的长短、角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的,并且相等.平移的基本性质:1.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个性质也从局部刻画了平移过程中的不变因素: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注意:平移三要素:几何图形——运动方向——运动距离三、应用——经历应用领悟构想,学会思考方法搭建问题交流平台 (突破难点,最具开放性,一题多解的问题)搭建问题交流平台 (突破难点,最具开放性,一题多解的问题)①出示问题[例1](课本59页例1)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比较少,大部分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有的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较少,不知道如何鉴赏。

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二、教学目标1.学习古代优秀诗词曲,提高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

2.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获取资料。

3.开展活动,培养合作探究、协调交流能力。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累古代优秀诗词曲。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提高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新课导入】一、背诵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并进行简要赏析。

二、了解诗歌常识。

1.诗歌是四大文学创作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之一,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分类:(1)从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等。

(2)从内容(题材)分:叙事诗、写景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咏志诗等。

(3)从发展历史分: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②近体诗(唐至“五四”,讲究格律)③词和曲词和曲都属于诗歌。

词:兴起于唐代,经五代到宋而盛行。

词是合乐歌唱的,因此也叫曲子词。

词的句子大多长短不齐,因此也叫长短句。

曲:兴起于金代,到元代盛行,是在金代“俗谣俚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

④现代诗:即白话诗(“五四”后,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

)第二板块【走进诗苑积累诗句】分组搜集歌颂春、夏、秋、冬的诗歌,派代表上台朗诵,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示例:·歌颂春天的诗歌《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牛虻就义》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牛虻就义》教案 北师大版

《牛虻就义》三维目标: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牛虻面对死亡表现出的镇定与无畏,体味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受。

3、阅读交流中感受牛虻大无畏的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坚强的伏契克面对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表现出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在《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中,他的一句名言就是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

请大家送读出这句名言—…在敌人枪口下的牛虻又是怎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节选自爱尔兰女作家艾塞尔•丽莲•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一部分――《牛虻就义》,从中感受牛虻的精神风采。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师生交流,互相补充)艾塞尔•丽莲•伏尼契1864年出生于爱尔兰,丽莲早年丧父,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性格。

她在18岁时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于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1889年,丽莲•伏尼契开始创作一部反映意大利人民革命的小说,为此她曾前往意大利,到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历史材料。

8年(1897年)以后她的小说在伦敦出版,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牛虻》。

主人公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亚瑟(牛虻是他的笔名),曾经使很多青年受到巨大的鼓舞,走上革命的道路。

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就曾对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作出高度的评价。

三、整体感知1、预习考查:字词正音正义。

虔(qián)诚(chéng) 忏(chàn)悔(huǐ) 踉(liàng)跄(qiàng) 沮(jǔ)丧(sàng) 尴(gān)尬(gà)2、谈一谈阅读感受:试着给课文标题加个修饰语,力求表现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的牛虻就义预填词语:大义凛然、从容无畏、意志坚强、机智勇敢、沉着乐观、忠诚于革命、乐观无畏、镇定无畏、笑对死亡、慷慨赴死……3、小结:本文节选自《牛虻》第三部第七章,通过对牛虻就义场面的描写,表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6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案 北师大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6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案 北师大版

《绞刑架下的报告》(二)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了解作者,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三)重点、难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了解作者,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左右)激趣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他1903年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

在十月革命鼓舞下投入革命活动,18岁加入捷克共产党。

1921年进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由于生活所迫,当过短工和街头广告员。

后任共产党刊《创造》总编辑和共产党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

1942年4月,他被敌人逮捕。

他在秘密警察监狱里备受折磨,坚贞不屈。

他得到监狱看守人的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了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

【目标出示】(2分钟左右)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了解作者,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自学环节】1、自学指导(8分钟左右)(指导学生大声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舔()恪守()一绺()濒临()鼾睡()敞开()无济于事()(2)解题:“报告”是一种文学体裁,内容强调真实具体。

“绞刑架下的报告”说明了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临刑之前写下的,叙述的是事件的真相,是真实可信的,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2.自主学习(15分钟左右)(1)一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2)学生二读课文,具体研讨课文的内容。

a“我”怎么被捕的?我能逃脱吗?b文中“晚啦!……正是这样的!”应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c“我”被捕后遭受了几次毒打?分别在文中哪些地方?【导学环节】(10分钟左右)1、学生研讨:文章哪几方面使人感到作者镇定平静地面对毒打、折磨?这镇定平静突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教师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文章用第一人称写法,写“我”集会被捕,受尽严刑拷打,直至牺牲前的事情。

A、文中“晚啦!……正是这样的!”应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B、“我”被捕后遭受了几次毒打?分别在文中哪些地方?(1)研讨:文章哪几方面使人感到作者镇定平静地面对毒打、折磨?这镇定平静突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2)找出文中高度概括伏契克的卓越表现及敌人的束手无策的两句话。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1敬畏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ūn)鹏咫尺(zhǐ)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如:(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

(.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

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六、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敬畏自然高科技------航天事业------相比大宇宙,空间十分狭小人类的智慧认识---------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掌握课文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敬畏自然》所在单元:三单元授课学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准确理解并识记“敬畏、蓬蒿、精巧绝伦、不自量力、相形见绌、咫尺、深邃、混淆”等生字词;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能力目标:抓住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二是学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教学手段与方法:边读边想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准备:风景图片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狼藉咫尺呐喊相形见绌美味佳肴沾沾自喜根据意义写词语不衡量自己的能力。

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美味的饭菜。

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

二、出示图片,从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导入新课。

三、课堂活动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分别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采用“把握关键语句法”,边读边画出关键性语句默。

再读课文一遍,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否定了“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

②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敬重畏惧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③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答: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

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我的自白书》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我的自白书》教案 北师大版

《我的自白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诗时的险恶环境.2、理解本课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此诗。

试背这首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革命烈士在生死关头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意志,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人写诗时的险恶环境。

2、体会诗人在万般折磨情况下表现出的凛然、大无畏气概。

【教学方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的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缔造的。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革命先烈的诗歌,同学们背下来了吗?背会的低下头背,没有背会的抬起头看着大屏幕来背。

(出示课件叶挺----《囚歌》)(出示课件(出示课件吉鸿昌《就义诗》)接着我们再来看革命先烈夏明翰的《就义诗》(出示课件夏明翰的《就义诗》)2、同学们,这些诗歌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的篇章。

他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我们感动不已。

他们在敌人白色恐怖区内,甚至在敌人又阴暗又潮湿的牢房里与敌人斗智斗勇,有的献出了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陈然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1949年的一天,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陈然使用老虎凳、辣椒水、火烙、皮鞭等各种酷刑后,威逼他屈服。

让他写一篇“自白书”,你们知道什么叫自白书吗?(出卖同志、交出组织、背叛革命的投降书)陈然临危不惧,沉思片刻,挥毫写下了《我的“自白”书》。

3、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4、齐读课题。

5、对呀,陈然为什么要给“自白”上双引号。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此诗。

相信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找到答案。

二、走近作者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陈然。

(出示课件走近作者)欣赏一下有关作者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出示课件作者视频)陈然(1923~1949),某某人。

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中共某某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特支书记,1948年四月被捕,1949年10月28日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实践教案北师大版
(二)学习目标:
1.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

2.了解文章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词语的修饰,而在于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思想修养的贯注。

3.懂得文章品位的崇高是思想的崇高,须从提升思想境界入手,不是人为的作假、拔高。

(三)重点、难点:
1.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

2.学会真诚为文。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约2分钟):学生回顾本单元几篇文章,找出这些仁人志士的共同点是什么,再以此体会各篇文章不同的风格。

教案明确:志趣之美还表现在志趣上,即所表现的志向、理想,美好、高远、崇高,充满了乐观、昂扬、向上、自我牺牲的精神。

【自学目标】(约2分钟)
(1)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

(2)了解文章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词语的修饰,而在于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思想修养的贯注。

(3)懂得文章品位的崇高是思想的崇高,须从提升思想境界入手,不是人为的作假、拔高。

【自学环节】
1、自学指导(约10分钟)
. 活动准备:教师指导学生选材,课内课外均可;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朗读节奏。

2.自主学习(约10分钟)
a.活动主题:革命诗歌朗诵比赛
b.活动方式:全班分4-8组,每组推选2-4人参加比赛。

可单人朗诵,可多人组合朗诵。

【导学环节】(约10分钟)
相关理论: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里,纸醉金迷的“精彩”世界对人的诱惑和影响,远甚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这使大多数人都难以据守心灵的安宁,精神的净土已是物欲横流、红尘滚滚;“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似乎已成为昨天的神话。

写作这一神圣的事业,业已沦为充满喧嚣、躁动、伪诈的名利场。

文学的堕落与学术的腐败,使精神家园绿荫不再。

少年文学天才刚刚起步就大言不惭地将可怜的天赋称金论银,学术大腕居然是不择手段沽名钓誉的文抄公。

而以“应试”和“应世”为目的的语文教育,则成为制造谎言和文字垃圾的作坊,成为培育伪君子——人格分裂症患者的温床。

这与其说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不如说是生命的委顿和困窘,是人生、人类的悲哀。

人类的言说,从它发生伊始,就与真伪、名利、权力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君子有文以明道,小人有文以发身(即发迹)”,言说造就了文人,“明道”与“发身”两种价值取向塑造出“君子”和“小人”。

“发身”属于“本我”的需求,这是人的生理的自然本能,受“快乐原则”支配,这使多数的未经打磨的粗糙生命趋之若鹜;“明道”属于“超我”的需求,这是人的超自然的精神自律,受“道德原则”支配,以求得最大限度的言语上的自我实现,这需要强盛健康的言语生命意识的约束和指引,需要时时压抑“本我”的物欲冲动,这只有极少数自强不息的人能做到;另有一部分人,则游移于“明道”与“发身”之间,受“自我”的驱使,服从于“现实原则”,试图在“明道”与“发身”之间取得一种折中,既不过分委屈“本我”,也不一味地迁就“本我”,“道德原则”是他们的理想,试图追随,却又可望而不可即,在灵魂的搏击中,往往以妥协败北,退而求其次,在“自我”上寻求精神的平衡。

这类人活得特别累。

但是,遵循“现实原则”却是多数人经过刻苦砥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人的言说,是人的生命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生克消长的表象。

人的言语人格不可能完美,但是,这不能作为拒绝完美的理由。

冯友兰先生说人生有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这大约是对的。

一般人也都努力地往上爬,但是多数人毕其一生也许还只是在功利境界徘徊,能上到道德境界的已是难能可贵,更不用说攀上天地境界了。

人品与文品也许不完全对等,可是,人生境界势必制约着写作的成就。

传世之作的作者人品未必都是高尚的,但是,具有深刻的人文性的优秀作品势必其作者必须具有伟大的人格风范。

(参见王英琦:《用整体人格向世界说话》,载《写作》,2001年第7期)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

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叶圣陶:《作文论》,见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9页)
实践参考 (1)关于“‘至情至性’诗文朗诵会”
本单元的选文,都是“至情至性”之文,都是作者真性情、真信念的流露与表达,因此,读来没有半点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

志趣,是一种信念之美、信仰之光,是崇高的精神境界闪射出的生命光彩。

没有钢铁一样的信念、信仰,是写不出《狱中书简》温柔而刚毅的诗一般的抒情,《绞刑架下的报告》的从容淡定、坚不可摧的意志,《牛虻就义》的藐视死亡,压倒、嘲弄敌人的大幽默,《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的气薄云天的豪迈气概。

要朗诵好这些诗文,首先要能领会这些革命者的美丽情怀和高尚人格,感受他们的精神品质和崇高志向,并了解这些诗文的表现风格、特点,才能将它们的情感、精神风貌准确地表现出来,读出其中震撼人心的志趣。

(2)关于“写剧本,分角色扮演”
剧本,即戏剧文本。

戏剧文本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文学作品,具有一般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它结构完整统一,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主题。

另一方面,它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因而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在显示自身文学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戏剧价值。

因此,与小说相比较,戏剧情节
高度浓缩,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的矛盾冲突高度集中。

为了表演的方便和符合戏剧表演的时间限制,戏剧文本的呈现方式十分独特——构成剧本主题的是人物语言和必须用括号“括”起来的舞台提示语。

戏剧人物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唱词等。

剧本塑造人物形象的唯一手段就是戏剧语言加上人物行动。

舞台提示语一般非常简洁,但对帮助演员和读者加深对剧情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剧本,主要由对话构成。

与小说中人物对话不同的是,由于剧本受戏剧表演时间的限制,因而剧本中人物的对话高度凝练,不像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那样自由和生活化。

这就决定了戏剧语言包含“台词”和“潜台词”。

在戏剧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台词,探究潜台词,使学生真正理解剧中的人物和情节,理解戏剧所揭示的深刻主题。

【检测环节】(约11分钟)写作训练:以“志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