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博士—教授学术
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3.2005.09-2010.06: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攻读硕士、博士)
4.2010.07-: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5.2015.09-:淮北市景区评定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社会兼职),2017.8-2019.8淮北市烈山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挂职)
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历史与社会学院
姓名:任唤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1年1月
导师类别:专业硕士
技术职称:教授
联系方式
965344257@
招生专业名称
学科教学(历史)
主要研究方向
1.旅游的历Leabharlann 演进2.区域旅游地理3.区域旅游文化
个人简历
1.1993.07-2002.07:湖南沅江市第三中学(教学)
9.《高校专业导论教学内容设置探讨——以旅游管理本科为例》,《旅游研究》,2015/01.
10.《皖北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调查及保护利用策略——基于旅游资源管理视角》,《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二、专著(主编)
1.《明代旅游地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05.
5.《我国古代帝王飞放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3/03.
6.《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以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为例》,《地理科学》,2017/10.
7.《基于地理特征的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形象策略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01.
8.《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旅游论坛》,2011/04.
2.《安徽省旅游地理》(教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5/12.
俞正燮女性人物考论成就述评
或志行高洁的 巾帼女杰 ,做了较为细致的考辨 , 试 图揭开这 些才 女名 媛 一生 的真实 面 纱 。
收 稿 日期 : 0 0—1 21 1—1 9
诚去世后 ,为求 晚年安适而改嫁张汝舟这一传言 的 深入 考证 。俞 正燮 曾 自表心迹 说 ,是非 天下之 “ 公, 非望易安 以不嫁也 ; 不甘小人言语 , 使才人下 配驵 侩 ” 因而多 方搜 罗 证 据 ,以 年分考 之 ”用编 , “ , 年 法 排 比李 清 照 行 实 ,“ 诗 文 见类 部 小 说诗 话 凡 者 , 合排 次 , 绍兴 四年 , 安年 五十 三” 所著 考 至 易 , 《 安居 士事 辑 》篇 幅竟 多达 五千余 言 , 易 征引 各类 文 献近 百种 , 称 材料 采摭 最完 备 , 辨也最 为充 堪 考 分, 正如 他所 说 “ 事实 有益 , 备好 古 明理 者观 于 可 览 ”2 。 心 而论 , L7 平 J 由于 俞 正燮“ 素恶 易安改 嫁张 汝 舟 之说 ” ,极 力 为李 清 照改 嫁辩 诬 也 许 有 为尊 者 、 者讳 之嫌 , 贤 不过 他 引证 材料 翔实 , 析有力 , 辨 且能 自圆其说 , 情理兼通 , 其结论是较为可信的。 此后 的吴衡 照 、陆心 源 、 慈铭 、 周颐 等也撰文 李 况 赞 同他的观点 ,并补 充材 料做 了进 一步论证 。① 此 外, 俞正燮还非常关注另一位传奇式人物——为民
通览 俞 正燮 所著 《 巳类稿 》 《 巳存稿 》中 癸 、癸 约 六十 篇对 女性 人 物考 据 的文 章 ,不难 看 出他用 力 最多 、 功最 勤 的是 对 一代文 宗 、 代著名 女词 用 宋 人李清照命运多舛 的一生 ,尤其是她在丈夫赵明
的远见卓识 、 独特视角和非凡勇气 , 寓论于考 , 考 论结 合 , 明确反 对 男尊 女卑 , 张男 女平 等 , 为 主 成 我国近代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特别值得大书 特 书的是 , 他还 心忧 天 下 , 注现 实 , 关 敢为 人先 , 反 千百年来 的封建 礼 教传 统 , 遗余 力地 为 妇 不 女地 位 、 权利大 声疾 呼 , 妇 女遭 受 苦难 、 为 折磨 鸣 冤抱 不平 , 野开 阔 , 证缜 密 , 视 考 持论 通 达 , 响 影 极为 深远 , 至今 仍然 为人 们 所称 道 。
乡土文献整理背景下的古典文献学教学
… … 前代 学者 皆以文 献 为 依傍 ,进 而从 事 于字 句 资 源在 内的各 种 乡 土教 育 资 源 。作 为 维系 中 国文
之 训 释 、义理 之发 挥 ,甚 或 史 实 之考 据 ,因此 ,从 化 的纽 借 ,乡 土文 献 绵 延 数 千年 未 曾 中断 ,它作 为
这 个 意义 来说 ,中国古 典 学 术 的核 心 内容 是 以儒 一 张 闪亮名 片 ,能 够极 力 彰 显 地方 文 化传 统 与特
展 。“睹 乔木 而思 故 家 ,考文 献 丽 爱 旧邦 ”,乡 土文 献 典籍 的发现 还有 很 大 的空 间 。如近 年 “云南 民族
献 这种 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是 反 映本 地 区 内一 切 自 大 学 的 ‘云 南 少数 民族 古籍 文 献 调查 与 研究 ’课
然 现 象 以及 本 地 居 民历 史 活 动 方 式 的最 有 价 值 题 ,对 云南 文 山州 、红河 州 、西 双版 纳 州 、临 沧市 、
周 生杰
(淮北师 范大学 文学 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 :在 古典文献 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教学 中,加 强乡土文献的整理 与研 究是 对学生掌握该 门学科理论基 础 的最好检验 ,也 是对 实践教 学模式进行探 索,寻 求利 用 乡土文献资 源促进教 学的途径 之一。这种行之有效 的 实践训练 ,不但对 古典文献 学教 学效果具有很好 的促进作 用,而且对 于地域 文化的研 究及 相关人才的培养也具 有极 为 重 要 的 意 义 。
的信 息 记 载 ,与 本 地 区 的历 史 文 化 有 着 紧密 联 德 宏 市 、丽 江 市 、 昆 明地 区几 十 个村 寨保 存 的傣
以经 学 研究 为 主 的 中 国古代 学 术 ,历代 学 者 最为 看重 的是对 文 献典 籍 本 身 的整 理 与发 明 ,汉 代 的章句 、魏 晋 的义疏 、宋 明的研 理 、清代 的考 据
“跳出欧洲
义 的重新 寻绎 , 既具 “ 颠覆性 ”又有 “ , 建构 性 ”更有 ,
“ 开拓性 ” 回应这一 挑 战 , 。 不一 定意味 着拒绝这种
和认识历史 。 这种态度使得他们对于规范的现代 性 、确凿无 疑 的科学 理性 , 至 于理 想化 的结 构 乃 史, 都进行重新审视 。 如此一来 , 正如米歇尔 ・ 伏 维尔在《 历史与表象》 中所概括 的, 数种体系的并 存反映了历史研究的多层次性 , 而这种 “ 瓦楞重 叠交叉般的结构” ,又为未来史学 的发展 留下无
后2 O多年 的新 思潮 坐视不 管 。新社会 文化史对 意
会文化史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深具“ 历史性” 其 , “ 反基础 主义 ”便是 要 求我 们对 “ , 自然化 的” 物 或 化 的范畴 , 进行 彻底 的历 史化 。 同时 , 文化 不是被
动 因素 ,而具 有 建构 的功 能 , 用文 化 观念来 思考
世事 纷 争 。 波里 比阿— — 被奉 为 最早 倡导 “ 世 而 普 史” 的历 史 学家 、 有力 地 坚 持要 有 一部 “ 世史 ” 最 普 的历 史 学 家 , 们 的评 价 也是 如 此 : 的著 作 自始 人 他 至终 贯 穿实 现 “ 马精 神 ” 罗 这个 主 旨 , 的世 界史 他
史” 的研究 要 求认 识 历史 资料 的多样 性 。 语言 学 的 方法 与文 本 的分 析 ,为历 史 研 究提 供 了另一 种不
容忽视的视角, 历史研究 由此而全方位 , 尤其是对
化, 与重建信仰体系和表象体 系的想法之间 , 并 不互相排斥。通过意义的重新演绎 , 新的面相陆 续呈现。 如彻底的“ 历史化” 文化化” 虽有人 或“ 。
( 作者 系淮北师范大学历 史与社会 学院副教授, 博士)
论历史教学中的“乾嘉学派”评价问题
21 0 0年 4月 J u n lo ab i C a n u t e c e C U g o r a fHu ie ol Id s y T a h m o e e r (hl oh n oi cecs P i spyad Sca Sine) o l
一
、
对 其产 生 的 时代 背景 要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 把 握
长期以来人们论及乾嘉学派时 , 对之加以歧
视, 批评过多 , 苛求 太甚 。究其原因 , 这是 因为人 们忽 略 了探究 学 者 的心态 和起 因 , 能 跳 出后 人 不 给他们划定的定义 和框架 , 这无疑妨害了对我国 些 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 的继 承与发 展。由于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 而要复兴古代 儒学 的宗 旨,就必须从整理 、研读儒家经典着 手。 因为每一部经典文本都有 自己的意义和解释 史, 乾嘉学派的治学范 围是以经学为中心 , 其学 术成就也较多反映在对儒家经典的整理 。 埋首于 故 纸 堆不 是 目的 ,而 是 为 了准 确 地 理解 儒家 原 典, 在学术实践中将儒家经典化为时代精神 , 以 指导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才是他们 的追求 。 这既 是考据学的 自然发展及其生命力所在 , 也是儒家 文 化 的 内在要 求 。所 以在 大兴 求 真 务 实 的今 天 , 下几种观点 : 政治高压说( 章太炎、 梁启超、 钱穆、 唐
V 【 3 N . _. 1 o2 0
Ap . r 201 0
论历史教学中的“ 乾嘉学派 ” 评价 问题
王 智 汪
(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 与社会学院 , 安徽 淮北 2 5 0 ) 3 00
摘
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人居环境优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6-07-19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优化研究”(AHSKY2015D58)阶段性成果;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非燃料化利用研究”(15YJA ZH08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建兵(1975—),男,安徽怀远人,法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乡村旅游与社会和谐。
①资料经查阅《汪氏宏村一脉世系表》而知。
②单德启:《单德启建筑学术论文自选集———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宏村走上旅游发展道路数年来,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变,但总体上并不令人满意。
显然,宏村当前人居环境如此之境,绝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元复杂因素媾和互动的结果。
优化宏村人居环境,就宏观层面言,要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及时制定制度、调适政策,使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紧跟旅游发展步伐;就微观层面而言,要秉持“生态立村、宜居利民”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多方协调、共同参与,从而推动宏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关键词:宏村;古村落;人居环境;优化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16)03-0098-06第32卷第3期Vo l.32No .32016年9月Sep .2016安徽省黟县盆地北缘的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坐落于黄山西麓。
据宏村汪氏宗族谱载:宏村汪姓,系春秋战国时期山东鲁成公次子颖川侯的子孙;汪氏宗族几经流徙而至“雷岗之阳”①,初时建楼房4幢共计房屋13间,“取扩而成太乙像”,故定名曰“弘村”,后为避“弘历”帝讳而更名宏村。
宏村环境优美、生活恬静、村民安逸、民风淳朴。
雒有仓-淮北师范大学
6.《皋陶制刑研究》(第二作者),中国先秦史学会编《皋陶与六安》第二集,黄山书社1997年。
7.《晏子春秋》(注译,第二作者),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
8.《正经》(注译,独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
9.《略论晏子及<晏子春秋>》(独著),《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8.《论商周时代盟誓习俗的发展与演变》(第一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CSSCI)
19.《宋代学者对族氏铭文的整理与研究》(独著),《文献》2008年第4期。(CSSCI)
20.《商周族徽文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独著),《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2期。(CSSCI)
21.《丁山先生的甲骨金文考释与古史研究》(第一作者),《榆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主要学术成就
1.《论远征军第一次远征缅甸》(独著),《庆阳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
2.《简明中国古代史》(参编,夏商周部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年。
3.《论<春秋>的史学成就》(独著),兰州大学编《史学论丛》第5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4.《皋陶研究》(第二作者),《学术界》1997年第3期。
22.《略论中国音乐文献的分期与特点》(独著),《交响》2009年第3期。(CSSCI)
23.《西周盟誓研究六题》(独著),《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3卷,黄山书社2009年4月。
24.《商周青铜器铭文“舟”与舟人族系研究》(独著),《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书局2010年。(CSSCI集刊)
25.《商周考古所见族徽文字与族氏关系研究》(独著),《文物世界》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转型语境下影响皖民幸福的因素论析
摘 要: 追 求幸福是 人类社会 的永恒主题和发展 目 标。 而影 响幸福的 因素是 多方面的, 既有客 观 因 素, 亦 有
主观 因素。影响皖 民幸福的 因素 亦是 多方 面的 , 转型安徽“ 变动不居” 的社会 实境 、 与周边雀 区比较 的明显差距、
“ 旧辙 已破、 新轨 禾立” 的制度体 系 等是影响皖 民幸福最主要 的原因。
享乐的物质幸福有之 , 完善人 生、 崇尚境界 的精神
幸福有之 。德谟克利特言 , 幸福即“ 身体的无痛苦 和灵魂 的无纷扰 ” ; 儒家论者言 , 德者幸福 , “ 博施 于 民而能济众” ; 道家信奉者 日, “ 合于道 , 顺应 自
然” 。对于 “ 幸福” 谜 团, 人类苦苦寻觅数千年 , 时
心理 冲击乃至精神创 痈 ,引起人t f 3 , t  ̄ ' 理上的失 衡、 失重 。[ J 在安徽 急剧转型的强烈震撼声浪中,
区、 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在较短时间 内, 安徽
真可谓 瞬息万变 。那么 ,国家层面战略规划 的实
施及 区域调整带来的社会转型 ,又能在多大程度 上影 H 向 皖 民幸福?欲科学解答此问题 ,还需要 回
徽怀 奋 斗 的 过 程 中 的 主 观 感 受 和 心 理 体 验 。基 于外 界环 境 诸种 因素 的刺 激 , 民众 的快乐
望成反比。 期望值与现实间存在落差本是正常的 , 但差距越大 , 则个体越感觉不幸 , 反之亦然。
淮北师范 大学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版 )
第3 4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b e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以《史记》英译为例
语言与翻译2020年第1期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以《史记》英译为例魏泓(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淮北235000)摘要:颇为成功的《史记》英译案例对于中国典籍如何“走向世界”深具启示意义。
《史记》英译的系统性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生了许多零星翻译和七个节译本。
《史记》译本各具特色与功能,其中以倪豪士、华兹生、杨宪益的翻译内容为最多。
侧重可读性的华译接受广泛,大大拓宽了《史记》在西方的接受广度;志在充分性全译的倪译满足了学术读者需求,大大拓深了《史记》在西方的接受深度。
中国典籍若要“走出去”,需采用多种译介方式,调动多种系统因素。
现阶段,要想让中国典籍“走进去”“走‘深’进去”,以汉学家为译者的译介主体、以汉学家主导的国际性团队合作模式最为可取。
关键词:中国典籍;翻译;传播;汉学家;国际性团队合作模式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823(2020)01-0058-061.引言《史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巅峰之作,既是历史、亦是文学名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
西方比较正式的《史记》翻译可能是始于1828年,小布罗塞(Marie —FélicitéBrosset)把《史记》第123篇《大宛列传》翻译成法语(Pokora1962:154)。
《史记》有着近二百年的西传翻译史,已被翻译成世界多国语言,产出了多样化的译本与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史记》是中国典籍中的典范之作,其英译成果丰硕,举世瞩目。
《史记》英译虽属个案,但对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深具启示意义。
本文借用描述翻译学进行全面描写与系统阐释,同时应用译介学考察翻译传播与接受效果。
2.《史记》译介与中国典籍“走向世界”体大思精的《史记》颇受世界关注。
西方学者涉及到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话题时,常会涉及到《史记》内容的翻译。
学术类社会团体的运行机制研究——以安徽省学术类社会团体为例
一
一
这一方面或许因为监督 、 管理之便等因素考量 , 另 方 面 在于 确保 经 费来 源 的稳 定 。但 找 的这 个 婆 婆, 势必对该学术团体施予一定的影响 , 从而使学 术团体渐而失去了民办组织 、 民主办会的特性 , 沦 为 官办 色彩 较 为浓 厚 的职 能部 门的 附属机 构 。学 术团体 目前 的尴尬 , 既严重影 响到会员的组织归 属感 、 荣誉感 , 也浇灭了身处学术团体之外的其他 成 员 的参 与热 情 , 乃 至 于学 术 活动 沦 为 少 数 人 的 学术专场。 “ 要” 即攀政策 、 要经费。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 , 学术团体运作经费 , 主要源于相关政策或财 政 拨付 , 相 对 比较 可靠 、 稳定 。但 随 着市 场 经济 的 深入推进 , 学术团体作为 民办非企业组织 , 成为 自 主活动、 自我发展 的相对独立 的法人实体 , 除了政 策 支 持 以外 , 政 府 专 项 资 金 拨 付 甚 少 。受 制 于学 术 团体非经营组 织等传统观念束缚 , 团体会费成 为 学 术 团体 活 动 经 费 的重 要 来 源 , 个人 会 费或 他 人 赞 助亦 是 其 必 要 补 充 。但 相 比 以往 , 经 费来 源 不稳定 , 生存状态变得有些艰难 。当前 , 学术团体 走 入 困局 , 市场 观念 不强 是脱 不 了干 系的 。 3 . 职业学会人 比较稀缺 , 影响到学术权威性 和科 学性 的提 升 诚如科协主席韩启德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
规 模 。有 的 学 术 团体 学 术 活 动 策 划 有 序 、 选 题 适 宜使其凝聚力不断增强 , 影 响 力 也 日益扩 大 。在
学术团体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于开展学术交流 活动 , 提 高学 术 活动 的权 威性 , 更好 地 为相 关领 域
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
如 王 淑 良认 为 , 游 作 为 人 类社 会 的实 践 活 动 , 人 旅 与 类 社会 发展 史相 始终 [ , s 即有人 类社 会 就有旅 游 。章 ]
的定 居地 , 到异 地他 乡游 览 观 光 , 能 在 物 质上 和 精 并
、
古 代 旅 游 认 识 分 歧
有 学 者认 为 , 代 只 有旅 行 而 没 有旅 游 , 游 古 旅
现 于近代 。美 国旅游 人类 学 家 L S s . mih认 为 ,旅 游 “ 是新生 事物 , 即使 在某 些定 义 中商业 旅行 也 被视 为旅 游的 一 种 , 游 的起 源 还 是 相 对 更 近代 。[ 李 天 元 旅 ,] , 《 旅游 学 》 书 中 关 于 “ 9世 纪 以前 的 旅 行 活 动 的 发 一 1 展 ”2的论 述 , [ ] 在关 于古 代有 没有 旅游 的认 识 上 与 L _
神 上得 到一 定程 度 满足 的活 动 , 这与 现代旅 游 的概 而
念 恰好 是基 本相 通 的 。- .7 3
旅 行是 人 的有 目的 的空 间位移 , 南下 文关 于旅 游
S s 近似 观点 。西 方新 社 会 文 化 史 代 表人 物 之 mi h持
一
概 念界定 的 讨论 可 知 , 游 中包 含旅 行 , 旅 行 不 一 旅 但
必 功认 为 , 黄帝 本人 也 就 无 可 非 议 地兼 任 了汉 民族 “
旅 游 文 化 的 开 山 大 师 ” 人 类 的 旅 游 活 动 始 于 原 始 氏 ,
的界定 与旅游 的起 源 、 展 等方 面 。而有 关 中 国古 代 发 旅 游的起 源与 发展 的探讨 , 助 于深入 认 知旅游 的本 有 质 , 而 为旅游 概念 的科 学界 定提 供依 据 。 从
论高校研究生的历史教育
的, 更多的则是与其他学科相通的, 因此 , 历史 教育 可 以在 方法 论方 面 对 学 生进 行 训 练 , 强 其 自学 的 增
能力。
育则 指 的是 国家 教 育部 门针对 学生 实施 的历史 教 育 活 动 , 有 特定性 、 具 阶段性 的特点 。 , 历 史 教 育 的功 能 , 大 的方 面来 看 有 存 续 人 类 从
和开展形式 等方面区别开来 , 坚持 生动性、 实性 、 要 现 教育性等原 则来开展 。
关 键 词 : 校 ; 究 生 ; 史教 育 高 研 历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0 G 4 . 文献标识码 i A
研 究 生教 育关 系 着 我 国人 才 战 略 的 大局 , 了 为 更 好地 完成 培养 研 究 生 这 一 重要 任 务 , 社 会 输 送 为 优 秀 的人才 , 研究 生 的教 育 内容 应 该 包 括 一定 分 量 的历史 教育 , 这是 由历史 教育 的重 要功 能 、 国研究 我 生 的教 育 背 景 以及 研 究 生 的 实 际 需 求 等 因素 决 定 的 。针 对研 究生 的历 史 教 育 应该 在 教育 理 念 、 展 开 形 式 以及遵 循 的原则 等 方 面与 中学和 大学 阶段 的历 史 教育 区别 开来 。
延 续文 明 , 人 类 社 会 能 够 不 断 地 超 越 自身 向前 使
发展。
、
历史教育 的功 能
( ) 练 治学 方 法 。和其 它 学 科 一样 , 史 学 二 训 历 简单地说 , 历史 教 育 就 是 以历 史 学 的 内容 和方 法 为依 托 , 对受 教 育 者 进行 知识 、 能 、 想 修 养 等 技 思 方 面 的训 练与 培 养 的 教 育实 践 。一 般来 说 , 史 教 历 育 有广 义 和狭义 之 分 , 义 的历 史 教 育 指 的 是 针 对 广 全体 社会 成 员 而进 行 的全 方位 的 历史 教 育 活 动 , 具
从“天演”到“进化”——清末民初进化论观念的生成与传播
西 变成 了转 瞬 即逝 的东西 ,整个 自然 界被 证 明
在 中国传统思想 中变异观是中国思想基因库 中的重 要基 因密 码 之一 。先 秦 文献 中 《 周 易》 就 包 含 有朴 素 的进化 论认 识 。 《 系辞 下 》 把人 类 的起源 、
中国精荚群体传递到普通 民众 , 深深影响 了人们对社会与历 史的认知 , 对近代 中国历 史进程产 生深远 的影 响。 关键词: 清末民初 ; 天演论 ; 进化论 ; 历 史教科 书
中图分类号 : K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0 6 8 3 ( 2 0 1 3 ) 0 3 —0 0 1 4—0 4
是在 永 恒 的流 动和循 环 中运 动着 。” … 。 的确 如
此 ,进化论思想的传播打碎 了定格 的人类思想 形态 , 在 西 方思 想领 域掀 起 了惊 涛骇 浪 , 尤 其是
在社 会 学界 引 起 巨大 的争议 。 而处 在世界 现代化 边 缘 的近 代 中 国 无 疑 受 到 这 种 思 想 的 强 烈 冲 击 。应该说 , 这种 全新 的思想 的资源 , 是 1 9世 纪
迅速宣传与接受提供了思想经验基础。当然 , 进 化论从一个外来者逐渐成为学术 主流话语 , 一开
始 其 内涵 并 不 像 我们 当下 所理 解 的那 么 丰 富 与
准确 ,其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建构与改造之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4—0 8
作者简 介 : 张 国荣 ( 1 9 7 4一 ) , 男, 甘肃 静宁人 , 淮北 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 博 士。
试论文科博士论文的基本要素
试论文科博士论文的基本要素作者:梅定国,唐建兵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梅定国1,唐建兵2(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2.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博士论文是博士生在学期间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是博士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是“跨入学术殿堂的入场券”。
写好文科博士论文的关键在于把握博士论文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包括一定的学术创新、较高的学术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标准的格式规范。
关键词:博士论文;文科;基本要素中图分类号: G643.8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13-09-08作者简介:梅定国(1976—),男,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唐建兵(1975—),男,四川三台人,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是衡量博士生培养单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博士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
邱兆祥教授曾把合格的博士论文比作作者“跨入学术殿堂的入场券”[1],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不但可以使作者获得各种荣誉和光环,而且可能使其终身受益不尽,可见撰写博士论文的至关重要性。
但是,很多攻读文科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常常感叹撰写博士论文“很苦”,难以提笔下手,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力不从心,甚至有时路半易途,另起炉灶,经受不少波折。
凡此种种,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文科博士论文必备的基本要素。
这些基本要素包括一定的学术创新、较高的学术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标准的格式规范。
事实上,只要围绕这些基本要素展开博士论文写作,经常以这些基本要素来衡量自己的构思和行文,写好博士论文还是不难的。
本文拟结合笔者本人博士论文撰写的经验教训,以及研读其他文科博士论文的心得体会,不揣浅陋,就此提出几点拙见,希望能对正在攻读文科博士学位的莘莘学子有所谏益。
一、一定的学术创新创新是博士论文的灵魂,一般来说创新点也是博士论文的主旨和核心,只有创新才能体现出论文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杜国庠和郭沫若在孔墨研究上的学术分歧
、
杜 国庠 与郭 沫若在 孔 子研 究上 的分 歧
抗 战后 期 郭 沫 若 研 究 先 秦 诸 子 , 这是 人 所 共
作者 简介 : 李勇 ( 1 9 6 5 一) , 男, 安徽 固镇人 ,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 与社 会学 院教 授 , 博士 。
①例 如 : 侯外庐 : 《 悼念杜 国庠同志》 , 《 历史研究) 1 9 6 1 年第 1 期。王匡 : 《 写在( 杜 国庠文集 ) 后 面》 , 《 杜 国庠文集》 , 人 民 出版社 1 9 6 2 年。林 洪 、 曾牧野 、 张难生 、 张磊 : 《 遗泽永在 风范常存—— 纪念 杜国庠 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 《 广东社会科学》 1 9 8 9 年第 1 期 。王治功 : 《 杜 国庠先生 的生平及其学术 贡献》 , 《 汕头大学学 报》 ( 人文社科 版) 1 9 8 9 年第 3 期。 ②例 如 : 宋德宣 : 《 杜 国庠在 中国思想史研究 中的贡献》 , 《 广东社会科学) 1 9 9 0 年第 4 期。
③例 如 : 章沛 : 《 杜 国庠 同志关于 中国先秦逻辑思想史的研究》 , 《 广东社会科学》 1 9 8 9 年第 2 期。
④例 如 : 杨越 、 易庐 : 《 想起 了杜老 的生平和治学—— 为纪念杜 国庠 同志逝世二十周年而作》 , 《 学术研究) 1 9 8 1 年第 1 期 。蔡 尚思 : 《 我对 杜国庠 同志的回忆 与评价——纪念杜老诞辰一百周年》 , 《 广东社会科 学) 1 9 8 9 年第 2 期 。李锦全 : 《 墨 者・ 学者 ・ 革命者》 , 《 学术研究 ̄ 1 9 8 9 年第 2 期。李锦全 : 《 历史 的轨 迹 时代 的召唤—— ( 杜 国庠 中国思想史论集 ) 序》 , 《 杜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的学术价值
清廷之手时绍武臣僚苏观生等人的抗清事迹 。 当 时 ,苏观生等拥立的广州绍武政权与丁魁楚等拥 立 的肇 庆永 历 政权 为争 名分 先后 ,掀起 了南 明 内 部的军事冲突 , 给清廷以可乘之机 , 致使广州陷没 于清 廷之 手 。 因此 , 大均称 “ 前 广州死 难者 ” 为“ 死 僭 国之难者” 。 之所 以如此命名 , 其缘由是 : “ 以唐王不 当立而立 , 故谓之僭也。 当是时 , 上而监 国梧州 , 诸 藩王皆同心翼戴 , 奉 以为君矣。 唐王不能力辞诸 臣 之请 , 遂尔 称戈 阋斗 , 骨 肉相残 。 ……干 戈相 见 , 祸 起萧墙 。 竞以堂堂天朝拱手而与仇敌也。 观生一死 , 诚不足以塞责。 然而 , 死虽为唐王 , 亦为二祖列宗。 其拥立也私 , 其死也公 , 则谓之忠也亦可” ④ 。 《 顺德起义 臣传》 、 《 东莞起义大臣传》 、 《 南海 起义大 臣传 》 三篇 , 记载 了顺治 四年 ( 永 历元年 , 1 6 4 7 ) 陈邦彦 、 张家玉 、 陈子壮 等人在顺德 、 东莞 、 南海 、新会等地的抗清死节事迹。 《 封川死事传》 记 载 了顺 治 四年 夏 何 兆 宁 在 肇 庆 府 封 J i I 县 的 抗
第3 1 卷 第2 期
Vo 1 . 3 1 No. 2
廊 坊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na r l o f L a n g f a n g T e a c h e r s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清 死 节事 迹 。
《 后广州死事诸 臣传》 记载 了顺治七年 ( 永历 四年 , 1 6 5 0 ) 广 州再 次 陷没 之时冯 耀 、 郭瑶、 施 辉 然
居巢称名的历史文化论析
一
、
居巢 地望 与 巢居 文化
子平及宗子 , 遂 围巢 。 ” 杜预注 日: “ 群舒 , 偃姓 , 舒 庸、 舒 鸠 之属 。今 庐 江南 有 舒城 。 ” 又曰: “ 宗、 巢二 国, 群 舒 之属 。 ” [ 3 1 ㈣ 按 当时楚 国 国都在 西 南汉 江流 域, 楚 令 尹 子 孔 执缚 舒 子平 以及 宗 子 显 然 是 由南 而北 的路 径 , 这 就是 说 舒 、 宗 在南 , 巢 地 在 北 。杜 预认为 巢在 庐 江六县 东 , 合 乎情理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3 — 1 8 作者简介 : 王振红 ( 1 9 8 0 一) , 男, 安徽临泉人 , 淮 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 博 士。
3 7
也 江 水 自濡 须 口又东 , 左 会 栅 口, 水 导巢湖 , 东 径乌上城北 , 又东径南谯侨郡城南 。 ” 濡须 口为 巢 湖 的 出 口, 郦 道元 所 言居 巢 县 当 在今 巢 湖市 附 近 。又 , 顾 祖 禹《 读 史 方舆 纪要 》 日: “ 巢县 , 汉 为居 巢 县地 , 东晋 置 蕲县 , 属南 谯郡 , 宋、 齐 因之 。魏为 南 谯郡 治 。陈 大建 五 年 , 吴 明彻 等伐 齐 , 别 将 任忠 自东 关 进 克 蕲 城 , 即此 。 ” - o ” 顾 氏所 谓 南 谯 郡 治 , 亦 指 今天 巢湖 市 附近 。 综 t 可知 , 居巢 地 望 有 三 , 而居 巢 地望 究 竟 当 在何处 , 抑 或经 历 了三 次 迁徙 而 形 成 , 历来 存 有 争 议。 一 值得 注 意 的是 , 如果 将 此 三地 连 接 起 来 , 大 约构 成 一个 等 腰 三角 形 , 而 巢湖 恰 好居 其 中问 , 在 地 域 范 围上 与 我们 今 天 所言 的环巢 湖 地域 大 致 相
刘文典《庄子·养生主补正》疑义辨析
作者: 高深[1] 王德龙[2]
作者机构: [1]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2]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版物刊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9-14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庄子补正》 疑义 辨析
摘要:刘文典先生的《庄子补正》一书,对《庄子》(33篇)正文的衍、脱、讹、倒等疑误都给予补正。
有些意见中肯,可以据以订正原文;有些可备一说,极有参考价值,然不慎之处,亦在所难免。
兹仅举《养生主补正》中不慎之二例,一是"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二是"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加以辨析,以供商榷。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的美学思想初探
On Winckelmannb Aesthetic Thought 作者: 马婉君
作者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35000
出版物刊名: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页码: 43-4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 温克尔曼;美学思想;静穆
摘要:在近代欧洲,作为最早对古希腊造型艺术开始进行认真研究并加以热情赞赏的先驱之一,德国人温克尔曼是艺术史学上鼎鼎有名的学者,他的研究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崇拜希腊古典艺术的风气,对他同时代的人及后来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温克尔曼认为希腊艺术存在一种理想美,即“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种观点的提出在引发了他同时代人争议的同时,还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美学发展,他的这种理论也唤醒了德国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德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前沿讲座题目
参加人员
时间地点
主讲人
点评人
第一讲
孔子论巫与史及其思想史意义
2010级历史学专业学生,学院全体研究生
11月23日9:00——11:00
文南105
王振红
熊帝兵
第二讲
来自汉代的生活写真——汉画像石的信息承载及其利用
2010级历史学专业学生,学院全体研究生
11月23日15:00——17:00
文南105
熊帝兵
王振红
第三讲
明末清初的忠节观
2010级历文南105
吴航
王振红
第四讲
权力与科学话语:当代农民环境抗争问题研究
社会学系全体教师,社会学系毕业班学生
11月30日15:00——17:00
文南105
司开玲
张贵华
第五讲
胡适的治学方法
2010级历史学专业学生,学院全体研究生
12月1日9:00——11:00
文南105
曹金发
刘佰合
第六讲
“茶马古道”旅游线路的开发设想
旅游学系全体教师,旅游系毕业班学生
12月1日15:00——17:00
文南105
唐建兵
任唤麟
历史与社会学院人文社科处
2013-11-4